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鼏"字释读歧见考 刘晔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说文》“ ”字释读歧见考 *

刘 晔
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17.12.020

引言 近易讹,故 即 。”除《秦公 》之外,他还


《 说 文 解 字 》( 简 称《 说 文 》) 鼎 部“ 鼏 ” 提及陕西凤翔秦公大墓磬铭 :高阳又(有)灵,
字,篆作 ,释为“以木横贯鼎耳而举之,从 四方以鼏平。”两器中“鼏”字皆作 ,认为“从
鼎冂声。《周礼》:
‘庙门容大鼏七箇。’莫狄切。” 与从 同。鼏从鼎冖声,应读为宓或谧。”铭
(2006:14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简称“段注”) 文应为齐国谧静安宁。
释 为:
“鼎覆也,从鼎冖,冖亦声。今音为莫 《简明金文词典》(1998:420)“鼏静”条释
狄切。”(2013:319)并另增一 字,篆作 ,义 其为“宓静,谧静。铭文形容国泰民安。”
为“以木横贯鼎耳举之。从鼎, 声。古荧切。” 但也有学者就金文中“鼏”释读为“宓”、
“谧”
两书对 字形、音、义的疏解显有不同。究竟《说 提出不同观点。杨树达(1952:43)在《秦公 跋》
文》 字音义如何?是否有 字?段注“鼏”、 一文中认为“ 宅禹责”中“ 字从鼎 声,
《说文》
二字是否为确论?本文试通过梳理古代学者的 训以木横贯鼎耳举之,此当假为迥。《说文》二
观点,就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方家。 ‘迥,远也。’ 字从 ,不从冖,彝
篇辵部云 :
一、“鼏”字出处 铭虽时时冖 混用,而此铭确是 字。近日释
据《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2001:1525)显示, 此器者如罗振玉、吴闿生、于省吾、郭沫若诸
铭器中出现“鼏”字共 3 次。在《殷周金文集成》 家皆释为莫狄切之鼏,于文不可通矣。”
(1984:57)的《叔鼏鬲》拓片中可见 (鼏)一 《说文古籀三补》(1986:36) 字,篆作 ,
字,原铭文上部为 ,说明隶定为“鼏”,但无 释为“《秦公 》‘ 宅禹责’,《说文》 训以木
训释,笔者揣测盖为人名用字。又据《金文编》 横贯鼎耳。‘ 宅禹责’者谓横宅禹蹟,所至之
(1985 :494)中《秦公 》和《国差 》各出 地也。”但未进一步解释“ ”为“横”的原因
现“鼏”字一次。《秦公 》“鼏宅禹绩”中写 及“横宅禹蹟”之义。
作 ,从 。《国差 》“鼏静安 ”中作 ,从 综上可知,“鼏”字最早大约见于金文中,
貝。郭沫若(2002:501)释《秦公 》 为“鼏 铭器中字形为 、 ,学界对该字的释读尚存歧
与 通,静也”;释《国差 》 为“鼏”,通“密”, 义,但可确定都不是该字的本义。郭沫若等先
并引孙诒让说:“《尔雅·释诂》 ‘密,静也’。
《书·无 生认为“鼏”字应释读为“宓”或“谧”,为安
逸》曰‘不敢荒 ’,嘉靖殷邦。《史记·鲁世 静之义。杨树达、强运开二位先生持有异议,
家》‘嘉’作‘密’,是‘密静’二字连文之证。” 前者认为当为 ,从 得声,在《秦公 》铭文
据此可知,郭氏认为《金文编》中两器之“鼏” 中假借为“迥”,义为远也。后者认为 字当释
从 ,通假为“密”,义为静也。持此观点的还 读为“横”。
有罗振玉、吴闿生、于省吾等先生。 二、清儒诸说
王辉(2006:287,202—203)认为《国差 》
“鼏 清儒治《说文》者辈出,我们检诸家说法,
字原铭作 ,貝与鼎形近易讹, 亦形 整理爬梳,约为三类 :

