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系列
纵横谍海 | |
---|---|
| |
类型 | 动作冒险、隐蔽 |
开发商 | 育碧蒙特娄 育碧上海 育碧多伦多 |
发行商 | 育碧软体 |
首作 | 细胞分裂 2002年11月18日 |
最新作 | 纵横谍海:黑名单 2013年8月20日 |
细胞分裂系列(英语:Splinter Cell,中国大陆译作“细胞分裂”,香港和台湾译作“纵横谍海”)是一系列以美国作家汤姆·克兰西冠名的电子游戏和小说。主角山姆·费雪(英语:Sam Fisher)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国安局黑色作战分部“第三梯队”(英语:Third Echelon)的特务,于最新作黑名单当中成为“第四梯队”的指挥官。该作吸取了一些之前的隐蔽类游戏如神偷系列的特色。
游戏术语
[编辑]- 第三梯队/第四梯队
第三梯队(英语:Third Echelon)是纵横谍海系列的虚构单位,一群精锐的情报收集部队,以一个远距的队伍支援单独在战场上的特务,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其知名度不如联邦调查局,但所拥有的权限却大于它。该部门的行动理念是该类型的部队完全不被官方承认,如果特工在战场上被挟持或杀死,政府将否认派出或知晓该单位的行动或存在。该名独自行动的特务必须无形且锐利如刀子,就像玻璃碎片一样。纵横谍海的主角为第三梯队的山姆·费雪。
2012年因为《断罪》事件而被美国总统勒令解散,并由新成立的第四梯队(Fourth Echelon)取代。
纵横谍海这个系列的名称由汤姆·克兰西的公司Rubicon所有,并授权Ubisoft制作游戏。该游戏的角色,以及“第三梯队”本身,为Ubisoft作家JT Petty所创作。
- 第五特权
特务被派到世界各地执行“第五特权”:执行任何必要的任务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与和平。第五特权是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1年的著名国情咨文演讲四大自由所衍生出来的。
电子游戏
[编辑]该系列的电子游戏为第三人称潜入,由Ubisoft开发及发行,是90年代后期第三人称潜入类电子游戏变得受欢迎的浪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份。该类型的始创者,令人喝彩的Metal Gear及Thief系列,游戏性与细胞分裂系列有很多共通点。
细胞分裂现包括:
标题 | 发行年份 | 发行平台 |
---|---|---|
细胞分裂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
2002 | Xbox、PS2, GameCube、PC、Macintosh、Game Boy Advance、N-Gage、PlayStation 3 |
细胞分裂:队伍秘密行动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Team Stealth Action |
2003 | N-Gage |
纵横谍海:潘朵拉计划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
2004 | Xbox、PlayStation 2、GameCube、PC、Game Boy Advance、NOKIA S60、PlayStation 3 |
纵横谍海:混沌理论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
2005 | Xbox、PlayStation 2、GameCube, Nintendo DS、PC、N-Gage、NOKIA S60、PlayStation 3 |
纵横谍海:间谍本色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Essentials |
2006 | PSP |
细胞分裂:双重间谍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
2006 | Xbox、Xbox 360、PlayStation 2、GameCube、PC、NOKIA S60、WII |
细胞分裂:断罪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 |
2010 | Xbox 360、PC |
细胞分裂:3D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3D |
2011 | Nintendo 3DS |
细胞分裂:黑名单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 |
2013 | PC、PlayStation 3、XBOX360、Wii U |
故事情节与大部份游戏相同。恐怖份子设计使用大杀伤力武器,通常透过使用作战通知,山姆·费雪要去制止它们。任务包括了搜集情报来捕捉或除去恐怖份子成员。
潜入是游戏的绝对关键;射击或杀死任何平民或敌人可能会导致任务失败或增加难度(例如守卫会更好地装备自己来准备受袭),当一个非玩家角色发现受伤、一个昏倒的人或山姆费雪自己警报就会出现。在头两个游戏中,任务会因触发了指定数量的警报而中止;视任务而定有时只会早结束任务。在第三个游戏的特色是一个新的系统,敌人引发每次警报的意识到达一个新水平。例如,在第四个警报出现后,敌人会在地图周遭设防等待你。
最平稳地保持无形的方法为选择不显眼的路线,以及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通过守卫。游戏结合了解决问题和快速行动。攻击必需是迅速、无声及果断的以确保成功。细胞分裂与其他游戏的分别在于创新的多人游戏模式。潘朵拉计划引入了2对2多人模式,给予两队分别很大的装备来对战。混沌理论进一步发展该模式以及加入协力入作战模式。这模式与单人游戏的玩法非常相似,但特色是可以完成大量当两名玩家作为一队伍时才可以完成的行动。
在2010年推出的《断罪》中,与前作不同的是费雪在白天行动将占主导,同时游戏互动能力大大增强,身边的每一件物品几乎都可以用来当作武器。
小说
[编辑]细胞分裂小说使用David Michaels作为笔名,由不同作家写成。头两本小说的作者为美国作家雷蒙德·本森,他是数本官方詹姆士庞德小说和短戏的作者。在2006年雷蒙德·本森从写作中退下并说出下一本小说会由另一个作家使用同一个笔名写作,而这名作家则是格兰特·布莱克伍德。2013年的小说《Splinter Cell: Blacklist Aftermath》由彼得·泰勒普写作,不像之前的“David Michaels”小说,泰勒普却用自己的姓名出版。
作者:雷蒙德·本森(笔名David Michaels)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2004年)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Operation Barracuda》(2005年)
作者:格兰特·布莱克伍德(笔名David Michaels)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eckmate》(2006年)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Fallout》(2007年)
