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与危机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8

兴盛与危机读书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大难题:............................................................................................................................ 1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2
第三章:无组织力量及社会结构的老化.......................................................................................7
第四章:变法与动乱.....................................................................................................................10
第五章:中国封建王朝的修复机制.............................................................................................11
第六章: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11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结构及其他.................................................................................................14
第八章:意识形态结构的系统分析.............................................................................................16
第九章:科学技术与古代社会.....................................................................................................23
第十章:社会结构演化理论.........................................................................................................26

第一章 大难题:
任何一种超经济强制都是以农民(或农奴)为压榨对象,残酷

性是其本身的特点。因而也就不能把这一适用于封建剥削制度的普

遍特点,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停滞性的特殊原因。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而秦汉后,中国建立了大一统帝国,

社会结构和西周的封建制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是否能用“封建”这

个词来把握秦汉至清这两千年的社会制度是大可怀疑的。

·颜建发:“马克·布洛克及其‘封建社会’”,载《史学评论》

第 7 期。)它实际上是指中世纪的西欧的特殊社会结构。而学者们

早已公认,中国大一统帝国的社会形态和西欧封建社会完全不同

·究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 还是 西欧封建社会相对短暂?

(用一个文明自身的性质来说明它的存在和演化方式,而不必借助

于西欧模式。)
社会结构: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

识形态结构)互相耦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

社会结构的停滞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的特点。/周期性

超稳定系统假说:

·(当社会结构中三个子系统偏离适应状态以至于旧结构无法再

维持下去时,引起原有旧结构的崩溃,其后果是消除了各子系统中

互不适应的因素,同时也消除和压抑了三个子系统中尚未成熟的新

结构的萌芽,这样就使得大系统回到原有的适应状态。这个系统由

于存在着不断消除和压抑内在不稳定因素的振荡机制,所以从总体

上看其结构可能长期保持基本不变。)

·生物系统的超稳定性是一种寻找、纠错的学习机制,而我们则

用它来表示那些通过组织系统瓦解后重建(周期性崩溃)来维持某

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长期存在(也就是超级稳定性)的机制。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过一句名言:“社会通讯是使社会这个建

筑物得以黏合在一起的混凝土。”这里所讲的通讯是广义的,它包

括区域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联系和文化联系,是指各地区之间的

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总过程。而一个社会的通讯发达的程度,
一方面要受到生产水平——物质生产和交换——的制约,另一方面

要有实行通讯联系的通道和工具,此外,要存在着执行联系功能的

人。

·每个封建采邑都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地方性。而庄园之间的交

通也极不畅通,道路毁坏,河流不通航,甚至在桥梁、渡口和集镇

上封建贵族都设有关卡征收通过税,商业普遍衰落。这种分散的经

济结构和低下的生产水平,不产生密切交往的需要,于是,欧洲封

建社会表现为小国林立、分裂割据的局面。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和世界上许多封建国家不同,具有大一统

的特点,正是由于它独特的结构,以及发达的内部交往和存在着特

殊的执行联系功能的阶层所致。

·若只有农民、农奴、商人、地主、贵族、皇室所组成的社会一

般是封建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政治结构

中出现郡县行政管理制度,形成“士”特殊阶层。“士”是一个不

强调身份等级,以所受教育服务社会为主要特色的知识分子阶层。

“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人口比例不大,

但流动性大,组织能力强

一体化:

·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简称“一体化”。一体化

概念是从社会组织方式角度提出的。一体化意味着把意识形态结构

的组织能力和政治结构中的组织力量耦合起来,互相沟通,让意识
形态为政治结构提供权威等组织要素,从而形成一种超级组织力量。

我们知道,统一的信仰和国家学说是通过意识形态认同把人们组织

起来的巨大力量,而官僚机构是政治结构中的组织力量。由于中国

封建社会主要是通过儒生来组成官僚机构的,这便使政治和文化两

种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体化结构。

为何一体化可以将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组成稳定大国的组织能

力:

