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0

罽賓國三藏 般若 奉 詔譯

妙真法師鑒定 黃智海演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 切 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 趨 吉
避 凶 ,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 具 之
佛 性 。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 讀 者
必 須 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 主 敬
存 誠 。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 益 ,
自 可 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 固 執
管 見 ,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 盡 。
奉 勸 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
重印普賢行願品白話解釋序
原夫華嚴一經,乃如來稱性之極談,理冠群經,道統三藏,為經中之王。
而普賢行願品,尤為全經之樞紐。因普賢大士,以十大願王,勸進證齊諸
聖之善財及華藏海眾,令其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是行願一品,被尊
為淨土五經之一,豈偶然哉!

有黃涵之︵智海︶居士者,為接引初機,著有行願品白話解,由上海佛
學書局出版流通,文字通俗,流利曉暢,消文釋義,恰到好處。緣是湛山
倓虛大師及慈舟老人住世時,常加讚歎,蓋為有裨於弘化也。慈瑞親近倓
公時並蒙授記別,法乳恩深,未報萬一。詎老人忽於去夏遷化,悲何如之。
今為追思師德,爰發起重印行願品白話解壹仟餘部。因原版字粒太小,且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

多錯訛,故以香港佛經流通處珍藏李淨通老居士校正本,改為大字重排。
旨在普利,工本多寡,悉非所計。謹以此功德回向二位老人,於常寂光中,
憫娑婆苦,乘願再來,饒益有情,此為區區重印此經之私願也。
甲辰孟冬 釋慈瑞謹序於青山寺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白話解釋序
蘇州靈巖寺釋妙真

法華經說,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佛是隨順眾生而說法的。諸菩薩
四無礙辯中的詞無礙辯,便是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的意思。這樣可以證明
佛菩薩說法,必定隨順眾生,而且通達一切眾生的言辭。

語言和文字,是弘揚佛法最重要的利器。即使禪宗不立語言文字,然而
也用楞伽、金剛印心,也傳布了許多語錄和傳記。現在我們既然要運用語
言文字來弘揚佛法,那麼語言有楚夏之殊,文字有今古之別。對東方人說
法,而用西方的語言文字;對現代的人說法,而用古代的語言文字,所得
的效果,一定是很渺小的。因為這樣的說法,便是缺乏了詞無礙辯,不通
達一切眾生的言辭,不能隨順眾生。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

佛經是從印度傳來的,起初本來都是用梵文寫的,到了中國,許多譯經
的大師纔把梵文譯成漢文,使中國人能夠讀誦、解說、受持、修習。但是
語言和文字,是時時在變遷著。到了現在,一般社會上所運用的語言文字,
早已不是從前譯經時所用的語言文字了。語言文字,既已發生了變化,佛
教教義的傳布,也就受了很大的障礙,因此在現在的弘法工作中,用現代
的語言文字來解釋佛法,已成為最迫切需要的任務了。

黃涵之老居士,深入經藏,具大悲心,他早已看清楚這一個問題,用現
代的語言文字來解釋佛經,是當前迫切需要的工作。所以在十幾年前,就
著了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一書,用語體文來解釋阿彌陀經,由弘化社出版,
印行幾萬冊,風行全國,在弘法的工作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又出版
了朝暮課誦白話解釋,也一樣的為全國佛教徒所愛讀。
現在黃老居士又把他自己的作品,普賢行願品白話解釋稿本,出示於真。
經過詳細的閱讀,確已把行願品的精蘊,用語體文表達出來了,可說是一
種成功的作品。預期出版以後,也一定會和阿彌陀經白話解釋,朝暮課誦
白話解釋,同樣為全國佛教徒所愛讀。

普賢行願品,在八十卷華嚴中,名入法界品。因為八十華嚴文來未盡,
從普賢菩薩說偈讚佛以後的文字,都缺略了。到唐德宗貞元年間,南天竺
烏荼國王,進呈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四十卷,前
三十九卷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不過文義比較詳盡;第四十卷卻是前
譯所無,便是現在所解釋的這一卷經。當時清涼國師,曾著華嚴疏鈔。後
來又特為這一卷經,普賢行願品第四十卷製疏別行,而即稱之為普賢行願
品。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

這一卷經,在華嚴全經之末。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說:「如來功德,假
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
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下面就是詳細分述十種廣
大行願。這十種廣大行願,便是成就如來功德的法門。華嚴是經中之王,
而這一卷經,在全經之末,列示如來功德,正是經王的歸根結穴,可見這
卷經,在整個佛法中的地位了。

這一卷經,既是華嚴的歸根結穴,而同時又極力提倡淨土。如經中所說: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
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
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
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
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
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
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
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
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又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
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
生界。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
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徧十方,普利一切眾
生界。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
無盡。」這樣看起來,淨土又是這一卷經的歸根結穴。因此我們就得到這
樣的結論:華嚴是經中之王,而華嚴的歸根結穴在於普賢行願品,普賢行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願品的歸根結穴,又在於淨土。所以古代大德,把這一卷經,特別提出和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章並行,稱
為淨土五經,是有其很深長的意思的。

我現在預祝願讀過這本經的人,都能夠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
乃至書寫廣為人說。願讀過這本經的人,都為諸佛菩薩之所稱讚,為一切
人天之所禮敬,為一切眾生之所供養,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
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更要說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
樂世界。

黃老居士還表示,要著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
佛章的白話解釋,完成淨土五經的白話解釋。我很歡喜,願黃老居士這個
願望早日實現,令全國的佛教徒都能夠接受淨土宗的高風,而得到往生極
樂世界的利益。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
妙真法師鑒定 黃智海演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
 把經名先解釋了,再解釋品名,覺得容易明白些,現在先把經名大略
講一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華字,要在下邊左面加一圈,讀做花字
音,解釋也同花字一樣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說的一部佛經的名目︵釋
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教主,所以稱本師。︶。簡單說起來,就
只說華嚴經三個字。但是大方廣同了華嚴五個字的意義,都是很深,解釋
起來很煩,下一段 裏頭,都會講明白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 大方廣的一個大字,包括大、多、勝三種道理。佛的法身︵法身,是
一切的本體。一切的法,都是自己的心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自己的心性,
就叫法身。不過也是勉強叫的,因為並沒有身體的形相,所以實在只應該
叫法性。佛因為證得了自己的心性,所以佛就證得了法身。佛法大意裏頭,
也有講到法身的,可以一同看看。法字,在佛經裏頭,不論什麼事情,什
麼東西,什麼境界,凡是有名目叫得出的,都可以叫做法。○本體兩個字,
很難解釋的。勉強講講,體是體質,就是實在的質地,加一個本字,就是
本來有的實在的質地,不是空的。心性,是眾生本來有的清淨心,也可以
叫做自心。自心,是人人天然有的性德。性德,是本性裏頭天然有的好處。
證得,是本來有的智,能夠同了真實的理,和合攏來的意思。這個得字,
是到了什麼地步的意思,不是有什麼東西得到的意思,所以不可以說得,
只可以說證。︶,大到無量無邊的,所有一切一切的境界,法身都周徧布
滿的,這是用一個大字的道理。佛的種種智慧,又多又高到無窮無盡的,
叫做一切種智︵明白見到一切法,是一個真空的理性,沒有兩種相的,叫
做一切智。能夠從一法裏頭推開來,悟到一切法都是非空非有,不可思議
的道理,叫做一切種智。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首,佛法大意裏頭,也有
一切種智的解釋,可以一同看看。○相字,是形相的相。不可思議四個字,
是不可以用心思來想,言語來說的意思。︶。這是用一個多字的道理。佛
證得最勝的妙法,超過菩薩的境界,能夠教化度脫一切眾生,使得他們自
由自在,沒有一些阻礙,這是用一個勝字的道理。方字,是軌則的意思。
︵軌,是車輪行的路。像電車應該在電車軌道上行,火車應該在火車軌道
上行,不依了軌道亂行,車就有翻倒的危險。譬如真實的道理,是一切眾
生應該行的軌道,若是不依照真實的道理修行,就有墮落的危險。︶佛經
的意義,又多又深,不可以用尋常的見解來猜測,叫做廣。若是照講經法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師的講法,那就一定要把大方廣三個字,分體相用三種道理來講了。但是
道理太深,初學佛法的人,不容易明白,所以我現在雖然也學法師的講法,
分體相用三種道理來講,但是只用淺近的說法,大略講講。先把大方廣三
個字,合併起來講,實在就是說佛同了眾生的心性,是同體的︵同體,是
質地相同的意思。譬如說水同了波,或是水同了冰。雖然看起來,形相是
不同的但是實在的質地,還是一樣的,沒有絲毫分別的,所以叫同體。有
人問佛同了眾生,既然是同體的,為什麼佛是佛,眾生是眾生呢?這是因
為迷悟染淨不同的緣故。佛的心,是清淨的,覺悟的;眾生的心,是染污
的,迷惑的。所以佛同了眾生,就隔絕得天高地遠了。染污,就是不清淨。︶。
心性能夠包含十方,周徧法界的︵界字,有種子和界限兩種意思。一切法
都依了法界纔有的,所以叫法界。又統攝一切法的,一切法都依法界做界
限的,所以叫法界。譬如佛的境界,就叫佛法界。地獄的境界,就叫地獄
法界。從佛道起,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
獄,總共十道,就叫十法界。︶。心性的大,沒有東西可以比喻的。若是
把大方廣三個字分開來講,那末大字,是心性的體。這個心性,清清淨淨

沒有絲毫染污,沒有忽然生長︵長字,要在左角上邊加一圈,讀做掌字音。︶
忽然消滅的變遷,也沒有過去和將來的分別,能夠統攝一切的法︵攝字,
是收的意思。統攝,是說所有一切的法,都能夠收攝的。︶,所以這個體
的大,直可以說是包含十方,周徧法界的了。方字,是心性的相,也可以
說是心性的量。這個相,比虛空還要大。虛空,可以說有邊際的;這個相,
不可以說有邊際的。所以這個相的大,實在是豎窮三世,橫徧十方的了。
︵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是一直下來的,所以叫豎。東、南、西、北
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角,同了上方,下方,是周圍推開去的,
所以叫橫。三世的過去世,是儘管可以推上去;未來世,是儘管可以推下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去,那裏會有窮盡呢?現在偏偏說要窮盡。四方,四角,上下,是儘管可
以推出去,那裏能夠周徧呢?現在偏偏說要周徧,那都是形容大到不可以
再大的意思。︶廣字,是心性的用。︵用字,是作用的意思。︶心性作用
的力量,能夠立一切法,︵立字,是造的意思。不論什麼法,都是這個心
造出來的,所以叫心性能夠立一切法。︶能夠包含十法界,︵十法界:是
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修羅界、畜生界、餓鬼
界、地獄界。心能夠包含十法界,就是說十法界都在人的心裏頭。一心修
一切功德,完全圓滿,就成佛。一心修六度萬行,就成菩薩。一心修十二
因緣,就成緣覺。一心修四諦,就成聲聞。一心修上品十善業,就生天道。
一心修中品十善業,就生人道。一心修下品十善業,就生阿修羅道。犯下
品十惡業的,生在畜生道。犯中品十惡業的,生在餓鬼道。犯上品十惡業
的,生在地獄道。○六度萬行、十二因緣、緣覺、四諦、聲聞、上中下十
善業、上中下十惡業的詳細解釋,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皆是大阿羅
漢一節底下都有的。︶能夠具足三千法。︵具足,是完全的意思。三千法,
是從前的大法師定的,說所有一切的法,都可以拿三千兩個數目字來包括
的。︶所以心性作用的力量,不是心思所能夠推想得到,說話所能夠形容
得盡的。佛字,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一個覺字,就是覺悟的意思。能
夠完全覺悟了,沒有一些些的迷惑,就成佛了。︵完全覺悟,沒有一些些
迷惑,是澈底的覺悟,澈底消滅了迷惑,那是一定要修的功夫很深很深了,
纔能夠到這種境界,不是凡夫所可以隨便擔當的。︶華字,是譬喻,因為
不論什麼東西,都沒有像華那樣的光明淨妙,有色有香,又能夠結果實,
所以拿華來題做經名。就是譬喻佛在因地的時候,所修的種種功德。︵凡
是佛經的名目,都是用人,法,喻,三種來題的。佛同菩薩,都是人,所
以把佛菩薩名號來做經名的,就歸在人的一類裏頭。法,是佛法的名稱,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凡是把佛法來做經名的,就歸在法的一類裏頭。喻,是譬喻,把一種很淨
妙寶貴的東西,來譬喻這部經的種種好處,並且就用來題做經名的,就歸
在喻的一類裏頭。因字,是根本同了種子兩種意思,所以說修行是成佛的
因,作孽是落地獄的因。地字,可以說就是地位。因地,可以說在修佛因
時候的地位。︶佛把這種像華一樣光明淨妙的修德,來莊嚴果地。︵修德,
是在修行時候修的種種功德。莊嚴,是又端莊又尊嚴的意思。說得粗淺些,
就是裝飾。但是這個裝飾,是用功德來裝飾,不是用物品來裝飾的。果字,
就是因果的果。果地,就是已經結成了果的地位。︶又佛在果地上所具足
的萬德。︵萬德,也就是種種的功德。用一個萬字,是形容功德的多。︶
也像華一樣的光明淨妙,佛又把像華那樣的種種功德來莊嚴法身,所以叫
華嚴。又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這六個字的經名,是人法喻具
足的了。這部華嚴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說法第一個時期說的。
︵佛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分做五個時期;這五個時期的說法,佛教的
各派,各有不同。現在講佛法最通行的,是天台宗,所以就依照天台宗的
說法,大略講講。天台宗把佛一代的說法,分做五個時期:第一個時期,
就叫華嚴時。因為佛成道後,說法二十一日說完的,就是這部華嚴經,所
以依照了所說的經名,定這一個說法的時期,叫做華嚴時。第二個時期,
是說華嚴經後十二年,在鹿苑地方說的。就把這個地名,做了時期的名稱,
所以叫做鹿苑時,也可以叫阿含時。因為佛說華嚴經的時候,道場裏頭,
許多小乘根機的人,聽了都不懂,所以在鹿苑地方,就專門說阿含經、四
十二章等小乘經。第三個時期,是在說阿含經後八年說的。又說大乘經,
像維摩、勝鬘經一類的經,叫做方等時。方字,同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方字,
一樣的意思。佛在這個時期,大講藏、通、別、圓四教的道理,是大乘,
小乘;利根,鈍根平等通行的軌道,所以叫做方等時。第四個時期,是在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說方等後二十二年說的,所說的是各種般若經。般若,是梵語,翻譯中國
文,是智慧兩個字。這種經都是講智慧同了義理的,就依了經題做時期的
名目的,所以叫做般若時。第五個時期,又在說般若經後二十二年說的。
用八年的時間,說法華經;用一日一夜的時間,說涅槃經;也就依了經題
做時期的名目的,所以叫做法華涅槃時。○天台宗,簡單說說,就叫台宗。
是從前的大德智者大師,立出這個天台宗的一派來的,因為智者大師住在
浙江的天台山,所以就叫天台宗。智者大師起初跟了南嶽慧思禪師學佛法,
讀法華經。研究的功夫很深很精的,得到了法華經的大利益。講起佛法來,
就沒有人能夠勝過他的。法華經精妙的道理,他都能夠明明白白講出來所
以又叫法華宗。○天台派的大祖師,把佛法分做藏、通、別、圓四教,藏
教是小乘法;通、別、圓三教,都是大乘法。但是一教比一教深,一教比
一教高。圓教,是佛法裏頭最圓滿最高深的教,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大懺
悔文裏頭,有詳細解釋的。︶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 唐,是離現在一千多年前,我們中國一個朝代的名稱。罽賓,是一個
國名。般若,是翻譯這一部華嚴經的法師的名號。佛經都是梵文的。︵梵
文,就是印度文。因為佛同了編集佛經的人,是印度國人,所以用的文字,
都是印度文。︶譯,是翻譯。就是把印度的文,都翻譯成中國文。般若法
師,是遵照了唐朝代宗皇帝的旨意,翻譯這部華嚴經的。

 罽賓國,在北印度,也可以叫北天竺。︵印度國地方很大,全國分做
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叫東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中印度,合併
攏來,可以叫五印度,也可以叫五天竺。︶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4

︵藏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狀字音,是包藏的意思。︶經藏,是
佛說的各種經。律藏,是講出家人同在家的修行人,應該守的各種戒法,
像我們在家人,應該守國家的法律一樣的。論藏,是專門講許多佛法的道
理的書。這一位法師所以稱他三藏般若,是因為他精通各種經、各種律、
各種論的緣故。唐代宗皇帝很信佛法的,要把印度的佛法,傳到中國來,
所以請了罽賓國的般若法師到中國來,把這部華嚴經翻譯成中國文的。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
 入字,本來是進去的意思。這裏的入字,是了解開悟到真實道理的意
思。不思議,是心思想不到,言語說不盡的意思。解脫,是自由自在無拘
無束的意思。︵解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夜字音,是明白了解的
意思。︶解脫境界,是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有生死的境界裏頭去
了。行願的行字︵行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恨字音。︶是修的功
夫,修的功德。願字,是發的願心。品字,同了一類的類字差不多的。是
專門說一種法或是專門說一件事情,就叫一品。說的什麼法或是說的什麼
事情,就叫什麼品。這一品所說的,都是普賢菩薩所修的功行,所發的大
願,所以就叫行願品。

 一個人能夠一些沒有拘束,永遠了脫生死,纔可以稱做解脫。並且解
脫的境界︵這個境界兩個字,同了程度差不多的,也可以說就是地位。修
行一定要修到了這種程度,這種地位,纔能夠現出這種境界來。︶是很有
分別的,有高有低、有深有淺、有大有小、有永久、有暫時,種種的不同。
現在是有意想不到的解脫境界,那就一定是高的,深的,大的,永久的了,
一定不是低的、淺的、小的、暫時的了。譬如就事相來講,一定是廣大到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6

