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su 4symbols Calendar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中國古代的星官和曆法

作者: 朱永鴻
初稿: 2005 Nov 修定: 2011 July

內容: 星官 三垣二十八宿 入宿度 去極度 蘇州石刻天文圖 福建省葡田市天后宮星圖 四象


黃道十二宮 天干和地支 十二次和歲星 十二辰和太歲 分野 晨出東方 二十四節氣和閏月
----------------------------------------------------------------------------------------------------------------------

星官

星官是中國古代對恆星分成小組的通稱,相當於英文 asterism。取 “官” 字是因為它們


的命名偏重帝王百官,例如尚書、三公、四輔,但亦有以神話、建築、器具、動植物、山川
國土命名的,更有異名叫積屍、廁、哭泣等,這種將人間萬物和社會組織搬到天上的星官命
名法,充份反影古代 “天人合一” 的觀念。

星官裡的星數不定,多者如「翼」含 22 星,少者甚至只有一顆,例如大角 (牧夫 α) 與


天狼 (大犬 α)。星官在現代星圖的位置可參考香港太空館出版的《中國古星圖》或《伊世同
版全天星圖》 (http://www.teacher.aedocenter.com/my-teacher/star-05.htm)。

三垣二十八宿

三國 (約公元三世紀) 之前,中國一直流傳巫咸、
甘德、石申夫三家星官,他們的星官有同有異,没有
統一標準。到了三國時期,吳國太史令陳卓將這三家
星官綜合整理,得到 283 個星官,包括 1464 顆星。
唐代出現的《步天歌》又將天空分成 31 個大區,即
北天極區的「紫微垣」 ,近赤道的「太微垣」 、「天市垣」
和在外圍的 28 個「宿」,總稱「三垣二十八宿」,垣
是圍牆,宿是 “月之宿舍”,象徵月亮每夜留宿之所,
這種天區劃分法一直延續到了清代。

二十八宿體系初見於周代,但每個宿未必在同一
時期建立。二十八宿中以井宿的誇度最大,觜宿最小,
每七宿又成一象 (神獸),分別稱為 東方蒼龍、北方玄
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後文再介紹四象。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1 of 11 2011 July


入宿度和去極度
中國古天文的赤道座標別於現代。首先在二十八宿的每
一宿中選擇一顆代表星,稱為「距星」 ;然後測量天體和距星
之間的赤經差,稱為「入宿度」 。例如“織女星入斗五度"就
是說織女星距離斗宿距星的赤經為五度。如果這顆天體正好
也是二十八宿中的距星,那麼這顆距星到下宿距星之間的赤
經差被稱為「距度」。「去極度」是天體至北天極的距離,相
當於現代天文學中赤緯的餘角。利用入宿度和去極度,古人
就可以確定天體的位置。留意這個座標系统將周天分成 365
又 1/4 度,因此古時的“一度"等於現代天文的 0.9856 0。
以下是二十八宿距星的距度和去極度:

宿的距星

宿 星名 距度 去極度 現時

(度) (度) 星等
角宿 2 角宿一 (Spica , α Vir) 12.1 99. 2 1.0
亢宿 4 南第二星 (κ Vir) 9.2 70.0 4.2
氐宿 4 西南星 (α2 Lib) 16.3 104.5 2.7
房宿 4 南第二星 (π Sco) 5.6 115.6 2.9
心宿 3 前星 (σ Sco) 6.5 115.3 2.9
尾宿 9 西第二星 (µ1 Sco) 19.1 128.2 3.0
箕宿 4 西北星 (γ Sgr) 10.4 121.6 3.0
斗宿 6 魁第四星 (φ Sgr) 25.2 118.9 3.2
牛宿 6 中央大星 (β Cap) 7.2 108.0 3.1
女宿 4 西南星 (ε Aqr) 11.3 103.0 3.8
虛宿 2 南星 (β Aqr) 8.9 99.7 6.5
危宿 3 南星 (α Aqr) 15.4 94.5 3.0
室宿 2 南星 (α Peg) 17.0 79.3 2.5
壁宿 2 南星 (γ Peg) 8.6 79.6 2.8
奎宿 16 西南大星 (ξ And) 16.6 69.9 4.9
婁宿 3 中央星 (β Ari) 11.8 73.4 2.6
胃宿 3 西南星 (35 Ari) 15.6 66.10 4.6
昴宿 7 西南第一星 (17 Tau) 11.3 69.10 3.7
畢宿 8 右股第一星 (ε Tau) 17.4 73.5 3.5
觜宿 3 西南星 (φ1 Ori) 0.5 82.5 4.1
參宿 10 中央西星 (δ Ori) 11.1 92.3 2.3
井宿 8 西南第一星 (µ Gem) 33.2 68.4 2.9
鬼宿 5 西南星 (θ Cnc) 2.2 71.0 5.3
柳宿 8 西頭第三星 (δ Hya) 13.3 83.3 4.1
星宿 7 中央大星 (α Hya) 6.3 97.5 2.0
張宿 6 前第一星 (ν Hya) 17.2 103.5 3.1
翼宿 22 中央西第二星 (α Crt) 18.7 106.5 4.1
軫宿 4 西北星 (γ Crv) 17.3 105.5 4.1 蘇頌撰寫的《新儀象法要》
,書中敘
距度總數 = 365.3 ( = 西方的 3600 ) 述他制作的水運儀象台,並附星圖
(宿的星數、距星、距度和去極度參考陳美東主編的 共五幅,這是其中一幅,縱線通過
《中國古星圖》第六章,星等參考 The Sky 軟件。) 各宿的距星,線頂有宿度對應。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2 of 11 2011 July


