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笔记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1

第一课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1》

曲目:《请弹吧》(右手)

学习要点:
(1)基础知识:五线谱、高音谱号、4∕4 拍、音符 do、大拇指是 1 指、全音符唱 4 拍。

(2)坐姿:琴凳一定要摆在钢琴正中央,身体坐在琴凳正中间、正对中音区的位置,大
约坐在琴凳 2/3 的位置(膝盖窝不要碰到琴凳),上身挺直略向前倾,两肩平行、头摆
正,两只脚自然下垂与肩同宽,左手放在左腿上。

(3)手型:手背、手腕、小手臂在一条平行线上,胳膊肘略大于 90 度角,将所有手指关
节和掌关节顶出,大指与食指之间呈椭圆型鸡蛋状。
大指第一指关节外侧放在琴键上;2、3、4 指用手指前端的肉站立(不要用指甲、手指肚
接触琴键);5 指用手指右前端触键。
( 如果小朋友不好掌握手型,可以将左手握拳,用右手轻轻包住左手,把左手慢慢撤出、
即为右手手型。)
手指弹奏白键 2/3 的位置,不要伸到黑键中间,白键和黑键中间放一只铅笔,位置刚好。

(4)弹奏要点:弹奏时要将手垂直慢慢抬起,高度大约和谱架同高,落下时要慢不要砸
琴。
               要用整只小臂带动手、手腕保持不动,不要让手腕上下移动。
              大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不要将其他琴键按下。
              每一个音 4 拍要唱平均、每一个小节中间起手速度要一样,不要长短不齐。
第二课

                                                                                                                                        
曲目:《请弹吧》(左手)

基础知识: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 1 指的认知。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节
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
(1)头部: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头一边数,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其实是不必
要的,这么做会使整个上半身不停晃动、重心不稳,也不好看。

(2)肩膀:因为刚开始弹琴整个上半身都会紧张,所以很多孩子在弹琴时都有耸肩的动
作,这样弹琴不仅姿势不好看,还会使整个手部的力量向上提、影响力度的传送,感觉很
累。
由于耸肩所以腋下就会紧紧地夹着这样的姿势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肩膀放松
放平、腋下微微打开。

(3)胳膊肘:因为大指用力、整只手都向左边倾斜,导致手肘向外翘起,这样做整只手
的手型就会受到影响,平行的手背会向大指方向倾斜;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肘自然放松下
垂。

(4)时值(拍子):因为刚开始弹琴手指力度不够,第一个音弹下去数拍子的时候,手
指已经把键盘松掉了,弹钢琴时手就是我们的嘴,如果松掉键盘音符的时值就改变了,4
拍就变成了 1 拍,整个乐曲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保持音符的正确时值是很重要的。而且数
拍子的时候正是调整手型的最佳时机,正好可以在手不动的情况下把错误的手型修正。

(5)力度: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弹琴,就希望弹出的声音可以和老师弹奏的声音一样大,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刚开始学琴整条手臂和手指的力量还不能准确、
自然地掌握,整只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盲目的追求音量效果,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
手更加僵硬,不仅弹出的声音不好听(像在砸琴),还会直接影响正确的手型。
所以我建议只要把键盘弹到底(一定要注意不能弹一半)能够出声、手型正确、时值准确
就可以了,不必太强调音量;因为随着弹琴技巧的熟练,对手型掌握自如,力度问题自然
会得到解决。

(6)脚部:很多孩子在弹琴过程中两只小脚都会盘在一起,或者是来回的晃动,这也是需要
改正的。
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弹琴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
既要听老师讲,自己的脑、眼、嘴、手、心还要高速运转,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不
必要的、会影响弹奏的肢体动作去掉,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以免日后一边要学
习新课程、还要改正老毛病,岂不事倍功半!
第三课

                                                                                                                                        
【小汤 1】

曲目:《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

基础知识:(1)音符:二分音符唱 2 拍、四分音符唱 1 拍。

         (2)符干: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弹奏(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一
般规律,以后曲目中会有所不同)。

    
弹奏要点:
(1)节拍:这两首曲目中每小节的音都扩展为 2 个、四个,这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节
拍时值要弹够、弹均匀,不要忽长忽短。小节之间的节奏也要平均。
这时抬手的高度就很重要,不要忽高忽低,要控制在同一个高度(和谱架同高),速度才
能相同。

(2)双手交替弹奏:这两节课的练习重点就是双手交替弹奏,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
方。
在准备时两只手的大指就要同时放到 do 上,右手弹奏时很多小朋友会把左手整个向左边
挪、或者从键盘上拿下(左手弹奏时右手相同),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做两只手就
会很忙乱,因为右手弹完之后马上要接左手弹奏,如果将左手拿开再需要弹奏时,还要重
新找左手 do 的位置(右手弹奏时也一样),两只手就会在键盘上来回、上下挪动,不仅
动作不好看、小节之间的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在右手 1 指弹奏时,左手 2、3、4、5 指在原来的把位上保持不动,只将
左手的 1 指藏在 2 指下面,这样就空出了右手 do 的位置,既不影响右手弹奏、左手的把
位也不会移动;左手 1 指弹奏时,右手 2、3、4、5 指保持不动,将 1 指藏到 2 指下即可。
这样弹奏两只手的姿势、节奏都不会受到影响。

(3)手型:在双手弹奏时要注意两只手的手背要撑平、很多小朋友会将双手同时向外侧
倾斜,这时应该将重心向双手中间对齐。在一只手弹奏时要注意,不弹的那只手要支撑好
手腕要支撑住,不要把手掌放在键盘上。

(4)学习两只手交替弹奏,双手在抬起和落下时都要慢,速度不要太快、动作不要太猛 ,
不要砸琴。
第四课

                                                                                                                                        
【小汤 1】

曲目:《火车》、《海军工兵》

基础知识:
(1)音符:右手 re、左手 si。
(2)节拍:全音符 4 拍、二分音符 2 拍、四分音符 1 拍。

弹奏要点:

(1)手型:左右手两个音都用 2 指弹奏,弹奏时不要 2 指折指,不要用指头肚、指甲尖


触碰琴键;不要将 2 指伸到黑键中间去。
2 指触键的同时其他的手指不要翘、也不要勾着,要同时贴在琴键上,保持好基本手型。

(2)节奏:一定要注意不同音符之间的节奏,这也是这首曲目的难点所在。很多小朋友
在弹全音符时(4 拍),因为每小节只有一个音比较容易弹,所以会弹得很快;而到了四
分音符(1 拍)时,因为要弹四个音有一定的难度,速度就会明显慢下来;我通常建议把
最难弹那一小节的速度,也就是弹得最慢的那一小节,定为全曲的速度,这样整首曲子的
节奏就可以统一、就不会忽快忽慢了。如果有明显的节奏不统一,家长也不好掌握,可以
适当使用节拍器。
第五课

                                                                                                                                        
【小汤 1】

曲目:《小矮人进行曲》、《小矮人舞曲》

基础知识:
(1)《小矮人进行曲》主要是复习巩固前面所学习过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右手
do、re,左手 do、si。
     弹奏注意每小节两个四分音符之间的节奏要紧凑、间不要拖长拍子,二分音符弹奏时
不要着急、要数够拍子再往下弹。
     小节之间的拍子也要准确,两只手的二指不要折指。
     很多小朋友在双手弹奏时,两只手在白色键盘上的位置不是平行的,而是一只手靠上、
一只手靠下,应该注意让两只手的手背高度一样,手指前端距离黑键的位置也一样。

(2)《小矮人舞曲》认识附点二分音符,节拍器的使用。
    从这首乐曲开始,曲目的节奏将更为复杂,这时节奏的控制就更为重要。很多老师和家
长认为刚开始弹琴,节奏不准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从最简单、最初开始重视,弹到复
杂的曲子时整个节奏就会很混乱。

    当然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点节奏偏差都没有,但是大方向还是不能错的,一首
乐曲的整体节奏一定要稳定,这时就可以使用节拍器作为辅助手段。每首曲子如果三小节
以上存在节奏问题就需要用节拍器来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是用,要把曲子弹熟
之后再用。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可以将节拍器调到最慢的速度,适应以后再根据孩子实际
弹奏速度调整。
第六课
  
                                                                                                                                        
【小汤 1】
曲目:《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

基础知识:
(1)《玛丽有只小羔羊》学习右手新音 mi、用 3 指弹奏。因为我们人的 1、2 指手指独
立灵活性是比较好的,所以在弹奏时困难不大;从 3 指开始就会出现较多问题,当 3 指落
键时是比较容易折指的,而且会出现手指前后闪动,不能让手指很好的稳定站立,而且很
多孩子在弹奏时会把不用的 1、2、4、5 指都翘起来,或者把不弹的 4、5 指键盘压下,
这时一定要注意 3 指落下时第一指关节要顶住不要折指、晃动,其他手指在 3 指落下时清
搭在键盘上即可。

在节奏上一定要注意 1 拍之间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忽快忽慢;1 拍接 2 拍时拍子长短


要区分清楚,很多小朋友会把 2 拍弹得和 1 拍一样, 2 拍时值要弹够再起手。如果节奏有
明显问题,可以使用节拍器。

(2)《伞兵》学习左手新音 la、用 3 指弹奏。这首乐曲在节奏上没什么难点,主要是复


习附点二分音符的拍子,手指弹奏要求和右手是一样的。
第七课

曲目:《越过山坡》、《雷格泰姆舞》

基础知识:
(1)《越过山坡》:这首乐曲主要是复习音符 la、mi,没有什么难点。

(2)《雷格泰姆舞》:是近期所学的第一首旋律较为完整的、具有歌唱性的乐曲。在弹
奏这首曲子时一定要注意两只手交替弹奏的完整性、中间不要有间断;两只手的力度也要
相同,不要一只手重、一只手轻。
因为这首乐曲比较长,节拍比较多,所以弹奏时速度容易快,一定要注意节奏要均匀,不
要忽快忽慢。

(3)慢练的重要性:很多初学的小朋友弹琴都偏快,这和孩子的年龄、性格有很大的关
系,虽说性格不能改变,但是弹琴却是慢工出细活。刚开始学琴因为各方面条件还不稳定
所以还是主张慢,弹琴进度要慢、速度要慢、心性也要慢。

    很多家长在孩子初学琴时就互相比较孩子学琴的进度,你家孩子这周弹了几首曲子、我
家孩子已经弹到什么教材了,本来很好的良性学习却成为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孩子一首曲
子还没弹好就学下一首,一本书没学完就换新的教材,这样做短期内看似孩子进度很快,
长期下去基础没打好、知识没学够,最终一边学新的还要补旧的,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希望家长和琴童们能摆正心态,为漫长的学琴之路打下坚实的
基础。
第八课

                                                                                                                                        
【小汤 1】

曲目:《排钟》、《滑稽面孔》

基础知识:左手 4 指 sol,力度的控制。

(1)《排钟》:从这节课开始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整只手在琴键上的位置,因为 4 指比
较短,所以用 4 指弹奏时,孩子为了能触到琴键通常会把整只手向前挪,这样就造成较长
的 2、3 指会伸到黑键中间去,现在曲目比较简单不会对弹奏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很多老
师会忽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将正确的手位(第一课)变成错误的,随着曲目难度增
加、音符增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当手在白键上来回移动时,因为有手指伸到黑键中造成
牵绊,整只手就不能流畅的进行跑动弹奏;而且会看到整只手在琴键上上下下来回挪动,
既不美观、也影响速度,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整只手在白键上的位置,不要受到某一个
手指的影响。

(2)《滑稽面孔》:这首曲目音符较多,每个手指长短不同,弹下去的力度也就不一样 ,
所以孩子在弹这首曲子的音时总是重一个、轻一个,就好像我们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这样
弹奏手上的力度完全没有受到控制,只想到把音弹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到音色。当然我们
不可能把每一个音的力度都弹得完全一样,但是整首曲目听起来还是应该力度适中,不要
太突兀,让人听起来很刺耳。
第九课

【小汤 1】

曲目:《老麦克唐纳》、《拔河》

基础知识:什么是音程及弹奏方法、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1)音程:一个音弹奏叫做单音,两个音同时弹奏就叫做音程。我们把位置低的音称为
“根音”,位置高的音称为“冠音”。因为需要同时弹奏两个音,在弹奏时就要注意几个
问题:

a、如何唱谱:孩子们通常会先唱位置高的音、再唱低的音(从上往下唱),这样唱谱是
不对的;应该从下往上唱,也就是先唱根音、再唱冠音。

b、速度相同:因为要同时弹两个音,而我们的手指长短不齐,孩子弹出的音响效果听起
来就是一前一后出声,这样弹奏就将音程弹奏变成了单音弹奏,已经将音符性质改变了,
所以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让两个音同时落键,让两个音同时出声。
方法:在抬手时先将两个需要弹奏的手指前端对齐,在落键速度就是相同的。

c、力度相同:因为手指力量不一样,弹出的音色也不相同,但是因为是音程弹奏,所以要
尽量将两个音的力度弹成一样的,不要一轻一重。如果力度不均较重的音会把较轻的音掩
盖住,听起来好像只弹了一个音。
方法:弹奏时可以把力度较重的手指轻一点,力度较轻的手指重一点,这样互相调配听起
来的音色就会比较均匀。

(2)休止符: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比较相近,一定要注意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区分
清楚。练习休止符时不要急着双手弹奏,可以在弹奏时先单手弹奏,把空拍唱出来加深印
象。
第十课

