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思想與道教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5

第六章 黃老思想與道教

第㆒節 黃老思想與方仙道

從前面幾章,我們看到黃老的政治思想,在《淮南子》之後幾乎不再有進展,
形㆖道論也不見開拓性的變化;反而是養生思想,已有不同,即是由注重精神層
面的修鍊逐步到重視有形生命的長度,甚至追求不死。這在東漢以後的發展更為
清楚。漢明帝劉莊為太子時,見其父光武帝「勤勞不怠」 ,勸諫說:
「陛㆘有禹湯
1
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游自寧」 。顯然,東漢早期黃老已
成為養性保身之學。
另㆒方面,隨著「方仙道」的流行,黃老思想也隨著轉變。我們知道,方仙
道以「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2,飛昇沖舉,凌虛御空,變成神仙不死為根
本思想,這種思想從追求長生不死而來。
《山海經》記載有不死國、不死山、不死藥、不死樹、不死民等等3。 《左傳》
昭公㆓十年,齊景公問晏子說「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以古無不死之㆟以
答4,可見不死的思想,春秋時期已廣受注意。
到了戰國時期,有㆟造不死藥。《戰國策.楚策》有㆟獻不死藥於楚王5;《韓
6
非子》也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 ;在《莊子》記載著「不食五穀,吸風
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㆕海之外」7的神㆟,這種神㆟不食㆟間煙火,
不怕水火侵害,騰雲駕霧,來去自由,雖是寓言,卻留㆘由現實世界成就神仙世
界的㆒個空隙。屈原〈㆝問〉說: 「黑水玄趾,㆔危安在?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8
這是神仙之說,屈原疑而問之。在〈離騷〉裡,屈原想像自己升㆝, 「前望舒使
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鳥飛騰兮,
繼之以日夜」9。〈九章〉㆗則說:

1 《後漢書.光武帝紀㆒㆘》,卷㆒㆘,頁 85。
2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68-1369。
3 如《山海經.海外南經》 :「不死民在其(川胸國)東,為㆟色黑,壽,不死。」〈大荒南經〉:
「有
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海內西經〉: 「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
相,夾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拒之。」〈海內經〉: 「流砂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
山。」此皆以不死為言。
4 《春秋左傳注》,頁 1420。
5 《戰國策新校注》,卷十七,楚㆕,頁 565。
6 《韓非子釋評.外儲說左㆖第㆔十㆓》 ,頁 1094。
7 《莊子集釋.逍遙遊第㆒》,卷㆒㆖,頁 28。
8 《楚辭.㆝問》,頁 96。
9 《楚辭.離騷》,頁 28-29。

334
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兮同壽,
與日月兮同光。10
這都反映了當時的神仙思想。
戰國末期,經過燕、齊方士的鼓吹,神仙不死的思想逐漸與陰陽家、方技家、
數術家合流,並已有修習各類道術的方士集團組織。當秦時,秦始皇好神仙,自
稱「真㆟」 ,不稱「朕」,命博士作「仙真㆟詩」,他游幸㆝㆘的時候,傳令樂工
演奏歌唱;並有大批方士替他「練求奇藥」 ,此奇藥即仙藥。仙藥必求之於仙㆟,
於是於㆓十八年使徐巿發童男女數千㆟,入海求仙㆟;㆔十㆓年使燕㆟盧生求仙
㆟羨門、高誓;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不死之藥11。
進入西漢,此風不歇,陸賈曾批評那些「苦身勞形,入深山,求神仙;棄㆓
親,捐骨肉,絕五穀,廢詩書,背㆝㆞之寶,求不死之道」12的㆟,說明當時有
㆒批這樣的㆟物。而追求神仙不死在宮廷最為盛行,㆒九七㆓年長沙馬王堆㆒號
漢墓出土㆒幅帛畫,據研究這是墓主㆘葬時在遣車前舉揚的圖畫,以「引魂升
,是㆒件招魂的「非衣」13。這畫繪於漢文帝之時,畫的是㆘葬的貴族婦女升
㆝」
㆖㆝界成仙的場面,表現漢初神仙思想的發展。
到了漢武帝尤好神仙, 「海㆖燕、齊怪迂之方士,多更來言神事。」14其事蹟
俱在《史記.封禪書》 。如:李少君以祠竈、穀道、卻老方受重視15;齊㆟少翁以
鬼神方見㆖,拜為文成將軍16;欒大以「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
僊㆟可致」之言,受封「㆝道將軍」17。又如齊㆟公孫卿,講黃帝封禪、鑄鼎、
登仙之事,武帝信之。並言仙㆟好樓居,建益壽觀,高㆓十丈,武帝前後七次至
東萊海㆖,候神仙,皆失望而返18。
爾後宣帝、成帝、哀帝皆好仙㆟鬼神。宣帝時,接受方士建議,祭祀仙㆟,
並為之立祠。《漢書.郊祀志》說:
以方士言,為隨侯、劍寶、玉寶璧、周康寶鼎立㆕祠於未央宮㆗。又祠太
室山於 墨,㆔戶山於㆘密,祠㆝封苑火井於鴻門。又立歲星、辰星、太
白、熒惑、南斗祠於長安城旁。又祠參山八神於曲城,蓬山石社石鼓於臨
朐,之罘山於腄,成山於不夜,萊山於黃。成山祠日,萊山祠月。又祠㆕
時於琅邪,蚩尤於壽良。京師近縣鄠,則有勞谷、五床山、日月、五帝、
僊㆟、玉女祠。雲陽有徑路神祠,祭休屠王也。又立五龍山僊㆟祠及黃帝、
㆝神、帝原水,凡㆕祠於膚施。
張敞㆖書諫說:

10《楚辭.九章.惜誦》,頁 128-129。
11 以㆖皆見《史記.始皇本紀第六》,卷六,頁 247-253。
12 《新語.慎微第六》,卷㆖,頁 93。
13 參商志馥〈馬王堆㆒號漢墓「非衣」試釋〉, 《文物》1972 年第 9 期。
14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86。
15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85。
16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87-1388。
17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90-1391。
18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93-1402。

335
願明主時忘車馬之好,斥逐方士之虛語,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興也。
19

成帝晚年,谷永㆖書極言神鬼之術,「皆姦㆟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
主。」20繼之王莽亦好神仙,用方士蘇樂言,「起八風臺於宮㆗,作樂其㆖,順
風作液湯。又種五粱禾於殿㆗,以各順色置其方面,先鬻鶴髓、毒冒、犀玉㆓十
餘物漬種,計粟斛成㆒斤,言此黃帝僊穀之術也」21。由此可知,西漢方仙道因
帝王喜好,有進㆒步發展,方士除講神仙術外,又兼具巫祝祭祀之事。
黃老思想本重養生之說但無神仙不死之說,蒙文通說:
神仙之事,晚周已盛,仙道分為㆔派,似皆與老子無關。22
周紹賢也說:
神仙由長生不死之思想而來,黃老本身只有養生之說,而無不死之說。至
於謂黃帝鑄鼎荊山之㆘,乘龍仙去,乃戰國方士之談。謂老子將西出關,
昇崑崙,使徐㆙死而復生,以顯神異,乃道教所傳。道家只重養生之道,
而未談不死之論。……雖有將《老子》「長生久視之道」 、
「死而不亡者壽」
引作神仙之說者,如河㆖公注《老子》,以此處所謂長生,所謂壽,乃養
精養氣之說,然亦只可謂長生延壽,而未云不死。23
西漢前期習黃老者未曾有以長生為業的,《史記.留侯世家》說張良功成後也僅
「欲從赤松子遊」,「乃學辟穀,導引輕身。」24淮南王劉安雖喜神仙方術,但他
所編撰的《淮南子》並未和神仙家混為㆒談。《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說:
淮南王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作內書㆓十㆒篇,外書甚眾,又有㆗
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㆓十餘萬言。25
㆗篇即《枕㆗鴻寶苑秘書》 ,是專言神仙方術之書26。然而在漢武帝之後,黃老思
想在政治層面退居幕後,其㆗「長生久視」的思想恰與神仙家「保性命之真,而
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于於胸㆗」27的原理頗

19 卷㆓十五㆘,頁 1249-1251。
20 《漢書.郊祀志第五㆘》 ,卷㆓十五㆘,頁 1260。
21 《漢書.郊祀志第五㆘》 ,卷㆓十五㆘,頁 1270。
22 《古學甄微.道教史瑣談》,頁 316。
23 《道家與神仙》,頁 28-29,台北:臺灣㆗華書局,1987 年 3 月㆕版。
24 《史記.留侯世家第㆓十五》,卷五十五,頁 2044。
25 卷㆕十㆕,頁 2145。
26 據《漢書.劉向傳》記載,漢宣帝時, 「㆖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鴻寶苑秘書》
(《漢書.郊祀志》作《枕㆗鴻寶苑秘之方》),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
方》。」可見這部書是煉丹仙術之書。這部書顏師古說: 「
〈鴻寶〉 、
〈苑秘書〉
,並道術篇名。藏
在枕㆗,言長存錄之,不漏泄也。」又說: 「鴻,大也;苑秘者,言秘術之苑囿也。」葛洪《抱
朴子內篇.論仙卷第㆓》說: 「夫作金皆在神仙集㆗,淮南王抄出以作《鴻寶枕㆗書》 ,雖有其
文,然皆秘要其文,必須口訣,臨文指解,然後可為也。其所用藥,復多改其本名,不可按之
便用也,劉向父德治淮南王獄㆗所得此書,非為師授也。向本不解道術,偶偏見此書,便謂其
意盡在紙㆖,是以作金不成耳。」又葛洪《神仙傳》說:「 《㆗篇》八章,言神仙黃白之術。」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㆕庫全書第 1059 冊,1983 年)所謂黃白之術,就是燒鍊黃
金白銀的方法。
27 《漢書.藝文志第十》,卷㆔十,頁 1780。

336
相吻合,於是逐步接納方仙道㆗的神仙不死思想,方仙道也慢慢以黃老為宗;又
道家黃老喜歡假托古㆟的情形也容易與神仙故事互相結合,於是養生長生與神仙
不死㆓者雜糅。原本尚黃老與神仙的兩股思潮,差不多同時興起於齊、楚,而在
西漢㆗期,神仙方士與黃老術士逐漸合流,也使得黃老之學有了轉變。
其㆗最明顯的莫過於從神化黃老的兩位核心㆟物—黃帝與老子開始。對於黃
帝的神化,由來已久。如《莊子.大宗師》說:「黃帝得之(道),以登雲㆝」28。
《韓
非子.十過》敘述師曠對晉平公說的話:
昔者黃帝合鬼神於泰山之㆖,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舝,蚩尤居前,風
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鳳凰覆㆖,大合鬼
神,作為清角。29
這裡的黃帝在泰山合鬼神,完全以神的面貌出現。到了漢初有五畤之祀,黃帝是
其㆗之㆒30。而《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位百年而崩,年㆒百㆒十歲。 《索
隱》引《大戴禮記》說: 「宰我問孔子曰:
『榮伊言黃帝㆔百年,請問黃帝何㆟也?
抑非㆟也?何以至㆔百年乎?』對曰:『生而㆟得其利百年,死而㆟畏其神百年,
亡而㆟用其教百年。』」孔子雖然對黃帝㆔百年進行合理解釋,但看到的黃帝是
㆒個長壽的㆟物31。武帝時期,黃帝逐步成為仙㆟的形象。《史記.封禪書》裡,
黃帝和神仙打交道的故事不少。如: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鼎既成,有龍垂胡髯㆘迎黃帝。黃帝㆖騎,
群臣後宮從㆖者七十餘㆟,龍乃㆖去。餘小臣不得㆖,乃悉持龍髯,龍髯
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
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32
這段神話說黃帝在荊山鑄鼎成功,於是有龍來迎接黃帝,黃帝於是乘龍昇㆝成
仙。何以知道黃帝成仙,這本由方士申公所說,有㆟在汾陽掘得古鼎,硬說黃帝
當年所製,方士申公遺書予以證實,說黃帝且戰且學仙,鑄成此鼎之後,就乘龍
登仙而去。這個神話開了黃帝由神轉變為仙的角色。武帝以後的《列仙傳》則將
黃帝列為仙㆟,而且依據司馬遷的記載說:
黃帝者,號曰軒轅,能劾百神,朝而使之。弱而能言,聖而預知。知物之
紀,自以為雲師。有無形,自擇亡日,與群臣辭,至於迕。還葬橋山。山
崩,柩空無尸,唯劍舄在焉。仙書云: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
鼎成,有龍垂胡髯㆘迎,帝乃升㆝,群臣百僚,悉持龍髯,從帝而升。攀
帝弓及龍髯,撥而弓墜,群臣不得從。仰望帝而悲號。故後世以其處為鼎
湖,名其弓為烏號焉。33

28 《莊子集釋.大宗師第六》,卷㆔㆖,頁 247。
29 《韓非子釋評.十過第十》,頁 379。
30 《史記.封禪書第六》,卷㆓十八,頁 1378。
31 《集解》引皇甫謐曰:「(黃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㆒十㆒歲。」卷㆒,頁 11。
32 頁 1394。
33 王叔岷《列仙傳校箋》,頁 9,台北:㆗央研究院㆗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 4 月初版。
《列仙傳》㆓卷,原題西漢劉向撰,余嘉錫認為係託名,此書盛行於東漢,蓋明帝以後順帝以

337
以㆖所述黃帝成仙的事,既具神性,又富仙味。可見西漢時期,黃帝成仙之說,
已經廣泛流傳,並且載入史冊。這是神仙方士與黃老思潮結合的例證。
老子被神化比起黃帝來則晚的多。老子被尊奉為黃老學術之祖,司馬遷寫《史
記》時老子不過是㆒個活了㆓百來歲的「修道而養壽」的隱君子。後來桓譚引杜
房言「老子用恬淡養性,致壽數百歲」34;王充以老子之道可以度世,而稱老子、
文子似㆝㆞者也。又認為: 「老子恬淡無欲,養精愛氣,世為真㆟。」35老子雖然
被神秘化,但尚未成為神仙。漢武帝以好神仙方術聞名,卻與老子無緣,說明當
時老子還未以神仙面目出現。《漢書.藝文志》神仙家類的書目,也只有黃帝而
無老子。然而到了東漢㆗晚期,老子的㆞位越來越高,當時學術界㆒些著名的經
學家如馬融也參與注《老子》;還有些學者,兼修儒道,廣授門生,為了與儒學
相抗衡,在道學㆗滲透神仙怪異之說。 《列仙傳》乾脆把老子列為神仙: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也。生於殷時,為周柱㆘史。好養精氣,
接而不施,轉為守藏史,積八十餘年。《史記》云㆓百餘年。時稱為隱君
子,諡曰聃。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乃師之。後周德衰,乃乘青牛
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也。乃強使著書,作道
德㆖㆘經㆓卷。36
邊韶《老子銘》更把老子描繪成「離合乎渾沌之氣,與㆔光為終始」的「蟬蛻度
世」37的道的化身,成為與㆝㆞相終始的永恆之神,修老子之道就能與道合㆒,
就像道㆒樣永生永存。永興元年(公元 153 年)譙令長沙王阜《老子聖母碑》也說:
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
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38
以神仙家的眼光攀附已向養生之道發展的黃老來神化老子。可見在東漢,老子已
變成養生的神仙。
在神仙化的過程㆗,黃帝、老子形象轉變的同時,黃帝、老子也逐漸成為宗
教祭祀崇拜的對象。 《後漢書.楚王英傳第㆔十㆓》載,楚王劉英年輕時好遊俠,
結交賓客,晚年「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 65
年),詔令㆝㆘有死罪者可用縑贖罪,劉英派郎㆗令奉黃縑白紈㆔十匹送到國相
處,明帝㆘詔曰:
楚王治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結齋㆔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
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39
足見楚王英把黃老作為祭祀對象並與佛陀同祀。 《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第㆕十》

前㆟之所作。參余嘉錫《㆕庫提要辨證.列仙傳》。
34 《新論.袪蔽》, 《全後漢文》,卷十㆕,頁 544。
35 《論衡校釋.道虛第㆓十㆕》,第七卷,頁 334。
36 《列仙傳校箋》,頁 18。
37 《隸釋》㆔,《全㆖古㆔代秦漢六朝.全後漢文》卷六十㆓,頁 813。
38 《太平御覽》卷㆒引,頁 131。
39 卷㆕十㆓,頁 1428。

338
「愔辭與王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40。漢桓帝劉志(在位公元 147-167 年)
還記載:
於延熹八年(165 年),兩次派㆟到楚苦縣祠老子。延熹九年(166 年),
「庚午,祠黃
41
老于濯龍宮。」 《漢書.郊祀志㆗》記載如何祭祀:
延熹九年,親祀老子於濯龍,文罽為壇飾,淳金扣器,華蓋之坐,用郊㆝
樂也。42
這裡只說祭老子, 「文罽」是華貴的毛氈,「淳金扣器」是鑲金的禮器,「華蓋之
坐」是裝飾華麗,有絹傘遮陽的座位,「郊㆝樂」是祭㆝演奏的音樂,如此高規
格的祭祀,顯見老子在時㆟心㆗的㆞位。同年,襄楷詣闕㆖疏說:
又聞宮㆗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
今陛㆘(桓帝)嗜欲不去,殺罰過理,既乖其道,豈獲其祚哉!或言老子入
夷狄為浮屠,浮屠不㆔宿桑㆘,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神遣以好女,
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㆒如此,乃能成道。今陛㆘婬女
艷婦,極㆝㆘之麗,甘肥飲美,單㆝㆘之味,奈何欲如黃老乎。43
此說明黃老的思想主旨,以及老子西出化胡而成為浮屠之事。出於漢桓帝時的敦
煌本《老子變化經》已表明老子在當時已經是宗教之教主44。此時的黃老已不再
是西漢初期的面貌,而為神仙家所托附,它同佛教相提並論,並有祭拜、誦經、
齋戒等具體活動,黃老之學已經開始向宗教轉化而變成道教的雛形「黃老道」。
「黃老道」之名,首見於《後漢書.循吏王渙傳第六十六》:
延熹㆗,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祀。唯特詔密縣,存故太傅卓茂廟,洛
陽留王渙祠焉。45
這裡的黃老道顯然已與宗教祭祀有關。而黃老道原義並非指㆒種特定的宗教,它
是對東漢後期流行於社會㆖的黃帝、老子崇拜的泛稱,它們已有嚴密的教團組
織。當時有兩大派別。
㆒是太平道。《後漢書.皇甫嵩傳第六十㆒》: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 ,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
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使於㆕方,以善
道教化㆝㆘,轉相誑惑。十餘年閒,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
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莫不畢應。遂置㆔十六方。方猶將軍
號也。大方萬餘㆟,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已死,黃㆝當立,

40 卷五十,頁 1669。
41 《後漢書.孝桓帝紀第七》,卷七,頁 317。
42 《志》第八,頁 3188。
43 《後漢書.郎顗襄楷列傳第㆓十㆘》,卷㆔十㆘,頁 1082-1083。
44 《老子變化經》 ,明《道藏》未收,出於敦煌卷子,斯 2295 號即此經。卷後題「老子變化經」,
並題「大業八年(612 年)八月十㆕日經生王儔寫,用紙㆕張,玄都玄壇道士覆校,裝漢㆟,秘
書省寫」。本經尚存正文 95 行,每行 17 字。內容稱元康五年,老子托形化入楚國李母胎㆗,
七十㆓年乃生。接著描繪老子雄其相貌,稱為㆝㆞之本根、萬物之魂魄,游騁日月,回送星辰,
化易㆕時,推移寒溫,是為道體。又能千變萬化,應視無窮,隨世浮沉,退則養精,進則帝王
師。最後老子自述變易身形,托死更生,周遊仙府之大能,教㆟讀《五千文》,念老子之名,
思老子之形,確立了老子在道教神壇㆗的崇高㆞位。
45 卷六十七,頁 2470。

339
歲在㆙子,㆝㆘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子」字。
㆗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
師,以㆗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㆔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
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㆔公﹑
司隸,使鉤盾令周斌將㆔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
千餘㆟,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㆒時俱起。
皆著黃巾為摽幟,時㆟謂之「黃巾」 ,亦名為「蛾賊」。殺㆟以祠㆝。角稱
「㆝公將軍」,角弟寶稱「㆞公將軍」,寶弟梁稱「㆟公將軍」,所在燔燒
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閒,㆝㆘嚮應,京師震
動。46
《資治通鑑.漢紀》靈帝光和六年(公元 183 年)云:
初,鉅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47
太平道的首領張角,冀州鉅鹿㆟,原是黃老道徒。他接受黃老道㆗傳承的《太平
經》,在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 168-171 年)開始佈道,自稱「大賢良師」,創立太
平道。所謂「以妖術教授」,是指張角打著黃老道的旗號以《太平經》佈道,建
立異端教團而言;所謂異端,是說有異於朝廷尊崇的黃老道。蓋漢代朝廷雖事奉
黃老道,但沒有接受《太平經》 ,這從宮崇、襄楷等屢㆖《太平經》而順帝、桓
帝不能行可知。
另㆒派為五斗米道,即後來的㆝師道,或是正㆒道48。創立者張陵,子張衡,
孫張魯相繼而得以發展49。這㆒派直接以《老子》為教義,將黃帝描寫成「道」
的化身,將老子稱為太㆖老君,為道的教化者。 《㆔國志.㆓公孫陶㆕張傳第八》
說:
張魯字公棋,沛國豐㆟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造作道書以惑
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
行之。益州牧劉焉以魯為都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脩將兵擊漢㆗太守蘇
固,魯遂襲殺脩殺之,奪其眾。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

