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所见重文符特殊用法解读三则 暨慧琳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文化广角●

简帛所见重文符
特殊用法解读三则
■暨慧琳

摘 要:出土文献里一些特殊的行文方式,有时会给阅读造成障碍。本文重点关注出土文献里重文
符号的一些特殊用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大简、马王堆帛书以及武威汉简里的“重文符省字例”
“重文符跳读例”等尚有争议或未被关注的、与重文符特殊用法相关的几个“异例”进行解读。
关键词:简帛 重文省字 重文跳读 特殊用法
DOI:10.16093/j.cnki.ccc.2023.01.002
先秦秦汉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行文习惯有时 意 ②。重文符号的使用历史悠久,甲骨文里已
与现代汉语很不同,这是古书之所以难读的原 经开始使用(如“王受又〓 ”读为“王受有佑”),
因之一,故清儒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感慨: 周代金文、秦汉抄本里,重文通常用重文符“〓 ”
“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 代替,不仅单字的重复使用重文符号,两个字以
书,譬犹执山野之夫,而与言甘泉、建章之巨丽 上的词语甚至是句子的重复也用重文号 ③。
也。”①近几十年来的出土文献里,既有大量传
近年来根据出土文献的用例,学界逐渐发
世典籍的古抄本,也有许多先秦秦汉佚书。出
现除了一般的书写、阅读规则之外,重文符的使
土文献里一些特殊的行文方式有时会给阅读造
用还存在各种“变例”。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
成障碍。了解这些行文习惯和表达方式,可以
简、马王堆帛书以及北大汉简等出土文献里屡
帮助我们正确解读文献、校正典籍。
裘锡圭先生曾撰文论述考古发现的秦汉文 见“是〓 ”不读“是是”而读为“是谓”的用例 ④。

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文章提及秦汉 上博简《景公疟》简 9“今内宠有会谴,外〓 有梁


时代的出土文献所体现的书写习惯对于读通古 丘据营诳”⑤ 中的“外〓 ”可读为“外宠”,系承上
书的重要价值,其中表示重文的方法颇值得注 文“内宠”而以重文号代 替 “宠”字 ⑥。清 华 简

作者简介:暨慧琳,厦门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 2022C031)阶段性成果。
FJ
① [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
1956年,序页1。
② 裘锡圭《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裘锡圭学术文集·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
2015年,页375—377。
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 裘锡圭《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页375。
④ 魏宜辉《再论马王堆帛书中的“是〓 ”句》,
《东南文化》
2008 年第 4 期,页 56—57;杨锡全《出土简帛文献中
的“是〓 ”句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年,页 21—32;劳晓森《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
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2015年11月12日。
⑤ 本文所引简帛释文,除重点讨论对象之外,皆为宽式释文。
⑥ 刘信芳《<上博藏六>试解之三》,简帛网,
2007年8月9日;该文后以《<上博藏六>试解》为名发表于《简帛》
2008年,页120。
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 101 —
中国典籍与文化
ZHONGGUOD
IANJ
IYUWE
NHUA №1 2023(总第124期)

《命训》简10“大命殜罚,小命〓 身”,句中的重文 除部分用字不同外,简本基本可与今本对应。


号代替的并非“命”字而是“罚”字,此句可读为 唯有第 73 号简“詹〓 (兄,兄)曰……”句,
“大命殜罚,小命罚身”①,正与今本《逸周书· 今本 毛 诗 《魏 风 · 陟 岵 》作 “瞻 望 兄 兮。 兄
命训》“大命世罚,小命罚身”相合。以上诸例中 曰……”,两相比较,简本此句少一“兮”字。研
的重文号皆非一般用法,重文号的重复对象是 究者或认为安大简此处脱漏了“可(兮)”字 ⑤。
“前文中语法位置、语法功能完全相同的一个
本文认为此处并非误脱或抄漏,而是由于
字”②。
使用了重文符号而省去句末语助词,即“重文符
除上述这类“变例”之外,本文要讨论的“重
省字例”。
文符省字例”与“重文符跳读例”,也是出土文献
“重文符省字”这种特殊的行文方式出土文
所见重文符的特殊用法,值得注意。
献中已经数见,最早引起学界注意的是郭店简