二十八宿體系有兩個特別令人迷惑不解的特點: 一是不均勻的劃分 ----- 各宿有寬有
窄,而且相差懸殊,最大的達到三十三度 (井宿),小的則只有半度 (觜宿),二是各宿的距
星大多是中等偏暗的恒星,幾乎沒有亮星,角宿一算是最亮的距星了。古人既已不作均勻劃
分,沿線不乏亮星可選,為什麼要捨亮就暗? 各宿度如此參差不齊,究竟出於什麼考慮 ? 這
些疑問,迄今未有令人滿意的解答。至於二十八宿體系的地源問題 (古代印度、阿拉伯等處
也有這樣的體系),更是一個未解之謎。
(12 宮與 28 宿 --- 世界歷史上的星占學,江曉原著,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p.219)

蘇州石刻天文圖

世界現存最早星圖之一,制於南宋中
期,原物是石碑,寬一米,高二米,
附碑文,天文圖含星 1435 顆,附銀
河,外圈邊有二十八宿的宿度及其他
方位序列,由南宋學士黃裳據北宋時
( 公 元 1078 ~ 85) 一 次 測 天 資 料 繪
制。這圖繪刻比較工整,很有參考價
值,例如可以研究宋朝觀天的技巧及
精密程度,並且可以校正中西星名的
異同。但圖中的黃道位置有偏差,最
明顯是春秋二分點竟然不是 180 度
對應 ! 不對應的程度頗大 (相差約
七、八度,拿尺在圖上量量便知道),
看來此圖沒有足夠考慮或忽略了歲
差因素。其他古星圖都有不同程度的
失真,例如「常熟石刻天文圖」,見
陳美東主編的中國古星圖 p.130。

(中國文明圖庫 --- 中國天文,潘鼐‧崔石竹著,上海三聯書店,1998 年版 p.59。)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3 of 11 2011 July


:歲差使春分點和秋分點每一百年向西移 1.400。請啟動或下載這 Quicktime 動畫 (6 MB,下載
[註]
稍耐) http://alanchuhk.com/Sky_2000BC_2000AD.mov ,它模擬了北京在初春時份 (陽曆 3 月尾) 晚上
八時的夜空,第一格是公元前 2000 年,中間的一格是公元 1 年,末格是公元 2000 年。這動
畫每隔四十年轉格一次,前後經歷四千年,請留意北極星 (小熊 α) 按年漂移,秋分點 (即黃道
與東西方向赤緯線交匯處的小圓圈) 也從獅子座向西移至室女座。

福建省葡田市天后宮星圖

再看幾份古星圖 (蘇州石刻、北京隆福寺、蔡汝南《天文略》和福建莆田市天后宮的
星圖),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特點,就是以天北極為中心作一內圓圈,直徑相當於赤緯約 +500,
圈內都是在華北地區 “永不沒落”,出身貴顯的星官,故稱 “恆顯圈”。這圈之外則依二十八
宿的位置劃分為 28 個不等份的扇形區,向心的界線剛好經過各宿的距星,最窄的扇形區與
觜宿對應,而且併合在參宿的扇形區之內,見下面示範的天后宮星圖。古人說的一宿實際佔
天球面積多少 ? 制圖的人 (甚至文獻) 也沒有說明,看來「宿」名是指某組用線串連起來
的恆星位置而矣,不像現代星座有法定的邊界。

