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 内涵与路径 - 陶源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

范式 ——— 内涵与路径
*
陶 源

摘 要: 中国文化 “走出去 ” 使外译质量评估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的定义 、特点、研究内容、切入点和
意义等角度分析了该范式外译质量评估的内涵与路径 。我们认为,外译质
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诞生于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质量评估的有机融合 ,
旨在分析翻译文本与原文文本、原创文本和译入语社会文化期待之间的关
系,并以此对译文质量进行评判。该范式的外译质量评估不仅导致翻译质
量的研究方法发生重要变革,而且拓展语料库翻译研究。
关键词: 描写译学; 翻译质量评估; 外译; 内涵; 路径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伴随文化 “走出去 ” 的战略, 中国的科技成果、 文学作品
和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陆续通过不同渠道走出去 ,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国家
形象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
译者方面,中国文化 “走出去 ” 一词不断升温, 也吸引了笔者在内
的众多外语工作者参与到外译中来。 中国翻译服务重心从 2011 年起转向
中译外 ( 魏哲哲,2015) ; 政府层面,各级政府机构为中国学术成果 “走
出去”,尤其是学术成果外译,推出了各类计划和项目,包括 《大中华文
库》、“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 ” 和 “国
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等。 各外译项目所资助的成果陆续在世
界各地发行,加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世界学术界的融合和对话

* 作者简介: 陶源 ( 1973— ) ,女,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语料库语


言学 典籍翻译。
172 翻译与文化

( 曲一琳,2015; 贺耀敏,2011; 段丹洁、张春海,2016) 。


在这些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以下简称 “中华
外译” ) 被公认为 “代表中国学术水准、 体现中华文化精髓、 反映中国
学术前沿、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 ( 曲一琳,2015) 的最具权威性的外
译计划。该项目已连续实行 7 年,共立项 525 项,以立项数最多的英日俄
三个语种为例,英语 332 项,日语 48 项,俄语 47 项。
但是,对于外译的质量问题也不无质疑之声 ( 张清俐,2015) 。 那么
如何对外译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估 ? 如何考察这些成果的原文忠实性和译者
接受度? 如何指导后期的翻译工作扬长避短 ,以不断提高翻译质量?
我们认为,对外译成果的质量评估需要统一的范式 ,而描写译学致力
于大规模翻译文本的研究,可结合质性和量化研究的优势,能够直接、客
观地对大量的外译文本进行统一的考量 ,可作为外译质量评估的理想范式
之一。
但是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尚未形成完整的内核和外延 ,本文
将以此问题展开,并具体问答以下四个问题: ( 1) 翻译描写译学范式的
质量评估属性如何? ( 2) 该范式包括哪些内容? ( 3) 描写译学范式有哪
些切入点? ( 4) 其对于国内学术著作外译质量评估的意义何在 ?

二 语料库翻译质量评估的定义与特点
描写译学的基本研究工具是大规模语料库。 “可见, 语料库翻译学的
兴起是以突破 ‘对等 ’ 为核心概念工具的源文本取向模式 ( ST - oriented
mode) ,由规定转向描写,以大规模翻译文本作为数据来源, 结合计算机
分析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 ”。 ( 王克非,2012) 。因此,描写译学范式的外
译质量评估首先应该是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描写性翻译研究 。
翻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是指以语料库为支撑 ,依据翻译质量评
估和翻译批评的理论和原则,以及语料库翻译学的相关方法,在分析翻译
文本与源语文本的对应关系、语言的丰富度、误译比例及翻译文本的接受
程度的基础上,多方面揭示文本质量的研究。实质上,描写译学翻译质量
评估是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质量评估的有机结合 。
翻译质量方面: 翻译质量问题的提出始于前语言学阶段 ,当时的参照
标准比较模糊,认为译文应自然流畅,还应具有源语文本的风格。这其实
是一种矛盾,正如 Cicero 所言: “翻译应该是自由的 …… 翻译应是逐字对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73