沒有邊際的︵邊際,就是俗話說的無邊無岸,沒有限制的意思。︶,所以
能夠稱做不思議;若是就理性來講,一定是理性高深到沒有窮盡的,纔能
夠稱做不思議;或是理同了事,各不妨礙的,所以稱不思議;或是性同了
相︵這個相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的,意思就是形相。︶都可以融通的,
︵融通,是可以和合攏來的,沒有阻礙的。︶所以稱不思議解脫。到可以
稱做不思議的解脫,那就決不是尋常的解脫了。並且一定要像普賢菩薩那
樣的大菩薩,︵菩薩的位子,有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
地位,同了等覺,妙覺,總共五十二位。等覺菩薩比了佛,已經有差不多
相同的覺悟,在菩薩裏頭,是最高的位子了。妙覺,就是佛了。登地,是
登了十地位的,不論登那一位,都稱登地菩薩。︶纔能夠有這樣奇妙的境
界。普賢菩薩的普字,是普徧沒有遺漏的意思。就是說佛法裏頭,所有種
種精深高妙的道理,普賢菩薩完全透徹明白,沒有一些些不清楚的。普賢
菩薩又把自己所修的十個大願的功德,完全回向眾生。︵回向,是不把所
修的功德歸到自己身上去,把功德回轉來歸到眾生身上去,在朝暮課誦白
話解釋裏頭講得很詳細的。︶希望所有一切的眾生,一齊都往生到極樂世
界去,將來個個眾生,都能夠成佛,沒有一個眾生,再留在這個苦惱世界
上受苦。普賢菩薩的憐憫眾生,救度眾生,這樣的普徧所發的願心,所修
的功德,竟要普徧到所有一切的法界眾生,都得到很大很大的利益,所以
稱普。賢字,是因為普賢菩薩修到的果位,已經是等覺菩薩,同了佛的果
位,只差一級,所以稱賢。︵賢比聖,只低一級,所以也可以稱亞聖。亞
字,本來是差一些的意思,所以亞聖,就是比聖低一級的地位。︶這一品
經文是普賢菩薩說他自己發的大得了不得的十個大願心。普賢菩薩所修
的,也就是修這十個大願心,所以叫行願。要曉得行同了願兩件事情,不
可以少一件的。若是沒有願只有行,那就修的功夫,浮泛不切實了;若是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8

沒有行只有願,那是沒有修的功夫,怎麼能夠滿這個願?所以行同了願,
是相聯的,不可以分開的。這一品的經文,是完全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
心;又是完全說普賢菩薩修的功德,所修的就是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
不說別的事情的,所以專門立一品,並且就叫做行願品。又因為願心是普
賢菩薩發的,發了這個願心,又是普賢菩薩自己修的,所以切切實實的叫
普賢行願品。入字,也可以說這本普賢行願品的精妙,直是進到不可以用
言語來稱讚,不可以用心念來想像的地位了。全部華嚴經總共有四十卷,
行願品是最後的一卷,也叫入法界品。現在稱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
願品,是依照般若法師的譯本。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
善財言。
 爾時,是那個時候,就是佛說法的時候。菩薩摩訶薩,是梵語,完全
說起來,應該說菩提薩埵摩訶薩。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不迷。
悟,就是醒悟。有不但是自己覺悟,還有要使得眾生大家覺悟的意思在裏
頭。薩埵,就是眾生。摩訶,是大。菩薩摩訶薩五個字併起來說,是覺悟
眾生的大菩薩。倘然簡單講講,就是大菩薩三個字。︶稱字,稱讚的意思。
歎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心裏頭不快活,所以歎氣;一種是快活很了,
發出一種又佩服,又稱讚的聲音來。這一個歎字,就是發的又佩服,又稱
讚的聲音。如來,是佛十種德號裏頭的第一種德號。︵德號,是有了種種
的功德,纔得到這種的名號。︶勝字,是極好極大了不得的意思。已字,
是停止完結的意思。告字,是告訴的意思。

 普賢菩薩聽到了釋迦牟尼佛說的種種佛法,︵下邊再說到釋迦牟尼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0

佛,就簡單只稱一個佛字了。︶覺得實在精妙到了不得,所以說了許多偈,
︵偈字,是梵語,也可以叫伽陀,翻譯中國文,同了稱頌的頌字,一樣的
意思。在行願品以前的各品裏頭,普賢菩薩聽了佛說法後,每品都有偈稱
讚佛的功德。佛經裏頭的句子,有兩種:一種叫長文,那是句子有長有短,
不一律的;一種叫偈,也可以叫偈言,那是在一個偈裏頭的句子,長短都
是一樣的。不過有的都是三個字一句的、有的四個字,或是五個字,七個
字一句的。凡是說偈,都是讚歎稱頌佛的功德用的。○頌字,也是稱讚的
意思。又偈字,還可以翻譯做歌字哩。︶稱頌讚歎佛的功德。功德上加一
個勝字的意思,是說這種功德,不是尋常的功德,是比什麼都勝過的功德。
普賢菩薩稱頌讚歎完了後,向華嚴會上聽佛說法的許多菩薩,同了當機的
善財童子,說下邊種種修行願的方法,同了道理。︵凡是佛在法會說法的
時候,許多聽法的人裏頭,一定有利根的人,也有鈍根的人。佛所說的法,
也一定有同他們根機很對的,也一定有同他們根機不對的。根機對的人裏
頭,一定還有淺近的對機,也一定還有很深切對機,這個對機最深切的人,
就叫當機。每次的法會,一定有一個最當機的聽法人。在這華嚴會上,聽
法的人像海水那樣的多,當機的絕不是只有善財一個人,但是要推善財算
第一個當機的人,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善財,向他說法。在福城地方,
有一位長者,有五百個童子,善財就是五百個童子裏頭的一個。善財生的
時候,有種種珍奇的財寶,自然而然的在地下湧現出來,這是因為善財有
很大福報的緣故。善財怎麼會有很大的福報呢?這是因為善財所積的善功
德很多,所以就題他的名號,叫善財。在那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在福城
的東邊,叫莊嚴幢安羅林的裏頭說法。善財到文殊師利菩薩那裏聽法,就
發了大心,遵依文殊師利菩薩的教導,一直向南方前去,參拜五十三位善
知識,就是大家說慣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八次參的,是在紫竹林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2

的觀世音菩薩。末後一次參的是普賢菩薩。因為善財第一次參的是文殊師
利菩薩,末一次參的是普賢菩薩,兩位都是大菩薩,所以說起度善財的菩
薩,總是說文殊師利同了普賢兩位大菩薩的。利根,是根機很聰明的人。
鈍根,是根機很愚笨的人。對機,是同了這個人性情資質都相近的意思。
凡是道德高,年紀大,或是學問深的人,大家都尊重他,稱他長者。福報,
是有福的報應。發大心,是發成佛的心。︶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
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
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 在佛法裏頭佛對了學佛聽法的男人,都稱他們善男子;對了學佛聽法
的女人,都稱他們善女人。假使兩個字,同了倘然,若是,如果等各種意
思,都差不多的。經字,是經過的意思。不可說不可說,是一個極大極大
數目的名稱。剎字,是梵語,沒有翻譯過中國文,所以還是用這個剎字。
剎字的意思,就是地土。佛剎,就是佛所住的國土。微字,是細小的意思。
微塵,是極小極細的灰塵。極微,是一個極細小的名稱。極微的七倍叫金
塵,金塵的七倍叫水塵。水塵的七倍叫兔毛塵。兔毛,是各種毛裏頭最細
的,要三百四十三倍的極微,纔可以比上兔毛塵,那極微的細小,就可想
而知了。劫字,是計算年代極大極大的名稱。︵下邊釋裏頭,就會講明白
的。︶相續,是接連不斷的意思。說字上邊加一個演字,是不但是口說,
還有做出手勢來的意思在裏頭哩。窮盡,是完結同了到底的意思。成就,
是成功的意思。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4

 普賢菩薩在沒有說法的前,對了許多聽法的菩薩,同了善財,先叫了
一聲善男子,︵善男子,包括比丘、沙彌、優婆塞、居士。○比丘,是出
家受具足戒的男子。沙彌,是出家受十戒的男子。優婆塞,是在家受五戒
的居士。居士,是普通學佛的男子。在家信佛修行的人。○具足,是完全
的意思。比丘的具足戒,是二百五十條。○此處只叫善男子,不叫善女人
的原因,到後邊有釋明的。再善女人的詳細解釋,也載在後邊。︶就接上
去說道:佛的功德,倘使十方一切的許多佛,拿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一
個佛剎,在佛經裏頭,叫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所教化世界。 每一
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千個中千世界;每一個中千世界,有一千個小千世
界;每一個小千世界,照直裏頭講起來,從地獄起一直向上,經過我們頭
頂上的忉利天,直要到第九層大梵天。在這個裏頭,有一個日,一個月,
一座須彌山,山的外面,有七道香水海,七座金山,再外邊有一道鹹水海,
海上面有四個大洲。東邊的叫東勝神洲。南邊的叫南贍部洲,就是我們現
在所住的地方。西邊的叫西牛貨洲。北邊的叫北俱盧洲。海的外邊就是鐵
山。像這樣的許多天、許多山、許多海,是一個小千世界。︶都化成像微
塵那樣的細小,︵譬如拿一撮泥土,磨成像微塵那樣的細粉,已經沒有方
法來數,也沒有數目來記的了,何況拿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來磨成像微
塵那樣的細小呢?︶這個數目的多,那裏還有方法來計算呢?何況還要拿
這樣多的數目,來比劫數的長久。︵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種分別:
一個小劫,是人的壽命,從最短只有十歲的時候算起,每過一百年加一歲,
加到八萬四千歲,就每過一百年減一歲,仍舊減到十歲,像這樣的加一回,
減一回,總共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算一個中
劫,就是三萬三千六百萬年;四個中劫,成功一個大劫,就是十三萬四千
四百萬年。○這裏的劫數,同了前邊的三千大千世界,兩種的詳細情形,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6

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一句經文,同了於今十
劫一句經文底下,都有詳細註解的。︶這種說法,我們凡夫那裏能夠推想
得到呢!何況還要在這樣長久到無窮無盡的時期裏頭,天天接續不斷的演
說呢!照這樣長久的時期,演講佛的功德,還是演講不完哩!所以現在聽
法的大眾,倘然要修成功佛這樣的超勝奇妙的功德,應該要像我所修的十
種廣大的行願,從性德上發出這樣的十個大願。︵性德,是心性裏頭本來
有的好處。照文理說,就用一個德字,若是照俗語講起來,就是好處。下
邊的修德,就是修的功德。︶又依照了所發的大願,養成了深切的修德,
那末這種超勝奇妙的大功德,自然可以成功了。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
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
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
回向。
 這一段,是普賢菩薩接續上邊所說的十種行願,先把一種一種的行
願,都說出來了,像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到後邊再詳細的講明白。

 普賢菩薩上邊只說了十種廣大行願,並沒有說明白是那十種,當時聽
法的人,一定都是急急要曉得的,所以普賢菩薩又接續上去說道,我上邊
說的十種廣大行願,是那十種呢?普賢菩薩就自問自答的把十種廣大行
願,一種一種的名目,都說出來了。︵這十種行願的詳細解釋,到了下邊,
普賢菩薩一種一種回答善財問的時候,就要詳詳細細講明白的。︶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8

 白字,本來就是白話,這裏是問的意思。但是這個白字,是對上說的,
就是對了比我高的人說的。言字,就是說的意思。也可以當做說話的意思。
大聖,是稱普賢菩薩,是極恭敬的稱呼。云何,是怎樣說法的意思。乃至,
是簡便的說法,用乃至兩個字,就可以把二者稱讚如來起,一直到九者恆
順眾生八句,一齊包括在裏頭,省得再把一種一種的完全提出來了。

 善財聽了普賢菩薩把十種大願,一種一種的都說出來了,就要明白十
種大願的意思,同了修行的方法,所以先稱了普賢菩薩一聲大聖,就接上
去問道:怎麼樣叫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善財在華嚴會上,
是當機的聽法人,那裏會有不明白這十種大願的道理呢!善財的所以問普
賢菩薩,那是恐怕法會裏頭,許多聽佛說法的大眾,不免有根機愚鈍的人,
不能夠完全明白,所以特地這樣的問一遍。普賢菩薩就可以趁他問的機會,
詳詳細細的解說清楚,使得法會裏頭的聽眾︵聽眾,是聽佛說法的大眾人,
簡單說起來,就只說聽眾兩個字了。︶不要說利根的人了,就是鈍根的人,
也都會明白了。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 告字,本來是告訴的意思,但是用在這裏,是教的意思,是教善財知
道什麼是十大願。禮字,是對了佛行的種種恭敬的儀式。︵儀式,是行各
種禮的樣子。︶也可以說種種恭敬的禮節。端端正正把一切妄想雜念︵妄
想,就是虛假的念頭。雜念,是種種雜亂的念頭。︶完全收藏起來,沒有
一些些怠慢的意思,昏沉的樣子。諸字,本來是許多的意思,但是這裏的
一個諸字,不是尋常說的許多了,是多到不可以說的了,看了下邊,就會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3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0

明白的。

 普賢菩薩因為上邊問的是善財,所以先叫一聲善財,再把一種一種的
大願教他。但是開口問的,雖然只有善財一個人,不過在法會裏頭聽法的
許多大眾,那一個不要問,那一個不要聽普賢菩薩的詳細演講呢?在普賢
菩薩的心裏頭,也絕不是只教善財一個人的,一定要教法會裏頭所有聽法
的大眾的,所以又叫一聲善男子。這一聲善男子,就不是單單指善財的,
是所有法會裏頭無窮無盡的聽眾,都包括在裏頭的。普賢菩薩叫了一聲,
就接上去說道,我所說的禮敬諸佛的禮字,是敬佛的禮貌。敬佛有三種敬
法,像合掌、低頭、曲躬︵躬,是身體,曲躬,就像現在通行的鞠躬禮。︶、
俯伏︵是把整個身體伏在地上。︶、反掌︵是把兩手翻轉,手心向上。︶、
頂禮︵是把頭面著地。︶、接足︵是把兩手放在自己頭的兩面。手心向上,
像接佛的兩足的樣子。︶,像這樣的種種禮貌,都是從身體上做出來的,
所以叫身業。︵在佛法裏頭,凡是做的事情,都叫業。善事就叫善業,惡
事就叫惡業。︶敬,是在禮佛的時候,只有一片至誠懇切清淨的心,沒有
一些些胡思亂想散亂昏沉的心夾在裏頭,這是完全從意思裏頭發出來的,
所以叫意業。一面行禮,一面專心誠意的念佛,就是口業。這身口意三種
業,一定要完全做到了,纔可以稱做禮敬。倘然只有行禮的形式,沒有恭
敬的誠意,或是並不念佛,那就只有身業,沒有口業意業了。或是雖然有
身業口業,但是心不清淨,胡思亂想,那就沒有意業了。三業沒有齊全,
不能夠稱做禮敬,要切切實實做到禮敬,一定要照下邊所說的種種禮敬的
方法,纔可以得到禮敬的利益。還要曉得說到禮敬諸佛,那就不是只禮敬
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尊佛的話了,一定要禮敬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佛
了。究竟禮敬怎樣多的佛,下邊就會說明白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2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
佛世尊。
 界字,是界限的意思。法字,在佛經裏頭,不論什麼東西,什麼事情,
什麼境界,只要有名目可以叫得出,就都可以稱法的。所以不論什麼界,
都可以稱法界的。並且一種法,可以稱一法界,賅括萬有,︵賅括就是包
括的意思。萬有,是不論什麼無窮無盡的法,都包括在裏頭。︶也仍舊可
以稱一法界的。十方,是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四角、同了上方、下方,是就橫裏說的。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
世,是就直裏說的。世尊,是佛十種德號裏頭的一種,就是世界上大家都
尊敬的意思。

 佛剎的大,前邊已經詳細說過,真是大得唬人的。現在說的佛剎,不
是一個佛剎,也不是一方的佛剎,竟然是盡法界盡虛空界所有的佛剎。還
不是盡一方的法界、一方的虛空界,竟然是盡十方的法界、十方的虛空界。
並且還不是盡一世裏頭所有的法界,一世裏頭所有的虛空界,還是要盡三
世裏頭所有的法界,三世裏頭所有的虛空界。要曉得法界、虛空界、過去
世、未來世,那裏會有窮盡,照沒有窮盡講起來,那就這樣的廣大,這樣
的長久,已經不是我們凡夫的心量,所能夠推想得到的了。何況還要把所
有盡十方的法界、盡十方的虛空界所有的佛剎,還要盡三世的十方法界的
佛剎,盡三世的十方虛空界佛剎,像這樣多的佛剎,那裏是我們凡夫所想
得到的呢?還不算數,還要把這樣多的佛剎,化到像微塵那樣的小佛的數
目,竟然有這樣的多。像這樣多的佛,倘然不是佛菩薩說的,我也絕不會
相信的,那裏曉得普賢菩薩所禮敬的佛,竟然有這樣的多!這種功德,那
還了得麼。大家要曉得,普賢菩薩一個身體,用什麼方法,能夠禮敬到這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4

樣多的佛,下邊就會講明白的。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 深心,是心思用得很深切的,不是只在浮面的意思。解字,要圈去聲,
讀做夜字音,是明白了解的意思。

