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传声头像: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lothalex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Clothalex留言 | 贡献
修正筆誤
第45行: 第45行:
1978年三月,樂隊乘著出道專輯成功的勢頭,開始製作第二張專輯,他們找來比較有名的製作人[[布萊恩·伊諾|白賴仁·伊諾]](他後來替[[U2樂隊]]製作[[約書亞樹]]而獲得[[格林美獎]]),以不尋常風格著稱的伊諾與這隊極具藝術氣息的樂隊一拍即合,他們結集[[電子樂器|電子]]與[[原音樂]],涉獵了由後朋克、新流潮至迷幻放克等元素,精心錄製出一系列充滿藝術性的流行歌曲。專輯很快在七月推出,定名為《More Songs About Buildings and Food》,並只把翻唱自[[:en:Al Green|阿爾·格連]](Al Green)的《Take Me to the River》作專輯單曲派台。然而此舉卻獲得令人意外的成績,這支單曲登陸單曲榜第29位,成為樂隊首支頭四十的熱門歌曲,同時帶動專輯得到比上一張更佳的銷量。
1978年三月,樂隊乘著出道專輯成功的勢頭,開始製作第二張專輯,他們找來比較有名的製作人[[布萊恩·伊諾|白賴仁·伊諾]](他後來替[[U2樂隊]]製作[[約書亞樹]]而獲得[[格林美獎]]),以不尋常風格著稱的伊諾與這隊極具藝術氣息的樂隊一拍即合,他們結集[[電子樂器|電子]]與[[原音樂]],涉獵了由後朋克、新流潮至迷幻放克等元素,精心錄製出一系列充滿藝術性的流行歌曲。專輯很快在七月推出,定名為《More Songs About Buildings and Food》,並只把翻唱自[[:en:Al Green|阿爾·格連]](Al Green)的《Take Me to the River》作專輯單曲派台。然而此舉卻獲得令人意外的成績,這支單曲登陸單曲榜第29位,成為樂隊首支頭四十的熱門歌曲,同時帶動專輯得到比上一張更佳的銷量。


傳聲頭像繼續進行他們的音樂實驗。1979年春天,樂隊成員們再次進入錄音室,在沒有製作人督導下,他們錄製了一堆[[樣本唱片|樣本]]。樂隊希望使其新曲中「偽裝成的」[[的士高]][[節奏]]更為突出,卻在混音時遇到瓶,效果不甚令人滿意,整個錄音工程被迫擱置,這時他們不得不找來伊諾幫忙。到了四月,樂隊重新開始新專輯的製作,並移師到基斯夫婦兩所擁有的閣樓中進行錄音。拜尼決定把歌曲定位在[[反烏托邦]]的主題上,而不是像上一張專輯般反映社會。同時大膽的把[[非裔美國人音樂|非洲黑人音樂]]的節奏框架套入到後朋克搖滾中。這張專輯《Fear of Music》於同年八月發佈,再一次地得到評論界的一致好評,著名的音樂雜誌[[NME]]跟[[洛杉磯時報]]都把這張專輯排在當年最佳專輯名單的首位。
傳聲頭像繼續進行他們的音樂實驗。1979年春天,樂隊成員們再次進入錄音室,在沒有製作人督導下,他們錄製了一堆[[樣本唱片|樣本]]。樂隊希望使其新曲中「偽裝成的」[[的士高]][[節奏]]更為突出,卻在混音時遇到瓶,效果不甚令人滿意,整個錄音工程被迫擱置,這時他們不得不找來伊諾幫忙。到了四月,樂隊重新開始新專輯的製作,並移師到基斯夫婦兩所擁有的閣樓中進行錄音。拜尼決定把歌曲定位在[[反烏托邦]]的主題上,而不是像上一張專輯般反映社會。同時大膽的把[[非裔美國人音樂|非洲黑人音樂]]的節奏框架套入到後朋克搖滾中。這張專輯《Fear of Music》於同年八月發佈,再一次地得到評論界的一致好評,著名的音樂雜誌[[NME]]跟[[洛杉磯時報]]都把這張專輯排在當年最佳專輯名單的首位。


