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應該是從中國歸化日本的記者,他在2024年12月訪問上海時,發覺當地的狀況與人們的生活的變化令人驚訝。下面是這個報導內容的大致介紹。
一、中國第一的國際城市=上海的變化
上海是一個擁有25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多年來它被稱為是中國唯一能與東京相媲美的城市,它是體現中國經濟發展的優等生。人們經常會將上海與東京做比較,但在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再來訪問上海時,所看到的街道景象遠比所想象的更令人震驚。
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整個城市失去了活力。許多日本人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就常常往返於上海和日本之間,他們齊聲說:上海逛街的人群明顯減少了。的確,有一些旅遊景點擠滿了國內遊客,但是上海市中心的許多街道卻少有人影,呈現出安靜而寂寞的景象。過去的活力已看不到影子。
二、在重建的影子下所呈現出來的空洞化
上海這個變化的背後,其實是有著《政府主導的都市更新加速》的原因。老房子被迫搬走,居民就不得不紛紛搬到郊區。曾經熱鬧非凡、充滿活力的地區,如今卻一片寂靜。房屋的門用水泥黏住,變成了混凝土牆。也許是為了緩解孤獨感吧!牆上畫滿了花卉和動物的圖像,也貼上了彩色鮮艷的海報。夜晚,在微暗的路燈之下,漂流著一種淒冷的氣氛。這種胡同的光景在城市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而且範圍很廣。
三、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多的強迫搬家呢?根據當地居民透露,政府計劃清理舊房屋以建造新房屋,用來增加土地的價值。同時,也要改善混合住宅區居民的居住環境。但是,由於房地產市場的低迷,重建計畫就陷入停滯,許多地區多年來就一直處於被放置的狀態。
繁華街道的變化也很明顯。相當於東京銀座、表參道的南京西路、淮海中路等的繁華地區,很多的商店都關門了。空置的商店都很顯眼,玻璃門上掛著鎖。 2024年,日本伊勢丹退出上海,太平洋百貨、梅龍鎮廣場等曾經深受上海居民喜愛的老牌百貨公司也都紛紛關門。隨著實體店舖數量的減少,在該地區行走的人數也大幅減少,失去了往日的熱鬧,營造出一種荒涼的氛圍。
四、星巴克持續關門
其中,令人們震驚、同時也成為上海熱門話題的是:24年以來,一直是上海熱門聚會地點的「星巴克新天地店」的關門。該店位於新天地的入口處,是計程車接送與下車的熱門地點,而星巴克是於2024年12月31日關閉的。在商店關門前,從關閉前的12月中旬開始,就看到許多市民前來惜別。
上海是世界上咖啡館數最多的城市,但近年來,咖啡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本土的品牌瑞幸咖啡、庫迪咖啡等新興的連鎖店紛紛湧現,它們以9.9元人民幣(約220日圓)的低價策略展開激烈競爭。位於辦公室、商場的星巴克門市就一個接一個關門。公司的員工在高層辦公室的一樓的星巴克排隊的日子似乎已經成為久遠過去。
五、「消費降級」的時代,年輕人的行為產生了變化,而變得更加節儉
目前,「消費降級」一詞已成為中國的流行語。因為年輕人的高失業率和不確定的經濟前景,無法指望收入會增加,這就導致人們盡量克制支出。由於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失業,人們就變得更加節儉。
商場裡人不多,只有餐廳樓層仍有能力吸引顧客。其中,高級商店依然冷清,顧客持續湧向平價商店。如果看一下《大眾點評》(中文版的飲食部落格)的話,高級店有團購3折的優惠券。在上海期間,這位日本記者,無論是工作還是私人目的,當他與人吃飯時都會使用優惠劵。折扣率高而且又好用的優惠劵,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很划算的,但對於商家來說,肯定是出血大服務。
年輕人的消費行為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往「重面子、追流行」的趨勢,已轉變為《只選擇必需品和低價位商品的趨勢》。這位日本記者的一位朋友說,她以前只穿名牌,現在則在網路上買衣服,化妝品也改用媽媽那一代的人所使用的國產品。這簡直是變了一個人。她的薪水比一年前減少了三分之二,約100萬日圓的年終獎金也將不再發放。
此外,在中國,傳統上有不喜歡冷食的文化,人們也沒有自備便當的習慣,但最近出現了新的消費習慣,比如越來越多的白領女士用微波爐將午餐加熱來食用。
另外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使用網路叫車的計程車比以前是更早到。某一位計程車司機說:「乘客減少了,我的收入也減少了一半。特別是我已經見不到外國人了。現在我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一個月沒有休息一天,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
在上海,到處可以聽到很多人說:他們賺不到錢了。許多破產企業的管理人表示,「雖然我們撐過了三年的疫情,但卻死在『消費降級』」。
前面所說的星巴克,在20年前是任何辦公大樓或購物中心都嚮往的租戶,它是一種代表地位的存在,但卻在低價戰中敗下陣來。走走到這一步的過程其實是象徵中國經濟變化的一個現象。
六、咬牙度過難關
儘管經濟不景氣,人們被迫過著嚴峻的生活,但人們還是絞盡腦筋,堅強、勇敢的活下去。前面選擇“帶便當”的朋友說,“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外食減少了,我開始吃得更健康。”正如這個說法所象徵的一般,可以看見許多人積極看待逆境的態度。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