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社會想象的思想資源與概... 問題"系列圖書爲中心的考察 唐小兵-2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中共党史研究 2016 年第 5 期

· 专题研究 ·

*
形塑社会想象的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
———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问题 ”系列图书为中心的考察

唐 小 兵

〔摘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出版了一系列冠以 “社会问题” 书名的著作,比如陶


孟和 《社会问题》、施复亮 《社会问题大要》 等。这些著作主要面向中等学生、大学生和社会知识青
年,主要内容是分析当时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贫困问题、农民问题、工人问题、民族问题、妇
女问题、阶级问题等,引用了来自欧美和日本的各种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并试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
的各种方案,最后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述和阶级革命观念成为一种主导性的价值理念,且
吸纳了二三十年代的左翼知识青年投身中国共产革命活动。
〔关键词〕 思想资源; 概念工具; 社会问题; 左翼运动
〔中图分类号〕 D231; K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 - 3815( 2016) - 05 - 0009 - 14
The Thought Resources and Conceptual Tools for Shaping Social Imagination:
Publications on Social Issues in Republican China
Tang Xiaobing
Abstract: In Republican China,Shanghai publisher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books on social issues,such as Social
Issues by Tao Menghe,the Basic idea of Social Issues by Shi Fuliang,for study by students and young intellectu-
als interested in contributing to society. These books analyzed a plethora of China’s modern social problems,in-
cluding issues related to nation,gender,and class,as well as poverty,peasant and farming issues,and labour
relations. These books turned to intellectual resources and conceptual tools that were employed in Japan and the
West in order to propose modern methods to alleviate these growing social issues. This finally culminated in the
dominanc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lass revolution as the guiding factors for value systems in China,
leading the leftist intellectual youth of the 1920s and 1930s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比较集 孟和、施 复 亮、江 亢 虎、萨 孟 武 等 人,而 从 日


中地出版了一系列冠以 “社会问题” “社 会 问 文、俄文或英文翻译过来的著作的作者比较 有
题大纲” “社会问题概观” 等 书 名 的 图 书。这 名的有日本的河上肇、河田嗣郎和美国的爱 尔
些图书大致可以分为著作、编著或翻译等形式, 乌德等,这些翻译性的 “社会问题” 著作大都
其中尤以其时社会科学学者的编著为大宗,相 出版于 20 年代初期,可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
当部分图书多次重印,可见在当时的中国社 会 后受西方知识界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进
具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就书籍 价 格 而 言,这 些 而从西方与日本翻译过来的。其他相当数量 的
书籍的定价一般是一元左右,有 些 是 几 角,个 “社会问 题” 著 作 则 来 自 于 不 太 知 名 的 人 士 之
别比较高的也不过三元左右。相对于当时上 海 编撰。这些 “社会问题” 著作其实属于当时的
的生活 水 准 而 言,这 些 书 籍 的 价 格 不 算 太 高,
属于城市 一 般 知 识 青 年 大 致 可 以 购 买 的 价 格。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左翼文化在上海的兴盛、
在这些书籍的作者或编者中,比较知名的有 陶 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 15BDJ038)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6 年第 5 期 · 9·
“中 间读物”,既不是特别学院化和精英的高头 律,报应之理,丝 毫 不 爽 者 也。又 况 工 人 之 智
讲章,也不是特别通俗的市井 读 物,而 是 介 于 识本低,妇人之 体 性 本 弱,依 人 为 计,犹 且 不
两者之间且主要面对社会上的知识青年和各式 可,必待其本身之运动觉醒,依自力以为奋斗,
学校学生的 “理论读物”。正因如此,一些社会 社会始许以 权 利,赍 以 自 由,遇 以 同 情,待 以
问题著作具有强烈的教科书性质,也就是帮 助 公理。”② 从这段论述可见 ,李大钊强调的仍旧
在校青年认知中国社会并获取解决社会问题思 是 “五四” 新文化意义上的人的自觉与个体的
想资源的 “概念工具”。 觉悟,认定社会问题的解决更多依赖于团体 内
著名学者王汎森在 讨 论 戊 戌 前 后 中 国 思 想 部的努力,不过,他对 “运 动” 之 强 调,又 隐
界的日本因素时,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洞见的 观 含着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政治化的可能。
察: “我 们 不 能 小 看 ‘思 想 资 源’ 与 ‘概 念 工 一 、 序言与“社会问题 ”的由来
具’。 每 一 个 时 代 所 凭 藉 的 ‘思 想 资 源 ’ 和
‘概念工具’ 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人们靠着这 “社会问题” 这个命名本身就耐人寻味,社
些资源 来 思 考、整 理、构 筑 他 们 的 生 活 世 界, 会何以成为问题? 它是一个客 观 性 的 存 在,还

赋予日常事件的意义,同时也用它们来诠释 过 是被发明和建构出来的? 在传统社会尤其是 中


国传统社会有没有所谓社会问题? 当一个社 会
去、设计现在、想 象 未 来。人 们 受 益 于 思 想 资
共同体的个人长期生活于相对稳定的价值系统
源,同时也受限于它们。”① 对于新文化运动尤
和平静的社会空间,社会问题 就 不 会 凸 显,而
其是大革命之后的中国青年人来说,重新发 现
社会问题往往发生于社会出现巨大变动,知 识
社会并改造社会成为一种显著潮流。无论从 新
界对此又作出强烈回应和阐释的时刻。社会 问
文化运动的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的视角,还 是
题是与转型时代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危机联系在
从 20 年代中期崛起的政党政治的逻辑,都会认
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社会问题就是危机意识 的
定当时的 中 国 社 会 充 满 了 一 种 悖 论 式 的 问 题:
一种文化自觉和理论反思,其命名本身就给 予
既对个体的自由、心性与生命造成了巨大压抑,
施政者和知识界一种道德压力与政治压力。传
同时又是高度散漫化、私人化 或 宗 族 化,因 此
统中国 士 大 夫 讨 论 的 都 是 民 生、天 下、夷 夏、
有待整合成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基石。可以说,
德性等议题,社会问题是隐而 不 显 的。只 有 到
从民初新文化运动以后,对于 “社会问题” 的
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历史建构过程之中,即
广泛讨论,就成为现代中国公共舆论最重要 的
李鸿章所谓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之际,社
公共议题之一。比如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 间 会问题才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认知框架和理论反
陆续发表 《战争与人口问题》 《学生问题》 《面 思,而以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才成为 当
包问题》 《劳动教育问题》 等 政 论 文 章,直 接 时出版界的一种文化现象。邝震鸣就认为: “社
讨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紧急议题。他 在 会问题,是发现社会上的变态 现 象,把 它 一 一
发表于 《甲寅》 日刊上的文章 《学生问题》 中 叙述出 来; 并 探 求 每 一 个 现 象 所 发 生 的 原 因,
指出: “凡社会问题,固赖社会各方之协力,始 和它对于社会的影响,而加以救济的一种有 系
易于解决。然为人谋者,不如自 为 谋 者 之 忠 且 统的科学……社会问题负着这大 的 使 命,所 以
切,乃人情之常。故 工 人 问 题 之 解 决,以 工 人 近十年 来 研 究 社 会 问 题 的 学 者,如 雨 后 春 笋,
自己运动之力居多。妇人问题 之 解 决,依 妇 人 多如江上之鲫。有人说,‘从欧洲大战后,世界
自身觉醒之力过半。且宇宙间 之 事 物,殊 异 万 上引起两大种印刷品的生产,一即不兑现的 纸
状,无往而不由对待以得存立 者 也。忍 苦 与 享
乐相对,努力与 成 功 相 待,无 忍 苦 之 享 乐,其
乐也为 佚 乐; 无 努 力 之 成 功,其 成 也 乃 幸 成。
① 王汎森: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吉林出 版
佚乐者不终,幸 成 者 必 败。盖 因 人 成 事 者,一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第 184 页。
方承其 惠 恩,一 方 即 丧 其 自 性; 克 己 自 励 者, ② 《李大钊 全 集》 第 2 卷,人 民 出 版 社,2006 年,第
一方劳其筋骨,一方即进其天 能。此 即 因 果 之 88 页。