·第一,国家可以利用具有认同统一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建立

官僚机构,来执行管理国家的功能。(忠君保民的约束与儒家学说

的指导)“明主治吏不治民”

·第二,国家官僚机构官员人数有限而疆土辽阔,县级以下需要

靠官僚体系之外而意识形态统一的知识分子来实现自治。这种渗透

于基层的非官僚的社会化组织力量,形成了国家官僚机构枝干下的

广泛而稳固的根基,从而把一个巨大的农业社会不可思议地有效组

织起来了

#私有财产的硬化,也就意味着地区间联系的割裂,意味着农民

对封建领主依附关系的加强。从组织理论看,各部分之间联系削弱,

就是一个大系统解体的过程。

#一体化功能一:调解分封制

利用一体化的官僚机构来对付分裂倾向

功能二:限制人身依附关系

这种强大的一体化调节虽然并不能保持自耕农地位不变,并维
护着封建剥削关系,但它能遏制领主经济,有效地使地主经济占主

导地位并稳固发展。(限制贵族化的倾向)

功能三:抑制军事割据

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对比:

官僚政治、儒家正统、地主经济

贵族政治教廷、基督教、封建领主经济

·西欧封建社会里,由于不存在这种一体化调节,它内部三个子

系统之间相互适应的方式也就不相同。贵族庄园制经济是贵族政体

的基础。而政治上的分裂造成地域间联系的减弱,人身依附日益加

强,使领主经济得以巩固。这三者之间也是互为因果、相互调节的,

只是适应的方式和中国封建社会显著不同。正因为存在着这两种不

同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的方式,才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

结构。

·欧洲封建社会不能实现一体化和它内部交往程度不够发达有关。

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程度,还是执行联系功能阶

层的大小与组织能力,西欧封建社会都不能和中国封建社会相比。

·与中国士相似的“教士”,并不能作为通讯的主体——其本身

就无异于贵族

·基督教缺乏国家学说的性质

氏族与宗法:
·宗法血缘关系是把人组织在一起的天然纽带,但它又具有强烈

的自闭性。氏族、部落组织的大小有其天然界限,有着难以扩展的

坚硬外壳。一旦宗法氏族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主要组织纽带时,那

就必然对组织广大地域性国家构成巨大障碍

·中国封建大国内部宗法组织这一中间层次的强大和国家组织不

但不矛盾,反而彼此互相结合起来。这一成功的关键也在于一体化

结构。

·“仁”,联系宗法组织和国家组织的桥梁。包含“孝”“忠”,

宗法关系被推广成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原则。观念上看,国家是家庭

的同构、组织上来看,儒生来组织国家官僚及其与基层自治实现一

体化结构。

·宗法制家族是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

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

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

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在封建家族里,宗法思想特别表现为续家谱。家谱制是家族意

识形态共同体,而祠堂则是执行族规族法的政治共同体。为家族公

有的族田,是收拢宗族和举办家族公共事宜、救济事业的经济共同

体。一个宗法制家族,俨然是一个小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脆性:

·这种结构像一个脆而大的容器,其关系是僵硬的,一旦子系统
偏离适应性,容器就要脆裂,而不是像橡皮袋子那样伸缩。

·封建官员的流动性很大,这种官僚政治很需要跨地区的商业活

动。同时,商品流通对领主经济也是一种瓦解力量,可以起到一定

的遏制贵族化趋势的作用。但是商品经济过于发达又会危及地主经

济结构,造成小农经济的衰落。因此,封建大国总是力图使经济结

构保持在商业比较发达又不至于破坏地主经济形态的脆弱的平衡点

上。

维持脆性的平衡——强控制:

·强控制的执行网络与中枢灵活及时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

·户籍制度

·理解了强控制特点,即用国家政权力量对偏离适应态做出有力

的调节,对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些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较为真切