译的。” ( House,1981: 2) 后来,Nida 提出了 “动态对等原则 ”, 这是


一条较为客观的评估标准。他说,目标语受众的反应是否近似于源语受众
是译文质量评价的标准 ( 1964: 159) 。Carrol ( 1966) 曾经使用 “信息丰
富度” 和 “译文可读度” 来检测译文质量。Reiss ( 1971) 提出翻译质量
评估前应确定源语文本的功能和类型。1994 年 4 月, 在英国诺丁汉举行
了主题为 “质量评估,管理和控制” 的大会。 会上提出了 BS5750 翻译标
准 ( 相当于 ISO9002) ,反映了对于翻译质量的多方面要求, 并提出了译
文准确性和适应译入语规范的翻译标准 。对于翻译质量的客观性评估开始
于 20 世纪 70 年代 ( House,1977; Wilss,1982; Baker,1992; Jamal al -
qinai,2000) 。为此,学者们尝试着建立了一套详细的参数、 程序和明确
定义的元语言系统,并以此建立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型 。
本文认为 House 提出的翻译质量标准较为全面地揭示了翻译质量的各
方面关系,即: ( 1) 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如何; ( 2) 翻译文本及其作者、
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 3) 翻译文本与其他翻译产品的区别如何
( House,2015: 8) ?
描写译学方面: Toury ( 1995: 31) 指出描写译学是对传统翻译概念
的延伸, 包 括 了 一 些 翻 译 的 假 设, 如 显 化—隐 化、 简 化—复 杂 化 等。
Toury ( 1995,2012) 强调了实证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认为翻
译应该分析文本的宏观语境。另外,翻译还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行为要
受到一定规范的制约,其中包括语言的和文化的规范。
描写译学具有以下特征:
( 1) 以目的语原创文本为参照, 因此该范
式的翻译研究首先是一种反向的 ,即从翻译文本向源语文本的倒推式的比
较研究; ( 2) 描写译学也关注 “对等 ”, 但是这里的 “对等 ” 不是源语
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中某些语言单位的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特定语境中一系
列翻译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译者根据译入语的期待规范进行翻译操作的方
法的总和; ( 3) 由于译入语的语境和期待规范是变化的, 翻译方法也应
该是多样的。多种翻译方法就形成了翻译文本的多样性特征 ,而这些特征
又往往是在源语文本的影响下形成的 ,所以事实上也反映了翻译文本与源
语文本的关系; ( 4) 描写译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是对翻译文本是否为目
的语读者所接受的一种中性的描述, 不掺杂任何研究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 5) 描写译学是对定性的翻译个案实证研究的延伸, 也是翻译研究中量
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纽带 ( House,2015: 12) 。
174 翻译与文化

我们认为,翻译质量评估和描写译学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之间在诸多方
面存在共通点。首先,翻译质量评估的标准之一是翻译文本及其作者 、译
者和读者直接的关系,而描写译学关注译文所 “承载该语言的文化事实 ”
( Toury,2012: 24) ,也就是译文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的关系, 其中也包
括译者、读者等因素。其次,二者的研究均要在译入语,而非源语的语言
和文化规范下进行,并在实质上以翻译文本为中心,观照其与原创文本和
源语文本的关系。最后,描写译学和翻译质量评估均需以中性的立场 ,对
翻译文本进行客观的描写。这些共通点为翻译质量评估和描写性译学研究
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可以运用描写译学的方法对翻译质量进行
客观的评估。

三 描写译学外译质量评估的内涵
描写译学的外译质量评估是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重要领域 ,它主要受
两个研究领域的影响,即语料库翻译学和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前者为该研
究范式提供方法论, 即描写性导向和语料库方法, 后者为其提供理论依
据、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根据 House ( 2015) 的翻译质量标准, 描写译
学外译质量评估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 1) 译文与原文的关系;
( 2) 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的关系; ( 3) 外译文本与社会文化期待的关系 。
( 一) 译文与原文的关系
译文与原文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价的原则和标准 ,泰
特勒就曾经提出 “译文应当完全复制出原文的思想, 译文的写法与风格
应当跟原文的写法与风格性质相同 ” ( Tytler,1978: ⅩⅩⅩⅥ ) 。 当代翻译
理论对 此 亦 有 诸 多 阐 述, 如 译 文 应 是 原 文 “最 近 似 的 自 然 对 等 物 ”
( Nida,1982) ,是 “一种语言的话语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话语, 意义不
变” ( 巴尔胡达罗夫,1985) ,对原文 “准确而完整的表达 ” ( 张培基等,
1983) ,“原文映象的完整转移 ” ( 张今,1994) 。 由此可见, 传统译论对
原文和译文关系的界定应该是从话语材料 、意义到风格和映象的最大限度
的一致和对等。
描写译学翻译质量评估,特别是落实到外译问题上,我们关注的是微
观层面原文和译文的对应问题和误译问题 ,并结合源语和译入语特点,分
析翻译中的 “源语透过效应” ( 戴光荣,2013) 。
我们知道,外译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原文术语在译文中的对应性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75

