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正式开工!12号线二期、29号线、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最新进展来了!

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正式开工!
2023年10月10日,深圳市2023年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中,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等83个基础设施领域项在列。
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概况
图片
1)线路功能:17 号线一期为服务罗湖、布吉、南湾等片区的普速线路,加强沿线人口岗位密集区的轨道覆盖,支持口岸经济带、笋岗清水河片区等重点片区发展,服务罗湖、罗湖北等铁路枢纽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重点设施。
2)线路概况:17 号线一期由罗湖西至上李朗,设站 18 座,线路总长约 18.8 公里,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三线无缝换乘!
12号线二期最新进展来了!
@宝安er、光明er
深圳西部一条轨道交通骨干线
 12号线二期 
近期传来一项捷报
东宝河停车场出入线
北线洞通
东宝河停车场出入线北线于近期顺利破壁而出,作为12号线二期区间工程洞通的第13台次,也是第4个双线洞通的盾构区间,此次洞通标志着12号线二期区间工程再次取得阶段性胜利。
图片
此次洞通的出入线区间北线隧道全长约 1538 米,共计1025环,其最小转弯半径仅360米,最大纵坡达35‰。
盾构于东宝河停车场明挖段始发,先后穿越各类黏土层、砂层、淤泥层、全风化岩,并历经局部下穿既有建(构)筑物、上跨既有线、并线掘进等技术控制难点后,顺利到达蚝乡站小里程接收端。
针对“浅覆土始发、小半径转向、大纵坡掘进”等施工难点,期间伴随“软地基掘进、下穿建(构)筑物、上跨既有线、并线掘进”等施工风险,有关参建单位秉持“环境是基础、盾构是关键、人员是核心”的盾构施工理念,积极改善不利环境因素,专注盾构技术,健全人力支撑体系。
图片
出入线北线作为长距离区间
自2023年5月始发
仅历时5个月便实现洞通
为12号线二期顺利开通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号线二期
连接宝安、光明的骨干线路
地铁12号线二期线路由1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 海上田园东站 引出,沿丰民路、蚝乡路、沙井路、沙江路敷设,终至 松岗站 。
线路全长约 8.05 km,设站 6座,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图片
▲12号线二期线路示意图(以实际建成为准)
截至目前,全线工程完成情况——
全线6个车站围护结构完成 100%,土方开挖累计完成 100%,主体结构完成 98.95%;其中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
全线7个盾构区间,双线洞通 4 个,盾构累计始发16台次,累计洞通 11 台次,盾构区间累计完成 89.15%
东宝河停车场地基基础及土方开挖累计完成 100%,立柱完成 100%,盖体完成 100%
12号线二期
预计 2025年建成通车
建成后
将与6号线11号线连接
实现三线无缝换乘
支撑空港新城、沙井及松岗片区发展
缓解宝安、光明片区的交通拥堵
完善外围片区轨道交通覆盖
(来源:深圳交通、深圳市轨道交通)
10座车站!轨道29号线规划来了
日前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
《深圳市轨道交通29号线交通详细规划(红树湾南至兴东段)》
全线为地下敷设
布局10座车站
图片
轨道交通29号线交通详细规划(红树湾南至兴东段)公示方案图。
带动重点片区高质量发展
轨道29号线为南山至光明发展轴南北向普速线路,线路主要功能为带动沿线城市组团重点片区高质量发展,并协同13号线服务轴向跨关出行需求。
其中线路红树湾南站至兴东站一段主要承担沿线轨道加密覆盖、提升片区交通承载力,以及应对深超总、白石洲、西丽枢纽等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出行功能。
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该规划遵循以下五大原则:线路应覆盖沿线城市主次中心、组团中心、重点发展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口岗位密集片区;注重支撑、引导沿线城市开发和转型升级;线路应与轨道网络其他线路形成便捷换乘,发挥网络整体效益;线路应沿城市主要公共交通走廊布设,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工程经济合理可行。
技术标准上,轨道29号线设计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采用A型车6辆编组。
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线路规划上,29号线红树湾南至兴东段从南至北沿深湾公园路、沙河街、沙河东路、龙珠大道、留仙二路等主要道路敷设,线路长约11.3公里。
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有红树湾南、白石路、白石洲、白石洲北、大沙河公园东、珠光、西丽东、西丽高铁站、西丽西、兴东10座车站。
停车场面积约30公顷
线路设置一处停车场,选址位于边检路、同双路、尚文路、前进路围合地块,用地面积约30公顷,与15号线车辆段采用“29在上,15在下”的叠层形式布局。
本次公示线路、车站及车辆基地仅为规划方案,具体落实方案以工程设计施工方案为准。本规划草案于2023年10月11日起至2023年11月10期间向社会征求意见。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秦绮蔚)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规划原文)
40分钟直达机场!
