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使君子: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醫藥典故:​ Copyvio http://www.chinesemedicines.net/history/200902/179191.html
第41行: 第41行:
== 藥材鑑定 ==
== 藥材鑑定 ==
本品乾燥成熟果實,於秋季果皮變為紫黑色時採收,除去雜質後曬乾或烘乾;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具光澤,橢圓形或卵圓形,橫切面多為五角星形,棱角處果殼較厚,中間呈類圓形空腔,質地堅硬,[[種皮]]薄易脫落;[[子葉]]黃白色,2枚,斷面有裂紋,有油性;氣微香,味微甜。本品種載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定為中藥使君子的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主要透過性狀為指標,以控制藥材的質量。傳統經驗則認為以個大、色紫黑、具光澤、仁飽滿、色黃白者為佳<ref>{{cite book|title=《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author= |series=趙中振、陳虎彪|publisher=萬里機構|year=2010 |month=1|page=第336頁|isbn= 978-962-14-4150-8}}</ref>。
本品乾燥成熟果實,於秋季果皮變為紫黑色時採收,除去雜質後曬乾或烘乾;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具光澤,橢圓形或卵圓形,橫切面多為五角星形,棱角處果殼較厚,中間呈類圓形空腔,質地堅硬,[[種皮]]薄易脫落;[[子葉]]黃白色,2枚,斷面有裂紋,有油性;氣微香,味微甜。本品種載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定為中藥使君子的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主要透過性狀為指標,以控制藥材的質量。傳統經驗則認為以個大、色紫黑、具光澤、仁飽滿、色黃白者為佳<ref>{{cite book|title=《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author= |series=趙中振、陳虎彪|publisher=萬里機構|year=2010 |month=1|page=第336頁|isbn= 978-962-14-4150-8}}</ref>。

== 醫藥典故 ==
相傳[[北宋]]年間,[[四川]]潘州(現今[[松潘]]一帶)有一位名為郭使君的醫師,善於治療小兒病,經常上山採藥,一天採藥時,被此落葉藤狀植物上的果實所吸引,那果實狀似中藥[[山梔]],兩頭尖尖,具5條縱棱,亦似中藥[[訶子]],他去掉外殼嚐味,嚐到淡淡的甜味,氣芳香,然後他摘下一些帶回家中研究,但不知此植物名稱,正好有一位[[樵夫]]路過告知此植物名為「留球子」,無多大用處。郭使君將此植物果實帶回家中,過了數天,由於尚未乾透恐會霉變,就把它放入鍋中炒了一會兒,種子熟後即芳香四溢,五歲的小孫子聞到其香味,吵著要吃,郭使君無奈給小孫子吃了四五枚,不料次日竟便出幾條蛔蟲,午飯時更胃口大開,於是郭使君又給小孫子吃下十多枚,但這次小孫子未到一個時辰只是勁打嗝還伴隨嘔吐,郭使君斷定為服食過量,急忙用[[甘草]]、[[生姜]]、[[陳皮]]等為小孫子止嘔;數天之後,郭使君再給小孫子吃下三四枚,當晚小孫子又再便出數十條蛔蟲,因而發現留球子為驅蟲藥。之後郭使君凡遇患上蛔蟲病的小孩,都給他們服食留球子,在幾年時間內用上50多千克留球子。自此藥效傳開後,四方百姓求醫絡繹不絕,留球子亦成了中醫主要的驅蟲藥物。由於郭使君被鄰里譽為啞科(現兒科)名醫,「留球子」之名也被「使君子」所取代<ref name = "國立臺南大學 "/><ref>{{cite book|title=《中藥的故事》|author= |series=陳沬金|publisher=百花文藝出版|year=2010年 |month=4月|page=第98-99頁|isbn= 978-7-5306-5563-4}}</ref><ref>{{cite book|title=《趣話中藥》|author= |series=孟景春|publisher=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year=2009年 |month=4月|page=第240-241頁|isbn= 978-7-5357-5647-3}}</ref><ref>{{cite book|title=《208種中藥典故》|author= |series=張虹、湯金城|publisher=中原農民出版社 |year=2009年 |month=8月|page=第290-291頁|isbn= 978-7-80739-716-8}}</ref>。

據傳[[北宋]][[景佑]]元年(西元1034年),[[閩南]]一帶[[瘟疫]]流行,當地有一位名醫[[吳本]],他當時發現無論小孩還是成年人都面黃肌瘦,不少人更患上蟲症,於是他呼籲大眾多食使君子和[[石榴]],很多人吃後都效果顯著,正好當天為[[七夕]],而此驅蟲保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故而每年七夕[[臺灣]]一些地區仍保留此習俗<ref>{{cite book|title=《100味中藥100篇故事》|author= |series=陳賢正|publisher=知青頻道|year=2010年 |month=6月|page=第198-200頁|isbn= 978-986-6276-14-9}}</ref>。


== 化學成份 ==
== 化學成份 ==

2011年10月6日 (四) 15:39的版本

使君子
使君子的花
使君子的花
保护状况

安全TNC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桃金孃目 Myrtales
科: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屬: 使君子屬 Quisqualis
種: 使君子 Q. indica
二名法
Quisqualis indica
L.