箕宿 斗宿
尾宿 牛宿

天后宮星圖

奎宿
心宿

角宿
恆顯圈

軫宿

翼宿
張宿 畢宿

觜宿

井宿 參宿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4 of 11 2011 July


四象
二十八宿又按四季出現的方位均分為四個天區,各用一 “神獸” 來稱呼,它們是:
東方蒼龍 --- 包括 角、亢、氐、房、心、尾、箕 七宿及其附近的天區。
南方朱雀 --- 包括 井、鬼、柳、星、張、翼、軫 七宿及其附近的天區。
西方白虎 --- 包括 奎、婁、胃、昴、畢、觜、參 七宿及其附近的天區。
北方玄武 --- 包括 斗、牛、女、虛、危、室、壁 七宿及其附近的天區。

高魯 (1877-1947) 設計的四象圖 (中國天文學家的故事,陳遵媯、湛穗豐著 p.84)

出土的四象圖 (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陳美東著 2003 年版 p.68)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5 of 11 2011 July


四象地平方位是以古代春分前後黃昏時的天象為依據的,這時朱雀七宿正在南中天,它
的東面是蒼龍七宿,北面 (北方地平線以下) 是玄武七宿,西面是白虎七宿。古人觀四象在
黃昏時,那一象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便知道了春夏秋冬那一季節的來到,以安排農事活
動。

四象在我國起源很早, 《尚書‧堯典》四仲中星已有周天恒
星分為四方的意思。戰國初年《左傳‧昭公四年》有西陸、北
陸的說法,1978 年湖北省隨縣戰國初年古墓 (葬於公元前 433
年) 出土的漆箱蓋上有與二十八宿相對應的蒼龍和白虎的圖
象,証實了四象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或更早。戰國時代的著作
《周禮》中即有四象的文字記載,但它與後世所載還不太一樣。
到了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二世紀) 則有現存較早的
關於四象的文字記載,它與後世所傳完全一致。而東漢天文學
家張衡在《靈憲》中還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過它: “蒼龍連蜷于左,
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奮翼于前,靈龜圈首于后” 。

四象按陰陽五行方式配色 --- 蒼龍是青色,朱雀是紅色,玄武


是黑色,白虎自然是白色。 (簡明天文學詞典,葉叔華主編,1984 年 張衡 (公元 78 ~ 139)
版 p.196, 267)

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起源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古希臘,
公曆紀元左右從希臘傳入印度,隋代隨著佛經的翻
譯傳入了中國。當時中國已經有了二十八宿體制,
故此黄道十二宫傳入之後,對中國天文並没有產生
多大的影響。直到明末,耶稣會士把大量西方天文
學引進中國,黄道十二宫才逐漸被認識。由於近代
星座劃分的影響,現在的黃道上有 13 個星座 (多
了蛇夫座 Ophiuchids),請留意 “宮” 和 “星座” 各
有本身的劃分規則,因此兩者的排位並非一致,見
附圖內的說明。

西方的黃道十二宮與中國的二十八宿有些不
同,前者的十二宮全在黃道上,而二十八宿中卻有
部份離開黃道頗遠。

更多參考: http://forum.hkas.org.hk/viewthread.php?tid=4418&extra=page%3D4 《黃道十二宮還是十三宮 ?》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6 of 11 2011 July


天干和地支

除了一二三四…數目字之外,古代曆法慣用「天干」和「地支」來標記日子、時間、方
位甚至事物先後的次序。天干象征天上的樹幹,地支是這些樹幹散佈在地上的分枝,古人認
為天是主、地是從,天地互相依存像樹木一樣。天干包括 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 10 個序號,地支包括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
個序號,合稱為干支。干支互相配對,可產生 60 個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干支紀年法 以 “甲子年” 為始,跟著是 “乙丑年”,60 年後以 “癸亥年” 為終,周期結束之


後干支可以循環使用。它大約在東漢初期 (公元一世紀) 開始出現、後來的史學家更用干支
來突出某年出現的事件,例如 1898 年的戊戌政變和 1911 年的辛亥革命,

據記載,戰國時的《夏曆》(古代六曆之一) 已實行地支紀月法,一周期分為 12 個月份,


先以地支的 “子” 配在冬至所在的月份 (夏歷的冬至在十一月),稱為 “子月”,隨後的十二
月稱為 “丑月”,正月稱為 “寅月”,以此類推,但《殷曆》(另一古曆) 的地支紀月法以 “丑
月” 為正月,另一古曆《周曆》則以 “子月” 為正月。