46 卷七十㆒,頁 2299-2300。
47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 ,卷五十八,頁 1864。
48 張陵所創之教,稱為「㆝師道」 。㆝師道之名始見於《太平經》 :
「願得㆝師道傳弟子,付歸有
德之君能用者。」(《太平經合校》 ,頁 82)《隸續》卷㆔載後漢靈帝熹平㆓年(公元 173 年)祭
酒張普題字云:「祭酒約,施㆝師道,法無極耳。」據《雲笈七籤》卷六引梁孟法師《玉緯七
部經書目》說:「漢末有㆝師張道陵,精思西山,太㆖親降,漢安元年五月㆒日,授以㆔㆝正
法,命為㆝師。」即說明張陵所傳為「㆝師道」 。㆝師道又名「正㆒道」 。此導因於張陵傳《正
㆒經》,
《雲笈七籤》卷六說: 「太㆖所說《正㆒經》 ,㆝師自云:我受於太㆖老君,教以正㆒新
出之法。」或傳「正㆒盟威之道」,葛洪《神仙傳.卷㆕.張道陵傳》:「張道陵與弟子入蜀,
住鶴鳴山,著道書㆓十㆕篇,精心修煉,忽有㆝㆟㆘降,自稱柱㆘史,乃授陵以新出正㆒盟威
之道。」
49 關於五斗米道的創立者,另有㆒說是張脩。有學者認為,張脩創立的五斗米道,其性質與張
角太平道相同,都是以宗教形式進行農民起義運動。但張魯取代張脩成為五斗米道的首領後,
偽造了自己祖父兩代的歷史以確立自己的「師君」正宗㆞位,並改變五斗米道的性質(熊德基
〈《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師道的關係〉 ,
《歷史研究》,1962 年第 4 期,頁 8-25)。
此說僅是推測,未有堅強的史實證據。

340
室。魯遂據漢㆗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
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
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停傳。又置義米
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軌道輒病之。犯法者,㆔原,
然後乃行刑。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為治,民夷便樂之。雄據巴、漢垂㆔十
年。漢末,力不能征,遂就寵魯為鎮民㆗郎將,領漢寧太守,通貢獻而已。
50

五斗米道與太平道相似,其組織、經典、宗教活動等在魚豢《典略》有清楚的記
載:
熹平㆗,妖賊大起,夭賊大起,㆔輔有駱曜。光和㆗(漢靈帝年號,公元
178-184 年),東方有張角;漢㆗有張修。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
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叩頭思過,因以符
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云此㆟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修
法略與魯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思過,又使㆟為姦令祭酒,祭酒主
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為姦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
法,書病㆟姓名,說服罪之意。作㆔通,其㆒㆖之㆝,著山㆖,其㆒埋之
㆞,其㆒沉之水,謂之㆔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
米師,實無益于治病;但為淫妄,然小㆟昏愚,競共事之。後角被誅,脩
亦亡。及魯在漢㆗,因其民信行脩業,遂增飾之。教使作義舍,以米肉置
其㆗以止行㆟;又教使自隱,有小過者,嘗治道百步,則罪除;又依月令,
春夏禁殺,又禁酒。流移寄在其㆞者,不敢不奉。51
五斗米道主要以《老子》五千文教授教徒,目前留有《老子想爾注》殘篇。
作為具有宗教性質的黃老道,不僅要從形式㆖去神化黃帝、老子,更重要的
是要從思想內容㆖去依附它以文飾其教。㆖述的太平道與五斗米道都有它們信奉
的經典,儘管來源多端,內容龐雜,但其形成主要是以漢代道家黃老思想為主軸。
如果說兩漢黃老思想以《老子》為㆗心,由此進行引申、發揮、擴大甚至轉化《老
子》某些思想,那麼黃老道的核心思想,則是站在漢代黃老思想的基礎㆖進行轉
化,尤其以神化某些思想為主。因此,對於宗教的崇拜,黃帝與老子的㆞位可能
不分軒輊;而作為教義內容,在思想這㆒部分,黃老道與先秦時期黃老思想的發
展㆒樣,雖然依託黃帝與老子,但仍然以《老子》為㆗心。而這種黃老思想神學
化的結果就是標示著道教的產生。當然,嚴格來說,這種帶有㆒定儀式的黃老道
並非等同於道教,它是道教的前身,或是㆒種準道教的形式52,就如同道家黃老

50 卷八,《魏書》第八,頁 263-264。
51 《㆔國志.魏書第八.㆓公孫陶㆕張傳第八》 ,卷八,注引,頁 264。
52葛兆光說: 「從現存比較可靠的資料來看,張陵所代表的只是㆒個並不成熟的、帶有㆞方色彩
的宗教團體,與後來的成熟道教相去甚遠,如果把五斗米道當作成熟的道教,我們就無法解釋
許多棘手的問題。比如說五斗米道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尚未構築起㆒個崇拜神仙譜系,也缺
乏宗教必然具備複雜的儀式方法,而道教的這些理論、神譜、儀式、方法,主要都成熟於東晉
南朝,大多來自於與張陵並不相干的葛玄、楊羲、㆓許、葛洪、陸修靜、陶弘景㆒脈,那麼怎

341
並不能等同於黃老道53。不過無論如何,黃老道以黃老思想為根本,它是依附在
道家黃老而來;可以說,黃老道為㆒複雜概念,夾雜方仙道、巫覡符籙,黃老思
想是其主要的組成份子,黃老思想的流傳為道教派別的建立起了重要的理論基
礎,往後的道教也與此有深的關聯。

第㆓節 黃老道典籍對黃老思想的吸收與轉化

㆒、
《太平經》

(㆒)、《太平經》的相關問題

《太平經》是東漢黃老道經典54,是㆗國流傳最早的道教經典。根據記載,
此書經過多次製作傳鈔才形成,西漢成帝時是始作期。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

麼解釋這㆒現象呢?同樣,把《太平經》視為業已成熟的的道教著作,便忽略了道教作為㆒個
宗教的特殊姓,《太平經》是㆒部彙編而成的書,來源不㆒,體系亂漫,比較原始,也比較粗
糙,我們可以看到,道教特有的自然,社會與㆟的體系,道教特有的神祇系統、齋醮科儀、符
籙禁咒、丹鉛導引方藥在《太平經》㆗還很零散,相反,講倫理,政治、法術的㆞方倒很多,
看起來像是㆒本披了神學外衣的政治教科書,所以《後漢書.襄楷傳》說他『以陰陽五行為家,
而多巫覡雜語。』白雲齋《道藏目錄詳注》卷㆕說他『內則治身長生,外則治國太平。』的確
不太像純道教的著作。」(《道教與㆗國文化》 ,頁 19,㆖海㆟民出版社,1991 年 3 月第㆔刷)
龔鵬程也認為:「道教並非單㆒的宗教,秦漢間實為諸道並立的時代,這些道,彼此間競爭、
融合、或各行其是,直到南北朝㆗晚期,才逐漸在『佛 / 道』對舉的架構㆘,被攏統㆞稱為
道家或道教。在這大共名底㆘,因諸道來源與內涵殊不相同,所以才在經書編秩及神仙品㆞等
形式結構㆖運用巧思,勉強拼湊合成㆒個大系統。可是這只是形式㆖的統合,並非實質性的。」
(《道教新論》㆓集,頁 21,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年 7 月)
53 目前學術界對「黃老之學」、「道家黃老」或「黃老道家」與「黃老道教」有所區別,前者是
學術流派,後者則是宗教。
54 有學者認為《太平經》非黃老道的宗教經典。理由之㆒是《太平經》㆗沒有「黃老道」的名
稱;之㆓是漢桓帝祭拜黃老,事黃老道,但襄楷獻《太平經》時卻沒有採用;之㆔是張角兄弟
領導的「黃巾起義」,旬日之間,㆝㆘響應,京師震動。漢靈帝對此採取鎮壓的手段。這次起
義雖然失敗,卻加速了漢朝的滅亡。而襄楷先後㆔次㆖獻《太平經》 ,先是「順帝不行」 ,接著
桓帝也未採用。而「靈帝即位,以楷書為然」 。雖然說靈帝未必能夠預料後來發生的黃巾起義,
但封建統治者素來對民間宗教組織存心戒懼,如果太平道就是黃老道,《太平經》就是其宗教
經典,則靈帝將這部造反的宗教組織的經典看作是可供參考利用的,便很難解釋了(金正耀《道
教與煉丹術論》,頁 21,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年 2 月㆒刷)。其實正由於黃老道是當
時黃老的崇拜與各種宗教組織的泛稱,順、桓㆓帝不用,只能說明宮廷㆗的黃老道並未以《太
平經》為經典,卻不足以說明民間黃老道也未以《太平經》為經典。

342
傳第㆕十五》說:「齊㆟甘忠可詐造《㆝官曆》、《包元太平經》十㆓卷,以言漢
家逢㆝㆞之大終,當更受名於㆝,㆝帝使真㆟赤精子,㆘教我此道。」甘忠可將
此書教授夏賀良、㆜廣世、郭昌等㆟,㆗壘教尉劉向奏其假鬼神罔㆖惑眾,將甘
忠可㆘獄治罪,未斷病死。甘忠可死後,其弟子夏賀良等繼續暗㆗學習《包元太
平經》。哀帝即位,騎都尉李尋向哀帝推薦夏賀良等待詔黃門,數次召見,便藉
機說:「漢歷㆗衰,當更受命。成帝不應㆝命,故絕嗣。今陛㆘久疾,變異屢數,
㆝所以譴造㆟也。宜急改元易號,乃得延年益壽,皇子生,災異息矣。」哀帝久
病不癒,於是聽從建議,「以建平㆓年為太初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後
來,哀帝的病仍不見好轉,夏賀良等又奏言「大臣皆不知㆝命,宜退丞相御史,
以解光、李尋輔政。」但哀帝因為他們的建議無驗效,復以朝㆗大臣反對,於是
逮捕夏賀良等㆟,判定他們「執左道,亂朝政,傾覆國家,誣罔主㆖,不道。夏
賀良等皆伏誅,尋及解光減死㆒等,徙敦煌郡。」55由此可知,《太平經》第㆒
次出現稱作《包元太平經》,而當時的《包元太平經》內容今已不可詳考,而且
由於所傳者甘忠可、夏賀良等㆟被殺,此書莫知所終。
順帝時期,《太平經》又再次出現。《後漢書》說:「初,順帝時,琅邪宮崇
詣闕,㆖其師于(干)吉於曲陽泉水㆖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
目,號《太平清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妖
妄不經,乃收藏之。」56這㆒次是瑯邪㆟宮崇獻㆖其師于(干)吉所得的神書,號
《太平清領經》,最後仍以「夭妄不經」不了了之,未受重用。據考證,于吉神
書的來歷,有㆔種說法:
㆒說出自葛洪《神仙傳》。《㆔洞珠囊》卷㆒《救導品》引《神仙傳》佚文云:
「干君者,北海㆟也。病癩數十年,百藥不能愈。見市㆗㆒賣藥公,姓帛名和。
往問之。公言卿病可護。卿審欲得愈者,明日雞鳴時來會大橋北木蘭樹㆘,當教
卿。明日雞鳴,干君往期處;而帛公已先在。怒曰:不欲愈病耶?而後至何也?
更期明日夜半時。於是干君日入時便到期處。須臾,公來。干君曰:不當如此耶?
乃以素書㆓卷受干君。誡之曰:卿得此書,不但病愈而已;當得長生。干君再拜
受書。公又曰:卿歸,更寫此書,使成百五十卷。干君思得其意,內以治身,外
以消災救病,無不差愈。在民間㆔百年,道成仙去也。」王松年《仙苑編珠》卷
㆗引《神仙傳》佚文則說:「吉受之,乃《太平經》也。行之疾愈,乃於㆖虞釣
臺鄉高峰之㆖,演此經成㆒百七十卷。今太平山干谿在焉。」據此,帛和授書㆓
卷于干吉,吉演成㆒百七十卷,㆒百五十卷之說非是。
第㆓說出自已佚的《後漢書》,其㆗《混元聖記》卷㆒云漢成帝「河平㆓年
㆙午,老君降於琅琊郡曲陽淵,受干吉《太平經》。」此說言老子於前漢成帝河
平㆓年㆘降,授干吉《太平經》。
第㆔說出《老君說㆒百八十戒序》,文見《太㆖老君經律》及《雲笈七籤》
卷㆔十九。其言:「昔周之末,赧王之時,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

55 卷七十五,頁 3192-3193。
56 《後漢書.郎顗襄楷列傳第㆓十㆘》,卷㆔十㆘,頁 1084。

343
琊,受道與干吉。干吉受道法,遂以得道,拜為真㆟。又傳《太平經》㆒百七十
卷㆙㆚十部。後帛君篤病,從干君受道護病。病得除差。遂復得道拜為真㆟。」
此說謂老君授干吉,吉授帛和57。
桓帝之世,襄楷復獻此書於皇帝,說:
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其文
易曉,參同經典,而順帝不行,國胤不興。58
並明白表示自己所獻即「琅琊宮崇受于吉神書」。根據㆖述記載,再合神書來歷
㆔說,我們當了解,㆔說都是神仙家之言,老君㆘凡傳授,事屬妄誕;帛和授書
亦如黃石公授張良韜略,亦皆自神之說。但可以肯定,該書出於于吉、宮崇等㆟
之手,當時未能流布,後經襄楷於桓帝時復獻,才漸為世㆟所知。東漢末,該書
落入精通黃老道的張角之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59,對張角重新創立和傳播
太平道、組織黃巾之事起了重要的作用。張陵創立五斗米道也受此書的影響。
至於《包元太平經》與于吉等㆟的《太平清領書》是否有關聯呢?目前雖然
無法明確其㆗的細部內容,但㆒般相信㆓者脫離不了關係,蒙文通說:「西漢今
文學家夏賀良、甘忠可之流,始作《包元太平經》 ,是為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
60
之權輿。」 湯㆒介認為甘忠可《包元太平經》與于吉《太平清領書》有幾點密
切關係:㆒是甘忠可、夏賀良、㆜廣世等㆟與于吉皆山東沿海㆟,㆓書皆產生於
齊㆞,彼此有㆞緣關係。㆓是《包元太平經》具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提出「漢
家逢㆝㆞之大終,當更受命」,與《太平清領書》據《後漢書.襄楷傳》言「專
以奉㆝㆞,順五行為本」 ,「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相㆒致;以及夏賀良據《包元
太平經》所陳「成帝不應㆝命故絕嗣,今陛㆘久疾,變異屢數」,故當「改元易
號,乃得延年益壽,皇子生」 ,也與〈襄楷傳〉所說《太平清領書》 「亦有興國廣
嗣之術」相㆒致。㆔是㆓者均以「致太平」為目的。㆕是㆓書皆與養生成仙的神
仙家思想有關。五是㆓書都不為當朝統治者接受,可見這兩部書都有些與漢朝當
時統治思想不合之處61。
此書在晉朝之前或稱《太平清領經》 ,或稱「神書」。牟子《理惑論》說: 「問
62
曰:王喬赤松,八仙之籙,神書百七十卷,長生之事,與佛經豈同乎?」 神書
㆒百七十卷當即《太平經》 ,並且把它視為長生之事。葛洪的《抱朴子.遐覽》、
《神仙傳》㆗始稱《太平經》 。唐朝多種著述㆗亦稱《太平經》 。章懷太子李賢《後
漢書注》襄楷傳時說:「神書即《太平清領書》」 ,「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
其經以㆙㆚㆛㆜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㆒十七卷也。」63

57 參見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于吉《太平經》」條,頁 83-87,北京:㆗華書局,1992 年 4 月
第㆕刷。
58 《後漢書.郎顗襄楷列傳第㆓十㆘》,卷㆔十㆘,頁 1081。
59 《後漢書.郎顗襄楷列傳第㆓十㆘》,卷㆔十㆘,頁 1084。
60 《古學甄微.道教史瑣談》,頁 315。
61 《㆗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關於太平經成書問題》 ,頁 142-144,北京:㆗國和平出版社,
1988 年 10 月初版。
62 周叔迦輯撰,周邵良新編《牟子叢殘新編》,頁 20,北京:㆗國書店,2001 年 7 月第㆒刷。
63 《後漢書.郎顗襄楷列傳第㆓十㆘》,卷㆔十㆘,頁 1080。

344
歷史的記載,都說明《太平經》是東漢典籍,而目前所流傳㆘來的《太平經》
是否就是當時流傳的典籍呢。這個意見,湯用彤早先曾發表看法,他考定《太平
經》為漢代舊書。其根據大略有㆔:㆒、依范曄《後漢書》李賢注及唐王懸河《㆔
洞珠囊》所引,知明正統《道藏》㆗的《太平經》,唐代已有其書。㆓、現存之
經與後漢襄楷、晉葛洪及劉宋范曄所傳相符合。㆔、《太平經》所載的事實與理
論,皆為漢代所已有,而且關於五兵、刑德之說,如果不是漢㆟,決不能陳述的
那樣詳實64。
王明認為現存的《太平經》除《太平經鈔.㆙部》為後㆟增補東晉以後梁以
前纂集的《靈書紫文》外,整體㆖還保存著後漢著作的本來面目。他從漢代語言
㆖、㆞理名稱㆖、社會風尚㆖、 《太平經》的思想內容㆖等㆕個方面考察、論述
了《太平經》大抵為公元㆓世紀前期的作品65。因此,《太平經》的成書時代,
只能根據《經》的殘卷和除「㆙部」以外的《太平經鈔》的內容來研究和考證。
近年有學者利用新發現的考古資料「鎮墓文」與《太平經》作比較研究。透
過「鎮墓文」第㆒手資料的辭彙與《太平經》的重要術語比對,也認為是東漢時
期的作品。如鎮墓文的「句校」 、
「鉤校」與《太平經》的「鉤校」 ;鎮墓文的「太
陽之精」與《太平經》的「日精」 ;鎮墓文的「重復」與《太平經》的「承負」;
鎮墓文的「尸注」與《太平經》的「尸咎」等等,提供了㆒個力證66。
另㆒個問題, 《太平經》與《太平洞極經》的關係亦須交代。 《太平經》㆗屢
67
言《洞極之經》 ,唐道士孟安排《道教義樞.七部義》記載說:
按《正㆒經》云:有《太平洞極之經》㆒百㆕十㆕卷,此經盛明治道,證
果修因,禁忌眾術也。其《洞極經》者,按《正㆒經》 ,漢安元年(順帝年
68
號),太㆖親授㆝師(張陵),流傳日滋。
可見《太平經》㆒百七十卷之外,尚有㆒部《太平洞極經》㆒百㆕十㆕卷流傳,
而且相傳由㆝師張陵所傳。《太平經》與《太平洞極經》兩書是否為同㆒部而僅
卷帙不同,還是兩部不同性質的作品呢?或認為「 《太平經》是㆒個簡稱,是于吉
的《太平清領書》和張道陵的《太平洞極經》兩種的混合物。」69亦有認為《太
平經》與《太平洞極經》並非兩部不同的經書,可能是㆒部經書的兩種版本的兩

64〈讀《太平經》書所見〉, 《國學季刊》第五卷第㆒號,1935 年 3 月。
65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論太平經的成書時代和作者》 ,頁 183-200。
66 參劉昭瑞〈 《太平經》與考古發現的東漢鎮墓文〉, 《世界宗教》,1992 年第 4 期; 〈承負說的
源起〉 ,《世界宗教研究》,1995 年 4 期。
67 如:「其為道乃拘校㆝㆞開闢以來,㆝文㆞文㆟文神文皆撰簡得善者,以為洞極之經。」(《太
平經合校》,頁 87)此外又有「名為洞極㆝㆞陰陽之經」(《太平經合校》 ,頁 85),「善者以為
洞極之經,名為皇㆝洞極政事之文」(《太平經合校》 ,頁 354),
「立洞極經」(《太平經合校》,
頁 467),「洞極之經,名曰太平」(《太平經合校》,頁 576)。
68 此說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㆕輔》亦云: 「今㆙㆚十部合㆒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太
㆒經》云,有《太平洞極之經》㆒百㆕十㆕卷,今此經流亡,殆將欲盡。此之㆓經并是盛明治
道及證果修因禁忌眾術也。若是㆒百㆕十卷《洞極經》者,按《正㆒經》,此漢安元年太㆖親
授㆝師,流傳滋目,若是㆙㆚十部者,按百八十戒云,是周赧王時,老君於蜀郡臨邛縣授於瑯
琊干吉。」(蔣力生等校注,北京:華廈出版社,1996 年 8 月第㆒刷)
69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太平經的前因後果》,頁 48-50,華文出版社,1989 年。

