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章 9至13世紀的複音音樂 2020 Ver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五章 9 至 13 世紀的複音音樂

Polyphony 複音音樂

定義:每個聲部有其獨立的曲調與節奏,但唱在一起很和諧
意義:Polyphony 的其他聲部是為了讚誦象徵主的聖歌(tenor),就像教堂的建築藝術是為了
彰顯宗教的神聖一樣。

Organum (奧干農)

定義:9-13 世紀,複音音樂的早期發展中一種簡單的多聲部形式。

Ø 9 世紀 Early Organum 早期奧干農,記載於 Musica enchiriadis


1. Parallel Organum (Ex. 5.1) 平行奧干農
※ Principal voice (聖歌主旋律) 在高聲部!
※ Organal voice:在低聲部
※ 兩聲部關係:平行五度,五度是完美且和諧的

2. Parallel organum with octave doublings


為了求變化,原來的二聲部各自往下或往上重疊八度以製造更豐富
的聲響

3. mixed parallel and oblique organum 平行斜向混和的奧干農 (Ex. 5.2)


兩聲部關係 1) 有平行也有斜向
2) Organal voice 和 Principal voice 在每句歌詞的開頭和
結束時都會回到 1 度,可強調樂句,並具有斷句和
終止式的功能
在 Guido of Arezzo 的 Micrologus 中(11th )也有出現 mixed parallel and
oblique organum

Ø 11/12 世紀 Free Organum 自由奧干農 (Ex. 5.3 )


兩聲部關係 1) 聖歌聲部 Principal voice 變成下聲部,Organal voice
變成上聲部,便於自由發展
2) 可以 Parallel, oblique, contrary, similar 等方向,
都是諧和音程(consonance)1.4.5.8 度

Ø 12 世紀早期 Aquitanian Polyphony 阿奎丹複音音樂


地點:法國西南方(同 Troubadour 發源地)
手稿出現在 Limoges 的 St. Martial 教堂
1. Discant (Ex. 5.4 下) 迪斯坎風格的奧干農
兩聲部關係:似 neumatic 紐姆式。兩聲部用相似的速度進行,上聲
部(organal voice) 2-3 個音對下聲部(tenor) 1 個音

16
2. Florid Organum (Ex. 5.4 上) 花腔奧干農
兩聲部關係:似 melismatic 花腔式。上聲部旋律進行速度快,一串
旋律對下聲部 1 個音,所以下聲部流動速度很慢
Vox principalis à 改稱為 Tenor 「主要聲部」
統整 Tenor 可以指稱什麼?
a) church modes 的屬音
b) psalm tone 的朗誦音(reciting tone)
c)12th 以後 polyphony 的主要聲部

Ø 12 世紀後半至 13 世紀早期:Notre Dame School 巴黎聖母院樂派


音樂歷史上的意義:開始注重複音音樂創作手法及記譜法,邁向三聲部以上
的作曲手法,提升作品的篇幅和複雜性
手法:1. The Rhythmic Mode 六種節奏模式
意義:由 Johannes de Garlandia 提出,在音樂史上第一次記譜時標示
出音符長短節奏
Longs 長音/ Breves 短音
Perfection:六種模式皆為三分法,代表完美 (象徵三位一體)

2. Leonin (ca.1150-1201):
a) 被認為是 Magnus liber organi《奧干農全集》的作曲家
b) 使 Organum、Discant 和 Plainchant 交替演唱,聖歌的風格日
趨多樣化與藝術化
c) 取聖歌中的一段花腔配上The Rhythmic Mode 而成 Clausula,
通常放在結尾當終止式 (à之後漸發展成13世紀的 motet 經文
歌)

3. Perotin: a) older clausulae à substitute clausula (à之後漸發展成14世紀的


isorhythmic motet 等節奏經文歌)
※ 和 old clausula 的比較:(ex.5.7&5.8 的 tenor)
substitute clausula 的 Tenor 會結合不同的節奏模式,然後形成新
的節奏單位,之後再不斷重覆,因此節奏較有變化;old clausulae
的 Tenor 只有單一的節奏模式
b) Organum triplum and quadruplum: 將 Organum 發展至三聲部和四
聲部。四聲部名稱由下往上分別是:Tenor, Duplum, Triplum,
Quadruplum