作者:彼得·泰勒普(笔名David Michaels)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2009年)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Endgame》(2009年)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 Aftermath》(2013年)-第一本不使用笔名David Michaels的系列小说
电影
[编辑]一部在制作中的电影的真实性已由新闻媒体以及包含在细胞分裂:混沌理论收藏版中的一段预告片中得到证实。最初预定由Peter Berg (Friday Night Lights)导演/制作,细胞分裂电子游戏编剧JT Petty预定与John J. McLaughlin一起编写剧本。
JT Petty与Peter Berg在2005年夏季退出了该计划,该计划由派拉蒙影业转到梦工场[1]。之后一个关于派拉蒙影业收购梦工场[2]的宣布,从那时开始就没有该影片的新消息。制作公认为已停止。
2014年6月1日,Liman向IGN透露,目前他正和人在研究电影的剧本,并会将故事以年轻的山姆为主[3]。
琐事
[编辑]- 不像大部份现时的电子游戏,细胞分裂只在其他人物身上使用了动态捕捉技术——山姆·费雪的全部动作全为人手绘制。制作人认为这样会令山姆的动作更为“流畅”。
- 与汤姆·克兰西名字挂钩的游戏,包括了细胞分裂,都需要收到克兰西的正式批准以获得他的认可。他为某些游戏的局面而为游戏的角色寻找现实武器、军事策略及健康系统。
角色
[编辑]评价
[编辑]游戏 | Metacritic |
---|---|
纵横谍海 | (Xbox) 93[4] (PC) 91[5] (PS2) 89[6] (GC) 89[7] (GBA) 77[8] |
纵横谍海:潘朵拉计划 | (Xbox) 93[9] (PS2) 87[10] (PC) 87[11] (GC) 78[12] (GBA) 68[13] |
纵横谍海:混沌理论 | (Xbox) 94[14] (PC) 92[15] (PS2) 87[16] (GC) 81[17] (3DS) 53[18] (NDS) 50[19] |
纵横谍海:间谍本色 | (PSP) 58[20] |
纵横谍海:双重间谍 | (Xbox) 89[21] (X360) 85[22] (PS2) 84[23] (PC) 80[24] (PS3) 78[25] (GC) 64[26] (Wii) 61[27] |
纵横谍海:断罪 | (X360) 85[28] (PC) 83[29] (iOS) 72[30] |
纵横谍海:黑名单 | (PS3) 85[31] (PC) 85[32] (X360) 82[33] (WIIU) -[34] |
参考资料
[编辑]- ^ Brad Brevet. 'Splinter Cell' Moving to DreamWorks. RopeofSilicon.com. [2005-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 http://us.rd.yahoo.com/ent/rss/news/topstories/*http://entertainment.yahoo.com/entnews/va/20051211/113435881200.html[永久失效链接]
- ^ Tilly, Chris. SPLINTER CELL MOVIE "A GREAT TAKE" ON SERIES. IGN. 2014-06-01 [201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4).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2).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9).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5).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3).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5).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3).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6).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8).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3).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3D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0).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5).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Essentials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1).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1).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9).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2).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2).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6).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7).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4).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6).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3).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6).
- ^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外部链接
[编辑]- Splinter Cell Fansite, TheFairerSects.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fficial site of game scriptwriter, JT Petty
- Official site of the author of the first two SC novels, RaymondBenson.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linter Cell, Official 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linter Cell: Pandora Tomorrow, Official 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Official site
-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Official 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