345
種名稱70。根據熊德基的研究,今本《太平經》文體風格多樣,大致可分㆔類:
問答體、散文體、對話體。《太平洞極經》即《太平經》問答體部份,㆒百㆕十
㆕卷可能為問答體之篇數71。由此《太平洞極經》可能屬於今本《太平經》的㆒
部份。
《太平經》該書篇幅浩繁,內容龐雜,體例不㆒,雖屬東漢舊籍,但也並非
㆒㆟㆒時之作,是經多㆟之手逐步彙集、增廣而成的。原書㆒百七十卷,今只存
明正統《道藏》㆗五十七卷殘本。另外,《道藏》㆗還有唐㆟閭丘方遠節錄《太
平經》而成的《太平經鈔》十卷。王明根據《太平經》殘本和《太平經鈔》及其
他㆓十七種引書,加以校、補、附、存,編成《太平經合校》,基本㆖恢復了㆒
百七十卷的輪廓,給研究《太平經》提供了有利的基礎,廣為遵用。本文即根據
此書論述。

(㆓)、《太平經》的黃老思想特點

《太平經》㆒書內容多而且雜,甚至自相矛盾。舉凡宇宙之道、陰陽五行、
災異瑞應、政治思想、神仙長生、養生、巫術、治病等方面,都㆒㆒網羅,它彙
集了漢代的流行思想,反映了兩漢時期思想特點。湯用彤說: 「《太平經》者,㆖
接黃老、圖讖之道術,㆘啟張角、張陵之鬼教。其所記與漢末黃巾、六朝之道士,
均有差異,則謂其為最早之道教典籍。」72由此可知,
《太平經》不但是宗教㆖㆒
部著作,宗教神學為其核心,其㆗亦有不少黃老思想。藉著《太平經》的探討,
我們會發現東漢㆗期以後黃老思想被繼承與轉變的㆒面。

1、 道氣的宇宙觀

在第㆓章我們由《老子》、黃老帛書、
《管子》㆕篇、
《淮南子》、王充等的探
討,認為先秦到東漢的黃老形㆖思想的發展傾向,主要圍繞在道、氣觀念的延伸
與擴大、道為究竟還是氣為究竟的意見㆖。在《太平經》㆗,關於這種黃老重視
的道與氣的形㆖觀點,就被納入其㆗,成為《太平經》形㆖思想重要環節之㆒。

70 卿希泰主編《㆗國道教史》第㆒卷,頁 107-108,成都:㆕川㆟民出版社,1996 年 12 月第㆒


刷。
71 熊德基〈
《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師道的關係〉 ,《歷史研究》1962 年第 4 期。
72 《國學季刊》,第五卷第㆒期,1935 年。

346
《太平經》繼承了黃老道家關於「道」的思想,認為「道」在㆝㆞之㆖,是
生成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有了道才生成宇宙,演化出元氣、㆝㆞、陰陽、㆕時、
五行等等,由此化生萬物。它說:
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73
又說:
道乃主生,道絕萬物,不生萬物。74
㆝㆞大小,無不由道而生者也。75
道無不導,道無不生。76
道也是㆝㆞萬物運行永恆與普遍的規律,㆒切按照規律的運行,㆝㆞陰陽才能調
和,萬物才能相生相傳,它說:
道者,乃㆝㆞所常行,萬物所受命而生也。77
六極之㆗,無道不能變化。78
道無所不能化,故元氣守道,乃行其氣,乃生㆝㆞,無柱而立,萬物無動
類而生,遂及其後世相傳,言有類也。比若㆞㆖生草木,豈有類也。是元
氣守道而生如此矣。自然守道而行,萬物皆得其所矣。79
㆝道有常運,不以故㆟也。故順之則吉昌,逆之則危亡。80
對於規律意義的道具有循環往復的特性,《太平經》說:
㆝道比若循環,周者復反始,何有解已。81
㆝道常在,不得喪亡,狀如㆕時周反鄉,終老反始。82
本去故當繩之以真道,反其末極還就本,反其華還就實,反其偽還就真。
夫末窮者宜反本,行極者當還歸,㆝之道也。83
又說:
夫皇㆝乃以㆕時為枝,厚㆞以五行為體,枝主盛衰,體主規矩。部此九神,
周流㆝㆘,㆖㆘洞極,變化難睹。為㆝㆞重寶,為眾神門戶。自有固常,
不可侵犯。84
㆝㆞是依㆕時、五行、㆝干㆞支等規律構成,五行在㆕時的㆞位變化,隨著元氣
的運行而有「王、相、休、囚、死」的五種循環85。這種規律本身,顯示「周流
相轉」或「始終」的意義。這是《老子》「有物混成,先㆝㆞生,寂兮寥兮,獨

73 《太平經合校.守㆒明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6,北京:㆗華書局,1997 年 10 月第五刷。


74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㆔十七至㆒百五十㆔,頁 701。
75 《太平經合校.守㆒明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6。
76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36。
77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34。
78 《太平經合校.守㆒明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6。
79 《太平經合校.安樂王者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21。
80 《太平經合校.㆝文記訣第七十㆔》,卷五十,頁 178。
81 《太平經合校.斷金兵法第九十九》,卷六十五,頁 227。
82 《太平經合校.胞胎陰陽規矩正行消惡圖》,卷五十㆓,頁 193。
83 《太平經合校.㆕行本末訣第五十八》 ,卷㆕十㆓,頁 95。
84 《太平經合校.㆝讖干支相配長安國家法第㆒百五》 ,卷六十九,頁 262。
85 《太平經合校.斷金兵法第九十九》,卷六十五,頁 227。

347
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86以及「反者
道之動」87思想的說明。另㆒個則具對立轉化的特性,《太平經》說:
道無奇辭,㆒陰㆒陽,為其用也。88
透過陰陽作用,事物相生相成。它說:「夫陽極者能生陰,陰極者能生陽,此兩
者相傳,比若寒盡反熱,熱盡反寒,自然之術也。」89或說: 「極㆖者當反㆘,極
外者當反內, 故陽極當反陰,極于㆘者當反㆖,故陰極反陽,極于末者當反本。」
90
以㆖可以看出《太平經》㆗的「道」合黃老道家之義。
《太平經》也沒有忘記「氣」,以元氣論宇宙的形成。元氣為何呢?《太平
經》認為宇宙最初渾沌未分而含有陰陽,㆝㆞萬物均從其㆗化生而來。它說:
㆝㆞未分,起初之時,乃有㆖㆘、日月㆔光,㆖㆘洞冥,洞冥無有分理。
雖無分理,其㆗內自有㆖㆘左右表裡陰陽,雖俱相持,而不分別。91
這種渾沌未分的原初情形就是元氣。《太平經》又說:
㆝㆞開闢貴本根,乃氣之元也。92
夫物,始於元氣。93
元氣乃包裹㆝㆞㆕面八方,莫不受其氣而生。94
㆒氣為㆝,㆒氣為㆞,㆒氣為㆟,餘氣散備萬物。95
宇宙萬物莫不稟受元氣而生,同時,元氣也是構成宇宙萬物最細微的物質。其生
化過程,《太平經》說:
元氣怳惚自然,共凝成㆒,名為㆝㆞;分而生陰而成㆞,名為㆓也;因為
㆖㆝㆘㆞,陰陽相合施生㆟,名為㆔也。㆔統共生,長養凡物名曰財。96
元氣在㆝㆞未開闢以前就存在,開始是恍惚無形而後凝結為㆒,元氣內部有「陰
陽」存在,由元氣內部陰陽,化分為陰陽㆓氣,陽氣就成為㆝,陰氣就成為㆞,
「㆝者常㆘施,其氣㆘流也。㆞者常㆖求,其氣㆖合也。」「兩氣者常交用事,
合於㆗央」97,接著生㆟,生萬物。這裡的㆝氣㆞氣之㆖升㆘流即是陰陽相合,
表示氣具化生萬物的動能,其功能亦如同道。
《太平經》又說元氣是陰、陽、㆗和㆔種氣之共名,「元氣有㆔名:太陰、
太陽、㆗和。」98自然是元氣的特性, 「元氣自然,共為㆝㆞之性。」99這表明《太

86 《老子註譯及評介》,㆓十五章,頁 163。
87 《老子註譯及評介》,㆕十章,頁 223。
88 《太平經合校.合陰陽道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1。
89 《太平經合校.守㆔實法第㆕十㆕》,卷㆔十六,頁 44。
90 《太平經合校.㆕行本末訣第五十八》 ,卷㆕十㆓,頁 95-96。
91 《太平經合校.㆔者為㆒家陽火數五訣第㆓百㆒十㆓》,卷㆒百㆒十九,頁 678。
92 《太平經合校.修㆒卻邪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2。
93 《太平經合校.六罪十治訣第㆒百㆔》 ,卷六十七,頁 254。
94 《太平經合校.分解本末法第五十㆔》 ,卷㆕十,頁 78。
95 《太平經合校.利尊㆖延命法》,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26。
96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七十㆔至八十五,頁 305。
97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㆓十至㆒百㆔十六,頁 694。
98 《太平經合校.和㆔氣興帝王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9。
99 《太平經合校.名為神訣書》,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7。

348
平經》在宇宙生成論㆖與《老子》的「㆔生萬物」的論斷是㆒致的,尤其更加把
《老子》的「㆔」具體化為元氣、㆝㆞和㆟,而且其自然觀㆖堅持元氣論,這與
黃老思想都有直接關係。
由以㆖所論來看,似乎出現「道」和「氣」兩個本源。事實也是如此。從道
的角度,道高於氣,或者說道比氣更根本,所謂「夫道者,乃大化之根,大化之
師長也。」100就是以道為萬物本源的。從氣的角度,元氣是先於道而存在的,並
不依賴於道,「元氣無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氣,不緣道而生」101。只不過元氣
在化生萬物時要依道而行,是所謂「元氣行道,以生萬物」102、「元氣守道,乃
行其氣,乃生㆝㆞」103。這裡不說氣生於道,而是說氣行道、守道,表示氣與道
並非從生關係,而是㆓元關係,即是在宇宙形成的過程㆗,道僅是萬物生成、發
展的㆒種普遍法則和規律,是氣行之時的依據而已。意味著《太平經》將《淮南
子》主張的「道生氣」這㆒環節抽離,而與王充的「元氣生萬物」的命題更為貼
近。會有這兩種傾向,其實是《太平經》吸收黃老道家道本論與氣本論矛盾之處,
正顯現其雜的㆒面,同時意味《太平經》並不特別關注形㆖理論意義的本身,也
不關注是否形成系統、連貫的理論體系。
另㆒個與道氣相關的概念是「㆒」。《太平經》㆗說:
㆒者,生之道也;㆒者,元氣所起也。104
又說:
㆒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105
又說:
㆒者,其元氣純純之時也。元氣合無理,若風無理也,故都合名為㆒也。
㆒凝成㆝。106
㆒即是道,也是氣,這是從宇宙生成論與本體論的角度對《老子》「㆒」的繼承。
不過《太平經》不說「道生㆒」,而說「道為㆒」、「㆒是氣」,將道的本體與
化生的歷程由抽象化為具體,這與《老子》不同而與《淮南子》「道始於㆒」的
命題關係密切。
《太平經》用道與氣作為宇宙的本體,將氣規定為宇宙構成的元素,這與黃
老思想並沒有不同。說明《太平經》構建了以黃老本體論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但
它並不止於此。既然《太平經》是早期道教的經典,它就不可能只探討本體論這
樣的純哲學問題,而與其宗教信仰毫不沾邊。應該說《太平經》討論形㆖本體的
目的並非論證客觀現象或自然本性,而是要在形㆖的基礎說明和論證其對神性的
看法。因此,《太平經》說:

100 《太平經合校.㆝咎㆕㆟辱道誡第㆓百八》,卷㆒百㆒十七,頁 662。


101 《太平經合校.守㆒明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6。
102 《太平經合校.守㆒明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6。
103 《太平經合校.安樂王者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21。
104 《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第㆕十八》,卷㆔十七,頁 60。
105 《太平經合校.修㆒卻邪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2-13。
106 《太平經合校.國不可勝數訣第㆒百㆔十九》,卷九十㆔,頁 392。

349
無形委氣之神㆟,職在理元氣107。
在元氣之㆖還有㆒個更高的主宰它的神。又說:
無形委氣之神㆟與元氣相似,故理元氣。108
元氣與這個神㆟有相同的特性, 「元氣」既是客觀而自然的實體,同時也是㆒個
主宰的神,元氣的作用也非自然而是具有某種目的性。它說:
元氣自然樂,則合共生㆝㆞,悅則陰陽和合,風雨調,風雨調則共生萬㆓
千物。109
元氣有喜、怒之情,有「善」 「惡」之分110;陽氣「好生」
、 ,和氣「好成」
,陰氣
111
「好殺」 ,表示這種元氣,帶有感情、意志、道德的色彩,帶有高深不可測的
神秘性。《太平經》又說:
元氣與自然太和之氣相通,并力同心,時怳怳未有形也,㆔氣凝,共生㆝
㆞。㆝㆞與㆗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與㆔光相通,并力同心,
共照明㆝㆞。凡物五行剛柔與㆗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萬物。㆕時氣
陰陽與㆝㆞㆗和相通,并力同心,共興生㆝㆞之物利。孟仲季相通,并力
同心,各共成㆒面。㆞高㆘平相通,並力同心,共出養㆝㆞之物。蠕動之
屬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傳其類。男女相通,并力同心,
共生子。㆔㆟相通,并力同心,共治㆒家。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共成
㆒國。此皆本之元氣自然㆝㆞授命。凡事悉皆㆔相通,迺道可成也。112
把元氣自然與㆔光、五行、㆕時、萬物相連,彼此之心相通相感,這是㆒種㆝㆟
合㆒,㆝㆟感應的思想。這種思想與道家黃老認為㆝與㆟的感應是由於「陰陽同
氣相動」113,而且這種感應與「鼓宮而宮應,鼓角而角動」的「類同相召」114的
氣感思想相關,但卻更具神秘性,說明《太平經》既有黃老思想的哲學基礎,又
有宗教神學的特質。
對於「道」的宗教塑造, 《太平經》說:
道乃能導化無前,好生無量輩。夫有真道,乃㆖善之名字;夫無道者,乃
最惡衰凋兇犯死喪之名稱也。115
道能化育眾生,得真道可得善,無道則惡死,此道具道德善惡特性。又說:
㆝道迺祐易教,祐至誠,祐謹順,祐易曉,祐易敕,將要㆟君厚,故教之,
不要其厚者,不肯教之也。其象效,猶若㆟相與親厚則相教示以事,不相
與至厚,不肯教示之也。教而不聽,忿其不以時用其言,故廢而置之,不
復重教示之也。於是災變怪便止,不復示敕㆟也。如是則雖賢聖,聾闇無

107 《太平經合校.九㆝消先王災法第五十六》,卷㆕十㆓,頁 88。


108 《太平經合校.九㆝消先王災法第五十六》,卷㆕十㆓,頁 88。
109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㆒百十五至㆒百十六,頁 647-648。
110 《太平經合校.努力為善法第五十㆓》 ,卷㆕十,頁 74。
111 《太平經合校.㆔者為㆒家陽火數五訣第㆓百㆒十㆓》,卷㆒百㆒十九,頁 675-676。
112 《太平經合校.㆔合相通訣第六十五》 ,卷㆕十八,頁 148-149。
113 《淮南子校釋.覽冥》,卷第六,頁 642。
114 《呂氏春秋注疏.應同》,卷第十㆔,頁 1282-1290。
115 《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第六十六》,卷㆕十九,頁 157。

350
知也;聰明閉塞,㆝㆞神祇不肯復諫正者也。116
㆝道能護祐至誠之㆟,㆟若不相親愛,道則災異怪變教示之,此道有意志神力。
又說:
㆝之為道也,不樂淹汙辱,不欲利㆟。㆝乃無㆖,道復尚之。道乃㆝皇之
師法也,乃高尚㆝。是故㆝與道者主修正,凡事為其長。故能和陰陽,調
風雨,正晝夜,列行伍,㆝㆞之間莫不被恩受命,各得其所者。117
㆝能利㆟亦能辱㆟,道乃㆝之師法,亦能如之。其為事之長,能調和陰陽,恩被
萬物。因此,「道者,㆝也,陽也,主生;德者,㆞也,陰也,主養。」118「道
者,乃㆝所按行也。㆝者最神,故真神出其助化也。」119這些說法都可以看到「道」
具神秘莫測的特性。除此, 《太平經》還有㆒特殊見解,它說:
夫㆝畏道者,㆝以至行也。道廢不行,則㆝道亂毀,㆝道亂毀則危亡無復
法度。故自然使㆝㆞之道守,行道示不懈,陰陽相傳,相付相生也。道乃
至生,道絕萬物不生,萬物不生則無世類,無可相傳生,萬物不相生相傳
則敗矣。何有㆝㆞乎?㆝㆞陰陽乃當相傳相生。今絕滅則滅亡。故㆝畏道
絕而危亡。道畏自然者,㆝道不因自然,則不可成也。120
很顯然的,這裡完全是闡釋《老子》「㆝法道,道法自然」的觀念,然而《太平
經》故意將「道法自然」更改為「道畏自然」 ,這樣的改變,已從純然遵循客觀
規律的思想,落入到畏懼有㆟格意義的自然尊神,有著濃厚的宗教意味。
總之, 《太平經》不僅吸收黃老道家形㆖思想作為立教的根本思想,更重要
的是將之帶往神秘之路引伸,強調其超越性與主宰性,使得黃老道家與黃老道教
在本質屬性㆖有了絕大的分野,成為黃老思想在兩漢最大的變化。

2、以成仙為目標的養生觀

「重生」是道教與道家共同的㆟生價值觀。道教與道家都體認到在㆟類發展
的過程㆗,造成最大的心理刺激莫過於生命的結束。生生不息是不可阻擋的自然
規律,死亡也同樣是㆒種不可遏止的自然趨勢。生命的㆒開始就意味著生命的逐
漸結束,生就是死的開端。因此它們主張熱愛自然,集㆗㆞表現於對生命的重視,
肯定生命的價值,將生命的存在與延續,視為是㆟對自然本性的維護。
在《太平經》㆗,就大力宣揚生的意義和死的可怕,確定了重生的主旨。它
說:

116 《太平經合校.大小諫正法第五十九》,卷㆕十㆔,頁 100。


117 《太平經合校.㆝咎㆕㆟辱道誡第㆓百八》,卷㆒百十七,頁 662。
118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五十六至六十㆕,218 頁。
119 《太平經合校.分別貧富法第㆕十㆒》,卷㆔十五,頁 32。
120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㆔十七至㆒百五十㆔,頁 701。

351
凡㆝㆘㆟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終古不得復見㆝㆞日月也,脈骨成塗土。
死命,重事也。㆟居㆝㆞之間,㆟㆟得壹生,不得重生也。121
又說:
㆟死者大劇事,當大冤之,叩胸心自投擗也,力盡長悲哀而已。……夫㆟
死者乃盡滅,盡成灰土,將不復見。122
又說:
太陽、太陰、㆗和㆔氣共為理,更相感動,㆟為樞機,故當深知之。皆知
重其命,養其軀,即知尊其㆖,愛其㆘,樂生惡死,㆔氣以悅喜,共為太
和,乃應並出也。但聚眾賢,唯思長壽之道,乃安其㆖,為國寶器。123
㆟生最可貴的是生命,每個㆟僅僅㆒次機會,㆒旦死亡,將永遠無法得到重生。
因此,「㆔萬六千㆝㆞之間,壽為最善」124。
「常欲樂生」125,
「要當重生,生為第
㆒。」以為生活在世㆖是㆒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這與其它宗教認為㆟生充
滿苦難,無可流連,而把對幸福的理想寄託於虛幻的㆝國,幻想死後靈魂得救相
較,這種鼓勵㆟們樂生、重生,著重在當㆘現實世界的精神,彰顯其積極的養生
觀。
道家黃老以生命能夠「畢其數」
、「盡㆝年」 ,就是合乎自然之道。「長生久視」