 眾生都是迷妄不覺悟的,所以佛雖然那樣的多,還是佛是佛,眾生是
眾生,大家隔絕的。眾生不能夠見到佛的。我依靠了普賢行願的法力的緣
故,︵這個普賢兩個字,是普賢菩薩自己稱自己,實在是說行願的力量。
加上普賢兩個字的德號,大約在那個時候,這普賢行願四個字,已經成功
了一個修行的名詞了。︶能夠深切相信了解,所以能夠明明了了,所有一
切無窮無盡的佛,都像在我眼面前,看見得清清楚楚。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 悉字,是完全的意思。

 普賢菩薩在無窮無盡,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佛面前,身拜佛,口念佛,
意想佛,都是用一片恭敬至誠的心,沒有一絲一毫的妄念夾雜在裏頭,所
以叫完全拿清淨的身口意三業,來常常修禮敬諸佛的功德。說到常修,是
時時刻刻修的,沒有間斷的時候的。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
,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 所字,是地方的意思。佛所,就是佛所住的地方,也可以說就是佛的
面前。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6

 一尊一尊佛的面前,都現出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不可說不可說,是
一個極大極大的數目名稱。︶化成極細的粉那麼多的普賢菩薩的身相。
︵「身
相」就是身體的形相。︶一尊一尊普賢菩薩的身相,都去周徧禮敬不可說
不可說的佛剎化成極細的粉那麼多的佛。前邊是說普賢一尊菩薩身體的
前,現出無窮無盡的佛來;現在又說無窮無盡佛的前,現出無窮無盡的普
賢菩薩的身相來。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 這裏只用一個禮字,是把一個敬字包括在禮字裏頭了。

 這兩句,是反說的。實在是說虛空的界限是沒有窮盡的,我的禮敬,
也是沒有窮盡的。現在反轉來說,虛空的世界如果有窮盡的,我的禮敬也
就可以窮盡了。︵所說的禮敬窮盡,是說禮敬也停止了。︶下面的兩句,
是正說了,不是反說了。

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 以字,是因為的意思。

 這兩句是正說的,因為虛空界不能夠有窮盡的時候,所以我這個禮
敬,也是沒有窮盡的時候。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
。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 如是,是像這個樣子的意思。這裏用如是兩個字,就是說上邊虛空界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8

不可窮盡,我的禮敬也沒有窮盡的兩句話。這裏的乃至兩個字,不是包含
別的話頭在裏面,是省便的意思,是跳過幾句話頭的意思。照文字說起來,
應該要說眾生界盡,我禮乃盡。眾生業盡,我禮乃盡。眾生煩惱盡,我禮
乃盡。現在用了乃至兩個字,可以少用兩句我禮乃盡,就簡便了。

 像上邊所說的虛空界沒有窮盡,我的禮敬也沒有窮盡,照這樣說起
來,一直要到眾生界窮盡了、眾生的業窮盡了、眾生的煩惱窮盡了,我的
禮敬纔可以停止了,不再修了。但是要曉得眾生界怎麼會窮盡?眾生的業,
又怎麼會窮盡?眾生的煩惱,也怎麼會窮盡?眾生就因為有業,有煩惱,
纔做了眾生。若是眾生沒有業,沒有煩惱,也早就成了菩薩,早就成了佛
了那裏還有眾生呢?既然有眾生,眾生就不會沒有業、也不會沒有煩惱。
眾生的業,不會窮盡;眾生的煩惱,不會窮盡,所以眾生也就不會窮盡。
因為眾生眾生的業、眾生的煩惱,都不會窮盡的緣故,所以我的禮敬,也
永遠不會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相續,是一個念頭過了,又來一個念頭,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續來的。
間斷的間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見字音,是修修停停的意思。同
了相續兩個字,恰巧相反的。疲字,就是疲倦。厭字,就是厭煩。

 禮敬的念頭,一個過了,又來一個,永遠接連下去,永遠沒有間斷。
身語意三種業,永遠至誠恭敬的修下去,沒有一些些疲倦,也沒有一些些
厭煩。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4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0

 復次兩個字,是第二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再有的意思。如來,也是佛
十種德號裏頭的一種。

 普賢菩薩講完了第一大願禮敬諸佛後,接上去向法會裏頭的許多聽眾
同了善財,講第二大願了。仍舊先叫了一聲善男子道,講到稱讚如來,究
竟稱讚些什麼呢?稱,是稱揚佛度眾生的功,高到了不得。讚,是讚歎佛
修種種的德,大到了不得。那稱讚佛的功德,究竟要怎樣的稱讚呢?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
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
菩薩海會圍繞。
 剎土,就是佛剎。佛所,就是佛住的地方。會,是法會,是佛說法的
地方。會字上邊加一個海字的意思,是譬喻這個法會的地方,像海那麼的
大,聽眾像海水那樣的多。圍字,是四面圍攏來。繞字,同圍字的意思差
不多。

 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前邊都已經解釋過,不必再多講
了。所有極細極小的一粒一粒的灰塵裏頭,︵灰塵,本來已經是極小極小
的東西,我們的肉眼,已經看不出的了,那裏還有什麼叫做粒呢?實在沒
有法可說,只好姑且拿一個粒字來說說了。︶都有一切世界化成極細小的
灰塵那麼多的佛,在一尊一尊佛的面前,都有許多許多聽法的菩薩,同了
極大極大的法會,圍繞在那裏。但是眾生迷惑太深,業障太重,︵業障兩
個字,在下邊懺悔業障一段裏頭,會講明白的。︶所以儘管無窮無盡的佛
現在面前,還是被迷惑業障隔住了,不能夠看見。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2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 這個解字,是明白,同了能夠分別,能夠決定的意思。加上一個勝字,
是說這種明白分別決定,是殊勝的,︵殊勝,就是特別的好。︶不是平平
常常的。現前,就是眼面前的意思。一個人能夠把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一切,
分別好的,壞的,喜歡的,討厭的,全是這個識在那裏分別的。用意思來
分別的,叫意識。用眼來分別的叫眼識。用意識來辨別一切叫知。用眼識
來辨別一切叫見。

 普賢菩薩看見了像上邊所說那樣多的佛,怎麼樣呢?普賢菩薩又接續
上去說道,我應該完全用極深切、極特別的決定心,同了眼面前就我能夠
知道見到的一切力量。︵這一段所要說的話,還沒有說完的,要到下一段
接上去說的話說完了,看起來纔會明白。︶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
。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
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
 出字,是超出的意思。過字,是勝過的意思。辯字,是辯論的意思。
辯才,是有辯論的口才。天女,是天上的女子。微字,是微細的意思。妙
字,是極好的意思。舌根,就是俗語的舌頭。在佛經裏頭,眼耳鼻舌身五
官,都叫根的。言辭,就是說話。音聲言辭功德的底下,都加一個海字,
是形容音聲言辭功德,都像海那樣的大,海水那樣的多。

 普賢菩薩用他極深切特別的決定心,同了眼面前種種知道見到的一切
力量,便怎麼樣呢?普賢菩薩又接連上去說道,所有我現出的微塵數的身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4

形,都生出勝過辯才天女那種又微細,又巧妙的舌根來。辯才天女,是自
在天王那裏的一個綵女。︵我們頭頂上,總共有二十八層天。自在天,是
第六層天,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無量諸天大眾俱一句底下,講得很
明白的。綵女,是天王那裏差喚的女子。︶名叫善口。他的舌根,能夠變
化出許多舌根來的。並且他一條一條的舌根,都能夠發出無窮無盡的各種
音聲來的。他所發的每一種音聲,又能夠同了幾百幾千種樂器的聲音,和
合攏來的。︵這個天女的事情,在本經第五十一卷如來出現品裏頭有的。
○如來出現品,也是華嚴經各品裏頭的一品,同了現在解釋的行願品,一
樣是華嚴經裏頭的,所以稱本經。︶在他所發的音聲裏頭,又能夠發出各
種的說話來的。這各種的說話,都是稱揚讚歎一切佛的無窮無盡的功德。
普賢菩薩用了勝過天女那樣微妙的舌根,稱揚讚歎佛的功德,一直要經過
未來世,接連不斷的稱揚讚歎下去。大家都知道的,未來世那裏會有窮盡?
這種說法,實在就是說稱揚讚歎,也是沒有窮盡。不但是稱揚讚歎的時候,
沒有窮盡,並且稱揚讚歎的地方,也是沒有窮盡的。所有完全一切的法界,
也沒有一處不稱揚讚歎周徧到的。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
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經文,同了前邊第一大願禮敬諸佛末後的文字完全相同的,不過
禮敬換了稱讚罷了。下邊還有第三願到第十願,末後的經文,也都有像這
一段一樣的字句。凡是前邊已經解釋過的,後邊再有,就一概不再重複解
釋了。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6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 廣字,是多的意思。修字,是搜羅種種寶貴珍奇的物品,來裝飾成供
養的種種物品。供字,是供獻供奉的意思。養字,是孝養的意思。︵孝養,
是像子女孝養父母一樣,不但是供養,還有恭敬的意思在裏頭。︶

 普賢菩薩講完了第二大願稱讚如來,又向聽法的大眾,仍舊先叫一聲
善男子道:說到一個廣字,是所有種種貴重的珍奇物品,都要向各處去搜
集來供養,纔可以叫廣。還要用種種方法來,把供品裝飾得非常的好看,
使得佛看見了生歡喜心,所以叫修。這樣的許多珍貴好看的物品,用來供
獻一切無窮無盡的佛,奉養十方海會的菩薩。︵菩薩本來有大小的分別。
凡是發心修學佛法的人,在佛法裏頭,都可以稱初發心菩薩的,這是尊重
發心修行人的意思。並且已經發心修行的人,終有一天修成菩薩的。不過
修得認真的人,早些成菩薩;修得不很認真的人,遲些成菩薩罷了。︶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
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
會圍繞。
這一段經文,同了前邊第二大願稱讚如來末後二段的文字,都是一樣的,
並且意義也是一樣的,所以不重複解釋了。下邊如果再有意義一樣的經文,
儘管文字或是稍稍有些不相同,也都不再解釋了。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 這個以字,有靠托同了因為兩種意思在裏頭。起字,是發起同了生出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8

來的意思。

 我靠托了普賢行願力量的緣故,發生了這種很深切的信心,很深切的
了解。︵末一句現前知見,完全同了前邊一樣的,所以不再解釋了。︶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
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
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
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
海水。
 上妙,是上等奇妙的意思。具字,是物品,就是供養的東西。鬘,是
一種裝飾品,用很貴重的華,編結成功像帽子那樣的東西,裝飾在頭髮上
的。傘蓋,像現在供在佛面前的寶蓋那樣的。︵傘,也可以稱做蓋的。︶
塗香,是塗在身上的香。︵塗香有二種:一種是把旃檀木磨成了末,塗在
身上;一種是用各種雜香磨成了末,塗在身上,或是拿來薰衣服。在見佛
的前,一定要這樣預備好了,纔是恭敬。○旃檀,是梵語,翻譯中國文,
是與樂兩個字。這種木很香的,可以當做香燒的,有赤白兩種顏色,白色
的能夠治熱病,赤色的能夠去風腫。因為能夠除病痛的苦,得到身體輕安
的樂處,所以叫與樂。︶燒香,是燒的各種香,像檀香,速香等都是的。
末香,是把各種香磨成的香末。量字,是數量。然字,同了燃字一樣的,
就是點燈,也可以當做燒字解釋的。酥,是在牛乳裏頭煉出來的東西,吃
起來味很好的,也可以當做燈油點的,是很貴重的供品,平常不用的。炷,
就是燈蕊。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5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0

 供養無窮無盡的佛,一定要完全用最貴重、最奇妙的物品來供的。若
是供華,就要用須曼那,茉莉,這一類世界上少有的華。︵須曼那,是梵
語,翻譯中國文,是稱意兩個字,就是能夠稱隨便稱什麼人的意思的。稱
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寸字音。︶用音樂傘蓋衣服等來供養,也
一定要挑選極好聽極好看的,纔可以夠得上說一個修字。香,是供品裏頭
最主要的東西,像龍涎香、薝蔔香、鬱金香等,種種奇異的香,都應該搜
羅來陳列供養的。各種供品的名目下面,都加一個雲字,是顯明白種種供
品,像天上的雲那樣的多,一層一層佈滿,在天空裏頭,沒有一處不供到。
加一個天字在供品的名目上面,是顯明白供品的好,所有的供品,都像是
只應該天上有,不是人世間所有的意思。種種香裏頭,像最好的塗香、燒
香、末香等各種有名的香,完全都有的。並且也都是像雲那樣的多。若是
要估計各種供品的數量,那就沒有數目可以計算了,只看堆在那裏的物品,
非常的高、非常的大,竟然每種供品,都像須彌山那樣又高又大的多了。
︵須彌山,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有好幾種的名目。大家用慣的,是妙高
兩個字,意思就是又妙又高。我們世界上的山小,都是泥土同了石結成功
的。這須彌山是金、銀、琉璃、玻璃,四種寶結合成功的,所以叫妙。山
的高大,又超過隨便那一座山的,所以叫高。這山在香水海裏頭,水面上
露出八百由旬,水面底下也有八百由旬。山的上下都很大的,獨是腰的中
間一段很細的。山頂上是忉利天宮,就是帝釋住的。山腰的周圍,是四天
王天,四天各有一位天王住在那裏管理的。山的外面,有七道香水海,七
座金山,每一道海,隔一座山,每一座山,隔一道海,圍住了須彌山,這
是須彌山的大略情狀。○琉璃同了玻璃,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皆是四寶
周帀圍繞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每一由旬,有四十里路那麼的長。帝
釋,是忉利天上的天帝,就是俗人所說的玉皇大帝。︶須彌山比隨便什麼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2

山高大,所以稱須彌山王。上邊所說陳列的種種供品,每一種的數量,都
已經有像須彌山那樣的多了。倘然把所有的種種供品,合併起來估計,那
不要嚇死我們心量很小的凡夫麼。燈頭用的燈蕊,一條一條是極小的,那
裏知道一盞一盞燈裏頭所用的燈蕊,堆積起來,竟然也像須彌山那樣的高,
那樣的大。一盞一盞燈裏頭,所用燈油的數量,竟然也像無邊無岸、又寬
又深的海水那樣的多。依講經的老法師說起來,這經文所說的話,已經很
可以驚嚇凡夫了,但是還只得大略說說罷了,若是要講到真的境界,恐怕
我們凡夫,永遠猜想不到哩!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 如是兩個字,就是指上邊所說種種供養的物品。
 像上邊所說種種供養的物品,有這樣多的種類,有這樣多的數量,又
是這樣了不得的奇妙貴重,我們凡夫那裏能夠辦得到呢?更加不要說常常
辦來供養了,說到常為供養,那竟然是沒有一個時候間斷供養的了。這都
是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神通,修到了佛菩薩的地位,就自然做得到了,
大家千萬不可以有一些些疑惑的,疑惑是學佛最犯忌的。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 法供養,是把佛法來供養佛的意思,就是把佛所說的種種學佛的法
門,勤修切信,明了意義,勸導眾生。最字,就是最好,沒有比法供養更
加好的了。

 上邊所說的種種供養,雖然供品的數量,多到不可以用數目來計算;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4

物品的貴重奇特,︵特,是特別的意思。︶又都不是人世間所能夠辦得到
的,但是都是用錢財辦來的,只可以算是財供養,不可以說是法供養。財
供養,不論用多少金錢、多少物品,都遠不及法供養的功德大。若是能夠
法供養,在受供養的佛一邊,是最喜歡、最尊重的;在供養的眾生一邊,
是功德最大的。所以說在種種供養的方法裏頭,只有法供養是最好最好的。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
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
提心供養。
 如字,可以當做像字解釋,也可以當做依字照字的解釋。捨字,是放
棄的意思。
 上邊所說的法供養,大略有七種方法。第一、如說修行供養。是要完
全依照佛所說的修行學佛的種種方法去修,不要懶惰,不要有別的妄想,
這就是叫法供養。第二、利益眾生供養。要曉得禮敬佛、稱讚佛、供養佛,
為的是什麼呢?都是為了自己種善根。︵善根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
所修的種種善業,很堅固,很深切,像生了根一樣的。一種解釋,是積了
善業,就像種在地土裏頭的東西,生了根那樣的,漸漸的長大起來,就會
結成很大的善果,所以積善業,就是種善根。︶修行人的所以修種種善根,
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結了善果,就可以救度眾生。大家只要看無窮無盡的
佛,都出現到各處眾生的世界上來,就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脫離這種生
死世界,得到種種的利益,所以利益眾生,也叫法供養。第三、攝受眾生
供養。︵攝字,是收的意思。攝受,就是接受過來教化他們,救度他們。︶
是無窮無盡的佛,出現到各處眾生的世界上來,都是發的一片慈悲心,愛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6

憐眾生的苦惱,接受了他們,纔可以救護他們,教化他們,所以攝受眾生,
也叫法供養。第四、代眾生苦供養。是無窮無盡的佛,都是大悲心太深切
了,為了要拔眾生的苦,所以出現到污濁的世界上來的。現在能夠發代眾
生受苦的心,就合了佛的心了,所以也叫法供養。第五、勤修善根供養。
善根愈修愈長大,倘然不修,就會像華草的根,吸收不到水那樣的一天一
天的枯萎。所以要修,並且還要勤修,不可以修修又停停的,勤修纔能夠
利樂眾生,︵利樂眾生,是使得眾生受到利益同了快樂。︶這也是切合佛
的功德的,所以也叫法供養。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所修的事業,
都是利樂眾生的,能夠一心一意修菩薩的事業就是誠心誠意的利樂眾生,
常常不放棄利樂眾生的事業,也就是切合佛心的,所以也叫法供養。第七,
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有翻做道理的道字的,
也有翻做覺悟的覺字的。菩提心,就是求成佛道,或是說求成佛的心,都
可以的。︶佛因為哀憐眾生,就發大悲心,因為發了大悲心,就生出菩提
心來了。生了菩提心,就可以修成佛了,但是生了菩提心,只可以一天一
天的長大起來,一直要修到成了佛,纔算功德圓滿哩,不可以有一剎那的
時間,︵剎那,是極短極短的時候,一彈指的功夫,就有六十個剎那。︶
違背菩提心,也不可以有一剎那的時間,離開菩提心。不離菩提心,就可
以成佛了,所以不離菩提心,也叫法供養。像這樣的七種供養,纔算是法
供養,纔可以算真供養了。不是只用人世間的錢財買來的食用供品,陳列
得多,就算供養佛的。為什麼呢?因為佛是最恭敬尊重佛法的,不是佛法
供養,那怕用去無窮無盡的錢財,功德終不及法供養的大哩。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
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8

