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P Lịch Sử Văn Học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文学历史

第一章:先秦文学

一、概说
-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题是成熟
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 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古代神话传说、《诗经》、先秦史散文、《楚辞》等等)奠定
了中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一)概说
- 神话传说是一个民主的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世的创作提
供了丰富的题材。不仅如此,神话还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与原故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它
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主要文献资料。

(二)神话传说的概念以其特点
- 神话传说的定义:
+ 集体口头创造
+ 幻想
+ 解释、描述自然现象
+ 具有艺术意味
神话(神们的故事) 传说

远古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出现较晚
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 虽然也离奇怪诞
创作 却加重了人的成分,隐隐约约地浮现着历史的
影子

→ 在原始人的口头流传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开来
- 神话是怎么产生的?
生产力低下、意识原始、思维幼稚 → 不能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 →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
分无能,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身在指挥着,控制着于他们心目中
- 神话传说的特点:
+ 丰富多彩、幻想性、超自然性
+ 情感朴实、想象奇特、情节简单、内容深广

+ 古代神话传说,展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识和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 通过老百姓的劳动生活从他们的想象力,创造了神仙的故事,就是在劳动生活当中的一些不能理
解的事情

(三)神话传说的思想内容
- 古代的神话传说通过以神或人为主人公的故事,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
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即先民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愿望。
- 人们幻想
用来解释自然不能解释的现象
情深得到满足
- 神话传说翻译那个古代人们的什么愿望?:控制、改造大自然,也表达他们追求自由婚恋和美好
生活的强烈
- 古代人们想在神话传说里寄托(表达)什么愿望?:寄托古代人对征服大自然,追求自由婚恋和
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神话传说的艺术价值
- 具有认识价值
- 具有审美价值
- 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三、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一)概说
- 第一部诗歌总集305篇
- 西周初年 - 春秋中期
- 先秦时只称“诗”或“诗三百”,“经”字是西汉汉武帝时才加上去的。
《经》经典著作
汉武帝重视儒家、儒家思想和典籍(孔子) → 儒家人加上“经”,孔子编订、整理《诗经》
→ “五经”:《诗经》、《春秋经》、《易经》、《尚书》、《礼记》

(二)《诗经》的分类
- 风(160首):民间各地的歌谣(采诗官记录百姓的 → 太师 → 乐府谱乐 → 简直是当代社会
的一面镜子 → 反映了现实)
- 雅(105首):王室朝廷的音乐
- 颂(剩下):宗庙祭祀的乐歌

(三)《诗经》的思想内容
真实的反映社会人生与人的内心情志:
- 劳动生活、恋爱与婚姻生活
- 人民对战争与徭役的不满:
神话传说的基本:人民的生活
《诗经》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 奴隶社会的压迫本质
- 天象、动物、植物等

(四)《诗经》的艺术特点
- 表现手法:“赋”、“比”、“兴”
+ “赋”:直接叙事、描写
+ “比”:比喻
+ “兴”:起兴、联想,一般处在开头位置
- 四言诗
- 朴实自然
- 《诗经》曾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作品
- 《诗经》中很多“颂”诗,语言只是做为抒发的材料,音乐和舞蹈才是情感的展示。
第二章:秦汉文学
● 概说:
- 公元前221年,秦王应征兼并六国,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 汉朝分成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 在文化上也有一定贡献,他统一了文字 → 这为后来的文化学术的发展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 他还一举坑杀儒生460余人
- 当时大量引进了外来文学,形成了中国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热潮
- 在中国史上,汉、唐帝国先后媲美,引致中国人常被称为汉人或唐人

