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Fmzjf對話 | 貢獻2018年10月12日 (五) 06:11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天竺中國古代對印度的稱謂之一。

概論

在中國歷史上,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上古漢語擬音:[n̥iŋ dˁuk])(印度河梵文「Sindhu」對音)。《史記》曰:「張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

唐初統稱為「天竺」,其中古漢語擬音:[tʰen ʈiuk]),是南方方言對「Sindhu」的音譯;「賢豆」([ɦen dəu])、「狷篤」([kʷiɛn tuok])、「乾篤」([gian tuok])等稱呼都是根據波斯語「Hindu」的音譯,波斯人讀「Sindhu」為「Hindu」,希臘人讀「Hindu」為「Indu」。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經,根據「Indu」讀音正名為「印度」([ʔin duo]),《大唐西域記》記載:「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曰天竺,今從正音,宜云印度。」[1]

讀音

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1. 「身毒」([n̥iŋ dˁuk])
  2. 「天竺」([tʰen ʈiuk])
  3. 「賢豆」([ɦen dəu])、「狷篤」([kʷiɛn tuok])、「乾篤」([gian tuok])
  4. 「印度」([ʔin duo])

相似名

山海經》有記載「天毒國」,但是地理位置在朝鮮附近,不一定指印度。

參考文獻

  1. ^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