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 俱胝、那由他、迦羅、算、數、喻、優波尼沙陀,都是極大極大數目
的名目。

 普賢菩薩又向法會的聽眾說道:善男子呀!你們要曉得像前邊種種的
供養,所費的錢財,所供的佛,都是那麼無窮無盡的多,應該可以得到無
量功德了,但是比較法供養的功德,那就差得遠了又遠了。拿前邊無量無
邊財供養的功德,同了法供養一念的功德,比較起來,若是財供養有百分
的功德,還不及法供養一分的功德。財供養有千分的功德,不及法供養一
分的功德。財供養有百千個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
優波尼沙陀分的功德,也不及法供養一分的功德。普賢菩薩說這樣種種比
較的意思,就是著重在法供養。普賢菩薩恐怕鈍根的修行人,只曉得供養
的錢財用得多,受供養的佛也多,就算可以得到種種無窮無盡的福報了。
所以一層一層的講得清清楚楚,使得修行的人,大家曉得財供養的功德,
固然很大,但是法供養的功德,比了財供養的功德,大了又大,不可以拿
數目來比較的了。這都是希望修行的人,大家都修法供養。修的功德大了,
將來自己修成功的品位,也可以特別的高了,這是普賢菩薩勸化修行人的,
一片至誠懇切的大悲心。還有一層,大家一定要曉得的,就是正在財供養
的時候,只要心裏頭能夠發普賢菩薩那樣的十種大願心,一面用作觀的方
法,︵作觀的觀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貫字音的,是觀照觀想的
意思,不是觀看的意思,是用心光來看的不是用肉眼來看的,所以只能夠
當做想的意思。用一心來想,用定心來想,想什麼境界,就會像真有所想
的境界那種樣子,明明朗朗出現在眼面前的。︶閉了眼睛,描摹自己的一
個身體,化了百千萬億個身體,在百千萬億的世界上,向每個世界裏頭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6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0

百千萬億佛,修普賢菩薩十種的大願,那末就是修的財供養,也可以比法
供養的功德一樣大了。因為財供養是事,法供養是理,現在能夠財供養,
同了法供養,同時並修,就合了佛法裏頭所說的事理融通了。︵修的事相,
同了修的理性,和合融化了,就叫融通。︶這樣的功德,就非常的大了。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
真供養故。
 以如說行的行字,是修行的意思,就是做修行的功夫。

 普賢菩薩先反問一句道,為什麼緣故,像上邊那樣多的財供養,還不
及少數的法供養呢?普賢菩薩問了,就接上去解釋道,財供養的供品,雖
然像須彌山那樣的多,還不及少數法供養的緣故,是因為一切的佛,都是
尊重佛法的。佛看出佛法來,比什麼東西都尊重寶貴,所以都尊重法供養。
因為依照佛所說的方法,修像上邊所說的七種法供養,就能夠生出佛來的
緣故。所說的出生佛,實在就是依照了佛所說的方法修起來,這個修的人,
一定就會修成佛的,譬如生出一尊佛來一樣的,所以叫出生諸佛。若是許
多許多供養佛的菩薩,︵這菩薩兩個字,是指發心修行的人。︶都修這種
法供養,那就可以成供養佛的功德了。像這樣的修行,纔可以說是真正的
供養了。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
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2

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 此字,是指前邊所說的種種供養。最勝兩個字,是最特別最有功德的
意思,就是指上邊所說的種種法供養。

 說到廣大最勝供養,就見得前邊所說的種種供養,不是只有財供養
了,一定也有法供養在裏頭了。倘使只有財供養,沒有法供養,普賢菩薩
怎樣會說廣大最勝供養呢?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
 懺字,是梵語中懺摩兩個字。現在單用梵語的一個懺字,是簡便的說
法。這懺同了悔兩個字的解釋,差不多的,都是自己反過來懊悔自己所造
的罪業。不過懺字,是懺除過去已經造的罪業;悔字,是已經造過了罪業,
自己懊悔,自己禁戒,以後不再造業。業字,可以當做善業的業字用,也
可以當做惡業的業字用,但是這個業字,同了障字連在一起,那就是一定
指惡業說的了。障字,是遮蓋同了阻礙兩種意思。

 普賢菩薩說完了第三大願「廣修供養」後,又要向法會裏頭的聽眾說
第四大願「懺悔業障」了。先叫了一聲善男子,就接上去說道,我所說的
懺悔業障,是要把從前已經造的罪業,完全自己發露出來,懺除淨盡。一
面還要自己禁戒自己,不再造新的罪業。業障有三種,第一種叫煩惱障。
第二種叫業障。第三種叫報障。因為一個人有種種的煩惱,就造出種種的
罪業來了,造了種種的罪業,就要受種種的報應了。並且因為造了種種的
罪業,就下了種種的種子,又要受種種的報應,受了報應,又要生出種種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4

的煩惱來了。像這樣的循環輾轉,那業障就永遠不能斷絕了。所以所造的
罪業,若是不懺悔淨盡,就能夠遮蓋住我們本來清清淨淨的真性,能夠阻
礙我們跳出三界的門路。︵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阿彌陀經白
話解釋裏頭,講得很明白的。︶所以懺悔業障,在修學佛法裏頭,實在是
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
作諸惡業,無量無邊。
 無始,是沒有起頭的意思。因為過去的前,還有過去,儘管向上推,
沒有窮盡的,說不出開頭的時候的,所以叫無始。貪,是貪心不足。瞋,
是發火。癡,是愚笨不明白道理。
 普賢菩薩自己想自己,在過去無窮無盡,說不出起頭的劫數一直到現
在,從貪心,瞋心,癡心,三種業因上,︵業因,是造業的因。︶發動了
身口意三種的業緣,︵業緣,是助成造業的緣。因為這個業,終不出從身
體上,或是從口裏頭,或是從意思裏頭造成的,所以說身口意三種,是造
業的緣。︶有因有緣,就造出了種種的惡業來了。有了種子,有了器具,
那就所造的種種惡業,有無量無邊,不可以計算的多了。所以貪瞋癡,是
造惡業的種子;身口意,是造惡業的器具。

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 體是實質。相,是形相。容字,是安放得下的意思。

 像這樣無量無邊的惡業,好在沒有實質同了形相的,若是有實質形相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6

的,那個實質形相的大,就是盡虛空界,也一定沒有方法可以安放下去的
了。這是普賢菩薩故意這樣說來勸化人,把自己來做一個榜樣的,實在普
賢菩薩能夠修成菩薩,發這樣的十種大願心,宿根的深厚,︵宿字,是從
前的意思。宿根,是前生前前生所種的善根。︶一定是了不得的,決不會
造盡虛空界,不能夠安放下去,那樣多的惡業的。請看這本行願品的居士
們,要看得靈活,不可以看得太呆板的。就算普賢菩薩真是造過這樣多的
惡業的,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把所造這樣多的惡業懺悔清淨,那所得
到的功德,也可以盡虛空界不能夠安放下去了!所以懺悔實在是最要緊最
要緊的。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
 三業,是身業口業意業。
 前邊所說惡業的多,雖然有虛空界那樣大的地方,也還不能安放下
去,那是因為身口意三業,都是染污的,︵染污,就是不清淨。︶所以造
出這樣多的種種惡業來。現在三業完全是清淨的,那就永遠不會再造像以
前所造的種種惡業了。

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
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 恆字,是常常這樣,永久不改變的意思。恆住,是常常安住在那裏,
永遠不離開的意思。戒,是戒律。淨戒,是守戒守得很清淨。︵清淨,就
是一些不犯,就叫守淨戒。︶

 前邊說從前我所造的惡業周徧在法界。現在我把清淨的三業,周徧在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8

法界,極微塵剎的一切無窮無盡的佛菩薩面前,誠心懺悔,以後永遠不再
造惡業,永遠常常安住在清淨戒律的一切功德上,那末從前所積的無窮無
盡的惡業,都可以消滅了。一切惡業都消滅了,那就一切的功德,自然都
會漸漸的積聚起來,也可以周徧法界了。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
,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
厭。
這一段經文,同了前邊還是一樣的,所以也不再重覆解釋了。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
 隨字,是跟隨、依順、不違背的意思。喜,是歡喜、不恨、不討厭的
意思。

 凡是旁人所做的功德,不論大的、小的,不論是聽到的、或是看到的,
那怕你一絲、一毫、一微塵的功德,我都跟隨了他們一同做,並且歡喜讚
歎他們,使得他們格外的有興趣做功德。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
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7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0

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
 一切智,是明明白白見到十法界裏頭,所有一切的法,只有真空的一
種理性,︵不虛假,叫真。不著相,叫空。真空的理性,是離開一切從迷
惑所見到的虛假相,不認這種虛假相是有實在的。︶沒有別種性,也沒有
別種相。福聚,是修了無量的福德,聚集起來。

 要修隨喜的功德,就要修得廣大,要不論怎麼樣大的境界,不論怎麼
樣多的佛菩薩,不論怎麼樣難做到的事情,不論受到怎麼樣苦惱,都要去
隨喜的。所有無量無邊的法界,無量無邊的虛空界,廣大到十方,長久到
三世,一切的佛剎極微塵數的佛,從起初發心修佛道的時候起,為了要求
得一切智,所以不間斷的勤勤懇懇誠心誠意的修,要修到聚成許多許多的
福德。在這樣修行的時候,只曉得一心向上的修,一意向前的修,那怕把
身體性命送掉了,也沒有什麼愛惜,沒有什麼捨不得。像這樣的捨棄身體
性命,經過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的劫,在一個個的劫裏頭,捨棄
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的頭目手足。像這樣的隨喜,真是只有佛菩
薩能夠做到的了。○這一段裏頭所有種種名詞,像盡法界,虛空界,十方
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等,前邊都已經解釋過,所以這裏同了後邊,都
不再解釋了。

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
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
善根,我皆隨喜。
 波羅蜜,菩提,般涅槃,舍利,都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波羅蜜,是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2

到彼岸,︵彼岸,是那邊的岸,就是從我們的娑婆世界,到只有樂沒有苦,
像西方極樂世界那樣的地方去。︶也可以翻譯做一個度字。︵度字,同了
渡字一樣的意思,就是從苦惱世界渡到極樂世界去。︶種種兩個字,是因
為波羅蜜,簡單說起來,只有六種,也叫六度。若是推開來講,有八萬四
千種的多哩。所說的六度,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種:一財施,把錢財衣服
食物施送給窮人。二法施,把佛法來勸化人。三無畏施,旁人有懼怕驚嚇
的事情,去安慰他,幫助他。︶、持戒︵是守住佛法裏頭的各種戒法,一
些不犯。︶、忍辱︵若是旁人來欺我、打我、罵我,要能夠忍耐,不同旁
人計較。︶、精進︵精字,是專心修學,沒有一些些亂念頭。進字,是勇
猛的修上去,不是修修退下來不修了。︶、禪定︵放下一切虛假的亂念頭,
沒有一些些的散亂心。︶、智慧︵智慧,就是聰明,不過凡夫的聰明,可
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智慧,是只有用在正路上的。︶。因
為布施可以度慳吝,︵慳吝,是器量小的意思。肯布施就不慳吝了。︶持
戒可以度作惡,忍辱可以度瞋恚,︵瞋恚,是發火的意思。︶精進可以度
懈怠,︵懈怠,是懶惰的意思。︶禪定可以度散亂,智慧可以度愚癡,所
以叫度。︵因為器量小的人,可以使得他變做器量大的人;作惡的人,可
以使得他變做能夠守戒法的人,所以叫度。︶智地,是菩薩的德,就是一
切智︵一切智,是曉得一切法的空相,是聲聞緣覺的智。︶、道種智︵道
種智,是曉得一切差別的道法,這是菩薩的智。︶、一切種智︵一切種智,
是明了總相別相,斷惑覺迷,這是佛的智。︶。地,就是地位,智地所以
說種種,是因為多到有四十地的緣故。菩提就是覺悟,也可以當做佛道解
釋的。翻譯般涅槃三個字,有四五種的多,都有些不相同的,但是大家用
慣的,還是滅度兩個字。滅,是滅煩惱,滅生死。度,是度眾生。︵般涅
槃,同了涅槃的意思,是一樣的。因為印度人的聲音,同我們中國人的聲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4

音,稍稍有些不同的,有些人讀做涅槃兩個字的音,有些人讀做般涅槃三
個字的音罷了。︶無上,是沒有比這個更加高的意思。分布,是分散開來
的意思。舍利,是佛的身骨形狀,像珍珠那樣圓的,有紅綠黃白幾種顏色,
質地有些像水晶,很透明,很堅固的。

 如是兩個字,是指上邊所說是捨棄身體、性命、頭目、手足,種種極
難極苦的修行法。為的是什麼呢?就為了要圓滿種種波羅蜜,可以證到菩
薩的種種智慧的地位。還要能夠成就佛所傳揚的無窮無盡,最高最妙的佛
道,同了佛滅度後分散舍利的功德。︵分散舍利給修行人,使得他們可以
永遠供養,也是一種大功德,所以也要希望能夠圓滿這種功德的。︶要曉
得舍利是一種寶貝,很不容易得到的,一定要修戒定慧三種善業的功夫深
了,︵戒,是修行人應該守的各種戒律。能夠修戒,可以自己禁止自己,
不犯身口意所造的惡業。能夠修定,可以心念清淨,不發生種種的亂念妄
想。慧,是智慧,能夠修慧,可以明白真理,斷絕迷惑。︶纔能夠薰成功
這種舍利。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弟子阿難等把佛的身體,用火焚化了,
就發現許多許多明亮堅硬的五色珠,這種珠,就叫舍利。佛的許多弟子,
大家就造成了一座塔,藏放佛的舍利,永遠供養。也有把這種舍利,分散
到各處寺院,或是法會裏頭去供養,都是功德很大的。佛因為已經涅槃了,
世界上的眾生都見不到佛了,所以特地把佛自己身骨裏頭的舍利留在世界
上使得信佛的人,見了佛的舍利,就像見到佛一樣,供養佛的舍利,就像
供養佛一樣。在佛教裏頭,有一種規則,凡是出家的人,或是雖然沒有出
家,但是修行已經很有功夫的人,只要自己願意,死後也可以把全個身體,
用火來焚化的,並且也會有舍利發現的,不過沒有像佛的舍利,那樣的又
多,又大,又光明,又堅硬罷了。所有像上邊所說的種種功德,修了就種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6

了善根,將來漸漸的善根長大起來,就都可以有成佛的一日,所以我都應
該要隨喜的。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
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 趣字,同道字一樣的。六趣,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
餓鬼道、地獄道等六道。四生,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在下
邊第九大願,恆順眾生裏頭有詳細解釋的。︶這裏所說的功德,就是前邊
所說的種種善根。一塵,就是一粒微塵。

 所有在天上,同了在人世間的眾生,不論善根的大小,當然都有一些
善根的,我也都應該要隨喜的。所有六道四生各種各類的苦惱眾生,在這
樣大的十方一切世界裏頭,不曉得有多多少少,難道都是沒有善根的麼?
一定不會的。不過這些苦惱眾生的善根都是不大的,他們的善根儘管不大,
儘管只有一粒微塵那麼的小,我還是儘管要隨喜的,決不因為他們的善根
小,就不隨喜了。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
德,我皆隨喜。
 聲聞,是修四諦的,修成了有四種果:一、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
三、阿那含果,四、阿羅漢果。辟支佛,梵語叫辟支迦羅,翻譯中國文,
是獨覺兩個字,也有翻譯做緣覺的,是專門修十二因緣的。︵聲聞、四諦、
辟支佛、十二因緣,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有詳細解釋的。︶有學,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8

是說修道學佛的人,沒有修學圓滿,還應該再要向上修的意思。無學,是
說所有應該修學的,都已經修學圓滿了,沒有什麼再應該修學的了。

 十方的廣大,三世的長久,所有一切的聲聞、辟支佛,有還應該要向
上修的,像聲聞的初果到第三果,同了還沒有證到辟支佛的緣覺,都還應
該要向上修學的,所以都稱有學。已經修學圓滿的聲聞第四果阿羅漢,同
了已經證到辟支佛的緣覺,都已經修學圓滿了,沒有什麼再可以修學了,
所以都稱無學。像這種無學的阿羅漢、辟支佛,都是已經超出凡夫,進入
聖人一路的了,他們從起初修道起,所積的極多極多的功德,我都隨喜。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
大功德,我皆隨喜。
 正等的正字,是沒有邪見的意思。︵邪見,是種種不合正當道理的見
解。︶等字,是沒有偏見的意思。︵偏見,也可以叫邊見,是不正的見解,
是偏在一邊的見解。︶

 前邊說的菩薩所修極難極苦的功行,都是無窮無盡的佛在做菩薩的時
候,因為立定志願,要求得最高最上,沒有一些些邪見偏見的覺悟。︵簡
單說起來,就是要求得佛的智慧,要求得成佛。︶一切菩薩發這樣的大願,
那功德的廣大,還可以用數目來計算麼,所以我都要切實隨喜的。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8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0