到了漢代,干支紀月法開始出現,順序如上表,即是由 “甲子月” 開始,跟著是 “乙丑


月” 和 “丙寅月”…,一直到 “癸亥月” 結束,周期為 5 年共 60 個月 (閏月的月份沒有干
支)。干支亦可以循環使用。要留意的是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百種不同皇朝修定的曆法,每種
歷法的 “正月” 定位 (一年裡的第一個月份) 可能有別,因此在不同曆法環境下用地支或干
支紀月會產生不一致的結果。

地支紀時法是固定不變的,但是也經過一段長時期才發展成熟。它將太陽的周日運動平
分為十二個時段 (時辰)。每段等于西方的兩小時,分別以地支的 “子丑寅卯 …戌亥” 為序
號, “子” 時是晚上的 11:00 pm - 1:00 am,“丑” 時是 1:00 am - 3:00 am,“午” 時是 11:00 am
- 1:00 pm,餘者類推。一時段內的前一小時稱為 “初”,後一小時稱為 “正”,因此 “午初” 必
定由 11:00 am 開始,“午正” 必定由 12:00 pm 開始,後人又將 12:00 pm 說成正午。
[註:若以干支紀時,順序由 “甲子時” 開始,到 “癸亥時” 結束,周期為 5 天共 60 個時段。]

在東漢初期,地支又用來表示地面上的十二方位,而且一直
沿用至近代。它其實與上面所說的 “地支紀時” 互通,如右圖: 子
是北方,卯是東方 (太陽在卯時從東方升起),午是南方 (華北地
區的太陽在午時經過南中天),酉是西方 (太陽在酉時從西方落
下),故此十二方位的順序必定和十二時辰對應,即是由北開始從
東向西環繞觀測者一周,但這種順序與天文的赤經順序完全相反
(赤經的度數是從西向東遞增)。

干支紀年在現在的華人社會仍然普及,干支紀月則絕跡了,
干支代表時間和方位只在講求命理風水的地方見到。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7 of 11 2011 July


十二次和歲星、十二辰和太歲
中國古代將周天沿黃赤道帶從西向東切成十二等份,像切西瓜一樣,稱為「十二次」,
起源于春秋或更早年代對木星的觀測。木星亦是從西向東運行,周期 11.86 年,可以近似
看作每年經過十二次中的一次,故此木星又稱為「歲星」 ,取其每歲 (年) 經過一「次」的意
思。「次」的名稱從西向東叫「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
大火、析木、星紀」,但是木星周期不是 12 年整數,84 年後歲星紀年的累積誤差便達 1 次,
誤差相當明顯,終於不再使用了,代之是另一變型體制,辦法是先將周天沿赤道帶從東向西
均分為「十二辰」,用「子、丑、寅、卯 … 亥」為序號並和十二次對應,見下圖,然後再
假想一個叫「太歲」的行星,它沿著木星的軌道但反方向均速運行,周期是 12 年整數,這
樣太歲就剛好每年從東向西經過一「辰」 ,務求「十二辰」和十二方位的順序 (地支) 一致。
這辦法雖然被星占家受落,但用來紀年仍然要不斷修正,並不方便,到了東漢初期 (公元一
世紀),太歲紀年在曆法中又棄而不用了,但十二辰和太歲的慨念在星占上還是照常應用。
從這方面看,中國的十二次與西方的黃道十二宮 (星座亦是從西向東劃分) 有些相似 -----
兩者都是依靠星體經過十二天區的時份定吉凶。

分野
易經曰:“天垂象,見吉凶”,但天下各地的
情況大不相同,吉凶就不能一慨而論,因此春秋
時代的星占家又利用 “天地配” 來定各國的吉
凶,通稱「分野」。例如在黃河中游南面偏東的
楚國 (今湖北省),方位屬「巳」
,因此配對天上
十二辰的「巳」、十二次的「鶉尾」及 二十八宿
的「翼、軫」。在蘇州石刻天文圖近翼、軫兩宿
外圍處亦有這樣的文字 (右圖):

州荊野楚分尾鶉次巳辰
( 閱讀方向 )

意思是天上的翼、軫兩宿、十二辰的「巳」、十
二次的「鶉尾」和「楚國」國都 「荊州」互相
對應,楚國吉凶都與這天區的天象有關,由此可
見,天地對應一直支配著中國文化思想的發展。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8 of 11 2011 July