∗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 :TJZW15-007)。

2017 年第 3 期(总第 182 期) 29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一)
《说文》无误说。据《说文解字诂林》, 为古文,今文皆作“密”,“鼏”“幎”均为鼎覆
持此说者仅见苗夔和承培元。 之义。可见,朱氏释“鼏”字与段、桂同。
(二)《说文》“鼏”篆 解说 同样主张《说文》“鼏”字训释有误者还有
段注云 : 吴玉搢①,他从《说文》引经的角度指出,
《士冠礼》
鼎覆也,从鼎冖,冖亦声。 中的“设扃鼏”一语表明“扃”
“鼏”应为二物。
此九字各本无,鼏篆 解,牛头马脯而合 且据郑玄注《仪礼·公食大夫礼》“鼏若束若编”
之。鼏见《礼经》,所以覆鼎,用茅为之,今本 可知“鼏”为覆鼎之物,与《说文》以木横贯
作鼏,正字也,《礼》古文作密,假借字也。从 鼎耳之说绝不相涉。柳荣宗、江沅、宋保等学
鼎冖者,冖,覆也,冖亦声者,据冥字之解知之。 者也都认为“鼏”字当训为鼎盖义,莫狄切。②
古者覆巾谓之幎,鼎盖谓之鼏。而《礼经》时 钱坫《说文解字斠诠》以小徐本为对象,
亦通用。 部 从鼏声,亦作蜜,虎部 读若鼏, 指出“今《考工记》作扃,此应从冂为声,冂
是知鼏古音同冥,亦同密,今音则莫狄切。(段 古冋字,音古萤切,不当作莫狄切也。……鼏
注 2013 :319—320) 幂密三字互通,盖幂即覆鼎,冖,覆也。许君
段氏认为《说文》“鼏”篆之义误脱,而将 于此训,但言鼎扛,不及鼎覆,是不得以莫狄
字之义附于“鼏”篆下。“鼏”义为鼎盖,为 切之矣。”钮树玉虽亦认为“鼏”字义为“覆樽
会意兼形声字,
《礼经》中多见“扃鼏”。《说文》 巾”和“鼎盖”义,与段、桂等人相同,但同
释 、䖑字中可见“鼏”字,足证“鼏”音莫狄切。 时指出《说文》中不应有“鼏”篆,于各家之
段注 字如下 : 中独树一帜,他通过引证说明“鼏”“幂”“幎”
以木横贯鼎耳举之。 为同一字,而《说文·巾部》有“幎”字,“冖”
按扃者假借字, 者正字,……。以木横毌 部未收“幂”字,那么按《说文》通例自然不
鼎耳是曰 ,两手举其木之耑是曰扛鼎。 横于 应于“鼎”部再出“鼏”字。③
鼎盖之上,故《礼经》必先言抽扃乃后取鼏。…… (三)不置可否说
大小徐篆皆作鼏,解作冖声。以鼎盖字之音加 王筠《说文句读》释“鼏”字仅胪举前辈诸说,
诸横毌鼎耳之义。误矣。……惟《匡谬正俗》 但在《重刊正字略》中却收有“鼏”、 二字,
及毛晃《礼部韵略》增字独不误。 且说明“鼏”字为“覆食巾,同幂”; 字“与
《考工记·匠人》文 :今本作“大扃七个”。 扃同”。④《重刊正字略》刊于道光丙午年,即
许所据作 ,用此知《礼经》古文本亦作 。古 1847 年,而《句读》刊于道光庚戌年,
即 1851 年。
文以 密连文,今文以铉密连文。郑上字从古文, 《正字略》中已明确“鼏”、 二字各有形义,而
下字从今文,遂 鼏连文,转写恐其易混,则 出于其后的《句读》却对《说文》中“鼏”形
上字易为扃耳。(段注 2013 :319) 义未下己意。我们妄揣固陋,盖由于二书撰写
段氏认为各本《说文》中“以木横贯鼎耳 目的各有侧重,《正字略》重在正字,王氏也明
举之”应是 字,从鼎冂声,古荧切 ;为避免古 言“用段茂堂说”,故于《正字略》收有二字以
书注释中“ 鼏连文”导致字形混淆,故以“扃” 相区别。而《句读》则以通释《说文》为要旨,
代 。 字亡佚,各本皆无,而误将 字释义放 属学术著作,饱含个人见解,凡自感蒙昧之处,
在“鼏”篆下,致《说文》中脱去“鼏”字的音义, 宁可阙如,也不肯妄下结论。
造成“鼏”字 解。 综上可见清儒歧见有三 :其一,元本《说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与段意不谋而合, 文》无误 ;其二,元本《说文》当有 二篆,