曲目:《教堂管风琴》、《扬基歌》。

基础知识:右手 4 指弹 fa。

(1)4 指弹奏:复习第九课基本弹奏要求,第四指是比较难弹的手指,孩子在弹奏时容易
将 5 指的音碰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整只手抬起来时,把 4 指略向下伸出来一点,这样
就不容易碰到其他的音;还有的孩子为了不碰到其他不弹的键,就一直觉着不弹的手指,
这样做手型完全走样,而且整只手都会紧张,所以要注意在 4 指落键后其他手指要马上放
到琴键上。

(2)曲目的完整性:从《扬基歌》开始,我们就不能够只单纯强调音乐基础知识(音符 、
节拍),还应注意曲目的完整性。很多孩子在弹一首乐曲时,哪怕只有 4 小节也会在音符、
节奏、连贯性上出现错误弹得磕磕绊绊,因为曲子较短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从最
初就养成了错误的弹奏习惯,认为一首曲子出现点错误是正常的,久而久之当曲目越来越
长错误就会越来越多,一首完整的曲子弹得支离破碎、乱七八糟,不要说情感表现就连不
出错的弹一遍都不可能;这就好像我们从最初学说话,如果一句话都不能完整的说出,那
么当我们要朗诵大段文章时怎么可能流畅!所以我们要从最初、最简单做起,每一首曲目
都要练熟,通常我会以连弹 3 遍不出错作为标准,这样才能说是保质保量的完成。
第十一课

                                                                       【小汤 1】

曲目:《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摘棉花的老人》

基础知识:分句有表情的弹奏、同音连线。

(1)《弗吉尼故乡》:从这首乐曲开始要让孩子学会音乐的分句,就像我们读文章一样 ,
刚开始是通篇不分层次、成片的朗读,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将自己要读的文章分句、分段
让听者不再一头雾水、找不到主次。弹奏乐曲也是一样,我们的手就是我们的嘴,要将乐
曲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听者,首先要让大家知道你弹得是什么故事,每一句、每一段说了些
什么,然后再根据故事情节加入感情的渲染、有表情的进行弹奏。

一般简单的曲目以四小节为一句就可以了,通常孩子不容易找到划分段落,可以在弹奏熟
练后让孩子先唱出来,熟悉旋律分句后在弹奏时一边在心里默唱一边弹,这时手上的旋律
感就比较强了。

(2)同音连线:《摘棉花的老人》将两个或以上相同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就叫做同音
连线。
很多孩子会将每一个音都弹奏出声、或者第二个音的拍子还没数完就起手,这样弹奏都是
不对的,同音连线只需要将第一个音弹奏出声,剩下的音手指压住琴键不动光数拍子就可
以了,一定要注意保持住音符的时值。
第十二课
【小汤 1】

曲目:《自新大陆交响曲》、《军号响》

基础知识:右手 5 指 sol、力度弹奏要求,复习同音连线。

(1)《自新大陆》右手新的音 sol,很多孩子弹这个音时为了好使劲,会将整个 5 指外侧


躺在琴键上,整个手背就会偏向右侧,正确弹奏应该用小指右前端的肉站立、保持手背平
行。弹到这个程度会因为曲目难度的增加忽略手型,这点一定要注意,好的手型对弹奏会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弹奏力度:在前面的弹奏中因为孩子手型还没有固定掌握好、对键盘的适应性
还不强,所以对力度可以不做要求,只要琴键弹到底声音稳定就可以,从这节课开始基本
问题已经解决就要增强力度练习了。落键时要将每一个音弹到底、弹扎实,将整条手臂的
力量集中在指尖,尽量将声音弹得圆润、饱满不要发虚,手腕的支撑很重要,不要上下颠
左右晃,保持住延音的音色。
第十三课

【小汤 1】

曲目:《划呀划》、《有谁知道我的忧愁》

基础知识:复习音程弹奏、双手连贯弹奏。

(1)《划呀划》:主要将前两节课内容进行复习,要注意同音连线第二个音因为不需要
弹奏,最后两拍钢琴已经没有声音,这时手还要放在琴键上,要等时值弹够再起手。

(2)双手连贯弹奏:上节课我已经讲过,从现在开始不只应要求孩子能将乐曲完整无误
的弹奏下来,还应该在简单的弹奏技巧上予以要求。虽然孩子可以将乐曲音、节奏、拍子
基本不错的弹出来,但是在左右手衔接时总会停顿一下,或者两只手的力度相差太多、因
为换手力度突然增强或减弱,让人很明显感觉到不是一只手弹奏的,这样曲目旋律听起来
总是感觉不够流畅、完整。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两手交换弹奏时,节奏一定要稳定不要忽快
忽慢;如果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力度也要一致,这样整首乐曲听起来就会很舒服。
第十四课

                                                                     【小汤 1】

曲目:《乘黄包车》、《班卓琴手》、《公主圆舞曲》

基础知识:新音左手 5 指 fa、什么是圆舞曲并有表情的演奏。

(1)左手 5 指 fa:《乘黄包车》左手 5 指弹奏和《第十二课》右手 5 指弹奏的要求是一


样的,因为左手没有右手灵活所以需要更多单独的练习。

(2)圆舞曲:《公主圆舞曲》是小汤一这本书中弹奏旋律最强,也最适合有表情演奏的
开始,从这首曲目开始要让孩子不只是技术性的弹奏,而应该富有感情的演奏,让钢琴弹
奏真正成为钢琴演奏。

A、首先要让孩子初步了解什么是“圆舞曲”,当然年龄小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了解,但
是基本概念还是要有的,因为“圆舞曲”是钢琴曲目中一个大类,我们要从一开始接触就
有一个正确、明晰的概念,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 世纪后半叶用
于社交舞会,19 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 3/4 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
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
为圆舞曲。

B、如何有表情的弹奏:既然是舞曲在节奏上应该是欢快、平稳的,不要弹得太慢、太拖
沓,但听起来不能太赶好像很着急的样子,一定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最适合的速度应该
是比孩子弹得最熟练的速度稍慢一点为宜,这样能保证在不出错的情况下充分的表现情绪。

音色要饱满、圆润所以力度不要过强、过于生硬,否则就变成了进行曲的感觉,。孩子在
弹奏这首曲目时切忌砸琴,要在落键时控制力度,声音要像橡皮球落在地上,既扎实又不
刺耳。要把自己的手想象成在跳舞的双脚、琴键就是地面,双手交替弹奏时左手的音稍重
一点就可以不能太强,否则左手太重、右手太轻会感觉是一个脚受伤的人一拐一拐的跳舞。

最初孩子做起来肯定会有困难,所以只要个别小节能够做到就可以了,经过长时间的练习,
一定会把情绪自然的运用到钢琴弹奏中。
教材:《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2》

                                        第一课

曲目:《上学的日子》、《捉人游戏》

基础知识:八分音符时值、音符的名称。

(1)《上学的日子》:这首曲目主要是复习巩固基本手型、小汤 1 所学的双手 5 个手指


的弹奏方法;以及全音符、附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拍数。

(2)八分音符:学习新的八分音符,八分音符从形象上看就是一个完整的音符,每一个
部分都有它的名称,黑黑的圆脑袋叫“符头”、细长的一条棍叫“符干”、连接两个音符
的横线(♫)或者一个八分音符上一个小小的尾巴(♪)叫“符尾”。

在弹奏《捉人游戏》时孩子通常会把八分音符的拍子弹得和四分音符一样长,这样听起来
弹得都是四分音符是错的,一定要注意八分音符只唱半拍,八分音符的时值是半拍、也就
是一拍的一半,两个八分音符合起来唱一拍,弹奏时要短一些。
第二课
【小汤 2】

曲目:《穿过树林》、《长号手》

基础知识:强弱拍弹奏、左手伴奏练习。

(1)强弱拍弹奏:钢琴强弱拍是以主次音(正负拍)来划分的。以 3/4 拍为例完整的一


小节一共有 3 个音,第一个音为“主音”力度是第一拍最强、然后依次减弱;不完整小节
会去掉第一个音,只剩两个或一个音,如果没有特别标明力度,通常要弱弹。

《穿过树林》第一小节就是从第 3 个弱音开始的,左手第一个音不要弹得太强,否则听觉
上会误以为这个音是本首曲目的主音;正确弹法应该突出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因为这个
音才是这首曲子主旋律的开始。

(2)左手伴奏:在小汤 1《公主圆舞曲》我已经讲过要开始训练孩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
《长号手》可以更具体的要求,这首曲目就是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加以伴奏,两手同时
弹奏时要尽量突出右手主音、因为这个音是主旋律所以不能忽略,左手伴奏是下行旋律,
可以做渐弱处理,这样整首曲子听起来左手虽然每小节都是重复的,但因为有音色的变化
听觉上比较生动、内容丰富。

要注意节奏都在左手,所以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着急;右手音程要按照所讲过的要求和
左手尽量配合在一起,不要错开弹奏。
第三课

【小汤 2】

曲目:《噢,苏珊娜》、《十个小印第安人》。

基础知识:认识高音谱号 si、低音谱号 re,背谱弹奏。

(1)《苏珊娜》:让孩子认识 si、re 高低音谱号两种不同的写法,这两种写法只是长相


不同,弹奏的音是同一个。从现在开始要让孩子明白在钢琴学习中音符、指法等诸多因素
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学会活学活用、灵活掌握。

(2)背谱弹奏:从小汤 2 开始可以逐渐训练孩子的背谱能力,孩子对基本弹奏技巧、手
型、识谱已掌握,这时就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选择旋律性、视听效果较好的曲目进行背谱
练习。短小的曲目难度不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如果孩子不能一次性背奏整首曲
目,可以先背两小节、四小节逐次增加,这样不会因为太难让孩子今后对背谱产生恐惧心
理;还可以让孩子为亲朋同学演奏,增加孩子的表演经验。
但要注意一定要在曲子完全弹熟的情况下再进行背谱弹奏,以免背奏出错误曲目还需要改
正,增加无谓的弹奏。

(3)《小印第安人》:这首曲目是典型的四分、八分音符交替弹奏练习,左右手都可以
得到很好的练习,每一个小节四分音符要数够拍、八分音符不要着急要弹均匀,左右手交
替时要连贯,如果节奏有明显的不稳定建议使用节拍器。
第四课
                                                                                                                
【小汤 2】

曲目:《钟声响了》、《太阳升起》。

基础知识:临时“升﹟”、“降 b”记号。
“升”、“降”记号分为两种:临时升降记号和固定升降记号,在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临时
“升”、“降”记号。

(1)临时“升”号:《钟声响了》中像“井”字、紧紧贴在音符前面的记号叫做“临时
升号”,它只升高原来音的一半(1/2);位置是在除了 mi(升高半音是 fa)、si(升高
半音是 do)两个音,每个白键右上方的黑键。所谓“临时”也就是说所升高的半音只在本
小节之内有效,跨小节之后如果没有“升号”,就还原成原来的音。

(2)临时“降”号:《太阳升起》中比字母 b 略扁一些、紧贴在音符之前的记号就是
“临时降号”。它也只比原来的音降低半音(1/2);位置是除了 fa(降低半音是
mi)、do(降低半音是 si),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也只在本小节内有效,跨小节还原
成原来的音。
第五课

【小汤 2】

曲目:《芭蕾演员》、《三只瞎老鼠》。

基础知识:固定升(﹟)、降(b)记号,调号,手指挪位训练。

(1)固定升、降记号:写在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之后,节拍之前的升、降记号就是“固
定升、降记号”。

在弹奏时固定升、降记号对整首曲目都有效,也就是每一小节都要弹出升、降记号。
升、降记号是不分位置高低的,只要是固定升降的音,无论位置在什么地方、无论是高音
中音、低音都要按照升降号来弹。

A、固定升(﹟)号的顺序是:fa、do、sol、re、la、mi、si。
“﹟”的调号是:最后一个升号升哪个音,这个音上方的大二度音就是它的调号。例如“﹟
fa”,fa 的上方大二度音是 sol,sol 的音名是 g,所以就是 G 大调。

B、“b”的顺序正好相反:si、mi、la、re、sol、do、fa。
“b”调号是:倒数第二个降的音就是它的调号。例如“降 si、降 mi”,si 是倒数第二个音的
调号就应该是“降 si”,si 的音名是 b,所以就是降 B 大调。

(2)《芭蕾舞演员》:这首曲目只有一个“降 si”,以 fa 为主音,fa 的音名是 f,所以它


是“F 大调”。弹奏这首曲目时要注意所有的 si 都要弹成“降 si”,最后一行第一小节的
“降 mi”是临时降记号,所以只在本小节内有效。

(3)《三只瞎老鼠》:这首曲目有一个固定“升 fa”,所以每一个 fa 都要弹成“升


fa”。fa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 sol,sol 的音名是 g,所以就是“G 大调”。

(4)手指挪位训练:从这首曲目开始要让孩子明白,手指和琴键所对应的位置不是固定
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这首曲子的第三行第一小节的 re、不用 2 指而是改用
1 指来弹,其他的手指按顺序顺延。

上面所讲的“调号”因为涉及到乐理知识,孩子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只要有个初步的概念
就可以,随着升降记号的增多,开始学习音阶的时候再具体的讲解,但是在弹奏时升降记
号一定不能错。
第六课