Ø Polyphonic Conductus (多聲部康都曲) (Ex. 5.10)


聲部:2-4 聲部
各聲部的歌詞:使用同一種語言
各聲部的節奏:整齊的,形成 homophony/homorhythmic(和聲式織體)
17
歌詞與音的關係:syllabic 為大部分,偶有 neumatic
Caudae:曲子中偶而出現的 melismatic 樂段,常置於重要樂段的開頭和結尾,或是重
要樂段之前。
※ Conductus 的 Tenor 旋律不是取自 chant,而是作曲家自己新的創作!!

Ø Motet (經文歌)的形成:
時地:13th 早期於 Notre Dame school
方式:參考講義四步驟
Motet 字源:mot→法文「字」的意思,所以 duplum 聲部亦可稱為 motetus,意指新
加入字(歌詞)的聲部
th
發展:13 中期,organum 和 conductus 漸漸沒落,Motet 取代成為世俗與宗教音樂
中最重要的複音音樂曲種。

Ø 十三世紀早期 motet:
聲部間的歌詞:每個聲部唱不同語言的歌詞
歌名:由高而低擷取每個聲部第一句歌詞組合而成
Tenor:失去原來的宗教功能,成為多聲部 polyphony 的作曲素材,Tenor 成為多聲
部作品中的主要架構。tenor 因歌詞很少,也能用樂器演奏。
演奏方式:不只在 Mass 中演出,也可作為社交場合的娛樂活動,被視為是一獨立
曲種。
對象:知識水準較高的階級(cleric, teacher, students, poets, musician, patrons)(因為這
些人比較容易聽懂聲部間的複雜關係

Ø 十三世紀晚期 motet:
聲部數量:3 聲部
聲部間的歌詞:每個聲部使用不同語言的歌詞
Tenor 的來源:不僅從 chant,也可從世俗歌曲
Tenor→Cantus Firmus(定旋律):1270 年開始,理論家 Hieronymus de Moravia 指利用
已經存在的旋律(聖歌或世俗歌曲皆可)作為新的複音音樂作品之結構基
礎。

Ø Franconian notation (ca. 1280) 法蘭克記譜法


理論家:Franco of Cologue
著作:Ars cantus mensurabilis《音樂測量藝術》(約 1280 年)
意義:音樂史上第一次,以音符本身的形狀表現出音符的長短
Double long
Long
Breve
semibreve
影響:1) choirbook format 樂譜版面-因為節奏愈趨複雜,每聲部節奏都不一樣,
18
歌詞也不一樣,所以分開記譜(figure 5.6):tenor 在最底部貫穿頁面
2) Franconian motet 法蘭克經文歌-Franconian notation 提供節奏記譜更多自
由和可能性,因此每聲部的節奏都不同,很少出現節奏重複的情況,提高
聲部間節奏的差異性 (Ex. 5.14)。

Ø Motet of Petrus de Cruce (ca. 1270-1300) 13th 末


節奏:延續 Franconian Motet,但聲部之間節奏的差異性更大(Ex. 5.15)
Triplum:主旋律,流動
Duplum:高聲部的伴奏,稍慢
Tenor:和聲基礎,最慢
終止式:最高與最低聲部形成一個 6 度→8 度的音程進行,結束在 1-5-8 和弦上
方式:Triplum 向上級進,Tenor 向下級進

【認識常用的音樂語彙】
Parallels 平行
Part 聲部
Treatises 理論著作
Unison 同度
Phrase 樂句
consonant 和諧的
range 音域
against … 對 … (例如一音對 2-6 個音)
manuscript 手稿
repertory 曲目
duration 符值
stepwise 級進
melismas/melismatic 花腔
patrons 贊助人
secular 世俗的
elite 菁英、上流社會
rhythmic 節奏的
texture 織體
chant/plainchant 聖歌

【心智圖】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