但二人皆未阐明 字之形何来。
《说文通训定声》 因字形相近,俗士误脱其一,致使“鼏”篆 解;
未涉 字,指出“鼏”字音如锡韵,可知其当音 其三,元本《说文》本无 篆,现行本 篆当为
莫狄切。朱骏声(1983:862)认为“鼏”字“盖 ,古荧切。
以其幂鼎,故望文作鼏也,
(假借)为幎。”“鼏”

30 2017 年第 3 期(总第 182 期)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鼏”、 二字辨
三、 作“大鼏七箇”与今本作“大扃七个”,可知“鼏”
细察清代学者对《说文》“鼏”字的不同说 与“扃”是同音关系,应当是古荧切,而不是
解,不难发现其多围绕郑玄注《仪礼》中“设 莫狄切。大徐本训“鼏”为从鼎冂声,“冂”之
扃鼏”一语加以阐释,存有局限,且都未能清 篆形当作 ,所以,
《周礼》中“大鼏”应当为
楚地说明 字的来源,唯段、桂二人引《匡谬 大 ,是从鼎 声的形声字,隶定为 。也就是说,
证俗》及《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说明所见之处。 大徐本“鼏”字当为 字。那么,它是否就是“以
审“鼏”、 二字形,下部均为鼎,若元本《说文》 木横贯鼎耳而举之”之义呢?大徐本和段注均
确有二字,其音义之别盖与上部 和 有一定关 如是说。我们认为尚有商榷之余地 :
系。我们将从古文字角度考察 、 二形,尝试 首先,释义“以木横贯鼎耳而举之”显然
辨清 、“鼏”二字的关系。 是描述动作,而非实物,而许慎引《周礼》中“大
(一)说 ”,今文作“大扃”,无疑是指实物。
《说文》
(2006:101)冂,篆作 ,
“邑外谓之郊, 其次,段注释 义为 :
“以木横毌鼎耳是曰
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 ,两手举其木之耑是曰扛鼎。 横于鼎盖之上,
界也。古荧切。 ,古文冂,从冂,象国邑, 故《礼经》必先言抽扃乃后取鼏,犹扃为户外
,冋或从土。”于省吾(1979:411)认为 字甲 闭之关,故或以扃代之也。”我们认为段说将原
骨文中就有。他在《释 、 》一文中指出“甲 释义割裂开来,带来两个矛盾 :一为“以木横
骨文的‘贞,勿冂’,冂字作 。……商器《 毌鼎耳”曰 ,二为“举木之耑”曰扛鼎。准确
戈爵》作 。……即《说文》冂字。”依章炳 “以木横毌鼎耳举之”是“以 扛鼎”之义,
来说,
麟释 有远义,孳乳为“迥”字,所以“勿 而非举鼎之物。既然如此,那么尽管“ 横于鼎
冂”即“物迥”,是自然界的物色遥远之义。据 盖之上,犹扃为户外闭之关,故或以扃代之也”
古文字研究成果来看,“冂”字还有诸多用法 , ⑤
的类比是符合逻辑的,也只能说明 字义为“举
但多述及“冂”字的假借义或引申义,不在本 鼎之具”或“举鼎之木”,而不能释为“以木横
文讨论范围,暂且不论。林义光、杨树达二位 贯鼎耳而举之”。
先生讨论了“冂”字的形义关系,我们认为二 其三,《仪礼》(2000:78)郑注“扃,所以
位先生的说法均有难通之处。林先生说 为“扃” 扛鼎。”可知 也应为“所以扛鼎”之义。郑玄注《仪
的本字,象物上覆盖之形。我们认为二者并无 礼》多次出现“今文扃为铉”一语。《说文》
(2006:
必然联系。《说文》
“扃”训为“外闭之关”,从户, 295)
“铉,举鼎也。《易》谓之铉,
《礼》谓之鼏。”
冋声,古荧切。“外闭之关”与“物上覆盖之形” 小徐《系传》
(2011:268)训“铉”为“举鼎具也。”
关系疏远,以此证明二者字形上相关,实属牵强。 我们认为,《系传》与《仪礼》对“扃”的注疏
杨树达先生说 左右二画像门左右柱,横画像 更为契合。 的本义应从《系传》为“举鼎具也”。
门扃之形。对此我们有三点疑问 :其一,古庙 综上,我们认为《说文》当有 字,篆作