【小汤 2:第六课】

曲目:《跳舞的袋鼠》、《跟着小队长》。

基础知识:认识右手第一组高音区的 do、si、la,左右手旋律呼应弹奏,指法的重要性。

(1)《跳舞的袋鼠》:从这首曲子开始我们要认识钢琴第一组高音区的音,在《拜厄》
第一课已经讲过相关的知识,复习一下就可以了。要注意第一个音的指法,后面的音按顺
序依次类推。

(2)主旋律呼应弹奏:我们以前弹的曲子旋律多在右手上,左手只是单纯的伴奏,《跟
着小队长》是典型的旋律两手相互交错、呼应弹奏,也就是左右手都会弹奏出旋律。

这首曲子的旋律以小节来划分、交错出现在左右手,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你一言我一语、有
问有答,在弹奏时要注意将每一只手的旋律找出来、弹奏时力度稍强,伴奏的力度略弱一
些,以凸显出旋律。

(3)指法的重要性:从第五课开始我们已经了解到,十个手指头所对应的琴键不是固定
不变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时指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
会认为键盘那么多,自己只有十个手指头,弹曲子时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完全无规律可循
反正也不会影响到弹奏效果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在钢琴弹奏中指法的运用是有一定规矩和规律的,每一次弹奏都随意变换指法、没有固定
的规律,首先就会给背谱造成很大的困难。其次不正确的指法会直接影响到弹奏的速度和
技巧练习(琶音、轮指等),因为每一种弹奏技巧都有它固定的指法、以求达到某种练习
效果,这种指法就可以直接运用到曲子的弹奏中。

所以正确、合理的运用指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指法呢?通常来讲,
需要特殊变换指法时书谱都会给予特别提示,只要按照书上标明的指法弹奏就可以了。没
有特殊标明的连续音一定要遵循 1、2、3、4、5 指的顺序依次弹奏,不能弹完 1 指跳过 2
指直接用 3、4、5 指弹奏;不连续的音在摆好手型后,哪个键盘上放着哪个指头就用这个
手指弹奏就可以了。所以为了给日后弹奏复杂、难度较高的曲目做好准备,一定要认真、
正确的运用指法。
第七课

【小汤 2】

曲目:《轻轻地划》、《健身操》。

基础知识:复习固定降 si、双手同向弹奏、音乐表现。

(1)《轻轻地划》:这首曲目弹奏时左右手都不要忘记把 si 弹成降 si,左手是纯伴奏的、


要轻轻的弹,右手是主旋律、弹奏时稍重一些。整首曲目速度不要太快、要从容稳定,要
想象自己坐在船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心情喜悦愉快的感觉,音色要悠扬。

(2):《健身操》:这首曲子主要训练双手同向弹奏,在拜厄的最初几课已经学习过,
虽然弹法一样但是要让孩子明白,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在音乐表现上是不同的,练习曲主
要注重的是弹奏技巧、音乐表现(强、弱、情绪表达)相对较少,乐曲在很好的完成技巧
弹奏之外,还要将乐曲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弹奏出来。

这首乐曲就不能弹奏的太生硬,要将左右手的声音集中在一起,感觉像很多小朋友在一起
做操时动作统一、节奏分明、情绪饱满,要带有一些活泼、轻松的感觉。
第八课

【小汤 2】

曲目:《小夜曲》《风笛手来了》、《从前》。

基础知识:左手第一组低音 do、re、mi、fa、sol,还原记号。

(1)《小夜曲》:这首曲目主要是对左手低音的认识。我们现在已经认识 3 组音区的音,
要让孩子反复练习并准确掌握,清楚区分每一个音所在的位置、音名、所用的指法,不要
造成混淆。

(2)《风笛手来了》:主要复习音程的弹奏方法,1、5 指是比较难控制的手指,弹奏时
容易出现先后弹奏的声音,2、3、4 指也容易同时按住键盘、导致多个音出声,在下键时
可以将 2、3、4 指稍稍抬起,1、5 指在抬手时放在同样的高度再落键,较容易弹奏。

(3)还原记号:把临时或固定升、降的音还原弹成不带升降记号的,就是还原记号。在
这里要注意,固定升降记号中的还原记号只在本小节内有效,跨小节之后还弹成带升降记
号的
第九课

【小汤 2】

曲目:《祝愿星》、《爬山》。

基础知识:左手音区换位练习、左手跨越。

(1)左手换位:《祝愿星》第二行左手从原来的中音区换到第一组低音区,换位弹奏没
有什么难度,关键是提前做好准备、一次性找准所换的位置和音,不要等到马上要弹得时
候再换就来不及了。这首乐曲左手在换位前的一小节不需要弹奏,所以在换位前的一小节
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右手弹奏时就要把左手事先放在换位后需要弹奏的位置上,这样就
不会手忙脚乱的又要找左手、还要弹右手。

在换位时还要注意,不要把手贴着键盘直接横扫到新的位置,要将手拿起来做好断奏再放
到新换的音,让别人既能从听觉上感受到位置的变化,也能从视觉上看到位置的改变。

(2)左手跨越:所谓“跨越”就是一只手在原来的位置上弹奏,另一只手从这只手上越
过去找到新的位置弹奏,然后再跨越回原来的位置上继续弹奏。
左手跨越和换位弹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也要提前做好准备,《爬山》中第三小节左手需要
跨越,在第二小节右手弹到第一个音时左手就要起手、右手弹到第三个音时左手就要放在
跨越的位置上。

在跨越弹奏时也要注意不要将手直接横扫到新的位置,应该从起手到落下画一个半圆形的
弧线,起手的位置和断奏抬手的位置一样高就可以了,从跨越的位置回到原来的位置也要
做同样的动作。刚开始建议单独练习“画半圆”,熟练之后再双手弹奏。
第十课

                                                                                                                                        
【小汤 2】

曲目:《五月花柱舞》、《捉迷藏》。

基础知识:广泛音区的弹奏方法,提升弹奏速度,带入情境式音乐表现。

(1)广泛音区的弹奏方法:《五月花柱舞》主要是学习右手第一组高音区的音,我们在
拜厄中已经学习过,这里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从这课开始需要弹奏的音区范围更广,孩子在弹奏时很容易因为音区的变化来回移动身体
遇到离身体远一点的音就会直接挪过去弹,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记住无论弹奏什么
位置的音,我们所坐的位置是不能变的,只有手可以来回移动,坐的位置要固定不能来回
挪动。音区离身体较远的音,正确的弹奏方法应该是坐的位置不动,身体根据音区的方向
左右轻微转动;弹奏低音区时身体略向左转动、弹奏高音区时向右转动,但要注意肩膀要
始终保持平行、不要向转动的方向倾斜。

(2)提升弹奏速度:《捉迷藏》这首曲目整个音区都向上移动了一组,因为有“拜厄”
作为基础所以很好掌握。之前的曲目为打好扎实的基础应该以慢练为主,从这首曲目开始
孩子的指法弹奏已经较为成熟、对技巧的掌握也较为熟练,这时就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适当
的提升弹奏速度,在提速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和原先的速度相差太多。

弹奏的速度标准应该是:连弹 3 遍都不会出现明显的错误、能够简单的进行音乐表现、听
觉上不慌乱就可以了。

(3)带入情境式音乐表现:在乐曲表现方面,对于孩子来讲生动、活泼、激扬等情绪表
现的字眼太过生僻,他们很难真正了解要这些字面的意思,更不用说表现出来,这时我们
就要用最通俗易懂的带入式方法,让孩子根据平时自己的经历、体会来表现音乐。弹奏时
可以让孩子想想自己和小朋友玩耍时的情景,感受那种俏皮、活泼的音乐气氛,孩子就可
以把平时的做游戏的心理感受、结合老师的讲解运用到音乐表现中,让整个曲子更具有生
命力。正确表现之后再把准确的音乐表现术语告诉他们,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十一课
【小汤 2】
曲目:《黄昏的歌》、《溜冰女孩》、《会跳舞的熊》。
基础知识:区分左右手弹奏,固定升降记号弹法,自由延长记号。
(1)如何区分左右手:之前弹奏的曲目都有两行五线谱,有高、低音两个谱号,我在小
汤 1 第三课中也讲过,最初区分左右手弹奏可以根据谱号和符干(高音谱号、符干向上用
右手、低音谱号、符干向下用左手),这样弹奏时很容易区分左右手。
《黄昏的歌》把两只手的音符都写在高音谱号的五线谱中,很多家长和琴童就会疑惑,究
竟该用哪只手弹奏、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怎么看符干的方向?
A、符干的方向:符干书面写法的一般规律就是“三线以上的音、符干向上,三线以下的
音、符干向下”;这样写只是考虑到美观等多种因素,并不能作为分清左右手弹奏的唯一
标准。就像后面我们要弹的《跳到我朋友的身边》第一行第二小节都是用右手弹,但是符
干的方向却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根据符干来判断用哪只手弹奏。
B、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判断呢?标准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高、低音谱号都存在,就以谱号作为标准(高音谱号用右手、低音谱号用左手,符
干的方向只作为参考)。
第二、只有一个谱号就以符干的方向为准(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
要注意我现在所讲的只是一般规律,不包括双手跨越、音区换位等特殊弹奏,在今后的曲
目中会就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节课先把最基础的分手弹奏掌握好就可以了。
(2)固定升降记号弹法:《溜冰女孩》中有固定升 fa,在前面学过的一些曲目中固定升
降记号只是少数的几个音,这首曲目中左手几乎每一小节都会出现,很多小朋友在弹奏时
往往遇到要升 fa 的时候才会把手指放到黑键上、弹完之后马上就拿下来放回白键的 fa,反
复多次就会看到孩子的手指在键盘上面上上下下来回移动,很不美观;又因为要来回找音
难免会出错,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完整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弹奏前就要先看好升降记号,
记住需要升降的音,在一开始弹奏时就把手指放到黑键上,在弹奏过程中如果没有还原记
号就不要拿下来,需要弹奏时直接弹出来就可以了,直到全曲结束,这样做既省略了来回
找音的麻烦,从视觉效果上也不会让手指显得过于忙乱。
(3)自由延长记号:《会跳舞的熊》中长得像眼睛一样的符号( )是自由延长记号,它
表示可以根据自己和曲目的感情、风格需要,对正常的节拍进行适当的延长,对情感表现
做一个伸展。虽然是自由延长也不能想弹多长就弹多长,而每个人情感表达的习惯也不同
我个人认为最简单好记的延长拍值是“延长原来拍子时值的 2 倍,就是延长后的拍子时
值”(比如说本来唱 1 拍,延长两倍之后就唱 2 拍;2 拍延长之后唱 4 拍以此类推)。以
这首曲目来说本来的拍值是 3 拍,3 拍的两倍就是 6 拍,所以自由延长之后的拍子就是 6
拍。在弹奏延长记号时,数够拍子之后不要猛地把手抬起来,这样就会切断情绪的延伸,
要缓缓将手抬起把情绪表现做充分,再继续弹后面的段落。
第十二课
【小汤 2】

曲目:《“自新大陆”交响曲》、《跳到我朋友的身边》。

基础知识:和弦、低八度,和弦配合弹奏。

(1)和弦:在《老麦克唐纳》中已经讲过,一个音叫做单音、两个音同时弹奏叫做音程 、
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就叫做和弦。和弦弹奏的基本要求同音程是一样的,三个
音同时落键时力度、速度要一致,不要出现先后出声、轻重不一的问题,要同时听到三个
音出声的音响效果。在弹奏时不要为了出声音,将手指的力度分散开直接砸到键盘上,要
感觉是将三个音同时向掌心方向抓起,将力度集中在一点上,这样弹奏出的声音才是集中
的、有凝聚力的。

(2)低八度:“低八度”(8vb﹍:)就是从谱子上标明的音算起,向下数到第八个音就是
低八度。(低八度的音唱名不变、只是位置低了一个八度)。《“自新大陆”交响曲》中
最后一小节左手本来的音是第一组低音区的 do,从这个音开始向下数八个音唱名还是
do,只是位置变成第二组低音区的 do。弹奏时不要等到要弹低八度的 do 时才去找它的位
置,要在倒数第二小节的和弦数到第 4 拍时,眼睛就要提前看好低八度 do 的位置;这样
才能在数完前一小节的四拍后,左手一次性准确的落在低八度 do 的位置上,才不会影响
拍子和曲目弹奏。

(3)和弦配合弹奏:《跳到我朋友的身边》弹奏时要注意控制好左手和弦的力度,因为
左手是 3 个音同时出声,弹奏的太强就会盖住右手的单音,在弹奏时要将右手主旋律突出 ,
在心中唱右手的谱子。
第十三课

【小汤 2】

曲目:《伦敦桥要塌了》、《巨人的脚步》。

基础知识:三和弦的原位,三和弦的指法,音区转换弹奏。

(1)三和弦的原位:在大小调和声体系中,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即构成三和弦,这
是大小调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形式。

所谓“三度关系”:就是从最下面的音(根音)包括这个音,往上数 3 个音到第二个音
(三音),再从第二个音向上数三个音到最上面的音(五音),这样依次向上排列的 3 个
音之间就是“三度关系”。

以《伦敦桥要塌了》左手第一小节三和弦为例,最下面的音是 sol、向上数三个音就是
si、再从 si 向上数三个音就是 re,这个和弦就是三和弦的原位音。要注意和弦的唱法和音
程一样,要从下向上唱出来。