這一段經文,也是同了前邊懺悔業障末後一段完全一樣的。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
 輪,是車輪。車是裝人,或是裝東西的車。只要車輪轉動了,車上所
裝的人,或是裝的東西,就可以從這邊運送到那邊去了。現在所說轉動的
車輪,是譬喻佛的說法。佛說法教化眾生,就可以把眾生從這個苦惱的世
界,送到那個安樂的世界去,所以叫轉法輪。

 普賢菩薩說完了第五大願隨喜功德,又接上去說第六大願請轉法輪
了,普賢菩薩因為佛的說法,能夠教化眾生,離開這邊不安樂,有生死的
世界,送到那邊只有安樂,沒有苦惱,又可以了脫生死的世界去,像人坐
在裝人的車上,只要車輪轉動,就會把人從這邊送到那邊去一樣。所以普
賢菩薩發這個大願,勸請一切的佛都來說法,救度眾生,使得一切眾生,
都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要曉得請轉法輪的功德,大到了不得的。法華經
上說,大通智勝佛成了佛,有十六位王子,請大通智勝佛說法,度了無量
無邊的眾生。十六位王子,就因為請了大通智勝佛說法度眾生的功德,後
來也都成了佛了。本師釋迦牟尼佛同了阿彌陀佛,就是十六位王子裏頭的
兩位。發起請轉法輪的人,就有這樣無量無邊的功德。有了這樣大的功德,
就會得到那樣的大福果。︵福果,是有大福的結果。︶在佛經裏頭,這種
事情,多得很哩!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
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2

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
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 等正覺的覺字,本來是覺悟的意思,就是覺悟一切法的智慧。加等正
兩個字,是說這種智慧是沒有邪見、沒有偏見的智慧。等正覺,同了正等
正覺一樣的意思,不過省了一個正字罷了。

 法界,是沒有窮盡的,虛空界,也是沒有窮盡的。現在說所有盡法界,
盡虛空界,還要盡法界,盡虛空界的十方那樣的廣大,還要經過過去,現
在,未來三世那樣的長久,把所有一切的佛剎,都化成像極微塵那樣的細
粉。在這種每一個極微塵裏頭,又各有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又有像把這
些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拿來化成極微塵數的廣大佛剎。在這種極微塵數
廣大佛剎的每一個佛剎裏頭,只要在普賢菩薩每動一個念頭的一些些極短
的時間,得道成佛的,就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樣的多。動一個
念頭,就有這樣多的佛成佛,那末一個一個念頭接連動起來,又是經過無
數劫的長久,那末得道成佛的多,還可以用數目來計算麼?還有無量無邊
的菩薩,同了像海那麼大,像海水那麼多的法會,都圍繞住了一切諸佛。
要曉得一切菩薩、一切海會,為什麼都圍繞了一切諸佛呢?就是為了要勸
請一切諸佛,都來轉法輪,說法勸度眾生的緣故。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
 方便兩個字,是把便利利益給人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種種又簡單,又
容易的方法。殷勤,是常常不停歇的向佛勸請,一些不偷懶的意思。

 普賢菩薩說像前邊那樣多的菩薩,都勸請佛慈悲轉法輪。我也完全用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4

我的身口意三業,誠心向佛禮敬,︵是意業。︶圍繞佛前,長跪求請,︵是
身業。︶口說偈言,稱讚佛的無量功德,︵是口業,凡是請佛說法,都是
行這樣的禮的。︶還要把這種種方便法,來勸請佛。佛就觀察眾生的機,
是大的,還是小的,是利的,還是鈍的,眾生是怎樣的機,佛就說怎樣的
法,來教化他們,這就叫轉法輪。法輪上加一妙字,是說法輪的力量大。
因為佛所說的法,使得眾生聽了,容易生出信心來,發起願心來,佛轉了
法輪,就可以使得眾生成佛。不論什麼世界上,還有比轉法輪更加好的事
情麼!所以稱妙法輪。不過勸請,必須殷勤的勸請,不可以懈怠的,要時
常勸請,不可以勸請了幾次,就不勸請了,這纔可以說是誠心切心的勸請
了。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
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法輪上加一個正字,是說這種法輪,完全是很正大的,沒有一些偏,更
加沒有一些邪的,所以叫正法輪。這一段經文,除了轉法輪一句外,都同
了前邊一樣的,所以也不再解釋了。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 世,是世界。住世,是請求佛常住在勸請人所住的世界上,不要離開
這個世界。普賢菩薩本來也是我們娑婆世界上的人,那末普賢菩薩請佛住
在世界上,一定就是請佛住在我們的娑婆世界上了。

 普賢菩薩說完了第六大願請轉法輪後,又接上去說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6

了。佛既然成了佛,早就沒有生滅了,那裏還有住世不住世的分別呢?要
曉得眾生的心念清淨,就常常可以見到佛,就算佛還住在世界上,沒有涅
槃;若是眾生的心念垢穢,︵垢穢,就是不潔淨。︶就看不見佛,就算佛
已經涅槃了,實在佛沒有生相,也沒有滅相的。眾生的機,是怎麼樣的,
佛就現怎麼的相罷了。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
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
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
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 示現的示字,是給旁人看的意思。現,是現出來的意思。善知識,是
熱心勸人信佛學佛,或是勸人修學善業,不造惡業的修行人,在佛經裏頭
就稱做善知識。莫字,是不要的意思,也有禁止勸戒的意思。

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的佛,到了差不多要
現涅槃相的時候,我就要向這麼多的佛,勸請他們常住在我們這個世界上,
不要入涅槃。我還不獨是勸請佛哩!就是許多菩薩,聲聞,緣覺,有學,
無學,那怕是尋常的善知識,我也要一齊勸請他們,常住在我們這個世界
上,不要示現涅槃。一直要經過所有一切佛剎,都化成極細微塵那麼多的
時劫,因為善知識是喜歡勸他人修學佛道的,也可以當做黑暗房屋裏頭明
亮的燈,所以善知識能夠住世,也可以勸化一切眾生,使得一切眾生,都
能夠得到離苦得樂的利益。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8

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
有疲厭。
這一段經文,也是同了前邊一樣的。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 隨,是跟隨了佛,看佛怎樣的修成佛,我就跟隨了佛,常常學佛那樣
的修。

 說到一個常字,那就是永遠跟隨了佛,永遠不離開佛,永遠學佛的種
種修法了。佛修的什麼功德,我也修什麼功德,那怕怎樣的難行,怎樣的
苦行,凡是佛修的,我就不能夠怕難,不能夠怕苦,一定要至誠懇切的跟
隨了學,跟隨了修。不可以修修不修了,學學不學了,也不可以跟跟不跟
了;跟跟不跟,學學不學,修修不修,就不能夠說是常隨了。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
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
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
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
 娑婆,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堪忍兩個字,就是能夠忍耐苦惱的意
思。娑婆世界,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世界。毗盧遮那,也是梵語,翻譯中
國文,有幾種的說法。大家用慣的,是徧一切處四個字,就是說佛的光徧
照一切的地方。毗盧遮那如來,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析字,是分開的意
思。書寫的書字,就是寫的意思。經典,就是佛說的各種經,同了講佛法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9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0

的各種書。邑,是一個縣份,不論是城內,或是城外,凡是屬這一個縣份
的,地土,都完全包括在裏頭的。聚落,是聚集攏了許多人,到人煙稀少
的鄉下去,團聚起來,就成了一個鄉村了。

 像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毗盧遮那佛,從他剛剛發求成佛的心起,一直
勇猛精進,沒有一些懶惰退縮的心。因為要勸化眾生,救度眾生,只要眾
生能夠得到利益,那怕把他自己的身體性命,來布施給眾生,也是願意的。
佛所布施的身體性命,直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的多。佛的布施身命,是把
自己身上的皮,剝下來當做紙用;把自己身上的骨,分開來當做筆用;把
自己身上的血,刺出來當做墨用。把這種特別的筆墨紙,來寫各種的經典。
所寫的經典,堆積起來,竟然有像須彌山那麼的高大。為的是什麼呢?都
是為了尊重佛法的緣故,所以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性命,拿自己的皮骨血來
寫這麼多的經典。佛把自己身體上的皮骨血尚且不愛惜,肯拿來當做紙筆
墨用,何況身體以外的王位呢?當然肯放棄的了。放棄了王位,那就王所
應該有的城邑、聚落,王所應該享受的王宮,金殿、花園、樹林,一切的
一切,也自然都肯連帶放棄,一些沒有什麼捨不得了,所以用種種兩個字
來包括了。

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
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
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
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
,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2

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
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 神,是不可以揣測的意思。通字,是沒有妨礙的意思。神通,是心性
的力量,心性的作用。佛身有三種:一種叫做法身,一種叫做報身,一種
叫做應身。︵這三種身,下邊就會講明白的。︶處字,同了在字差不多的。
轉輪聖王,是人世界上最大的王,威力很大的,所受的福報也很大的。他
有一千個兒子,七種寶貝。七種寶貝裏頭,有一種寶輪。輪王總共有四位,
在每位腳底下,都有一個一千輻的寶輪,︵輻,是輪盤中間的直木,用來
撐住輪盤的。︶分金銀銅鐵四種:有金輪的,就稱金輪王;有銀輪的,就
稱銀輪王;有銅輪的,就稱銅輪王;有鐵輪的,就稱鐵輪王。這四種輪轉
動起來,都能夠在空中飛行的。在須彌山的外面,是香水海,七金山,再
外面,是鹹水海。在鹹水海的海面上,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大洲。金輪王,
是統管東南西北四個大洲的。銀輪王,是管東南西三個大洲的。銅輪王,
是管東南兩個大洲的。鐵輪王,是單單管現在我們大家住的南瞻部洲的。
小王,是我們娑婆世界上各國的國王。因為照佛法講起來,一切境界,都
是大得了不得的。一位天王所管的地方,就不曉得要大到怎樣的大,看這
個世界上管一個國的王,就覺得了不得的小了,所以就稱他們小王。眷屬
是小王的家屬等一切人。剎利,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田主,也可以說
是王,或是王種。︵王種,是因為他們世代做王的,所以稱王種。︶婆羅
門,是印度國西天竺地方,四個大族裏頭的一個。婆羅門,也是梵語,翻
譯中國文,是淨行兩個字。因為這一族的人,都是喜歡清淨,怕煩惱的,
並且大半都是修他們婆羅門教的。︵婆羅門教,就是修清淨的。︶長者,
是稱道德高,年紀大的人。居士,是在家修學佛法,不造惡業的人。天,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4

是從我們頭頂上起,一直向上總共有二十八層天。八部:第一,是天,第
二,是龍一類的動物,第三,是夜叉,︵能夠在空中飛行的神鬼,要吃人
的。︶第四,是乾闥婆,︵是帝釋那裏作樂的神。︶第五,是阿修羅,︵是
六道眾生裏頭的一道,他們前生也修福的,不過因為發火心太旺,所以落
到阿修羅道裏頭去的。他們常常同了帝釋戰鬥的,很厲害的。︶第六,是
迦樓羅,︵是一種大到了不得的鳥,他們的兩只翅膀張開來,左右兩邊,
直要隔開到三百三十六里的遠哩,也是極兇狠的。︶第七,是緊那羅,︵也
是帝釋那裏作樂的神,不過這個樂神,是作法樂的。作起樂來,發出來的
聲音,都含有講演種種佛法的意義在裏頭的,聽的人聽到了這種法樂,就
會動他們修佛修善的心的。不過他們頭上生角的,所以也有人叫他們人非
人的。○人、非人;人,是世間之人。非人,是天、仙、修羅等。︶第八
摩睺羅伽,︵又叫大蟒神,也是帝釋的樂神。他們的身體,同了人是一樣
的,不過他們的頭,是像蛇一樣的。︶樂欲的樂字,應在右角上邊加一圈,
讀做效字音。

 佛不但是像上邊所說的各種布施哩,還有種種難行苦行的功德,說也
說不完的。︵行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恨字音,是修的功夫。難
行,是很不容易修的意思。苦行,是修得很苦的意思。︶佛本來是一位太
子。在印度的東北,有一個迦毗羅國,他們的國王,名字叫淨飯王,淨飯
王的夫人,名字叫摩耶夫人。在周朝的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佛從摩
耶夫人右邊脅骨中間,︵脅骨,是在肩下邊的骨,俗語叫肋膀骨。︶生下
一位太子。後來長大了,看見這個世界上的人,受種種苦惱,要離開這個
世界,出家去修行。到了十九歲,就出家了,情願忍耐受種種苦行,修到
三十歲,就成佛了。後來在各處地方講說佛法,勸化眾生,救度眾生,到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6

七十九歲,在拘尸那城外兩大株娑羅樹底下涅槃了。︵拘尸那,是印度國
的一個城名。︶這裏的乃至兩個字,是從前邊所說佛修的種種難行苦行,
一直到娑羅樹下涅槃,在這個中間,表顯出種種的神通來。神通,是心性
的作用,不可以猜測的,也沒有阻礙的,所以叫神通。佛的神通,有六種
的不相同。︵六種不相同,講起來都是很煩的,並且同了這第八大願常隨
佛學,沒有什麼大關係,所以都不解釋了。︶所以說佛得道成佛後,就能
夠表顯種種的神通,說到種種,就不是一種二種的神通了。︵要曉得大略
情形,可以查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節底下,有六種
神通的解釋的。︶佛不但是表顯種種神通,還要生起種種的變化哩。轉換
舊的本質,叫變,︵本質,是本來的質地。︶。本來沒有的,忽然有了,
叫化,佛的變化,有十八種的不相同,所以說佛得道成佛後,就能夠生起
種種的變化來。所生起的變化,是種種變化都有的,不是一種二種的變化。
這六種不同的神通,十八種不同的變化,聲聞緣覺也都有的,不過佛的神
通變化比了聲聞緣覺要勝過到不可以拿數目來計算的倍數了。佛不但是生
起種種的變化,還要現出種種的佛身來哩。普通說起來,總說佛有三種身:
一種叫法身。︵前邊已經講過了。︶一種叫報身,那是因為佛所修的種種
大功德,修得長久了,功德也積得多了,現出這種莊嚴的身相來,享受種
種快樂的福報。一種叫應身,那是眾生的根機緣分感動了佛,佛就現出這
種身相,到各處世界上來度脫有緣的眾生。︵佛現出三種身相,就有三種
名號:毗盧舍那,是法身佛的名號;盧舍那,是報身佛的名號;釋迦文,
是應身佛的名號。三身,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講得很詳細的。︶這
是大家說慣的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就有十種身了:第一、眾生身。
︵就是六道眾生那樣的身相。︶第二、國土身。︵就是六道眾生所依的國
土。盧舍那佛因為要應眾生的機,所以現出這種國土的身相,實在所現國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8

土的身,就是盧舍那佛的佛身。︶第三、業報身。︵因為有業,應該受業
報,所以現這種身相。︶這個身體,本來是受報的,積善業得福報,積惡
業得苦報,所以叫業報。第四、聲聞身。第五、緣覺身。第六、菩薩身。
第七、如來身。第八、智身。︵佛身所證得的真實智慧。佛的身體,完全
是圓明的智慧修成的,所以叫智身。︶第九、法身。︵佛身所證得的真實
理性。︶第十、虛空身。︵離垢染清淨二種相,沒有形相靈性的實體,雖
然沒有形相的實體,但是仍舊能夠周徧法界。︶是像虛空那樣沒有名目,
沒有形相,沒有窒礙,自由自在的身體,實在就是毘盧舍那如來的身相。
佛所以現這樣種種的身相,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看眾生的機,應該現怎
麼樣的身相,纔可以度他,佛就現怎麼樣的身相去向他說法,勸他修道成
佛。佛常常到各處各種的法會裏頭去,或是到一切大菩薩的許多法會道場
去,︵道場,是講佛道的場子,實在就是法會。︶或是到聲聞,辟支佛,
的許多法會道場去,或是到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的許多法會道場去,或
是到田主、婆羅門、長者、居士的許多法會道場去。不要說這些人的法會
道場了,就是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的許多法會道場裏頭,佛也會化現
像他們眷屬那樣的身相,或是化現別種的身相,去勸化他們的。佛只要看
見了有緣的眾生,就沒有一處不去勸化的。在像上邊所說的種種法會道場
那裏,都發出又圓轉又充滿的聲音,像天上的雷震動一樣,隨聽法眾生所
歡喜要聽的各種佛法,為他們講演,使得他們修學到成熟的地位。︵成熟
兩個字的意思,是已到了成功的地位,像種的瓜已經熟了一樣。︶佛從成
佛後,這樣毫不停歇的遊行各處,說法度生,一直到示現入涅槃,纔算功
德圓滿。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毗盧遮那。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0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0

 如是兩個字,指上邊所說的種種,都包括在裏頭了。

 像上邊所說佛從出家修學起,一直到成佛坐道場,說法度眾生,種種
的難行苦行,佛是跟隨了古佛學的,我也要樣樣跟隨了佛,安心耐苦的修
學。

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
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 塵中,是說在一切佛剎,所化成像微塵那樣細粉的裏頭。

 上邊說我皆隨學,是說跟隨本師釋迦牟尼佛修學。這一段,是說把盡
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都化成了微塵,所有在極微塵數裏頭
的一切佛,我也像跟隨了本師釋迦牟尼佛那樣的修學。還不但是這樣的跟
隨了修學哩。要曉得佛字本來就是覺悟的意思,一念覺悟,就是一佛出世,
念念覺悟,就有無窮無盡的佛出世。我念念在想佛,就是念念在跟隨了佛
修學,沒有一念不想佛,就沒有一念不跟隨了佛修學,所以說於念念中,
我皆隨學。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這一段的意思,是依照了上一段說的。上一段說,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要曉得人的一念一念,永遠不停歇的,也永遠沒有窮盡的。一念一念,既
然沒有窮盡,那末隨學,也自然跟了一念一念,永遠沒有窮盡了。這一段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2