民宅的门扃并非横贯于门柱之间,而是贯穿于 ,举鼎具也,
《周礼》
“庙门容大 七箇”。古荧切。
门钮之间。其二,《说文》释“扃”为从户冋声 (二)说
的形声字,“冋”只起表音作用,并不参与构 《 说 文 》(2006:156) 冖, 篆 作 ,“ 覆 也,
义。那么 如何与“扃”产生形义关系呢?其三, 从一下垂也。臣铉等曰‘今俗作冪,同,莫狄切。’”
考前辈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 字虽早见于甲、 前贤对 字的释读可概括如下⑥ :
金文中,但并未见其用于“扃”字之义的证据。 一为古文“冕”字。吴大澂、刘心源、高
所以我们认为杨说也有不尽完善之处。 田忠周持此说。
若《说文》中确应有 字,通过以上对 字 二为 ,即郊坰之“坰”。林义光先生认为
的分析,我们依然无法确证 、“扃”二字在形 、 无别。因此,其释《说文》“鼏”字也不
义上的关系,但参比大徐本释“鼏”字引《周礼》 同于其他诸说,而是认为“鼏”字非形声字,

2017 年第 3 期(总第 182 期) 31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属于其所谓的连延象形字⑦。篆文 与 无别, 阐释,兹概括为 :二字上部金文可互通,隶定
其上部的 、 古同为一字。 之后字形极似,而《说文·虎部》有“䖑”字,
三为覆也。商承祚先生以 字之形间接论 从虎昔省声,读若鼏。莫狄切。䖵部有“ ”字,
证了 为覆盖义。他指出:
“ 象以巾覆酒尊之上。 从䖵鼏声。弥必切。可知,当收“鼏”字,而
乃《周礼·天官·冪人》‘掌共巾冪’之‘冪’ 后才有释语中用“鼏”字,否则如无源之水无
之本字。后世作‘幕、羃、幂’。则皆借字也。” 本之木,使人生疑。传写之人多见“鼏”,少见
可见, 字上部之 即覆盖之义。 ,故误删其一。⑧此外,郑樵《六书略·论隶篆》
四为“冠”、“帽”之初文。马叙伦、高鸿 (1992:346)中说:
“篆巧而隶拙,故有冖(音觅),
缙、唐兰先生观点类似。他们认为“冖 冃冒帽” 无冂(音坰)。……于篆则上冒为冂,不冒为冖。”
实一字也。 可作为“冂”“冖”隶定后形似的又一证据。
五为 字,即冂衣或褧衣。杨树达先生在《积 考察《说文解字诂林》 字诸说,观点基
微居金文说·全盂鼎三跋》中指出 、 二字“在 本一致,可概括为: ,覆也。象巾覆物形。
《字通》
金文中以形近可互通。”故铭文中的“冂衣”不 今俗作“冪”,《玉篇》《文字音义》以巾覆物为
应释为“冕衣”,而当为“褧衣”。需特别指出 “幂”。据《说文》无“幂”字,盖“幂”即“幎”
的是,杨树达先生在解读《说文》 字时,认 的变体字。巾部曰 :幎,幔也。幔,幕也。幕
为该字为“扃”之初文。可见,杨先生是将《说 即帷在上,与覆义同。冖、幎、幔、幕,一声
文》中的 字与金文中的 区别对待的。 之转。⑨
本文开篇已指出“鼏”字最早约见于铭文《秦 从 冖 之“ 鼏 ”“ 幎 ” 等 字 在《 仪 礼 》 中
公 》和《国差 》,字形分别为 和 ,二字 的 用 法 怎 样 呢? 邵 瑛《 说 文 解 字 群 经 正 字 》
下部一为“鼎”,一为“貝”,“鼎”与“貝”古 (2001:202)在“冖”下指出 :
“此字经典或作
文常互讹,故二字差异即在上部之 和 。郭沫 ‘幂’,……其有作‘冪’者,传刻误也。或作
若(2002:202—203)认为“彝铭从之字 ,每 ‘幎’,……又作‘鼏’,……”我们检《仪礼注
从 ,如 字,《录伯 》及《毛公鼎》从 , 疏》
,发现凡言“设扃鼏”或“抽扃取鼏”者,
而《吴彝》《伯晨鼎》《 生 》《师兑 》均从 均用“鼏”字,如《士冠礼》
《士昏礼》《公食
。”而绝大多数古文字学家都认为铭器中的 大夫礼》《有司彻》等,注为 :
“古文鼏皆作密。
是“宓”或“谧”,无论二字在金文中究竟表 凡鼎鼏,盖以茅为之,长则束本,短则编其中