一、重文符省字例 ③ 中的一例。郭店《五行》第32—33号简: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中的《诗经》是目前所 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悦迁
见时代最早的《诗经》抄本,简本《诗经》内容涉 于兄 弟 ⑥,戚 也。 戚 而 信 之 新〓 而  之
及六国国风,与传世本《毛诗》相比存在一些差 爱也。
异 ④。其中,安大简《侯风·陟岵》共三章,每章
六句,章序与《毛诗》相同,只是有一些异文。现 整理者将上引末句读为“戚而信之,亲。亲而笃
将每章起首的几句摘录如下: 之,爱也”。注曰:“本应作‘戚而信之,新(亲)
也’。因‘新’字加重文号,兼用作下句首字,故
陟皮古可,詹父可。父曰……
省去其下‘也’字。”⑦这种因使用重文符而省去
陟皮杞可,詹母可。母曰……
句末语助词的用法,刘信芳先生称之为“重文省
陟皮阬可,詹〓 曰……
字例”,并认为凡遇“重文省字例”,阅读时应补
出所省之字 ⑧。
与此对应的几句,毛诗《魏风·陟岵》作:
马 王 堆 帛 书 《五 行 》第 25/194—26/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 195行 ⑨: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 远而庄之,敬也。敬而不解 严〓 而 威

① 孟跃龙《清华简<命训>“少命〓 身”的读法———兼论古代抄本文献中重文符号的特殊用法》,《简帛》第 13
2016年,页71—77。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 魏宜辉《再论马王堆帛书中的“是〓 ”句》,页57。
③ 本则主要观点笔者曾署名“何许人”在简帛网简帛论坛《安大简<诗经>初读》下发布。
④ 黄德宽、徐在国主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西书局,
2019年,前言页1。
⑤ 张峰《 安大简<诗经>与毛诗异文》,简帛网,
2019年10月9日;郭理远《谈安大简<诗经>文本的错讹现象》,
2019年10月10日。
简帛网,
⑥ “”字各家释读意见可参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编《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郭店楚墓
竹书》,文物出版社,
2011年,页56。帛书本此句作“中心说(悦)焉迁于兄弟”。
⑦ 荆门市博物馆编《 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页153注41。
⑧ 刘信芳《简帛五行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
2000年,页104。
⑨ 本文所引帛书行号皆根据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华书局,
2014年。

— 102 —
文化广角●

之尊也。【尊】①而不骄,恭也。恭而博交, 人之为□可以又〓 它〓 矣凶 □ 产焉”,张政烺先


礼也。 生将此句读为“妇德一人之为□,可以有它。有
它矣,凶必产焉”⑤。邓球柏先生读为“妇德一,
庞朴先生根据前后文例在第一个“严”下补出 人之为,【不】可 以 有 它。 有 它 矣,凶 【祸】产
“也”字 ②。刘信芳先生进一步指出此为“重文
焉”⑥。陈松长先生补“不”字,并属下读为“妇
省字例”,将 “敬 而 不 解 严〓 而 威 之 尊 也”读 为
德一人 之 为,【不】可 以 有 它,有 它 矣,凶 □ 产
“敬而不懈,严(也)。严而威之,尊也”③。依照
焉”⑦。丁四新、廖名春先生皆读为“妇德一人
其说,此段可读为“远而庄之,敬也。敬而不懈,
之为,【不】可以又它;又它矣,凶【必】产焉”⑧。
严也。严而威之,尊也。【尊】而不骄,恭也。恭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读为“妇德,一人之
而博交,礼也”。从前后文例来看,句式整齐,结
构完整。郭店简本《五行》该句正作“敬而不懈, 为,【不】可以有它。有它矣,凶必生焉”⑨。
严也。严而畏之,尊也”。可知二位先生的解读 本文认为,此句当依据“重文符跳读例”读