深大城际铁路最新进展→
朋友们看过来~
这条直达深圳机场的
深大城际(又称 深圳地铁33号线)
机场东站 至 黄麻布站 区间
(下称“机黄区间”)
传来新进展啦
等它建好后
坪山-机场最快仅需 40 分钟!
一起来看看它的最新进展 
机黄区间左右线掘进
均突破2000米大关
近日,深大城际先开段机黄区间左右线掘进均突破2000米大,标志着机黄区间隧道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深大城际铁路按期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机场东站至黄麻布站区间全长4.5公里,采用外径8.8米双洞单线设计,使用两台国内首创9.13米、以TBM模式为主功能的中心螺旋式土压TBM双模盾构机施工。
图片
盾构穿越黄田采石场水塘及F4断层破碎带为区间施工重大风险源,水塘长度60m,水深约5-9m,水域面积约1万m²,汇水约8万m³,排干水工程量大,隧道存在透水、涌水的巨大风险,下穿掘进过程对盾构施工要求极高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 盾构施工前期 #
项目提前检修设备并采取盾构机尾刷措施进行维护,同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设备,探明盾构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并调整渣土改良参数,优化同步注浆配比。
图片
# 盾构施工中 #
采用连续皮带机输送渣土,实现渣土从刀盘掌子面到地面的全自动输送流程;
采用渣土筛分系统,通过泥砂(石)分离和泥水分离方法将盾构渣土中的碎石、砂、水、泥进行分离,并对压缩后的泥饼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盾构废渣处理难题,节约施工成本;
应用隧道巡检机器人,对皮带运行状态、人员违章、有害气体含量全时段监测,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实时掌握洞内施工情况,时刻关注盾构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应用BIM技术,三维展示隧道施工及技术全貌,并对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做到可视化管理。
加强深圳东部
深大城际(深圳段)起自  深圳市宝安机场T4站,途经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终至  坪山区聚龙站
图片
▲深大城际铁路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以实际建成为准)
线路全长约 69.2 km,线路设计速度为 160 km/h。
全线设地下站11座,分别为T4枢纽、机场东、黄麻布、石岩中心、龙胜、民治北、五和、白坭坑、大运、坪山、聚龙
深大城际
预计 2026 年建成
届时,将进一步加强
深圳东部与西部、中部
之间的快速联系
同时
城际铁路作为深圳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
将对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
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深圳交通、深圳市轨道交通)
深惠城际前保站
首段底板浇筑
近日
深惠城际1标前保站
主体结构首仓底板顺利浇筑
标志着该车站工序完成转换
拉开主体结构大干序幕
图片
深惠城际
链接粤港澳的重要组成
深惠城际铁路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起自深圳市前海保税区,途经深圳市前海、宝安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东莞市凤岗镇,终至龙岗区坪地低碳城,正线长约58.9km(深圳市52.836km,东莞市6.024km)。
线路设计时速160km,全线设地下站11座,分别为前保站、怡海站、鲤鱼门站、西丽站、深圳北站、五和站、平湖站、凤岗站、大运北站、龙城站、坪地站。
图片
站点及站点名称设置,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
深惠城际是粤港澳城际铁路交通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实现
前海至东莞市、惠州市
“1小时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