1980年一月,樂隊完成《Fear of Music》的巡演後,重返到紐約市,成員們暫時放下樂隊身份作個人活動。當時,法蘭茲與威茅斯已經開始對拜尼的獨行獨斷出現反感,兩夫婦決定到[[加勒比海]]享受一個悠長渡假,思考婚姻的將來及是否繼續留在樂隊。在旅途中,兩人參與到一些當地宗教儀式以及習得數種當地傳統[[打擊樂器]],並在[[牙買加]]認識到著名的雷鬼[[節奏組 (音樂)|節奏組]][[:en:Sly and Robbie|斯萊與羅比]](Sly and Robbie)。最終法蘭茲夫婦還是放棄了離隊的念頭,結束假期後,兩人在[[巴哈馬]][[拿騷 (巴哈馬)|拿騷]]的[[:en:Compass Point Studios|羅盤點錄音室]](Compass Point Studios)租下一個單位,拜尼跟哈利遜亦從美國趕來加入兩人,正式開展新一輪的專輯製作(樂隊的第二張專輯曾在該地錄製)。與此同時,團員們開始意識到拜尼有能力一手包辦整首歌曲的錄製。
1980年一月,樂隊完成《Fear of Music》的巡演後,重返到紐約市,成員們暫時放下樂隊身份作個人活動。當時,法蘭茲與威茅斯已經開始對拜尼的獨行獨斷出現反感,兩夫婦決定到[[加勒比海]]享受一個悠長渡假,思考婚姻的將來及是否繼續留在樂隊。在旅途中,兩人參與到一些當地宗教儀式以及習得數種當地傳統[[打擊樂器]],並在[[牙買加]]認識到著名的雷鬼[[節奏組 (音樂)|節奏組]][[:en:Sly and Robbie|斯萊與羅比]](Sly and Robbie)。最終法蘭茲夫婦還是放棄了離隊的念頭,結束假期後,兩人在[[巴哈馬]][[拿騷 (巴哈馬)|拿騷]]的[[:en:Compass Point Studios|羅盤點錄音室]](Compass Point Studios)租下一個單位,拜尼跟哈利遜亦從美國趕來加入兩人,正式開展新一輪的專輯製作(樂隊的第二張專輯曾在該地錄製)。與此同時,團員們開始意識到拜尼有能力一手包辦整首歌曲的錄製。

2012年12月1日 (六) 00:56的版本

Talking Heads
傳聲頭像在演出(1978年)左為哈利遜、右為拜尼
组合
音乐类型新浪潮後朋克
出道地点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活跃年代1975年-1991年
2002年
唱片公司Sire Records
EMI
相关团体Tom Tom Club
已离开成员
大衛·拜尼(David Byrne)
基斯·法蘭茲(Chris Frantz)
天娜·威茅斯(Tina Weymouth)
謝利·哈利遜(Jerry Harrison)

傳聲頭像(Talking Heads)是一支美國新浪潮樂隊,在1975年於紐約市組建,直至1991年解散。樂隊成員包括主音兼結他手大衛·拜尼(David Byrne)、鼓手基斯·法蘭茲(Chris Frantz)、貝斯手天娜·威茅斯(Tina Weymouth)、結他及鍵盤手謝利·哈利遜(Jerry Harrison)。樂隊以其複雜而多層次的音樂見稱,當中融合了朋克放克流行音樂世界音樂前衛音樂藝術搖滾等各種元素,促使後朋克慢慢演變成為自成一格的新浪潮曲風。作為主音的大衛·拜尼亦為樂隊作品填出不少怪誕、嘲諷又或深奧難懂的歌詞,並因其鮮明且創新的現場演出風格使他們受各地樂迷的熱烈支持。

傳聲頭像憑籍其過人的藝術性和前衛的實驗性,在八十年代的唱片界嬴得了商業成功和評論界的一致讚揚,風頭橫跨英美。即使解散後,其作品仍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備受不少音樂權威刊物的推崇和肯定。2002年,樂隊順利地榮登搖滾名人堂。在2003年公佈的滾石雜誌五百大專輯中,樂隊共有四張專輯的名字出現在這份榜單上,並在英國第四台的百大專輯票選活動結果中奪下一席。2011年,樂隊入選滾石雜誌的百大偉大音樂家,再進一步肯定了樂隊的地位。

歷史

早年(1974 - 1977)