示何义,持此观点的学者是将上部的 和 看作 央。”(2000:551)而用“幂”“幎”字者,均表
,读为莫狄切的。杨树达先生认为 字从 不 示覆巾之义。如《乡饮酒礼》“尊綌幂”;
《燕礼》
从 ,当读为古荧切。综合杨先生在《全盂鼎 “执幂”;
《士丧礼》“幎目”。且这种区别在同一
三跋》和《秦公 跋》中的观点, 二字在 篇目中也不例外。
《仪礼注疏》今人注释有“‘鼏’,
金文中时时混用,那么为何《秦公 》中“ 唐石经、徐本、《集释》、杨氏、敖氏同。《通
宅禹蹟”就一定从 呢?杨先生在《秦公 跋》 解》、毛本、《仪礼正义》作‘幂’。”“今文鼏作
一文中并未给出详细的解释。所以我们对杨先 幂,
‘鼏’指经也,经字必‘鼏’。”(2000:1048)
生释 为“迥”义,音 ,古荧切的观点存疑。 可见,
“鼏”“幂”“幎”的确有使用场合的不同,
稽考《古文字诂林》 二字的古字形,确 但无论是“以茅为之”的“鼏”还是以絺、綌、
实存在二者在铭文中通用的情况,但多是把 䟽布为材质的“幂”或“幎”,其用途都是用来
或从 之字释读为 ,隶定亦作“冖”。仅《盂鼎》 覆盖鼎或尊的,都是覆物之义。
《复尊》将 字释读为 ,隶定作“冂”。我们揣测, 检《玉篇》(1989:63)“鼏”字,注释为 :
这或许就是金文中有 无 的原因之一,也可以 “亡狄切,覆樽巾也。又鼎盖也。”《龙龛手镜》
作为从侧面推证《说文》有 无 的原因。清代 (1985:536):
“鼏,音觅,盖也。”《广雅疏证·释
钱坫、毛际盛等多位说文大家都对此问题做过 诂》“幎、幔……,覆也”条有“幎、幂、鼏、

32 2017 年第 3 期(总第 182 期)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冖并通,鼎覆为之鼏。”(1983:61)《释言》疏 注释
证“鼏、幔,阉也。”一条为 :
“阉通作奄。《说 ①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 年,
文》奄,覆也。”(1983:1135)以上各书释“鼏” 第 7094 页。
②柳荣宗观点参见《说文引经考异》,
《续修四库全
义可分二义 :一为鼎覆也,二为鼎盖也。我们
书·经部·小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243 页。
认为释为“鼎覆”是一种概括性的释义,忽略
江沅、宋保观点参见《说文解字诂林》,第 7092、7093 页。
了覆鼎之物的材质,与经书用法契合。而“鼎盖” ③见《说文解字诂林》,第 7091、7089 页。
义可能是对经文注疏的片面理解或误解,我们 ④王筠《重刊正字略》,《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
在《仪礼》中并未见“鼏”用作“鼎盖”的情况。 学类》,第 24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330 页。
段注中的确有“古者覆巾谓之幎,鼎盖谓之鼏, ⑤“冂”字的用法可见《古文字诂林》卷五,上
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513—516 页。
而《礼经》时亦通用”的说法,但综合段注“鼏”
⑥见《古文字诂林》卷七,第 72 页。
为“鼎覆”,可知其说“鼎盖谓之鼏”应该是指
⑦指“兼象旁物者”。如 :须、眉、酉(酒)、血
“鼏”是覆鼎盖之物,而并非说“鼏”就是鼎盖。 等一类。见《文源·六书通义》,上海中西书局,2012 年,
综合“鼏”字形义诸说,可知幎、幂、鼏 第 8 页。
皆从表示覆盖义的“冖”得义,用为名词则表 ⑧见《说文解字诂林》,第 7091、7092 页。
示覆鼎或覆尊之物。且如前文所述,《说文》虎 ⑨对 字的训释综合了《说文段注》