· 10· 中共党史研究
币; 一即 谈 社 会 问 题 的 书 籍。’ 这 句 话 很 有 意 与缺陷所引起的思想运动和设施。我们要研 究
思。”① 从这段论述可见 ,社会问题是关于变态 现代社会问题,首先就要认识现代社会底性 质
现象的研究,也就是一个社会出现病理性症 候 和矛盾,其次是要探究解决这 矛 盾 的 方 法,并
而非常态化,社会问题著作的聚焦点是探求 原 要实际参 加 或 助 成 解 决 这 矛 盾 的 设 施 和 运 动。
因拿出解决方案,因此是一种 “系统的科学”, 社会问题底中心问题是劳动问题。劳动问题 是
科学性成为社会问题著作的特质 ②。此外,这篇 由资本主义底矛盾中产生的。解除资本主义 底
序文也指出了 “社会问题” 著作的出版已成为 矛盾的 是 社 会 主 义。所 以 研 究 社 会 问 题 的 人,
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而这个文化现象又 与 必须特别注意研究资本主义,劳动问题及社 会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密切 主义。”④
相关。即此而言,中国出版界和 知 识 界 也 不 能 周宪文编 《社会问题 与 社 会 政 策》 属 于 中
自外于这一全球性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 将 华书局出版的 《中华百科丛书》,中华书局编辑
“社会问题” 的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内在地结 舒新城在 “总序” 中说: “我 们 发 刊 此 丛 书 之
合起来。 目的,原为供中等学生课外阅 读,或 失 学 青 年
“社会问题” 一旦被认定,就有两种可能的 自修研究之用,所以计划之始,我 们 即 约 定 专
化解途径: 一是社会问题政治 化; 二 是 社 会 问 家,分别开示书目,以为全部丛 书 各 科 分 量 之
题技术化、专业化。前者是将具 体 问 题 抽 象 化 标准。 在 编 辑 通 则 中, 规 定 了 三 项 要 点: 即
和普遍化,而后者则是将普遍 问 题 具 体 化。综 ( 一) 日常习见现象之学理的说明, ( 二) 取材
观 “社会问题” 系列图书的基本面貌,将社会 不与教科书雷同而又能与之相发明,( 三) 行文
问题政治 化 是 一 种 主 要 趋 向,而 “社 会 问 题” 生动,易于了解,务期能启发读 者 自 动 研 究 之
图书就理所当然成为催化剂,很多研究社会 问 兴趣。为要达到上述目的,第一 我 们 不 翻 译 外
题的作 者 也 将 自 己 理 解 为 国 民 之 向 导。比 如, 籍,以免直接采用不适国情的 材 料,致 虚 耗 青
高维昌就 曾 在 江 亢 虎 演 讲 集 的 “序 言” 中 说: 年精力,第二约请中等学校教师及从事社会 事
“中国现时政治的黑暗,可谓已达极点,而社会 业的人担任编辑,期得各本其 经 验,针 对 中 等
经济之淆乱,更无以复加,思欲 求 一 正 当 解 决 学生及一般青年的需要,以为 取 材 的 标 准,指
之办法,颇不易得; 矧且国民之 旧 道 德 业 已 沦 导他们进修的方法。”⑤ 中等学生与失学青年成
丧,新道德尚未 产 生,无 真 正 之 标 准,各 信 口 为这套普及型丛书的目标读者 。有学者分析 指
其雌黄,默念前 途,悲 从 中 来! 本 书 纯 以 学 者
之态度,用科学观的眼光,解决 社 会 之 困 难 问 ① 邝震鸣: 《现 代 社 会 问 题 》, 北 平 文 化 学 社,1932
题,而作社会国民之辅导,此即 本 书 出 版 之 旨 年,“序” 第 1 页。
趣! ”③ 从此可见,政治、经济与道德在作者眼 ② 对科学性的强调是这一批 “社会问题” 图书的共 同
特质,比如孙寒冰在为一个作者写的 “序” 中指 出
中已全面崩溃,而 “社会问题” 著作成为挽狂
价值中立对于研究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一个研究社
澜于既倒的重要思想资源,因为它秉持的是 价 会现象的人,勿论对于资本 主 义 的 观 察 也 好,对 于
值中立的学术态度和系统实证的科学方法。 共产主义的观察也好,不拘 你 喜 欢 不 喜 欢,都 应 该
用冷静的头脑去研究,如像自然科学 家 的 研 究 自 然
曾为中共早期领袖 人 物 的 施 复 亮 首 先 将 社
现象一样。他对于俄国共产主义和英 国 的 资 本 主 义
会问题细化。他说: “社会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 的态度,应该像化学家对于氢气和氧气的态度一样,
目,其中包含劳动问题,农民问题,妇女问题, 不杂以些微的个人爱憎的偏见。” 郑 若谷: 《社会 学
概论及现代社会问题研究大纲》,劳动大学工厂部,
民族问题,社会 政 策,社 会 主 义,社 会 运 动 以
1929 年,“序一” 第 9 页。
及其它一切由现社会底矛盾与缺陷中所产生的 ③ 江亢虎主讲,高维昌编记: 《社会问题讲演录》,上
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同时,他也指出社会问题 海商务印书馆,1923 年,“自序” 页。
④ 施复亮: 《社 会 问 题 大 要 》, 上 海 南 强 书 局,1932
产生的根源: “现代社会问题,是现代资本主义
年,“序” 页。
社会底矛盾与缺陷中必然要产生的东西。所 谓 ⑤ 周宪 文 编: 《社 会 问 题 与 社 会 政 策 》, 中 华 书 局,
社会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由社 会 生 活 底 矛 盾 1934 年,“序” 页。

2016 年第 5 期 · 11·
出,中等学生毕业以后成为小 学 教 师,往 往 成 深入,多数是关于 “社会问题” 的一般性知识。
为中国乡村革命的 “普罗米修斯”①,而失学青 可也正是这些小册子传播的知识,形塑了当 时
年大都成 为 游 荡 在 城 市 角 落 的 边 缘 知 识 分 子, 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想象与
这两者恰 恰 是 中 共 革 命 知 识 分 子 的 主 要 来 源。 理解。
从这序言可见,当时出版界极为注重对一般 知 比如柯柏年就这样夫子自道: “我编这本书
识青年的 “启 蒙 教 育”,而 “社 会 问 题” 著 作 时,就抱定了这样的一个目的: 务 使 这 本 书 可
就是指引社会青年认知社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以给中学生做自己研究社会问题之入门书。我
这些著作正如舒新城序文所言,往往很注意 从 要完成这个任务,第一,必须力求内容之浅显;
日常生活现象出发来讨论学理,同时注重语 言 因此,有许多比较复杂的实际统计和比较专 门
的通俗性和可读性,换言之,要 能 够 让 一 般 知 的学 理 讨 论,都 不 掺 入 正 文, 而 把 它 们 作 为
识青年产生兴趣并能够读进去。 ‘附注’。第二,每章之首有全章提要,使读者
就当时出版的 “社会 问 题” 图 书 的 品 质 而 能够在读本文之先就已知道全章底大意。第三,
言,也是良莠不 齐。像 “中 华 书 局” “商 务 印 在本文之末有习题和参考书目,使读者能够 进
书馆” 等有品牌的出版机构出版的著作,质量 一步地 研 究,第 四,在 全 书 之 末 有 名 词 浅 译,
相对好一点,而有一些图书明显是粗制滥造的, 以解决文字上的困难。第五,在 全 书 之 末 有 索
因为 “社会问题” 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以出 引,以备读者查阅。”④ 刘炳藜也这样叙述其写
版机构为了逐利,有时也会不遗余力地推动 出 作动机: “其一是今年担任国立暨南大学高中师
版。胡南湖在为熊得山 《社会问题》 所写的序 范科社会问题的教课,因为找不到相当的课 本
就谈及这一点: “年来国内 关 于 社 会 问 题 的 书 作教科 书,只 得 暂 编 讲 义 以 应 学 生 们 的 请 求;
籍,除几部译本 外,国 人 撰 述 的 亦 有 数 种。但 另一个动机是近两年来因为教书生活的忙杂
译本只能供教材的采择,究不能当中国的社 会 ———时而浙 江 党 所,时 而 中 央 军 校,时 而 西 湖
问题的 系 统; 而 国 人 的 著 作,又 是 枝 枝 节 节, 艺专等———,科 目 繁 多,生 活 枯 燥,未 能 安 心
不曾说明社会问题的由来,尤其没有探出中 国 一气地写述数万字有系统的东西,直到今年 才
社会问题的根原……中国现时的 社 会 问 题,是 觉得休闲点,故用两个月的功夫一面每周教 数
‘西力东渐’ 后的社会问题,不是闭关时代的社 小时的课一面写完这本小书。这本小书是这 样
会问题。”② “译 本” 主要就是指爱尔乌德、河 产生 的。”⑤ 从 这 两 位 编 著 者 的 自 述 中 可 见,
田嗣郎、河上肇 等 人 的 著 作。作 者 强 调 “社 会 “社会问题” 在当时的中学生阶层中也成为要研
问题” 是近代中国中西相遇之后所形成的具有 习的科目,具有强烈的教科书 性 质,注 重 通 俗
时代特 质 的 问 题,因 此 也 就 具 有 本 土 性 特 点, 性、提纲性和练 习、复 习 功 能 等,特 别 强 调 这
不是照搬译著可以削足适履来解决的,而应 该 种教科书的编撰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修能力,
立足于中国社会,系统地展开 研 究。另 一 个 作 以及通过 “社会问题” 著作来认识中国社会进而
者也提及: “关于社会问题的书籍,中国虽然不 改变中国社会问题的 “行动能力”。即此而言,
能说多,但总算有几本了。就这 些 已 出 版 的 关 “社会问题” 图 书 就 绝 对 不 仅 仅 是 书 斋 里 的 革
于社会 问 题 的 书 籍 看 来,实 在 不 能 令 人 满 意。
我自己在四五年前,亦曾编过十多万字的 《社 ① 刘昶: 《革命的普罗米修斯: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
会问题讲义》,而且发表过一部分; 不但现在不 黄宗智主编: 《中国乡村研究》 第 6 辑,福建教育出
版社,2008 年,第 42—71 页。
能满意,就是当时亦已不能满 意。我 很 早 便 想
② 熊得山: 《社会问题》,北新书局,1926 年,第 1 页。
编辑一本比较完善而又比较通俗的关于说明一 ③ 施伏量: 《社会问题之基础知识》,上海新生命书局,
般社会问题的书,但一直因为时间和能力的 不 1930 年,“序” 第 1 页。
④ 柯柏年编: 《社会问 题 大 纲》,上 海 南 强 书 局,1930
济,迟迟未能成功。”③ 从这些 “社会问题” 图
年,“自序” 页。
书的成书经过来看,相当一部分最初是作为 教 ⑤ 刘炳藜: 《社 会 问 题 纲 要 》, 上 海 中 华 书 局,1930
材或讲义印发的,所以体例上往往求全而不 够 年,“序” 页。