的文字,同前邊各大願的歸結處一樣的,所以也不再多解釋了。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
 恆,是常常同了不停歇兩種的意思。順字,是依順不違背的意思。

 這是普賢菩薩第九個大願心。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大,眾生的種類,
無量無邊的多。眾生的根性,又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如果要常常依
順他們,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佛是覺悟的,已經成道的,可以跟了學的,
所以叫常隨佛學。眾生是迷惑的,有善有惡的,不可以跟隨了他們學的,
只可以依順了他們的根性是怎樣的,就隨順了他們的根性。用對他們根性
的方法,去勸化他們,使得他們容易相信,容易依從。善的,就能夠格外
善了;惡的,也能變成善了。並且這個順字,一定要分別清楚,若是碰到
做惡事的眾生,那就不但是不可以依順了他們,一同去做惡事,並且還應
該用正當的道理來,切切實實勸化他們,儆戒他們。倘然他們不肯聽,不
肯改,那末就是用威力來,強迫他們,改惡從善,也是應該的。要曉得佛
的順眾生,是佛的一片平等大慈悲心。︵平等大慈悲心,是說對了不論什
麼眾生,都發一樣的大慈悲心,沒有一些些輕重大小的分別,叫平等。︶
是一定要把所有的眾生,個個脫離種種的苦,個個得到種種的樂,纔可以
算是真實的順眾生。說到一個順字,就要常常順的。不可以今日順了,明
日又不順了,也不可以對這個眾生是順的,對那個眾生又不順了。一定要
天天順,個個順,纔可叫恆順。若是有一個眾生不依順,或是有一剎那的
時間不依順,那就不可以叫恆順了,也就不是普賢菩薩的第九大願了。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4

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
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
、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
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
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
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
、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
無想。
 卵,大的叫蛋,小的叫子。卵生,是在卵裏頭,身體生完全了,破了
卵的殼生出來的。胎生,是在胞胎裏頭,身體生完全了,破了胞衣生出來
的。濕生,是在潮濕的地方,得到了生氣,生出來的。化生,是變化出來
的。像蠶會化成蛾那樣的。兩只腳的鳥類,同了水裏頭的動物,︵動物,
就是有生命的活物。︶大半都是卵生的。人同了龍,還有四只腳的獸類,
大半都是胎生的。有些小蟲,像蜓蚰,螞蟥等,都是濕生的。旱地上的蝶
蚊蠅等,同了水裏頭的蚌蛤等,都是化生的。又天道,只有化生;人道,
只有胎生,阿修羅道,畜生道,都是四生全有的。鬼道,胎生化生都有的。
地獄道,只有化生。依字,是依靠的意思。卉,就是艸。生類,是活的東
西,有生命一類的東西,人也歸在這生類裏頭的。色身,照我們世俗人講
起來,就是我們這種有眼耳鼻舌血肉皮骨的身體;若是照佛法講起來,就
要說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身上的皮肉、筋骨、齒爪、毛髮、腦髓,都
歸在地大裏頭;膿血、精液、涕淚、涎痰,都歸在水大裏頭;暖氣、歸在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6

火大裏頭;呼吸、動作,歸在風大裏頭;說得簡單些,就只叫做四大。︶
同了色聲香味觸五塵,和合成功這個身體的。︵五塵,在朝暮課誦白話解
釋卷首,佛法大意裏頭,講得很詳細的。︶欲樂的欲字,是要同了喜歡兩
種意思。樂字,是喜歡快樂的意思。︵樂字,要在右邊下角加一圈,讀做
洛字音。︶意,就是心裏頭的意思。行,是外面做出來的行動。威,是容
貌端正嚴肅的意思。儀,是行,住,坐,臥,都有禮貌的意思。在空地上,
用竹木同了布類搭成了帳幕,︵幕,是用大幅的布張起來,可以遮蓋一切,
像篷帳差不多的。︶人就住在這帳幕裏頭,要搬遷就搬遷,容易得很的,
這個就叫營。無足的動物,是蛇一類的。二足,是人同了鳥一類的。四足,
是獸一類的。多足,是百足蟲一類的。有色,是指色界。︵從我們這個世
界下邊的最下一層地獄起,向上經過我們現在所住的世界,一直到他化自
在天,總共有六層天,都叫欲界;再上去,總共有十八層天,叫做色界。︶
這個色界上的人,只有男人,沒有女人的,所以都沒有淫慾的。不過這些
人,都還有形相顏色,可以看得見的色身,︵因為還有形相顏色,可以看
得見,所以叫色身。︶所以叫色界。無色,是指無色界。︵從色界再上去
有四層天,住在這四層天上的人,連形相顏色都看不見了,所以叫無色界。︶
有想,是指識無邊處天,因為這一層天上的人,已經是沒有形相顏色的了,
他們只依靠了五蘊裏頭的識想兩蘊做生命的,所以叫有想。︵天總共有二
十八層。這識無邊處天,是第二十六層天;上邊的無所有處天,是第二十
七層天。蘊字,是五蘊裏頭的第五蘊。想字,是五蘊裏頭的第三蘊。這些
名目,講起來很煩的,並且同了這第九大願恆順眾生沒有什麼大關係,所
以不再講了。若是要曉得詳細的解釋,可以請阿彌陀經心經兩種白話解釋
來看看,都講得很明白的。︶無想,是指無所有處天。因為這一層天上的
人,能夠伏住第七識,︵伏住,是住在那裏,不放他動的意思。第七識,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8

同了下邊的第八識,在佛法大意裏頭,都有詳細解釋的。︶可以沒有妄想
的分別心,所以叫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指非想非非想處天。︵這一層
天,是最高的第二十八層天了。︶因為這一層天上的人,都是修學定力已
經功夫很深了,能夠用他們的定力,來制伏第八識,使得這第八識像已經
息滅一樣,所以叫非有想。但是定力倘然稍稍有些不滿足的時候,這第八
識就像還有些存在,所以叫非無想。

 這是普賢菩薩第九大願。所說的眾生,真要把盡法界,盡虛空界,盡
十方剎海,種種各不相同的眾生都包含在裏頭,沒有一種眾生漏掉的。所
有卵生的,胎生的,濕生的,化生的,或是依靠了地生的,或是依靠了水
生的,或是依靠了火生的,或是依靠了風生的,還有依靠了空生的,或是
依靠了各種草木生的,像上邊所說的各種,都是種種依靠的分別。講到有
生命一類的,那就天上有六欲天,︵六欲天,總共有六層:第一層四天王
天,第二層忉利天,第三層夜摩天,第四層兜率天,第五層化樂天,第六
層他化自在天。生在這六層天上的人,都有男女情欲的,所以叫欲界,也
叫六欲天。︶人世間有四大洲。︵就是須彌山四周圍的四大洲:東邊的大
洲,叫東勝神洲。南邊的,就是我們所住的南贍部洲。西邊的,叫西牛貨
洲。北邊的,叫北俱盧洲。︶還有生羽的︵羽,就是毛,凡是鳥一類的翅
膀上的長毛,叫羽。︶、生鱗的︵生在魚類身上的,︶、生甲的︵生在龜
鼈身上的。︶,千差萬別,各式各樣,多得很哩。講到色身,有粗蠢的,
有細巧的。形狀,有竪的︵人類。︶。有橫的︵畜生類。︶。相貌,有醜
陋的,有美麗的。壽命,有長的,有短的。種族,有貴的,有賤的。心性,
有剛強的,有溫和的。知見,有邪的,有正的。欲樂,有善的,有惡的。
意行,有穩定的,有散亂的。威儀,有浮動的,有鎮靜的。上邊所說的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1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0

種,是顯明白種類的差別。講到衣服飲食,也各有珍貴的,粗劣的。一切
的一切,都像河沙那樣的多,︵河沙,是河裏邊的泥沙。︶怎樣說得盡呢?
所以都用種種兩個字來包括了。從衣服到宮殿,是說受用的千差萬別,像
上邊所說的各種各類的眾生,都住在種種的鄉村,篷帳,聚落,城邑,宮
殿,裏頭。不但是上邊所說的各種眾生,還有天、龍、八部、人非人等,
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一切的眾生哩。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
。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
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
益一切眾生。
 如是兩個字,是指前邊所說的各種各類的一切眾生。承事,是服侍伺
候的意思。伏藏的伏字,是隱瞞的意思。藏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
讀做狀字音。︶是收放珍寶衣物的庫藏。菩薩,是指發恆順眾生大願的人。
饒字,是多的意思。饒益,是很多的利益。

 像上邊所說的各種各類的眾生,應該要怎樣的隨順他們,我就怎樣的
隨順,一切都隨了他們的意思,來轉變我的隨順方法。我用種種方法服侍
他們,用種種物品供養他們。眾生雖然不是生我的父母,但是我恭敬他們,
像恭敬生我的父母一樣。眾生雖然不是教導我的師長,也不是阿羅漢,但
是我服侍他們,像服侍我的師長同了阿羅漢一樣。我的服侍他們,供養他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2

們,竟然像服侍供養佛一樣的平等隨順,沒有絲毫兩樣,所以叫等無有異。
乃至兩個字,是簡便說法,把服侍供養辟支佛菩薩都包括在裏頭了。若是
見到有疾病痛苦的眾生,我情願做他們的好醫生,給他們醫病,給他們服
藥。如果有迷路的眾生,我情願引領他們走正大的路。在黑暗的夜間,我
情願做明亮的燈光去照他們。碰到貧窮的眾生,我願意拿我所有的珍寶分
給他們,使得他們也有隱密收放珍寶的庫藏,可以永久的享用。這是照字
句的解釋,如果講得深一些,那為作良醫一句,是說生死煩惱,是眾生的
病苦,把佛法來勸導眾生,能夠斷煩惱,了生死,是良醫。不明了佛道,
是貧窮。明了自心本來是佛,就是得到了埋在地底下的伏藏了。發願常常
依順眾生的菩薩應該要像這樣的不分高下,一律平等的依順,應該要使得
一切眾生,得到很大的利益。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
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
,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 尊重承事四個字,就是要像上邊所說的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
漢,乃至如來那樣的服侍供養。

 普賢菩薩先問一句道,對佛隨順當然是應該的,但是為什麼緣故,對
那眾生要像上邊所說的這樣事事隨順呢?大家要曉得,菩薩如果能夠隨順
眾生,就是隨順供養諸佛。如果能夠尊重承事眾生,就是尊重承事諸佛。
如果能夠使得眾生生歡喜心,就是使得一切諸佛生歡喜心。因為佛是喜歡
隨順眾生的,所以菩薩若是能夠隨順眾生,就是隨順了佛的心念,所以說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4

就是隨順供養諸佛。佛又喜歡尊重承事眾生的,菩薩若是尊重承事眾生,
就是隨順了佛的心,所以說就是尊重承事如來。佛又喜歡眾生生歡喜心的,
菩薩若是使得眾生生歡喜心,就是隨順了佛的心,所以說就是使得一切如
來歡喜。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
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 體字的解釋,本來就是體質質地。諸佛如來拿大悲心為體,是說佛的
體質,完全只有這種大悲心,除了大悲心,就沒有別的體質了!所以說諸
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等正覺,就是正等正覺,不過省了一個正字罷了,
意思還是同了正等正覺一樣。成正等覺,就是成佛的意思。
 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完全是說的同體大悲。我先把同體大悲四個字講
明白了,再講經文就更加容易明白了。佛看出一切眾生的身體,同了自己
的身體,是一個身體,沒有你的我的分別的。看見眾生受苦惱,像自己受
苦惱一樣,想種種方法來拔除眾生的種種苦惱,把種種的樂趣,施給眾生,
這就叫同體大悲。︵悲心,是見到旁人苦惱,發救濟旁人的心。凡有大悲
心的也很多。不過凡夫的悲心是很小的,佛菩薩的悲心就很大了,所以稱
大悲。︶佛的所以能夠有同體大悲心,就因為佛的全體,完全是大悲心造
成的緣故。佛因為哀憐眾生,起這種大悲心,又因為有了這樣深切廣大的
大悲心,就一切都覺悟了;因為一切都覺悟了,就成了佛了。所以說佛的
全體,完全是大悲心造成的。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6

悉皆繁茂。
 曠字,是空曠的意思。曠野,是空曠荒野,沒有人住的地方。磧,是
小石塊。大樹王,是因為那種極大極大的樹,是各種樹裏頭最大的樹,所
以稱做王。︵下邊的菩提樹稱王,也是這個意思。︶繁茂,是種在泥土裏
頭的東西,長得很興發茂盛的意思。

 這一段經文,完全用譬喻方法來說的。曠野,譬喻生死。大樹,譬喻
菩提。︵菩提,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有幾種意思。可以說是無上智慧,
也可以說是無上佛道,也可以說是覺悟的意思。︶根,譬喻一切眾生。水,
譬喻佛的大悲心。枝葉,譬喻人,天,聲聞,緣覺。華,譬喻菩薩。果,
譬喻佛。這是分開了一句一句講的。若是併起來講,是說譬如在荒野地方,
沙泥石塊中間,有一株很大的樹,沒有人拿水去澆灌,當然要乾枯死了。
若是這株樹根上,有水去澆灌了,那末這一株樹的枝葉自然就會長大了,
華也會開了,果也會結了,一切都很興發茂盛起來了。這是比喻凡夫修學
佛道,就可以成佛了。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
;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
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 生同了死,是絕對相反的。一些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的,不能夠要
他生就生,要他不死就不死的。這是比喻曠野地方,儘管散種子下去,還
是不會生長的。如是兩個字,是指上邊一節所說的幾句話。

 上邊一節,所說的曠野沙磧中間,散下去的種子,只會枯死,不會生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8

長,那是天然的道理。菩提樹王,是比喻佛的。佛的所以能夠成佛,也全
靠澆灌的。佛在沒有成佛的前,同了眾生是一樣的,也是迷惑不悟的。不
過佛能夠破除迷惑,漸漸的修上去,修到功夫深了,覺悟了,就成了佛了。
所以說一切眾生是菩提樹的根,就是說眾生是佛菩薩的根本。諸佛菩薩既
然是從眾生修成的,那就可以說諸佛菩薩,就是菩提樹上開出來的華,結
出來的果了,所以說諸佛菩薩,是樹根的華果。但是要尋常的樹,生長起
來,只要澆灌些江河的水就夠了。現在要澆灌眾生的樹根,要他們開華結
果,那就一定要用大悲水,︵大悲水,是佛菩薩用大慈悲心,來教化眾生,
修學佛法。︶纔能夠使得眾生得到很大的利益。所說得到很大的利益,是
什麼呢?就是眾生都能夠修成像諸佛菩薩一樣的智慧華果,修成智慧華
果,就是修成佛,修成菩薩。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中國文,阿,是無字。耨多羅,
是上字。三,是正字。藐,是等字。菩提,是覺字。合併起來說,就是無
上正等正覺六個字。分開來講,無上,是最高最上的意思。正等,是沒有
邪見偏見的意思。︵邪見:是種種不合正當道理的見解。偏見:也可以叫
邊見,就是不正的見解,偏在一邊的見解。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彼諸佛
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一節底下,有詳細註解的。︶

 何以故三個字,是反問一句。就是說為什麼緣故,諸菩薩要把大悲水
去利益眾生,使得眾生都能夠成佛,成菩薩呢?要曉得,要使得智慧能夠
圓滿成就,一定不可以看出旁人同了我,有分別的心。一定要看出一切眾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2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0

生,都是我心裏頭現出來的眾生。眾生就是我,我就是眾生。使得眾生得
到利益,就是我得到利益。使得眾生智慧圓滿,就是我智慧圓滿。所以若
是諸佛菩薩把大悲水來利益眾生,就是諸佛菩薩自己得到利益,就是諸佛
菩薩自己能夠成功正等正覺的緣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
上正覺。
 屬字,是歸屬的意思,是我所有的意思。

 上邊說,菩薩把大悲水來利益眾生,菩薩自己就能夠成佛,照這樣說
起來,那是成佛不成佛,全靠在眾生身上了。有了眾生,菩薩纔能夠把大
悲水去利益他們,使得他們修學佛法,成佛菩薩。那是有了眾生,諸菩薩
纔能夠積這樣很大的功德,纔能夠成佛的,所以說菩提屬於眾生。若是沒
有眾生,菩薩的大悲水,就沒有地方可以去用,那就沒有方法積這樣很大
的功德,就不能夠成佛了。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
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
來。
 義,就是意思。此義,是指上邊一層一層反覆詳細所講的意義。如是
解,是指應當照上邊那樣的解釋。

 普賢菩薩又向法會的聽眾叫一聲道,善男子呀!你們聽了上邊明白透
澈所講的種種意義,應該照上邊所講的種種覺悟了解。因為對待一切眾生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2

一律平等,沒有人我高下的分別,就能夠常常隨順眾生,使大悲心漸漸的
增加長大起來,圓滿成就起來。能夠拿大悲心來隨順眾生,就是供養諸佛,
因為隨順眾生,就是隨順諸佛一樣的緣故。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
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 回字,是回轉來的意思。向字,是歸向的意思。

 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轉來歸向到某一種事情上去,叫做回向。譬如
本來向東面立的,現在回轉來,向西面立了。回向有三種,第一種,叫回
事向理,是把修的種種事相,回轉來歸向到理性上去。像前邊第三大願廣
修供養,先講財供養,就是事相;後來說到法供養,就歸向到理性上去了,
這就是回事向理。第二種、叫回自向他,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轉來歸
向到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身上去,完全把功德布施給眾生,所以叫回自向
他。第三種、叫回因向果,是起初修功德,是為了求福報,那末這個修功
德的因是求福報;後來把修求福報的因,回轉來歸向到修求成佛的果上去,
希望將來成佛,所以叫回因向果。還有一種,叫回小向大,那是起初修的
是聲聞緣覺的小乘法,只曉得自己修自己了脫生死,沒有度人的大願心的;
後來聽到了佛說大乘法,就把所修只顧自己了生死的小願心,回轉來歸向
到度人的大願心上去,專心修無上佛道了,所以叫回小向大。現在第十大
願所說的普皆回向,看了下邊一段,就都能夠明白了。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4