一、先秦散文
- 短短十几年的秦代,几乎没有什么文学可言,更谈不上什么成就
- 李斯的《谏逐客书》
+ 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也是李斯给秦王的秦议书
+ 写得排比铺张、气势充沛,有战国纵横辞说的风格
+ 书中,李斯向秦王陈述了自己的主张,他从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战略目标等不同角度,论说了
逐客的错误(书:bản tấu、客:khách、谏:đuổi、逐:khuyên → Viết cái này để khuyên Tần
vương đừng đuổi khách, đừng đuổi sứ thần ngoại giao)
+ 李斯的论述精辟透彻,文势起伏跌宕,句势整齐有力,具有辞赋的特色
- 继先秦散文之后,汉代散文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
- 司马迁与《史记》——传记文学
+ 司马迁(前145-前87)
●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 在汉代的文学上,响彻千古的人物
● 出生于书香门第
+ 《史记》:
● 首部史记
● 是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
● 全书130篇,反映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概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 《史记》的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王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 “表”:是以时间的发展顺序,排列了历代帝王、诸侯、奖项的一些大事
●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
● “世家”:是叙述世袭家族贵族侯王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人物的历史
● “列传”:是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以及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 《史记》的思想内容:
● 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
● 是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 司马迁继承先秦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 以批判性的写作立场,创作了这部伟大的著作,既表现出他对人类历史,社会的多
方面独特理解;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历史观、政治观以及理论道德观念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汉赋(排除)
三、汉代乐府民歌(乐府诗)
- 何谓“乐府民歌”?
+ 汉武帝(设立了“乐府”机构)
+ 管理音乐的机构
+ 掌管朝廷宴会、祭礼、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民间诗歌
+ 乐府所采集的,创作的诗歌叫“乐府”(诗)
+ “乐府”成了一种古体诗的名称
有一些失传(只留下音乐、歌词) → 后敌人自己创造音乐,也叫“乐府”) → 丰富
- “乐府”的特点与内容:
+ 以5言为主,也有7言和杂言
+ 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
+ 是汉代人生活的实录:
● 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揭露不宜战争和徭役制度)
● 歌唱爱情,反映人民对封建礼教的抗议
- 作品:
+ 《十五从军征》
+ 《上邪》
+ 《孔雀东南飞》
→ 最有价值的文学形式之一
现实主义精神
- “乐府”的艺术特点:(像《诗经》)
+ 运用人物对话或独白,描写人物心理
+ 使用朴素的语言
+ 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

四、东汉文人的五言诗(排除)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概说
- 动荡的时期:
+ 长期分裂(三国鼎立)
+ 国力削弱,生产遭受破坏
+ 民生疾苦,文人学士命运悲惨
+ 老、庄思想占统治地位
- 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活跃,富于创造

二、魏晋文学
- 建安时期(196-220):许多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这时期获胜的军阀便是曹
操。他扩大了自己统治的基础,在政治文化方面采取了新的方针,统一中国的北方
- 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
+ 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动乱的社会现实
+ 抒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后人把这时期的文学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1. 曹操(155-220)
-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 在文学上富有创造精神,开创了建安诗歌的新风气
- 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
- 四言诗苍劲有力,无言是个慷慨,开创建安文学风气
- 作品:观沧海
2. 曹植(192-232)
- 曹丕之弟,得到父亲的宠爱
- 建安时期最富盛名的作家,号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创作在许多方面影响了整个魏晋南北朝
诗歌的发展方向
- 一生分成前后两个时期:
+ 前期:受赏识与宠爱,志得意满
+ 后期:遭到猜忌与迫害,感物伤时
- 是个充满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黑暗的批判,讲究艺术表现形式,富有气势,悲壮宏阔
- 作品:七步诗
3. 陶渊明(365-427)
- 东晋时代的大诗人
- 热爱大自然,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
- 官场黑暗
- 辞官归隐
- 耕读自娱,诗酒为伴,亲自参加劳动
- 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
● 田园诗
- 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表达作者的心境
- 风格平淡淳厚
-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内容:
+ 描写农村的劳动生活
+ 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 艺术方面:
+ 平淡自然
+ 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自然的抒写,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南北朝文学
- 概说:
+ 南朝(386年-581年):汉族的政权(宋、齐、梁、陈)
+ 北朝(420年-589年):鲜卑族人的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 鲜卑族:中国古代的民族,居住在现在的东北、内蒙古一代
+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的口头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
+ 反映新的社会现实,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 由于南北朝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
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 南朝乐府民歌:
+ 题材:男女恋情
+ 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 代表作:《西洲曲》
- 北朝的乐府民歌:
+ 作者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人民
+ 内容、风格与南朝民歌有区别
● 内容: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 艺术风格:直率朴素、刚健豪放
+ 代表作:《木兰诗》
第四章:唐代文学(618年-907年)
一、概说
唐朝开国以后: 丰衣足食
+ 吸取隋朝(581-618)的教训 → 专心治国
+ 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经济,增长人数
+ 社会安定繁荣,思想开放
→ 文学有力发展,其中诗歌成就最突出