· 12· 中共党史研究
命,而成为书斋里的政治社会理论与社会现 实 疾病……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健全 的,不 应 该 有
实现无缝对接的最佳媒介。左翼文化运动就 是 病的,但是 历 来 的 社 会,特 别 是 现 代 的 社 会,
从这样的涓涓细流,通过弯弯曲曲的各种河道, 总不免发生不幸的事实,妨害 共 同 的 生 活; 有
经由类似于 “社会问题” 图书的催化,潜滋暗 了不幸的事实就是社会的变态或病态。我们 要
长成一种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 设法治疗社会的病态必须研究社会的病理。” 陶
孟和提倡一种理性而中道的态度来面对中国的
二 、 疾病的隐喻与社会问题之认知
社会问题,而不是讳疾忌医或愤世嫉俗的态度。
在名目繁多的 各 种 社 会 问 题 著 作 中,对 于 他批评道: “因为一般人对于社会的观念误谬,
何为社会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何以产生,形成 了 以为社会与个人是相对立的,所以对于社会 不
一种众声喧哗的论述。这些论述有些并行不悖, 幸的状况不是抱着悲观,就是 肆 口 大 骂,不 然
有些尖锐冲 突,有 些 不 乏 互 补。可 以 说,这 些 就是保守冷淡的态度,漠不关 心。假 使 我 们 知
关于社会问题的论述,建构了读者群对于中 国 道社会情形都是与我们有关系的,社会问题 都
社会的一种多元化理解框架,以及形塑关于 中 是与我们有影响的,我们就不 能 冷 淡 了,不 敢
国社会想象的思想资源。具体 而 言,对 于 一 个 谩骂了,也就不应该抱悲观了。我 们 最 重 要 的
时代社会问题的诊断,与这个时代实际存在 的 责任就只有设法去改正社会上不幸的情形,解
社会问题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一 个 决社会上不幸的问题。” 这种冷淡与谩骂本身,
知识人对一个时代的社会问题的表述,往往 同 也是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射。陶孟和认定对于 社
其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并非完全重合。在一些 时 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其实也正是对于自我 的
候,为了强化普通民众对社会问题之危机程 度 一种探索,更是对于个体与社会之关系的一 种
的认知,写作者常常会夸大社会问题的严重 程 重新理解和定位,因此认知社会问题才是走 向
度。不过,历史与观念之间的关 系 正 是 在 此 呈 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在当时林林总总的 社
现一种复杂的互动。当众多知识人和学者都 纷 会问题著作中,大多数都是在一种阶级论述 的
纷认定中国社会已出现严重病症并力图变革时, 框架里来讨论社会问题的解决,比如通过生 产
原本习焉不察的民众常常就会被刺激起来,受 关系的变革、阶级斗争等激进 主 义 的 道 路。而
到普遍流行的观念的影响。正如研究者所指 出 陶孟和则坚持一种多元主义的认知框架。他 认
的那样: “这个国家最有创造力的读书人,究竟 为: “用单一的或简单的原因解释极复杂的社会
被什么问题所纠缠,想成为什么样的理想的 士 生活总是危险的。无论如何,社 会 生 活 不 是 一
人? 整个国家的自我形象及意 欲 是 什 么? 想 成 方面的,不能按一元论解释的,也 不 能 按 一 元
为什么样的国家? 这样的文化理想与国家的 自 论解决的。社会问题不能有总 解 决,也 不 能 有
我形象,和当时欧洲各国有何 异 同? 儒 家 的 意 单一的解决,必须将种种的原 因 分 析 清 楚,从
识形态以及当时国家的自我形象,与明代中 晚 各方面 谋 解 决。这 个 方 法 虽 然 是 迂 缓,费 事,
期以来戏曲小说所反映的日常生活世界显然是 却是唯 一 有 效 的。”② 这 本 书 出 版 于 1924 年,
不一致。这个分裂的现象一个社会同时存在 许 且主要 面 向 中 学 生 阶 层。从 文 风 与 思 路 来 看,
多股缠绕在一起的势力往前推行,犹如互相 绞 这是一本言说透彻的讲道理的书,可面对的 是
绕的纤维丛般,有的互相竞争 或 竞 合,有 些 互 20 年代中期一个主义凸显和政党政治崛起的时
斥,有些互 不 相 涉,而 这 些 多 元 并 进 的 势 力, 代。在当时各种社会问题著作大都引述马克 思
在某一时段中孰居主流,孰居 边 缘,或 以 各 种 主义等左翼思想资源并试图从经济决定论的框
方式 在 化 合、激 荡、转 化、流 转、相 互 建 构,
正是给史学工作者最美好的习题。”① ① 王汎森: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学术与
心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3 年, “序
在二三十年代出版的这些冠以 “社会问题”
言” 页。
的著作里,社会学家陶孟和对社会问题的阐 释 ② 陶孟和编: 《社 会 问 题 》, 上 海 商 务 印 书 馆,1924
也许是价值上最中立的: “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的 年,第 15、13、22 页。

2016 年第 5 期 · 13·
架整体性地诊断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集体氛 个婚姻体系就变成一个婚姻问题,在各种力 量
围之中,这种论述显得别具一 格,但 这 种 论 述 的冲击之下摇摇欲坠。在这个 大 潮 之 下,不 同
恰如五四时期 “问题与主义” 之争中的胡适言 的知识人有 不 同 的 应 对 之 方,胡 适、鲁 迅、萧
论一样,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命运。 公权、徐志摩等人的婚姻故事 就 是 例 证。孙 本
将社会问题比拟为 “疾 病” 并 不 仅 仅 是 陶 文认为,社会制度或社会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孟和的做法。在当时的另外一本社会问题著 作 它们因时代而变迁、因地方而 变 迁。通 常 在 社
里,编者胡钦甫 也 直 接 认 定: “什 么 是 社 会 问 会制度或社会标准变迁的时候,社会便发生 问
题? 简单的说就是社会的病,是 一 种 妨 碍 社 会 题,故简单而言,社会问题就是 社 会 制 度 或 社
发展,而不能不谋解决的病……社 会 问 题 就 是 会标准变迁的时候社会上所发生的问题。社 会
社会的病,这种病是因时因地 而 异 的,并 且 一 上许多人认明是必须调整的任何社会状况,都
定要有多数的人注意它,想方法去医治它时 才 成为社会问题。换言之,凡是社 会 上 许 多 人 对
能成立。” 从这样一种逻辑起点出发,胡钦甫认 于任何社会制度或社会标准,认明是必须改 革
为,态度的改变就很重要,若社 会 多 数 人 对 社 的时候,这社会便发生了社会问题。这样看来,
会制度并无态度上的变化,那么这个社会就 不 社会问题产生的关键全在社会态度,即使社 会
存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表现为一种文化的 自 状况怎样不良,社会制度怎样 不 适 用,假 使 社
觉和 心 灵 的 反 省,它 所 内 涵 的 就 是 “社 会 制 会上许多人 不 注 意、不 理 会、不 承 认,不 觉 得
度”,即 “凡是一个社会里共同的风俗、故训、 必须改革,则社会上也自然无 问 题。所 以 说 社
道德、理想等,都可称为那个社 会 里 的 社 会 制 会问题的有无,全视社会态度为转移。②
度,并且多数人 的 共 同 关 系、共 同 行 为、共 同 以上这种相对温和的论述 ,在 20 年代中期
生活都要从这种制度里表现出来”。当一个社会 尚有一定市场。及至大革命失 败,随 着 各 种 左
因内力或外力的作用而进入一个转型的历史时 翼理论著作的译介和上海等地左翼刊物的传播,
期,对于这套固有的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就 会 一种更为激进的认知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 “知
发生摇动,重估一切价值就会成为少数知识 精 识框架” 被引入,阶级论述等马克思主义式的
英倡导 的 社 会 态 度。在 这 种 潮 流 的 影 响 之 下, 分析框架成为主导性的范式,而此前存在的 多
反思性甚至批判性的态度就会潜滋暗长,成 为 元主义论述就逐渐被边缘化。最典型的一段 论