的理解。比如土地究竟可不可以买卖,商业怎么控制发展,编书与

烧书

第三章:无组织力量及社会结构的老化
历史病:官僚机构的膨胀和腐化

·官吏如此,宦官如此。人口增长曲线和官员增长曲线

·官僚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官僚机构自身的腐化。腐化造成行政效

率越来越低。行政效率越低,又要达到强控制的目的,就不得不增

加机构和人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封建官僚机构的腐化,就像铁在空气中生锈、刀在使用中变
钝那样,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呢?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

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不得不把管

理权授给一部分社会成员,这些成员大多数是来自于地主阶级的。

在一人权力的影响大于经济影响的社会里,权力本身很容易成为掌

权者的腐蚀剂。第二,为了建立庞大的官僚网,又不至于造成国家

过重的负担,政府对官员采取了两种看来是互相矛盾的政策,即按

官僚等级划分的封建特权和普遍的低薪制。正是这两个特点,使得

利用权力谋私,贪赃枉法,假公济私,贿赂迎奉,拉关系,说假话,

两重人格等成为中国封建官僚的通病。

· 低薪制使得官僚机构有可能吸收更多的人当官。他们一旦当官,

便攀就高门,扶植亲信,联络裙带,结成广泛而又牢固的有权有势

的社会关系网,然后,便开始放胆地侵吞社会财富。

·造成冗官多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科举取士,而是门荫特权及其他。

皇帝:

·皇帝的调节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持官僚机构的统一性和流

动性;二是遏制官僚机构的腐化。皇帝的这两种职能,是克服官僚

机构门阀贵族化,保持其调节作用的必要机制。

·皇权不受监管,其监管有效性无法保证

外戚和宦官:

·一体化结构的异物
·外戚和宦官是由皇权的放大而带入一体化结构的

无组织力量:

·某种社会结构在维系自身稳定的调节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对原有结

构瓦解作用,其本身又不代表新组织的那种力量,称为无组织力量。

·官僚机构的膨胀和腐化是主要的无组织力量

·不可逆性和自繁殖性

·土地兼并是经济结构中的无组织力量:土地兼并能成为一个普遍的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前提:一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自耕农,如果

经济结构是以领主经济为主,自耕农很少,就无所谓土地兼并;二

是自耕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控制,不会无限发展;三是土

地自由买卖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自耕农半自耕农向封建国家缴纳赋税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

·欧洲封建社会后期的土地兼并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

无组织力量,是破坏封建经济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

·判断一种因素是否是无组织力量,不仅要看它的本身,而且主要需

看这一过程发生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中,要看它是不是社会结构调

节作用自身的异化。

·历史上,一个王朝到达鼎盛时期,往往就是土地兼并爆发的前夜,

它是王朝由上升阶段转入维持和下降阶段的转折点。太平盛世的繁

荣同时意味着大大小小的剥削者侵吞挥霍财富,无法餍足的胃口使
他们进一步加紧了对农民的剥削勒索。

·“县官漫漫,怨者死半”

·由于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中无组织力量的恶性发展,儒家思想逐渐

失去了指导管理国家的作用。朝廷上下道德败坏,仕途也失去了保

证一体化结构的作用,成为一桩买卖交易。

·意识形态结构中的无组织力量,是随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中无组

织力量的增长而增长的

第四章:变法与动乱
·封建国家也意识到无组织力量对自身的危害。他们曾一次又一次地

振作起来和无组织力量作斗争,这就是历代的变法。变法是封建大

国改变控制办法,实行某些改革,以期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结

构无组织力量进行遏制。在政治上主要是抑制特权,精简机构,整

肃吏治,反对腐化;在经济上是抑制兼并,稳定小农经济;在意识

形态结构中是整顿纲纪,恢复王朝威信。

·变法效果递减

·剥削放大效应:如果把封建国家剥削与地主剥削联系起来看,就会

发现这两种剥削是相互加强的,呈现出剥削放大效应。这一放大效

应是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而加剧的。开始有部分自耕农破产,出卖

土地变为佃农。但国家总收入不能减少。当官的怕失职,便采取

“只于见在户中,分外摊配”的办法,保证地方总赋税,其结果是,

剩余编户“每年加配、流亡转多”。
·由于存在一体化调节和全社会性的无组织力量的增长,全国农民很

容易认清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反抗目标很集中。

一体化调节及无组织力量就刚好起到了克服农民分散性、把农民的

反抗行为组织起来的作用。这确实是很奇妙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的巨大威力,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所呼唤出来的。