二、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 唐诗的整体面貌:
+ 空前繁荣;
+ “黄金时代”;
+ 诗歌成就光彩夺目
+ 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及其作品数量众多(有2200 多个诗人,50000多首诗。)
- 唐诗的发展阶段

- 唐代诗歌繁荣发展的原因
+ 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们具有物质财富 → 追求精神财富,有时间、心情去看表演
+ 君主贵族的提倡和政治的背景:科举制度:以诗取士
+ 诗人地位的转移
● 魏晋南北朝:诗坛掌握在统治者手里,作者身份限于管贵人
● 唐代:上有统治者,下有百姓——人人写文作诗,增加了作品和作者的数量
+ 诗歌本身的发展
● 周代:四言诗
● 汉代:五言诗
● 魏晋南北朝:七言诗(曹丕)
● 唐朝:律诗、绝句
《春望》- 杜甫 律诗
1 国破山河在,
2 城春草木深。shēn - 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 ,即首联、
3 感时花溅泪, 颔联、颈联、尾联。
4 恨别鸟惊心。xīn - 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后
5 烽火连三月, - 一个字必须押韵。(第一句也可以押
6 家书抵万金。jīn 韵)
7 白头搔更短,
-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8 浑欲不胜簪。zān
- 对偶句: + 修辞方式
+ 两个词组或句子
+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 成对地排列 (1-3、2-4……)
+ 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题都城南庄 绝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zhōng - 每首四句;
人面桃花相映红。hóng - 第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人面不知何处去, (第一句也可以押韵 )
桃花依旧笑春风。fēng

三、唐诗的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 山水田园诗派
- 边塞诗派
- 浪漫主义诗派
- 现实主义诗派
(一)山水田园诗派
-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
- 代表作家:王维、孟浩然
+ 孟浩然:(689-740)
● 浪漫隐逸;
● 描写田园山水;
● 表现一种悠闲自得和洁身自好的情趣;
● 诗歌风格淡雅。
+ 王维:(701-761)
● 描写田园山水、农村人的真挚淳朴;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能作诗,也能绘画,充满诗情画意
● 诗歌风格平淡自然;
● 思想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后期的生活受挫折,思想转向参禅奉佛,有“诗佛”的称号
● 诗歌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二)边塞诗派
- 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一方面刻画残酷的战争,一方面体现士兵们保家卫国的豪

- 代表作家:高适、岑参
+ 高适(702 - 765年)
● 盛唐;
● 边塞诗人;
● 生当盛世却怀才不遇;
● 诗风沉雄悲壮。
+ 岑参(715 - 770年)
+ 盛唐;
+ 边塞诗人;
+ 有雄心壮志;
+ 诗风热情奔放。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浪漫主义诗派
-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和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此外,也描写壮丽的山河;
- 代表作家:李白(701-762)
+ 盛唐;
+ 思想:
● 想建功立业
● 追求自由解放
+ 性格豪放不羁;
+ 被后人称为“诗仙”(《新唐书.李白传》:“李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
仙人也。)
+ 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 诗歌的主要内容:
+ 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封建秩序与道德传统的强烈反抗;
+ 揭露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
+ 歌颂爱国将士的英勇战斗精神;
+ 歌颂祖国雄伟秀丽山河景色,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 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感情。
- 诗歌的艺术特点:(只用于李白)
+ 大胆的夸张;
+ 奇妙的想象;
+ 语言清新自然;
+ 诗风豪放飘逸。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现实主义诗派
- 反映民生疾苦,抨击统治者的荒淫残暴等问题;
- 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
杜甫(712-770)
● 盛唐;经历过战争
● 深受儒家的“仁政”思想;
● 被后人称为“诗圣”(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诗歌的主要内容:
+ 以深切的同情描写人民疾苦,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 对统治者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深表愤恨;
+ 此外,写景咏物诗、思乡怀人诗无不渗透着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 诗歌的艺术特点:
+ 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
+ 语言朴素、通俗;
+ 诗风沉郁顿挫。(只用于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唐代传说(排除)
-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渊源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产生和流行于唐代,又称唐传奇, 是已具规
模的小说。
- 传述奇闻异事;
- 在思想内容上,唐传奇:
+ 刻画妇女形象, 歌颂侠义之士;
+ 讽刺对世俗利禄的追求,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勾心斗角的种种丑行;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标志着小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
+ 正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点
+ 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
+ 揭开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序幕。