七十年代早期,年僅18歲的大衛·拜尼隻身從蘇格蘭來到美國留學,就讀於羅德島設計學院的他認識了基斯·法蘭茲(樂隊鼓手)及他的女朋友天娜·威茅斯(亦即後來樂隊的貝斯手),拜恩與包括法蘭茲在內的數名友人組成了「藝術學」(The Artistics)樂隊,威茅斯亦在團中幫忙。1974年,法蘭茲與威茅斯從學校畢業,拜尼與他們兩人為了更專注於創作音樂,決定遷往紐約市另組新團,此時法蘭茲正鼓勵著他的女朋友學習貝斯,以成為真正的樂隊成員及填補一直懸空的貝斯手位置。經過長時間排練後,樂隊最終在1975年一月以「傳聲頭像」之名成立,他們找到了CBGB酒吧(公認紐約朋克發源地),經過試音後,成功爭取替當時還未衝出紐約的駐場樂隊雷蒙斯作暖場,這也是傳聲頭像樂隊的首次公開演出。

接下一年多時光裡,三人一直不停工作、排練、演出、作曲、錄音,他們的努力最終換來閣下唱片(Sire Records)的一紙合約,成員們於是辭掉工作,投放所有時間在音樂上。1977年二月,樂隊發佈首支單曲《Love → Building on Fire》。同期,樂隊招攬了從波士頓而來的結他手謝利·哈利遜,他原先擔任摩登情侶(The Modern Lovers)結他手一段時間。很快陣容完整的樂隊開始製作他們首張專輯,並找來曾幫雷蒙斯樂隊製作專輯的東尼·邦喬飛(Tony Bongiovi)與蘭斯·昆(Lance Quinn)來為擔任製作人。首張專輯《Talking Heads: 77》很快便在同年九月推出,曲風被歸納為藝術朋克(Art Punk)及當時較新的類型--新浪潮,單曲《Psycho Killer》亦登上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第九十二名,為樂隊創下不錯的起步成績。這張專輯充分表現出樂隊的特色:精而簡的搖滾樂、睿智的歌詞再加上主音略帶生澀的唱腔,收到了當時不少好評,後來專輯被滾石雜誌列入五百大專輯的第290位。

成名(1978 – 1982)

1978年三月,樂隊乘著出道專輯成功的勢頭,開始製作第二張專輯,他們找來比較有名的製作人白賴仁·伊諾(他後來替U2樂隊製作約書亞樹而獲得格林美獎),以不尋常風格著稱的伊諾與這隊極具藝術氣息的樂隊一拍即合,他們結集電子原音樂,涉獵了由後朋克、新流潮至迷幻放克等元素,精心錄製出一系列充滿藝術性的流行歌曲。專輯很快在七月推出,定名為《More Songs About Buildings and Food》,並只把翻唱自阿爾·格連(Al Green)的《Take Me to the River》作專輯單曲派台。然而此舉卻獲得令人意外的成績,這支單曲登陸單曲榜第29位,成為樂隊首支頭四十的熱門歌曲,同時帶動專輯得到比上一張更佳的銷量。

傳聲頭像繼續進行他們的音樂實驗。1979年春天,樂隊成員們再次進入錄音室,在沒有製作人督導下,他們錄製了一堆樣本。樂隊希望使其新曲中「偽裝成的」的士高節奏更為突出,卻在混音時遇到瓶頸,效果不甚令人滿意,整個錄音工程被迫擱置,這時他們不得不找來伊諾幫忙。到了四月,樂隊重新開始新專輯的製作,並移師到基斯夫婦兩所擁有的閣樓中進行錄音。拜尼決定把歌曲定位在反烏托邦的主題上,而不是像上一張專輯般反映社會。同時大膽的把非洲黑人音樂的節奏框架套入到後朋克搖滾中。這張專輯《Fear of Music》於同年八月發佈,再一次地得到評論界的一致好評,著名的音樂雜誌NME洛杉磯時報都把這張專輯排在當年最佳專輯名單的首位。

