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論-05 (2) 氣候分類20201204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0

熱帶濕潤氣候 • 熱帶雨林1、熱帶莽原 2

溫帶濕潤氣候 • 溫帶地中海 4、溫帶海洋 5、溫帶大陸 6、夏雨型暖溫帶 7

寒帶氣候 • 極地冰冠 9、極地苔原 10、副極地 11

乾燥氣候 • 熱帶乾燥 3、溫帶乾燥 8‘ / 半乾燥 8

季風氣候 • 熱帶季風 12‐1、副熱帶季風12‐2 、溫帶季風 12‐3

高地氣候 13

熱帶濕潤氣候 •熱帶雨林、熱帶莽原

溫帶濕潤氣候 • 溫帶地中海 、溫帶海洋、溫帶大陸、夏雨型暖濕

寒帶氣候 • 極地冰冠 、極地苔原 、副極地

乾燥氣候 • 熱帶乾燥 、溫帶乾燥 /半乾燥

季風氣候 • 熱帶季風 、副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高地氣候 13
A 終年迎信風
B受洋流影響
C大範圍海陸對比差異
D針對南美洲的情況
E本圖無法表現13高地氣候
熱帶濕潤氣候 • 熱帶雨林1、熱帶莽原 2

溫帶濕潤氣候 • 溫帶地中海 4、溫帶海洋 5、溫帶大陸 6、夏雨型暖溫帶 7

寒帶氣候 • 極地冰冠 9、極地苔原 10、副極地 11

乾燥氣候 • 熱帶乾燥 3、溫帶乾燥 8‘ / 半乾燥 8

季風氣候 • 熱帶季風 12‐1、副熱帶季風12‐2 、溫帶季風 12‐3

高地氣候 13

熱帶濕潤氣候
熱帶雨林、熱帶莽原
熱帶濕潤氣候
熱帶雨林、熱帶莽原

熱帶濕潤氣候
熱帶雨林、熱帶莽原
溫帶濕潤氣候
海洋性、地中海型、大陸性、夏雨型暖濕
溫帶濕潤氣候
海洋性、地中海型、大陸性、夏雨型暖濕

溫帶濕潤氣候
海洋性、地中海型、大陸性、夏雨型暖濕
寒帶氣候
極地冰冠
極地苔原
副極地
寒帶氣候
極地冰冠、極地苔原、副極地
寒帶氣候
極地冰冠、極地苔原、副極地

寒帶氣候
極地冰冠、極地苔原、副極地
乾燥氣候(廣義)
熱帶乾燥、溫帶乾燥/半乾燥

乾燥氣候(廣義)
熱帶乾燥、溫帶乾燥/半乾燥
熱帶乾燥、溫帶乾燥/半乾燥
乾燥氣候(廣義)
熱帶乾燥、溫帶乾燥/半乾燥
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副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副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高地氣候
極地高壓帶
極地東風帶
極圈氣旋帶
西風帶

副熱帶高壓帶
信風帶
I.T.C.Z.

A 終年迎信風
B受洋流影響
C大範圍海陸對比差異
D針對南美洲的情況
E本圖無法表現13高地氣候
A 終年迎信風
B受洋流影響
C大範圍海陸對比差異
D針對南美洲的情況
E本圖無法表現13高地氣候

