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式坦克
69式中型坦克 | |
---|---|
类型 | 中型坦克 |
原产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服役期间 | 1974年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第60研究所、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包头国营617厂 [1] |
生产商 | 包头国营617厂 |
制造数量 | 3500辆+ |
衍生型 | 69-II 、79式(69-III) |
基本规格 (WZ121) | |
重量 | 36.5吨 (战斗全重) |
长度 | 9.125米 (炮向前) |
宽度 | 3.27米 |
高度 | 2.45米 (至炮塔顶) |
载员 | 4人 |
装甲 | 均质钢装甲 |
主武器 | 100毫米口径滑膛炮 (69式) 100毫米口径线膛炮 (69-I/II式) 105毫米口径线膛炮 (69-IIM/79式) |
副武器 | 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 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1挺7.62毫米航向机枪 |
发动机 | 12150L-7型水冷式柴油机 580 匹马力 (430 千瓦) |
功率/重量 | 15.9 匹/吨 |
悬挂 | 扭力杆 |
作战范围 | 440 公里 |
速度 | 50 公里/小时 (最大公路速度) |
69式坦克(全称1969年式中型坦克,工厂产品代号:WZ12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0年代在59式坦克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中型坦克,自1965年开始研发,直至1974年研制成功,也是该国第一型自主研制的国产主战坦克。
在研发过程中,69式坦克衍生出众多特别型号,包括常见的“改进型”69-II、79式坦克(即69-III),79式坦克于1984年被正式和批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
历史
[编辑]1960年代初中苏交恶后,苏联撤回在中国大陆武器工厂的所有技术人员,失去技术支持对基础薄弱的中国坦克工业造成强大制约,导致中国主战坦克的研制进度于往后20年间呈现发展缓慢的状态。
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60研究所开始进行新型坦克的战技术指标论证方案,由“国营617厂”(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前身)接手研制59式坦克的改进项目,进行新坦克总体设计方案论证,是为“69式坦克计划”。
1965年,五机部正式确定新型坦克战技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并下达了研制任务,工厂产品代号为“WZ121”。1966年,617厂试制出首台样车。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受到所造成混乱的波及导致新坦克研制工作进展缓慢。[2]
1969年在珍宝岛事件中,解放军缴获一辆被反坦克地雷击断履带的苏制T-62主战坦克[3];经617厂进行测绘后,掌握的相关技术对1966年试制出的“WZ121”样车进行了部分改进,部份零部件如“月神式红外线探照灯系统”(L-4 "Luna" IR searchlight system)等被仿制并加入69式的设计中。1970年试制出了3辆新样车。经试验整车战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当时尚未设计定型的情况下,急于下令投产,因设计、工艺、装配中存在不少问题被迫中止。
1971年开始重新修改设计,1974年3月2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4][5]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69式坦克。[2]
69式坦克比59式坦克性能有所提高,由于在技术水平已落后的原因,在初期,69式坦克只进行小批量生产,而且基本被作为训练和后备用途。到了1981年为外贸而改进的“69-II”投产和隔年定型后,69式有超过3500辆被出口至世界各地,成为1980年代中国大陆出口数量最大的军用装甲车辆。
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关系转好,获得欧美国家同意和传授部份相应军事技术来改进其武器系统。69式加入了英国皇家兵工厂许可从奥地利引进[6]仿制的L7型105毫米口径坦克炮、原义大利(现英国)的阿勒尼亚·马可尼火控系统。 1981年,“WZ121D/69-III”初样车改装成功;1983年,首批2台“WZ121D/69-III”正样车生产成功;1984年进行首批量产。1986年初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7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79式坦克。
201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只保留数百辆69式及79式服役,大部份用做训练及后备用途,69式/79式被新型的96式及99式坦克所取代。
技术
[编辑]与59式坦克相比,69式坦克车体总体布置没有变化,战斗全重增大到36.5吨,采用12150L-7系列V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达到580马力,并对传动、转向机构进行了改进和密封。69式坦克并不像其他许多现代坦克一样通过发射烟雾弹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它使用了一种靠发动机内部烟气生成系统[7]。