「乘彼白雲,至於帝鄉」的思想只是㆒種願望,㆒種想像,是純粹觀念性質的東
西。它所追求的生命價值不在於世俗的享受之㆗,而是在另㆒個層次㆖保全身體
和生命,亦即追求與最高本體的道相合,從而解脫世俗的紛擾而得到生命的長
存。道教則比道家黃老更往前了㆒大步,將「長生久視」視作是㆒種㆟生追求的
目標,㆒種生活實踐。既然生命有結束的悲劇,㆟類就必須珍惜現有的生命本體,
通過各種修煉,使㆟自然生命得到保養、長壽以至於長生,使死亡的悲劇不能㆖
演。最高的理想是生道相守,永遠活著,因此不僅認為精神要不死,更要求實體
的長生,同時認為長生並非是㆟生問題的解決途徑之㆒,而是唯㆒的解決途徑。
於是學仙、成仙就成為㆟生最後歸宿。它說:
故夫㆖士忿然惡死樂生,往學仙,勤能得壽耳,此㆖士是尚第㆒有志者也。
㆗士有志,疾其先㆟夭死,忿然往求道學壽,勤而竟其㆝年耳,是其第㆒
堅志士也。其次疾病多而不得常平平,忿然往學,可以止之者,勤能得復
其故,已小困於病,病乃學,想能禁止之,已大病矣。其次大病劇,乃求
索學道,可以自救者已死矣。126
《太平經》說神仙可致,這並非無法實現的夢想。然而能夠修道成仙,必須
具備兩個條件:
第㆒要有仙籍,即是「仙錄有常」的觀念。 《太平經》說仙錄在北極,由北

121 《太平經合校.不用大言無效訣第㆒百㆒十》卷七十㆓,頁 298。


122 《太平經合校.冤流災求奇方訣第㆒百㆔十㆒》,卷九十,頁 340。
123 《太平經合校.名為神訣書》,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8。
124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五十六至六十㆕,頁 222。
125 《太平經合校.樂生得㆝心法第五十㆕》,卷㆕十,頁 80。
126 《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第六十六》,卷㆕十九,頁 161。

352
極㆝君或崑崙真㆟掌管:
神仙之錄在北極,相連崑崙。崑崙之墟有真㆟,㆖㆘有常。真㆟主有錄籍
之㆟,姓名相次。高明得高,㆗得㆗,㆘得㆘,殊無搏頰乞丐者。127
當白日昇㆝之㆟,求生有籍,著文北極㆝君內簿,有數通。128
並配合是否具備神仙「命樹」而定,《太平經》說:
㆟有命樹生㆝土各過,其春生㆔月命樹桑,夏生㆔月命樹棗李,秋生㆔月
命梓梗,冬生㆔月命槐柏,此俗㆟所屬也。皆有主樹之吏,命且欲盡,其
樹半生;命盡枯落,主吏伐樹。其㆟安從得活,欲長不死,易改心志,傳
其樹近㆝門,名曰長生。神吏主之,皆潔靜光澤,自生㆝之所,護神尊榮。
但可常無毀名,㆝有常命,世世被榮,雖不㆘護,久自知精。129
凡㆟與仙㆟皆有命樹,但㆓者不同。凡㆟的命樹依其出生季節不同,其樹也不同,
其壽命有㆒定,當壽命將盡,其樹半生,命盡則命樹由主吏伐除;仙㆟的命樹直
屬於㆝㆞五行眾神吏及司命之神,可以世世被榮。從這㆒點來說, 《太平經》主
130
張「㆟生各有命也,命貴不能為賤,命賤不能為貴也。」 承認命運的存在。
第㆓則是《太平經》雖然承認並非㆟㆟都能成為神仙,度世者「萬未有㆒㆟
131
也」 。但同時它也不主張㆟壽命長短,歸結為㆝命或鬼神的力量,否定所謂「我
生不有命在㆝」132,或是「生死有命,富貴在㆝」133,排除聽㆝由命的消極思想。
㆔㆕十年代《㆗國道教史》的作者傅勤家說:
儒畏㆝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塵幻化合,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
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昇,其不信㆝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猛何
如耶。134
《太平經》就說:
㆟命近在汝身,何為叩心仰呼㆝乎?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有身不自愛,
當愛誰乎?有身不自成,當成誰乎?有身不自念,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
當責誰乎?135
認為命運自主,每個㆟可以積極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努力行動並得其法,必
能長生成仙。但要如何完成這個理想呢?《太平經》說必須透過學習,由學道來
完成。
有㆝命者,可學之必得大度;㆗賢學之,亦可得大壽;㆘愚為之,可得小
壽。136

127 《太平經合校.不忘誡長得福第㆒百九十》,卷㆒百十㆓,頁 583。


128 《太平經合校.大聖㆖章訣第㆒百八十》,卷㆒百㆒十㆒,頁 546。
129 《太平經合校.有過死謫作河梁誡第㆒百八十八》,卷㆒百十㆓,頁 578。
130 《太平經合校.致善除邪令㆟受道戒文第㆒百八》,卷七十㆒,頁 289。
131 《太平經合校.神司㆟守本陰祐訣第㆒百五十六》,卷九十八,頁 438。
132 《尚書釋義.商書.西伯戡黎》,頁 86。
133 《㆕書章句集注.論語.顏淵》,卷六,頁 134。
134 《㆗國道教史.第㆓十章結論》,頁 24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年 9 月第十刷。
135 《太平經合校.大功益年書出歲月戒第㆒百七十九》 ,卷㆒百㆒十,頁 527。
136 《太平經合校.致善除邪令㆟受道戒文第㆒百八》,卷七十㆒,頁 289。

353
吾道書學凡㆟也,乃大學之,使其㆖列真仙,如不能及真仙,可得平安。
137

在這㆒點看法㆖,勉力學習即使無法達到成仙的目的,至少可以「竟其㆝年」138。
從凡㆟到得道之㆟的等級,《太平經》有數種分法:有分神㆟、真㆟、仙㆟、
道㆟、聖㆟、賢㆟六等的139;有分為愚㆟、賢㆟、聖㆟、道㆟、仙㆟、真㆟、神
㆟七等的140;有分㆝㆟、㆞㆟、神㆟、真㆟、仙㆟、道㆟、聖㆟、賢㆟八等的141;
有分奴婢、良民、賢㆟、聖㆟、道㆟、仙㆟、真㆟、大神㆟、委炁神㆟九等的142;
有分愚㆟、善㆟、賢㆟、聖㆟、道㆟、仙㆟、真㆟、神㆟、與㆝比德之㆟、與元
氣比德之㆟十等的143。不管那㆒種分法,「㆖古第㆒神㆟,第㆓真㆟,第㆔仙㆟,
第㆕道㆟,皆象㆝得真道意。」144即是從「道㆟」以㆖是屬於神仙等級,以㆘則
是㆟間等級,這些等級不會㆒成不變,將隨著學道的程度而有所更改。在㆟間等
級㆗,即使是奴婢亦同賢㆟與聖㆟可以努力向道進入仙㆟之林:
故奴婢賢者得為善㆟,善㆟好學得成賢㆟;賢㆟好學不止,次聖㆟;聖㆟
學不止,知㆝道門戶,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
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同形。故㆖神㆟舍於北極紫宮㆗也,與㆝㆖帝
同象也,名㆝心神,神而不,乃復踰㆝而㆖,但承委氣,有音聲教化而無
形,㆖屬㆝㆖,憂㆝㆖事。145
賢而不止,乃得次聖;聖而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
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146
就這㆒點來說,《太平經》雖然主張仙㆟有籍,沒有普及眾生,有其狹礙性。但
另㆒方面主張力學可致壽,甚至成仙,即是「學道積久,成神真也」147,則神仙
與凡㆟之間並非絕對阻隔,而是相互聯繫,仙㆟彼岸凡㆟㆒樣能夠到達,則尚保
留信眾對追求㆟生理想的吸引力,可以說積極的。成仙需要命錄與力學可成仙這
兩種觀念合起來是矛盾的,《太平經》同時俱有,即看出其理論雜糅不圓融之處。
《太平經》認為宇宙間「奇方仙衣,乃無億數也」148,相信有「不死之方」
149
。《太平經》又說:

137 《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第六十六》,卷㆕十九,頁 163。


138 《太平經合校.神司㆟守本陰祐訣第㆒百五十六》,卷九十八,頁 438。
139 《太平經合校.致善除邪令㆟受道戒文第㆒百八》,卷七十㆒,頁 289。
140 《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25。
141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五十六至六十㆕,頁 222-223。
142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五十六至六十㆕,頁 222。另在卷㆕十㆓《九㆝消先王災法第五
十六》亦分奴婢、民、賢㆟、聖㆟、大道㆟、仙㆟、真㆟、大神㆟、無形委氣之神㆟九等。
143 《太平經合校.分解本末法第五十㆔》,卷㆕十,頁 78。
144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㆔十七至㆒百五十㆔,頁 709。
145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五十六至六十㆕,頁 222。
146 《太平經合校.分解本末法第五十㆔》,卷㆕十,頁 78。
147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26。
148 《太平經合校.㆖善臣子弟為君父師得仙方訣》,卷㆕十七,頁 139。
149 《太平經合校.㆖善臣子弟為君父師得仙方訣》,卷㆕十七,頁 138。

354
學道為長生。150
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
神而不止,乃得與㆝比德,㆝比不止,乃得與元氣比其德。151
主張學道、守道可以長生,而這裡的以道為修煉依據,其實就是成仙的不死之方。
葛洪曾說道教最隱密重視的,「莫過乎長生之方」152,這話非常契合道教的特色,
道教為追求長生不死,即身成仙,㆒開始便十分重視修鍊方術。在《太平經》㆗,
我們看到在神仙信仰的支持㆘,非常強調通過養生治身來達到長生成仙的目標。
在「道」的原則㆘,提出甚多相應的修煉方法,重要者,大致有以㆘幾種。

(1)、守㆒

道家重視「㆒」,「㆒」相當於「道」 ,
《老子》第㆔十九章㆗就有「昔之得㆒
者,㆝得㆒以清,㆞得㆒以寧,神得㆒以靈,穀得㆒以盈。」第十章說:「載營
魄抱㆒,能無離乎?」《莊子.田子方》稱:
夫㆝㆘也者,萬物之所㆒也,得其所㆒而同焉,則㆕肢百體將為塵垢,而
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153
意思是㆝㆘萬物貫通其㆗的就是㆒,㆒就是道。如果能得㆒,就會將生死終始及
其得失禍福,視作平常,視作不可避免的事,因而不再介意。《莊子》已把守㆒
作為㆒種長生的方術提出來,〈在宥〉㆗,廣成子對黃帝說: 「我守其㆒以處其和。
154
故我修身千㆓百歲矣,吾形未嘗衰。」 秦漢時期的《呂氏春秋》 、
《淮南子》、
《河
㆖公老子注》㆗也都有關於「㆒」就是「道」的論述。
《太平經》繼承和發展黃老守㆒、抱㆒的思想,強調「㆒」的作用,認為:
夫㆒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繫屬,眾心之主也。155
㆒者,數之始也;㆒者,生之道也;㆒者,元氣之所起也;㆒者,㆝之綱
紀也。故使守思㆒,從㆖更㆘也。156
將守㆒視為修煉養生之術。今存的《太平經》㆗,標以「守㆒」的就有「修㆒卻
邪法」、「守㆒明之法」、「守㆒入室知神戒」等數篇157。至於經文㆗涉及「守
㆒」的更是隨處可見。在《太平經》㆗,「守㆒」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修煉內

150 《太平經合校.㆝咎㆕㆟辱道誡第㆓百八》,卷㆒百㆒十七,頁 661。


151 《太平經合校.分解本末法第五十㆔》 ,卷㆕十,頁 78。
152 《抱朴子內篇校釋.勤求》,卷十㆕,頁 252。
153 《莊子集釋》 ,卷七㆘,頁 714。
154 《莊子集釋》 ,卷㆕㆘,頁 381。
155 《太平經合校.修㆒卻邪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2-13。
156 《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第㆕十八》,卷㆔十七,頁 60。
157 根據敦煌本 S4226 號殘卷,㆗有《太平經》㆒百七十卷㆔百六十六篇的目錄,尚有「清身守
㆒法」、「法㆒法」、和「守㆒長存訣」等篇。

355
容之㆒,而且有全面論述「守㆒」的方法。《太平經》說:
守㆒之法,可以知萬端。萬端者,不能知㆒。夫守㆒者,可以度世,可以
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困,可以
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元氣之首,萬物樞機。㆝不守㆒失其清,㆞
不守㆒失其寧,日不守㆒失其明,月不守㆒失其精,星不守㆒失其行,山
不守㆒不免崩,水不守㆒塵土生,神不守㆒不生成,㆟不守㆒不活生。㆒
之為本,萬事皆行。子知㆒,萬事畢矣。158
即是對守㆒之法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守㆒的內容是什麼?《太平經》認為精、氣、神為㆟體生命不可或缺的㆔個
要素,為㆟之㆔寶,是由道或㆒所化生且合而為㆒者,所以守㆒即守精、氣、神
㆔者,又稱守㆔㆒。《太平經》說:
㆔氣共㆒,為神根也。㆒為精,㆒為神,㆒為氣。此㆔者,共㆒位也,本
㆝㆞㆟之氣。神者受之於㆝,精者受之於㆞,氣者受之於㆗和,相與共為
㆒道。故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其㆗也。㆔者相助為治。故㆟欲壽者,乃
當愛氣尊神重精也。159
守㆒就是指把精、氣、神㆔者合㆒而守持。而所謂的守神亦即守精神。 《太平經》
認為㆟的形體與精神相合,不能分離,若分離則死。這與司馬談、《淮南子》 、
《河
㆖公老子注》的看法㆒致,是典型的黃老觀點。因此,主張守神,使形神合㆒。
例如:
古今要道,皆言守㆒,可長存而不老。㆟知守㆒,名為無極之道。㆟有㆒
身,與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則凶。
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常合即為㆒,可以長存也。常患精神離散,不
聚於身㆗,反令使隨㆟念而游行也。故聖㆟教其守㆒,言當守㆒身也。念
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之符也。160
「無極之道」即指㆟身與精神合㆒之道,由於精神主生,因此應使它與形體常合,
能夠達到這種常合即為㆒,即能百病自除,便可以長生久視,通往神仙世界,可
見守㆒即守神。
至於守氣, 《太平經》說,㆝㆞之道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守氣而不絕
的緣故;㆒切事物,若無氣則「終死」。㆟「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161,即
認為守氣則可不死。 《太平經》將修煉之道分為九種形態,每㆒種形態都有相應
的操作方法,這九種形態總體㆖被分為㆔等,㆖等可度世,㆗等可召使真神,㆘
等可召鬼魂。這㆔等以㆖等㆖㆔首度世之道為「真道」,其術為:
第㆒元氣無為者,念其身也,無㆒為也,但思其身洞白,若委氣而無形,
常以是為法,已成則無不為無不知也。故㆟無道之時,但㆟耳,得道則變

158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43。


159 《太平經合校.令㆟壽治平法》,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28。
160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㆔十七至㆒百五十㆔,頁 716。
161 《太平經合校.包㆝裹㆞守氣不絕訣》 ,卷九十八,頁 450。

356
易成神仙;而神㆖㆝,隨㆝變化,即是其無不為也。其㆓為虛無自然者,
守形洞虛自然,無有奇也;身㆗照白,㆖㆘若玉,無有瑕也;為之積久久,
亦度世之術也,此次元氣無為象也。㆔為數度者,積精還自視也,數頭髮
㆘至足,五指分別,形容身外內,莫不畢數,知其意,當常以是為念,不
失銖分,此亦小度世之術也, 次虛無也。162
元氣無為、虛無自然、數度均為度世之術。這㆔種又以修煉「元氣」最為高明,
其次以虛無自然的精神「守形」 ,再次是「內視積精」,即可看出守㆒即以煉氣置
於修煉神仙之道的首要位子。
《太平經》對於守㆒實際操作的具體方式,也有涉及。認為居處要安靜不使
喧鬧,「始思居閑處,宜重牆厚壁,不聞喧譁之音」163;飲食要以少食為原則,
因為「真神好潔,糞穢氣昏」164,多食生糞多穢氣,而且「食者命有期,不食者
與神謀,食氣者神明達,不飲不食,與㆝㆞相卒也」165;在情志㆖要「不喜不怒」,
166
即不妄發脾氣,保持平和的心境;在生活心態㆖內要「去榮辭顯」 ,「安貧樂
賤,常內自求」167,在外「則行仁施惠為功,不望其報,忠孝亦同。」168可見這
些明確的方法,不再只是像道家講全性保生,其㆗已具有道德修養的成分,實際
是道家與儒家結合的結果。

(2)、胎息

所謂「胎息」,即如嬰兒在母胎㆗,不用口鼻呼吸,而行腹㆗內呼吸。這是
養生食氣法㆗的㆒種。此術漢時已流行, 《後漢書.方術列傳》記王真說:
「悉能
行胎息、胎息之方。」李賢注:「《漢武內傳》曰:王真字叔經,㆖黨㆟,習閉氣
而吞之,名曰胎息;習漱舌㆘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斷穀㆓百餘日,肉
色光美,力並數㆟。」169
《太平經》說:
請問胞㆗之子,不食而取氣。在腹㆗,自然之氣。已生,呼吸陰陽之氣。
守道力學,反自然之氣。反自然之氣,心若嬰兒,即生矣。隨呼吸陰陽之
氣,即死矣。170

162 《太平經合校.道真九首得失文訣第㆒百七》,卷七十㆒,頁 282。


163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40。
164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42。
165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㆓十至㆒百㆔十六,頁 700。
166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41。
167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42。
168 《太平經合校.附錄佚文》,頁 743。
169 《後漢書.方術列傳第七十㆓㆘》,卷八十㆓㆘,頁 2751。
170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㆓十至㆒百㆔十六,頁 699。

357
又說:
請問胎㆗之子,不食而炁者何也?㆝道迺有自然之炁,乃有消息之炁。凡
在胞㆗,且而得炁者,是㆝㆞自然之炁也;及其已生,噓吸陰陽而炁者,
是消息之炁也。㆟而守道力學,反自然之炁者生也,守消息之炁者死矣。
故夫得真道者,乃能內炁,外不炁也。以是內炁養其性,然後能返嬰兒,
復其命也。故當內炁以內養其形體。171
凡㆟胎在母胞㆗時靠臍帶與母體相連,口鼻並不呼吸。胎胞隨母親的呼吸而呼
吸,實際㆖並不吸入外氣,而是㆒種內息,㆒種自然之氣,即通過臍帶呼吸,又
稱胎息。出生以後,開始口鼻呼吸,是為外息,是消息之氣,吸入外氣的同時,
體內之元氣隨之漸漸散失,元氣既失,㆟便虧損,乃至死亡。如果能不從鼻口噓
吸,如㆟在胎胞㆗,還返胎息之法,便可達到培養體內元氣,健康長壽,乃至長
生不死。《太平經》所言食氣之法:
夫㆟,㆝且使其和調氣,必先食氣;故㆖士將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氣,
是且與元氣合。故當養置茅室㆗,使其齋戒,不睹邪惡,日練其形,毋奪
其欲,能出無間去,㆖助仙真元氣㆝治也。是為神士,㆝之吏也.毋禁毋
止,誠能就之,名為㆝士,簡閱善㆟,㆝大喜之,還為㆟利也,何謂乎哉?
然此得道去者,雖不為㆟目㆘之用,皆共調和陰陽氣也。古者帝王祭㆝㆖
神㆘食,此之謂也。172
這應該也是胎息食氣的描述,尚須透過㆒定的齋戒儀式,潔淨身心,才能與元氣
合,共調和陰陽。

(3)、內視思神

《河㆖公老子注》㆗已有「五臟神」這㆒概念,但它的神學色彩還不大明顯。
《太平經》則認為㆟身㆗每㆒個部位都有相應的神居住,掌管㆟的生命。㆟神本
該居住體內,但由於受到㆟追逐名利財貨等各種活動的影響,反而遊散於外,不
為自身所用。《太平經》說:
故肝神去,出遊不時還,目無明也;心神去不在,其脣青白也;肺神去不
在,其鼻不通也;腎神去不在,其耳聾也;脾神去不在,令㆟口不知甘也;
頭神去不在,令㆟眴冥也;腹神去不在,令㆟腹㆗央甚不調,無所能化也;
㆕肢神去,令㆟不能自移也。173
這裡的五臟神完全是神靈之義,謂身㆗某㆒部位的神不在,相應於那㆒個部位就
會生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太平經》說:

171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㆓十至㆒百㆔十六,頁 699-700。


172 《太平經合校.九㆝消先王災法第五十六》,卷㆕十㆓,頁 90。
173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27。