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社会问题与个人问题 交 述如熊得山所论: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生活上

错在一 起,就 成 为 社 会 不 满 情 绪 井 喷 的 出 口。 所起的种种问题而言。社会生活上所起的问 题

正因如此,胡钦甫指出: “由此可知社会问题的 是什么? 简单明 了 地 说,就 是 贫 乏 问 题。本 来


贫乏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一 定 取 一 种 形 式
发生,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社 会 制 度 之 所
而存在,如原始共产社会,简直是普遍的贫乏,
以变迁,是由于社会态度的转 移,无 论 当 时 的
农畜手工业时代,农奴与徒弟也时常陷于贫 乏
社会制 度 能 否 适 应 环 境,只 要 社 会 态 度 一 变,
的境遇。可是原始共产社会的 贫 乏,非 因 社 会
便马上会成为社会问题的。”①
关系的原故,实是控制自然的 方 法 太 拙 劣。换
当时较知名的 社 会 学 者 孙 本 文,也 持 有 大
一句说,即是生产方法太幼稚,不 能 经 常 的 取
致类似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一 个 社 会 上 大 多
得生活物的需要。农畜手工业 时 代,农 奴 与 徒
数人对于某一项社会制度的态度极为重要,若
弟虽说是受领主和店东的苛待,致有衣食难 继
态度仍旧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说没有社会 问
的时候,可是彼时的生产工具 还 简 单,农 奴 和
题; 若态度发生变化,就表明这 种 社 会 制 度 出
徒弟,还很可藉着机会变为自由农人和店东 底
现了问题。这从民初留学生对待传统婚姻的 态
度可见一斑。一个维系上千年的婚姻制度自 有
① 胡钦甫编: 《社会 问 题 讲 义 》,中 央 陆 军 军 官 学 校,
其历史合理性,但当西学西潮 涌 入 以 后,年 青
出版时间不详,第 1、4、6 页。
一代用西方价值作为标准来衡量婚姻质量,尤 ② 孙本文: 《社会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27 年,第
其是高悬恋爱自由、恋爱神圣 的 价 值 之 后,这 5—7 页。

· 14· 中共党史研究
地位,都没有像近代,把社会全 体 分 裂 为 对 垒 让理论照亮现实的巨大动能,革命人的心灵 与
的两大营寨,互相敌视的两大 阶 级,即 有 产 阶 理性也正是从此地出发,开始逐步掀起一个 时
级和无产阶级,也就是资本家阶级和工钱劳 动 代的风暴。
者阶级,并且资本家的子子孙 孙,世 袭 为 资 本 施伏量 在 其 著 作 中 说 得 更 彻 底、直 接,他
家,工钱劳动者的子子孙孙,世 袭 为 工 钱 劳 动 指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因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者。他们这种固定的命运,好像 预 设 了 一 个 框 的内在矛盾而发生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包 含
子,把人类关在这框子里头似的。”① 显然 ,按 了种种 矛 盾,使 大 多 数 民 众 陷 于 奴 隶 的 地 位,
照作者的论述,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到了近代 资 必然要 产 生 社 会 问 题———现 代 的 社 会 问 题。在
本主义社会才产生的,而社会问题的实质就 是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下,处于 奴 隶 地 位 的,第
阶层固化与流动性的丧失,整个社会的再生 产 一是劳动阶级、第二是农民群 众、第 三 是 后 进
仅仅是不停地复制原有的社会阶层与结构,这 民族、第四 是 妇 女。因 劳 动 阶 级 的 奴 隶 地 位,
就导致整个社会越来越撕裂为两大对立、彼 此 产生了现代的劳动问题; 因农民阶级的奴隶 地
怨恨的阶级。中国社会既不平等 ( 阶级之间) 、 位,产生了现代的农民问题; 因 后 进 民 族 的 奴
也不自由 ( 无法实现阶层流动) 的意涵从此喷 隶地位,产生了现代的民族问 题; 因 妇 女 的 奴
薄而出,知识青年结合自身人 生 际 遇,就 很 容 隶地位,产生了现代的妇女问 题。这 些 社 会 问
易将此看作是对自己生存境遇的最真实、最 合
理、最科学的阐释。②
① 熊得山: 《社会问题》,第 3—4 页。
刘炳藜在其编写的 《社 会 问 题 纲 要》 一 书
② 王汎森 在 《“烦 闷” 的 本 质 是 什 么——— “主 义” 与
中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近代的社会问题乃近 代 中国近代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一文中指出: “ 在 近
资本主义社会内所发生的问题,即近代生产 方 代中国,‘主义’ 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形成一张蓝
图,一张沟渠网,把各种零散 的 力 量 最 后 都 汇 向 一
法不能满足近代社会生存,因而近代社会发 生
个出路,联合成共同的行动。它 照 顾 到 的 范 围 不 只
内在矛盾所惹起的问题。这问题可以分作两 方 是政治———即使 它 的 最 终 目 标 是 政 治,它 还 包 括 人
面来看: 广义方面,即资本主义 社 会 内 全 体 的 生观、世界观、日常 生 活 中 的 烦 闷 与 挫 折。它 提 供
了一套新的认知框架来解释烦闷与 挫 折 的 情 绪,使
问题,如 劳 动 问 题、妇 女 问 题、农 民 问 题、民
得一切飘荡的资源可以循着 ‘主义’ 所提供的认知
族问题以及含有一般性质的人口问题等; 狭 义 框架而得到新的位置与秩序。它将问 题 置 入 一 个 新
方面,即资本主义社会内最显 著 的、直 接 为 经 的架构中,使 得 原 来 无 以 名 之、 无 以 解 说 的 问 题,

济组织本身缺陷所引起来的劳动问题。③ 这里就 在新架构中, 一 方 面 结 束 了 它 原 有 的 模 糊、 漂 浮、


零碎性,转换成新 的 了 解 问 题、意 义 的 方 式。接 着
涉及理论如何解释现实的问题,其实质也就 是 是解答这些问题,而且解答 的 方 法 是 连 珠 式 的、汇
如何界定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这 趋式的。像零散的 小 渠 最 后 汇 到 一、两 条 大 江、大
在当时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 的 论 战。同 时,就 河,形成共 同 的 方 向, 最 后 流 向 一 个 共 同 的 ‘出
路’。所以马列主义不是在 1949 年以后才从上 笼 罩
这种唯物史观引入中国知识界而言,还存在 一
下来,它一开始是一件宝贝,吸引各式各样 的 人。”
个理论论述如何转化为接地气的本土性论述的 ( 《思想史》 第 1 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
问题。这些理论著作和报刊基本上都在上海 出 司,2013 年,第 128 页) 由此可见,在由社会问题
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认知框架” 扮演了重要角
版或发行,而上海在近代中国是最西化也最 具
色,而 “社会问题” 多数著作包含的社会主 义和马
有资本主义特性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在为数 众 克思主义的论述,其实就发挥着这种作用。
多的中国城市中间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这 也 ③ 刘炳藜: 《社会问题纲要》,第 4 页。
④ 王鼎钧所写的一段文字很能说明当时的知识 青 年 是
是有不同认识的。可是不管怎 样,我 们 最 终 将
如何转向革命的: “左翼文学的主调指出,现实社会
发觉这套原本看来与中国社会距离遥远的理论 完全令人绝望,读书会则指 出,共 产 主 义 革 命 是 唯
建构,因其巨大的理论逻辑、道 德 逻 辑 和 历 史 一的出路,左 翼 文 学 设 计 谜 面, 读 书 会 揭 露 谜 底,
左翼文学公开而不违法,读 书 会 违 法 而 不 公 开,分
逻辑,俘获了在都市边缘游荡的相当一部分 知
工合作,密切配合,文 学 作 家 把 足 球 盘 到 网 口,读
识青年的心灵,他们从左翼文学作品开始酝 酿 书会临门一脚。” 王鼎钧: 《关山夺路》,北京三联书
反叛的情感能量 ④,而理论读物给予了他们一种 店,2013 年,第 118 页。