(中期:反贪官墨吏,后期:反皇帝为代表的国家“苍天已死黄天

当立”)

第五章:中国封建王朝的修复机制
(鲁迅: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未必即有新建

设)

·奇异的修复能力:大动乱的调节作用

·新王朝稳定性与无组织力量残存程度成反比

·皇权主义:中国农民从封建家庭生活中可以获得国家组织原则的精

神要素,从而对以皇帝为中心的国家政权形式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宗法家庭+儒家国家学说(儒臣)——>宗法一体化封建超级大国

·用两块模板的拼合还可以理解中国历史上另一种现象,即有些农民

起义队伍力量发展得相当强大,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甚至建立了区

域性的农民政权,但由于其指导思想与一体化不相容,最终不能完

成新王朝的 重 建。 但农民大起 义所 完成的 只是王朝修复机制中

“破”的这一环节。新王朝的“立”要靠修复模板完成,即实行宗

法一体化结构。
·宗法一体化结构所体现的同构效应和儒家国家学说,又成为新王朝

重建的两块模板。正是这两重调节机制交替发挥作用,使得中国封

建社会的基本形态,在周期性的改朝换代中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了。

第六章: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
(世界怕时间,时间只怕金字塔)

·蒙鸠——宗法一体化构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停滞机制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寄生在封建社会的躯壳内,不能够剥离开来

第二阶段:与资本主义因素结合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形成一

种相互调节的潜在结构。(英国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中资本主义

因素结合得较早也较为顺利。一个明显的原因是英格兰的封建制既

不禁止贵族经营工商业,也不完全以血统论为贵族的依据,每个自

由土地所有者,不问其出身如何,只要每年有 20 镑以上的收入,缴

纳“盾牌捐”,就可以接受骑士称号,成为贵族的一员。这些资产

阶级化的新贵族,和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开始使用雇佣劳动。新贵

族和资产者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他们在治安法官的名义下掌握了地

方政权。正是这一阶层后来发动了著名的“圈地运动”,成为资产

阶级革命的重要领导力量。)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中国不存在这三个阶段。郡县的强控制,使资本主义的摇篮无从寻