氣溫雨量圖判讀
夏溫0 0-10 10上

年雨量 500下
全年雨 冬多
全年雨 夏多
夏雨
冬溫 18上
冬雨
分布、氣候、植物、動物、土壤、
特色、利用、危機
雨林 莽原 溫帶森林 草原 乾燥 寒帶
熱帶 季風 常綠 落葉 灌木 乾 濕 針葉 苔 冰
莽原
雨林 雨林 林 林 林 草原 草原 林 原 原
高大、板根、 高大 四季 四季 乾季熱、 低矮、 較高、 耐旱保濕 葉片 苔 無
樹冠成簇、 粗硬 皆暖 分明、 重保濕、 淺根、 深根、 針狀葉肉 尖小、
植 高低成層、 草類、 、全 春芽 深根、 短命 綠草 質或淺根 數種
物 藤蔓密佈 疏矮 年綠 夏綠 厚皮、 易枯 如茵 類生命週 單純
林 秋色 臘質小 期短
冬落 葉
分層
動 分層棲息、 小型靈巧動 耐旱保濕 毛皮、脂肪厚,
覓食、 地棲類動物增加
物 分層覓食 物數量多 或夜行 冬眠或遷徙
遷徙
乾季
養分
特 陽光 動物 林種
存在 適合人居 土壤肥沃 乾燥 寒冷
色 可達 遷徙 單純
植物
地面
採集、游耕 游牧 游牧→放牧、 採集→
利 放牧、綠
→熱帶栽培 →過 開發早 灌溉農業(小 伐林 採礦、
用 洲農業
業 牧 麥、棉花) 航運
沙漠
生態危機、 沙漠化、 鹹海、土
危 化、 復育 污染
貧瘠、暖化、 人為污染嚴重 土地退化 壤鹽鹼化、
機 土地 困難
基因庫消失 土地退化
退化
影響要素 特徵 說明
1. 植物分布主要受氣溫變化
緯度 氣溫 隨緯度 影響,大致與緯線平行。
2. 低緯地區受行星風系降水
分帶性 為主 變化 區的影響顯著。
同一緯度區氣溫條件相同,距
經度 隨經度 海遠近會影響降水量,進而影
降水量 響植被類型。大致與經線互相
分帶性 變化
平行而成帶狀。

9
10
5 11
6
4 8 12-3
3 12-2
甲 2 12-1
1
2
3
4 7
13 5 8
低緯區
緯度
地帶性

中高緯
緯度
地帶性

經度
地帶性

遷徙
特有種
亞種
外來種
台灣
遷徙
外來種
特有種
亞種

http://luodong.forest.gov.tw/public/data/2829
11173953.JPG

http://wssroc.agron.ntu.edu.tw/Mikania/Zin11
http://www.google.com.tw/imgres?sa=X&espv
http://web1.nsc.gov.tw/public/Data/9261513971.jpg
.jpg
=210&es sm=122&tbm=isch&tbnid=xB0jPAIpv
水循環
水平衡
水資源

各緯度帶的水平衡狀態
各緯度
帶的
水平衡
狀態

水資源充足嗎?

水平衡狀態
水資源量
人數多寡
(人均可用水量)
水利設施狀況
估算水資源量

 總逕流量
1. 地表逕流量+地下逕流量
2. (降水量-蒸發散量)
× 土地面積

 年流通量

估算水資源量
蘊藏量
更新週期
103km3
年流通量 永凍層中的冰 300 10,000年
極地冰川 24064 9,700年
海洋 1338000 2,500年
高山冰川 --- 1,600年
深層地下水 23400 1,400年
湖泊 176 17年
沼澤 11 5年
土壤水 16 1年
河流 2 16天
大氣水 12 8天
生物水 --- 幾小時
蘊藏量 更新週期 年流通量
水體種類
103km3 (天) 103km3
大氣水 12 8 547.50
海洋 1338000 912,500 535.20
河流 2 16 45.63
深層地下水 23400 511,000 16.71
土壤水 16 365 16.00
湖泊 176 6205 10.35
極地冰川 24064 3,540,500 2.48
沼澤 11 1825 2.20
永凍層中的冰 300 3,650,000 0.03
高山冰川 - 584,000
生物水 幾小時

水資源充足嗎?
人數多寡(人均可用水量)
水利設施狀況

注意:空間
和時間尺度
水資源充足嗎?
水平衡狀態、水資源量、人數多寡、水利設施
1. 蒐集水:如雨水收集、乾燥氣候區的補霧網
集水 2. 地下水:一般水井、受壓水井、自流井
3. 去鹽淡化水:如海水淡化、廢水回收
1. 攔河堰
2. 埤塘
蓄水
3. 水壩&水庫
4. 地下水庫
1. 引水:運河、水道橋、涵管、坎井
配水 2. 灌溉系統:漫灌、噴灌、滴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