2016 年第 5 期 · 15·
题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有些是阶级问题 ( 例如 社会与阶 级 社 会 的 “社 会 问 题” 的 本 质 差 别。
劳动问题) ,有 些 不 是 阶 级 问 题 ( 例 如 民 族 问 就前者而言,利益是属于全体 成 员 共 享 的; 而
题) ,但从实际上看来,可以说而且应当说全是 对后者 而 言,利 益 在 本 质 上 是 具 有 阶 级 性 的,
阶级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在阶级社会里 产 利益越巨大,因此而产生的阶级冲突就越剧烈。
生的。只有在阶级社会里,才有所谓社会问题。① 他还认为 这 种 观 点 将 “社 会 问 题” 永 恒 化 了,
现代社会问题的分类在这些 “社会问题” 的图 视之为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问题,也就取消 了
书里,也是一个极为核心的问 题。分 类 意 味 着 社会问题被终极性解决的一切可能性,而 “事
对作为整体的现实的分解,是将作为一个总 体 实上,社 会 问 题 完 全 是 社 会 制 度 不 良 之 结 果,
的社会问题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更为细化的问 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东西,它与阶级社会相 终
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环绕着劳动问题这个 核 始,阶级 社 会 一 朝 消 灭,社 会 问 题 就 跟 着 消
心。换 言 之,把 社 会 问 题 化 为 劳 动、妇 女、贫 灭”。② 在柯柏年看来 ,只有当社会问题被理解
困、民族、阶级等 问 题,其 实 质 就 是 给 当 时 的 成为阶级社会特有的问题,那些被此困扰着 的
知识青年 读 者 提 供 一 种 认 知 框 架 和 概 念 工 具, 底层和被压迫阶级才会有反抗的意识,社会 问
而因为社会问题从抽象的观念具体化为一个个 题才有获得解决的前景。这其实正是通往左 翼
实际问题,就更为当时的青年人以自身的政 治 文化的一条隐秘道路。
实践介入现实提供了具体的路线图。而如何 解 柯柏年批评的第二 种 观 点 是 将 社 会 问 题 当
决这些社会问题,由孙本文主 编、商 务 印 书 馆 作主要是心理上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主 要
连续出版的大学丛书 《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就 有美国社会学家爱尔乌德和中国学者相菊潭等
分为人 口 问 题、农 村 问 题、劳 资 问 题 等 分 册, 人 ( 前者有 《社会问题》 中译本,后者有编著
每一册都以较大篇幅,从一个特定角度结合 社 的 《社会问题》) 。他们认为: “近代社会问 题
会调查统计数据展开分析。在当时知识界影 响 之发生,一方面因为我们文明中不能调和的 成
较大并多次重印的一本美国学者爱尔乌德的译 训及理想之冲突,一方面因为我们的理想及 观
著 《社会学 及 现 代 社 会 问 题》,也 提 及 家 庭 问 念对于现在的生活条件缺乏适应… …现在大家
题、都市问题、犯罪问题等社会问题分支。 承认个人 性 质———此 种 包 括 个 人 所 有 主 动 的 本
纵览冠名或关键词为 “社 会 问 题” 的 各 种 性、冲动、习 惯、智 慧、价 值 和 理 想———是 社
图书的论述,就会发现对于社会问题何以产 生 会问题的根本问题。”③ 柯柏年指出 ,社会问题
的分析成为各种著作的重中之重,对症下药 的 在本质上并不是精神问题,而一个社会的道 德
前提是找准时代病症的症结之所在,而关于 这 和价值观念并不具有超然的性质,它所反映 的
个症结,又有所谓唯心论与唯物论等不同的 分 是真实 的 社 会 存 在,并 且 具 有 明 确 的 阶 级 性;
析路径。所幸柯柏年在其编写的 《社会问题大 此外,一个社会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所 以
纲》 一书中,对当时流行于公共空间与学院的 会有互相冲突的观念,并不是 理 想 的 冲 突,而
各种关于社会问题的表述,都一一作出概括 与 是他们的利益本来就相互冲突的缘故,是社 会
批评,为认知当时知识人关于 “社会问题” 的 利益决定了社会意识。柯柏年 进 一 步 指 出,将
知识图谱提供了极大便利。柯柏年首先批评 的 社会问题的本质归属为个人性质的问题,就 会
就是日本学者生田长江和本间久雄在 《社会问 用教育和发展个人智慧等改良主义的思路来对
题概观》 和熊得山在 《社会问题》 中提出的核 待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可能被理解为社会 指
心观点,即认为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生活上所 起 导和社会教育的问题,社会问题也就成了人 性
的种种问题而言。人既生在世 上,一 定 要 集 合
善恶的问题。柯柏年认为,古往 今 来 依 托 道 德
起来而成一社会。人的问题,同 时 就 是 社 会 问
题。人的问题若和社会问题分 离,是 不 能 存 在
① 施伏量: 《社会问题之基础知识》,第 2—3 页。
的。社会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一 定 取 一 种 形 ②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5、7 页。
式而存在。柯柏年认为这种看法忽视了无阶 级 ③ 转引自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8—9 页。

· 16· 中共党史研究
教育来改造社会的方案都是失败的,“古代的西 向中学生的教科书 《社会问题》。柯柏年认为不
洋的哲学家要以 ‘我欲人之施诸我者,我以之 能只看到 “贫乏” 这个外在的名称,而忽视了
施诸人’ 这 ‘黄 金 律’,基 督 教 则 要 以 ‘爱 邻 “贫乏” 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实质问题,无阶级社
如己’ 这宝训,孔子则企图以 ‘己 所 不 欲,勿 会与阶级社会的贫乏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前
施于人’ 这格言,来改造社会。然而,结 果 怎 者是因为对自然征服能力欠缺而导致的 “普遍
样呢?! 我们大家是很知道的。所以,谓社会问 的绝对的 贫 乏”,后 者 则 是 “在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题只要藉教育的方法改变人类的本性才能解决, 下,被掠夺阶级的贫乏,主要的是相对的贫乏,
是等于谓社会问题永不能解决! ”① 这就等于否 即,生产的方法越进步,被掠夺 阶 级 对 于 社 会
定了胡适、鲁迅等新文化派学者所倡导的通 过 的生产物所得的成分越减少,而掠夺阶级所 得
立人而立国、改造社会的渐进 主 义 道 路。换 言 的成分越增加; 被掠夺阶级底生活比着掠夺 阶
之,个人的痛苦与不幸,不能依 靠 个 人 的 奋 斗 级底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可怜起来”③。依 照这
与德性上的检省来改变,更不能依靠所谓博 爱 种论述,仅仅依靠所谓生产力 的 发 展、生 产 技
等具有宗教意味的情怀来化解和救赎,个人 的 术的改进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并不能从根本 上
痛苦就是社会问题最真实尖锐的投射,必须 将 改善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更 为
社会彻底地变革,个人才有出路。正因为如此, 触目的贫富两极分化,进而让即使有一些物 质
多元主义和主张社会团结的论述就被认为是为 生活改善的被剥削阶层,产生一种更强烈的 相
剥削制度和阶级社会进行粉饰的。 对剥夺感,即此而言,就很自然 地 推 导 出 社 会
柯柏年批评的第三 种 观 点 是 将 社 会 问 题 当 问题的解决首先得依赖于改变阶级社会的结构
作是社会态度的问题,这种观点正如前述孙 本 乃至消灭阶级社会。因此,作为 改 变 阶 级 结 构
文所言,社会问题就是大多数人认定其所处 的 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贫 乏
社会制度或社会标准必须改革时而呈现的总体 问题本来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此时则 被
状况。柯柏年认为按照孙本文这种思路就会 推 演绎成可以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进行总
导出改变社会问题的核心是改变一个社会大多 体性解决的问题了。因此可以说, “社会问题”
数人对社会制度或社会标准的态度问题,因 此 图书的传播与接受、 “社会问题” 的广泛讨论及
就会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 “宣传” “教育” 其激进化,都在孕育一种社会大革命的价值 趋
“立法” 等。这在柯柏年看来完全是隔靴搔痒不 向,这种社会大革命自然不同于辛亥革命这 种
着边际,是掩盖社会问题实质而进行愚民宣 传 政权转移的政治革命。④
的表现。他痛切地指出: “社会问题之发生,不 柯柏年批驳的第五 种 观 点 认 为 社 会 问 题 就
是由于社会态度之变更,而是由于社会制度 之 是分配问题,这种观点将社会问题的产生归 于
本身之缺点; 社会问题之本质,不 是 大 多 数 人 经济财富分配体制上的不均,进而认为解决 社
对于目前的 ‘共同的风俗,故训,道德,理 想 会问题的核心是改变分配制度。柯柏年肯定 这
等’ 之态度之变迁,而是目前的经济制度不利 种观点比前面四种流行看法都有进步,但也 指
于大多 数 人—
——即 被 掠 夺 阶 级; 社 会 问 题 之 解 出,分配问题实际上是不能脱离生产问题而 独
决不是藉教育,宣传,立法的方 法 来 改 变 社 会 立存在的, “若生产手段依 然 为 少 数 的 人 所 私
态度,而是根本变革现代的经济制度。”② 质言 有,不论如何,掠 夺 制 度 还 是 存 在 着 的。多 数
之,所有的问题都根源于经济 制 度、生 产 关 系
和阶级关系,因此反抗甚至毁灭这套既定的 社
①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12 页。
会经济关系才是最根本的社会自救之方法。 ②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16 页。
柯柏年批评的第四 种 流 行 看 法 认 为 社 会 问 ③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19 页。
④ 关于 20 世纪中国三次革命的类型与异同,参见 《二
题主要是贫乏问题,也就是普遍的社会贫困 问
十世纪中国 革 命 的 回 顾 与 反 思: 唐 小 兵 对 谈 王 奇
题。在他看来,主张这种观点的 代 表 性 著 作 有 生》, 《东方历史评论》 第 4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熊得山编的 《社会问题》 和陶孟和所编写的面 社,2014 年,第 15—40 页。