使君子學名Quisqualis indica英文名稱:Rangoon Creeper[1],別稱留球子留求子史君子史君根吏君子水君子水君葉四君子四蜀使君子病疳子舀求子君子仁索子果郭砸滿杜蒺藜子郎姆活山羊屎仰光藤[2][3][4][5],為使君子科使君子屬植物[1]。本種為古今中外著名的驅蟲藥,於治療小兒病患上至少已有1600多年歷史[6]

分佈

分佈於中國印度緬甸菲律賓等地。中國國內分佈於台灣福建廣東香港廣西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省份[6]。多生長於海拔1000-2500的山坡、路旁、平地等向陽的灌木叢[7][8]

形態特徵

使君子的花初開時為白色後轉變為紅色

使君子是一種攀緣藤本植物,幼時呈灌木狀。幼嫩部份披棕黃色短柔毛。橢圓形、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對生或近對生,薄紙質,先端漸尖或有時尾尖,基部近圓形,表面近無毛,背面披棕黃色柔毛,全緣或稍呈淺波狀,側脈每邊7-8條,長約5-13厘米,寬約2.5-6厘米;葉柄披毛,無關節,幼時密披棕黃色柔毛,長約1厘米,落葉後宿存的葉柄基部逐漸硬化成剌狀體。 花為近傘房狀的穗狀花序,頂生,有花10餘朵,兩性;苞片卵形至線狀披針形,披毛,早落,長約5-8毫米;花萼綠色,萼裂片三角形,頂端有5枚小齒,披毛;萼管細長,披疏黃色短柔毛,長約5-9厘米;花瓣5片,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圓,初開時為白色後轉變為紅色,長約1.2-2.4厘米,寬約2-10毫米;雄蕊10枚,花絲呈2輪高低排列,上輪著生於柱頭上方,伸出冠外,下輪生於柱頭下方,不伸出冠外;子房下位,呈紡錘形,披毛,5棱,1室,胚珠3顆;花柱柔弱,基部與萼管貼合,上部分離,略伸出冠外;柱頭微擴大,兩側稍扁平。果為核果,青黑或褐色,卵形至紡錘形,頂端狹尖,基部鈍圓,有明顯的圓形果梗痕,具5條縱棱,偶有4-9棱,無毛,革質,成熟後頂部開裂,開裂為3-5瓣,長約2.5-4厘米,寬約1.2-3.3厘米。種子1顆,圓柱狀紡錘形,白色,有多數縱皺紋,長約2.5厘米,寬約10毫米。 [1][8][9][10][11]

醫藥用途

使君子乾燥成熟果實入藥,味甘,性温,無毒,歸脾、胃經,藥材主產於中國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雲南、貴州等省地,中醫歸類為驅蟲藥健脾藥中藥名為使君子,藥用之名始載《開寶本草》,於能殺蟲消積、健脾,具驅蟲、抗皮膚真菌等功效,主治蟲積腹痛、腹脹、瀉痢、小兒疳積、乳食停滯等,現代臨床應用於驅蛔蟲蟯蟲絛蟲及外用於各類皮膚真菌感染、陰道毛滴蟲等治療上[1]

使君子的葉入藥,味辛,性平,歸脾、胃經,中醫歸類為驅蟲藥。中藥名為使君子葉,具殺蟲解毒、理氣健脾等功效,主治小兒疽積、兒積、脘腹脹滿、瘡癤潰瘍等治療上[4]

使君子的根入藥,味辛、苦,性平,歸脾、肺經,中醫歸類為健脾藥、宣肺藥。中藥名為使君子根,具降逆止咳、殺蟲健脾等功效,主治咳嗽、痢疾、蟲積等治療上[3]

藥材鑑定

本品乾燥成熟果實,於秋季果皮變為紫黑色時採收,除去雜質後曬乾或烘乾;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具光澤,橢圓形或卵圓形,橫切面多為五角星形,棱角處果殼較厚,中間呈類圓形空腔,質地堅硬,種皮薄易脫落;子葉黃白色,2枚,斷面有裂紋,有油性;氣微香,味微甜。本品種載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定為中藥使君子的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主要透過性狀為指標,以控制藥材的質量。傳統經驗則認為以個大、色紫黑、具光澤、仁飽滿、色黃白者為佳[12]

化學成份

種子含氨基酸及其鹽類、脂肪酸類、三萜類固醇類成份;果肉含脂肪類及可水解鞣質類成份;花和葉中含黃酮類成份;種仁含脂肪酸,當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亦含飽和脂肪酸。當中的使君子氨酸使君子氨酸鉀為驅蟲活性成份[1]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2. ^ Quisqualis indica中國自然標本館
  3. ^ 3.0 3.1 史君根意古中醫
  4. ^ 4.0 4.1 水君葉意古中醫
  5. ^ 物種基本資料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
  6. ^ 6.0 6.1 《當代藥用植物典 4》. 蕭培根. 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 2007年: 第403-406頁. ISBN 978-988-99226-3-4.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7. ^ 橫斷山植物志上冊第1240頁
  8. ^ 8.0 8.1 海南植物志第44頁
  9. ^ 福建植物志第77頁
  10. ^ 貴州植物志第200頁
  11. ^ 校園常見植物國立臺南大學
  12. ^ 《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 趙中振、陳虎彪. 萬里機構. 2010: 第336頁. ISBN 978-962-14-4150-8.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