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
空界,一切眾生。
 禮拜,就是第一大願禮敬諸佛。隨順,就是第九大願恆順眾生。用乃
至兩個字,是包括第二大願稱讚如來,一直到第八大願常隨佛學,七個大
願在裏頭。

 所說的普賢回向,就是把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一直到第九大願恆順眾
生,所有修的大小種種功德,完全回轉來,歸向到盡法界,虛空界,所有
的一切眾生身上去。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
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
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
上菩提。
 惡趣,就是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閉字,同了關字一樣的
意思。感,是感動感應的意思。譬如說因為造了惡業的因,就會結成苦報
的果。這個苦果就是惡業感應來的。集字,是聚攏來的意思。

 這一段經文,就是上邊所說的回自向他的一種回向。要回向一定要發
願的,發願的意思,就是回向的意思。下邊所說的種種回向眾生,都是發
的把自己的功德,回轉來都歸向到眾生身上去的願,願意一切眾生常常得
到安樂,沒有種種病痛苦惱。眾生如果要做惡的事情,願意他們都做不成。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6

眾生如果要修善業,願意他們趕緊修成。眾生只修善業,不造惡業,就可
以不墮落到惡道裏頭去了,惡道就可以空了。令一切眾生不行惡法,便是
把一切惡道的門都關起來了。令一切眾生修行善業,便是把一切人道,天
道,同了佛、菩薩、聲聞、緣覺等涅槃的正當大路開闢出來了。若是一切
眾生,因為積聚了許多惡業的緣故,感應到一切極重的苦報應,︵結苦果,
就因為造了惡業,所以苦果就是苦報應。︶我都願意代替他們去受。使得
一切眾生,都可以自由自在,不受苦報的束縛。歸根結底,使他們都成就
佛道。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
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
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文字,同前邊各大願的歸結處一樣的所以也不再解釋了。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
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
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 菩薩摩訶薩,本經起頭已經解釋過。趣入的趣字,同了入字一樣的,
也是進去的意思。成,是成就。滿,是圓滿。

 普賢菩薩又叫了一聲善男子,︵有人問為什麼叫善男子的時候多,叫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8

善女人的時候少呢?這是有兩種緣故,一種是聽眾裏頭,常常是男子多,
女人少。一種是叫了男子,當然女人也聽見了,不必多叫了。︶就接上去
說道,這樣就是菩薩的十種大願,完全圓滿。若是一切修行的菩薩,都能
夠依順這十種大願,能夠趨入這十種大願,︵趨字,和走字差不多的意思。︶
就能夠使得一切眾生,個個成佛。︵這是回自向他,因為把自己所修的功
德,都歸到一切眾生身上,使得一切眾生都成佛,所以說是回自向他。︶
能夠把自己所修一切功德,完全都歸向眾生,使得一切眾生個個成佛,這
種大功,德,大到還了得麼,所以自己也就能夠隨順佛果,︵這是回因向
果。因為修的十種大願的功德,是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就成就了正
等正覺的果,所以說是回因向果。︶也就能夠成就圓滿了普賢菩薩的十種
行願海了。︵這是回事向理。因為修行人能夠依順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
一願一願修上去,便能夠把所修的功德,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合了普賢
菩薩的行願海,也合了諸佛希望眾生個個成佛的心理,這又是回事向理。
用一個海字,是因為普賢菩薩這十種大願,實在大到了不得,所以用一個
海字來比願力的大。︶因為十種大願,能夠得到成佛的果,所以你們善男
子呀,應該要把這十種大願的種種義理,完全要像上邊所講的那樣明白透
切的知道。普賢菩薩說到這裏,又叫一聲善男子,那是菩薩的大慈悲心太
切了,要聽眾格外注意的意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
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
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
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3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0

。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
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
不及一。
 上妙七寶,是金,銀,珊瑚︵珊瑚,是紅色的一種寶,出在海裏頭的,
這種寶,現在也還有的。︶,硨渠︵有些像白玉,有一條一條紋路,像車
輪印成的樣子。︶,瑪瑙︵顏色是淡紅的,形狀有些像馬的腦子。︶,赤
珠︵是紅色的珠。︶,摩尼︵是一種寶珠。摩尼,是梵語,翻譯中國文,
有幾種說法:也有翻譯做如意珠的,就是可以稱你的心,要什麼就有什麼;
這種寶珠又光明,又潔淨,污穢染不上去的,拿來放在污水裏頭,污水就
會變成清水的;這種寶珠,出在龍王或是摩竭魚的腦裏頭的,倘然人得到
了這種寶珠,就毒不能夠害他,火不能夠燒他了,所以真是極寶貴的一種
珠。摩竭魚,是一種極大的魚,身體有三四百由旬的長,最大的有七百由
旬。︶。優波尼沙陀,是一個極大的數目。爾所二字,古音讀如許。

 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善女人,是包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
優婆夷,都在裏頭的。○比丘尼,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女人。式叉摩那,是
梵語,翻譯中國文,叫正學女。凡是願受具足戒的沙彌尼,從十八歲到二
十歲的兩年裏頭,教他學六種戒法,不淫,不盜,不殺,不說假話,不喝
一切酒,不在不應該吃東西的時候吃東西,一邊教化他們學法,一邊試驗
他們能夠不能夠守住這種戒法。沙彌尼,是出家受十戒的女人。優婆夷,
是在家受五戒的女人。︶,把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化成
了極細極細的粉,像那麼多的世界,都裝滿了上等很好的寶貝,那寶貝的
多,當然不能夠用數目來計算的了!寶貝既然這樣的多,怎麼只說七種呢?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2

這是揀選寶貝裏頭最好的金、銀、珊瑚、硨渠、瑪瑙、赤珠、摩尼七種,
特地提出來說說,別種寶貝,就不必再多說了。世界說到無量無邊,不可
說不可說佛剎塵數,寶貝說到裝滿一切世界,那末世界的大,寶貝的多,
還了得麼!但是所說的還都是外財︵外財,是身體外的財寶。︶。若是再
把人天最勝的安樂,像人間的富貴壽考,天宮的種種快樂,用來布施給同
前面所說那麼多的一切世界所有的眾生,又來供養同前面所說那麼多的一
切世界的諸佛菩薩︵這是顯明受布施供養的人多。︶,並且要經過佛剎極
微塵數劫那樣長久的時期,還要接連布施接連供養,不可以稍有間斷,像
這樣大的功德,當然是大得了不得了!但是只要有人耳朵裏頭,一聽到這
十種的大願,所得的功德,就比了上邊所說的布施眾生,供養諸佛的功德,
百分不及一分,千分不及一分,那怕大到優尼沙陀分,也不及一分,這就
見得聽經功德的大,實在是了不得的。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
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
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
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部多等,
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 持字,本來是捏住的意思。受持讀誦的持字,只好當他記住的解釋。
看了書念叫做讀,不看書念叫做誦。無間,是沒有間斷停歇的意思。犯極
重罪的人,死了要到五無間地獄裏頭去。怎麼叫五無間?第一種,是時無
間。凡是到這種地獄裏頭去的眾生,日日夜夜受刑罰,要經過多少劫數,
沒有一個時候停歇的。第二種,是形無間。形,是形狀,這個地獄,四周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4

圍的牆,長有一萬八千里,高有一千里,牆是鐵的,上下中間,都是大火
不停歇的在那裏燒。有鐵床一只,橫豎各有一萬里的長,一個人受刑罰,
自己看見自己的身體,裝滿在這只鐵床上,千萬個人受刑罰,千萬個人,
也都各各看見自己的身體,裝滿在這只鐵床上,沒有兩樣的形狀︵一個人
也滿,千萬個人也滿,並且各各不妨礙,這就見得色身本來就是法身,法
法都是融通無礙的。︶。第三種,是受苦無間。地獄裏頭,種種刑罰的名
目,種種刑罰的器具,像刀山,劍樹,鑊湯,油鍋等,都要一件一件輪流
受到,接連不斷的。第四種,是趣果無間︵趣果的趣字,本來是去的意思。
趣果,是在生的時候,已經造了怎樣的罪業,死後就要趣向到應該受怎樣
果報的地獄裏頭去。︶。不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也不管是天神地鬼,
凡是造了落地獄的罪業,就一定要受這種苦報應的。第五種,是命無間。
落到地獄裏頭去的罪人,從進去的時候起,總要經過百劫千劫的長時期,
每一天一夜裏頭,總要死一萬次、生一萬次,隨死隨生、隨生隨死,不是
到所犯的罪業消滅盡了,這種苦報應永遠不會間斷的。魔,是一種惡鬼,
專門擾亂修道的人,破壞旁人做善事的。魔軍,是惡魔手下的兵。夜叉,
同了羅剎差不多的,都是惡鬼,都極兇狠的,都要吃人的,身體都很輕靈,
能夠在空中飛行很快的。鳩槃荼,毗舍闍,也是惡鬼。鳩槃荼,要吸人精
氣的。毗舍闍,要啖人的氣的。︵啖就是吃。︶部多,也是一種鬼,不過
這種鬼,不是父母生的,是化生的。飲,是喝東西,不論喝水喝湯,都叫
做飲。

 若是有人,用他極深切的信心,把這十種大願領受記住,看了書的讀,
不看書的誦,那怕極少到只寫一個四句的偈,也就可以立刻滅除五無間地
獄裏頭,極苦極苦的刑罰的。所有這個世界上的各種病痛,或是關係身體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6

上的病,因水受到的病︵因字,就是因為的意思。︶,因風受到的病,因
熱受到的病,因鬼受到的病;還有關係心念上的病,像因懼怕受的病,因
驚嚇受到的病,因憂愁受到的病,因愚癡受到的病,有這樣多的種種病,
就會發生那麼多的種種苦惱。還有像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惡業,都
可以完全消滅清淨。所有一切的魔軍、夜叉、羅剎、鳩槃荼、毗舍闍、部
多等等,要吸人血的、吃人肉的許多惡鬼,或是種種惡神,完全都遠遠的
離開這個讀經寫偈的人了。並且這種種的惡魔,有些還不但是不來害讀經
寫偈的人,並且有的時候,他們也會發起善心來,親近保護這個讀經寫偈
的人哩。這些妒忌佛法的惡鬼,都會變成了保護佛法的善神了。大家想想
看,這普賢菩薩十大願感化眾生的威力大不大呢?照上邊的種種說法,不
但是能夠感化人,並且還能夠感化極惡的惡魔,使得變成善神。若是我們
還不依照了普賢菩薩所說十大願的種種修法去修學,怎麼對得起普賢菩薩
呢?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
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
切眾生悉應供養。
 雲翳,是青雲上面遮蓋的一層烏雲︵烏雲,是淡的黑雲︶。

 像前邊所說的種種惡業都可以消滅;種種魔障︵凡是魔都要妨礙人行
善修道的,所以稱他們做魔障。︶都可以遠離。所以若是有人肯讀誦這十
個大願,不論他走到什麼世界,什麼地方去,一定沒有一些些阻隔妨礙。
譬如空中的月,透出在雲翳的外邊,雲翳就不能夠阻礙月的光了。並且諸
佛菩薩還都要稱讚他。一切天上的人、世間的人,都應該禮敬他。一切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8

眾生,都應該來供養他。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
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 善得,是說這個善男子,得到了人身,能夠把這個身體用得的當,不
是白白的有了這個人身,冤枉用的、胡亂用的,所以叫善得。微字,是微
細同了精巧的意思。色身,就是我們現在這種血肉的身體。︵在佛法裏頭
稱起來,我們這種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同了色聲香味觸五塵所成的。四
大五塵,講起來很煩的,並且同了這一段經文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解釋
了。倘然要曉得,在心經白話解釋裏頭,講得很詳細的。︶具字,同了有
字差不多的意思。三十二大丈夫相,是三十二種很好的相,又溫和,又威
嚴,又端正,又勇健,所以稱做大丈夫相。只有佛完全有這樣的三十二種
相。轉輪聖王雖然也有三十二種好相,但是比較佛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就差得遠了。

 這個讀誦十大願王的善男子,他得到了這個人身,會把這個身體用得
很正當,很合佛菩薩的心念。修學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修學普賢菩薩所有
的功德,就像普賢菩薩一樣的菩薩了。等到完全修學圓滿了,這個人不長
久就可以像普賢菩薩一樣,變成一個微妙奇巧的色身了,身體上也有三十
二種大丈夫的好相︵三十二相:一足安平相。二千輻輪相。三手指纖長相。
四手足柔軟相。五手足縵網相。六足根滿足相。七足趺高相。八腨如鹿王
相。九手過膝相。十馬陰藏相。十一身縱廣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
身毛上糜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常光一丈相。十六皮膚細滑相。十七七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4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0

處平滿相。十八兩腋滿相。十九身如獅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十一肩圓
滿相。二十二四十齒相。二十三齒白齊密相。二十四四牙白淨相。二十五
頰車如獅子相。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十七廣長舌相。二十八梵音
深遠相。二十九眼色如紺青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十一眉間白毫相。
三十二頂成肉髻相。這三十二種相,如果都把他解釋清楚,實在太煩了,
並且同了這一段經文,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只把三十二種名相提出來,
只要大家曉得三十二大丈夫相,是那些什麼相就是了。○大丈夫,是方正
勇健的人,修行正道勇猛不退的人。︶。這個讀誦普賢菩薩大願的人,也
就完全有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不就同了普賢菩薩一樣了麼。大家倘然羨
慕普賢菩薩,要想像普賢菩薩一樣的特別好相,就應該趕快的修學普賢菩
薩的十大願,不要錯過了,懊悔來不及的。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 勝族是貴族,就是俗人所說的大戶人家。

 若是這個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的人,這一世上沒有受到像上邊所說的
那種好果報,他到了下一世,不論生在人道或是生在天道,他終是生到貴
族人家去的,不會落到下賤人家去的。

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
外道。
 制伏,是止住壓住的意思。外道,是不合佛法的教。不合真理的法,
在佛法外立出什麼法來,或是立出什麼教來,都叫外道。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2

 這個修學普賢菩薩大願的人,不但是永遠不會墮落到惡道裏頭去,並
且還能夠破壞所有一切的惡道。能夠遠離一切的惡友,能夠制伏一切的外
道,不放他們妨害修正道的人。

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
供養。
 師子,就是獅子,是獸類裏頭最大最兇猛的,所以稱他王。摧伏,是
用威勢來壓伏的意思。堪字,是可以的意思。

 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的人,能夠破除一切煩惱得到自由自在,像獅子
能夠用威勢來壓伏各種獸類一樣。這種修法的人,不但是能夠破除煩惱,
還可以享受一切眾生的供養哩。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
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
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
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
得往生極樂世界。
 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佛法裏頭講起來,這六根,
是一個人同外面境界接觸的機關。有了這六根纔成了一個人,所以稱這六
種東西,是成人的根本。輔字,是幫助的意思。輔相,就是幫助國王管理
全國一切事情的宰相。大臣,是國王手下高級的官。極樂世界,就是西方
極樂世界︵因為那個世界,只有種種樂趣,沒有苦惱的,所以叫極樂世界。︶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4

也叫淨土︵因為那個地方完全是清淨的,沒有一些些污穢的,所以叫淨
土。︶。阿彌陀佛在那裏做教主︵極樂世界的好處,斷斷乎不是在這本普
賢行願品白話解釋裏頭,所以能夠講得完的,若是要曉得詳細些,可以請
一本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來看看,就可以大概曉得一些了。︶。

 這個讀誦普賢菩薩十大願的人,到了他壽命快要完了的時候,最後的
一剎那,所有眼、耳、鼻、舌、身、意,一切的根,完全散的散了,壞的
壞了︵譬如眼睛光散了,就看不見了;耳朵聾了,就聽不見了。︶。一切
的親戚本家,完全丟棄了,離開了。那怕做國王的,到了這個時候,一切
的威勢都完全退失了。平常跟隨他的,輔助他的宰相,同了種種很大的官
員,京城裏頭,王宮裏頭,凡是國王所有的象、馬、車、乘︵古時國王出
來,坐大的車,就用象來拖的,所以國王不但是養馬,還要養象哩!車,
是小的車。乘,是大的車。︶,很值錢很奇異的珍寶,寶庫裏頭,有秘密
藏放的金銀,像這樣一切的一切,到了臨死的時候,就沒有一個人,一件
東西,還跟住他一同去的。只有這個大願王,永遠不拋棄,永遠不離開的。
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終是在這個讀誦十大願的人的前面,引導了
這個人,在一剎那極短的時間裏頭,就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看這本
白話解釋的各位男女居士們,看了上邊所說的種種,我想起來,一定大家
都很羨慕的了,那末奉勸各位趕緊讀誦修學,勿再拖延耽誤了。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
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
,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6

 到已,是已經到了極樂世界後。端嚴,是端正莊嚴的意思。授字,是
給他的意思。記,是記名,就是為他題一個名號。凡是菩薩還沒有成佛時,
先受佛的記名,吩咐他將來成了佛,叫什麼名號。把名號記好,等到將來
成了佛,就稱這個已經記的名號。