觅,同时资本主义因素缺乏相互结合的中介,萌芽只能孤立成长。
蒙鸠筑巢。

·资本主义萌芽障碍一:强控制和郡县城市

强控制不利于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城市也是控制中心。而欧洲中

世纪的城市是封建势力鞭长莫及的地方“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障碍二:缺乏中介

欧洲和日本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结合和壮大,是通过两个重

要的中介:一是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因素和王权相结合;二是新经

济因素在意识形态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代言人,依靠知识分子接受市

民文化或信仰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来实现。这两个中介在中国

封建社会都很难起作用。

宗法一体化结构里,王权与儒生的结合还造成一个可悲的后果:中

国传统知识分子很难分化出一个新成分,以便完成经济结构中的资

本主义因素和意识形态结构中新因素结合的任务。正如人体中的血

红蛋白一旦和一氧化碳结合了,就失去了和氧结合的能力。传统知

识分子一旦和王权结合,形成一体化,也就中断了传统知识分子的

分化,难以形成一个接受市民文化的新队伍。

·流民问题:中国并未出现圈地运动。流民主要去向,则如周忱当时

所表明的那样,为“大户包荫”即转化为佃农,或“屯营隐占,邻

境蔽匿”,即逃入边远和控制不严的地区,开荒种地。还有一些为

生计所迫,铤而走险,则遭到残酷的屠杀镇压。更重要的是,中国

封建社会政治结构中不存在经济结构新因素的代表,因此,封建国

家就会用种种办法来中断这一原始积累。同时推行安置流民,令流
民复业

·王朝崩溃前的假资本主义——城市肥胖症,病态繁荣

与无组织力量捆绑,随新王朝建立而灭亡

·王朝脆性瓦解。一个组织在结构调整时出现了完全无序的状态,那

就是脆性瓦解。所谓柔性瓦解,并不是说新结构取代旧结构是一种

渐变。新结构取代旧结构,总不可避免地要伴随着某种革命,但柔

性解体时,社会结构的三个子系统的变革不会导致社会基本秩序的

破坏。

·这种巨大破坏性,给社会结构演化带来两个严重问题:第一,新结

构缺乏内部调整的时间;第二,大动乱的巨大破坏性必然会摧毁进

步因素的积累,造成积累过程的周期性中断。

·任何一种新结构的优越性,并不能在一开始就能为大多数人觉察到。

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它往往要在和旧

结构的不断竞争中,慢慢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所以,社会不以脆性

瓦解的方式,而以柔性瓦解的方式,才能给新结构以自我调整和显

示优越性的时间。

·压制创造性的协调会造成长久的僵化,依靠强控制得来的暂时繁荣

会造成长期的停滞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结构及其他
·是不是能因魏晋南北朝而否定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呢?不能。

这一长期分裂又逐步趋于统一的历史过程,反而为超稳定系统结构
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说明当它受到某种不能在短期排除的干扰

时,就必将导致宗法一体化调节功能的失灵。

·我们将魏晋南北朝这一分裂动荡的时期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亚稳

态结构”。之所以要用“亚稳态结构”这个词,是因为它是一种缓

慢过渡的状态,最终还是通过排除干扰,重建一体化,回到超稳定

系统结构的。

·(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知识分子的普遍消极

· 坞堡主经济结构早在东汉末已萌芽,但东汉时有一体化调节对它

起抑制作用。西晋灭亡以后,一体化失灵,社会动荡不安,坞堡主

经济便迅速发展起来,并部分地取代了原有地方基层组织和行政系

统。

坞堡主经济组织很类似于领主制度。大坞堡主控制小坞堡主,小坞

堡主控制劳动者。大坞堡主又归附于某一政权,构成了坞堡组织外

部的贡纳关系。

·这一时期社会结构三个子系统之间还是相对适应的。领主庄园经济

和政治上贵族门阀是相适应的。国家的分裂和佛老玄学为主流的意

识形态相互适应,这是一种没有一体化调节功能或一体化功能较弱

的适应态。

·我们可以把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从东汉灭亡,一直到西晋,这是一体化调节失灵时期;西晋灭亡后,

南北分裂,北方十六国大混战,这一百余年社会处于亚稳定结构,

是第二阶段;而从北魏建立以后的一个半世纪,可以看作从亚稳态
结构向重建宗法一体化结构的过渡的第三个阶段。

·北方的起点比南方低,但受到的阻力也比南方少。北朝摆脱亚稳定

结构要比南朝容易。在知识分子参政的道路上,北方也没有南朝那

么深的门阀贵族与庶族的鸿沟。少数民族首领很容易把实现一体化

和统一中国的雄心结合起来。

·这并不等于说南朝对回到超稳定系统结构没有贡献。其主要成就在

意识形态方面。南朝是佛、道、儒三家斗争最激烈的地方。

超稳定系统的特点:

一、超稳定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一体化调节能力成正比,与无

组织力量成反比

二、闭关自守的保守性

三、巨大的同化和融合能力

四、巨大的历史惯性

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形成阶段:

·中国进入超稳定系统结构以后,又可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秦汉,这是超稳定系统建立、形成时期。秦始皇统

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和郡县行政管理制度,书同文,车同

轨,标志着封建大国的建立。一直到汉武帝时,一体化完成了,封

建大国才趋于稳定。
第二阶段是封建一体化结构受冲击并实行大融合的阶段,这就

是我们在本章所讲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阶段是封建大国的鼎盛、成熟,最后慢慢陷于僵化。这就

是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第四阶段是超稳定系统在外来冲击下的对外开放时期。它始

于 1840 年鸦片战争。1840 年前超稳定系统基本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

历史环境之中,王朝周期性崩溃又重建是超稳定系统在封闭条件下

的行为模式。

第八章:意识形态结构的系统分析
如何分析意识形态的结构: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儒家学说对建立宗法一体化结构可以发

挥重要的作用,其他学说却不能?为什么佛教、基督教都不能成为

实现一体化的意识形态结构?

