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世界本就不公平:與其問別人「憑什麼」,不如練習問「為什麼」

那些「憑什麼」就是俗稱的底氣。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8-02

瀏覽數 19,000+

《去你的三十而立》/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去你的三十而立》/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一個老在問「憑什麼」的人,都在等人給他答案;而會問「為什麼」的人,就是一直在解決問題並且前行。等到有一天,你用實力累積了屬於自己的「憑什麼」,你便會發現自己已經成了一個總在尋找「為什麼」的人,而那些「憑什麼」,就是俗稱的底氣。(本文節錄自《去你的三十而立》一書,作者:力口木木,以下為摘文。)

「他到底憑什麼?」

「他為什麼可以怎樣又怎樣?那樣又這樣?」

多數的抱怨開頭基本上如此。

其實會說出這種話,追根究柢都是屬於「價值觀」的議題。畢竟當出發點已經不是「為什麼」的問題,而是「憑什麼」的認知時,就已經可以看出這個人在面對「處事」或「處世」時,是用什麼樣的思維在切入。

通常會問「憑什麼」的人——習慣抱怨規則。

而會問「為什麼」的人——接受遊戲規則。

前者是相對弱勢的價值觀,後者則是相對強勢的價值觀。

當一個人面對事情發生時,愈覺得不公平,愈會去攻擊規則,總認為是不利於己的,通常都是將自己擺於被害者立場,這就是弱勢價值觀。

相反地,若是較少去質疑規則,當出現與自身想法相抵觸的時候,他會開始去分析問題,找到方法,想辦法解決,通常也是「主動出擊型人格」。

久而久之會發現,一個老在問「憑什麼」的人,都在等人給他答案;而會問「為什麼」的人,就是一直在解決問題並且前行。

4/16中午直播》川普亂世投資!長期買進讓你穩穩賺?

一個老在問「憑什麼」的人,都在等人給他答案;而會問「為什麼」的人,就是一直在解決問題並且前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個老在問「憑什麼」的人,都在等人給他答案;而會問「為什麼」的人,就是一直在解決問題並且前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這時候肯定有人會說:「你若是既得利益者,當然會覺得規則是公平的呀!」

但,這根本就是假議題,少拿逞口舌來合理化一切。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就連人心都是偏左的。那你說職場有嗎?感情有嗎?人跟人之間有嗎?

我們是在講「心態」,而非針對「公平」,你若要一直陷在這樣的窠臼中,可能重新投胎比較快?

若是你還沒有辦法做到把每一個「憑什麼」換成「為什麼」,何不試著把主詞反過來,不問別人「憑什麼」多問自己「憑什麼」。

你有比別人更努力嗎?你有比別人對自己要求更高嗎?你有比別人還要付出更多嗎?如果你都沒有,你憑什麼質問別人?你又有什麼理由羨慕別人?你又有什麼理由懷疑別人?

如果得出的結果是沒有,那你又是「憑、什、麼」?

等到有一天,你用實力累積了屬於自己的「憑什麼」,你便會發現自己已經成了一個總在尋找「為什麼」的人,而那些「憑什麼」就是俗稱的底氣,那些「憑什麼」也將成為你喜怒形於色的資本。

而這一切的積累,才是真正成就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去你的三十而立:致那些陳腔濫調,混出來的人情世故》,作者:力口木木,悅知文化出版

《去你的三十而立:致那些陳腔濫調,混出來的人情世故》,作者:力口木木,悅知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