69式坦克装有改进双轴稳定的新设计的身管54.5倍径100毫米口径滑膛坦克炮,炮身全长5.705米,身管中段偏前处装有抽气装置。[2] 用以发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弹药基数为44发,其中包括13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和18发榴弹。火炮装有双向稳定器,其中高低向液压式控制和驱动,水平向电力机械式控制和驱动,并装有弹道计算机。在炮塔防盾上方安装激光测距仪,炮塔上装有主动红外线探照灯装置和夜视夜瞄装置。69式坦克为安装双向稳定器和方向机,炮塔座圈尺寸进行了调整。[1]
69式坦克在火力、防护、机动性能上比59式都有所提高,但69式的100毫米口径滑膛炮并不很成功,部分关键部件技术不过关,解放军部队对69式并不满意,[8] 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水平,定型后也没有大批量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后来69式又改回100毫米口径线膛炮。
型号
[编辑]69式
[编辑]以59式中型坦克为原型改进研制,装有100毫米口径滑膛坦克炮、580马力柴油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线探索灯。在69式坦克(初型)定型投产后,使用部队在对装备的100辆69式使用后发现问题很多,导致初始100辆被全数退回。
69-I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WZG121”,主要是针对装备部队的69式坦克进行换炮为主的改装。在初期包括“WZG121”方案(样车/100毫米线膛炮)和“WZGA121”方案(计划/105毫米线膛炮)。1984年底下达改装技术要求,1985年底改装出两辆样车,1988年底完成定型试验。主要改进是用59式坦克的100毫米线膛炮代替原有的100毫米滑膛炮,身管上增装了热护套;加装光点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加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热烟幕系统、炮塔栅栏式屏蔽、车体侧裙板;改进坦克通讯器材。 由于更好的79式坦克和88式坦克已经定型,69-I的改进反而没有多大意义了。[1]
69-II
[编辑]69式坦克专门为外贸出口而改进的型号,工厂产品代号“BW121”,在1980年代初签订了69-II的出口订单。617厂于1981年在69式坦克基础上完成设计并在当年投产,1982年通过鉴定。移植研制中的中国国产二代坦克的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战斗全重36.7吨。首个生产版本于1982年交付。 与69式坦克比较,其改进包括:[1]
- 100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前端装有抽气装置,弹药基数为44发。
- 自动装表式简易火控系统,包括TSFC双轴主炮稳定系统、70式炮手瞄准器、TLRLA激光测距仪、BCLA弹道计算机四部分组成
- 新型电台和车内通话器
- 发动机改为12150L7BW型柴油机(额定功率仍为580马力)。
- 改进传动系以及操纵系,设有液压助力装置
- 增设橡胶侧裙板
- 增装热烟幕装置
- 增设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69-II式因为定价远比欧美和苏联坦克低,在国际军火市场很受欢迎,被大批量出口到伊拉克。包括巴基斯坦特许生产的,出口巴基斯坦的69-II坦克称为69-IIAP。
69-IIA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BW121A”,是在69-II坦克的基础上于1981年~1982年改进而来的,主要为增设“核、生、化”三防系统;炮塔两侧和后部加装了栅栏式屏蔽,以及烟雾弹发射器。
69-IIB/C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BW121B/C”,为69-IIA式配套使用的指挥型坦克,主要改进是加装通信器材及辅助发电机组,炮塔顶部装有杆状无线电天线,炮塔后部加装两个储物架,内藏线卷及战场电话[9]。69-ⅡC式指挥坦克在69-ⅡB式指挥坦克基础上改换通信电台,69-ⅡC1式指挥坦克在69-ⅡC式基础上改进共用宽带天线。
69-IIM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WZ121H”,在69-IIA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1988年开始研制,1989年通过鉴定并投产,换装带有热护套的105毫米线膛炮,采用的激光测距和瞄准合一的瞄准镜,在车体首上甲板、炮塔正面和两侧裙板前部有附加装甲。[1]
69-IIMP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BW121J”,在69-IIM坦克基础上改进用于外贸出口,1989年开始研制,于1990年通过鉴定投产,其最大改进为将主动红外夜视器材换为被动微光夜视观瞄装置,改为双向装表简易火控系统。[10]
69-IIMA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WZ121K”,在69-IIM坦克基础上改进用于外贸出口,于1992年通过鉴定投产,主要为用双向装表火控系统取代自动装表火控系统。[10]
69-IIMB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WZ121KZ”,为69-IIMA式配套使用的指挥型坦克,加装了1部电台及辅助发电机组。
79式(69-III)
[编辑]79式中型坦克 | |
---|---|
类型 | 中型坦克 |