2016 年第 5 期 · 17·
的没有生产手段的人所生产的东西,依然是 有 来越趋向总体化和本质主义的路径。
一大部分 为 少 数 的 拥 有 生 产 手 段 的 人 所 掠 夺。
三 、 社会问题之解决 : 社会主义
故不变革生产制度是不能根本更改分配方法的。
与社会政策的角力
社会问题是一个生产问题,仅惟根本更变现 代
的生产关系,才能解决现代的社会问题”①。生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 : 哲学家只是在用不 同
产是因 ,分配是 果,前 者 具 有 决 定 性,后 者 具 的方式 解 释 世 界,而 重 要 的 问 题 是 改 变 世 界。
有派生性,岂有掌握了生产手段的人 “良心发 若化用这个句式就是: 知识分子只是在用不 同
现” 地将 劳 动 果 实 更 多 地 向 底 层 倾 斜 的 道 理? 的方式解释社会问题,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 解
这其实是在打消一些温和改良主义者希望统治 决社会问题。围绕着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所出 版
者能够 调 整 分 配,与 民 休 息,让 渡 经 济 权 益, 的这一系 列 “社 会 问 题” 丛 书 也 是 见 仁 见 智,
来缓和社会问题的乌托邦幻想。 从不同的思想资源、概念工具和历史路径出发,
经过上述针对当时 中 国 知 识 界 各 种 流 行 的 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要么 具
对 “社会问题” 的看法的驳斥之后,柯柏年归 有很强的理论色彩,要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 义
纳出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并认为这种理解是 最 色彩,也有极少的部分是基于社会实证研究的,
真实、准确和全面的理解: “在阶级的社会制度 可以说基本上是一套解决社会问题的 “价值理
中,生产手段为少数人所私有,没 有 生 产 手 段 念”。这套 价 值 理 念 通 过 书 籍 出 版、报 刊、演
的人们,一定要藉他人所有的 生 产 手 段,才 能 讲、讲课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潜 移 默 化 地 为 当
生产; 故那些拥有生产手段的 人 们,能 够 藉 此 时的中国提供了一种社会想象的思想资源和概
掠夺那些没有生产手段的人们底生产物。这 种 念工具。观念未必是决定世界 走 向 的,但 一 旦
因阶级掠夺而起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② 十 观念掌握了个体,而汇聚成为一种基本的政 治
年后,由世界书局出版的 《大众社会问题讲话》 态度和思维方式,就可能成为撬动世界的一 根
的基本观点与柯柏年形成历史的呼应: “今日的 杠杆。
社会问题,无疑地是由于近代社会生产方法 不 孙本文与陶孟和代表的是理性务实的态度,
能满足近代社会生存,社会问题实为近代社 会 前者在著作中归纳出解决社会问题的五种主要
内在的矛盾而引起的。社会有产阶级榨取无 产 途径,即培养领 袖 人 才、发 展 组 织 能 力、借 助
阶级形态的存在,成为近代社会问题产生的 主 宣传改变多数人的社会态度、通过教育传播 知
要原因。因为有产阶级与无产 阶 级 之 间,有 了 识养成 习 惯、立 法 以 强 制 民 众 改 革 社 会 制 度。

上述的各种榨取的关系,便形成必然的对立 与 在这些方案中,孙本文最认同的是教育。他说:
“宣传是暂时的治标的方法; 教育是永久的治本
冲突,使社会日趋不安,而社会 问 题 也 就 更 加
的方法。宣传是对于普通民众 所 用 的 方 法; 教
严重了。”③ 阶级冲突与阶级斗争就成为社会问
育是对于儿童及少年所用的方法。我们知道 有
题论述的 “主旋律”,而隐含在背后的就是一元
许多社会问题,断断不是短期间内即可解决的。
论的思维方式的压倒性胜出。即使在一个恰 如
有些社会制度根深蒂固很不容易变迁。所以 要
王汎森所言的 “主义时代”,其实也是存在多样
转移社会态度,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的。
态的关于 “社会问题” 的论述,这些论述之间
于此便须有赖于教育。原来教育之目的在养 成
构成既彼此呼应又相互竞争的关系。陶孟和 认
正当健全的习惯,和传授必须 的 知 识。换 句 话
为,社会问题本来就是极为复 杂 的,应 该 从 多
说,在养成正当健全的态度,和 与 这 种 态 度 相
因多果的视角去观察,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 案
应的知识。所以我们如果要想改革一种制度 或
也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可是这种声音在 20 年
代后期到 30 年代的中国,越来越不被转向激进
①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23 页。
的知识青年所接纳,一种被历史唯物主义洗 礼
②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25—26 页。
过的浪漫主义思潮对年青一代具有更大的吸引 ③ 杨同 芳: 《大 众 社 会 问 题 讲 话 》, 上 海 世 界 书 局,
力,而对社会问 题 的 认 知、诊 断 与 解 决,就 越 1941 年,第 6 页。

