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简单地说,宗教只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对宗教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宗教学。
多数宗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超自然的力量或实体(上帝、天神、鬼、灵魂等)存在,并认为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命运,因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礼仪、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但是,宗教和迷信有一相同的、不可忽略的重要特点,那就是:相信未经证实的事物(trust in the absence of evidence)。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是一种有组织的迷信。
宗教可以大致分为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两大类。自发宗教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一般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而现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人为宗教。
宗教一词的来历
中国文化认为:有创始人、有崇拜对象, 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 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宗教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 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发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 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中,宗教这个词,与英文的religous beliefs的含义本来并不对等。本来在中文中的宗教,是佛教的术语,并不是现在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历史上,中国的道教,即不用这个名词来称呼。宗教这个词用来泛指所有宗教信仰乃是由翻译造成的词义变化。宗教这个词作为佛教专门术语的含义,即自证为宗、化他名教反而被忘却了。
宗教的起源
宗教的起源並無一致的說法。羅馬的Lucretius 認為恐懼造成最初的神。英國的Thomas Habbes 認為畏懼不可見的事物,乃宗教之自然種子。Paul, Tillich 保羅. 田立克提出,人對終極關懷 (Ultimate Concern) 的理性或非理性回答,產生了宗教。佛洛依德在其著作《圖騰與禁忌》中則認為宗教是初民對父親的敬畏心理的潛意識影射。
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宗教与信仰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
有些观点认为,某个民族只信仰某个宗教。而从考古学的发现上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宗教的影响
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
宗教与政治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很复杂,宗教信仰会影响法律。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宗教常常被统治阶层用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来作为反抗压迫的工具。
现代在许多国家, 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中世纪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政教合一的制度,国家政权与宗教合而为一,宗教首领就是国家首脑,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设立单一的宗教成为国教,教规就是国法,公民必须信奉和遵守,公民没有信仰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否则会被认为是“异教徒”而遭到迫害。但在古代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允许公民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但各种其他宗教必须纳入儒家伦理的框架中。
宗教与科学
宗教与科学经常是对立的。欧洲中世纪的異端裁判所对教會認為是违背圣经言行的人都处以酷刑。许多科学家都受到了迫害。但是宗教在某些方面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宗教研究
有些人认为,不是宗教徒无法研究宗教。但是人又不可能同时信仰多个宗教。因此他们以为,处在宗教里是无法研究宗教的。但实际上有很多宗教徒都在潜心研究其他的宗教派别。
一神教是指起始神(真神)只有一位的宗教,而多神教有多位神灵。一神教的起源民族是含闪民族,如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余起源的宗教一般是多神教。
无神论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无神论是指不坚信神的存在,即没有宗教信仰;狭义的无神论指坚信不存在神,即否认存在着一切超自然的力量。
世界主要宗教
- 犹太教
- 佛教
- 儒教(孔教):是否為宗教有很大爭議
- 印度教(亦称为兴都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 (中国)道教
- (台湾)一贯道
- (日本)神道教
- (朝鲜、韩国)天道教
- (西藏)苯教
- 越南道教
- (印度)锡克教
- (伊朗)巴哈教
- 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
- 威卡教派
- 新兴宗教
外部连结
- 宗教与社会变遷--台湾中研院社会研究院研讨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