问题、地名和书名翻译的对应问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问题、源语结构
对译入语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表明。
( 1) 术语和专业名词翻译中,( 严复) 不苛求译名绝对一一对应, 但
是十分 强 调 经 济 术 语 译 名 的 理 据 性 ( 黄 立 波、 朱 志 瑜,2016: 90 ) 。
( 2) ( 文化负载词) 的外译存在着误译现象,且引起误译的因素各不相同
( 杨坚定、董晖、孙鸿仁,2010: 128) 。( 3) 语序和连接词、 代词、 体标
记、量词等语法标记的显化、 隐化、 简化表现出翻译语言的语法异化特
征,而这些特征是在源语的影响下形成的 ,是为 “源语透过效应 ” ( 戴光
荣,2013: 81—86) 。
利用语料库,我们可以选择相关术语或专有名词或句法结构为研究对
象,在观察和分析大量双语语料的基础上 ,阐明某译本中汉语的术语、地
名在外语中的对应性,文言文准确翻译和误译的比例,以及汉语在何种程
度上影响了外译的结构和表达等问题 ,并从而对该译本的质量进行评判 。
( 二) 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外译文本的丰富度和复杂性问题方面 ,如前所
述,Carrol ( 1966) 曾经提出把 “信息丰富度” 和 “译文可读度 ” 作为考
察译文质量的标准。与此相关,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外译作品质量评估中要
调查 “外国读者对不同翻译策略的中译外产品 ( 即归化与异化两大类 )
的选择与接受情况 ” 和 “外国读者对中译外作品的总体评价 ( 体裁、 题
材、文化内容、语言质量 ) ” 问题 ( 转引自张威,2011: 199—200) 。 其
中译文与原文语言的丰富度和复杂度的差异会在事实上影响着译文的翻译
质量,影响外国读者的接受,而这一问题必须放在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的
对比中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的外译存在这样的现状 ,即译者的母语多为汉语,中华文化
经典外译对于他们来说是外语翻译 ,如果说母语翻译是 “正向翻译 ”, 是
“译入”,那么中华文化外译就是 “逆向翻译 ”, 是 “译出 ” ( Lonsdale,
2004: 64) 。针对外译, 特别是学术翻译 “走不出去 ” 的原因, 李雪涛
( 2014: 2) 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认为 “在翻译方面, 很多都是由国内的
学者依据个人的外语知识翻译成的外文 ( 主要是英文 ) 。尽管在译文中体
现了中国学者的主体性,但外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大部分的译文质量
堪忧”。
研究表明,译入与译出在语言理解和使用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困难和问
176 翻译与文化