在《自“新大陆交响曲”》中我们还弹奏了一种不以三度关系排列、排列方式不规律的和
弦,这种和弦就是和弦的转位,这种和弦会在小汤 3 中进行具体的讲解。

(2)三和弦的指法: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和弦,以及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又把和弦
分为原位、转位两种不同排列形式,那么这么多音指法该怎样运用呢?其实和弦的指法运
用和音程的指法运用规律是一样的,即最下面的音(根音)对应最下面的指法,中间的音
(三音)对应中间的指法,最上面的音(五音)对应最上面的指法。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在运用指法时上节课和这节课的三首乐曲中,虽然和弦的音
符不一样,但是指法却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原位和弦都用 5、3、1 指,转位和弦都用
5、2、1 指。这种指法的弹奏方式,就是和弦弹奏指法的一般规律、它是有规律可循的,
也是相对固定的。这也就是很多家长反映的,孩子弹得曲子越来越难、音也愈来越多,可
是指法的运用却毫无规律,孩子每弹一遍曲子都会换一种指法,给背谱带来许多困难。其
实在钢琴初期学习弹奏过程中,我们只要认真读谱、仔细总结,钢琴曲目的很多指法弹奏
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这三首乐曲总结的规律,在今后再次遇到这样的和弦,无论音符
怎么改变、只要和弦的性质和这几首乐曲中的一样,我们在弹奏中都可以沿用这种指法。

(3)音区的转换:《巨人的脚步》中除了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左手跨越,还包括了音区的
频繁转换。在弹奏音区转换时要注意,当弹到要转换的音区、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时,眼
睛就要提前找到下一小节、需要转换的音区的第一个音的位置,这样才能提前做好准备,
以免前一小节已经弹完,再临时找接下来要转换的音的位置时,曲目的弹奏就会中断、节
奏也会被打乱,直接影响到曲目弹奏的完整性。
第十四课

【小汤 2】

曲目:《稻草堆中的火鸡》、《印第安鼓》。

基础知识:完全小节(强起拍)、不完全小节(弱起拍),重音记号。

(1) 完全小节(强起拍):由第一拍也就是正拍开始的乐曲是(强起拍)。这种拍子每
一小节的拍数完整,叫做完全小节。

例如:《巨人的脚步》是 4/4 拍,第一小节就是完整的四个音符、也就是 4 拍,这样的小


节就是完全小节,弹奏方法我们在第二节课中简单的讲过,因为开始的第一个音是正拍,
弹奏时力度要略强一些。

(2)不完全小节(弱起拍):非强拍开始的乐曲是(弱起拍)。这种拍子开始的小节和
最后的小节的拍数,必须合并才算完整,这样的小节就叫做不完全小节。

例如:《稻草堆中的火鸡》是 4/4 拍,但是第一小节只有 1 拍、这一小节少去的 3 拍在最


后一小节,也就是最后一小节的 3 拍、加上第一小节的一拍一共是 4 拍,这两个小节的拍
子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小节,所以第一小节就是不完全小节。不完全小节在弹奏时因为
是从副拍开始的,所以通常力度要稍弱一些;不完全小节的正拍应该是在第二小节的第一
个音,所以这个音的力度要弹奏的稍强一些。

(3)重音记号:《印第安鼓》中(>)长的像大于号的音乐标记符号就是“重音记号” ,
所谓“重音”就是要在力度上加强弹奏。这个记号标记在符头的正上方,标有这个记号的
音符就要弹成强拍,后面的音依次减弱。
第十五课

【小汤 2】

曲目:《优美而低回》、《前奏曲》。

基础知识:重复旋律的表现方法,如何进行四手联弹。

(1)重复旋律的表现方法:《优美而低回》是我们现阶段所学过的乐曲中,相对十分完
整、具有充分表现空间的乐曲。第一行、第二行是两句很完整的旋律,第二行旋律虽然和
第一行略有不同,但是仍是对第一行旋律的简单重复,弹奏时每一行旋律都要一气呵成,
就像说一长句完整的话;要注意不要像以前弹奏简短乐曲一样,把一整行旋律切分成几个
小节,让听者感到仍然是在弹奏练习曲,要从现在开始训练孩子进行真正的乐曲弹奏。

两行相同旋律弹奏时要有相呼应的感觉、要弹奏出层次感。具体变现方法是第一行用正常
力度弹奏;第二行相同旋律再次出现时,在力度上可以再加强一些,这样做即可以起到再
次“点题”的效果,又可以将音乐表现丰富起来。
第三行、第四行又是两句简短旋律的重复,依然可以运用上面的弹奏方法。这样的表现方
法对于初学的孩子是很容易掌握的,整首曲目听起来就不会过于平淡、枯燥,使乐曲整个
生动鲜活了起来。

(2)四手联弹:是由两个人共同在同一台钢琴上、合作演奏的一种表演形式。学习到这
个程度的孩子,我们在弹奏上的要求,就不仅仅局限在认识音符、节拍、各种音乐标记的
基础上了,我们要把侧重点更多的放在,如何更准确、更细腻的将音乐感觉表现出来;并
且不仅仅是自己要弹奏的很好,还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分享自己所要表现的
音乐内容。

“四手联弹”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孩子,向更广阔的音乐空间发展的练习方式。我们都知道
音乐首先是一门‘听觉艺术’,虽然很多人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是并不影响
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感知能力,因为要欣赏和了解音乐,首先需要的是学会用耳朵去听,
只要有正常的听觉能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爱音乐、懂音乐的人。具体到钢琴学习中
我们首先要学会听自己弹奏的音乐,听我们弹奏的音符是否正确、节奏是否平稳等等,这
是我们最初学习钢琴应该具备的听觉能力。

在《前奏曲》中我们就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共同完成一首精彩作品的演奏。

A、熟记自己的曲目:在和别人配合演奏之前,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弹奏已经十分熟练,因
为两个人在一起弹奏时,要想把旋律很好的配合在一起,既要在心里唱自己弹奏的旋律、
还要用耳朵去听对方弹奏的旋律,可谓“一心二用”,比起自己一个人弹奏肯定会受到干
扰;如果自己的曲子弹得不够好,很容易因为弹奏出现的错误无法配合到一起,影响到两
个人的演奏。

B、熟记对方的曲目:在自己的曲目弹熟之后,还要弹熟并记住对方弹奏曲目的旋律。因
为这节课的伴奏旋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让老师先单独给孩子弹奏几遍,让孩子先熟悉
一下老师所要伴奏的旋律。因为两个人在同时弹奏时,孩子弹奏的旋律、节奏可能会和老
师弹奏的内容出现偏差,有个别小节可能对应的不是很准确。在出现很细小的错误时,没
有必要中断弹奏再重新开始,只要顺着老师弹奏的旋律,接着往下进行弹奏就可以了。这
时孩子就一定要知道老师弹到哪一个小节、哪一个音,才能找到自己相对应的小节和音符
继续弹奏,保证整个演奏顺利进行。
第十六课

【小汤 2】

曲目:(问候)、(乐队在演奏)。

基础知识:四手联弹的配合(旋律、节奏、唱和听)。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过什么是四手联弹,以及个人弹奏时的基本要求。,这节课着重介绍
一下双人弹奏时怎样和另一位弹奏者配合。在四手联弹中我们所要弹奏的旋律,通常分为
两个声部(主旋律声部,也称为第一声部。副旋律声部,也就是伴奏旋律声部,又称为第二
声部),这两个声部分别由两位演奏者同时进行演奏,每位演奏者所需要演奏哪个声部由具
体情况来决定。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前奏曲),以及今天要讲解的两首乐曲,因为第二声
部所要演奏的内容,部分音符和演奏技巧琴童还没有学习过,所以这三首乐曲琴童都只弹
奏第一声部。

(1)旋律正确: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讲过,在和另一位弹奏者配合之前,自己弹奏的部分先要
弹熟练。(问候)这首乐曲中孩子有固定降 si,和临时升 do,sol 在弹奏时要注意将升降记
号弹奏正确。因为第二声部的旋律,是第一声部旋律的补充和扩充; 6 是为了让第一声部
的旋律听上去更加丰富饱满,也就是说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的和声。四手联弹就像两个人
在同时演唱一首歌曲,两个人演唱的旋律音调都要准确。如果有一个人弹奏的旋律音符出
现错误,就好像两个合唱的人有一个人的演唱是跑调的,那么两个人的演唱肯定无法配合
在一起。所以在两人配合弹奏之前,无论是自己、还是配合者,两个人单独负责弹奏的部
分,旋律音符一定要正确。

(2)节奏正确、统一:在保证两个人的乐曲旋律完全正确之后,两个人配合弹奏时节奏的准
确、统一也很重要。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和配合者,各自负责弹奏的旋律部分节奏正确、
稳定没有错误,其次还要将两个人弹奏的乐曲节奏统一起来。弹奏时要快都快、要慢都慢
要开始就一起开始,要停止就一起结束。如果只保证两个人共同弹奏时旋律的正确,而忽
视两个人配合弹奏时节奏的统一,就会在两个人共同弹奏时,因为某一个人的节奏出现错
误,导致两个人弹奏的乐曲听上去节奏混乱不堪、一片嘈杂。

当然我们在单独弹奏一首乐曲时,也不可能像时钟的秒针一样,将弹奏乐曲的节奏控制的
从头到尾丝毫不差。两个人一起弹奏时,要把两个人四只手的节奏配合在一起就更加困难
而且两个不一样的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会因为演奏技巧、情绪表达等多方面个人因素,
将乐曲弹奏出不一样的速度,这就要求两位弹奏者互相协调、迁就配合。弹奏较熟练的演
奏者在弹奏时,稍微放慢一些弹奏速度;弹奏速度较慢的演奏者稍微提升一下演奏速度,
两个人找到一个能够互相兼容的节奏,使演奏速度统一在一起。为了更好的控制节奏,我
们可以借助节拍器,使两个人的节奏更容易配合。在弹奏时中间部分的节奏更容易出现错
误,要多加练习。

(3)接下来最重要的需要孩子长期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就是"一心二用"(心里唱自己的旋律、
耳朵听别人的旋律)。我们上面所讲的两个内容,最终需要两者充分配合才能实现,因为两
个演奏者虽然要表现的是同一个乐曲内容,但是实际的演奏部分却各不相同。所以如果只
埋头弹奏自己的声部,却不去倾听对方的,即使两个人各自弹奏的旋律、节奏、情感都没
有问题,在共同弹奏时仍然很难配合在一起,所以要一边弹自己的、一边倾听、配合对方
的弹奏。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3》

                                                                             第一课

曲目:《旋律》、《蜜蜂》、《无事生非》。

基础知识:连奏(高抬指、连线、手腕呼吸),乐句的划分。

(1)连奏:从小汤 3 开始,我们的弹奏方式将由断奏改为连奏。
所谓“连奏”, 就是将需要弹奏的每一个音进行连续地、不间断地弹奏,使乐曲听上去更
流畅、音与音之间衔接更紧密的演奏方法。

A、高抬指:在进行正常的连奏之前,要先进行高抬指练习。所谓“连奏”就像我们正常 、
快速跑动,“高抬指”就是做高抬腿运动 ,目的是为今后手指能快速、连贯、清晰地弹奏
做准备,是很必要的前期练习。
针对每个音来说就是保持好正确的手型,弹哪一个音抬哪个手指头,不弹的手指要轻搭在
键盘上,不要翘、也不要把键盘压下去,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极限。要注意每个手指都要向
正上方抬起,1 指抬起时不要向外翘指,2、3、4、5 指抬起时指尖始终向下、不要向前
伸出去,掌心要握圆、抬指的同时手腕要保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刚开始做比较困难,经
过反复练习就很容易掌握了。

B、连线:在连奏弹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正上方会出现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它将几个音符
连接起来,这个弧线就叫做“连线”。 我们平时说话都要断句,这样听者就能够根据我们
划分的句子,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弹琴也是如此,一首曲子不能从头到尾不间断的弹
奏,就像我们说话不可能不喘气。连线的作用就是将我们弹奏的乐曲区分出长短乐句,让
我们的弹奏更具有话语感和层次性。

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乐曲,都是标记有连线的弹奏。在进行有连线的乐曲弹奏时,连线下
面包括的音要不间断地弹奏(只抬指头不抬手),就像我们走路左右脚要交替、连续进行
每一音之间也要连续弹奏,即后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前一个音抬起来,中间不能同时松掉
琴键。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地方要抬手(手腕呼吸)。

C、手腕呼吸:连线中断的地方要进行抬手呼吸,这时我们的手腕呼吸就起到重要作用,
每一次抬手都像我们要吸气呼气,每一次抬手都是对乐句、乐段的划分。很多人觉得手腕
呼吸只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手腕呼吸方式,我们可以将抬
手呼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练习:

a、第一阶段:因为孩子刚开始进行连奏练习,又要加上抬手呼吸,如果直接就进行手腕
呼吸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进行断奏式的抬手呼吸方式。也就是在需
要抬手呼吸的地方将整只小臂抬起,手腕保持不动,这种呼吸方式和断奏弹奏的抬手方法
是一样的。这样做既可以将乐句进行清楚地划分,又可以降低孩子在连奏时还要进行手腕
呼吸的难度。

b、第二阶段:在孩子充分掌握断奏式抬手呼吸之后,就可以进行“手腕呼吸”的练习了。
方法是将手腕向上轻轻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抬腕高度和琴谱保持一致,抬腕时手腕一
定要放松、不要把手向腕部使劲;落下时手腕自然放平、不要向下压。整个手腕只有两个
动作,就是向上顶起、落下时马上放平。

(2)乐句的划分:“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当于标
点符号中的‘逗号’。
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文章中的一句话,它既能表达出相对完整一个意思,但是还需要后面的
文字内容进行补充。
这节课的三首乐曲书谱上,都对每一首曲目的乐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为乐曲的乐句划
分虽然有一定规律可循、
但又不是绝对没有变化的,所以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所学过的乐句划分方法,要让孩子学
会自己总结规律。
第二课

                                                                                                                                        
【小汤 3】

曲目:(练习)(有些人)(动物展览会)

基础知识:跳音,左手第二组低音区 sol,la,si.