126/295 行“【不简不行。
正确可信。又《五行》 【不】可以有它矣。有它,凶
为“妇德,一人之为,
简者】,言人行之大〓 者,人行之 □ 然者也”,刘 必生焉”。
信芳先生读为“【不简不行。简者】,言人行之大 所谓“重文符跳读例”,即不按照重文符号
也。大者,人行之□然者也”④。 顺读,而根据文义、语气等因素对重文部分文字
结合以上诸例可知出土文献确有“重文省 进行跳读。出土文献中的重文符号跳读现象最
字”的行文方式。再看安大简《陟岵》第一章“詹 早由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指出。
父可。父 曰 ……”和 第 二 章 “詹  母 可,母
帛书《五行》第84/253行:
曰……”,皆以正常方式行文,第三章本应作“詹
可,曰……”,书手为抄写简便使用了重
信其体而后能相亲〓 也而筑之爱也
文号,故省去了不影响文义的句末语气词“可
(兮)”,抄写成“詹〓 曰”,此即前文所说的
整理小组在注中指出:“‘亲’字下重文号所重
“重文省字例”。因此简文此处并非抄写时脱
‘亲’字,似应跳过‘也’字与下文‘而筑之’连读,
漏,而是书手有意为之。
此句应 读 为 ‘信 其 体 而 后 能 相 亲 也。亲 而 筑

二、重文符跳读例 (笃)之,爱也。’”􀃊
􀁒整理小组并指出与此类似的
􀁉

88/257 行的“正行之直〓 也而
还有帛书《五行》
55 上行有句作“妇德一
马王堆帛书《缪和》 遂之,肆也”当读为“正行之,直也。直而遂之,

① “【 】”内表示释文中据残笔、文例或其他古书可补充的文字。
② 庞朴《帛书<五行篇>校注》,
《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4辑(总第12辑),页58。
③ 刘信芳《简帛五行解诂》,页104。
④ 刘信芳《简帛五行解诂》,页104。刘信芳先生书中还举出多处“重文省字例”。然经仔细分析,其他几例似
未必一定要遵从“重文省字例”来读,故本文未引。
⑤ 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中华书局,
2008年,页175。
⑥ 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湖南出版社,1996年,页521—522。
⑦ 陈松长《马王堆帛书<缪和><昭力>释文》,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 6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
页373。
⑧ 丁四新《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编《儒藏》精华编第 281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页 309;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页396。
⑨ 裘锡圭主编《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中华书局, 2014年,页140。
􀁒
􀁉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一〕》,文物出版社,
1980年,页26注50。

— 103 —
中国典籍与文化
ZHONGGUOD
IANJ
IYUWE
NHUA №1 2023(总第124期)

肆也”①。《五行》篇与此对应的经文部分正作 道而以之其【义也】”,原释文读作“闻君子道而
“中心辨焉而正行之,直也。直而逐(遂)【之】, 畏,好义。好义者也之闻君子道……”⑧,文句
肆也”。 难以读通。庞朴先生指出释文脱一“者”字当
帛书整理小组指出这种特别的现象之后, 补,并将此句读为“闻君子道而威,好义者也。
这类异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刘信芳先生将这 好义者之闻君子道……”⑨,后来更进一步指出
种行文方式称为“重文符跳读例”②。此后学者 􀁒。 说 皆 有 据
此 句 当 循 重 文 跳 读 之 法 来 读􀃊
􀁉

们陆续发现了更多“重文符跳读例”③。 可从。
帛书《五行》第57/226行: 根据目前的例证来看,“重文符跳读例”一
般发生在重文部分夹有“也”“矣”等虚词的情况
言不〓 在〓 嗺〓 绖〓 也然后能【至】哀 下。“也”“矣”在先秦文献中一般作为句末标
􀁓,
记􀃊
􀁉 将其属上句句末读更加合理。类似句式
原释文读为“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 如《文子·道德》:“执一者,见小也,见小故能成
【至】哀”④。池田知久先生指出此句应读为“言 其 大 也;无 为 者,守 静 也,守 静 故 能 为 天 下
不在衰绖也。不在衰绖,然后能至哀”⑤。 正。”􀃊
􀁔《
􀁉 慎子·民杂》:
“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
又,第89/258行的: ”因此本文认为帛书《缪和》
易为下,则莫不容。
“妇德一人之为【不】可以又〓 它〓 矣凶 【必】产
迣〓 也【而】弗【畏】强御果也 焉”读为“妇德,一人之为,【不】可以有它矣。有
它,凶【必】生焉”,较之旧说更加合理。
池田知久先生亦据“重文符跳读例”读作“迣也。
迣【而】弗【畏】强御,果也”⑥。 三、据重文符特殊用法推测
79/248 行“颜
刘信芳先生认为帛书《五行》 文本的本来面貌
色容貌温,变〓 也者,勉勉也”可读作“颜色容貌
温,变也。变者,勉勉也”。池田知久先生亦赞 根据出土文献所见的重文符号的特殊用
同“变〓 也者”当跳读 ⑦。此外,帛书《五行》
179/ 法,我们可以对文献异文的形成有正确的认识,
348行“闻君子道而畏,好〓 义〓 者也之闻君子 并据此合理推测文本的本来面貌。