358
少年神加,年衰即神滅,謂五藏精神也,㆗內之候也。千㆓百㆓十善神為
其使,進退司候,萬神為其民,皆隨㆟盛衰。此㆝㆞常理,若以神同城而
善御之,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祐之。故㆝㆞立身以靖,
守以神,興以道。故㆟能清靜,抱精神,思慮不失,即凶邪不得入矣。其
真神在內,使㆟常喜,欣欣然不欲貪財寶,辯訟爭,競功名,久久自能見
神。神長㆓尺五寸,隨五行五藏服飾。君仁者道興,君柔者德生。㆗心少
有邪意,遠方為之亂。神氣周流,疾於雷電,急還神明,以自照內,故病
自愈而㆟自治。故㆟生百㆓十㆖壽,八十㆗壽,六十㆘壽,過此皆夭折。
此蓋神游於外,病攻其內也。思本正行,令㆟相親愛。古之求壽,不失其
道者。㆝㆞有常行,不可離本也;故求安而長存者,慎無忘此道本元也。
故畫圖以示後來。174
即是使自己處在㆒種清靜無擾的狀態,運用自己的思維力量存思,使外游之神返
回身㆗,甚至接引外界五行諸神㆟同入身㆗,達到安靜和諧的境界,這是「瞑目
內視」175的方式。《後漢書.馮衍傳》㆗就有「守寂寞而存神」的修煉記載,這
也能夠看出此法在當時頗為流傳。只是,由於《太平經》屬宗教性質,其具體操
作過程㆗則主張借助「神像」進行神思:
使空室內傍無㆟,畫象隨其藏色,與㆕時氣相應,懸之窗光之㆗而思之。
㆖有藏象,㆘有十鄉,臥即念以近懸象,思之不止,五藏神能報㆓十㆕時
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萬疾皆愈。男思男,女思女,皆以㆒尺為法,隨
㆕時轉移。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
㆕季,黃童子十㆓。㆓十五神㆟真㆟共是道德,正行法,陽變於陰,陰變
於陽,陰陽相得,道乃可行。176
五臟神靈,有具體身長、形狀與服飾,並能夠與㆓十㆕節氣相對應。如果將身㆗
五臟神等畫其圖形,懸於窗光㆗,隨其㆕季不同而更換以不同的顏色,經常靜臥
默想心接近神,就可以得到相助,有延壽之效。
《太平經》這種方法,是㆒種㆕時五臟陰陽相對應的㆝㆟㆒體觀,即認為心
神合㆒,㆟的意念可與神相通。 《太平經》吸收這㆒觀念,同時又顧及宗教的本
質,乃借助於畫㆖的神推行這種方法。而《太平經》㆗雖然沒有明確留㆘存思的
「神像」,但在卷九十九之《乘雲駕龍圖》 、卷㆒百之《東壁圖》
、卷㆒百㆒之《西
壁圖》,便是漢代遺留㆘來的神像畫圖,或能從㆗得出些線索。

(4)、針灸調脈

《太平經》說:

174 《太平經合校.盛身卻災法》,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22-723。


175 《太平經合校.胞胎陰陽規矩正行消惡圖》,卷五十㆓,頁 193。
176 《太平經合校.以樂卻災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4。

359
灸刺者,所以調安㆔百六十脈,通陰陽之氣而除害者也。㆔百六十脈者,
應㆒歲㆔百六十日,日㆒脈持事,應㆕時五行而動,出外周旋身㆖,總於
頭頂,內繫於藏。衰盛應㆕時而動移,有疾則不應,度數往來失常,或結
或傷,或順或逆,故當治之。灸者,太陽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姦除
惡害也。針者,少陰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義斬伐也。治百㆗百,治
十㆗十,此得㆝經脈讖書也,實與脈相應,則神為其驅使;治十㆗九失㆒,
與陰脈相應,精為其驅使;治十㆗八,㆟道書也,㆟意為其使;過此而㆘,
不可以治疾也,反或傷神。㆙脈有病反治㆚,名為恍惚,不知脈獨傷絕。
故欲樂知㆝道神不神,相應與不也,直置㆒病㆟前,名為脈本文,比若書
經道本文也。令眾賢圍而議其病,或有長於㆖,或有長於㆘,㆔百六十脈,
各有可睹,取其行事,常所長而治訣者以記之,十十㆗者是也,不㆗者皆
非也,集眾行事,愈者以為經書,則所治無不解訣者矣。㆝道制脈,或外
或內,不可盡得而知之也,即是其脈會處也;㆟有小有大,尺寸不同,度
數同等,常以窞穴分理乃應也。道書古今積眾,所言各異,名為亂脈也;
陽脈不調,反治陰脈,使㆟被咎,賊傷良民,使㆟不壽。脈乃與㆝㆞萬物
相應,隨氣而起,周者反始。故得其數者,因以養性,以知時氣至與不也,
本有不調者安之。古者聖賢,坐居清靜處,自相持脈,視其往來度數,至
不便以知㆕時五行得失,因反知其身衰盛,此所以安國養身全形者也,可
不慎乎哉!㆟惑隨其無數灸刺,傷正脈,皆傷正氣,逆㆕時五行,使有災
異;大㆟傷大,小㆟傷小,盡有可動遙不居其處者,此自然之事也。是故
古聖賢重之,聖帝王居其處,候脈行度,以占知六方吉凶,此所謂以近知
遠,以內知外也,故為神要道也。177
以㆖經文說明灸刺的定義、理論、治療原則。首先闡明了「灸刺」可以調脈通氣,
是㆒種很重要的療法;強調脈與㆝㆞萬物相應,隨氣而起,但有病則不應,故需
用灸刺調安㆟體㆔百六十脈來治病。其次並進㆒步分析了㆟有大小、尺寸不同,
因而「灸刺」取穴,不能墨守成規,必需因㆟因時而異。最後說明「灸刺」關鍵
在於診脈正確,取穴無誤,而達到養身全形的作用。此法是吸收當時的醫學理論,
並實際進行療疾,代表《太平經》㆗較為可靠的養生術。

(5)、食藥

《太平經》認為世㆖存有不死之藥,「㆝㆖積仙不死之藥多少,比若太倉之
積粟也。」178因此,
「食藥」也成為修仙的主要方法之㆒。顧名思義,
「食藥」主

177 《太平經合校.灸刺訣第七十㆕》,卷五十,頁 179-181。


178 《太平經合校.㆖善臣子弟為君父師得仙方訣》,卷㆕十七,頁 138。

360
要是通過服用特定食物或藥物,亦即所謂的「服食」,以達到長生成仙的目的。
這是㆒種外養的養生術,它通過㆒定的加工、配劑、炮製成㆒定形式,以內服為
主要攝入途徑。從戰國時期神仙方士便有以安期生為代表的藥餌服食的養生派
179
。秦始皇曾使徐福出海尋長生不死藥,又使韓終、石生求仙㆟不死之藥;漢武
帝時方士李少君獻祠灶、穀道、卻老方。穀道、卻老方即是服食之方。李少君又
對漢武帝說自己嘗游海㆖,遇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此皆以服食特定食物之
說。據《列仙傳》記載,仙㆟多喜服食,如赤將子輿「啖百花草」 ,偓佺「好食
180
松實」 ,鹿皮公「食芝草」等等 。王充說:「聞為道者,服金玉之精,食紫芝之
181
英。」 可說明兩漢時期服食藥餌的普遍。
服藥的內容,主要有㆔類,㆒種是以植物為主,即所謂草木藥;㆒種是動物
類,即所謂的生物方;另㆒種是礦物,是所謂的金石藥。《太平經》教㆟修道服
食以前面兩種為主,而不及金石藥。它說:
草木有德有道有官位者,乃能驅使也。名之為草木方,此謂神草木也。治
事立愈者,㆝㆖神草木也,㆘居㆞而生也。立延年者,㆝㆖仙草木也,㆘
居㆞而生也。182
這是說㆝㆞之間有神草木,疾者食之,能夠病愈延年。又說:
生物行精,謂飛步禽獸跂行之屬,能立治病。禽者,㆝㆖神藥在其身㆗,
㆝使其圓方而行。183
生物之方,亦如草木方㆒樣是㆒種神丹妙藥,能使㆟「得長壽命」 ,其根據是宗
教神學萬物皆有神靈的觀點。但由於《太平經》是宗教性質,對於使用此方尚多
保留,認為「㆝道惡殺而好生,蠕動之屬皆有知,無輕殺傷用之也。」除非在特
殊情況㆘,否則「不得已乃後用之也。」184充分表現「重生」的特色。

(6)、服符

符籙是道教重要法術之㆒。通常是㆒種用朱筆或墨筆所畫的圖形或線條。相
傳張角曾以「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寇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185即用
九節杖作為符咒治病的法器,讓病㆟叩頭思過,並用施咒過的水或灰符作成的符
水給病㆟吞服。這種符籙在《太平經》㆗就有許多個文字重疊的「復文」符,如

179 蒙文通說:
「古之僊道,大別為㆔,行氣、藥餌、寶精,㆔者而已也。」(參《古學甄微.晚
周僊道分㆔派考》,頁 337。)
180 《列仙傳校箋》,頁 7、頁 11、頁 119。
181 《論衡校釋.道虛第㆓十㆕》,卷第七,頁 324。
182 《太平經合校.草木方訣第七十》,卷五十,頁 172。
183 《太平經合校.生物方訣第七十㆒》,卷五十,頁 173。
184 《太平經合校.生物方訣第七十㆒》,卷五十,頁 174。

361
「興㆖除害復文」、
「令尊者無憂復文」、「德行吉昌復文」、
「神祐復文」等名目。
從這些名目就可看出,符籙是出於「救世」的宗教目的。根據《太平經復文.序》
的記載:
君有太師,㆖相㆖宰㆖傅,公卿侯伯,皆㆖真寮屬,垂謨作典,預令㆘教。
故作太平複文,先傳㆖相青童君,傳㆖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
和傳弟子干吉。 干君初得惡疾,殆將不救,詣帛和求醫。帛君告曰,吾
傳汝太平本文,可因易為㆒百七十卷,編成㆔百六十章,普傳於㆝㆘,授
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186
這也說明其製作動機主要用在治病。其實際使用,《太平經》說:
欲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於丹書吞字也。187
㆝符還精以丹書,書以入腹,當見腹㆗之文大吉,百邪去矣。五官五王為
道初,為神祖,審能閉之閉門戶。外闇內明,何不洞睹?守之積久,㆝醫
自㆘,百病悉除,因得老壽。愚者捐去,賢者以為重寶,此可謂長存之道。
188

這裡的「丹書吞字」即是服㆘符籙,其重要性在於能還精存神,為符籙派修仙的
要求。

(7)、祝讖召神

如果說符籙是用圖文驅邪治病,那麼祝讖則是通過特殊而神秘的語言驅邪治
病的㆒種法術。這是從古老的巫祝演化而來。《尚書.無逸》說:「民否則厥心違
怨,否則厥口詛祝。」孔穎達《正義》解釋「詛祝」說:「謂告神明令加殃咎也。
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認為㆟們所遭受的病魔與災禍可能是㆒些
鬼魅作怪的結果。而鬼魅也像㆟㆒樣害怕㆝神的責罵與㆝神降臨災禍。㆟們在遭
受病魔與災禍卻無能為力的情形㆘,就借用語言,告之㆖㆝神明,使神明對他們
進行懲罰,或用惡毒的話語加以譴責。這種方式在《太平經》也被提及。
㆝㆖有常神聖要語,時㆘授㆟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民得之,
謂為神祝也。祝也祝百㆗百,祝十㆗十,祝是㆝㆖神本文傳經辭也。其祝
有可使神伭為除疾,皆聚十十㆗者,用之所向無不愈者也。但以言愈病,
此㆝㆖神讖語也。良師帝王所宜用也,集以為卷,因名為祝讖書也。是乃
所以召眾神使之,故十愈也。十九㆗者,真神不到,㆗神到,大臣有也。

185 《後漢書.皇甫嵩傳第六十㆒》 ,卷七十㆒,頁 2299-2300。


186 《太平經合校》,頁 745。
187 《太平經合校.要訣十九條第㆒百七十㆔》,卷㆒百八,頁 512。
188 《太平經合校.長存符圖第㆒百㆓十八》,卷八十七,頁 330。

362
十八㆗者,㆟神至,治民有也。此者,㆝㆖神語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
字時時㆘漏㆞,道㆟得知之,傳以相語,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之言,不
能治愈病也。夫變事者,不假㆟須臾,㆝重㆟命,恐奇方難卒成,大醫失
經脈,不通死生重事,故使要道在㆟口㆗,此救急之術也。欲得此要言,
直置㆒病㆟於前,以為祝本文,又各以其口㆗密祕辭前言,能即愈者,是
真事也;不者,盡非也,應邪妄言也,不可以為法也。或有用祝獨愈,而
他傍㆟用之不決效者,是言不可記也;是者鬼神之長,㆟自然使也,名為
孤言,非召神真道也。㆟雖㆝遙遠,欲知其道真不?是與非相應和,若合
符者是也,不者非也。189
祝讖語乃㆝㆖神聖要語,其辭密秘難言;其效用依真神,㆗神、㆟神而不同,是
㆒種救急之術;其方法是將病㆟置於前,透過祝文的唸誦,使疾病痊愈。在《太
平經》諸多煉養之術之㆗,與服符、葬宅占選、懸像思神等皆屬神秘之術,頗難
知曉,尤其祝讖的效果,更近於心理㆖的安慰作用。

(8)、葬宅占選

《太平經》說:
葬者,本先㆟之丘陵居處也,名為初置根種。宅,㆞也,魂神復當得還,
養其子孫,善㆞則魂神還養也,惡㆞則魂神還為害也。五祖氣終,復反為
㆟。㆝道法氣,周復反其始也。欲知㆞效,投小微賤種於㆞,而後生日興
大善者,大生㆞也;置大善種於㆞,而後生日惡者,是逆㆞也;日衰少者,
是消㆞也。以五五㆓十五家冢丘陵效之,十十百百相應者,㆞陰寶書文也;
十九相應者,㆞陰寶記也;十八相應者,㆞亂書也,不可常用也;過此而
㆘者,邪文也,百姓害書也。欲知其審,記過定事,以效來事,乃後真偽
分別。可知吾書,猶㆝之有㆙,㆞之有㆚,萬世不可易也。本根重事效,
生㆟處也,不可苟易,而已成事,□□邪文為害也,令使災變數起,眾賢
㆟民苦之甚甚。故大㆟小㆟,欲知子子孫孫相傳者,審知其丘陵當正,明
其故,以占來事。置五五㆓十五丘陵以為本文,案成事而考之,錄過以效
今,去事之證以為來事。真師宜詳惟念書㆖㆘,以解醉迷,名為占陰覆文,
以知祖先,利後子孫,萬世相傳,慎無閉焉。190
生死,㆟之大事,尤其是死,更受到特別重視。《太平經》相信精神不滅,認為
㆟死魂神仍然存在,它可以與子孫感通,進而影響在世之㆟。葬宅提供魂神居住,
葬宅的善惡,決定魂神的善惡。善㆞產生善氣,魂神受到滋潤,就能蔭庇福佑子

189 《太平經.神祝文訣第七十五》,卷五十,頁 181-182。


190 《太平經合校.葬宅訣第七十六》,卷五十,頁 182-183。

363
孫;惡㆞產生惡氣,魂神獲得惡氣,就會危害子孫。葬宅的善惡,足以影響子孫
的富貴貧賤、夭壽賢愚,甚至容貌的妍醜,為了能夠久壽,使自己㆒生善始善終,
就必須善選葬宅。這是《太平經》受到兩漢流行的堪輿方術的影響。

(9)、行善立德

《太平經》除了以道家養性之說為基礎,並廣泛吸收當時流行的各種方術、
醫學作為去疾長生的方式外,還認為社會倫理道德觀念為「道」的作用和體現,
是所謂的「㆔綱六紀所以能長吉者,以其守道也。」191因此,將社會倫理道德觀
念與成仙信仰密切配合,把行善立德作為修道的重要內容。
《太平經》相信㆝㆟感應、善惡有報的思想。認為㆝為有意志的神,喜善怒
惡,它常派神監視世㆟,過無大小都清楚的記錄,壞事做多了,就減他的壽,奪
他的命,連死都不得超生,做惡的,甚至禍延子孫,有所謂「承負」之說。所謂
「承負」即是前㆟有過,由後㆟承受其過責。《太平經》說:
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迺謂先㆟本承㆝之心而行,小㆟失之不自知,
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
後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㆒㆟之治,比連不平,前後更相負,故名之
為負。負者,迺先㆟負於後生者也。192
如果為善的話,則是前㆟種樹,後㆟遮蔭。怎樣才能終止承負而免於厄運呢?㆒
要虔誠信道修行,免除自身的承負厄運;另㆒則是要行善積德為後世子孫造福。
《太平經》說:
汝努力心為善,勿行遊蕩,治生有次,勿取㆟財,才可足活耳。各且相事,
無妄飲酒,講議是非,復見失。詳思父母言,可無所咎。㆝㆖聞知,更為
善子,可得久生竟年之壽。為汝作大,以是為誡。諸神聞知,㆖白於㆝。
㆝令善神隨之,治生有進,財復將增,生子遂健,更為有足,是㆝恩也。
春秋節臘,輒奉㆝報恩,既不解,努力為善,自得其福。行慎所言,復自
消息。㆝神常在㆟邊,不可狂言。慎之小差,不慎亡身。見誡當責身,勿
尤他㆟也,此戒可知也。欲得大壽者,勿失此戒言。193
這是針對個㆟為善立德所需遵守的基本事項,包括生活有節、臨財不貪、不論㆟
是非、不妄飲酒,其它尚有如「每見㆟有過,復還責己」194、「聞㆟有過,助其
自悔」195等等。總歸於「自愛」、「自好」、「自親」、「自養」的主張196,去

191 《太平經合校》,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27。


192 《太平經合校.解師策書狀第五十》,卷㆔十九,頁 70。
193 《太平經合校.大壽誡第㆓百》,卷㆒百㆒十㆕,頁 618-619。
194 《太平經合校.善仁㆟自貴年在壽曹訣第㆒百八十㆓》,卷㆒百十㆒,頁 550。
195 《太平經合校.大功益年書出歲月戒第㆒百七十九》,卷㆒百㆒十,頁 539。

364
凶遠害,通過自身的努力以求得長壽。尤其能修煉成為神仙的㆟,是「皆不為惡
者,各惜其命」197,並且累積極大善功的㆟。《太平經》說:
㆟無大功於㆝㆞,不能治理㆝㆞之大病,通陰陽之氣,無益於㆔光㆕時五
行㆝㆞神靈,故㆝不予其不死之方仙衣也。此者,乃以殊異有功之㆟也。
198

所謂的善功就是實踐倫理道德的規範,最重要的是忠君、孝親、尊師。 《太平經》
說:
父母者,生之根也;君者,授榮尊之門也;師者,智之所出,不窮之業也。
此㆔者道德之門戶也。199
又說:
故㆟生之時,為子當孝,為臣當忠,為弟子當順;孝忠順不離其身,然後
死魂魄精神不見對也。200
諸多德行之㆗,當以孝德為先,為㆟子女的,要用盡㆒切辦法求得不死之術,使
父母延續生命。《太平經》說:
自開闢已來,行有㆓急,其餘欲知之亦可,不知之亦可。㆝㆞與聖明所務,
當推行而大得者,壽孝為急。壽者,乃與㆝㆞同優也。孝者,與㆝㆞同力
也。故壽者長生,與㆝同精。孝者,㆘承順㆖,與㆞同聲。此㆓事者,得
㆝㆞之意,凶害自去。深思此意,太平之理也,長壽之要也。201
又說:
㆖善第㆒孝子者,念其父母且老去也,獨居閒處念思之,常疾㆘也,於何
得不死之術,嚮可與親往居之,賤財貴道活而已。202
如此,則「不當見神仙之㆟,皆以孝善,逮得仙耳,其壽何極。」203由此可知,
《太平經》將成仙與孝善聯繫起來,代表儒家思想的倫理綱常滲透到黃老道教當
㆗,成為修道的重要內容之㆒,對後來的道教影想深遠。如葛洪說:
覽諸道戒,無不云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仁
逮昆蟲,樂㆟之吉,愍㆟之苦,賙㆟之急,救㆟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
禍,見㆟之得如己之得,見㆟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勝
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204
又說:
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

196 《太平經合校.經文部數所應訣第㆒百六十七》,卷㆒百㆓,頁 466。


197 《太平經合校.見誡不觸惡訣第㆒百九十五》 ,卷㆒百十㆕,頁 602。
198 《太平經合校.㆖善臣子弟為君父師得仙方訣第六十㆔》,卷㆕十七,頁 138。
199 《太平經合校》,卷七十㆔至八十五,頁 310 ㆒ 311。
200 《太平經合校.六極六竟孝順忠訣第㆒百五十㆒》,卷九十六,頁 408。
201 《太平經合校》,卷七十㆔至八十五,頁 310。
202 《太平經合校.㆖善臣子弟為君父師得仙方訣第六十㆔》,卷㆕十七,頁 134。
203 《太平經合校.不承㆝書言病當解謫誡第㆓百㆓》,卷㆒百十㆕,頁 623。
204 《抱朴子內篇校釋.微旨》,卷六,頁 126。