题,如 Campbell ( 1998: 57) 指出: “译入翻译中的译者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于对源文本的理解,产出自然、流畅的目标文本,这相对而言要容易得
多; 译出翻译中对源文本的理解要容易些 ,主要困难在于如何产出自然流
畅的译文。” Baker ( 2000 /1992: 64) 指出: “大多数译者在进行译出活
动时,其驾驭习语的敏感程度也达不到本族语者的水平 。” Béjoint ( 2002 /
1994: 2) 也曾指出: “非本族语者很明显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但他也具
备本族语者所不具备的视角, 能够看到本族语者所忽略的东西。” 因此,
外译的译文可能在词汇、句式、篇章衔接等问题上表现出与原创文本 ,即
与母语写作的文本的不同。这些不同也应纳入翻译质量评估的范畴 ,因为
外译文本与原创文本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越小 ,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中
国文化就越容易,说明翻译的质量就越高。
语料库正是考察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区别的理想工具 , 如前所述 ,
语料库翻译学是以目标语文本为出发点和参照的 , 通过对比 , 语料库翻
译学可以发现众多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的细微差别 。 因为 “利用语料库
进行研究 , 对一些难以捉摸的不引人注目的语言习惯进行描述 、 分析 、
比较和阐释 , 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说明译者的烙印确实存在 ” ( 张美芳 ,
2002) 。
具体来看,在描写译学范式下,我们提出外译文本可能表现出词汇丰
富度偏低,语言难度偏低,衔接手段受到汉语影响而缺失等问题 ,并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考察译文的丰富度和复杂性 。
( 1) 词汇丰富度: 在这一维度下,我们把类符 / 形符比作为主要的考
察指标。高比率意味着译者使用的词汇量较大 ,用词较富于变化; 低比率
则表示所用的词汇范围较窄。
( 2) 语言难度: 实词在整个文本词汇中所占的比例也是考察文本难
度的重要指标,文本中的实词比例越大, 信息量越大, 难度也相应增加。
以语料库为支撑,对比外译的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中实词的比例是考察外
译译文难度的重要维度。
( 3) 衔接手段: “形合” ( hypotaxis) 和 “意合 ” ( parataxis) 是国内
对于字母语言和汉语形式化问题研究的两个术语。 “形合” 指句子内部或
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 ( syntactic devices) 或词汇手段 ( lexical de-
vices) 。“意合 ” 指这类连接采用语义手段 ( semantic connection) ( 方梦
之,2004: 4—5) 。汉译外的译文有可能受到汉语原文或译者本身外语水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77

平的影响,其显性衔接手段不如原创文本那么丰富, 因此, 在这个维度


下,我们把 句 内 连 接 词、 关 联 词 和 各 种 句 际 衔 接 手 段 作 为 考 察 的 主 要
指标。
( 三) 外译文本与社会文化期待的关系
外译文本的社会文化期待在描写译学框架下主要表现为文本的期待
规范问题 。 描写译学重视翻译规范的研究 , 翻译规范是内化了的规则 ,
是某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制约 , 在描写译学框架下 , 翻译也
是一 种 社 会 行 为 , 也 必 然 受 到 某 些 规 则 的 制 约 ( Toury,1995: 57—
61) 。Toury 认为译文语言特征就反映了译者遵守的操作规范 , 而操作规
范又 是 制 约 译 者 行 为 的 社 会 文 化 情 景 因 素 的 显 性 因 素 ( Chesterman,
2007: 90—97) 。 学界 对 于 翻 译 规 范 有 多 种 分 类 ( Toury,1995; Ches-
terman,1997; Nord,1991; 胡显耀 ,2006) 。 本文采用胡显耀的分类 ,
认为翻译规范可分为内部规范和外部规范 , 内部规范又可分为期待规范
和选择规范 , 并将重点考察外译文本的期待规范 。 期待规范指读者和社
会机构制定的翻译政策和对翻译总体性质的期待 。 期待规范包括 “陌生
化 ” 和 “传统化 ” 期待 ( 胡显耀 ,2007) 。 陌生化期待是指译文更多地
保留原文的规范 , 为译文读者带来异质性的材料 , 为目的语语言带来新
的成分 。 传统化期待是指期待译文更加贴近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传
统 , 更多融入目的语的语境 。
作为国家工程,外译项目必然是在国家政策的轨道下运行的 ,评估译
文与政策的契合度正是期待规范的研究范畴 。 目前 “不断扩大中华文化
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 ,牢牢掌握思想文化
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 ……” 是中华文化 “走出去 ” 的根本 ( 转引自张西
平,2016) 。因此,外译的根本立足点是弘扬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成果 ,
而非使这些成果成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的基本
元素,准确、深入地诠释中华文化内核理应是当今外译活动的主旋律 。这
也符合描写译学范式下的 “陌生化 ” 期待规范的要求。 在这一维度下,
语料库翻译学将以外译作品原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为对象 ,其中包括中华
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的翻译 ,考察其在译文中的保留程度和传递方
法,中国文化元素得以较大程度保留和准备传达表现了 “陌生化 ” 期待,
反之则表现了 “传统化” 期待。
178 翻译与文化