(1)跳音:这节课三首乐曲中,在符头正上方标记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这个被标记的音就叫
做“跳音”。所谓“跳音”,是钢琴弹奏中的一种演奏技巧,多用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
绪,带有跳跃性。

A、弹奏方法:跳音的弹奏方法和断奏有一些相似,也是手指触键后就将手抬起,但是弹
奏的方向和时值却完全不同。断奏是在弹奏每个音之前先将手抬起,然后看准要弹的音直
接落键弹奏,弹奏动作的方向是从上向下、像切菜一样力度向下;弹奏的时值要唱满一拍
或者更长的拍子。而跳音的弹奏方向和力度却完全相反,弹奏时不是先将手抬起、而是先
把手轻放在琴键上、先把琴键弹下去,在手指将琴键弹到底的一瞬间、整只手向上迅速弹
起,弹奏所发出的清脆、短促的声音就是跳音。跳音的弹奏方向是从下向上、像弹簧一样
跃起式的。就像我们站在地上想要向上跳起,双脚需要先向下用力一蹬,才能够离开地面
向上跳起。弹奏出的时值大概是本身音符时值的三分之一。

B、注意事项:
(a)抬手高度:在弹奏跳音时首先要注意整只手向上跳起的高度,和断奏抬手的高度是一样
的,大致仍保持在谱架的位置。如果跳起的高度太低,音色听上去会较弱;而且第二个音
弹奏时因为手离琴键太近,很容易直接用手指把琴键向下捅着弹奏、而不是整只手跳跃式
弹奏。如果跳起的高度太高,弹第二个音时会因为手抬的太高、落键时力度会较大,音色
听上去就像在砸琴。所以抬手的高度一定要适中。

(b)手臂放松: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弹奏技巧,很多孩子在弹奏时整只手崩的很紧、完全
不能放松,听起来音色就很僵硬。断奏重量在手臂上,跳音要尽量放松整只手臂,将支点
放在指尖上,触键的力度才能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样轻巧、灵活,这样音色才会既饱
满又有跳跃性。

(2)新音:(动物展览会)学习左手新音。
第三课
【小汤 3】

曲目:《在堤岸上》、《日出》。

基础知识:反复记号,两个结尾,表情记号(渐强、渐弱)。

(1)反复记号:《在堤岸上》乐曲第一小节拍号的后面、第四行最后一小节终止线前,
出现了一对(‖::‖)记号,这对记号就叫做“反复记号”。这对记号的弹法是将
(‖::‖)中出现的乐曲弹完第一遍之后,再反复弹奏一遍。

(2)两个结尾:我们以前弹奏的乐曲比较简单,所以每首乐曲都会在最后一小节直接结
束;进入小汤 3 之后随着乐曲难度和长度的增加,我们将会学到更多、更为复杂的情绪表
现的弹奏手法。《在堤岸上》这首乐曲中结尾部分和我们以前弹过的不同,它不是直接在
最后一小节结束,而是将最后四小节作为完整的结尾部分,它所表现的情绪更加完整、丰
富,能更好的让听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结束对乐曲的听赏。这四小节的结束部分,就是我
们第一节课中学过的完整的一个乐句,这样结束给人的感觉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提前告诉
对方谈话即将结束、让对方有所准备,是对方从心里和情绪上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突然中
断交谈内容,给对方措手不及的慌张感觉,是对整个乐曲情绪表现更完整的延伸。
弹奏方法:我们已经了解为什么要对结尾部分进行更为复杂的处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
下具体的弹奏方法。这首乐曲中不只是结尾部分由四小节构成,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两个
结尾,这样的结尾弹奏方法是先弹完第一结尾处,然后弹奏第二遍时跳过第一结尾的部分
直接弹奏第二结尾结束弹奏。针对这首乐曲就是先从乐曲开头弹奏至第一结尾处,弹完第
一结尾后再从头进行弹奏,弹到第三行的旋律之后要跳过第一结尾的四小节、直接弹奏第
二结尾部分结束乐曲就可以了。

(3)渐强记号:像一个扁长型的小于号(<),标注在几个音符的符头方向的记号就叫
做“渐强记号”。在小汤 2《印第安鼓》中我们曾经学习过重音记号(>),它表示所标
注的某一个音在弹奏时,要在力度上加强。而我们今天所学的渐强记号因为是同时标注在
几个音上,所以被标注的几个音在弹奏力度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力度递增方式,弹奏的
一个比一个强。
渐弱记号:和渐强记号方向相反、像一个扁长型的大于号(>)的记号,就是“渐弱记
号”。它的弹奏力度也是和渐强记号相反的,所标注的音在力度上要以递减的方式逐渐减
弱。
第四课

【小汤 3】

曲目:《黄鼠狼逃跑了》、《布吉乌吉舞曲》、《知更鸟罗宾》。

基础知识:落下——提起(落滚)的弹奏方法,rit(渐慢)的弹奏方法。

(1)落滚:就是将二个不同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在弹奏中通过手腕的上下运动,带动
整只手进行的弹奏练习。这节课所学的三首曲目都是对这种弹奏技巧的练习,下面具体讲
解一下弹奏方法。

弹奏方法:在弹奏“落滚”的两个音之前,整条小臂要保持基本手型‘手腕、手背、手臂
是平行的’。
A、  第一个动作(提腕):准备弹奏“落滚”的第一个音时要先将整条手臂抬起、将
手腕向上顶起(提腕)、整只手下垂。要注意提腕时整只手要自然下垂、不要使劲向内弯
要保持好手型。

B、  第二个动作(落腕):然后将整条手臂落下弹奏第一个音,要注意当手指接触到
琴键的时候,整条手臂要向下垂、手腕要轻轻向下压(要低于琴键面)、整只手也要向手
腕方向垂下,弹奏过程中要保持好整只手的手型(不要折指、掌心要撑圆、用指前端触
键)。

C、  第三个动作(提腕):手腕下压弹奏完第一个音之后,先将要弹奏的第二个音的
手指抬起(这时整条小臂、手腕、整只手仍然保持下垂姿势),在第二个音的手指落键弹
奏的同时恢复第一个动作“将整条小臂抬起、手腕向上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

上面的 A、B、C 三点,就是“落滚”弹奏方法的完整动作,简化的理解就是整条小臂、手


腕从准备到弹奏做“上、下、上”的三个基本动作;而手的方向和手腕的方向正好相反是
“下、上、下”三个动作。在进行“落滚”的弹奏过程中,整条小臂、手腕一定要放松、
不要使劲(僵硬),虽然基本弹奏方向改变,但是弹奏动作是不变的。第一个音落键时不
要砸琴、第二个音提腕时要把琴键弹到底。在进行完整的乐曲弹奏之前,要把基本练习弹
奏熟练,再进行乐曲弹奏。

(2)rit(渐慢):《布吉乌吉舞曲》最后一行、倒数第三小节,标记有一个音乐术语表
情记号 rit,它是意大利语 Ritardando 的缩写,意思是“把正常弹奏速度、根据情绪舒展
的表现渐渐减慢,一个音一个音的延长弹奏的拍值”。它表示从出现这个音乐术语标记的
小节开始,如果后面的小节没有其它音乐术语的标记,弹奏的速度就从这一小节开始逐渐
减慢、直到结束。

在弹奏时要注意,当某一小节出现‘渐慢’标记时,不要从这一小节的第一音开始就突然
把速度放慢,如果这样弹奏就是‘突慢’,给欣赏者一种毫无准备、突如其来的感觉;通
常我建议从需要做渐慢小节的第二个音开始逐渐放慢速度,这样做能够在情绪上、弹奏技
巧上,表现的更从容、更易被欣赏者接受。
第五课

【小汤 3】

曲目:《曳步舞》、《影子舞》。

基础知识:半音,全音,音数,三音连线的弹奏方法。

(1)半音: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就叫做“半音”。
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每两个相邻的白键与黑键之间就是半音关系。
半音的音数:它们之间的音数为 1/2,也就是完整音的一半。
半音的关系:每个白键右上方的黑键就是这个白键‘升高的半音’;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
键是这个白键‘降低的半音’。
这其中有两对特别的半音关系组合,就是 mi—fa、si—do,这两对音之间因为缺少一个黑
键,所以直接由两个白键构成半音。

(2)全音:在音乐中,由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音”。
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两个白键中间加一个黑键、或者两个黑键中间加一个白
键,也就是要由三个键组成,就构成一个全音。
全音的音数:把两个半音的音数(1/2)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音数 1。
这就是为什么 mi—fa、si—do 之间虽然是相邻的两个音,但是因为每一对中都缺少一个
黑键,所以只能是半音关系;如果要成为全音关系,要由两个白键加一个黑键构成完整的
全音。

(3)音数:在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就叫做音程的“音数”。它通常用分数、
整数、带分数来标记。

(4)三音连线:《曳步舞》中右手将三个相邻的半音,以连续上行、半音关系递增的方
式,把这三个半音连接在一起;并且在标有‘渐强’的表情记号,在弹奏中如果单使用手
指弹奏,虽然也可以将力度逐渐增强,但音色听起来会显得生硬、手指也会因为太使劲造
成紧张,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学习适当运用手腕的力量,对情绪、情感色彩加以表现。

弹奏方法:
A、第一个音:以两音连线‘落滚’的方式落下、力度要比正常弹奏略轻一些;
B、第二个音:将手腕向右稍作移动、腕部保持下压,将手腕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力度
要略微加强;
C、第三个音:先保持第二个音的动作,手腕再向右稍作移动、力度进一步加强,弹奏完
毕后将手腕向正上方提起、恢复正常手型。
这三个动作连贯起来,就是手腕以中间的音为基准、由下向上画一个小小的圆圈;力度随
着画圆的结束逐渐增强。但要注意我所讲的这种弹奏方法只适用于相邻的、同向进行的、
连续弹奏的几个音,其它的连音弹奏要由具体情况决定。
第六课

【小汤 3】

曲目:《玩杂耍的人》、《杂技演员》、《我喜欢“节奏”》。

基础知识:大调音阶,音名,C(4/4 拍标记),切分音。

(1)要了解什么是大调音阶,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音阶?
音阶: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音阶又分为“大音阶”和
“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

大调音阶:大调音阶由七个音组成(开始的音和结束的音唱名相同、音区不同),其中第
3、4 音之间和第 7、8 音之间是半音,其他音之间是全音。
大调音阶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可以根据基本音阶‘C 调大音阶’为范例,只要记住这
条音阶的规律,就很容易找到、并记住其他大调音阶的规律。

(2)要想知道每一个音所对应的大调音阶叫什么,首先要了解每个音所对应的音名是什
么?
音名:音名是对固定高度的所定的名称。它们是用英文字母 A、B、C、D、E、F、G 来表
示,用来标注乐谱中所对应的 do、re、mi、fa、sol、la、si 这七个音符。其实我们在小
汤 1‘钢琴键盘’部分已经看到过。但是在这里要注意,虽然我们的英文字母是以 A 作为开
头,但是音符所对应的音名标记确实完全不一样的。

音 名 所 对 应 的 音 符 的 正 确 顺 序 :
do(C)、re(D)、mi(E)、fa(F)、sol(G)、la(A)、si(B),这样的对应顺
序才是正确的。
知道了音名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一组大调音阶的名称,例如 do 对应的音名是 C,那么以
do 开头和结尾的 7 个音、按照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排列组成的音阶就是‘C 大调音阶’;
Re 对应的音名是 D,那就是‘D 大调音阶’等等,以此类推就可以知道其他音阶的名称。

(3)4/4 拍新标记:前面我们所学过的拍号标记都是由分数组成的,《玩杂耍的人》中
出现了一个像粗写的字母‘C’一样的标记。这个标记是 4/4 拍的另一种简便的拍号记法,
它只是在写法上有所改变,弹奏的拍值和 4/4 拍标记的完全相同,所以只要按照原来的
4/4 拍标记弹奏就可以了。

(4)切分音:是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也就是将某小节弱拍上的音、以强
拍方式弹奏出来,加以重点强调。
《我喜欢“节奏”》是 4/4 拍,它每一小节、4 个音正常的强弱力度应该是‘强、弱、次
强、弱’。但是第二小节、第二个音 sol 标记有‘重音记号’,在弹奏时就让本应该是
‘弱’弹的拍子、改为‘强’拍,在弹奏时增强弹奏力度,这就是切分音。
第七课

                                                                           【小汤 3】

曲目:(部落舞),(步态舞)。

基础知识:力度标记,复习四手联弹。

(1)力度标记:(部落舞)中左手弹奏部分,出现了多个表示强弱力度的记号,它们虽然看上
去各不相同、却因为表示的力度是逐渐增强或减弱,每组表示强、弱的力度都会有着紧密
的内在联系。
强:f(强)、mf(中强)、ff(很强)。
弱:p(弱)、mp(中弱)、pp(很弱)。