五、晚唐五代词
- 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是一种可以合乐演唱的新诗
体;
- 词最早产生于盛唐,中唐时期开始广泛流行。词最初起源于民间,是一种流行于市井酒家、适合
普通百姓的通俗艺术形式。后来,经文人的努力创作,词的形式渐趋精美严谨,格式固定化,表
现艺术有很大发展,为宋词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 词的特点:
+ 与音乐关系密切;
+ 一首词有“词牌” 和 “词题”(表示音乐性的词调称为词牌);
+ 句子长短不齐;
+ 全篇的字数、平仄都有一定的规定;
+ 每段叫 “片”或“阕”。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
+ 词按词调的长短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花间派:
- 晚唐时的诗词学流派;
- 创始人:温庭筠(Wēn Tíngyún) ;
- 温庭筠的词以描写妇女生活为主要题材,也融入自己人生怅惘的情怀;
- 景语多,情语少;
- 奠定“以婉约为宗”的基调。
- 在中唐以后写词文人中,以温庭筠(Wēn Tíngyún)创作最多,影响也最大;
- 内容主要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体态和闺情。其代表作品是《菩萨蛮ž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第五章:宋代文学
一、概说
-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建议了宋朝。
- 北宋王朝建立后把军事、财政、司法等各种大权都归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分裂。
- 宋代工商业相当繁荣,促进大都市的发展,扩大市民的阶层。

二、宋代诗文
(一)宋代诗坛
- 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特色。宋诗多善说理,尚仪论,以理趣见长;
- 诗人突破山水诗写景抒情的写作模式,着笔于游山所获的含有哲理意味的深刻启迪。即景生感,
借景说理,寓含了“当局者迷”的生活哲理。语言活泼洒脱,意在言外。
- 宋代主要诗人有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南宋有杨万里、范成大等。
+ 欧阳修(1007-1072)(参见教材P72)
● 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 欧阳修是诗、文、词各方面的才能,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创作内容深刻,现
实性强,关心民生疾苦,其中以散文的地位最高。
● 散文代表作:《醉翁亭记》: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的自然景物之美、滁州百姓和
平宁静的生活和作者在山林中与民同乐的情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宋代话本小说
- 概说:
+ “话”:故事,“说话”:讲故事;
+ “话本”:“说话”艺人口头演述所依据的书面底本;
+ “说话”艺术分为“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类,其中以“小说”与“讲史”
两类成就最大。
- 宋话本的特色:
+ 具有市民文学的色彩:城市人民表现自己、教育和娱乐自己;
+ 具有白话文学的特点 :语言是白话,比文言小说(如唐传奇)描写更细致、生动、曲折、富有
生活气息。
- 宋话本的价值:
+ 白话小说的开端;
+ 为元、明、清戏曲和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丰富的艺术经验。

三、宋词
- 概说:
+ 词:诗歌的特殊形式;
+ 又称长短句;
+ 起源于民间;
+ 流行于市井酒家,主要用于宴会等娱乐场所,伴奏歌唱;
+ 词最初孕育于唐代繁华城市中的歌楼妓馆,是歌妓们演唱的小曲。从总体上说,由于词是酒宴上
的歌曲,内容以委婉抒情见长,很少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
- 词的分类:
+ 按照创作风格
● 婉约派(写爱情、离愁别绪,格调委婉,富于阴柔之美);
● 豪放派(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格调高昂,富于阳刚之美)。
+ 按照字数的数量
● 小令:≤ 58 字
● 中调:59-90字
● 长调:≥ 91字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词兴盛的原因: 宋代是词的高峰
+ 词体本身的发展 :从诗歌发展出来
+ 社会环境的需要:
● 经济发展,繁荣,人民有闲暇时间 → 喜欢到阁楼酒馆听歌
● 朝廷:在宴会上 → 慢慢普及人间 → 词在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
+ 君主贵族的提倡:对新的东西感到好奇 → 鼓励文人多创作词

