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华大学院系: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ewbot留言 | 贡献
cewbot: 修正維基語法 80: 外部連結中起新行或含有不必要的空格
第148行: 第148行: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align="center" width="300"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align="center" width="300"
|+ 清华大学院系设置<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 院系设置
|+ 清华大学院系设置<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 院系设置]</ref>
]</ref>
|-
|-
| bgcolor=#b4b4b4|学院
| bgcolor=#b4b4b4|学院

2016年3月22日 (二) 09:53的版本

清华大学初創立時原本是綜合性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成為專門理工大學,1984年後,開始大力恢復綜合性大學,先後逐步建立、復建各類理科、文科、管理學科、高新技術專業等類院系,朝綜合性大學邁進。

创校时期

  • 1911年,最初无年级区分,暑假后分为高等科与中等科,各学制4年。
  • 1921年起,分为初级大学(英語:Junior College)(学制2年)、高等科(学制3年)、中等科(学制3年)。高等科毕业则相当于美国标准大学二年级水平,将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
  • 到1924年,中等科、高等科均停招,开始着手改办大学。
  • 1925年5月,在留美预备部之外,成立大学部,并附设研究院。大学部最初准备分为普通训练(学制两年或三年)和专门训练(两年或以上),研究院初设国学门(一年毕业)。
  • 1926年,大学部不再实行普通训练,设专修学系。共设立17个学系。
  •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四年毕业,第一年即分系专修。
  • 1929年,留美预备部全部毕业遣送美国完毕,国学研究院结束。大学部分文、理、法三学苑,土木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
  • 1930年,正式成立研究院。
  • 1932年,工学院成立。
  • 到1934年6月招生前,文、理、法、工学院共17个学系,研究院逐步成立13个研究所:[1][2]
1934年6月,清华的院系研究所(原载《清华周刊》1934年向导专刊)

南迁

  • 1938年,南迁组建长沙临大,三校各系合并,共设有4个学院17个学系。西南联大时期略有改动,并增设师范学院,至1941年基本定型,拥有5个学院、26学系、2个专修科、1个先修科。此外,清华还拥有5个特种研究所和恢复中的研究院。
1941年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院系设置以及清华单设院系[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院系设置
文学院 理学院 法商学院 工学院 师范学院 其他
中国文学
外国语文学
历史学
哲学
心理学
算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地质
地理
气象
学系
政治学
法律学
经济学
商学
社会学
土木工程
学系
机械工程
学系
电机
学系
航空工程
学系
化学工程
学系
电讯
专修科
国文
学系
英语
学系

学系
数学


学系
教育学
公民
训育学系
师范
专修科
大学先修班 进修班
清华大学研究院
文、理、法三研究所12个学部
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
农业研究所 航空研究所 无线电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国情普查研究所

复校

  • 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后,逐步新增院系,最终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复员后国立清华大学院系设置[2]
学院 文学院 理学院 法学院 工学院 农学院
中国文学
外国语文学
哲学
历史学
人类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地学
气象学
心理学
政治学
经济学
社会学
法律学
土木工程
学系
机械工程
学系
电机工程
学系
航空工程
学系
化学工程
学系
建筑工程
学系
农艺学
植物
病理学
昆虫学
农业
化学
先修班
系主任 朱自清 陈福田 冯友兰 雷海宗 吴泽霖 杨武之 霍秉权 高崇熙 陈桢 袁复礼 李宪之 周先庚孙国华 曾秉钧 陈岱孙 潘光旦 赵凤喈 陶葆楷 李辑祥 叶楷黄眉 顾培慕王德荣 曹本熹 梁思成 韩德章 戴芳澜 刘崇乐 杨培松
红色表示相比南迁前新增院系
  • 1950年3月,从地学系分出地质学系,新增采矿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内新增石油精炼组,并先后开办各类专修科。

1952年院系调整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突出性变化
  • 1952年9月底,清华大学院系确定为8个系,22个专业,15个专修科。
  • 1953年9月,石油工程系调出组建北京石油学院。前后有些小范围调整。

文革

1975年底,清华大学专业体制总体状况[2]
校办工厂 汽车厂 · 精密机床厂 · 电子综合试验厂 · 原子厂
电力工程系 · 机械制造系 · 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 · 水利工程系 · 建筑工程系 · 电子工程系 · 工业自动化系 · 工程物理系 · 化学工程系 · 工程力学
分校 四川绵阳分校 · 江西分校(鲤鱼洲试验农场) · 水利系三门峡办学基地 · 大兴农村分校
清华大学院系设置[4]
学院 人文学院 社會科學学院 公共管理學院 馬克斯主義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 法学院 經濟管理学院 五道口金融學院 理学院 建築學院 土木水利學院 環境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中国文学
外国语文学
哲学
历史学
社會學
政治学
國際關係學
心理學
經濟學
研究所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新聞学
法律学
會計
經濟
金融
創新創業與戰略
領導力與組織管理
市場營銷
數學
物理
化學
地球系統科學
研究中心
建築
城市規劃
建築技術科學
景觀学
土木工程
水利水電
工程系
建築技術科學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環境規劃與管理
機械工程
精密儀器
熱能工程
汽車工程
工業工程
学院 航天航空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材料学院 其他工程系 醫学院 药学院 生命科學学院 美術学院 其他研究院
工程力學
航空宇航工程
電子工程
計算機科學
自動化
微電子與納電子
学系
微電子學
研究所
軟件
學院
材料學
電機工程
学系
工程物理
学系
化學工程
学系
醫學
生物醫學工程
公共健康
研究中心
藥學
生命科學
藝術史論
工業設計
環境藝術
設計系
陶瓷藝術
設計系
視覺傳達
設計系
服裝藝術
設計系
信息藝術
設計系
工藝
美術系
繪畫
雕術
醫學中心 核能
研究院
高等
研究院
交叉信息
研究院
應用數學
研究中心
燃燒能源
中心
數學科學
中心
體育部 藝術教育
中心
教育研究
繼續教育
學院
深圳研究生
基礎工業
訓練中心





清华大学主要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截至2011年底,不含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数据)
#与其他学校、研究所共享;*隶属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属于清华大学[5]



参考文献

  1. ^ 清华学制沿革述略. 清华周刊. 1934, (13-14): 1–3 (中文(香港)).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方惠坚,张思敬. 清华大学志(上册)(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61–81. ISBN 7-302-04319-1 (中文). 
  3. ^ 校史研究室.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二:面向工业化建设的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1-05] (中文). 
  4. ^ 院系设置
  5. ^ 清华大学统计资料简编(2010年度) (原始页面仅内网访问).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2-04-25 [2012-05-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