·第二个问题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

兰教、佛教先后都传入中国本土,为什么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不能

像佛教那样对中国封建社会构成较大的冲击呢?更奇怪的是,为什

么佛教在印度失去了重要地位后,其变异宗派反倒能在中国广为传

播呢?儒家意识形态为什么对其他思想体系有那么强的抗拒和消化

能力呢?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中华

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国的封建意识为什么那么顽固,
以至于今天还在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影响呢?

·我们把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看作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以国家学

说为主体的社会观;以伦理观念、行为准则为主体的价值观;以自

然观、方法论、认识论为代表的哲学观

儒道墨的结构:

·儒家:礼仁天

“天”似乎本意中含有宇宙的意义。其实,宇宙观恰恰是孔子学说中

最含混最薄弱的部分。代表孔子学说哲学观的“天”,必然主要是

与人的命运相联系的“命运之天”,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神的存

在。

·尝试和直观理性知识儒家哲学观的思想方法的内核,其外的模糊的

类比方法又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体系

道家:
“无为”,其根本点在于向往一种不受心智造作困惑、不需作意志挣

扎、而能符合自然的轻松闲逸的生活方式。“含德之厚,比于赤

子”

·老子既然要反对一切人为的规范和干预,那么就要从规范和人的干

预的角度来证明它的失误。老子不得不利用类似于逻辑学家用悖论

的存在来否定确定性规则的合理性的方法。

·墨家
价值观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的

·与这种价值观可以实现内和谐的社会模式又是什么样的呢?很明显,

应该是通过某种规范使每个人的利己行为同时又是利他的,也就是

有某种社会契约的社会制度。墨子当然不可能提出真正的社会契约

论和法制观念,他只是提出用“劝赏畏罚”的方式来使人们做到

“交相利”。而为了保证“劝赏畏罚”的公正性,墨子提出了贤人

治国的主张,即“尚贤”。既然墨子承认人皆有私心,社会与国家

的管理者也不例外,那么有什么力量可以约束最高统治者呢?要知

道在皆有利己之心的人世间是找不到一个最终的裁决者的。有的学

者认为,正因为如此,不相信道德自律的墨子不得不引进鬼神。于

是墨子的哲学观中有“明鬼”的有神论。“天”的职责是“正天

子”,鬼神的职责是“正天下”。

·正因为内和谐造就了意识形态结构的整体性,这就使得某一种意识

形态发展方向就要受到内和谐方式的制约,即使对于认识论也是如

此。

·由于法家没有自己完整的伦理、价值观,所以其国家学说里也以法

术、政策为多。这样,哪一种完整的意识形态结构能吸收法家的思

想,它就有可能把一体化向前大大地推进一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在他手下,孔子搭起的儒学框

架,尤其是国家学说部分被大大细致化、明确化了。

孟子在儒家国家学说中第一个提出了贤能者治国的主张。

·但是,孟子学说仍不能完全适应一体化。一体化要求用官僚机构抑
制贵族化趋向,要求有相应的强制性约束。另外,仅仅像孟子所说

的依靠个人修养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是很不够的,必须用统一的道德

规范来教育、约束甚至纠正那些不符合儒家说教的行为。这两个重

要进展是由儒学大师荀子完成的。

·荀子认为“礼”既包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的宗法组织原则,又包括“农农、士士、工工、商商”的社会分工。

(《荀子·王制》。)确定了封建国家的宗法等级原则后,荀子在以

官僚制代替贵族世袭制的国家学说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孟子

那里,举贤授能虽然已与“官”联系在一起了,但仍是世卿世禄的

贵族制而不是官僚制。荀子则提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

于礼仪,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

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荀子主张由“官”来治理百姓,这就必然要假定人们都有私心,才

