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院系: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cewbot: 修正維基語法 80: 外部連結中起新行或含有不必要的空格 |
|||
第148行: | 第148行: |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align="center" width="300" |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align="center" width="300" |
||
|+ 清华大学院系设置<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 院系设置 |
|+ 清华大学院系设置<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 院系设置]</ref> |
||
]</ref> |
|||
|- |
|- |
||
| bgcolor=#b4b4b4|学院 |
| bgcolor=#b4b4b4|学院 |
2016年3月22日 (二) 09:53的版本
清华大学初創立時原本是綜合性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成為專門理工大學,1984年後,開始大力恢復綜合性大學,先後逐步建立、復建各類理科、文科、管理學科、高新技術專業等類院系,朝綜合性大學邁進。
创校时期
- 1911年,最初无年级区分,暑假后分为高等科与中等科,各学制4年。
- 1921年起,分为初级大学(英語:Junior College)(学制2年)、高等科(学制3年)、中等科(学制3年)。高等科毕业则相当于美国标准大学二年级水平,将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
- 到1924年,中等科、高等科均停招,开始着手改办大学。
- 1925年5月,在留美预备部之外,成立大学部,并附设研究院。大学部最初准备分为普通训练(学制两年或三年)和专门训练(两年或以上),研究院初设国学门(一年毕业)。
- 1926年,大学部不再实行普通训练,设专修学系。共设立17个学系。
-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四年毕业,第一年即分系专修。
- 1929年,留美预备部全部毕业遣送美国完毕,国学研究院结束。大学部分文、理、法三学苑,土木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
- 1930年,正式成立研究院。
- 1932年,工学院成立。
南迁
- 1938年,南迁组建长沙临大,三校各系合并,共设有4个学院17个学系。西南联大时期略有改动,并增设师范学院,至1941年基本定型,拥有5个学院、26学系、2个专修科、1个先修科。此外,清华还拥有5个特种研究所和恢复中的研究院。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院系设置 | |||||||||||||||||||||||||||||
文学院 | 理学院 | 法商学院 | 工学院 | 师范学院 | 其他 | ||||||||||||||||||||||||
中国文学 系 |
外国语文学 系 |
历史学 系 |
哲学 心理学 系 |
算学系 | 物理学 系 |
化学 系 |
生物学 系 |
地质 地理 气象 学系 |
政治学 系 |
法律学 系 |
经济学 系 |
商学 系 |
社会学 系 |
土木工程 学系 |
机械工程 学系 |
电机 学系 |
航空工程 学系 |
化学工程 学系 |
电讯 专修科 |
国文 学系 |
英语 学系 |
史地 学系 |
数学 系 |
理 化 学系 |
教育学 系 |
公民 训育学系 |
师范 专修科 |
大学先修班 | 进修班 |
清华大学研究院 | |||||||||||||||||||||||||||||
文、理、法三研究所12个学部 | |||||||||||||||||||||||||||||
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 | |||||||||||||||||||||||||||||
农业研究所 | 航空研究所 | 无线电研究所 | 金属研究所 | 国情普查研究所 |
复校
- 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后,逐步新增院系,最终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学院 | 文学院 | 理学院 | 法学院 | 工学院 | 农学院 | ||||||||||||||||||||||
系 | 中国文学 系 |
外国语文学 系 |
哲学 系 |
历史学 系 |
人类学 系 |
数学 系 |
物理学 系 |
化学 系 |
生物学 系 |
地学 系 |
气象学 系 |
心理学 系 |
政治学 系 |
经济学 系 |
社会学 系 |
法律学 系 |
土木工程 学系 |
机械工程 学系 |
电机工程 学系 |
航空工程 学系 |
化学工程 学系 |
建筑工程 学系 |
农艺学 系 |
植物 病理学 系 |
昆虫学 系 |
农业 化学 系 |
先修班 |
系主任 | 朱自清 | 陈福田 | 冯友兰 | 雷海宗 | 吴泽霖 | 杨武之 | 霍秉权 | 高崇熙 | 陈桢 | 袁复礼 | 李宪之 | 周先庚 、 孙国华 | 曾秉钧 | 陈岱孙 | 潘光旦 | 赵凤喈 | 陶葆楷 | 李辑祥 | 叶楷 、 黄眉 | 顾培慕 、 王德荣 | 曹本熹 | 梁思成 | 韩德章 | 戴芳澜 | 刘崇乐 | 杨培松 | |
红色表示相比南迁前新增院系 |
1952年院系调整
- 1952年6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由综合类大学成为培养机、电、土、化人才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方面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文、理、法绝大部分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除石油部分暂留外,其他大部分转入天津大学。航空学院调出与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北京航空学院。[2][3]
- 1952年9月底,清华大学院系确定为8个系,22个专业,15个专修科。
- 1953年9月,石油工程系调出组建北京石油学院。前后有些小范围调整。
- 1955年起,陆续创建新技术专业,1956年增设工程物理系,1958年增设工程化学系、工程力学数学系、自动控制系,1960年将机械制造系分为冶金系和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增设农业机械系,土木工程系与建筑系合并为土木建筑工程系。至此发展为12个系。[2]
文革
- 文革期间,院系更改依旧较为频繁,1969年在江西鲤鱼洲设立试验农场,下放教职工劳动,将无线电电子系、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自动控制系和基础课部分教职工迁往四川绵阳分校。1970年,水利系迁往三门峡,1972年迁回。1974年在北京大兴县设立农村分校,培养青年农民学员。到1975年,校本部设10个系47个专业,四川绵阳分校有雷达、半导体等5个专业,大兴农村分校有农机等4个专业。文革末期逐步恢复、调整。
校办工厂 | 汽车厂 · 精密机床厂 · 电子综合试验厂 · 原子厂 |
系 | 电力工程系 · 机械制造系 · 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 · 水利工程系 · 建筑工程系 · 电子工程系 · 工业自动化系 · 工程物理系 · 化学工程系 · 工程力学系 |
分校 | 四川绵阳分校 · 江西分校(鲤鱼洲试验农场) · 水利系三门峡办学基地 · 大兴农村分校 |
改革開放後