在弹奏左手的旋律时,虽然只是由两个音程交替变化,但是因为每一小节、第一个音要弹
成重音,所以第一个音力度要略微加强,其余三个音的力度要保持一致、都要弱弹。这时
因为四个音在弹奏时轻重不同,很多小朋友就会用手腕上下甩动,来控制弹奏力度,这种
方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讲过跳音是整只手臂的运动,所以要想把第一个音程的力度加强
就要把整只手臂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而不是靠手腕的力量。
每小节的力度掌握之后,就要注意整行的力度变化,第一行和第二行是很鲜明的强弱对比
为了表现出第二行的强,第一行起手第一个音就要控制好力度,要弱弹;第二行就要将力
度明显增强,以突出对比性。

(2)四手联弹(步态舞):在弹奏时要注意右手同音连线第二个音不要弹出声,要数够拍子。
左右手标注有重音记号的切分音才是每小节的主音,要突出弹奏。
个人弹奏熟练后可以按照小汤姆第十六课讲过的内容,和老师进行四手联弹的演奏。
第八课

【小汤 3】

曲目:《跳跃的和弦》、《分解和弦练习曲》。

基础知识:大三和弦,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

(1)在小汤 2 第十二、十三课中,已经对什么是和弦、和弦的基本弹奏方法做过介绍,
三和弦就是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从下向上纵向排列,这三个音依次称为‘根音、三音
五音’。三和弦又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那么什么是大三和弦呢?它是由音与音之间的度数关系决定的。
所谓‘度数’:就是音程所包含的七个音级调式的音级数目。在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包
含几个线、几个间,就称为几度。这个内容我们在小汤 2 第十三课中也讲过。
大三和弦:就是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音是纯五度的度数
关系构成的。

(2)如何知道音与音之间究竟是几度?这就要运用到我们小汤 3 第五课中‘音数’的内
容。
A、大三度:它是由三个音构成,这三个音之间又由两个全音构成的,全音的音数为 2。
以 do—mi 为例:do—re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re—mi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一
共为两个全音(音数相加是 2)。

B、小三度:它也是由三个音构成,这三个音之间由一个全音、一个半音构成,音数为一
又二分之一。
以 mi—sol 为例:mi—fa 为一个半音(音数是 1/2)、fa—sol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一共为一全、一半两个音(音数相加是一又二分之一)。

C、纯五度:它是由五个音构成,这五个音之间由三个全音、一个半音构成,音数为三又
二分之一。
以 do—sol 为 例 : do—re 为 一 个 全 音 ( 音 数 是 1 ) 、 re—mi 为 一 个 全 音 ( 音 数 是
1)、mi—fa 为一个半音(音数是 1/2)、fa—sol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一共为三个
全音、一个半音(音数相加是三又二分之一)。
第九课

【小汤 3】

曲目:《古老的曲调》、《分解和弦》。

基础知识:原位和弦、转位和弦,G 大调,分解和弦。

(1)和弦根据排列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原位和弦和转位和弦。
A、原位和弦:在小汤 2 第十三课中,我们曾经讲过三和弦是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的。
而原位和弦就是以根音为低音的和弦,就叫做“原位和弦”。
《古老的曲调》左手第二小节的和弦,sol 就是这个和弦的根音、把它作为和弦的最低音,
所以这个和弦就是原位和弦。

B、转位和弦:是以三音、五音、七音(七和弦)为低音的和弦,就叫做“转位和弦”。
《古老的曲调》左手第三小节的和弦,si 应该是这个和弦的根音、但是没有把它作为和弦
的最低音,所以这个和弦就是转位和弦。

(2)G 大调:我们在小汤 2 第五课中已经讲过,如何根据固定升降记号找到一首乐曲的


调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确定一首乐曲是什么调?要想知道一首带有固定升降记
号的乐曲、究竟是什么调,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调的基本概念:

A、调:由基本音级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就叫做“调”。
B、调号(#、b):用以标记调的升、降记号,就叫做“调号”。调号标记在谱号之后。
确定一首乐曲的调,除了要看固定升降记号、还要看结尾处的音是否结束在主音上。

以《古老的曲调》为例,这首乐曲有一个固定升 fa,根据我们在小汤 2 第五节课讲过的,


fa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 sol、音名是 g,所以它的调号就是 g;那么这首乐曲的主音就是
sol,要想确定这首乐曲是否是 G 大调,就要看这首乐曲的最后一小节的结束音、是否结
束在主音 sol 上。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我们看到这首
乐曲最后一小节右手的音是结束在 sol 上,也就是结束在主音 sol 上,所以这首乐曲就是
G 大调。
(2)分解和弦:把所要弹奏的和弦中的每个音先后、连续弹奏出来,就叫做“分解和
弦”。
第八节课和这节课都有一首分解和弦练习曲,除了要让孩子正确弹奏之外,还应该要求孩
子将分解的和弦组合起来,找出每组和弦的正确排列方式。这样做将会将深孩子对和弦的
理解和掌握。
第十课

【小汤 3】

曲目:(中国大戏院)、(农民舞曲)

基础知识:协和音、不协和音,d 大调,降 b 大调。

(1)我们经常听到的音乐分为两种:协和音和不协和音。
a、协和音:听起来让人感觉舒畅、美好,悦耳、动听的音就是协和的音;它又称为“悦
音”。
b、不协和音:听起来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让人感到刺耳、烦躁,甚至有跑调的感觉,这
种音乐就是不协和音;它又称为“噪音”。

(中国大戏院)右手所演奏的音程就是不协和音程,它是用来模仿京剧表演中的锣鼓镲所制
造出的喧闹、呱噪的音响效果,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在弹奏时要突出右手的旋律、左手
有隐隐的伴奏音效就可以了。

(2)d 大调:我们在小汤 2 中已经讲过要确定升调的调号时,无论谱号后面有几个升号,只


要找到最后一个升号音上方的大二度音就可以了。

(农民舞曲)有两个升号“升 fa、升 do”,最后一个升的音是 do,do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


re,re 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音;而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也是结束在 re 这个主音上;re 的唱
名是 d,所以就是 d 大调。
第十一课

【小汤 3】

曲目:(降 b 大调练习曲)、(我的太阳)。

基础知识:降 b 大调,琶音。

(1)降 b 大调:升调的调号是无论有几个升号,只看最后一个升号音上方的大二度音。降
调的调号是无论有几个降号,直接找到倒数第二个音、加上降记号就是降调的调号。
(降 b 大调练习曲)中有降 si、降 mi 两个音,倒数第二个音是 si、加上降记号就是降 si,si
的音名是 b、所以调号就是降 b。si 是主音、这首乐曲最后一个音结束在左手 si 上,所以
就是降 b 大调。
在这里要注意,大调的字母要大写。

(2)琶音:将和弦分解并且、按照上行或下行的同向方式,弹奏出来的演奏形式就是“琶
音”。
琶音按照演奏形式又分为:大琶音和小琶音。

a、(降 b 大调练习曲)这样从左手延续到右手,所演奏的是一个和弦的琶音,就是“大琶
音”。

b、(我的太阳)中只有左手单独演奏一个和弦的琶音,就是“小琶音”。
第十二课

【小汤 3】

曲目:《牛仔之歌》、《小雷格泰姆》。

基础知识:音阶的弹奏方法,琶音的弹奏方法。
我们在前面几个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音阶、琶音的构成和组合形式,这节课就来具体介
绍一下这两种基本弹奏形式的弹奏方法。要知道这两种弹奏方式是钢琴弹奏中最常见、运
用最广、也是最基础的演奏技巧,所以一定要认真练习、熟练掌握,为日后更为复杂的钢
琴演奏打好基础。

(1)音阶:音阶的弹奏方向为从主音开始、再回到主音的先上行、后下行的弹奏方向;
音区的跨度随着弹奏难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小汤 3 中我们只练习一组音区内的音阶弹奏。
在弹奏中主要涉及到的两种弹奏技巧是:穿指、跨指。
A、穿指:以 C 大调音阶右手为例,在上行时大指要从 3 指下面穿过弹奏 fa。要想让大指
能够从容的穿过 3 指,并且准确找到 fa 的位置并弹奏出来,就需要在每一个需要弹奏的音
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在右手 2 指弹奏 re 的音时、大指要放在 3 指 mi 的
位置下,在 3 指弹奏 mi 的音时、大指就已经提前放在 fa 的位置上了,这样做就不会在需
要弹奏 fa 时再临时找音的位置,可以为弹奏做好充分的准备。

B、跨指:在下行时 3 指要跨过 1 指弹奏,这时我们在弹奏上就要求‘两个动作合成一个


动作’,也就是说在大指弹奏出 fa 音的同时(第一个动作)、3 指就要放好在 mi 的位置
上(第二个动作),这样做就不会因为跨指影响到正常的节奏。
注意事项:这两种弹奏形式都要注意不要用胳膊肘和手腕来使劲,不要把胳膊肘向外拐、
也不要左右拧手腕,要保持好整只手臂的端正位置。

(2)琶音:在弹奏琶音时也要将手指提前扩开、测量好扩指的距离,在弹奏时要将手指
间的空间充分打开,尽量将每一个音的力度弹奏均匀。要将手腕撑住、不要压腕子弹奏,
把每一个音的力量都传送到手指尖上。
第十三课

【小汤 3】

曲目:《假日之歌》、《嚓、嚓、嚓》。

基础知识:A 大调,升降记号的读法,6/8 拍(强弱表现形式)。

(1)A 大调:《假日之歌》有三个升号,最后一个升号是‘升 sol’,sol 上方的大二度音


是 la,所以这首乐曲 d 的主音就是 la;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结束在 la 这个主音上,la 的音
名是 a,所以就是 A 大调。
在弹奏 A 大调的音阶和琶音时要注意升降记号,要在心中牢记不要弹错。既要培养孩子认
真读谱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用耳朵去听自己弹奏出的旋律是否正确。

(2)升降记号的读法:很多孩子虽然在弹奏中知道哪个音要升、哪个音要降,升降记号
不会弹错,但是却不会读谱。固定升降记号一共有七个,在谱子上写在高、低音谱号的后
面,虽然看上去高低不齐有些凌乱,但它们的排列其实是有顺序,是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
依次排列,所以读谱时也要从左向右依次读出。
A、固定升(﹟)号的顺序是:fa、do、sol、re、la、mi、si。
B、固定降(b)号的顺序正好相反是:si、mi、la、re、sol、do、fa。

(3)6/8 拍: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 2/4、3/4、4/4 拍,《嚓嚓嚓》中我们要弹奏 6/8 拍


的节奏类型。6/8 的值拍是比 3/4 拍快一倍的节拍,它听上去更加欢快、活泼,节奏感更
强。因为通常每小节由六个音符构成,所以在弹奏时强弱的表现形式为:强、弱、弱,次
强、弱、弱
第十四课

【小汤 3】

曲目:《月光下》、《你好吗?》。

基础知识:降 E 大调,多小节渐慢(rit),附点四分音符。

(1)降 E 大调:《月光下》这首乐曲中共有三个降记号,按照我们上节课所讲的降记号
的读谱顺序依次是‘降 si、降 mi、降 la’,降记号的调号是倒数第二个降的音、所以就是
降 mi;mi 是这首乐曲的主音、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就结束在 mi 这个主音上,所以这首乐
曲是降 E 大调。

(2)多小节渐慢(rit):在前面第四课《布吉乌吉舞曲》中,我们曾经讲过‘rit’,渐慢
记号的弹奏方法,因为在这首乐曲中最后三小节只有三个音,所以我们弹奏时只要从第二
个音开始渐慢就可以了。这节课《月光下》曲目中在倒数第四小节出现了渐慢记号,而且
包含的音比较多,如果还从出现渐慢记号小节的第二个音开始做表情记号,整首曲目结尾
处就会显得拖沓、漫长,遇到这种情况的渐慢记号时,我们通常建议从第二小节开始逐渐
将速度减慢,这样做既可以表现出曲目即将结束的情感表达、又不会让听者觉得总也结束
不了。

(3)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在第一册第五课《小矮人舞曲》中曾经讲过所谓“附点音符”
就是原来音符加上原来音符的一半、合起来总共的拍子就是附点音符的拍子。《嚓、嚓、
嚓》和《你好吗?》这两首乐曲中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就是‘四分音符’(唱 1 拍)
加上四分音符的一半‘八分音符’(唱半拍)。因为 6/8 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
节有 6 拍’,所以要把完整的‘四分音符’分成‘两个八分音符’(各唱半拍),这样附
点四分音符就等于是由三个‘八分音符’构成,所以唱‘三个半拍’。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四册)
第一课
曲目:《跳舞的雨滴》、《在舞会上》。

基础知识:进入真正的乐曲演奏阶段。

(1)《跳舞的雨滴》:我们在第三册第二课中,已经讲过跳音弹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节课中的两首曲目都是对这一弹奏技巧的复习。从这本书开始我们的弹奏重点,将从学
习基本弹奏技巧和新的音转移为对乐曲的完整表现,要让孩子将侧重点更多的放在‘如何
将每首乐曲更好、更完整、更生动的弹奏出来’,将‘弹奏’转换变为‘演奏’。

A、情绪表现:这首曲目双手均为跳音弹奏,用来模仿雨滴落在地面上的轻巧、灵动的感
觉,在弹奏时不仅要让弹奏出跳音,还要让孩子想象、回忆下雨时雨滴瞬间落在地面上反
弹起来的感觉。要让孩子明白虽然跳音的弹奏技巧只有一种,但是每种跳音所要表现的内
容却是完全不同的。