需要有“官”依礼和法去治理他们。所以内省和养性不能取代法和

刑。并且,为了将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推广到所有的人,就必须假

定人人都需要改造,包括儒生也要用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来约束自

己,改造那些与之不符的部分。为此,荀子在人性论上得出了和孟

子相反的结论——人性恶。

·董仲舒的学说有三个特点:

第一,为了与君主集权政治这种高度有为和强控制的社会观求

得内和谐,必须在哲学观上为更高无上的皇权提供基础。还“希望

对享有最大权力的君主,加以宗教性的限制”
第二,董仲舒意识到儒家学说应该是丰富的,足可以调节的,

意识到同一理论体系中两种对立观点的存在很有用,也是有为的行

为结构必须借助的。(性善说与性恶说)

第三,确立了以汉民族为中国文化中心的传统。——以儒学道

德教化来区分——儒生的信仰和优越感的源泉

·为何墨家会销声匿迹?而道家不灭?

儒道之间有着一种很独特的联系,即它们的结构和内和谐方式

不是一般的不同,而是存在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关系,可以互为补

充求得共存。如果在儒家体系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前面加一个负号,

那就可以得到类似于道家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如果两种意识形态

结构的内和谐方式存在着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关系,那么我们就称

它们为互补结构。)

儒家和墨家之间不存在这种互补关系。早期墨家尊神敬鬼的热

情,不同于儒家信奉天命的理智;后期墨家在认识论上注重于经验、

实践和逻辑推理,也不同于儒家的皈依圣贤之言、循礼正名。所以

儒家排斥墨家更坚决、更彻底,达到势不两立的程度。

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结构却不能排除它的补结构——失意 、

无力的人们的精神避难所——治理艺术(逃出了一种正统的意识形

态的枷锁,却又掉进了非正统意识形态的陷阱)

·正因为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是一个有互补结构的系统,它高度的完备

性就杜绝了摆脱正统意识形态结构的创造性的尝试(独自面对所有

矛盾和问题),从而使它具有巨大的保守性。——中国封建意识形
态的互补结构,则造成了一种互补振荡。

·佛教也和到家有相同之处,形成了儒教的补结构。——随道家兴起

而血速传播——老子的“无为”只是反对任何人为的规则和限制,

它不同于佛教视现世为幻象、虚无。只有消除了这种差别,才能扫

除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佛学的障碍。这一障碍是魏晋学者通过对庄子

学说的阐释来克服的。

·儒学直接消化佛学是困难的,但它的补结构道家像一个供反刍的胃

那样,先把儒家不易消化的佛学吸进胃中反刍

·儒家学说发展成为理学达到了顶峰,同时也是它僵化的开始。所谓

顶峰状态,就是高度的外适应与内和谐的实现,这也就使意识形态

缺乏外在和内在的发展动力,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盲目崇拜对象。

·理学:禁欲主义(仁——理)

·丧失了开明的教育家的形象,成为顽固的道学先生。理学使人变成

谦小谨微的君子,失去了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自由探索精神

第二个严重后果是,它最终编织成束缚中国思想文化结构性发展的

牢笼

·对理学的反抗——无论这些思想家批判的言辞多么激烈,他们都没

有对已经十分成熟的儒家文化做出结构性的突破。反抗只是来自内

部,方法也仍然是沿袭了直观理性的传统。

·儒家的成功,它的魅力,它的僵化,它的失败,都来自同一个核心,

这就是它的伦理中心主义结构和与此相联系的直观理性。历史证明,

只要我们承认某种理论学说和道德规范里有着不能检验和不能批评
的核心,那它迟早会沦为迷信。

第九章:科学技术与古代社会
本世纪初经济决定论盛行一时,今天学者们又深受文化价值观念决

定论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冲击,科学技术决定论也将成

为时尚。但是它也许是最后一种迷惑人类的决定论。

·在讨论中国古代社会的停滞和科技发展之关系问题时,他宁可将问

题变换成如下一个更为确切的提法:为何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没有

出现西方十六七世纪那样的革命。众所周知,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

问题。

·整个分析中,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这就是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