[小知識] 太歲的迷信 ----- 太歲是民間傳說中的凶神。自西漢始,人們認為凡建築,遷徙,
嫁娶等吉凶皆與其方位有關。若動土而犯之,等于挖去太歲一肉塊,將招致災禍。舊俗每有建
築動土之事,必先探明其方位以避之。元明後設有專壇祭祀,後世亦以名凶惡之人,俗語「竟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即源於此,意為膽大妄為。道教的太歲神更演化成六十位,每一位太歲神
依六十干支年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禍福,稱「值年太歲」 。由於太歲位高權重,人人敬而畏之,
為避免得罪太歲,因此在沖犯太歲之年,迷信者都在新春期間求取「太歲符」趨吉避凶。

晨出東方

從歲 (木) 星的觀測,中國古人也曾留意 12
年期內不同月份中偕歲星 晨出東方 的宿,對應
的次序如下表的第一和第二行。後來的星占家又
借屍還魂,利用曆法已廢的十二辰名 (即是地支
序號) 配對與歲星晨出東方的月份,並且加配十
二生肖來從事占卜命理活動,下面表中第三、第
四行便是配上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的結果。到了
明末清初,來華的耶稣會士為適應華人習俗,又
將西洋黃道十二宮的星座按晨出東方的月份排
列,如表中第五行所示。就是這樣,二十八宿、
十二次、十二辰 (地支)、十二生肖和西方的黃道
十二宮都因星占學的發展而拉上關係了。留意第
二及第五行與月份的配對均合乎天象 (斗、牛、
摩羯座都在正月晨出東方),但第三和第四行的
配對純粹是占卜命理,沒有科學理據,也不合乎天象,例如崇禎四年 (公元 1631 辛未年),
這年的地支是 “未”,依星占的第三行配對歲星位處「鶉首」並且在七月晨出東方,但事實
上歲星已在該年三月偕室、壁兩宿晨出東方了 (由此可見,星占者所謂的某類天象只是一派
胡言。)

二十八宿、十二次、十二辰 / 生肖和黃道十二宮對應表
月份 偕木星晨出 歲星所 太歲所在的 晨出東方
(陰曆計) 東方的宿 在的次 辰 / 生肖 的星座
正月 斗 牛 星紀 丑 / 牛 摩羯座
二月 女 虛 危 玄枵 子 / 鼠 寶瓶座
三月 室 壁 娵訾 亥 / 豬 雙魚座
四月 奎 婁 降婁 戌 / 狗 白羊座
五月 胃 昴 畢 大梁 酉 / 雞 金牛座
六月 觜 參 實沈 申 / 猴 雙子座
七月 井 鬼 鶉首 未 / 羊 巨蟹座
八月 柳 星 張 鶉火 午 / 馬 獅子座
九月 翼 軫 鶉尾 巳 / 蛇 室女座
十月 角 亢 壽星 辰 / 龍 天秤座
十一月 氐 房 心 大火 卯 / 兔 天蠍座
十二月 尾 箕 析木 寅 / 虎 人馬座

十二次是把黃赤道帶從西向東均分為 12 份,二十四節氣 (下一頁題目) 則清楚地將黃


道從西向東均分為 24 份,可以說後者是從前者發展出來的。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9 of 11 2011 July


二十四節氣和閏月

節氣是曆法為農業社會而設立的節令,在戰國時的《呂氏春秋》記載了八個節氣名稱,
到二千年前西漢的《淮南子》已有全部二十四節氣的記載。

清代農曆採用的二十四節氣以 “春分” 為開始 (約在陽曆的 3 月 21 日),以後按太陽


在黃道運行的經度平均劃分,即是隨後有清明、穀雨、立夏 ..…,一直到雨水、驚蟄再回復
至春分,見上圖,每個節氣名稱都含有當時氣候或物候的特徵。這種把黃道均分 24 份的方
法稱為 “定氣”,但太陽並不以均速運行,所以 “定氣” 使節氣相隔的日數互有長短,平均
是 15.22 天。用陽曆推算,二十四節氣出現的日子大約是固定的,如下表:

四季 廿四節氣 日子 四季 廿四節氣 日子
立春 2月4–5日 立秋 8月7–8日
雨水 2 月 18 – 20 日 處暑 8 月 23 – 24 日
驚蜇 3月5–6日 白露 9月7–8日
春季 秋季
春分 3 月 20 – 21 日 秋分 9 月 22 – 24 日
清明 4月4–5日 寒露 10 月 8 – 9 日
穀雨 4 月 20 – 21 日 霜降 10 月 23 – 24 日
立夏 5月5–6日 立冬 11 月 7 – 8 日
小滿 5 月 21 – 22 日 小雪 11 月 22 – 23 日
芒種 6月5–6日 大雪 12 月 7 – 8 日
夏季 冬季
夏至 6 月 21 – 22 日 冬至 12 月 21 – 22 日
小暑 7月7–8日 小寒 1月5–6日
大暑 7 月 22 – 24 日 大寒 1 月 20 – 21 日
地球過近日點:1 月 3 – 4 日 遠日點:7 月 3 – 4 日

農曆的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一天為開始,與現代天文學的四季定義不同。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10 of 11 2011 July


農曆法則又將二十四節氣編成 “中氣” 和 “節氣” 兩大組,它們相間分佈在黃經度圈
上。“中氣” 組包括春分、穀雨、小滿、夏至 ….. 雨水 (上圖較大字體者),“節氣” 組包括
清明、立夏、芒種、小暑 ..… 驚蟄 (上圖較小字體者),這種特別的十二中氣及十二節氣劃
分是因為需要安排 “閏月”,使陰曆 (一年平均有 354.3671 天) 與陽曆 (一年平均有
365.2422 天) 和四季氣候同步,故此大眾慣稱的農曆或舊曆實際上都是陰曆和陽曆的綜合
體。現時的農曆源自德國傳教士湯若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和明末大臣徐光啟合
編的 《崇禎曆書》 ,又稱《時憲曆》
,明亡後此書呈獻給清帝,改名《西洋新法曆書》 ,並且
在 1645 年左右開始應用至今,期間略有修訂。簡略地說,現時的農曆是中西合璧的曆法,
一年設十二個月份 (閏月除外),月的日數有 30 天 (大月),亦有 29 天 (小月),大月和小
月的日數合計 354 天,這就與陽曆的一年差 11 至 12 天,與四季也不能時時吻合。為了
##
補償這些差異,農曆規定 "十九年七閏",即是每 19 年內加插額外 7 個月份作為閏月 ,
並且用 “中氣” 作為制定月序的標誌。通常以立春及雨水定在一月 (正月) 裡,跟著以驚蟄
及春分定二月 ..… 依此類推,若是閏年就加多一個閏月,但一年 365 天裡只能出現十二個
中氣,所以就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份作為閏月,例如閏二月、閏三月 ….. 閏十一月,但不
會出現閏十二月和閏一月,因為這時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太陽掃過的黃經度較其他月份多
(開普勒第二行星定律也 !),故此十二月和一月必有中氣和節氣出現,其他月份有機會無中
氣,以下是具體說明。

例一:公元 2004 農曆甲申年,閏二月,廿四節氣分佈如下: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穀雨 -------- 立夏


Feb 4 Feb 19 Mar 5 Mar 20 Apr 4 Apr 20 May 5
若無閏月調整 (正月十四) (正月廿九) (二月十五) (二月三十) (三月十五)* (四月初二) (四月十七)
加插閏月之後 (正月十四) (正月廿九) (二月十五) (二月三十) (二月十五) 閏 (三月初二) (三月十七)

* 若無閏月調整,三月之內只遇到清明這個節氣,沒有中氣,於是曆法就把這段日子當作閏二月處理。

例二:公元 2009 農曆己丑年,閏五月,廿四節氣分佈如下:

穀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Apr 20 May 5 May21 June 5 June 21 July 7 July 23
若無閏月調整 (三月廿五) (四月十一) (四月廿七) (五月十三) (五月廿九) (六月十五)** (七月初二)
加插閏月之後 (三月廿五) (四月十一) (四月廿七) (五月十三) (五月廿九) (五月十五) 閏 (六月初二)

** 若無閏月調整,六月之內只遇到小暑這個節氣,沒有中氣,於是曆法就把這段日子當作閏五月處理。

更多參考在 http://forum.hkas.org.hk/viewthread.php?tid=4424&extra=page%3D3 《由通勝說起》

----------------------
## “十九年七閏” 共有 235 個朔望月 = 29.53059 天 × 235 = 6939.6886 天
19 個回歸年 = 365.2422 日 × 19 = 6939.6018 天
兩者的天數幾乎相等,因此每隔 19 個回歸年,陽曆與農曆再次同步。

< 全文完 >

28Su_4Symbols_Calendar.doc Alan Chu Page 11 of 11 2011 Jul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