四、主要作家与作品简介
1. 苏轼(1037-1101)
- 北宋代表词人、散文家、大诗人。号东坡居士。
- 仕途坎坷,思想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然不绝望,还常常表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 词以豪放的风格为主。
- 今存300多首。
- 代表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苏轼)
● 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 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反映了作者
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 李清照 (1084-1155)
- 南宋女词人;
- 婚后夫妻感情琴瑟和谐;
- 前期:生活悠闲,词作多写闺情、自然风光;
- 后期:1127年,北宋亡;1129年,夫死,命运改变,生活漂泊、孤寂凄苦;词作主要写国破家亡
之痛恨,感叹自己身世;
- 代表作:《声声慢ž寻寻觅觅》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
自己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孤寂凄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先秦文学(诗经)考题
诗经部分能考到的题目都在上面,主要是诗经的名词解释,诗经六艺,诗经的内容,诗经的现实主义对后
世创作的影响,熟读背诵诗经这部分是可以拿到满分的。

名词解释

1. 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
《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
《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 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
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
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
颂。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
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3. 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前三家
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
,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
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
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
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5.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
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
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简答题

《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有:(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3分);(2)重章叠唱(2分);(3)多种修辞手法的灵
活使用(3分);(4)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富于变化(2分)。

唐朝文学
I. 发展的原因
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的鼎盛时期。社会生活繁荣安定=》大家在吃得饱穿得暖的环境
中他们有闲暇的时间去创造文学的作品来歌颂自己的祖国,抒发自己的情感。
2. 君主、贵族喜欢文学、重视和提倡文学另外诗歌文学的繁荣还取决于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
取士 -创作诗歌在唐代作为文人寻找政治的出路的一种途径。
3. 唐代社会思想文化开放和活跃,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儒、释、道——三教并存
4. 诗人的地位改变。在唐代时期上有统治者,下有老百姓,人人写文做诗。这样已经增加作
品和作者的数量
5. 另外文学发展还因为诗歌本身的发展。唐诗不仅有4言诗、5言诗、7言诗而且还有近体诗:
律诗、绝句。
II. 律诗:
1. 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 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第一也可以)
3.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的。
✍️ 对偶句: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列地排列在一起,表达两个相对
或相近的意思。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shēn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xīn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jīn )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zān )
✍️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面对国破家亡、面对人民生离死别的沉痛。
III. 绝句
1. 每首四句
2. 第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第一也可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
陶壶依旧笑春风
意思:追溯回忆,因为见不到人所以思念。
IV. 山水田园
1. 山水田园是盛唐的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作品表
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
2. 春晓=》从描写作者春天早晨醒来的那一时刻的感觉进而说明作者对春天、花草和鸟的感
觉。作者对自然变化比较敏感=》从此可见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
3. 题材:通过描写美景、描写名山大川表达他们对国家、祖国的江山的自豪和热爱。还表达作
者的孤高、落寞的情怀
4. 诗歌风格:平淡自然、优雅
✍️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V. 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是:第一,李白的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另外,他的性格豪放不羁,追
求自由。最后,有一位唐代大诗人叫贺知章曾经看过李白的诗,然后贺知障章对李白有这样的评价
:“子谪仙人也”
VI. 浪漫注意诗派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和个人价值的渴望追求;此外,也描写壮丽
的山河。
1.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 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封建秩序与道德传统的强烈反抗;虽然他只是一个诗人
,但他的理想是“济苍生”、“按社稷”,救济老百姓、史天下太平。以后他的理想完全破
灭、落空,所以非常失望。
➔ 歌颂爱国将士的英勇战斗精神;
➔ 歌颂祖国雄伟秀丽山河景色,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 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感情。
➔ 揭露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
2. 诗歌的艺术特点
➔ 大胆的夸张;
➔ 奇妙的想象;
➔ 语言清新自然;
➔ 诗风豪放飘逸。
VII.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线热爱。
浪漫手法:“瀑布挂前川”、“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

VIII. 杜甫
1. 主要内容
➔ 以深切的同情描写人民疾苦,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 对统治者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深表愤恨;
➔ 此外,写景咏物诗、思乡怀人诗无不渗透着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2. 艺术特点
➔ 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读者有感受
➔ 语言朴素、通俗
➔ 诗风沉郁顿捽
IX.
1.为什么孟浩然《春晓》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因为这首诗描写作者在春天早晨醒来那一刻的感觉而说明作者对春天、花草和鸟的感觉。作者对自然变
化比较敏。从此可见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

2. 为什么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因为浪漫主义的特点就是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而神话传说是由远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幻想
出来的。再加上神话传说很早就出现了。所以可以说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