- 改革開放後,清华大学开始大力恢复综合性大学,先后逐步建立、复建各类理科、文科、管理学科、高新技术专业等类院系。
- 理科方面:1979年成立应用数学系;1982年6月恢复物理系;1984年6月成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5年10月恢复化学系;1985年12月,恢复理学院建制,周光召兼任院长。
- 人文社科方面:1983年7月恢复外语系;1984年4月建立社会科学系;1985年3月恢复中国语言文学系;1993年12月恢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制,滕藤兼任院长,同时撤销社会科学系;2000年复建社会学系;2008年恢复心理学系,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邢贲思任院长。
- 工科方面:大规模调整院系建制名称;1988年整合建立建筑学院;1993年整合建立信息学院建制;1996年整合建立机械工程学院建制;2000年整合建立土木水利学院建制;2001年分离建立工业工程系;2004年整合建立航天航空学院;2009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 管理学科方面:1979年成立经济管理工程系;1984年扩建为经济管理学院,朱镕基任院长;2000年整合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 其他方面:1984年建立研究生院;1985年建立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恢复法学院;1999年并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美术学院;2001年建立医学院;2002年整合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年,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办学,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联合培养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2009年,恢复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教育研究院。[2]
- 2012年12月,撤销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分别成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11月10日,举行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药学系成立仪式。12月27日,在原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精密仪器系和新的机械工程系。
- 2015年12月,成立药学院。
学院 | 人文学院 | 社會科學学院 | 公共管理學院 | 馬克斯主義學院 | 新聞傳播學院 | 法学院 | 經濟管理学院 | 五道口金融學院 | 理学院 | 建築學院 | 土木水利學院 | 環境學院 | 機械工程學院 | |||||||||||||||||||||||||||
系 | 中国文学 系 |
外国语文学 系 |
哲学 系 |
历史学 系 |
社會學 系 |
政治学 系 |
國際關係學 系 |
心理學 系 |
經濟學 研究所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 新聞学 系 |
法律学 系 |
會計 系 |
經濟 系 |
金融 系 |
創新創業與戰略 系 |
領導力與組織管理 系 |
市場營銷 系 |
數學 系 |
物理 系 |
化學 系 |
地球系統科學 研究中心 |
建築 系 |
城市規劃 系 |
建築技術科學 系 |
景觀学 系 |
土木工程 系 |
水利水電 工程系 |
建築技術科學 系 |
環境工程 系 |
環境科學 系 |
環境規劃與管理 系 |
機械工程 系 |
精密儀器 系 |
熱能工程 系 |
汽車工程 系 |
工業工程 系 | |||
学院 | 航天航空學院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材料学院 | 其他工程系 | 醫学院 | 药学院 | 生命科學学院 | 美術学院 | 其他研究院 | |||||||||||||||||||||||||||||||
系 | 工程力學 系 |
航空宇航工程 系 |
電子工程 系 |
計算機科學 系 |
自動化 系 |
微電子與納電子 学系 |
微電子學 研究所 |
軟件 學院 |
材料學 系 |
電機工程 学系 |
工程物理 学系 |
化學工程 学系 |
醫學 系 |
生物醫學工程 系 |
公共健康 研究中心 |
藥學 系 |
生命科學 系 |
藝術史論 系 |
工業設計 系 |
環境藝術 設計系 |
陶瓷藝術 設計系 |
視覺傳達 設計系 |
服裝藝術 設計系 |
信息藝術 設計系 |
工藝 美術系 |
繪畫 系 |
雕術 系 |
醫學中心 | 核能 研究院 |
高等 研究院 |
交叉信息 研究院 |
應用數學 研究中心 |
燃燒能源 中心 |
數學科學 中心 |
體育部 | 藝術教育 中心 |
教育研究 院 |
繼續教育 學院 |
深圳研究生 院 |
基礎工業 訓練中心 |
清华大学主要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截至2011年底,不含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数据)
(截至2011年底,不含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数据)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发中心)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合作基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
教育部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
环保部重点实验室
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实验室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校际合作
具有认可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
|
与地方共建研究院 校级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
|
|
|
参考文献
- ^ 清华学制沿革述略. 清华周刊. 1934, (13-14): 1–3 (中文(香港)).
-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方惠坚,张思敬. 清华大学志(上册)(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61–81. ISBN 7-302-04319-1 (中文).
- ^ 校史研究室.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二:面向工业化建设的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1-05] (中文).
- ^ 院系设置
- ^ 清华大学统计资料简编(2010年度) (原始页面仅内网访问).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2-04-25 [2012-05-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