原产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服役期间 | 1984年 |
使用方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617厂 |
制造数量 | 约300辆左右 |
基本规格 (WZ121D) | |
重量 | 37.5吨 (战斗全重) |
长度 | 9.22米 (炮向前全长) |
宽度 | 3.27米 (不带裙板)/ 带裙板3.3米 |
高度 | 2.40米 (至炮塔顶) |
载员 | 4 |
主武器 | 105毫米口径线膛炮 (备弹44发) |
副武器 | 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 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
发动机 | 12150L-7BW型水冷柴油机 580 匹马力 (426 千瓦) |
功率/重量 | 15.4 匹/吨 |
悬挂 | 扭力杆 |
作战范围 | 460 公里 (带附加油箱 580~600千米) |
速度 | 55 公里/小时 (最大公路速度) |
在研制期称为69-III式(工厂代号:WZ121D)是在59-II式、69-IIA式基础上[11],加入从英国许可引进的代号“三七工程”的技术项目的改进版本。1981年改装成功初样车,1983年生产2台正式样车,并通过了随后的性能试验,证明其完成了战斗技术指标,1984年进行首批生产。1984年10月1日,“69-III”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中首次公开露面。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工作委员会[12][13][14]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79式坦克。总产量约三百辆左右。
79式坦克应用了国外3项新技术,以及国内42项新技术,其主要改进包括:[1]
- 中国大陆第一种装有挂胶履带的坦克,可拆式橡胶履带护套
- 中国大陆第一种装有在NBC生化警报启动时自动闭合舱门的坦克,带滤毒罐和增压风扇的超压集体三防系统
- 10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自奥地利许可引进的英国皇家兵工厂L7型线膛炮),身管带热护套,炮口有校炮镜。配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
- 英国马可尼(Marconi)带激光测距仪、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的TSFCS型简易火控系统,昼间或夜间短停可运动目标精确瞄准射击,在1000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达80%以上。
- 第二代被动式微光夜视系统,取代了69式坦克的主动红外夜视器材,包括炮长用微光夜视瞄准镜、车长用微光夜视观察镜、驾驶员用微光夜视仪。
- 12150L-7BW型水冷12缸V型柴油机,额定功率580马力。
- 传动装置为液压助力操纵装置。
-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10毫秒内探测出火源,并能在60毫秒内扑灭火点
- 利用向发动机排气管中喷射柴油形成热烟幕
- 车体两侧装有橡胶屏蔽裙板,裙板上有乘员登车的踏孔
79-II
[编辑]79-II坦克用于外贸出口,1983年开始研制,1984年生产出一台样车。但没有列装纪录。[1]
79-II式坦克在79式坦克基础上又做了4项改动:
- 火控系统改成了自动简易装表火控
- 炮控系统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
- 炮塔前部两侧焊装了烟幕弹发射器支架
- 炮塔周围加装了栅栏式屏蔽[15]
653坦克抢救车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WZ653”,采用69-II式坦克底盘的变型车,去掉炮塔,安装纹盘、起吊装置,推土装置,牵引装置,主要用于野外条件下对失去自行能力的坦克施救后送。战斗全重38吨,车体上部安装液压吊臂起吊重量为10吨。1981年研制任务转交哈尔滨674厂,1982年投产,1983年通过鉴定。 在653坦克抢救车基础上用79式(即69-III式)坦克底盘的改进型(工厂产品代号“WZ653A”)命名为“84式中型坦克抢救牵引车”,1984年批准设计定型,是中国第二代坦克抢救牵引车。[16]
84式坦克架桥车
[编辑]工厂产品代号为“WZ621”,1981年定型。由桥梁、架设机构在架桥时将两个半桥箱式结构通过连桥机连成一个整桥。保障坦克和机械化部队通过壕沟、岸壁、沟渠、弹坑和较窄的河流。
使用状况
[编辑]使用国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初期量产154辆69式用作训练和科研。[17] 约282辆79式坦克装备坦克第8师。[18]
- 孟加拉国 - 250 辆
- 伊朗 - 200 辆
- 缅甸 - 80 辆
- 巴基斯坦 - 400 辆
- 斯里兰卡 - 不详
- 辛巴威 - 10 辆
- 苏丹 -100辆 69-I,100辆79式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不详
- 孟加拉国 - 69-IIG,数量不详
- 伊拉克 - 2210辆 69-II系列坦克 (多数在战争中已毁) 和286辆653坦克抢救牵引车
- 泰国 - 1987年采购53辆69-II和5辆653坦克抢救车 (2010年25辆退役用做建造人工鱼礁) [19]
伊拉克与实战结果