· 18· 中共党史研究
转移一种态度,而这种制度和 态 度,又 是 根 深 不着眼于社会整体性的全盘改造,而从减少 社
蒂固的; 我 们 必 须 从 教 育 上 去 设 法 潜 移 默 化。 会暴力、苦痛与贫困等实际性 的 问 题 出 发。由
虽不能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的这样有效 此可以引发出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近代中 国
能,但亦自 然 能 渐 渐 的 达 到 目 的 呢。”① 显 然, 的一系列 “社会问题” 著作,本来是面向贫困
这是一种温和、渐进的社会变 革 之 路,有 些 类 问题、暴 力 问 题、妇 女 问 题、民 族 问 题、阶 级
似于美国在 20 世纪初期的进步主义运动。对教 问题等实际存在的社会议题来寻求异域的思想
育和养成现代国民之健全习惯的重视,说明 作 资源与概念工具,依其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 本
者认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应如陶孟和所言将铲除贫穷当作社会最根本的
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这种心态在中国知 识 问题,“社会问题” 所接引出来的应该是一种以
界并不主流,反而日渐边缘。对 于 有 着 急 切 救 减少人类苦痛与暴力为目标的消极性的解决方
亡图存理念而又被各种激进理论席卷的知识青 案,但为何这种解决方案在现实中发生如此 巨
年来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晚清以后, 大逆转,变成一种极为积极能 动 的、以 构 建 乌
法国道路、德国 道 路、美 国 道 路、俄 国 道 路 等 托邦为宗旨的社会想象? 从欧美和日本援引 的
轮番在中国知识界登场,每一种路径和思潮 都 这些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在引领知识青年 批
是浅尝 辄 止,迅 疾 转 换 跑 道,试 图 弯 道 超 车, 判性地认知中国社会问题,并帮助其形成一 个
思潮掀动社会,社会传播思潮,两者互为援引, 左翼的、激进的文化观念的过程中便产生了 极
相互激化,吸纳着一代代知识 青 年,清 末 民 初 为重要的作用。
的文人政治由此蔚为大观。即 此 而 言,时 代 已 当时一个知识人郭 大 力 在 撰 文 讨 论 社 会 观
经没有给理性的思考和温和的实践留下太多 时指出,社会形式与社会制度之间如果出现 不
空间。 调和,就会产生 社 会 问 题,前 者 是 “人 类 欲 望
正因如此,像陶 孟 和 以 贫 困 问 题 作 为 社 会 的表现”,后者是 “社会公认的一种活动”。郭
问题的根本性问题,并试图提出的社会解决 方 大力认为当两者出现不合甚至冲突时,“人们对
案,在同时代的知识青年看来,就 显 得 缓 不 济 付这种现象,是有三条可能的 路。第 一 是 保 守
急甚至迂阔不适: “贫穷是社会最根本的问题。 派,反对新制度 的 发 生; 第 二 是 革 命 派,赞 助
社会最大的任务便是增进社会幸福与维持社会 新制度的发 生; 第 三 是 改 良 派,换 言 之,即 折
公道。社会幸福便是人人得所,人 人 得 享 安 舒 中派或调和派。保守派是全然阻抗社会进步的;
高尚的生活,社会公道便是人人都应该得到 那 改良派亦足以延迟社会进步的速度; 我是赞 助
个安舒高尚的生活,除非因为他不肯努力或 他 革命派的,因为我认清楚了社会形式与社会 制
的行为 扰 乱 社 会,无 论 何 人,无 论 何 种 制 度, 度的关系,他们没有认清楚,所 以 便 会 落 到 错
都不许剥夺他的那个生活。社会里有一个贫 穷
的人便是减少社会的幸福,有一个用自己的 血
① 孙本文: 《社会问题》,第 31—32 页。
汗去劳动 而 收 入 过 少 的 人 便 是 违 背 社 会 公 道。 ② 陶孟和编: 《社会问题》,第 175—176 页。台湾学者
因此社会最重要的事务便是去设法将收入的分 钱永祥曾就此指出: “近代中国人饱受暴力欺凌、家
国苦难、社会政治制度的迫 害,以 及 现 实 生 活 的 种
配改正,减少贫穷。一切有知识 与 能 力 的 人 都
种折磨,却始终不曾有意识 地 把 暴 力 的 降 低、苦 痛
应该对于 贫 穷 与 收 入 不 均 的 状 况 努 力 的 修 正。 的减少当作独立而自成一格的道德价值看待。” 他还
社会幸福与社会公道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条 进一步陈述其道德观: “对于 ‘道德’ 这一概念的理
解,我们应该务求 踏 实,不 必 陈 义 过 高,设 想 道 德
件,假使人类社会缺少这两个 条 件,便 不 容 易
乃是某种需要人们提升心性与修养方克成就的境界;
存在,并且在长久的年代里,因 为 人 民 都 得 不 并且最好从日常 生 活中人们的需求 与 遭 遇 着 眼,把
到完善的生活,大概也不能存 在。贫 穷 与 社 会 各种苦痛与剥夺视作道德所关注的 人 间 大 恶,让 排
斥暴力、减少这类苦难成为道德感性 与 道 德 关 怀 的
幸福或社会公道是完全不相容的,所以铲除 贫
注意焦点。” 〔美〕 斯蒂芬 ·平克著,安雯译: 《人
穷是社 会 最 根 本 的 问 题。”② 从 这 段 叙 述 可 见, 性中的 善 良 天 使: 暴 力 为 什 么 会 减 少》,中 信 出 版
陶孟和的道德观是一种相对低调的道德观,它 社,2015 年,第Ⅵ—Ⅶ页。

2016 年第 5 期 · 19·
误的观念上”。① 从这段论述可见, “社会进步” 研究问题’ 的 ‘新舆论界’ 把我激出来的。我
成为衡量政治和社会团体的主要依据,是否 有 现在的谈 政 治,只 是 实 行 我 那 ‘多 研 究 问 题,
利于社会进步尤其是比较迅速的社会进步,就 少谈主义’ 的主张。”④ “新分子” 是一个值得
成为当时国人在选择社会变革蓝图时最先考虑 玩味的名词,胡适作为新文化 运 动 的 健 将,短
的因素。这种社会进步论自然在背后隐含着 一 短几年居然就成了落伍的 “旧分子” 了,而这
种深刻的乌托邦理念以及对人性的乐观,进 化 些新知识阶层造就的新舆论界,更是在当时 的
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成为它最主要的理论资 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胡适觉得自 己
源 ②。在这种社会观的映照之下,主张抵御现代 必须正面回应这种挑战。由此 可 见,理 论 性 的
性或者延缓社会进步速度的人都成为逆历史潮 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势 转
流而动的个人。杨同芳也正是从这种历史目 的 移,新文化运动所形成的权势 ( 相对于当年的
论出发,展望中国社会问题之解决的远景: “中 《东方杂志》 《学衡》 等而言) 逐渐消解,而阶
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社会经济制度 和 级分析和阶级革命则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社会分
生产关系的改变,一方面靠民族解放运动的 推 析框架。在这种转型之中,“社会问题” 系列著
进。时代是不住 地 前 进 的,历 史 的 发 展,虽 不 作就成为推波助澜者。
免受一时的阻碍或逆转,但总不能逃出社会 进 根据刘炳藜的 分 析,当 时 的 社 会 主 义 者 解
化的顺序,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一 切 抑 阻 历 史 决社会问题的思路与陶孟和、孙本文等人明 显
前进的障碍物都会被践踏在时代的齿轮下面的。 不同,他们以为如果近代的生产组织和生产 方
因此,我们有着这样的坚强的 信 念: 中 国 社 会 法没有变动,则劳动问题之发生是势所不能 免
问题就将随着真正自由平等的新社会的实现而 的; 如果要根本地解决劳动问 题,则 对 于 现 时
获得彻底的解决。”③ 的经济组织非加以根本改造不可。他们以为 由
马克思主义、社 会 主 义 成 为 五 四 运 动 之 后 现行私有财产制、私营企业制及由这种业务 中
一部分知识青年热衷的社会思潮,一度有所 向 所产生的雇佣劳动制以及所建筑起来的经济组
披靡之 势,而 在 20 年 代 中 后 期 大 革 命 失 败 之 织,对于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自然会产生种种 弊
后,以上海为中心兴起了一种左翼的革命文化, 害,要改革此种弊害只有一方面将一切生产 工
形成了 同 气 相 求、政 治 激 进 的 左 翼 知 识 群 体。 具收归公有,一方面将社会上的必要产业改 为
这个群体的兴起除了政治社会现实的刺激以外, 公营。他们想使社会中的各种人在新的组织 制
阅读史所带来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的诱发也 度之下享受公平的社会待遇,认为社会中的 各
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作为新文化运动重要 人 种人应当 在 社 会 统 制 下 得 到 公 平 的 生 存 机 会,
物之一的胡适,在陈独秀被捕 之 后,由 不 谈 政 并应尽自己的能力去工作,以促进社会之存 续
治到谈政治,结果 《每周评论》 被 封,又 在 两 和发达。总之,他们一方面认为 现 行 的 社 会 制
年多之后 创 办 政 论 刊 物 《努 力 周 报》,在 《我 度应当根本改造,一方面另图创造出社会的 团
的歧路》 一文中就谈及当时的这种社会阅读风 体主义制和相互协和的经济生活来满足社会上
气及其不满: “我等候了两年零八个月,中国的 各个人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之根本意义。⑤ 由
舆论界仍然使我大失望。一般 ‘新’ 分子天天 上可见,这种解决 “社会问题” 的社会主义途
高谈基尔特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社会主义,高 谈 径,仍旧具有相对理性和包容 的 特 质,因 为 它
‘阶级战争’ 与 ‘赢余价值’; 内政腐败到了极
处,他们 好 像 都 不 曾 看 见, 他 们 索 性 把 ‘社
① 郭大力: 《一种社会观》,转引自 《现代社会问题评
论’、‘时评’ 都取消了,拿那马克思—克鲁泡 论集》,上海世界书局,1930 年,第 13 页。
特金—爱 罗 先 珂 的 附 张 来 做 挡 箭 牌,掩 眼 法! ② 参见杨国强: 《近代中国的两个观念及其通贯百年的

……我等候 了 两 年 零 八 个 月,实 在 忍 不 住 了。 历史因果》,《学术月刊》2012 年第 9 期。


③ 杨同芳: 《大众社会问题讲话》,第 124 页。
我现在出来谈政治,虽是国内的腐败政治激 出 ④ 胡适: 《我的歧路》,《努力周报》1922 年 6 月 18 日。
来的,其实大部分是这几年的 ‘高谈主义而不 ⑤ 刘炳藜: 《社会问题纲要》,第 9—10 页。