B、弹奏重点:弹奏时因为右手速度较快、音符较密集,孩子很容易上下甩手腕,要保持
手腕的平稳;还要控制好整只手臂、尽量放松,不要盲目使劲、造成整条小臂僵硬。这首
曲目的力度是中弱(mp),主旋律在右手上,左手要稍弱一些、要突出右手;但是左手
不能弹奏的太轻,要注意力度的控制,要既轻盈、又要有着力点。

(2)《在舞会上》:这首乐曲中左手为附点二分音符、弹奏出主音,右手为和弦剩余两
个音的音程跳跃弹奏,弹奏时左右手的配合就尤为重要。

A、情绪表现:这首曲目右手虽然也是跳音弹奏,但是弹奏出的感觉和上一首却完全不同 。
因为上一首所要表现的是雨滴落在地上的感觉,而这一首所要表现的是在舞蹈的过程中身
体跳跃的感觉。节奏点很像我们成年人所跳的慢三,第一拍为重拍、为落脚点,第二、三
拍开始轻盈的旋转。左手要弹奏的连贯、像男生在跳舞,右手要灵活、像女生在跳舞。

B、弹奏重点:这首乐曲也是以中弱(mp)力度为主,左手为强拍、右手为两个弱拍;所
以在中弱的力度要求上左手弹奏的较重一些、右手轻一些。左手虽然为重点拍强拍,但是
不能弹奏的太强,否则会给人一种跳舞时在跺脚的感觉;右手的跳音弹奏要比《跳舞的雨
滴》略显笨重一些,因为人的身体无论怎样轻盈的旋转、都不可能比水滴更灵巧,要将两
首乐曲的跳音情绪表现明显区分出来。
第二课

【小汤 4】

曲目:(加线练习曲)(小河的歌)(顽皮的精灵)。

基础知识:上方加线,上方加间,附点四分音符的弹法。

(1)上方加线:所谓“上方加线”,就是在正常五线谱的第五条线的上面在单独加出的线。
五线谱共有五条线,从下向上依次数出为 1、2、3、4、5,在第五条线的上面加出的小短
线依次是分别为“上加第一条线,上加第二条线,上加第三条线等”,依次此类推。

(2)上方加间:五线谱第五条线上方、与上加第一线之间的空白位置为“上加第一间”;上
加第一线与上加第二线之间的位置为“上加第二间”,依次类推就是其它上加间的位置。

(3)(小河的歌)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已经知道附点四分音符是由一个整拍、一个半拍构成,
(小河的歌)这首乐曲中左手和右手有一个交错、不对应的节奏,在最初弹奏时孩子很难掌
握;为了方便弹奏我们可以先把每小节分成六个半拍,也就是把所有的四分音符 (1 拍)、
拆成两个八分音符(半拍)。

以第一小节为例“左、右手对应的音 la 和 do 唱两个半拍拍(也就是第 1、2 拍);交错的左


右手分别唱两个半拍(即左手 do 唱第 3 拍,右手 re 唱第 4 拍);左、右手对应的 mi 和 do
唱两个半拍(即第 5、6 拍),其他小节依此方法弹奏。这样将音符进行细化的弹奏,可以
让孩子更清楚、明白的了解每个音符的时值;在节奏上也更容易把握,不会因为两手交替
弹奏打乱节奏的稳定性。

(4)(顽皮的精灵):这首乐曲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四分音符拆分为两个八分音符,每
一小节为“八个半拍”。因为右手附点四分音符、所对应的左手为全音符,在弹奏上双手
不会互相影响,右手附点四分音符直接数三个半拍就可以了。以第一小节为例“右手 fa 唱
三个半拍(即第 1、2、3 拍);do 唱一个半拍(第 4 拍);降 re 唱两个半拍(第 5、6 拍);
do 唱两个半拍(第 7、8 拍)。

要注意我所说的这种弹奏方法,只是为了方便孩子初步建立不规则节奏的一种认识方法,
等到孩子正确掌握后,就可以用谱子所标注的标准节奏来弹奏了。
第五课

【小汤 4】

曲目:《布谷鸟自鸣钟》、《驿站》。

基础知识:‘落滚’的力度要求,保持音。

(1)‘落滚’力度:《布谷鸟自鸣钟》右手的两音连线又是典型的‘落滚’演奏方式,
这个弹奏技巧我们在小汤 3 第四课中已经介绍过,因为我们现在对手腕的运用更加熟练、
从容,所以更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弹奏。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从演奏效果上对孩子进行
要求,因为‘落滚’第一个音是从上向下、所以手指没有控制的话,第一个音的力度通常
会弹得比第二个音重,这样听起来就好像是‘两条腿一拐一拐的在走路’。

正确弹奏方法应该是,如果书上没有特别标明力度记号,应该保持两个音的弹奏力度是一
样的,也就是两个音尽量弹得一样轻重。在第一个音落键时力度稍微轻一些、第二个音的
力度稍微加强一些,这样经过调整两个音的力度就可以基本保持一致了。
(2)保持音:保持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符头方向,表示保持此音音值、将此音稍强演奏 。
也就是在正常弹奏的节拍范围内、略迟一些抬手,就有了延长节拍的感觉;在正常弹奏力
度上适当加强。
第六课

【小汤 4】

曲目:《高高的红杉树》、《威廉退尔》。

基础知识:踏板的使用,轮指。

<一>踏板的使用:《高高的红杉树》中,在每行乐谱的下方都标记有两个新的记号,这
个记号就是我们钢琴弹奏中,除双手之外、需要用双脚来配合、增加情绪表现的‘踏板’
标记。在我们的钢琴正下方有三个金色的踏板,他们从左往右分别是弱音踏板(将音量渐
弱、改变音色)、静音踏板(将音量渐弱)、延音踏板(将音量放大、延长);这首曲目
当中我们需要使用的是最右边的踏板‘延音踏板’。
A、左手第一个音下方的标记是‘ped’的花式写法,意思是‘踩踏板’。
B、像雪花一样的标记的意思是‘松掉踏板’。

(1)如何踩踏板:踩右踏板要用右脚前掌的前部,右脚后根踏实着地并作为活动支点。
需要使用右踏板时,前脚掌用力向下踩踏,需要停止右踏板使用时,前脚掌向上方抬起。
但不论是踩下踏板还是松放踏板,脚掌前部都要贴靠在踏板上。使用踏板练习时,要注意
“脚腕子”的主动性及灵活性,踏板的基础学习运用可用“全踏板”状态,即踏板运用时
要踩到底(脚上有弹性,用力不能超过极限),踏板松掉时要放干净(但脚掌前部一般不
要脱离踏板,防止脚下出噪音)。
钢琴踏板在弹奏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双手改变弹出的音色,帮助情绪表现的
抒发。踏板的使用分为‘直接踩板’和‘音后踩板’,这节课我们初步介绍最简单的‘直
接踩板’。

(2)直接踩板:方法是‘手指触键弹奏与脚掌踩下踏板同步进行’,也就是‘同手同脚 、
手脚并用’。《高高的红杉树》就是‘直接踩板’的使用,在第一小节第一个音下方
‘ped’标记处,当手弹出 la 音的同时、右脚就要同时踩住最右边的踏板;直到第 4 小节
‘雪花’标记出现在空拍上,这时右脚要迅速抬起、松掉踏板,这样一个完整的‘直接踩
板’就结束了。

(3)踏板练习:踏板的踩与放练习,可以采用“慢踩慢抬”、“快踩快抬”、“轻踩快
抬”和“轻踩慢抬”等形式,锻炼脚腕的灵活敏捷的变化控制能力。踏板的踩放练习还要
结合手上的音进行练习,知道能熟练掌握为止。

<二>轮指:所谓‘轮指’就是使用不同的手指轮流弹奏同一个音。‘轮指’是把可以用
一个手指弹奏出的增加了弹奏难度,使音色听上去不那么单调、乏味;从视觉上也增加了
观者的趣味性。
(1)轮指弹奏方法:《威廉退尔》中右手第一小节等标记有两行不同的指法,第一行是
简单的‘同指弹奏’,第二行就是‘轮指’。因为要用不同的手指弹奏同一个音,很多孩
子在弹奏时整只手臂,在同一个音上幅度很大的左右移动,这样是不正确的。我们在弹奏
时无论用几个手指进行轮奏练习,都要尽量保持手臂不动,适当的、小幅度的利用手腕的
轻微移动带动手指的弹奏。弹奏的手指要尽量靠拢、动作幅度要小,这样才能快速、准确
的以最小的运动幅度弹奏。

(2)注意事项:轮指弹奏只是手腕左右运动、切忌手腕上下甩动。弹奏出的音要尽量保
持同一个力度,不要轻一个、重一个。
第七课

【小汤 4】

曲目:《蓝色多瑙河》、《跳来跳去的小松鼠》、《校园啦啦队》。

基础知识: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双手交叉弹奏。

(1)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什么是和弦,这节课就来讲一下和弦的
原位和转位。
A、三和弦的原位:小汤 2 第十三课中我们已经讲过什么是三和弦的原位,就是三个音以
三度关系纵向排列组成,从下向上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以 do 为主音的三和弦为
例,从下向上依次为 do(根音)、mi(三音)、sol(五音)。

B、三和弦的转位分为‘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
a、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就是将根音(do)挪到最上方,将三音(mi)最为最低音,排列
顺序为 mi、sol、do,这个转位和弦简称为“六和弦”、用数字 6 来标记。

b、三和弦的第二转位:是在第一转位的基础上,将三音( mi)再向上挪动,把五音
(sol)作为最低音,排列顺序为 sol、do、mi,这个转位和弦简称“四六和弦”、用数字
6/4 来标记。

(2)双手交叉弹奏:我们在小汤 2 中已经讲过双手跨越的弹奏方法,《跳来跳去的小松
鼠》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弹奏技巧,它和双手跨越的弹奏方法极为相似,只是在一只手跨越
弹奏的时候不会马上把手拿回来,而是要把双手交叉的状态保持一段时间。在弹奏时要注
意,因为两只手的弹奏状态是一上、一下,所以放在下面的那只手的手腕、可以比水平面
略低一些,但是上面那只手的手腕要尽量保持平稳、不要向上顶起。两只手的手腕之间,
要空出适当的空隙方便进行弹奏,上面的手腕不要压在下面的手腕上。
第八课

【小汤 4】

曲目:《波西米亚舞曲》、《黄昏的歌》、《戈帕克舞曲》。

基础知识:B 大调,连跳音,音程与单音连奏。

(1)B 大调:第四课中我们学习了四个升号的 E 大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五个升号的 B


大调。我们在《波西米亚舞曲》中可以看到,B 大调是由 5 个升记号组成,依次是升 fa、
升 do、升 sol、升 re、升 la,la 上方的大二度音为 si,所以这首乐曲的主音就是 si;这首
乐曲最后一小节结束在 si 这个主音上,si 的音名是 b,所以就是 B 大调。

(2)连跳音:《波西米亚舞曲》中右手第一行四小节出现了一个新的弹奏技巧‘连跳
音’,也就是将连音和跳音两种弹奏形式结合起来、连贯的弹奏出来。这首乐曲中,前面
的四个音进行连奏、最后一个音由跳音的弹奏形式结束。很多孩子在弹奏时会忽略这个弹
奏技巧、省略掉跳音结尾直接以连奏结束,在弹奏时要注意弹完前四个音之后、不要抬手
直接将第五个音以跳音的方式弹奏出来,弹完后心里要把四分音符的拍值数够。
弹奏‘连跳音’时要和第一行第二小节的连奏区分清楚,连奏的小节要弹够拍子再起手;
‘连跳音’的小节要先将跳音弹奏出来,心里默数拍子保持时值。

(3)音程与单音连奏:《黄昏的歌》、《戈帕克舞曲》中都出现了‘由音程连奏单音,
再由单音连奏音程的连奏方式’。
A、‘音程’连奏‘单音’:《黄昏的歌》第一行第三小节以音程开头、第二个音连接着
单音,弹奏时音程弹完之后两个手指不要起手、仍然要压住琴键,在第二个单音手指落下
的同时、再将音程的两个手指同时松开,这个弹奏才能保持住连奏的音响效果。

B、‘单音’连奏‘音程’:第一行第三小节第三个单音的后面、连接的是第四小节的音
程,弹奏时单音弹完之后也不要起手、还要用手指压住这个单音,在后一个音程两个手指
落键的同时、太松掉单音弹奏的手指,这样就可以完成连奏的弹奏效果了。
第九课

【小汤 4】

曲目:《降 D 大调练习曲》、《滑冰场上》。

基础知识:降 D 大调,踏板的‘断踩和连踩’。

(1)降 D 大调:是由五个降记号构成。倒数第二个降记号是‘降 re’,所以主音就是 re,


最后一小节结束在 re 上,所以就是降 D 大调。

(2)我们在使用踏板时不单单是把踏板踩下去、放开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介绍两种最
基本的踩板方式。
A、踏板的‘断踩’:所谓踏板的‘断踩’,就像我们前面所弹奏过的《高高的红杉树》 、
《蓝色多瑙河》中的踏板使用,先将踏板踩下去隔几小节再放开、放开后再隔几小节踩下
去,这种踩板和放板的动作之间是有空隙的、断开式的、非连贯性的踩板方式。这种踩板
方式只要简单的做好踩、放的基本动作要求就可以了。