[编辑]伊拉克是世界上装备69式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1981年5月,中国五机部的外贸公司——北方公司签订合同,向伊拉克 出口2860辆 69-II中型坦克和 286辆抢救牵引车,三年时间完成。合同签订后当年要完成出口100辆坦克。这些出口坦克中包括 69-II 坦克、69-IIA 坦克以及 69-IIB、69-IIC、69-IIC1指挥坦克 等多种应伊拉克要求不断改进的型号。69-II坦克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20多项重大技术改进:换装了100毫米线膛炮,火控换成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此外三防装置、车体屏蔽、行星传动、转向机、离合器、冷却系统、方向机、红外夜瞄夜视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坦克的综合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海湾战争中损失高达七成。1991年海湾战争时的69式坦克装有105毫米主炮、自动装弹机的125毫米主炮或是改装160毫米迫击炮成为自走炮,常规款式全数车头装有倾斜复合装甲,称为69式Q-M。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正规军装备69式Q-M用于保卫东南部城市纳西里耶。
伊拉克69式Q-M衍生型:
- 69式Q-M(标准型)-(1986年-1988年)装有100毫米线膛炮、车头倾斜复合装甲、天线、部分装有160毫米迫击炮。
- 69式Q-M1-(1984年-1988年)装有北约标准105毫米线膛炮、激光测距仪。
- 69式Q-M2-(1986年-1991年)装有华约标准125毫米滑膛炮、自动装弹机、激光测距仪。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虎啸东方:中国59式到88式主战坦克的技术发展],《国际展望》。
- ^ 2.0 2.1 2.2 69式坦克——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坦克装甲车辆》网络版。
- ^ 老坦克兵的BLOG:《珍宝岛战斗的乌龙案-图说545号坦克》. [201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军史上的今天-1974年2月13日(成立軍工領導小組). [2014年9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3日).
-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军史上的今天-1975年6月18日(撤銷軍工領導小組). [2014年9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3日).
- ^ 被我国引进后,发扬光大的105毫米和120毫米坦克炮
- ^ Type 69. [2013-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 代号“121” ——中国69式坦克列装之初的回顾与思考.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army-guide.com-69式坦克. [2007-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 ^ 10.0 10.1 69式改进型坦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坦克装甲车辆》,2004年第05期。
- ^ 中国79式中型坦克,《兵器知识》. [2020-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军史上的今天-1979年5月30日(成立常規軍工委員會). [2014年9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3日).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成立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的通知》,1988年6月25日(撤銷常規軍工委員會). [2014年9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 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一师苏中分会:《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册)》正文——『二、武器装备定型』. [201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79-II式.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5).
- ^ 中国研制和装备的几种坦克抢救牵引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2005年07月22日
- ^ 聊一聊中国坦克工业的革命家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浪网,2019年05月05日
- ^ 济南军区装甲兵坦克八师发展历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济南信息港 2018-01-13
- ^ 泰购我69-2坦克曾在泰越边境冲突中屡立战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环球网,2010年09月15日
- Alan K. Russell. Modern Battle Tanks and Support Vehicles. Greenhill Military Manuals. 1997年. ISBN 1-85367-258-0.
外部链接
[编辑]
59式、62式 、63式 | 69式、79式 | 80式、85式、ZTZ-88 | 90-II式、ZTZ-96、ZTZ-99、ZTQ-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