四 描写译学外译质量评估的路径
如前所述,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是语料库翻译学和翻译质量
评估的有机融合。一般而言,描写译学外译质量评估可从以下研究路径切
入: ( 1) 术语、 专名翻译与翻译质量; ( 2) 文言文翻译与翻译质量;
( 3) 词汇丰富度、译文难度与翻译质量; ( 4) 衔接与翻译质量; ( 5) 中
华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与翻译质量 。
( 一) 术语、专名翻译与翻译质量
“术语是专业语言的核心和灵魂。 术语具有专业性、 科学性、 单义性
和系统性四个特征。” ( 曾剑平,2007: 51) “专有名词涉及的范围极其广
泛,……其中很多植根于深厚的文化。 这些都决定了专有名词翻译的难
度” ( 杨清波、杨银玲,2012: 65) 。
学者们认为术语翻译应遵循 “单义性” “单一性 ” 的标准, 即至少
“在一个学科体系内, 每一个特定概念应该有且只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术
语,反过来,一个术语也应只表达一个概念 ……” ( 于伟昌,2000: 10) 。
“单义性” “单一性 ” 的实质是译入语术语与源语术语的完全对应。 专有
名词翻译应遵循 “同名同译” ( 中国地名委员会,1983: 556) 和 “回译 ”
的原则 ( 杨清波、杨银玲,2012: 65) 。 “同名同译 ” 和 “回译 ” 的实质
也是要求译入语和源语的专有名词实现一一对应 。
对应指源语和译语语言单位 ( 词素、 词、 词组或句子 ) 意义上的一
致、相同或吻合。对应率的高低可以作为术语翻译质量评判的标准之一。
且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专有名词对应表和回译等方法 ,保证专有名词的对应
率,使其翻译尽量做到一一对应。
中华文化外译,尤其是 “中华外译 ” 所支持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 ” 过程中,原文存在着大量的术语和专名, 借助平行语料库和
术语库,对术语和专名进行标注和提取,并以某些高频出现的术语和专名
为对象,对其翻译对应进行统计,就可以使术语和专名的翻译对应问题建
立在众多语料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 研究结论因此较为可靠。
根据术语和专名翻译 的 标 准, 一 一 对 应 率 越 高 的 译 文 质 量 也 就 越 值 得
信赖。
( 二) 文言文翻译与翻译质量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汉译外过程中必然面临大量古代典籍、 考据的翻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79

译,其中大部分为文言文。 以笔者正在翻译的史念海先生著 《中国历史


地理纲要》 ( 简称 《纲要》 ) 为例,书中注释大量涉及 《汉书 · 地理志 》
《史记》 《周礼》 《左传》 《资治通鉴》 《元和郡县图志 》 等典籍中对于中
国古代河流、山川、人口、行政区划等问题的论述。这些文言文首先在理
解上就是对译者极大的挑战。 因为文言文的理解要经过 “透彻理解原文
—理解原 作 时 代 背 景—研 究 相 关 领 域 书 籍 ” 的 复 杂 过 程 ( 刘 震 宇,
1985) 。可见,考察外译文本中文言文的翻译质量有其必要性 。
然而,传统的翻译质量研究对文言文的翻译的评判只能以个别词句为
对象,未能考察翻译文本中文言文翻译的全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已有
的文言文翻译研究以规定性译学为指导 ,旨在产出某一理论性的结论; 另
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分析大规模翻译语料的技术条件 。在这一维度下,描
写译学的翻译评估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大规模语料进行标注: 篇章层
面,标注已有固定译文的某些语段和句群,如唐诗、 《诗经 》 等, 检索并
对比翻译文本与约定俗成的译文的差别 ,对译者的翻译质量进行评价; 词
汇层面,标注文言文中高频出现的动词和虚词, 统计其不同的翻译方案,
以此也可管窥该翻译文本中文言文的翻译质量 。
( 三) 词汇丰富度、译文难度与翻译质量
如前所述,词汇丰富度和译文难度也是翻译质量考察的对象 。在描写
译学范式下,相关指标可通过以下数据获取。
( 1) 词汇丰富度可以通过类符 / 形符比 ( Type / Token ratio,TTR) 和
标准化类符 / 形符比 ( Standard Type / Token ratio,STTR) 的计算来实现:
类符 ( type) 指在语料库中首次出现的词形, 形符 ( token) 指同一个词
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 ( 杨惠中,2004: 341) 。 类符和形符二者的比率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料库词汇的丰富度 , 类符 / 形符比越大则词汇越
丰富。
( 2) 译文难度可以通过词汇密度 ( lexical density) 进行评估: 实词在
语料库中占的比例称为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 = 实词 ÷总词数 × 100%。 名词、
动词、形容词等词类词汇意义较为稳定 ,表达信息,称为实词,其余的为
虚词,虚词不含有语义信息。翻译文本中的实词越多,则密度越大,传递
的信息也越多。实词多则词汇密度偏高,说明该篇章的实词比例较大,因
而信息量也较大,难度也相应增加 ( 张美芳,2000: 130) 。 在这一维度
下,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对比: 一是通过翻译文本库与原创文本库的形
180 翻译与文化

