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荀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荀悅

荀悦(148年—209年),字仲豫潁川潁阳(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儒学思想家,政治家

生平

[编辑]

荀子的13世孙。出身儒學世家,荀淑之孫,荀儉之子,荀爽之侄。

十二歲喪父,家貧無書,然聪慧好学,博闻强记,过目成诵。汉灵帝时,宦官专权,長期托病隐居。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採納荀彧建議,準備迎獻帝許昌。荀悅在荀彧的推薦下,起初任職於鎮東將軍曹操府,不久,獻帝定都許昌,荀悅遷漢廷黃門侍郎。建安三年(198年),任秘書監給事中,侍講於獻帝左右,日夕談論,深為獻帝嘉許。當時曹操专权,汉献帝实为傀儡,不能主持朝政。荀悦慨叹大道不行,便把自己的抱负和谋略,著述成书。獻帝常以班固漢書》文繁難省,乃令荀悅撰《漢紀》三十篇。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終年六十二歲。

著作

[编辑]

建安五年(200年),撰成《汉纪》30卷,體例嚴整,文字簡潔。另著有《申鑑》5篇,《崇德》、《正论》等。

荀悦作《漢紀》时,表示立典要有五志:“一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勛,五曰表賢能。”[1]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後漢書/卷62》,出自范晔後漢書


注釋

[编辑]
  1. ^ 史通·书事篇

研究書目

[编辑]
  •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