365
也。205
就是認為即使不懂仙術,只要勤作善事,也會延年益壽;如果懂得方術,但不作
善事,㆖㆝也不會讓其成生成仙,反而會奪其算紀,使之早亡。這可說在《太平
經》開始,就成為道教的傳統觀念。
通過奉行這些方法之後,實現成仙的可能性,《太平經》進㆒步認為成仙的
方式兩種:㆒為尸解成仙,㆒為白日昇㆝。尸解成仙謂遺棄肉體,假託死亡而仙
去,此次於白日昇㆝,百萬之㆟出現㆒㆟,其情形為:
或有尸解分形,骨體以分。尸在㆒身,精神為㆟尸,使㆟見之,皆言已死。
後有見者,見其在也。此尸解㆟也。久久有歲數,次㆖為白日昇㆝者。使
有歲數功多成,更生光照,普㆝神周遍。還復止雲㆗,所部界皆有尸解仙
㆟,主知㆟鬼者。206
此即死而復生。白日昇㆝與尸解仙不同,為仙之珍貴者。它的行為是:
白日昇㆝之㆟,自有其真。性自善,心自有明,動搖志意不傾邪,財利之
屬不視顧,衣服麤粗,衣方蔽形,是昇㆝之㆟行也。207
即是白日昇㆝的㆟本性良善,行為無缺,不貪世俗財物,能夠幫助㆝君治理萬民,
使㆟向善,得到大神所保信,百萬㆟㆗未有㆒㆟。

3、 無為治道

《太平經》把度世看得比治國更為重要的位子,認為「㆖賢明力為之,可得
度世;㆗賢力為之,可為帝王良輔善吏。」208宣揚成仙的樂處,「去官求仙,仙
無窮時,命與㆝連」209,這是注重現實㆟生,不期待死後世界,強調修煉得道,
凡身成仙,即可享受現實生活㆗的各種幸福。然而,現實世界往往充滿罪惡,並
非歡樂安和,想要真正永享歡樂,除修己之外,還要度㆟,必須也把現實社會治
理好,改善㆟群生活,建立起㆒個理想的社會境㆞。因此,這必然要與政治掛聯
起來,藉由政治手段,實現其神道立教的目標。
誠如本章㆖㆒節所言,治身是《太平經》的主要思想之㆒,但對於治國理民
之道,它同樣重視,不曾忽略。 《太平經》認為政治的最終理想是建立㆒個「太
平」世界,根據它自己解釋說:
太者,大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奸私也。210
太平者,乃無㆒傷物,為太平氣之為言也。凡事無㆒傷病者,悉得其處,

205 《抱朴子內篇校釋.對俗》,卷㆔,頁 53。


206 《太平經合校.善仁㆟自貴年在壽曹訣第㆒百八十㆓》,卷㆒百十㆒,頁 553。
207 《太平經合校.九君太㆖親訣第㆒百九十㆔》 ,卷㆒百十㆕,頁 596。
208 《太平經合校.守㆒入室知神戒第㆒百五十㆓》,卷九十六,頁 409-410。
209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九十㆕至九十五,頁 403。
210 《太平經合校.㆔合相通訣第六十五》,卷㆕十八,頁 148。

366
故為平也。211
平之為言者,乃平平無冤,故為平也。212
太平之書,令㆘可順其㆖,可得長久。213
總括起來,「太平」之義就是極大公平、極大平均、極大和平。使宇宙萬物皆生
活在這樣的世界㆗,㆟㆟都安居樂業,竟其㆝年,世界㆖沒有水旱災害,沒有戰
爭,沒有疾病,沒有冤仇,各得其處,各得其樂。
在《太平經》㆗將治身與治國兩個部分緊緊聯繫在㆒起,治身之道就是治國
之道,治國之道也就是治身之道。這依然是道家黃老思想「身國合㆒」或是「身
國同治」的模式,如說:
故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壽之徵也。無為之事,從是興也。先學其身,
以知吉凶。是故賢聖明者,但學其身,不學他㆟,深思道意,故能太平也。
214

王者靜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長生自養;和夫婦之道,陰陽俱得其所,㆝
㆞為安。215
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道行,身得度世,功濟六方含生之類矣。216
治身是治國之本,深思治身之道,才能使國治太平。相反而言,治國行太平之道,
不僅㆝㆘太平,而且帝王身得度世。由此思路推之,治國與治身的許多原則和方
法皆是㆒致的。例如守㆒既是成仙的重要原則,亦是治國理世的法寶。又如立善
積德為既是修身的法術,也是救世的良方。在這些治國之道當㆗,與道家黃老思
想密切相關的,主要反映在㆓種傾向㆖:
第㆒個是行道治,合行仁義道德。《太平經》認為在宗教㆝道論的支配㆘,
以奉㆝㆞、順五行、調陰陽、崇道德為治平社會的至理和方法。帝王只要善察㆝
道之常,因順時務,不逆㆝,便能得㆝心,長保吉祥。《太平經》說:
㆝㆞有常法,不失分銖也。……故事不空見,時有理亂之文;道不空出,
時運然也。是故古者聖賢帝王,見微知著,因任行其事、順其氣,遂得㆝
心意,故長吉也。217
另㆒個得㆝心的途徑,就是要行道德仁義,所謂「欲得㆝㆞心者,乃行道與德也。」
218
「合于㆝心,事入道德仁善而已。」219《太平經》曾說進入太平之治的法門有
十條,稱為「十閭」220,完全從社會倫理的角度提出來的,強調慈孝明德,安居
樂業,對於侵害㆟民生命財產的㆟要嚴加痛斥,對於有過能改者表示歡迎。這就

211 《太平經合校.敬事神十五年太平訣第㆒百㆕十》,卷九十㆔,頁 398。


212 《太平經合校.包㆝裹㆞守氣不絕訣第㆒百六十》,卷九十八,頁 451。
213 《太平經合校.不承㆝書言病當解謫誡第㆓百㆓》,卷㆒百㆒十㆕,頁 624。
214 《太平經合校.錄身正神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2。
215 《太平經合校.行道有優劣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7。
216 《太平經合校.救迷輔帝王法》,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32。
217 《太平經合校.㆝文記訣第七十㆔》,卷五十,頁 177。
218 《太平經合校.服㆟以道不以威訣第六十㆕》,卷㆕十七,144 頁。
219 《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第六十六》,卷㆕十九,頁 160。
220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七十㆔至八十五,頁 301-302。

367
很明顯的視倫理綱常的道德仁義為理治工具,然而這些只是㆒端,並非全治之
道。《太平經》提出帝王治術計有十種,包括元氣治、自然治、道治、德治、仁
治、義治、禮治、文治、法治、武治等221,並說:
古者神㆟治身,皆有本也,治民乃有大術也。使萬物生,各得其所,能使
六極八方遠近歡喜,萬物不失其所。……今未能養其本末,安能得治哉?
今此㆖德、仁、義、禮、文、法、武七事務各異治,俱善有不達,而各有
可長,亦不可廢,亦不可純行。治身安國致太平,乃當深得其訣,御此者
道也。222
此即是以德、仁、義、禮等治身及治萬民,都顯得善而不達,不能滿足治身治國
的要求,儘管它們「不可無」 ,於治道各有所長,真正的治身治國之道是以元氣、
自然、道為根本,而仁義禮法等只不過是末。這裡以道家養生之道為根本,結合
儒家修身之道,是標準的以大道為主,兼採儒家道德仁義之說的道家黃老的特點。
第㆓個是理想的治道在於以道為㆗心的無為之治。《太平經》說:
㆝㆞之性,獨貴自然,各順其事,毋敢逆焉。道興無為,虛無自然,高士
樂之,㆘士恚焉。223
又說:
無為者,無不為也,乃與道連。224
這是《老子》所強調的道性自然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無為是道的主要特
性,而且無為並非無所作為,其實是無所不為。因此, 《太平經》說以道治民,
應該也是㆒個無為的情形。它說:
夫道者,乃無極之經也。前古神㆟治之,以真㆟為臣,以治其民,故民不
知㆖之有㆝子也,而以道自然無為自治。其次真㆟為治,以仙㆟為臣,不
見其民時將知有㆝子也,聞其教敕而尊其主也。其次仙㆟為治,以道㆟為
臣,其治學微有刑被法令彰也,而民心動而有畏懼,巧詐將生也。其次霸
治,不詳擇其臣,民多冤而亂生焉,去治漸遠,去亂漸近,不可復制也。
225

治國的境㆞有五種層次,依序為神㆟之治、真㆟之治、仙㆟之治、道㆟之治與霸
治。最㆖者為神㆟之治,神㆟之治是自然無為。《太平經》認為帝王治國以順應
㆝道為主,能順㆝㆞㆗和之氣,就能無事,主張「用心清靜專㆒」226,賢㆟自然
雲集身邊,並通過任賢的辦法來達成無為。它說:
通㆝㆞㆗和譚,順大業,和㆔氣游,王者使無事,賢㆟悉出,輔興帝王,
㆝大喜。227

221 《太平經合校.六罪十治訣第㆒百㆔》,卷六十七,頁 254。


222 《太平經合校.七事解迷法》,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29-730。
223 《太平經合校.虛無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第㆒百六十八》,卷㆒百㆔,頁 472。
224 《太平經合校.虛無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第㆒百六十八》,卷㆒百㆔,頁 470。
225 《太平經合校.闕題》,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25。
226 《太平經合校.瑞儀訓訣第㆒百七十㆕》,卷㆒百八,頁 512。
227 《太平經合校.和㆔氣興帝王法》,卷十八至㆔十㆕,頁 18。

368
有了賢㆟的幫助,君王可以垂拱而為,安坐而長游,即是「無事」 。惟有如此的
「無事」,才是真正的無為之治:
欲正大事者,當以無事正之。夫無事乃生無事,此㆝㆞常法,自然之術也,
若影響。㆖士用之以平國,㆗士用卑取延年,㆘士用之以治家。此可謂不
為而成,不理而治。228
從這裡可以看出,《太平經》主張賢來㆟輔,君王可無事,即可安治,此是道家
黃老君逸臣勞之義;而以無事為要,則具有為政清簡不擾,讓㆟民自化自成的方
法。

㆓、
《老子想爾注》

(㆒)、《老子想爾注》的作者與成書時代

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敦煌寫本《老子注》㆒種, 卷長約30英尺,首端殘損,
斯氏編目六八㆓五號,卷末題《老子道德經㆖》,㆘注橫排《想爾》㆓字,起於
《老子》之第㆔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的注「則
民不爭和不盜」,止於卷終,共五百八十行,注和經文連書,無章句之分,字體
大小相同。此卷王重民先生《敦煌古籍敘錄》認為是六朝㆟抄寫的經卷。後為香
港饒宗頤先生所注意,依《道德經河㆖公章句》的次序,將殘卷連寫的經文與注,
分別錄出,分注章數,㆒九五六年㆕月出版《敦煌六朝寫本張㆝師道陵著老子想
爾注校箋》229。
《老子想爾注》230這部書在《道藏》㆗未收錄,過去㆟們雖知其名,
卻不明其實,是現存文獻㆗確定無疑的孤本。
關於此經卷的抄寫時代,據諸學者的結論,較㆒致認為從紙質、字體斷定,
當為北朝㆟所書,且從對「民」字不避諱,亦應是六朝時的寫本231。但成書時代

228 《太平經合校.令㆟壽治平法》 ,卷㆒百五十㆕至㆒百七十,頁 728。


229 此書 1991 年 11 月㆖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名為《老子想爾注校證》,本文引文悉依 1991
年版。
230 龔鵬程認為此書本名應稱為《想爾》或《想爾訓》 。㆝師道教內稱此書為張道陵所「注」時,
注只是泛稱,而實際㆖漢㆟注經之體例甚為複雜,有傳、注、訓、解、箋、釋、詁、章句之異,
其體例不盡相同。今存《想爾》,當即為《傳授經戒儀注訣》所載之「老君《道經》㆖《想爾
訓》」,逕稱為《老子想爾注》恐怕並不恰當(《道教新論》㆓集,頁 53)。本文仍依循學術界
慣稱,以《老子想爾注》為名。至於「想爾」之義,有認為是書名, 《太㆖紀戒》說:「色者是
想爾,想悉是空,何有色耶?」也有認為事仙㆟名,如《雲笈七籤》卷㆔十㆔引孫思邈《攝養
枕㆗方》云: 「想爾曰:勿與㆟爭曲直。」原文「想爾」㆓字㆘自注謂: 「想爾蓋仙㆟名」。《傳
授經戒儀注訣》亦云: 「托遘想爾,以訓初回。」似即「假托拜訪仙㆟想爾」。
231 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 :此殘卷「唐諱不避,書法帶隸意,當是六朝寫本。」(頁 234,北

369
有不同說法,㆒說是南北朝時期,另㆒說則是東漢末期232。據研究,《老子想爾
注》不分章次,原文與注字體大小相同,保持東漢時箋注形式,其用字、韻語等
亦具東漢時代特點,㆒般認為產生於此時233。
至於作者,也是說法不㆒。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外傳》 ,列古今箋注《道德經》各家,於《想爾》
234
㆓卷㆘云: 「㆔㆝法師張道陵所注」 。 《廣弘明集》㆗唐釋法琳〈辨正論〉云:
「漢安元年,歲在壬午,道士張陵分別《黃書》,故注五千文。」235唐道士張萬
福《傳授㆔洞經戒法籙略說》所開列的道德經目㆗著錄《想爾注》㆖㆘㆓卷,其
說經演戒目錄㆗又有「《想爾》㆓十七戒」236。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經廣義》 ,敘
歷代詮疏箋注《老子》者六十餘家,於《想爾》亦云; 「㆔㆝法師張道陵所注。」
237
其後,宋董思靖《道德真經集解序說》 ,亦引杜光庭說,曰: 「註者有尹喜《內
238
解》、漢張道陵《想爾》、河㆖公《章句》。」 這些記載認為張陵作《老子想爾
注》。
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則於《想余注》㆓卷㆘注云:「不詳何㆟,㆒云
張魯,或云劉表。」239劉表在東漢末割據荊州,僅「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毋
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240熱心提倡經學,沒有崇道的事蹟,
其作《老子想爾注》的可能性不大。陳世驤認為陸德明並存㆓說,是因為張魯與
劉表皆曾受封鎮南將軍,致使後㆟分不清哪㆒個鎮南將軍241,因此《老子想爾注》
可能是張魯所作。關於張魯,《傳授經戒儀注訣》言道教授經序次,太玄部書,
共十卷,即第㆒,老君大字本《道經》㆖;第㆓,老君大字本《德經》㆘;第㆔,
老君《道經》㆖、 《道經》㆘、河㆖公《章句》 ;第㆕,老君《德經》㆖、 《德經》
㆘、河㆖公《章句》;第五,老君《道經》㆖,《想爾訓》 ;第六,老君《德經》
㆘、 《想爾訓》;第七,老君《思神圖注訣》 ;第八,老君《傳授經戒儀注訣》 ;第
九,老君《自然朝儀注訣》 ;第十,老君《自然齋儀》 。在論經法序次之由㆗有「係

京:㆗華書局,1979 年版)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 :
「注與經文連書,字體大小不分,既不
別章次,過章又不起行,與其他唐寫本《道德經》款式頗異。」(〈解題〉,頁 1)「卷㆗民字
不避諱,故向來定為六朝寫本。」 「按以字體定之,當為北朝㆟所書。」(〈解題〉 ,頁 5)
232 南北朝之說以日本學者為主。如福井康順主北魏末期至唐初之間;楠山春樹主六朝時期;麥
谷邦夫主北魏新㆝師道作品;小林正美主劉宋時期。東漢末期者如饒宗頤、陳世襄、湯㆒介、
日本學者大淵忍爾等㆟主之。諸說請參(韓)吳相武〈《老子想爾注》之年代和作者考〉, 《道家
文化研究》第十五輯,頁 248。
233 《老子想爾注校證.解題》,頁 1。
234 《道藏》,第十㆓冊,頁 808,北京:文物出版社、㆖海書店、㆝津古籍出版社,1994 年 8
月第㆒版第㆔刷。
235 《廣弘明集》 ,卷十㆔,頁 172,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㆕部叢刊影明汪道昆本。
236 《道藏》,第㆔十㆓冊,頁 186,184。
237 《道藏》,第十㆕冊,頁 309。
238 《道藏》,第十㆓冊,頁 821。
239 卷㆒,頁 54,叢書集成初編,北京:㆗華書局,1985 年新㆒版。敦煌寫本作「想尒」 ,陸德
明卻作「余」 ,疑「爾」或作「尒」,誤為「余」之故。
240 《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六十㆕㆘》,卷七十㆕㆘,頁 2421。
241 陳世驤〈「想爾」老子道德經燉煌殘卷論證〉, 《清華學報》新㆒卷第㆓期,1957 年 4 月。

370
師得道,化道西蜀,蜀風淺末,未曉深言,託構想爾,以訓初迴」的記載242。這
裡所說的「係師得道,化道西蜀」,係師即張魯,是說張魯作《老子想爾注》以
訓道徒。《真誥》卷㆕記張鎮南夜解事,注云:
張係師為鎮南將軍,建安㆓十㆒年亡。243
《後漢書,劉焉傳》又說:
魯在漢川垂㆔十年,聞曹操征之,至陽平,欲舉降漢㆗。……操入南鄭,
以魯本有善意,遣㆟慰安之。魯即與家屬出逆,拜鎮南將軍,封閬㆗侯。
244

可見,《老子想爾注》也與張魯有關。又元劉大彬《茅山志》卷九引陶弘景《登
真隱訣》稱:
老子《道德經》,有玄師楊真㆟(楊羲)手書張鎮南古本。鎮南即漢㆝師第
㆔代,係師魯,魏武表為鎮南將軍者也。其所謂為五千文者,有五千字也。
數係師內經有㆕千九百九十九字,由來闕㆒,是作「㆔十輻」應作「卅輻」 ,
蓋從省易文耳,非正體矣。宗門真跡不存,今傳五千文為正本,㆖㆘㆓篇
不分章。245
《老子想爾注校箋》對此考證說:
今敦煌《想爾》殘卷「㆔十輻」作「卅輻」 ,不分章,刪減助字,與此正
合。又卷終題「《道經》㆖」,亦分㆖㆘㆓篇,並同於《注訣》所記。而卷
㆖終「道常無為」章,都㆔十七章。復與敦煌㆝寶十載寫本卷末記: 「《道
經》卅七章」,「五千文㆖㆘㆓弓(卷)」「係師定」諸語相符。綜是以言,
此《老子想爾注》本,即所謂係師張魯之五千文本斷然無疑。246
以㆖兩種說法,或說張陵,或說張魯。饒宗頤認為,《老子想爾注》陸氏㆒
云張魯,與《注訣》稱係師同,而玄宗、杜光庭則云張道陵,當是張陵之說而張
魯述之,或是張魯所作,而託始於張陵247。吳相武也認為從現存的文獻看,張陵
提倡房㆗術是可靠的,張陵主張的房㆗術是法琳〈辨正論〉所說的:「道士張陵
分別黃書云,男女有合和之法,㆔五七九交接之道也。其道真決,在於丹田。丹
田者,玉門也。唯以禁秘為急,不許洩於道路。」以不洩為主,與《老子想爾注》
㆗批判「世間偽伎」:
世間偽伎詐稱道,託黃帝、玄女、龔子、容成之文相教,從女不施,思還
精補腦,心神不㆒,失其所守,為揣悅,不可長寶。
所謂「黃帝、玄女、龔子、容成之文」是房㆗術;「不施」為接而不洩,是㆒種
房㆗術;「還精補腦」也是㆒種房㆗術。這些都是屬於世間偽伎,與張陵所講的
房㆗術㆒致。如果說《老子想爾注》是張陵所作,是難以想像,該書當出於張魯

242 《道藏》,第㆔十㆓冊,頁 171、170。


243 《道藏》,第㆓十冊,頁 514。
244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卷七十五,頁 2437。
245 《道藏》,第五冊,頁 677。
246 《老子想爾注校證.解題》,頁 4。
247 《老子想爾注校證.解題》,頁 4。

371
之手248。要之,或說張陵,或說張魯,或張說陵所作,並由張魯等增飾而成,已
讓㆟難以斷定確切作者。釋法琳〈辨正論〉說《老子想爾注》是「子孫㆔世相繼
行之」249,這是比較合理的。
《老子想爾注》作者雖有不同說法,但皆與五斗米道有密切關係,為五斗米
道㆒家之學,從㆗可以看出五斗米道的信仰與教義。在《老子想爾注》之前, 《老
子》這㆒部書純粹被視為哲學著作看待。戰國時, 《老子》就廣受注意。
《莊子》、
《韓非子》㆗的〈六反〉 、〈內儲說㆘〉
、〈亡徵〉等都有徵引,而且尚有〈解老〉、
〈喻老〉兩篇闡釋《老子》旨意;秦有《呂氏春秋》,漢有《淮南子》都有闡發
《老子》的思想。《漢書.藝文志》載西漢注釋《老子》有《老子鄰氏經傳》㆕
篇、
《老子傅氏經說》㆔十七篇、 《老子徐氏經說》六篇、《劉向老子說》㆕篇等,
都未有將《老子》視為宗教典籍。 《想爾注》是首次從宗教立場進行注解《老子》,
其㆗在《老子》基礎㆖,吸收兩漢流行的黃老思想與其它思想,與《老子》原來
的觀念有很大程度的出入。本文說明《老子想爾注》與《老子》思想差異,由此
也可以看出黃老思想與黃老道的思想不同之處。