符 / 类符比和词汇密度的对比, 发现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语言的差距; 二
是通过各翻译文本子库的形符 / 类符比和词汇密度的对比, 发现各译本之
间词汇丰富度和译文难度的差距 ,从而更好地对外译文本进行客观的质量
评估。
( 四) 衔接与翻译质量
前面三个路径是从原文理解和译文词汇的层面对翻译文本进行考察 。
而从语篇层面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就必然涉及 “衔接 ” 的问题。1962 年
Halliday 首次提出了 “衔接” 的概念。后来他与 Hasan 把 “衔接 ” 定义为
“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 ( Halliday & Hasan,1976:
4) 。根据他们的观点,衔接是语篇的必要条件, 即没有衔接则没有语篇。
翻译文本也是一个连贯的语篇,因此也离不开衔接。所以,从话语层来评
估翻译质量就必须考察文本的衔接 ( 罗选民,1990) 。 一方面, 原文的衔
接不能在译文中表现出来会影响译文与原文的等值 ; 另一方面,译文的衔
接手段不符合译入语话语衔接的规范会影响译入语读者的接受 。
外译活动的源语为汉语,汉语重 “意合”,多用隐性衔接手段, 而译
入语则多为重 “形合 ” 的语言, 如英语、 俄语、 法语等, 多用显性衔接
手段 ( 史铁强,1997; 徐玉臣,1996) , “形合 ” 语言的衔接手段多于汉
语。朱薇、李敏杰 ( 2012: 192) 在语料库中观察了 《红楼梦 》 杨译本和
霍译本,发现霍译本连接词使用的频次远远高于杨译本 , 进而认为: “霍
译本更注意汉英语言分别重意合 、形合的特点,在翻译中有意识地较多使
用连接词,构成语篇上的衔接,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因此,借助语料库手段,对外译文本的衔接手段进行统计和分析是外
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维度下,描写译学范式的翻译质量评估可
以进行以下操作。
( 1) 对比原文和译文的衔接手段, 考察原文衔接在译文中是否得到
完全的传达,分析源语衔接手段的透过效应; ( 2) 对比翻译文本和原创
文本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评判翻译文本的连贯程度是否达到译入语的标
准; ( 3) 对比不同翻译文本中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 评判不同译者对译
入语语篇连贯的把握。一般认为,翻译文本衔接手段的使用越接近原创文
本,则语言质量越高,也就具有更强的读者接受度。
( 五) 中华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与翻译质量
文化关键词对认识与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十分重要 。文化关键词在西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81