· 20· 中共党史研究
反复诉求的目标是给社会全体人以 “公平的社 业,或教育 事 业 已 耳; 但 第 二 方 法 却 不 如 是,
会待遇” 和 “公 平 的 生 存 机 会 ”,更 多 考 虑 的 彼以为现存之社会组织,是发生贫乏最大之 主
是社会的团结与协和,而不是阶级革命与阶 级 要原因; 所 以 要 根 本 推 翻,从 新 建 设 新 社 会,
斗争,因而这种社会主义方案具有全民主义 特 如木匠对于已破坏之房屋,若 稍 加 修 理,不 过
质。而在柯柏年的论述中,劳动 者 与 资 本 者 是 暂图苟安一时,要为长久计,非 拆 毁 另 行 建 筑
势不两 立 的,是 你 死 我 活 的 冲 突 关 系。他 说: 不可。前者为应急之方法,后者为治本之方法,
“资本家决不肯把劳动时间缩短到完全消灭剩余 前者称为改良,后者称为改造,前 者 是 社 会 政
劳动时间,决不肯把工资增加到完全消灭剩 余 策,后者是社会 主 义,总 之,社 会 政 策 和 社 会
价值,简言之,决不肯让步到完 全 取 消 对 劳 动 主义是医治社会疾病之手段,是解决社会问 题
者之掠夺,在资本制度之下,劳 动 者 们 是 必 然 之 二 大 方 法。”③ 在 这 一 论 述 中,改 良 与 改 造
被剥削; 被剥削之程度,虽由劳 动 者 们 底 战 斗 ( 或者说革命) 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承认现
力之强弱来决定,但决不能完 全 免 除 剥 削。而 有体制前提下的修补和改良,只能苟安甚至 掩
且,在资本制度之下,必然有一 队 产 业 后 备 军 盖社会实质性问题,延缓社会矛盾的后果只 能
存在着。所以,劳 动 者 要 解 除 他 们 底 痛 苦,要 导致社会问题更尖锐地呈现出来; 后者虽然 一
根本消灭剥削制度,一定要坚决地彻底地推 翻 时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造成 社 会 震 荡,但 重
资本主义。”① “剥削” “剩余价值” “掠夺” 就 建后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却可以一劳永逸地 确
成为认知社会性质的主要概念工具。在这种 社 保无产阶级的自由与幸福。两者之间区分的 关
会认知框架的推演之下,唯一的社会改造途 径 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私有财产制。问题的关键 在
就是彻底推翻现行的社会制度,而重构一种 全 于,为何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人认为革命改 造
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可见,在社 会 主 义 论 述 的 是根本救治之途,而将革命中的血腥与暴力 忽
内部,其实也存在分歧。面对当 时 中 国 的 各 种 略不计。社会主义的叙述正是因为其历史愿 景
问题,知识人从西方或日本 ( 以之为中介) 引 的承诺、革命手段的去道德化、两 分 法 的 辩 证
入多种思想资源,以图寻找解决中国社会问 题 思维、现实中国与理论中国的对接等各方面 因
的方案,而这些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便深度 地 素的纵横交错,在其时中国掀动了许多知识 青
形塑了当时一代知识青年的社会想象能力和政 年的心灵波澜。邝震鸣显然是倾向于通过社 会
治意识。 主义的路径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他在探讨解 决
面对当时中国 的 社 会 问 题,翻 检 这 一 时 期 社会问题之方法及其趋势时指出: “社会疾病救
“社会问题” 主题图书的大致内容,可以发现就 济之二方法: 一是社会政策,为一种应急方法,
解决社会问题而言,当时中西人士的主要分 歧 与妥协方法,承认现存私有财 产 制 度,而 独 思

就在于 “社 会 主 义” 与 “社 会 政 策” 的 分 野, 以改良方法,在现在社会制度 之 下,假 政 府 之

前者往往被认为是 “根本途径” 的革命 ( 自然 力量,抑强 扶 弱,使 劳 动 者 不 受 资 本 之 压 迫。

也有反对激进革命 的 论 述 ② ) ,后者常被认为缓
不济急,所谓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疾 病 ① 柯柏年编: 《社会问题大纲》,第 460—461 页。
② 如当时对民国社会学有较大影响的美国密苏 里 大 学
的隐喻再 次 出 现,邝 震 鸣 在 《现 代 社 会 问 题》
社会学家爱尔乌德就说: “猝然的或革命的变动,也
一书认为: “社会疾病之救济,则为社会问题之 不能解决社会问题。这不过 是 一 种 推 论,容 易 由 社
解决,社会疾病之救济,与人身 疾 病 之 救 济 相 会生活中表 面 的 或 局 部 的 变 动 之 不 当 推 出。 假 使
‘革命’ 当做猝然的社会变动解释,那么,历史学和
同。救治人 身 疾 病 之 方 法 有 二: 应 急 与 根 治。
心理学都 表 明 革 命,对 于 改 良 个 人 及 国 家 的 性 质,
救治社会疾 病,亦 以 此 二 方 法: 第 一 方 法,为 没有深远的或经久的变动。欲 求 社 会 的 进 步,只 可
不伤害现存之社会组织,单应 临 时 之 需 要,而 以先提高社会团体的智识、观 念 和 价 值,并 且 这 个
只能缓渐进行。” 〔美〕 爱尔乌德著,王造时、赵廷
加以各种之改良,如木匠对屋 之 破 坏,只 加 修
为译: 《社会问题: 改造的分析》,上海商务印书馆,
理而已,东面之墙坍坏则修东 面,西 面 坍 坏 则 1922 年,第 190 页。
修西面; 所以其论救济贫乏,只 要 采 用 慈 善 事 ③ 邝震鸣: 《现代社会问题》,第 186—187 页。

2016 年第 5 期 · 21·
一是社会主义,为一种根本方法,及持久方法, 不是给人见解,乃是帮助人得 到 见 解。所 以 在
否认现存私有财产制度,而主 张 根 本 改 造,推 社会学科的教授上,教者只应 该 为 科 学 的、客
翻以私有财产和自由竞争为原则。前者是他 力 观的陈述,不应为偏袒的主张; 他 对 于 每 个 问
主义以解决社会问题之方法,后者是自力主 义 题的各方面,都应该与以相当 的 注 意,不 应 该
以解决社会问题之方法也。”① 按着个 人 的 好 恶 而 有 所 重 轻。”③ 这 是 从 严 复、
梁启超到胡适、鲁迅等所倡导的一条自我启 蒙
四、结 语
与自我负责的人生取向,也是一种通过个人 之
1924 年,社会学家陶孟和在其编著的 《社 自立、自我之完成而形塑现代中国的一种社 会
会问题》 里说: “人人都应该明白共同生活的性 想象方式。但从本文所缕述的这一批 “社会问
质,设法将共同生活整理完善。一 方 面 因 为 每 题” 图书的旨趣、内涵、立场等来看,正 如 李
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他应该知道他的 社 大钊与胡适 “问题与主义” 之争所彰显的那样,
会,并负有 改 良 他 的 社 会 的 责 任。又 一 方 面, 在一个国家局势危如累卵的时代,再科学化 的
因为适宜的社会生活是各人实现他的生命的所 问题也难以避免被主义化的命运,社会问题 的
在———没有好的 社 会,就 没 有 好 的 生 命,人 在 讨论尤其如此。只有将社会问题主义化和政 治
好的社 会 里,才 可 以 寻 到 他 的 生 命 的 真 价 值, 化,这样的一些思想资源和概 念 工 具,才 能 在
所以明白社会与改良社会是他的义务,他的 必 一个风雨如晦的大时代,吸聚一大群知识青 年
不可卸 去 的 义 务———除 非 他 要 抛 弃 他 的 生 命, 和中等学生的心灵与身体,投身到更为激烈 的
他不求实 现 他 的 生 命 的 价 值。”② “明 白 社 会” 改造社会之路途中。可以说,二 三 十 年 代 出 版
是 “知”,“改良社会” 是 “行” 或 “用”,陶 的 “社 会 问 题” 图 书 本 身 其 实 是 隐 含 着 多 种
孟和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诉求的是社会里的 个 ( 至少两种) 变革社会的思想资源的,但最后在
人应该有一种个体性和共同体的双重自觉,既 “社会主 义” 的 总 体 化 ( 抽 象 化) 与 “社 会 政
认识到自我完善的价值,也体悟到社会发育 的 策” 的局部化 ( 具体化) 之间形成的社会想象
意义,将两者合一来促进人类 的 幸 福。从 一 种 的竞赛之中,社会主义最终胜 出,这 充 分 说 明
自由主义的立场出发,他反对灌输式的宣传 与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在当时
启蒙,而主张让社会中的个人在可获取的思 想 中国的魅力所在及其历史的正当性。
资源和概念工具的帮助之下获得自我启蒙甚至
解放的能力。换 言 之,自 由 不 是 他 力,而 是 自 ( 本文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力,自由的心性不是灌输而成,而 是 自 由 自 在 上海 200241)
地滋养而成。正因如此,陶孟和 特 别 强 调 价 值 ( 责任编辑 吴志军)
中立的意义: “假使教者竟 用 社 会 学 科 来 做 宣
传,那教者便忘了他对于被教 者 的 责 任。教 育
① 邝震鸣: 《现代社会问题》,第 187—188 页。
不是传布偏见,不是灌输学说,乃 是 解 放 幼 年 ② 陶孟和编: 《社会问题》,“序” 第 2 页。
的心灵,发展他自己的判断力。换言之,教育 ③ 陶孟和编: 《社会问题》,“序” 第 6 页。

· 22· 中共党史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