① 《马王堆汉墓帛书〔一〕》,页26注50。
② 刘信芳《简帛五行解诂》,页105。
③ 除下文所引几例之外,刘信芳、池田知久两位先生还总结了几处“重文符跳读例”,但其中有些例子似不必
依据此例亦能读通,故本文未引。具体可参看《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四)》,中华书局,
2014年,页72—73注7。
④ 《 》,
马王堆汉墓帛书〔一〕 页19。
⑤ 〔日〕池田知久著,王启发译《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线装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页195。
⑥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页281。
⑦ 此句《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整理者认为可读为“颜色容貌温,变。变也者,勉勉也”(《长沙马王堆汉
墓简帛集成(四)》,页77、78)。传既用于解经,其所引的解说部分当与经文相同。帛书经文部分略残,作“颜色容
□□□ 也”,郭店《五行》简 32即作“颜色容貌温,变也”。本文认为刘信芳、池田知久二位先生之说可从。刘说见
《简帛五行解诂》,页105;池田说见《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页268。
⑧ 《马王堆汉墓帛书〔一〕》,页24。
⑨ 庞朴《帛书<五行篇>校注》,页69。
􀁒
􀁉
􀃊 庞朴《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
2000年,页87。
􀁓
􀁉
􀃊 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 》
一),《
古汉语研究》 1
98 0—5
8年第 1期,页 5 5;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二)》,
《古
1
汉语研究》98
9年第1期,
页74—8
2;刘承慧《 有关先秦句末语气词的若干思考》 ,
《汉学研究》 第3 页1—1
1卷第4期, 8。
􀁔
􀁉
􀃊 道藏七卷本、缵义本有“故”。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页200。

— 104 —
文化广角●

武威汉 简 《仪 礼 · 服 传》甲 本 简 21—22: 同样句型可类比帛书《五行》的“颜色容貌温,


“妇〓 人〓 不〓 贰〓 斩〓 也〓 者何也”(乙本此句亦 变〓 也者,勉勉也”读作“颜色容貌温,变也。变
同,见简 13—14),依照重文符的常规读法,当 者,勉勉也”。
读作“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也者,何也?” 武威汉简简本与今本的细微差异对于文义
这段话在今本《仪礼·丧服传》中作:“妇人不贰 并无影响,但武威简甲本“……者何也”的句式
斩也。妇人不贰斩者,何也?” 凡9处(乙本略残,凡8处),“……也者何也”句
比较可知,今本与简本的这几句话几乎一 式则仅见于“妇人不贰斩也者何也”一处(乙本
致,只是简本第二句“妇人不贰斩”下多一“也” 同),且从下文有“妇人不贰斩者,犹曰不贰天
字 ①,在文义方面并无影响。冯胜君先生根据 也”来 看,我 们 有 理 由 怀 疑 武 威 简 本 《服 传》
简本认为今本误脱后一“也”字,或上一个“也” “妇〓 人〓 不〓 贰〓 斩〓 也〓 者何也”的“也”字下
字为误衍,否则构不成重文 ②。 可能衍重文号。
冯先生之说似可商榷,今本《服传》应当并
无脱漏或衍文。依据出土文献所见的“重文符 附记:小文承刘钊师、刘娇老师审阅指正,
跳读例”,今本的“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 谨致谢忱!
者,何也”自然也可以用重文符号写成:

妇〓 人〓 不〓 贰〓 斩〓 也者何也

①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中华书局, 2005年,页157校记22。
② 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
2006年,页141脚注2。

— 10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