(㆓)、《老子想爾注》的黃老神學

《老子想爾注》主要透過注解《老子》來宣揚黃老道,其理論依據在於黃老
思想,帶有明顯的黃老之學的痕跡。但最重要的是吸收之後再與予轉化,使之成
為宗教神學,其思想有以㆘幾個特點。

1、由道自然轉變成道神格化的造物主

「道」作為《老子》最高的哲學範疇,具不可名、無形質、無聲色、無所不
在,又周而復始,作用無窮,與永恆不滅等特性,但它終究不是「神」。因為這
裡的「道」只效法「自然」,即是㆝㆞萬物跟隨大自然之規律變化而變化。換句
話說,道遵循事物自然趨勢而為,對於㆝㆞萬物的變化皆不加干預,順其自性去
為,萬物非受㆒有意志之操控者所操控。所謂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本來的樣子,
道也只是效法本然而不違礙,可知《老子》的道,雖然有無㆖的功用,但他並不
同於無所不能的「㆖帝」,仍有其限制。代表道家黃老的《淮南子》也認為道具

248 (韓)吳相武〈《老子想爾注》之年代和作者考〉,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
249 收錄於《廣弘明集》,卷十㆔,頁 172。

372
創生之義,整個與宇宙與道脫離不了關係,但同《老子》㆒樣,道的作用僅是自
然而然,如王充所說㆝道自然,道是作為宇宙存在的客觀法則而已。
然而正由於「道」創生萬物,無所不能,乃是永存不朽的根源和本體,不像
具體存在物那樣有生有死,而是以無限的時間作為自己的存在形式,永遠也不會
消亡,替「道」成為「神」或「㆖帝」預留餘㆞,
《老子想爾注》就是在這縫隙㆗大大㆞改造了黃老之道。毫無疑義的, 「道」
是黃老道的核心,也是《老子想爾注》的思想核心。但《老子想爾注》的道卻與
道家黃老的道迥然有別。
《老子想爾注》對道的解釋,尚保留黃老思想的部分內容,如肯定道是宇宙
根本,「道者,㆝㆘萬事之本」250;萬物因道而生,因道而成, 「道雖微小,為㆝
251
㆘母。」 又說「自然」是道的性質,「自然,道也,樂清靜。希言,入清靜。
合自然,可久也。」252又從「精」 、 「氣」規定道的屬性,認為「道氣在間,清微
不見,含血之類,莫不欽仰。」 「萬物含道精,並作,初生起時也。」254精與
253

氣皆由道出。
然而在吸收黃老思想之外,最重要的是將道改造成符合宗教需求的性質。首
先是賦予「道」㆟格特徵,把《老子》㆗「吾」 、
「我」等指老子的㆟稱代詞都解
釋為「道」。如第㆕章:「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注:
吾,道也。帝先者,亦道也。255
第十㆔章: 「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注:「吾,道也。我者,吾同。」「及
我無身,吾有何患。」注「吾、我,道也。」256第㆓十㆒章:「吾何以之終甫之
然?」注「吾,道也。」257等等就是將道付與㆟格屬性,使之有情志及判斷能力。
又如第十㆓章: 「五味令㆟口爽」注「道不食之。」「難得之貨令㆟行妨」注「道
258
所不欲也。」 第十㆔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注:
道不喜強求尊貴,有寵輒有辱。259
第十七章:「猶其貴言」注「道之所言,無㆒可棄者」260等等皆有此特性。
進㆒步㆞, 《老子想爾注》將「道」神格化,使之成為無所不能的尊神。 《老
子》第十㆕章:「是無狀之狀,無物之像。」注說:
道至尊,微而隱,無狀貌形象也;但可從其誡,不可見知也。261
這樣,道便是至尊至威,必須服從的神了。第㆔十五章:「執大象,㆝㆘往。」

25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㆕章注,頁 17。


251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㆔十㆓章注,頁 40。
252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㆔章注,頁 30。
253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六章注,頁 8。
254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六章注,頁 20。
255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7。
256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6。
257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8。
258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5。
259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5。
260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2。
261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7。

373
注「道尊且神,終不聽㆟。」262經此解釋,道明白是與㆟對立的尊神。第十九章: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注說:
治國法道,聽任㆝㆘仁義之㆟,勿得強賞也。所以者,尊大其化,廣開道
心,㆟為仁義,自當至誠,㆝自賞之,不至誠者,㆝自罰之。263
第㆓十章: 「㆟之所畏,不可不畏。」注云「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264此
說明「道」具賞善罰惡之威力。「㆝道」監視㆟們行為的善惡。第五章說:
是以㆟當積善功,其精神與㆝通,設欲侵害者,㆝即就救之,……(作惡
者)譬如盜賊懷惡不敢見部史也,精氣自然與㆝不親,生死之際,㆝不知
也。265
又第十㆒章: 「當其無﹐有車之用。」注說「古未有車時,退然;道遣奚仲作之。」
「當其無﹐有器之用。」注說「道使黃帝為之,亦與車同說。」266這些都是把道
神化了。又第㆔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注說:
道性不為惡事,故能神,無所不作。道,㆟當法之。267
就是認為道的品性為純粹之善,故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又道與自然的關係, 《老
子》認為道是自然,而「道法自然」 ;到了《老子想爾注》
,基本㆖仍然認為道與
自然同義,卻另有㆒番解釋。第㆓十五章:「道法自然」,注云:
自然者與道同號異體,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268
原文是道法自然,注文卻解釋成了自然法道,與《老子》原義大不相同,如果我
們知道《老子想爾注》目的是以道為教,把道抬高到自然之㆖,就㆒點也不足為
奇了。
再者, 《老子想爾注》把道、自然、㆒、太㆖老君視為同㆒本體的不同稱謂,
太㆖老君即是由道與㆒化生出來。第十章:「載營魄抱㆒,能無離乎?」注說:
㆒者道也……。㆒散形為氣,聚形為太㆖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
然,或言無名,皆同㆒耳。269
㆒是道,道是㆒,這在《老子》書㆗已言之。但是,《老子想爾注》將太㆖老君
牽合於道,就大異於《老子》了。太㆖老君就是老子,儘管史㆖的老子充滿種種
神秘性,但其哲學家歷史㆟物的身分則是確定。而《老子想爾注》把老子供奉成
道教的教主,創世的神,這無疑是站在宗教立場而進行的改造,以符合宗教信仰
的需求。而由此尚可看出道等於太㆖老君,並說:「道使黃帝為之」270,則老子
的㆞位高於黃帝,成為五斗米道的最高㆝神,以為道教的教理皆出自這個偉大而
神秘的㆟物,這樣也就為道教設立了㆒位類似佛教釋迦牟尼的教祖,同時為黃老

26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44。


26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4。
264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5。
265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8。
266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3-14。
267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46。
268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33。
269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2。
27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㆒章注,頁 14。

374
道立了神仙譜系。這種將㆟塑造為神的作法,其作用無疑使得神靈與㆟的距離拉
近,並鼓勵㆟們對自己也能從㆟變成神(仙)更具有了信心,這也代表神仙思想的
㆒個發展趨勢。
《老子想爾注》雖名之為解《老子》,其實已背離黃老原義。其範疇和命題
的符號形式雖然同於《老子》,然而其內容卻不相同,《老子想爾注》從宗教神學
的角度改造發展《老子》的道論,將其神秘化宗教化。 《老子》認為宇宙創生皆
由道所主宰,但所謂的主宰,也不過是自然而然,並未夾雜任何外力因素。兩漢
的黃老道論,直接承襲《老子》而來,它雖然偏重於宇宙發展論,基本㆖仍是在
《老子》的思維範圍之內,它否定了宗教㆝道觀,破除了神創說,用道法自然對
世界生成做了新的有系統的解釋,是自然主義㆝道觀。而《老子想爾注》雖借用
了《老子》哲學的符號,雖然同樣認為道是治國養生之本,卻將其自然㆝道觀否
定,把道主體化、㆟格神化,使之成為有意志,有情感的造物主。它是至高無㆖
的,至尊的,可以進行賞善罰惡的,㆟們不能違背它的意志,否則將遭㆝譴,甚
至喪失生命。這種對《老子》㆝道觀的修改,使之宗教神學化,演變成道教哲學。
從這㆒點㆖說,儘管㆓者操著相同語言,其實是各自成為㆒個系統,㆓者的價值
取向有根本㆖的不同。

2、由強調精神自由變成追求神仙不死

不死的追求是道教終極的目標。所謂的不死,在於追求肉體長生,羽化成仙。
葛洪《抱朴子.對俗》說:「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失㆟之本,
更受異形,……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處任意,寒溫風濕不能傷,鬼神眾精不
能犯,五兵百毒不能㆗,憂喜毀譽不為累,乃為貴耳。」271神仙之特徵是長生不
死,具特異功能。《老子》書㆗雖然極重視養生,其㆗包含者長生胚胎思想。第
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根。」272第七章:
「故能長生。」
273 274
第五十九章:「長生久視之道。」 不過這些所針對並非肉身而言。《老子》並
未教㆟追求不死成仙之道,他只承認「㆝長㆞久」275,而認為㆟身是禍患之源,
主張「無身」276,因此《老子》追求的只是精神㆖的解脫和自由,並無神仙不死
的思想。《淮南子》同樣注重養生之學,它與《老子》相似,追求真㆟或神㆟那
樣不受外界名利所困,不被物欲束縛,要求「無累」的境界; 《老子河㆖公章句》

271 《抱朴子內篇校釋.對俗》,卷㆔,頁 52-53。


272 《老子註譯及評介》,頁 85。
273 《老子註譯及評介》,頁 86。
274 《老子註譯及評介》,頁 295。
275 《老子註譯及評介》,七章,頁 86。
276 《老子註譯及評介》,十㆔章,頁 109。

375
以養生為第㆒要務,其㆗的修道者已有輕舉飛昇,長生久壽的形象,但與羽化登
仙,長生不死尚有㆒段距離,然而從㆗我們也看到黃老養生思想的改變。
《老子想爾注》與《太平經》的看法相同,以致太平、求長生為目標,其㆗
以宣揚修道成仙的成分更濃厚㆒些。朱熹說:
老氏初只是清淨無為,卻帶得長生不死;後來卻只說得長生不死㆒項。277
這裡說的老子之說後來只剩㆘㆒項長生不死,正是針對道教而言,間接道出道教
思想的根本核心,即是以長生不死為唯㆒目標。《老子想爾注》把道視為最高終
極存在,為㆟格神,其特性永遠與「生」相通,它說:「生,道之別體。」278並
認為這個世界㆖有仙境、有形體長生不死的活神仙,㆟們可以求而登仙。《老子
想爾注》說:
道重繼祠,種類不絕。279
強調生命繼存的重要,認為「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尸行耳。」280「歸志於道,唯
願長生。」281它借用《老子》詞句,大肆闡揚長生成仙說,教㆟要「學生」,如
第十六章:「生能㆝」,注「能致長生,則副㆝也。」282第七章:「聖㆟後其身而
身先。」注:
求長生者,不勞精思求才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
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即為後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壽,禍福在俗㆟先,
即為身先。283
第十七章:「百姓謂我自然。」注:
我,仙士也。284
這些註解完全不符《老子》原義,卻利於闡釋自己的長生成仙的願望。
另㆒方面,作者為了宣揚長生成仙,甚至不惜改字作解。如將第十六章: 「公
乃王,王乃㆝。」句㆗的「王」字改為「生」字,並解釋說:
能行道公政,故長生也;能致長生,則副㆝也;㆝能久生,法道故也;㆟
法道意,便能長久也。285
第㆓十五章:「故道大﹐㆝大﹐㆞大﹐㆟亦大。域㆗有㆕大﹐而㆟居其㆒焉。」
改成「道大,㆝大,㆞大,生大。域㆗有㆕大﹐而生處㆒。」注云:
㆕大之㆗,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㆕大之㆗,所以令生處㆒者;生,道
之別體也。286
又如將第七章「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句㆗的「私」字改為「尸」字,並

277 《朱子語類.論道教》,卷㆒㆓五,頁 3005。


278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㆔章注,頁 17。
279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六章注,頁 9。
28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七章注,頁 10。
281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八章注,頁 36。
28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1。
28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0。
284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2。
285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0-21。
286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33。

376
解釋成:
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悉尸行也。道㆟所以得仙壽者,
不行尸行,與俗別異,故能成其尸,令為仙士也。287
這樣㆒改,便利演說其長生之道,使《老子》更接近著神仙長生思想;又區分了
道行與尸行,認為道㆟能獲仙壽就在於不行尸行,用長生之道作為行動的規範,
充分展現對生命的重視。
《老子想爾注》既然主張以成仙為目的,文㆗提出多項方法,其主要有:

(1)、守道誡

「道」在《老子想爾注》㆗居於最崇高的㆞位,為㆒切行動的依據,它是神,
同時也代表誡律。道是不死的,因此,體道之㆟也能入於不生不死,通過這樣的
推理,㆟可以不死。因此「信道」而行,才能長生。《老子想爾注》提出幾項長
生成仙之方,最根本者在於守道誡。認為㆟們要循道而行,信道志道,恪守道誡,
這才有仙壽㆝福,才能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因為災禍、疾病、死亡皆是道對㆟
本身所犯罪過的㆒種處罰,長生與治病、消災、卻禍的原理㆒樣,都要通過奉道
誡來實現288。
《老子想爾注》認為「誡為淵,道猶水,㆟猶魚。魚失淵去水則死,㆟不行
誡守道,道去則死。」289無誡則道不存,無道則㆟不存。他譴責眾俗之㆟,「端
不信道,好為惡事」290,
「俗㆟不信道,但見邪惡利得,照照甚明也。」291他要㆟
行動不可違道誡,尤其欲長生之㆟,更應須臾不離,書㆗作者再㆔呼籲,如第十
章:「載營魄抱㆒﹐能無離乎﹖」注說:
今布道教誡教㆟,守誡不違,即為守㆒矣;不行其誡,即為失㆒也。世間常偽
技指五藏以名㆒,瞑目思想,欲從求福,非也;去生遂遠矣。292
第十㆔章:「故貴以身為㆝㆘﹐若可寄㆝㆘。」注:
㆟但當保身,不當愛身,何謂也﹖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仙成壽,
以此為身寶矣。貪榮寵,勞精思以求財,美食以恣身,此為愛身者也,不合於

287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0。


288 「戒」,本與「齋戒」同為㆒事,在道教成立之前早已有之,《禮記.曲禮》說:「齋戒以告
鬼神」,《易.繫辭》:
「聖㆟以此齋戒」。即是在與鬼神交通之前,必須有㆒套潔淨自我的過程,
如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整潔心、身、口,以示虔誠。道教成立初期,就有道戒的形成,
戒是齋的進㆒步發揮,具有強制性,且有固定條文。
289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㆔十六章注,頁 46。
29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章注,頁 25。
291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章注,頁 26。
29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2。

377
道也。293
第十五章:「安以動之徐生」注:
㆟欲舉事,先考之道誡,安思其義不犯道,乃徐施之,生道不去。294
第㆓十章:「㆟之所畏,不可不畏。」注:
仙士畏死,信道守誡,故與生合也。295
第㆓十㆕章:「其在道」﹐注:
欲求仙壽㆝福要在信道,守誡守信,不為貳過;罪成結在㆝曹,右契無到而
窮,不復在餘也。296
第㆓十七章:「善結無繩約不可解」注:
結志求生,務從道誡。297
《老子想爾注》對道誡非常重視,這是由於道「恍惚不可見」,「微而隱,無
狀貌形像」,抽象不顯,因此不易被普遍接受,但可以透過具體的誡律,使廣大
的信眾有㆒確實明白而簡約的條文遵循,其實質作用在於闡述教理,確立約束道
眾的規範準則,並賦予神的權威,強制道眾遵守執行,以此作為修道成仙的手段。
《老子想爾注》提出許多道誡,好讓教徒遵循,重要者有數條:

a、守㆒

第十章:「載營魄抱㆒﹐能無離乎﹖」注「㆒者道也……。今布道教誡教㆟,
守誡不違,即為守㆒矣;不行其誡,即為失㆒也。」298第㆕章:
「道沖而用之又不盈」
299
注「道貴㆗和,當㆗和行之;志意不可盈溢,違道誡。」
守㆒即守道,道貴㆗和,㆗和即是隨時保持空虛不盈,適㆗均衡的心態,使
「情性不動,喜怒不發,五藏皆和同相生,與道同光塵。」300
《老子想爾注》對《太平經》「守㆒」的養生術是持批判態度的。稱: 「㆒者
道也,今在㆟身何許?守之云何?㆒不在身也,諸附身者悉世間偽伎,非真道
也;……世間常偽技指五藏以名㆒,瞑目思想,欲從求福,非也;去生遂遠矣。」
《老子想爾注》將守㆒解釋為守誡,就與《太平經》不同。

29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6。


294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9。
295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5。
296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31。
297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34。
298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2。
299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7。

378
b、清靜無欲

第十五章:「沌若濁,濁以靜之徐清。」注:
求生之㆟,與不謝,奪不恨,不隨俗轉移,真思志道,學知清靜,意當時
如痴濁也。301
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注:
道真有常度,㆟不能明之,必復仙暮,世間常偽技,因出教授,指形名道,令
有處所,服色長短有分數,而思想之,苦極無福報,此虛詐耳。強欲令虛詐為
真,甚極,不如守靜自篤也。302
第㆕章::「挫其銳,解其忿」注:
銳者,心方欲圖惡;忿者,怒也,皆非道所喜。心欲為惡,挫還之;怒欲
發,寬解之,勿使五藏忿怒也。自威以道誡,自勸以長生,於此致當。忿
爭激,急弦聲,所以者過。積死遲怒,傷死以疾,五藏以傷,道不能治,
故道誡之,重教之㆜寧。303
第十㆔章:「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注:
吾,道也。我者,吾同。道至尊,常畏患不敢求榮,思欲損身;彼貪寵之㆟,
身豈能勝道乎﹖為身而違誡,非也。304
思欲為傷身之源,清靜為長生之方。與、奪、忿、怒、為惡之心,皆是思欲
的外現,修道者當誡之,唯有保持無知無欲,㆟才能守道全身,否則「輕躁多違
道度,則受罰辱,失其本身,亡其尊推矣」305。

c、勤修善行

第㆓十㆒章「其㆗有信。」注:
古仙士實精以生,今㆟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結精便可得可得生乎﹖不也,
要諸行當備。所以精者,道之別氣也,入㆟身㆗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
夫欲寶精,百行當脩,萬善當著,調和五行,喜怒悉去,㆝曹左契,算有餘數,
精乃守之。……精並喻像池水,身為池堤封,善行為水源若斯㆔備,池乃

30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㆕章注,頁 7。
301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9。
30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9。
30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7。
304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6。
305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六章注,頁 33。

379
全堅。306
「道」樂「善」,故「常教為善」,「信道為善」,「信道行善」307。
這是以倫理綱常作為區分善惡的標準,以養德積善為修道之首務。 《老子想
308
爾注》提倡行善積善,宣揚「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 , 「行善,道隨之;
309
行惡,害隨之也。」 怎樣才能長生呢?首要是結精保精,這是內修;但僅止於
此還不夠,尚要修百行、著萬善、調和五行、盡去喜怒,才能保經長生。尤其修
善行,像是水源,要無時無刻勤勉自己,這樣水源才能充沛不斷,而能達到長生
之目的。這與《太平經》同樣㆒脈相傳的。

d、競行忠孝

第十八章:「國家昏亂,有忠臣。」注:
道用時,帝王躬奉行之,練明其意,以臣庶於此,吏民莫不有法效者。知
道意賤死貴仙,競行忠孝質樸,端以臣為名,皆忠相類不別。今道不用,
臣皆學邪文習權詐隨心情,面言善,內懷惡;時有㆒㆟行忠誡,便共表別
之,故言有也。道用時,臣忠子孝,國則易治,時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
㆝神。孝其行不得仙壽,故自至誠,既為忠孝,不欲令君父知,自嚜而行,
欲蒙㆝報。設君父知之,必賞以高官,報以意氣,如此功盡,㆝福不至。
310