构的适应性。

·追溯为何一个社会中发明了某一种技术,而另一个社会却没有时,

马上可以发现,问题并不在技术本身,它首先涉及技术和科学是否

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再进一步追溯则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和它寄生的

社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为什么 17 世纪在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从科学技术内部

来讲,关键在于西方确立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它造就了使科学技

术加速发展必需的两个效应:第一个效应是构造性自然观和受控实

验结合使得科学能在互相纠错中进步,人对自然的认识从迷信和错

误中逐步走向真理;第二个效应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它

为科学成果顺利地转化为技术成果铺平了道路,开放性技术体系为
技术转移以及技术向科学提出有效需求提供了保证。

·开放性技术体系,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成长的关系更为密切。所

谓技术结构的开放性,是指技术本身能从掌握技术的个人手中游离

出来,从它生产的具体产品(目的物)中游离出来。

·把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专门抽取为一类,统称为“大

一统”技术。:在“大一统”技术中,技术与操作者仍是难以分离

的,它往往通过父子“秘传”来继承,并由行会或官营垄断。

·当我们今天读到这些叙述时,确实会被里面包含着的天才闪光感到

惊讶。我们无意全面评论这些古代学说,仅仅只是想指出,这种思

辨类比造成了理论体系的含糊性。这种思想方法在很多场合避免了

思想的僵化,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但同时正是这种思想方法也带

来了在中国建立近代科学理论规范的特殊困难。

·伦理一旦成为文化的核心,科学和真理再重要,它们就只能占据作

为技能和手段的较次要的地位。在伦理中心主义文化中,科学的技

术化倾向必然十分突出。知识分子在道德实践上可以表现出大无畏、

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但在追求科学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一碰到困

难,常常不由自主地改变探索方向,重新回到道德体验上来。
·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结构产生之前,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科学理

论、实践和技术之间都没有形成一种整体性的不断加速进步的内部

机制。但是任何一个古代社会的技术结构都和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结

构相互适应,而科学结构又和文化结构相互适应,因而,不同的古

代社会结构必然有着不同的古代科学技术结构。

第十章:社会结构演化理论

·历史是亿万人生活、生产、创造的洪流;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各种

细节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我们只限于细节或局部,或者只看到丰

富而又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那就容易局限于人类短期活动的产物。

如中国封建社会地主经济、官僚政治、儒家正统,它们的具体内容

在每一个朝代都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朝代前期和后期也有极大的

差异。而且因不同的地点、人、事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而呈现出惊人

的丰富性和可变性。但是,如果从结构角度来把握中国封建社会,
就可以发现秦汉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具有宗法一体化结构。它由哪

几个子系统组成,是我们以长时间尺度、宏观分析而得出来的。

·从逻辑上讲,为什么{XE}、{XP}、{XI}三个集合之和一定等于{X}呢?

有没有{X}集合大于这三个集合之和的情况呢?确实,这种情况是存

在的。分析某些社会结构时,我们应该在这三个子系统之外,再考

虑其他子系统。例如对于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社会结

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可能归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之中,因此,

我们应该考虑这个集合和其他子系统的耦合,我们将这个集合记为

{XC}

·在大多数情况下,子系统之间长期达不到功能耦合,往往以社会秩

序破坏而告终。但它的逆命题并不成立,即当一个社会不稳定或社

会秩序瓦解时,并不能由此证明其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功

能不耦合。在某些特殊情况,即使功能耦合条件没有破坏,也会出

现某种无序状态。

第十一章:数学模型和王朝寿命研究

把数学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有三个必需的步骤:

第一,社会科学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已深入到一定程度,我们对

其模式已经可以用描述性语言表达。

第二,将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第三,应用数学语言推理,使讨论越出直观描述性语言所把握

的深度,向精确化、定量化方向发展,推出直观一下子难以把握的
某些结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