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 寒,精神倦怠,脉濡软无力。治宜益气固表止汗,用玉屏风散、牡蛎散等方。历代医家亦称自汗为表虚(见《医述·表里虚实》)。参见表证条。 证名。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尚在浅表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311 KB(65,160个字) - 2023年7月15日 (六) 08:11
  • 小儿生理术语。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计算,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生三十二一变,六十四再变兼蒸;九十六三变,百二十八四变又蒸;百六十五变,百九十六六变又蒸;二百二十四七变,二百五十六八变又蒸;二百八十八九变,三百二十十变又蒸;此小变蒸毕也。后六十四又蒸,蒸后六十四
    630 KB(132,810个字) - 2023年7月15日 (六) 08:17
  • 之所接,夜之所梦’,洵有然也。宜别离散、益气安神汤。”如因于阴血虚、心火炽盛者,用朱砂安神丸加减;因于瘀血者,王清任主张用血府逐瘀汤。参见不寐条。 证名。指善于惊恐的证候。又称善惊。出《灵枢·百病始生》。《素问玄机原病
    1.11 MB(238,875个字) - 2023年7月15日 (六) 09:07
  • 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属体虚卫外不固,宜用牡蛎散、玉屏风散;如症见盗汗、午后潮热、面赤、口干、心烦、唇燥、舌质红、脉细数,属阴虚火扰所致,宜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等。 治疗学术语。系收敛固涩法之一。治疗久咳肺虚的方法。症见咳呛久,痰少、呼吸迫促、自汗、口舌干燥、脉虚数等。组方宜用…
    660 KB(138,108个字) - 2023年7月15日 (六) 08:32
  • 下,自内向外,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有微量出血为止。每日或间一次,7-15次为一疗程。常用于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 针具名。是一种多针浅刺的专门针具。因其刺激轻微,仅及皮肤,又名小儿针。市售小锤皮肤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称为梅花针(5枚)、七…
    650 KB(136,996个字) - 2023年7月15日 (六) 08:36
  • 气功术语。即以意念采服所谓精的一种气功功法,属存思类功法。陶弘景《真诰》卷十四:“昼服,存想在心中,大如钱,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升,出喉咙至牙齿间,然后返还胃中。”道书中记载这类功法甚多,又有直接采服身外精与存思身内有象之分。服功法据说能增益身中阳气,故阳虚者宣行之,又说男子宜常存服精。…
    598 KB(126,860个字) - 2023年7月15日 (六) 08:19
  • 热、咳嗽、呕逆、呼吸迫促等症状,这是肺气郁结,痰热壅遏所致。 指呼气多而吸气少的喘迫现象,这是肺气将绝,真阳涣散的虚脱证候,类于潮呼吸,如《伤寒论》:「少阴病,六七,息高者,死」。 古病名。语出《素问.奇病论》。病因肺失肃降,肺气长期郁积所致。症见胸胁胀满,呼吸气逆,但不妨碍饮食。类于肺气肿等病。…
    837 KB(169,617个字) - 2022年4月25日 (一)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