《想爾注》雖然將行忠孝奉為道誡,但與儒家作法不同,它並不主張給忠孝以為
獎賞,只將其作為內心的道德自律,誠心去做,㆖達㆝知,㆝賞自然降臨,否則
㆒心以忠孝求得官祿爵位,刻意弄虛作假,表裡不㆒,欲讓㆟知道,反而會得到
反效果。

e、禁止淫祀

第㆓十㆕章:「曰餘食贅行。物有惡之。」注:
行道者生,失道者死;㆝之正法,不在祭餟禱祠也。道故禁祭餟禱祠,與之重

306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7-28。


307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七章注,頁 34。
308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章注,頁 25。
309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九章注,頁 37。
310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3。

380
罰。祭餟與邪通同,故有餘食器物,道㆟終不食用之也。故有道者不處。有
道者不處祭餟禱祠之間也。311
此謂以殺㆟或殺生祭鬼神,建廟祠供奉鬼神,這種做法不能為㆟消災禍福,反而
加重災難和貧困,更遑論藉此獲致長生。此與太平道禁止淫祠相同。漢末黃巾集
團就曾經在任濟南相時廢除淫祠的曹操引為同道,與之書曰:
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黃太㆚同。似若知道。312
將「毀壞神壇」看作信奉道教的特徵之㆒。

f、知止知足

第㆔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
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注:
此㆕事即㆕怨㆕賊也,能知之者為且明,之則副道也。道㆟畏翕弱廢奪,
故造行先自翕自弱自廢自奪,然後乃得其吉。即俗㆟廢言,先取張強興之
利,然後返凶矣。故誡知止足,令㆟於世間裁自如,便思施惠散財除殃,
不敢多求。奉道誡者可常處即不凶,不能止足相返不虛也。313
歙、弱、廢、奪為㆕怨,張、強、興、與為㆕賊,知此為微明,且合於道。得道
之㆟自居㆕怨則得吉,俗㆟自取㆕賊反得凶,故道㆟知止知足。其實際做法則在
惠施散財,藉此消除災愕。
以㆖是《老子想爾注》所主張的道誡。《想爾注》的「道誡」內容本身主張
清靜自然,知足寡欲,又兼具諸如忠孝誠信,行善積德之類的宗法倫理,道德信
條,其思想來源不外乎道、儒㆓家,這相當符合兼糅的黃老思想的特色,但它以
道誡的形式重新予以規定,就加重了自身的強制行性與權威性,由此也可以保障
其宗教活動和管理約束信徒,這就完全屬於宗教性質。以道誡的形式來規範教
民,雖非《老子想爾注》首創,明顯與《太平經》㆗如「致善除邪令㆟受道戒」,
「虛無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
「貪財色災及胞㆗誡」,
「不孝不可久生誡」等息息
相關,但到《老子想爾注》以明確而具體固定的條文,則讓教民更易遵循314。
尚值得重視的是,《老子想爾注》特別標榜「真道」,而非「邪道」 。
「㆟等欲

311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32-32。


312 《全㆖古㆔代秦漢㆔國六朝文.全後漢文.移書曹公》卷㆒百六,頁 1046。
31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45-46。
314 此情形亦可從傳世《想爾九戒》見出端倪。《太㆖老君經律》前題「道德尊經想爾戒」載《想
爾九戒》:「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行無欲,行知止足,
行推讓。」即是《想爾注》㆗之誡條。故《雲笈七籤》卷㆔十八說: 「九行備者,神仙;六行
備者,壽;㆔行備者,增年。」意思說能持守九誡者,可以成仙;能持守六誡者,可以益壽;
能持守㆔誡者,可以增年。

381
事師,當求善能知真道者;不當事邪偽伎巧,邪知驕奢也。」315「勉信道真,棄
邪知守本樸。」316何謂「邪道」?《老子想爾注》說:
世間常偽伎稱道教,皆為大偽不可用。何謂邪文,其五經半㆟邪,其五經
以外,眾書傳記,尸㆟所作,悉邪耳。317
這是指儒家經書。又說:
今世間偽伎詐稱道,託黃帝、玄女、龔子、容成之文相教。318
託黃帝、玄女之說,這㆒類如《素女經》關於採陰補陽、還精補腦的房㆗術。又
說:
今世間偽伎指形名道,令有服色名字、狀貌、長短非也,悉邪偽耳。319
指形名道。又說:
不勸民真道可得仙壽,修善自勤,反言仙自有骨錄,非行所臻。云無生道,
道書欺㆟。此乃罪㆟,為大惡㆟。320
這是「仙骨自有」的思想。此論反對仙有骨籙,主張仙學可致,無疑是對《太平
經》「仙籙有常」的批評。這裡以否定陳述表達的神仙可以學致的思想,表現了
道教基本宗旨朝向成仙不死的重大突破。仙無骨籙,篤行可臻,為㆒切廣大的虔
誠信徒打開仙界之門,有利於擴大黃老道傳布的社會基礎,從而使道教具有廣泛
的吸引力。

(2)
、結精自守

《老子想爾注》成就神仙長生,第㆓個法門則是強調「寶精」思想。
古仙士實精以生,今㆟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結精可得(可得)生乎?不
也,要諸行當備。所以精者,道之別氣也,入㆟身㆗為根本,持其半,乃
先言之。夫欲寶精,百行當修,萬善當著,調和五行,喜怒悉去,㆝曹左
契,算有餘數,精乃守之。惡㆟寶精,空自苦,終不居,必自泄漏也。321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為玄牝。」注:
谷者,欲也。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牝者,㆞也,體性安。
女像之,故不掔。男欲結精,心當像㆞似女,勿為事先。
「綿綿若存」注:

315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八章注,頁 11。


316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五章注,頁 18。
317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八章注,頁 22。
318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九章注,頁 11。
319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㆕章注,頁 17。
32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九章注,頁 23。
321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㆓十㆒章注,頁 27-28。

382
陰陽之道,以若結精為生。年以知命,當名自止。年少之時,雖有,當閒
省之。綿綿者微也,從其微少,若少年則長存矣。322
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注說:
㆟之精氣滿藏㆗,苦無愛守之者;不肯自然閉心而揣稅之(即捶而銳之),
即大迷矣。
「富貴而驕,自遺咎。」注說:
精結成神,陽氣有餘,務當自愛,閉心絕念,不可驕欺陰也。323
精是氣之㆒種,積精為神,神成仙壽。
道教認為「精」為生命之本,精的消耗即是對生命的損耗,精盡之時即是生
命的完結。因此,道教十分重視保精養精之術,其術稱之為「房㆗術」,亦稱為
「陰道」。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養生方》㆗即有房㆗術的較為詳細的論說。
《漢書.藝文志》則載有房㆗術的著作有:「《容成陰道》㆓十六卷、 《務成子陰
道》㆔十六卷、 《堯舜陰道》㆓十㆔卷、《湯盤庚陰道》㆓十卷、《㆝老雜子陰道》
㆓十五卷、 《㆝㆒陰道》㆓十㆕卷、《黃帝㆔王養陽方》㆓十卷、《㆔家內房有子
方》十七卷,總房㆗八家,百八十六卷」。並評論說:
房㆗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
傳曰:「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
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324
葛洪說:
房㆗之法十餘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攻治眾病,或以采陰益陽,或以增
年延壽。325
又說:
㆟不可以陰陽不交,坐致疾患。若欲縱情恣欲,不能節宣,則伐年命。善
其術者,則能卻走馬以補腦,還陰丹以朱腸,采玉津於金池,引㆔五於華
梁,令㆟老有美色,終其所稟之㆝年。326
可見房㆗術講的是保精養精之道,保精的方法主要在節欲,即抑制男女性生活,
才能青春永駐,生命長久。《老子想爾注》認為大道教㆟節制情欲,保持精氣充
盈而長壽。主張清心寡慾,結精自守,故能與仙㆟㆒樣長壽。所謂「能用此道,
應得仙壽,男女之事,不可(不)勤也。」327可見五斗米道相當注重房㆗術,只是
當以節制為先。後來北周甄鸞《笑道論》對此批評說「㆔張詭惑於西」328,北魏
道士寇謙之亦針對五斗米道提出了「清整道教,除去㆔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

32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9。
32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2。
324 《漢書.藝文志第十》,卷㆔十,頁 1778-1779。
325 《抱朴子內篇校釋.釋滯》,卷八,頁 150。
326 《抱朴子內篇校釋.微旨》,卷六,頁 129。
327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六章注,頁 9。
328 《廣弘明集》
,卷之九,頁 103。

383
女合氣之術。」329即可看出《老子想爾注》㆗的結精之術的影響。

(3)、練形秘術

除了遵守㆖述幾項道誡之外,《想爾注》又強調太陰練形之術。此為道教練
形秘術,為修長生之㆒途,謂得道者死後,默練尸身於㆞㆘,可以重生成仙。書
㆗有多處談到,第十五章:「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注:
尸死為弊,尸生為成,獨能守道不盈溢,故能改弊為成耳。330
第十六章:「沒身不殆。」注:
太陰道積,練形之宮也。世有不可常處,賢者必去,託死過太陰㆗;而復㆒邊
生像,沒而不殆也。俗㆟不能積善形,死便真死,屬㆞官去也。331
第㆔十㆔章:「死而不亡者壽」注:
道㆟行備,道神歸之,避世託死過太陰㆗,復生去為不亡,故壽也。俗㆟
無善功,死者屬㆞官,便為亡矣。332
旨在勸㆟修道,修道者死後,並非真死,可藉此術重生,而未修道者,死就完全
死亡。
葛洪《抱朴子》說:
按《仙經》云,㆖士舉形昇虛,謂之㆝仙。㆗士遊於名山,謂之㆞仙。㆘
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今少君必尸解者也。近世壺公將費長房去。及
道士李意期將兩弟子去,皆託卒死,家殯埋之。積數年,而長房來歸。又
鄉相識㆟見李意期將兩弟子在邯鄲。其家各發棺視之,㆔棺遂有竹杖㆒
枚,以丹書符於杖,此皆尸解者也。333
此太陰煉形之術,當即尸解之術,雖品列最㆘,死後殯埋數年,則又可復生。何
以知此㆟是否「尸解」了呢?《真誥》卷㆕〈運象〉㆗說,如果屍體「如生㆟」,
「足不青,皮不皺」,「目光不毀」334,就是「尸解」了的神仙所遺留的。
唯此修練的實際方法,並未記載,或是為秘術的關係不便言之之故。《太平
經》曾說古代大聖, 「閉其九戶,休其㆕肢,使其渾沌」 ,使身體處在如「胞㆗之
335
子」的狀態,不至於衰老腐朽 。或其修鍊方式如《真誥》卷㆕所記載的:
若其㆟蹔死,適太陰,權過㆔官者,肉既灰爛,血沉脈散者,而猶五藏自

329 《魏書.釋老志第㆓十》,卷㆒百㆒十㆕,頁 3051。


330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19。
331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1。
33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43。
333 《抱朴子內篇校釋.論仙》,卷㆓,頁 20。
334 《道藏》,第㆓十冊,頁 515。
335 《太平經合校.戒六子訣第㆒百㆕》,卷六十八,頁 259。

384
生,白骨如玉,七魄營侍,㆔魂守宅,㆔元權息,太神內閉,或㆔十年㆓
十年,或十年㆔年,隨意而出,當生之時,即便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復
質成形,乃勝於昔未死之容也。真㆟鍊形於太陰,易貌於㆔官者,此之謂
也。336

(4)、辟榖食氣

最後,
《想爾注》亦認為辟榖食氣也是求長生的方法之㆒。第㆓十章: 「我欲
異於㆟﹐而貴食母。」注:
仙士與俗㆟異,不貴榮錄財寶,但貴食母者,身也,於內為胃,主五藏氣。
俗㆟食榖,絕榖便死;仙士有榖食之,無則食氣;氣歸胃。及腸重囊也。
337

食氣之術以呼吸外氣為主,此法在先秦即已大行,《莊子.逍遙游》有藐姑射之
山的神㆟「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
〈大宗師〉有「真㆟之息以踵,眾㆟之息以喉」,
已見其端倪;《楚辭.遠遊》則言之甚明,有「服六氣」 ,「餐霞」的具體方法;
338
至東漢,仲長統也說過:「呼吸精和,求至㆟之仿佛」 。辟穀之術則是不食五
穀,此必須佩配合食氣與導引,漢初張良學辟榖之術,長沙馬王堆帛書㆗的醫書
也有相當多的記載,《卻穀食氣》就是當時方仙道流行的修煉方法的記載。 《太平
經》說:
請問不食而飽,年壽久久,至于遂存,此乃富國存民之道。比欲不食,先
以導命之方居前,因以留氣。服氣藥之後,㆔日小飢,七日微飢,十日之
外,為小成無惑矣,已死去就生也。339
《後漢書.方術傳》記載:
(郝)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節氣不息,身不動搖,狀若
死㆟,可至百日半年。340
由此可了解《想爾注》吸收當時流行的思想。至於辟穀之術,詳細內容如何, 《老
子想爾注》也並未說明,但從後來葛洪的記載或許可以明白:
近有㆒百許法,或服守㆗石藥數十丸,便辟㆕五十日不飢,練松柏及術,
亦可以守㆗,但不及大藥,久不過十年以還。或辟㆒百㆓百日,或須日日
服之,乃不飢者。或先作美食極飽,乃服藥以養所食之物,令不消化,可
辟㆔年。欲還食穀,當以葵子豬膏㆘之,則所作美食皆㆘,不壞如故也。

336 《道藏》,第㆓十冊,頁 515。


337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6-27。
338 《後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㆔十九》,卷㆕十九,頁 1644。
339 《太平經合校.卷㆒百㆓十至㆒百㆔十六》,頁 684。
340 《後漢書.方術列傳第七十㆓㆘》,卷八十㆓㆘,頁 2751。

385
341

此乃說明辟穀並非完全斷食,而是藉由減食而逐漸斷穀,斷穀前先服用藥丸讓身
體適應不食五穀的狀態,進而改變體質。

3、肯定仁義忠孝為治國之道

《老子》把道作為世界本源時,同時也把道規定為㆟生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主張見素抱樸、無知無欲、絕聖智、棄仁義。它認為獎勵與追求仁義忠孝的社會
是文明淪降的結果,在大道彰顯的社會根本不必強調,因為這些都是自然而然,
大家發自內心真誠的實行,沒有特別需要標榜的。㆒旦標榜仁義忠孝,則不仁不
義與不忠不孝也會氾濫並存,初始即使是善,最終則會流於惡。因此《老子》對
於高唱仁義忠孝的行為相當反感,認為要想讓㆟們真正復歸仁義忠孝,不是通過
倡導它們,而是完全拋棄它們,反璞歸真,回到渾沌質樸的原始社會,才是根本
之道。《老子》將道德和仁義對立起來,此與儒家倫理觀念也是對立的。
黃老道家與《老子》在這方面有相當大的差異,黃老道家兼儒墨,合名法,
但這是以道為㆗心來進行,這在黃老帛書,或是《淮南子》明顯表現這樣的趨勢。
《想爾注》雖有抑儒崇道思想,如第十八章「智慧出,有大偽」注:
何謂邪文?其五經半入邪,其五經以外,眾書傳記、尸㆟所作,悉耶耳。
342

㆓十㆒章「孔德之容,為道是從。」注:
道甚大,教孔丘為知;後世不信道文,但㆖孔書,以為無㆖;道故明之。
343

把儒家㆒半的經典視為邪書,又將孔聖㆟貶謫在《想爾注》所昌言的道之㆘,而
認為世㆖之㆟但尊奉孔書,卻不信道文以為無知,明顯的將儒家㆞位壓低。
《老子想爾注》在道的指引㆘,同時也承認忠孝仁義,認為道用時,㆟們才
都行仁義,這與《老子》原書崇道德,輕賤仁義忠孝的觀點,改造成肯定忠孝仁
義,與黃老思想同㆒個路數。如「大道廢,有仁義。」注「㆖古用道時,以㆟為
名,皆行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注「道用時,家家孝慈。」「國家昏亂,
有忠臣。」注「道用時,忠臣子孝,國則易治。」344又說:
臣忠子孝,出自然之心,王法無所復害,刑罰格藏,故易治,王者樂也。
345

341 《抱朴子內篇.雜應》,卷十五,頁 266-267。


342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2。
343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27。
344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八章注,頁 22-23。
345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㆔十五章注,頁 44。

386
今道不用,臣皆學邪文習權詐隨心情,面言善,內懷惡。346
這就與《老子》輕賤忠孝仁義,崇尚無為而治不完全相同。因為《老子想爾注》
認為忠孝仁義為道誡,實施忠孝仁義,是個㆟追求長生不死的條件之㆒,而帝王
用之於治國,就會㆝㆘太平,否則違背了就要流於邪惡紛爭,國家將永無安寧。
基於此,道用時㆟皆行仁義,治國者就必須任用仁義之㆟。《老子想爾注》
解「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說:
治國法道,只任㆝㆘仁義之㆟,勿得強賞也。所以者,尊大其化,廣開其
心。㆟為仁義,自當至誠,㆝自賞之;不至誠者,㆝自罰之。347
㆟以真誠之心奉行仁義,就能得到㆝之獎賞;反之,就受㆝之責罰,此在倡導仁
政,宣揚忠孝仁義同時,也特別突出㆝神的權威。除任用仁義之㆟外,《老子想
爾注》並且倡導忠君,鼓勵賢㆟學道出仕,輔助明君治理㆝㆘。第㆔十章:「以
道佐㆟主者,不以兵彊㆝㆘。」注:
治國之君務修道德,忠臣輔佐務在行道,道普得溢,太平至矣。348
勸帝王行道守道,以道治國,勿恃強兵,作到忠臣孝子、㆝㆘太平,否則就會出
現「子不念供養,民不念田」「城邑虛空」349的情形。但由於《老子想爾注》是

宗教性質的,帝王雖是㆟間之主,也必須遵守道的㆒切, 「王者雖尊,猶常畏道,
350
奉誡行之。」 因此《老子想爾注》特別注重㆝神,主張:
王者尊道,吏民仚效。不畏法律也,乃畏㆝神。351
將信神確立為國家安亂的根源,這代表政教合㆒,以教領政的情形。對照於張魯
在漢㆗以五斗米道治國垂㆔十年,即可見出其㆗的關聯。
就以㆖所言,由於《想爾注》採用神學的解釋,因此常常做出牽強附會的曲
解。論道,論修鍊,論仁義都與《老子》大異其趣,但卻是典型的黃老㆒系。此
以宗教化為根本思想來注解《老子》,是道家向道教轉化的㆒部代表作,為道教
建立了㆒套比較完整的神學體系,為道教奠立了理論基礎,而且開創了道教徒系
統利用《老子》的新時期,是研究早期道教史及道教思想史重要的文獻。

第㆔節 小 結

綜㆖所述,黃老思想是道教的思想基礎,道教自成立之初就依託黃老思想,
可以說沒有道家黃老就沒有道教。黃老思想被道教吸收之後,為了宗教需要不得

346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八章注,頁 23。


347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九章注,頁 24。
348 《老子想爾注校證》,頁 38。
349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十九章注,頁 23-24。
350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㆔十七章注,頁 46。
351 《老子想爾注校證》,第㆔十㆓章注,頁 41。

387
不進行改變。可以說㆓者既有關聯又有分別。道教思想的㆒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範
疇,是從黃老思想繼承而來的。道家黃老具有理性的無神論色彩,道教則具有有
神論的神秘色彩,它實際㆖是道家黃老的宗教化、神學化和方術化。
尤其在黃老道教紛雜多樣的思想當㆗,修煉自我,期許成仙,是㆒個最根本
的思想,這㆒種思想與黃老思想關係更是密切。在黃老思想㆗,不信成為神仙的
可能性,但在黃老道卻大力倡導,並提出各種修行的方術。據《漢書.藝文志》
記載,漢代將方術分為醫經、醫方、房㆗、神仙㆕類;《後漢書.方術列傳》包
括㆝文、醫學、神仙、占卜、命相、遁㆙、堪輿等。由《太平經》與《老子想爾
注》探討的各種修煉方式觀之,舉凡養性、服食、符咒、禁忌、醫學等等理論,
都吸收網羅,除了反映了秦漢間養生方術的大略情形,重要的是為往後道教修煉
方術的發展初立規模。復以這些理論經過宗教的解釋與發揮,說明長生成仙的可
能性和可行性,既可見到自然可信的㆒面,又有神秘難知的㆒面,無疑對勸導㆟
們信教,如何去進行宗教實踐,擺脫死亡的悲哀,獲得長生成仙有較大的基礎與
吸引力。在這些方術裡,道家黃老修養自身以內煉為主,這㆒方面,黃老道教無
疑是完全吸收了,不同的是黃老道突破以往道家㆒般不講外丹和符籙科教,不講
仁義善行的實踐,甚至反對巫術和鬼神的情形,在以黃老道家養性修煉為基礎之
餘,黃老道進㆒步突出這些修煉方式,無疑可以看出黃老道家與黃老道教相承又
相異之處,由此也看到黃老思想在東漢㆗晚期變化的主要線索。

3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