方早 有 研 究 ( Вежбицкая,2001: 35; Williams,1983: 15 ) 。 周 光 庆 指


出: “ ( 关键词) ……是那些建构、组合、表征和传承中华文化基本要素
特别是其核心观念和价值系统的基本范畴的特殊词 。” 翻译是民族文化对
外传播的唯一途径,而作为文化核心要素的文化关键词 ,其翻译结果决定
着该文化的内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准确传播 ( 2009: 91) 。
民族特有词汇是 “中华元典” 的语言载体。“文化元典凝结了该民族
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经验,并将该民族的族类记忆和原始意象第一次
上升到自觉意识和理性高度,又通过该民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将这种民族的
集体经验和文化心态物化成文字作品 ……” ( 冯天瑜,1994: 5—6) 反映
民族文化语义的特有词汇是文化元典的语言宝库 ,通常内涵丰富、概括能
力强,屡次出现,体现规律性和互文性, 如仁、 道、 礼、 天命、 君子等,
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依据 。外译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文
明的工程, 因 此, 民 族 特 有 词 汇 的 翻 译 也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了 译 本 的
质量。
在这一维度下,借助大规模语料库,描写译学的翻译评估可以进行以
下操作。
( 1) 每一个文化关键词、 民族特有词汇的文化内核应该是一致的,
因此一一对应是这类词汇翻译的理想状态 。选定并提取某一个或几个文化
关键词、民族特有词汇,考察其原文、译文对应情况,计算对应率,对应
率高说明译者对这些词汇的翻译方法较为统一 ,反之则说明译者对待这类
词汇的翻译和理解缺乏统一的标准 。
( 2) 对比各译本中这类词汇的翻译方案, 以及各方案所占比例, 结
合深入研究各个中华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的语义演变层 、形象表达
层和文化价值层,对其中的误译现象进行提取和分析 ,评判不同译本对这
类词汇的理解程度和翻译质量 ( 杨仕章,2016: 133—134) 。

五 结论
本文认为可以在外译质量评估中采用描写译学的范式 ,并对该范式进
行了理论的界定,对其定义、特点、内涵及研究路径进行详细的阐述 。
如前所述,描写译学范式的外译质量评估的形成得益于语料库翻译学
和翻译质量和翻译标准研究的有机融合 。就其意义而言,前者意味着语料
库方法的应用导致翻译质量研究方法的重大转变 ,后者则意味着语料库翻
182 翻译与文化

译研究领域的深化与拓宽。一方面,我们知道翻译质量曾一直以质性研究
为主,其语料大多凭借个人直觉,基于个别或少量语篇或文本分析探讨翻
译质量问题。而翻译质量的讨论需要一个客观 、可信的数据说明。而中华
文化外译的质量评估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一个系统、科学的评估方
法。语料库翻译研究正是为翻译质量提供了定量的方法 ,实现了研究方法
的重要转变。另一方面, 外译质量评估也拓宽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
围,把语料库的方法用于翻译质量评估只在少数著作中有所提及 ( 胡开
宝,2012) ,但是对其内涵及操作方法还缺乏深入的学理性剖析。 本文通
过研究发现,外译质量将是语料库译学的又一切实可行的新领域 。
就其内容而言,描写译学范式的翻译质量评估将立足于三个关系的深
刻阐释,即: 原文—译文、翻译文本—原创文本和翻译文本—社会文化期
待; 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质量评估将从五个方面客观地
揭示各外译文本的翻译质量,即术语和专名、文言文、词汇丰富度和译文
难度、衔接及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的翻译 。理论方面,描写译学范
式的翻译质量评估将是翻译质量研究的重要变革 ; 实践方面,该范式将为
外译质量评估提供科 学 的 框 架, 并 以 此 促 进 外 译 质 量 的 系 统 性 变 化 和
提升。

参考文献
Baker,M. ,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992.
Béjoint, H. , Modern Lexicography: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1994.
Campbell,S. ,Translation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London: Longman,1998.
Carrol,J. B. ,An Experiment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s,Mechanical
Translation and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66,9 ( 3-4) .
Chesterman,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Chesterman,A. ,Description,explanation,prediction: A response to Gideon Toury
and Theo Hermans. In Christina,S. ( ed. ) . Translation and Norms,Beijing: 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Halliday,M. A. K. ,( 1962) Linguistics and Machine Translation,Reprinted in McIn-
tosh,A. & Halliday, M. A. K. ( eds. ) , Patterns of Language. Papers in General,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83

Descriptive and Applied Linguistics,London: Longman,1966.