1980年一月,樂隊完成《Fear of Music》的巡演後,重返到紐約市,成員們暫時放下樂隊身份作個人活動。當時,法蘭茲與威茅斯已經開始對拜尼的獨行獨斷出現反感,兩夫婦決定到加勒比海享受一個悠長渡假,思考婚姻的將來及是否繼續留在樂隊。在旅途中,兩人參與到一些當地宗教儀式以及習得數種當地傳統打擊樂器,並在牙買加認識到著名的雷鬼節奏組斯萊與羅比(Sly and Robbie)。最終法蘭茲夫婦還是放棄了離隊的念頭,結束假期後,兩人在巴哈馬拿騷羅盤點錄音室(Compass Point Studios)租下一個單位,拜尼跟哈利遜亦從美國趕來加入兩人,正式開展新一輪的專輯製作(樂隊的第二張專輯曾在該地錄製)。與此同時,團員們開始意識到拜尼有能力一手包辦整首歌曲的錄製。

在構想專輯的過程中,厭倦了主音帶著整個樂隊走的創作模式的團員們,經常要求拜尼「犧牲部分自我」以換取更多團員間相互合作,就像從前在紐約市一樣。很快,心感委屈的拜尼便停止跟樂隊繼續錄製工作。當伊諾來到巴哈馬的工作室時,這個情況已經持續了三個星期,完整的錄製成品也僅得二首。直至拜尼聽到樂隊的純音樂樣本才改變心意--他喜歡上了其他團員們的創作方向。雙方妥協後,決定把創作非洲民族音樂的常規方式試驗在新專輯的製作上,當中包括使用交錯拍子建立節奏。而加上製作人伊諾的推薦,樂隊依照著尼日利亞音樂家費拉·庫提(Fela Kuti)於1973年釋出的非洲節奏音樂(Afrobeat)專輯《Afrodisiac》為製作藍圖,把北非阿拉伯的音樂跟的士高、放克編成一起。另外,在錄音工程開展前,樂隊的長期好友大衛·甘斯(David Gans)則建議成員們在錄製期間多使用即興演奏來掩蓋「錯誤」。

該專輯《Remain in Light》在1980年十月發佈,首發單曲《Once in a Lifetime》在英國單曲榜登上首二十名,但在樂隊的發源地美國只徘徊在單曲榜下游,直至數年後,單曲的音樂錄影帶推出後才開始熱門起來。但在各大樂評,專輯像之前三張專輯一樣,好評如潮,更得到不少滿分或近滿分評價,專輯在當年不少音樂雜誌評選出的年度最佳榜單中數一數二,有時候僅落後於衝擊樂隊的《London Calling》或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The River》。為了在專輯巡演中應付這些倍加複雜且需要更多樂器的音樂,樂隊找來了著名克里遜王(King Crimson)樂隊的結他手兼主音艾德靈·比勞(Adrian Belew)、貝尼·沃雷爾(Bernie Worrell)等數人擔任巡演成員。於是,傳聲頭像以近乎十人的陣容參與在同年八月熱浪音樂節(Heatwave Festival)的首場巡演演出。

自1977年後的四年裡,樂隊幾乎以一年一張的產量推出專輯,而且每張專輯都廣受好評,讚揚樂隊的創意和實驗精神。經過《Remain in Light》一系列巡演後,成員們四散,主音大衛·拜尼投身電影界,給電影創作配樂;結他手謝利·哈利遜開始了個人生涯,推出個人專輯《The Red and the Black》;鼓手基斯·法蘭茲夫婦亦自組了受嘻哈音樂影響的新樂隊湯·湯俱樂部(Tom Tom Club);製作人白賴仁·伊諾則開始為U2樂隊製作專輯,與傳聲頭像分道揚鑣。在此其間樂隊只發行過一張現場專輯,樂隊自此轉進短暫的沉寂。至今為止,樂隊第二張專輯以後每張錄音室專輯都在美國本土得到美國唱片業協會的金唱片認證(售去超過五十萬張)。首四張專輯中除了《Fear of Music》外皆進入了滾石雜誌五百大專輯榜單中,《Remain in Light》排在最高位的126位,並幾乎在各大八十年代專輯排名中出現。

進入主流與解散(1983 – 1992)

解散後(1993 - 2002)

專輯

錄音室專輯

風格及影響

注釋

參考資料

  • David Bowman, This Must Be the Place: The Adventures of Talking Head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1). ISBN 0-380-97846-6.
  • David Gans, Talking Heads (New York: Avon Books, 1985). ISBN 0-380-89954-X.
  • Krista Reese, The Name of This Book is Talking Heads (London: Proteus Books, 1982). ISBN 0-86276-057-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