《说文句读》
《通
训定声》《说文校録》《说文注笺》《字通》《群经正字》
部“䖑”字、䖵部 字的释语中均出现“鼏”字,
等诸家观点。见《说文解字诂林》,第 7685—7686 页。
因此我们认为《说文》确应有“鼏”字,小篆
作 ,义为鼎覆,是从鼎从冖,冖亦声的会意 参考文献
许 慎 2006《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兼形声字。
段玉裁 2013《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综上,我们认为各本《说文》有 篆,但
张亚初 2001《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
其训释与字形不合的论断应该是能够成立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1984《殷周金文集
而对于 字而言,由于其篆隶之形皆相似,致使 成》,中华书局。
俗士将其误删,从而形成了现行本《说文》“鼏 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 1985《金文编》,
篆 解”的面貌。 中华书局。
郭沫若 2002《郭沫若全集》
(第八卷),科学出版社。
四、结论
王 辉 2006《中国古文字导读商周金文》
,文物出
通过梳理分析清代学者及现代古文字学家
版社。
就 、“鼏”二字的诸多观点,我们关于《说文》 1998《简明金文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有“鼏”无 的看法是 : 杨树达 1952《积微居金文说》,中国科学院。
第一,《说文》当有“鼏”、 二字,“鼏” 强运开 1986《说文古籀三补》,中华书局。
字训释中所引《周礼》有误,非“大鼏”,当为 朱骏声 1983《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

“大 ”。 于省吾 1979《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
郑玄注,贾公彦疏 2000《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
第二,“鼏”字从鼎从冖,冖亦声,为鼎覆
版社。
之义,莫狄切。段注“鼏”字正确。“ ”字从 徐 锴 2011《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
鼎 声,义为举鼎之具,古荧切。但段注 字为 郑 樵著,王树民点校 1992《通志二十略》,中华
“以木横贯鼎耳而举之”的说法不确,应从徐锴 书局。
“举鼎具”之义。 邵 瑛 2001《说文解字群经正字》,《续修四库全
第三,盖由于“鼏”、 二字篆隶字形皆极 书·经部·小学类》,第 211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四部备要》. 第十四册,中华书局。
相似,故于传写之中误删其一,致使将二字形
释·行均编 1985《龙龛手镜》,中华书局。
义相混,造成现行各本《说文》有“鼏”无 ,
“鼏”
王念孙 1983《广雅疏证》,中华书局。
篆 解之象。 (通信地址 :300384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
300384 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2017 年第 3 期(总第 182 期) 3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