走进“万佛之国、万塔之城”的蒲甘古城(上)

缅甸,这个近在咫尺的东南亚神秘国度,宁静古朴,神幽深邃,任时光打磨,巍然不变,每个角落都静静地阐述着自己的故事。在阳光的笼罩中,在无数或镀金或白石的佛塔互相映衬下,溢彩流金,我们一起走进蒲甘古城看看,来感受一下缅甸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丽的万塔之城—蒲甘古城

蒲甘(Bagan),是缅甸著名的历史古城、佛教文化遗址、旅游胜地,位于缅甸中部,座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为缅族之中心地区。蒲甘经历沧桑岁月900多年,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它的昔日辉煌不再,但今天仍保留着的约2000余座大小佛塔和佛教遗迹,正见证着历史,吸引着游人。

漫步在约25平方公里面积的古城蒲甘,处处可见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头巷尾。可谓:“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据统计,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达万余座,故蒲甘也被称为“万塔之城”。

这些造型各异的佛塔,记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它们使蒲甘成为同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齐名的东南亚三大奇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拜。数百年来,虽历经战火兵灾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因此至今它依然拥有“万佛之国”的美誉!

这个中南半岛国土最辽阔的国家,旅游开发刚起步不久,所谓去缅甸一定要趁早,就是去看原汁原味的缅甸,感受那份宁静与远去的奢华。缅甸的历史说,阿奴律陀王在率军征服缅甸南部文化发达的直通王国时,获得32部《三藏经》,并俘获300名高僧和大批有各种精湛技艺的工匠。

当《三藏经》顺着伊洛瓦底江运至蒲甘时,阿奴律陀王率众臣前往江边迎接,并亲自下水将《三藏经》顶在头上游回来,将其安放在一头象征王权力的白象背上。白象驮着《三藏经》在茂密的森林里行走时,忽然双膝跪地,阿奴律陀王认为这是佛祖显灵,就在此地建造了蒲甘第一座金塔。

此后,蒲甘王朝的历代国王都效仿阿奴律陀王大力兴建佛塔寺院,据说在前后200多年间,建造的佛塔数量达到13000座之多。也有的说在蒲甘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最多时有宝塔444万余座,蒲甘因此又享有“四百万宝塔之城”的称号,佛教从此也深深地根植在缅甸民众心中。

乘小马车穿越蒲甘古城看佛塔

在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40多平方公里的平原上,分为旧蒲甘、新蒲甘和良吁三个区域,区域之间是大片的荒野。清晨或黄昏的迷离光影里,数不尽的古塔在丛林间若隐若现,层层叠叠,壮观又颇显神秘。大部分的老蒲甘区域现在已经不住人了,新旧蒲甘的荒野区域由于塔林密集,大型车道不通,于是小马车就派上了用场了。

我看到瑞古基寺附近也有许多马车在候车,一般包一天的价格在100元人民币左右,坐2人,结束后每人给车夫1000缅币的小费。除了小马车外,旅客们也可以租自行车或电动车,然后,穿越于塔林之中。

马车的垫子很软,前面一个人可以坐在马车夫旁,像自己在驾驭,视野开阔,但土路扬起的灰尘很大,特别是跟在另一辆马车后面,建议戴上口罩。后座是一块宽阔的坐垫,可以半躺着休息,车辆有些颠,累了,前后两人可以交换着坐。马车夫能说几句英语,服务态度不错,途中若想停车拍照的话可以跟他说,他会照办。

马车沿着乡间小路,穿越古树林间,缓缓行进在阡陌之中,阵阵马车声回荡在静谧的原野上空,原野上散落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佛塔,淹没或半裸于荒草之中。阳光透过枝丫树叶,与扬起的灰尘呈现朦胧怀古情调,马蹄声由远而近,摇晃的古旧车影,幻若回到久远的年代。有时候,马车在绿树下,古塔间排起了长队,成为了塔林巡游的一道风景。

在坐马车的途中你可以随时让车夫停下来,近距离观赏或进入塔内参观。蒲甘佛塔的风格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早从斯里兰卡传来的吊钟形佛塔,后来演变成了骠族的灯泡形佛塔。进入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时代后,演变成圆筒形以及带有象征国家昌盛的多级金字塔状阳台的佛塔风格。造型各异的佛塔。经过近千年的风雨冲刷,现尚存2000多座,有的气势恢弘、高耸入云,有的精美雅致、体态华贵,堪称建筑奇观。

蒲甘最大佛塔——达玛扬基佛塔

达玛扬基佛塔算是蒲甘古城中最大的一座佛塔了。在这个“万塔之城”中,最大的佛塔属于最残暴的君王修建。这位君王完工后杀死了所有工匠,为的是确保再无有此技艺的人留传于世。蒲甘史上最大佛塔的纪录就是这样保持的。经过岁月沧桑和外族掠夺,现存的二千多座佛塔内如今大多空空如也了。

蒲甘的晨昏,薄雾升腾,由远及近,次第透明。万千佛塔隐约浮现,遥远而神秘,就像幻梦的模糊记忆。霞光染红了天,为云彩镀了一层耀眼的金。远处一群鸟儿结伴飞起,翱翔而过,打破一片宁静,复而离去,为这如梦似幻的风景添了一抹真实。旷野之中座座佛塔,像一个个哑口巨人一般,向游人比划着辉煌的过去。

蒲甘经历沧桑岁月900多年,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它的昔日辉煌早已不再了。坍塌的砖石,静静地堆在树下,无需清理,保持着一份原汁原味的完整,因为它们也曾经是佛塔的一部分。树木花草自然地生长,看不出丝毫人为的痕迹,甚至连道路都是近几年游客多了才踩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自然之美!塔内的走廊,一侧开有很多出口,丝毫不显昏暗,连电灯都不用装,采光极其科学自然。塔基的四周都有佛陀的塑像,或站或坐。蒲甘处处皆浮屠。

-未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