B、踏板的‘连踩’:这节课中《降 D 大调练习曲》出现了‘放踏板和踩踏板’紧密连接
的踩板方式,也就是第一行最后一小节和第二行第一小节之间,踏板放开之后马上又踩下
去,这时要注意数完两个空拍之后、马上将踏板松开;在弹奏第二行第一个音时迅速将踏
板踩下,这样弹奏给人一种两小节直接连接很紧密的感觉。

要注意因为两个动作离的很近,在放踏板时不要因为着急突然猛的将踏板松开,如果这样
做就会听到很响的踏板突然撞击到琴体上的‘砰’的声音;也不要因为着急踩下踏板没有
将前面的踏板放干净,这样前后两小节的音响效果就会混在一起、嘈杂部分;还要将后面
的踏板及时踩下去,否则就丧失了两小节之间的连接效果。所以既要将前面的踏板完全松
掉,还要迅速把后面小节的踏板及时踩下去。
第十课

【小汤 4】

曲目:《朝鲜小夜曲》、《玩高空秋千的人》、《水仙》。

基础知识:降 G 大调,背奏练习。

(1)降 G 大调:由六个降记号组成。分别为降 si、降 mi、降 la、降 re、降 sol、降


do,倒数第二个是降 sol,主音就是 sol,最后一小节结束在 sol 上,所以是降 G 大调。

(2)背奏练习:在小汤 2 第三课中我们已经要求孩子进行简单的背谱练习,从小汤 4 这
本书开始,我们学习了篇幅更长、情绪表现更加丰富、乐曲内容和弹奏技巧更加完整的曲
目,琴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乐曲视听效果,对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完整背奏。
这样做可以为我们今后背奏更高难度的曲谱,为今后参加考试、比赛、表演做好准备。背
谱时要注意不要只记住音符,要将表情记号、踏板的使用的技巧性、情绪表达等方面的都
要牢记在心里,这样才能真正训练孩子进行有表情的演奏.
【小汤 5】

第一课

曲目:《骑士的年代》、《嗬,西进》、《淘气的小精灵舞曲》。

基础知识:3/4 拍的十六分音符,切分音式的同音连线。

(1)十六分音符: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八分音符,是在符干的尾部加一个符尾、或在两个
音符之间加一条横线,每个音符各唱半拍。《骑士的年代》中第一小节在四个音符之间有
两条横线,这就是十六分音符,每一个音符唱半半拍,两个十六分音符加起来唱半拍(八
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唱一拍(四分音符),如果只写一个音符就是在符干的尾部加
两条符尾。

(2)同音连线:我们都已经知道什么是同音连线、以及弹奏方法,《嗬,西进》中反复
出现了切分音式的同音连线,在弹奏时要注意重音记号标记的弹奏,以及同音连线的拍值。
第二课
【小汤 5】
曲目:《坎贝尔家族来了》、《魔笛》。

基础知识:装饰音,和弦的跳音弹奏。

(1)装饰音:《坎贝尔家族来了》第一行前四小节出现了一种新的弹奏技巧‘装饰音’ 。
也就是在每个正常书写的音符符头方向、都用连线标记有一个小的音符,这个小的音符就
是正常音符的装饰音。这两个音在弹奏时以正常音符的时值为准,前面的小装饰音的时值
要算在正常拍值之内;弹奏时前面的小装饰音在触键的时候要轻巧、离键要迅速,弹完之
后要马上连贯的弹奏出后面的正常音符。要注意因为装饰音是第一个音,很多孩子弹奏时
把重音放在第一个音上,正确的应该是重音仍在第二个正常音上,不要把力度弹反了。

(2)和弦的跳音:我们在小汤 3 中已经讲过跳音的弹奏方法,《魔笛》中左手部分出现
了音程以及和弦的跳音弹奏,在弹奏时要感觉将每一个音都抓在掌心中,要让弹奏出的音
符听上去集中、轻巧、灵活,利用整条小臂的向上跳跃带动手指,注意不要让手腕上下晃
动。
第三课
[小汤 5]

曲目:《踏板练习曲》、《击出墙外,出局!》、《教堂管风琴》。

基础知识:踏板标记(断踩、连踩),双手交替弹奏标记,音程连奏,和弦连奏。

(1)踏板的使用不是单一的一种,对于踏板的标记形式也不止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一种新的标记方式。
A、断踩:《踏板练习曲》中我们看到在音符的下方有一个长长的大括号,这个就是踏板
标记的另一种形式,它和我们前面所学过的踩、放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在大括号开始的
地方将踏板踩下去,大括号结束的地方将脚抬起来,这个标记也就是‘断踩’的标记形式。
B、连踩:《教堂管风琴》中将括号与括号之间连接起来,就是‘连踩’的标记方式。这
首曲目中是在音符的正拍上进行放、踩的换踏板动作,换踩的频率比较高,要注意脚步控
制的灵活性。

(2)双手交替弹奏:《击出墙外,出局!》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双手跨越的标价,‘l.h 左
手’和‘r.h 右手’。在出现这个标记的时候,我们只要按照标明的左右手进行弹奏就可
以了。

(3)音程连奏:前面我们讲过单音、音程之间互相转换的连奏的弹奏方法,《击出墙外 ,
出局》中左手第三小节出现了左手音程之间的连奏,在弹奏时前一个音程弹奏完之后、两
个手指都不要离键,要等到后一个音程的两个手指同时落键的时候、再将前一个音程的两
个手指同时松开,这样才能弹出连奏的效果。

(4)和弦连奏:和弦之间连奏时,要把后一个和弦不用的那个手指留在琴键上,等到后
一个和弦的三个手指同时落键的时候,再将前一个不用的手指抬起。
第四课

【小汤 5】

曲目:《海滩上的嬉戏》、《皇帝圆舞曲》。

基础知识:音程扩指,约翰.施特劳斯介绍。

(1)音程扩指:《海滩上的嬉戏》中左手第一行前四小节的音程,是由一个保持音 do、
和四个半音构成的。弹奏时因为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需要将手指充分扩开,弹奏
时要注意把不弹的手指放在琴上、不要翘起;手腕也要保持平稳、不要随着音程的变化来
回扭动。

(2)约翰.施特劳斯:1804 年 3 月 14 日出生在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
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
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
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
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
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
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第五课

【小汤 5】

曲目:《穿过云间》、《孤独的小河》、《小夜曲》。

基础知识:和弦与踏板‘连踩’的配合,各拍中的十六分音符弹法,留指。

(1)和弦与踏板‘连踩’的配合:《穿过云间》中使用踏板‘连踩’的方式,在弹奏时
第一个和弦弹奏的同时、踏板踩下去;要连接到第二个和弦时,要先把第二个和弦弹出声
音、再把踏板迅速放开并且踩下去,这样才能达到连奏的效果;后面的和弦用同样的方法
和踏板配合。

(2)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3/4 拍的十六分音符,这节课学习一下其他拍值的十六分音符。


A、4/4、2/4 拍的十六分音符:和 3/4 拍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两个十六分音
符唱半拍(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唱一拍(四分音符)。

B、6/8 拍的十六分音符:这个节拍中的十六分音符多了两个音,也就是有六个十六分音
符。和前面的几个音符同理,两个十六分音符唱半拍(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唱一
拍(四分音符),那么六个十六分音符就唱一拍半(附点四分音符),弹奏时要注意左右
手的音符对位,找准每个音符的时值和拍值。

(3)留指:《小夜曲》中右手第二小节由两个音程构成,但是第二个音程的‘冠
音’sol(上面的音)是前一个音程的延音,也就是弹奏时这个 sol 只出一次声音,弹奏的
时值两拍要保留到第二个音程,这样的弹奏方法就是‘留指’。

‘留指’的弹奏方法是:先将第一个音程正常弹奏出来;在准备弹第二个音程时,将第一个
音程下面的根音 si 松掉、把 sol 的琴键摁住保持不动,然后用 1 指或 2 指单独将第二个音
程的 do 弹奏出来就可以了。这样做在音响效果上,两个音程就是连贯弹奏出来的,既保
持了时值、又有连奏的效果。
第六课

【小汤 5】

曲目:《忠实泉》、《我的新自行车》。

基础知识:高、低音谱号的转换,左右手分工明确。

(1)高、低音转换:《忠实泉》中有很多高、低音谱号来回转换的部分,弹奏时一定要
让孩子仔细认真的读谱,正确找出每一句、每一行所在的音区位置,尽量在第一次读谱时
就不出现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改正次数,为快速、准确的识谱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左右手分工明确:《我的新自行车》中为表现骑自行车时的轻快、灵活,上坡、下
坡等实际骑车状况,前两行和后两行是完全不同的乐曲表现情绪,要充分区分清楚左右手
段落式弹奏的不同。
第七课

【小汤 5】

曲目:《练习曲》、《飞转的螺旋桨》。

基础知识:跨指,穿指。

(1)跨指:《练习曲》中右手第一行第二小节第二个音 sol,在弹奏时需要从第一个音 la
上方跨过去,这样的弹奏方法就是‘跨指’。

(2)穿指:《飞转的螺旋桨》这节课中还出现了左右手穿指和跨指的弹奏方法,所谓
‘穿指’就是手指从琴键左边向右边弹奏,需要把音区低的手指、从音区高的另一个手指
下穿过。
弹奏‘穿指’和‘跨指’时,手腕不要随着手指的左右运动来回扭动,要保持平稳、支撑
住。不弹的手指一定要自然下垂、不要因为使劲向上翘起,黑白键交替时整只手不要上下

第八课

【小汤 5】

曲目:《练习曲》、《芭蕾舞排练》。

基础知识:三指穿指,三指跨指。

(1)三指穿指:《练习曲》中出现了 3 指穿指的弹奏内容,它的基本弹奏原理和 2 指穿
指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弹奏时,因为大指要从 2 指和 3 指两个手指下穿过,很多孩
子会借助手腕来帮助手指穿过,这就造成了手腕向右扭动的动作,这样的弹奏方式是错误
的。在弹奏时,要始终保持手腕的平稳,要依靠手指自己进行穿指运动。弹奏时手腕、手
臂保持不动,大指尽量向 3 指方向运动,穿过之后要立即将整只手摆正,保持弹奏的基本
手型。

(2)三指跨指:《芭蕾舞排练》中 3 指从 1 指上方跨过,弹奏时和穿指的要求是一样的,
手腕不要因为手指的运动来回摆动,要由手指自己进行运动。
第九课

【小汤 5】

曲目:《那时流星闪光的假发》、《烟草拍卖商》。

基础知识:半音上行,快速换踏板。

(1)半音上行:《那时流行闪光的假发》中从第一小节开始,左右手都出现了半音上行
的弹奏。在弹奏时因为有白键、黑键,整只手会上下来回运动,这时孩子就会借助手腕的
上下运动来带动整只手,这样做是错误的。手腕只能左右运动帮助手上、下行,不能上下
颠碗,要完全依靠手指自己的运动进行弹奏。

(2)快速换踏板:《烟草拍卖商》中踏板的踩、放更加频繁,要提前看好换踏板的位置 ,
在心里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及时、准确的更换踏板。
第十课

【小汤 5】

曲目:《八音盒》、《谷仓舞》。

基础知识:不同手指到同手指的练习,移调。

(1)不同手指到同指练习:《八音盒》中右手第一小节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弹奏练习
技巧,将不同的音弹奏到同一个音上,这个技巧练习的是手腕的稳定性、手指的力度控制
能力。孩子弹奏时不要盲目的进行弹奏,要有控制性的进行练习。

(2)移调:《谷仓舞》中把乐曲分为三个旋律部分,每个旋律部分的音区虽然没有改变 ,
但是升降的音都不相同。弹奏时一定要看好升降记号、仔细读谱,不要弹错音。
第十一课

【小汤 5】

曲目:《黑键雷格曲》、《隆隆向前的弹药车》。

基础知识:重降(bb)记号。

重降记号:《黑键雷格曲》中左手第三小节,mi 的符头方向标有两个像字母‘bb’一样的
记号,这个记号就是“重降”记号。它的意思是将本来的音符降低半个音之后、再降低半
个音,也就是把原来的音符连降两个音。
以 mi 为例,一个降号(b)是降低半个音,也就是 mi 变为降 mi;降 mi 再降低半个音就
是 re;所以重降 mi 就是 re。
第十二课

【小汤 5】

曲目:《多瑙河之波》、《探戈舞曲》、《校歌》。

基础知识:指法的运用。

指法运用:《校歌》中左右手音程的根音多为固定的音,而冠音有很多变化,弹奏时要注
意不要因为冠音的改变,将手指来回挪动、转换。要保持住根音的指法,根据指法的一般
规律‘没有大跨越时,手指要挨着用’,按顺序使用手指。

以右手第二小节为例,这个小节有两个音程 do\la 和 do\sol,弹奏时第一个音程 do 的指


法用 1 指,la 的指法用 5 指;第二个音程 do 指法仍然用 1 指,因为前一个冠音 la 的指法
是 5 指,5 指之后按顺序是 4 指,所以第二个音程的冠音 sol 用 4 指。其他的音程按照此
规律进行弹奏。
第十三课
【小汤 5】

曲目:《春之歌》。
基础知识:作者简介,琶音。

(1)作者简介(略)。

(2)琶音:小汤 3 第十二课我们简单介绍过琶音的弹奏方法,这节课的曲目就是一首重
点练习琶音弹奏的曲目。弹奏时要一次性找准音的位置,弹奏的稳定、自信;两只手交替
弹奏时要像一只手弹奏的一样,要连贯、做好强、弱的情绪表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