Halliday,M. A. K. &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 Longman,1976.
House, J. , 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übingen: Narr. ,
1977 /1981.
House,J.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Past and Present,New York: Routledge,
2015.
Jamal al - qinai,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trategies, Parameters and
Procedures,Meta,2000 ( 3) .
Lonsdale,A. B. ,Direction of translation ( Directionality) ,In M. Baker ( ed. ) . En-
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Routledge,2004.
Nida,E. A. & Taber,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 Pub-
lished for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by E. J. Brill,Leiden,Netherland,1982.
Nida,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Leiden: Brill,1964.
Nord,C. ,Scopos,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Target,1991,2 ( 1) .
Toury,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 Revised Edition) Amsterdam:
Benjamins,2012.
Reiss,K. ,M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bersetzungskritik,Munich: Hueber,1971.
Toury,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Amsterdam: Benjamins,1995.
Tytler,A. F.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Amsterdam: Benjamins,1978.
Williams,R.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 Oxford U-
niversity Press,1983.
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Tübingen: Narr. ,
1982.
Вежбицкая,А. , Понимание культур через посредство ключевых слов, Пер. с
англ. А. Д. Шмелева. М: 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1.
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蔡毅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年版。
曾剑平: 《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年第
8 期。
戴光荣: 《译文源语透过效应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段丹洁、张春海: 《推进从 “阐释中国” 到 “中国阐释” 的转变———中国学术外
译是一项大工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年 11 月 16 日。
方梦之: 《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冯天瑜: 《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贺耀敏: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 2011 年
5 月 11 日。
184 翻译与文化

胡开宝: 《语料库翻译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胡显耀: 《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版。
胡显耀: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小说词语特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年第 3 期。
黄立波、朱志瑜: 《 〈原富〉 中经济术语译名的平行语料库考察》, 《外语教学》
2016 年第 4 期。
李雪涛: 《对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的几点思考》,《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 (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 年第 1 期。
刘震宇: 《谈古籍汉译日问题———试译 〈日本一鉴〉 的体会》,《中国翻译》 1985
年第 7 期。
罗选民: 《话语层翻译标准初探》,《中国翻译》1990 年第 2 期。
曲一琳: 《中国声音世界回响———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五年发展
纪实》,《光明日报》2015 年 7 月 17 日。
史铁强: 《俄汉语篇衔接对比》,《中国俄语教学》1997 年第 1 期。
王克非: 《语料库翻译学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魏哲哲: 《中译外升温不意外》,《人民日报》2015 年 5 月 11 日。
徐玉臣: 《英汉语言主要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 《山东外语教学》 1996 年第
4 期。
杨惠中: 《语料库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杨坚定、董晖、孙鸿仁: 《基于语料库的 〈离婚〉 四种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的误译
对比研究》,《名作欣赏》2010 年第 6 期。
杨清波、杨银玲: 《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 《上海翻译》 2012 年第
4 期。
杨仕章: 《文化关键词翻译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 年第 1 期。
于伟昌: 《汉译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原则》,《上海科技翻译》 2000 年第
3 期。
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张美芳: 《利用语料库调查译者的文体》,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3 期。
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绪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年版。
张清俐: 《中国典籍外译谬误频出,学者提出确立传统思想文化核心术语翻译标
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年 2 月 4 日。
张威: 《中译外调查与分析———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中国文化研究》2011 年第 3 期。
张西平: 《在平等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人民日报》2016 年 2 月 18 日。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185

中国地名委员会: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


周光庆: 《中华文化关键词研究刍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5 期。
朱薇、李敏杰: 《基于语料库的 〈红楼梦〉 英译本衔接手段分析》,《宁夏大学学
报》2012 年第 4 期。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of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Paradigm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y:
Connotations and Approaches
Tao Yuan

Abstract: The “go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has made it prac-
tical to asses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Chinese classics into foreign langua-
g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connotations of and approaches to trans-
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e paradigm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y in terms
of its definition,features,research content,starting point and meaning. We
conclude that such paradigm is an integration of studies on both corpus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that it works well to asses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by virtue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rget text and
source target and that between non -translational text and readers' social and cul-
tural expectation of target text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is paradigm
has not only brought about innovations to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but also broadened and widened 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into foreign languages; connotations; approache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