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青田我代言|作品展(四十六)之“写家乡”——《稻鱼之恋》

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图片
其中
“写家乡”文学创作大赛
也正火热开展中
近期
我们收到了许多网友投稿
下面让我们一睹
这些优秀作品吧~
▼▼▼
稻鱼之恋
作者:资瑶丽
(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推送)
图片
田野里,放眼望去的葱绿,一阵微风拂过,清香涌入鼻尖,水稻发出“嗖嗖”的声音。拨开水稻,鱼儿在水田里嬉戏游玩,好些快活。
这样的景象早在1300多年前的青田就已经产生,在农耕文明时代,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这样特殊的地理条件,青田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
明初洪武年间的《青田县志》中这样记载到:“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青田地号瘠土,无平原广市,民巢陵谷以居,因山垒石为田。这样的田地存储不住水,即便有雨,也会顺流直入山沟。在这样的“蓑衣田”耕种,稻谷的产量可想而知。传闻青田先民在放溪水进行灌溉稻田时,不经意间将鱼苗带入其中,不曾想到的是,在秋天收获稻谷的时节,稻田里竟多了一条肥美的鱼儿。就这样,先民通过反复地探索,让这里的鱼和稻“相恋”了。水稻为鱼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鱼儿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提供肥料。这种生态循坏系统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图片
溪水从山间缓缓流下,流进每户村农民的稻田里。清晨,村民们插着秧、放鱼苗,不停劳作,夜晚,鱼儿在水中肆意畅游,游进每一位青田人心中。
处暑已过,秋风微凉,稻花一朵一朵掉落在田间,成为了鱼儿的主食,受稻花滋养的鱼肉细嫩又肥美,甚至连那鳞片都细软可食。
图片
趁水稻未丰收之时,村民们放水开鱼,将那肥美的鱼儿收获回家,开始忙碌一年一度的田鱼干烘制。先将那刚打捞上来的田鱼放入流动的清水中静养,去去体内的污泥,紧接着顺脊背剖开,去除内脏,不去鱼鳞;让鱼体成扇形张开,加入盐、料酒等调味品腌制并加以搅拌,让田鱼慢慢入味。随后要进行的是熏制:先在锅灶底部铺上一层谷糠,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把腌制好的田鱼一条条整齐摆在稻草上,盖上锅盖进行慢火熏烤;紧接着把熏过的田鱼干拿出放在铁丝网上,再一起放到锅灶中盖上锅盖进行烘制;最后,把烘烤好的田鱼干放在米筛上进行一段时间的晾晒。通过捉鱼、宰杀、腌制、干燥、配料、熏制、晾晒、碳烘等工序,一条条的田鱼就被加工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田鱼干。
青田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而这田鱼干,也随着他们飘洋过海。游子漂泊在外,浓浓的思乡之情只能蕴藏在心中,在心底默默咀嚼家乡的味道。而这老祖宗为了保存美味而诞生的美食,这味道却在千年后,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发变得耐人寻味。对于青田人来说,这一口田鱼胜过千千万万的美食。
稻鱼之恋养育了一方水土,更孕育挖掘出灿烂的田鱼文化。古时,在金秋八月,家家以鱼饭祭祀天地,庆贺丰收,形成了“尝新饭”的习俗,这便是产生鱼灯的源泉。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先民都有在自家门口挂鱼灯、贴对联的习俗,形成“上元节市巷皆悬灯”的景象。
图片
元朝末期,青田南田人刘基在家乡招募义兵,将军事十大阵图融入了鱼灯舞,以舞鱼灯的形式操习兵阵。为了鼓舞士气,他特在鱼灯舞行列中增置一盏三足的金蟾灯,以示蟾宫折桂,成功在望,同时也增加了灯舞的人数和鱼灯的盏数。
而后,历经几代文化工作者的传承与提高,鱼灯舞逐渐走向艺术化方向发展。青田鱼灯舞也先后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参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赢得了“天下第一鱼” 的美称。
如今,鱼灯舞已经成为当地居民节日庆祝的主要节目。鱼是有灵性的,村民操舞鱼灯,不仅仅是作为一场表演,更是赋予了鱼灯以生命,把鱼灯舞活。他们把自己的精神融入鱼灯之中,做到人鱼合一,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青田鱼灯舞扎根在山水间,与乡土文化一脉相承,青田人用自己的一份热爱维护一种文化形态,用坚持见证了更多的可能。
如今,当人们提到青田不仅仅想到的是郭沫若笔下“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匪独青如玉,五彩竟相宣。斧凿夺神鬼,人巧盛天然。”的青田石雕;抑或是“走向世界,尽享欧陆风情”的华侨之乡,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青田特色的农耕文化。这么多年以来,青田秉持初心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发展的同时也保护着绿水青山。
图片
村在田间,鱼在水中,有塘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里生生不息的田和鱼,让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魅力,更有寄托。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就在今年七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圆满召开,为各国搭建多边合作提供了平台、凝聚行动一致的国际共识,促进农耕文明的互鉴、传播与传承,推动着各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交流互动,让它们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写家乡”文学创作大赛
时间:2022年5月20日至8月31日
参赛对象:海内外青田人
创作要求:以“凝聚爱乡情 共建家乡美”老家青田我代言为主题,通过围绕青田人文历史、美景美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题材开展文学创作,充分展现和反映家乡青田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风貌和创业创新、“双招双引”工作成果,赞美家乡的快速发展变迁和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投稿须知:
(1)文学作品体裁不限,字数在2000字以内,如为诗歌体裁,不超过50行。来稿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或转摘,作者文责自负。所有稿件要求文章标题为3号黑体,正文为4号宋体;在文章标题与正文之间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
(2)投稿地址为浙江省青田县鹤城街道鹤城中路33号《芝田文学》杂志社。
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人李友斌,电话0578-6822654,请在邮件标题注明“老家青田我代言”文学创作字样。
评奖方式:
(1)奖项设置:文学作品由主办方组织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
(2)奖品设置:奖品包括青田文创产品、农特产品;青田各大景区免费畅游一年(全家享受);县内指定精品民宿免费住。
(3)公布方式:获奖情况及作品将在“世界青田人”“侨乡先锋”“青田传媒”“浙江青田之家公益基金会”“青田侨联十二楼”“青田共青团”“青田文联”“青田文旅小白”“青田县妇联”“青田公共外交”微信公众号和世界青田APP、青田网、青田侨报等平台上公布。
如果您也是文学爱好者
就快用文字
写下青田的美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