 這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到了極樂世界後,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同
了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裏頭,
稱觀自在菩薩的,請一本心經白話解釋看看,就明白了。︶、彌勒菩薩等
︵彌勒菩薩,將來接續釋迦牟尼佛,做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的。︶各位大
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的人,品位有九等的分別。品位最高的,可以就
見到佛;品位最低的,要經過十二大劫,蓮華纔能夠開放,這個往生的人,
纔能夠見到佛,不是個個往生的人,都一到極樂世界,就見到佛的。這裏
說的即見,那是到了極樂世界就見到佛的。修學十大願王的人,品位一定
是很高的,所以一到極樂世界,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加一個等字,是
不獨是上邊所說的各位大菩薩,還有許多菩薩都包括在一個等字裏頭了。
這各位大菩薩的顏色相貌,都是很端正莊嚴的,功德也都是完全圓滿的,
大家都圍繞住了阿彌陀佛。這個往生的人,自己看見自己,就在蓮華裏頭
生出來,承蒙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親自為他授記,將來成什麼佛,或是成
什麼菩薩。

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
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 億字,有十萬、百萬、千萬、萬萬,四種的說法。照阿彌陀經白話解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8

釋裏頭,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的億字,是照一千萬算的,所以這裏的億
字,也算他是一千萬。

 這個往生的人,得到了佛的授記後,經過了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的時
劫,普徧的到十方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世界去,用他智慧的力量,依順
了眾生的心念,眾生喜歡得到怎樣的利益,佛就給眾生怎樣的利益。

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
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
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 菩提道場,是佛成道的地方。根性的根字,就是善根惡根的根。性字,
是人的性質性情。劫字下加一個海字,是時劫多到不可以用數目來計算了,
祗好拿海來比喻了。

 這一位得授記的人,像上邊所說的經過了長久又長久的時劫,周徧到
廣大又廣大的世界,一心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他所積的功德,當然大到不
可以計算了,所以沒有多少長久的時候,就可以坐到菩提道場裏頭去,降
伏一切的魔軍,就成佛了。成了佛以後,就要轉妙法輪。演講佛法,使得
佛剎極微塵數世界上的眾生,大家也都發菩提心,各各隨他們善根的深淺
厚薄,性質的溫暴智愚︵性,是性情。質,是質地。能夠發菩提心的人,
一定是溫和有智慧的,決不會有惡性的。不過深厚溫智,也各有高下的分
別的。︶,教化他們,使得他們都修學成功。像這樣的教化眾生,一直要
教化到未來的時劫完盡,大家都曉得未來的時劫那裏會完盡呢?這是表示
沒有休止的意思。像這樣長久到沒有窮盡的時劫,普徧的使得一切眾生,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5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0

不漏去一個,都得到利益。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
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
 受持的受字,是領受的意思。持字,本來是捏住的意思,這裏是當做
記住不放的解釋。

 普賢菩薩又向法會裏頭的聽眾,叫一聲善男子道:上邊所說佛剎極微
塵數的眾生,若是聽到了,或是相信了這十種大願王,就領受了,記住了;
或是看了書讀,或是不看書默念,到各處去向人傳說。這樣的大功德,沒
有什麼可以拿來譬喻,只有佛能夠知道,除了佛,就沒有人能夠知道了。
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
,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
 諦字,是真實不虛假的意思。

 普賢菩薩又向法會裏頭的聽眾說道,我上邊所說這十大願的功德,你
們聽到了,千萬不可以有一些些疑惑的心念,千萬不可以疑惑不會有這樣
大的功德。因為有了一些疑惑,就不會切實的信了。不信了,就一定不肯
讀誦受持了。你們都應該要真實的領受我所講的十大願。並且領受了就能
夠讀,能夠讀了,就能夠誦︵這個誦字,應該要當做能夠背的解釋。︶,
能夠誦了,就能夠記住不忘。照了普賢菩薩所說的種種修法,而且還能夠
寫出來,到各處地方去,說給大眾聽。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2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
,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
,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 福聚,是積聚起來的福。獲字,本來是捉的意思,這裏是得到的意思。

 所說的這些人,是包括前邊聽聞、讀誦、受持、書寫、廣為人說的人,
同了相信這個大願王的人,受持,讀誦,書寫,到各處地方去,普徧演講
的許多許多人。這些人,只在一轉念的時間,就能夠把前邊十大願所講的
種種行願,完全圓滿成就。所積聚的福德,有無量無邊的多。能夠在煩惱
大苦海裏頭︵眾生所以受到種種的苦,都是從煩惱上生出來的,所以叫煩
惱大苦海。拿大海來比煩惱,這個煩惱的多,還可以說麼。︶,把受苦的
眾生,一個一個都提拔他們出來,救濟他們,使得他們遠遠的離開這個大
苦海,都能夠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
言。
 重字,要在左邊下角加一圈,讀做從字音,是重複的意思。宣字,是
傳佈開來的意思。

 爾時兩個字,是指普賢大菩薩,把十大願的種種修法,詳詳細細講圓
滿了的時候。菩薩的心,實在太悲切了,還恐怕一切聽眾裏頭,或是聽了
前邊的長文︵長文,是句子有長有短的,像前邊已經講過的許多經文。︶,
還有不明白的,所以把前邊長文裏頭所講的意義,用說偈頌的方法︵頌字,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4

是稱讚稱頌的意思。頌有八種:第一種、叫孤起。是開頭就說偈頌,沒有
長文的。第二種、叫重頌。是因為聽眾到法會遲了,沒有聽到已經說的法,
所以用偈頌來補說,使得後到的聽眾,也仍舊可以聽到。第三種、叫複頌。
是先講的話,或者講得深了些,有些聽眾不能夠明白,所以再說一遍稍稍
淺一些的,使得聽的人,都能夠懂得。第四種、叫廣頌。是長文裏頭所講
的,或是簡略了些,不很詳細,所以再說偈頌,把長文裏頭,己經說的意
義,說得更加詳細透澈些。第五種、叫略頌。是長文裏頭已經講得很明白
的,所以偈裏頭,不過大略說說了。第六種、叫結頌。是把長文來做一個
結束,使得讀誦的人,容易記住。第七種、叫超頌。是偈頌在長文前邊先
說的,所以叫超頌。第八種、叫追頌。是長文在前,偈頌在後,這是最普
通用慣的。︶。普賢菩薩在沒有說偈的前,先用法眼普遍的觀察,在法會
裏頭,十方世界的各類眾生︵眼有五種,凡夫的眼叫肉眼。天人的眼叫天
眼。緣覺聲聞的眼叫慧眼。菩薩的眼叫法眼。佛的眼叫佛眼。佛五眼都有
的,菩薩有法眼以下的四眼,緣覺聲聞有慧眼以下的三眼,天人有天眼肉
眼。凡夫只有肉眼。︶,喜歡聽菩薩說偈頌,或是不喜歡聽,還要曉得聽
眾的心理,喜歡聽什麼法的偈頌,所以在沒有說的前,先向各方觀察一下,
纔可以依順眾生的心願,說眾生所喜歡聽的法。○長文說到這裏,已經圓
滿了,下邊就是說偈頌了。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禮剎塵佛。
 人師子,是說人道裏頭的師子王︵獅子,是百獸的王,佛是九法界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6

王,所以佛經裏頭,常常拿獅子來比佛的。︶。剎塵身,剎塵佛,是把一
個佛剎,化成像微細的灰塵那樣細小,這個塵的多那還了得麼,現在自己
的化身同了佛,都有這樣的多。

 從這裏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句起,一直到迴向眾生及佛道,總共四十八
句,分做八段都是偈。這個開頭的八句偈,是頌讚十大願裏頭的第一個大
願「禮敬諸佛」的。照十方世界說起來,世界外面還有世界,本來已經是
無窮無盡的了,況且每一個世界,就有無數的微塵,每一個微塵裏頭,又
各有無窮無盡廣大無邊的世界,像這樣一重一重的世界,怎麼算得出數目
來呢?第一第二兩句用所有兩個字,把十方一重一重世界裏頭所有的佛,
完全包括盡了。講到三世,又是過去的前,還有過去,永遠推算不到開頭
的;未來的後,還有未來,也永遠推算不到結底的。像這樣的三世裏頭,
所包括的時劫,實在是無窮無盡的。這樣無窮無盡的三世時劫,完全都在
我們眼面前的一念裏頭,一念裏頭,可以收盡三世的時劫,念念裏頭,又
各各都可以收盡三世所有的一切時劫,那末這三世的時劫,也是重重無盡
的。這樣重重無盡的世界上,重重無盡的時劫裏,所有出現的佛,還有數
目可以計算麼,用一切兩個字,也是完全包括的意思。第三第四兩句說,
我用清淨的身業、口業、意業三種,向那無量無邊的一切諸佛,完全禮拜
到沒有遺漏一尊佛。有人問禮拜諸佛,只是一種身業,怎麼講到口業意業
呢?要曉得修普賢行願的人,不論在什麼地方,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三
業清淨的。就像在禮佛的時候,不但是身體端正,心意裏頭,也一定是至
誠恭敬的,沒有別種妄念的,那就是意業清淨了。口裏頭除了稱念佛的名
號,或是讚歎佛的功德,一定不會有旁的閒話的,那就是口業清淨了,所
以叫三業清淨。後邊四句的意思,是說這都是依靠了修普賢行願的大威神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8

力,纔能夠把自己的一個身體,化現出無量無邊的化身來,在所有十方三
世一切佛的面前,都有自己現出來的化身,並且所現出來的化身,又一個
一個的各各化出像把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化成極細的細粉那麼多的化身
來,每一個化身,又各各向那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極微塵數的一切諸佛,
都周徧禮拜到,像這種大行大願的威神力,真是不可思議的了。修這樣禮
佛法門的人,在禮拜的時候,心裏頭應該想我們這個法會,是自己的心性
造成的。心性的量,廣大到無量無邊的,所有十方三世的一切法,完全都
收在現前一念的心性裏頭的,心性有大智慧的光明,能夠周徧照到一切的
法界,所以面前這個法會,可以比做天宮裏頭寶珠網上的摩尼珠一樣,光
光相照︵光光相照,是這顆珠的光,照那顆珠的光,那顆珠的光,照這顆
珠的光。︶,重重無盡的。所有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在這
法會裏頭現出相來。我的一個身體,也因為光照了的緣故,現出了無窮無
盡的身相來,只要我的本身在這裏禮拜。那些現出來的身相,也各各都在
向那無窮無盡的諸佛禮拜,能夠像這樣的修學禮拜,纔可以算是普賢行願
的禮敬諸佛了︵偈,同了長文的意義,大半都是差不多的,解釋的話,當
然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前邊長文已經解釋過的,在這裏偈裏頭,就簡單講
講,不再詳細講了。像名詞等,如果前邊已經解釋過的,也就不講了,如
果前邊長文裏頭,有漏講的地方,或是沒有詳細講明白的,那末就在這偈
的︹釋︺裏頭補講,所以有些地方解釋得很詳細,有些地方解釋得很簡單,
就是這個緣故。︶。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6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0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 處字,是居住的意思。音聲同了功德的下邊,都加一個海字,是形容
又多又大的意思。

 這八句偈是讚頌第二大願稱讚如來的。第一句,是說在一粒極細小的
微塵裏頭,有像把一切世界,完全化成微塵那樣多的佛。要曉得一粒微塵
裏頭,有這樣多的佛,並不是把微塵的相放大,也不是把諸佛的相縮小,
微塵還是極細小的,諸佛還是極高大的,這種道理,是很深妙的。因為一
切法的相,沒有不是從自己的真心裏頭變現出來的,無論那種相,都是自
己全分的心量︵分字,要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份字音,也就是份字的意
思。︶,這種全分的心量,經論裏稱做法界,所以說法法都是法界,也就
是說法法都是全分的心量。這法界是包含所有一切法的,十方世界的體量,
同了一粒微塵的體量,同是全分的心量,同是法界,實在是一樣的。所以
這個相見得大,那個相見得小,都是眾生分別執著的顛倒見解︵執字,本
來是捏住的意思,執著,是固執不圓融的意思。顛倒見解,是不正的見解,
是顛顛倒倒的妄想。︶,完全是虛妄的,同了真實的道理,不相應的︵相
應,是譬如東邊敲一下鐘,西邊有鐘的應聲,叫相應。如果東邊敲了鐘,
西邊沒有鐘的應聲,就叫不相應。︶。譬如一面鏡子,掛在沒有障礙遮隔
的地方,凡有這面鏡子所照得到的景象,或是東西,不論比鏡子大多少倍,
完全都可以收在鏡子裏頭的。若是講起相來,那末鏡子是很小的,怎麼能
夠把比鏡子大的東西,收到比東西小的鏡子裏頭去呢?照這種譬喻看起
來,就見得小的相,收容大的相,真有這種事情的。第二句,是說像微塵
數那樣多的佛,各各住在一切菩薩的法會裏頭。所有無窮無盡的法界,都
化成微塵數的世界,也都是像微塵數那樣多的佛,住滿在各處法會裏頭,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2

這是可以深信切信的。這樣許多許多的佛,各各發出像海水那樣多的音聲
來。在這種聲音裏頭。又各各說出無量無邊絕妙的話來稱讚諸佛,並且不
是一日一月,十年百年,也不是一劫兩劫,百千萬億劫,可以讚歎盡的,
一直要接連不斷的讚歎到所有未來的一切時劫,完全過去。試問未來的時
劫,是永遠沒有窮盡的,那末讚佛也就永遠沒有窮盡了。佛的功德極深極
大,沒有數目可以計算,所以也用一個海字來譬喻。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供養諸如來。
 最勝,是最好的意思。伎樂,是吹的、彈的、敲的,各種樂器。勝解
的勝字,是因為懂得不容易懂的道理,所以說是勝。解字,要在右邊上角
加一圈,讀做懈字音,是懂得明白的意思。

 這一段,是頌第三大願廣修供養的。前八句,是財供養。後四句,是
法供養。第一句,是說拿許多最好的華,結成一種裝飾用的鬘,還有各種
音樂、塗香、傘蓋,像這樣種種最好的莊嚴物品,我都拿來供養諸佛。最
好的種種衣服,最好的種種香,像末香、燒香等一切香,同了燈燭,各種
供養的物品堆積起來,樣樣都是多到像須彌山那樣的高、那樣的大,我完
全拿來供養諸佛。我用我很明白種種道理的心,深切相信所有一切的世界,
都可以化成無量無邊的微塵,一粒一粒的微塵裏頭,都可以各各收盡無量
無邊的世界,這樣重重無盡的世界相,完全在自己現前一念的心裏頭,所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4

以說是廣大。這種極深極深的道理能夠解悟,所以說是勝解。一切三世佛,
就是這重重無盡的微塵世界裏頭。所有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諸佛,我都用
普賢行願的威神力用心觀想,覺得所有的一切諸佛,都在我自己的眼面前,
我就普賢的供養,能夠修學像這樣的普賢行願,纔可以叫做真供養如來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 由字,同了從字一樣的意思。

 這四句偈,是頌第四大願懺悔業障的。一個人自從有這個身體到現
在,一世一世,有修善業的時代,也有造惡業的時代,在六道輪迴裏頭轉
來轉去,真有不可說不可說的次數了。並且凡夫不明白因果報應的道理,
大概總是惡業多、善業少。一世一世所積的惡業結算起來,還能夠算得清
楚麼?要曉得一個人的造種種惡業,究竟怎麼樣造出來的呢?那就不論怎
樣的人,沒有不是從貪得的心、發火的心、愚癡不明白道理的心上,發生
出來的。這三種都是造惡業的根,有了這三種根,從身口意三種上造出惡
業來了。這三種造業的根,又要算這個意是根裏頭的根了。因為生惡業的
根就是意,有了惡的意,纔會從身體上、口裏頭,造出種種的惡業來了。
這貪瞋癡三種惡根,是從一個人有了身體就有的,所以說是無始︵始字,
是起初開頭的時候。無始,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頭的,所以只能夠說無
始。︶。既然從無始起,就有貪瞋癡三種惡根,那末從根上發出來的惡業,
也當然自從無始就有的了。這種惡業,若是有體質或是有形相的,那真可
以說比須彌山還要高大哩!到了受苦報應的時候,還受得清楚麼?真又可
以說無終的了︵因為永遠受不完,所以叫無終。︶。所以我從無始到現在,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6

所造的一切惡業,我從現在起,依靠了普賢菩薩的威神力,誠心誠意,完
全痛切的懺悔淨盡,不讓一些些的惡業,還存留在我的身上。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 二乘,是緣覺同了聲聞。

 這一段,是頌第五大願隨喜功德的。第一句,是說六道的眾生。第二
句,是說小乘的聖人賢人。凡是緣覺沒有證到辟支佛,聲聞沒有證到四果
阿羅漢的,都還沒有斷盡思惑︵見思惑,是見惑,同了思惑兩種,這兩種
迷惑,都是很有力量的。見惑,就是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五
種利使。思惑,就是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五種鈍使。聲聞證
到了初果須陀洹,見惑就斷盡了。思惑裏頭的五鈍使,來得細,迷惑得深,
所以要證到了初果,方纔能夠慢慢的斷,等到斷盡了,就證到了四果阿羅
漢了。這見思惑,如果要詳細講,是很煩的,並且同了這一段經文,沒有
大關係,所以只大略講講。如果要詳細曉得,在朝暮課誦時的佛法大意裏
頭,講得很明白的。︶,還是要用修學功夫的,所以叫有學。並且還只能
夠稱賢人,不能夠稱聖人哩!緣覺已經證到了辟支佛,聲聞已經證到四果
阿羅漢的,那是見思惑完全斷盡了,都已經到聖人的地位了,就可以稱聖
人了,並且不要再用修學的功夫了,所以叫無學。第三句,是說十方一切
的佛同了菩薩。第一句的十方兩個字,是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句,所說
的二乘同了諸佛菩薩,都在裏頭的。並且雖然只說十方,一定三世也包括
在裏頭的,決不是只有十方沒有三世的,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願願都是盡
界量的。︵界量,就是法界的量。法界是無量無邊沒有限制的,那裏有量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8

呢?所說的盡界量,實在就是沒有量可以盡的意思。所以普賢菩薩的大願,
是十方重重無盡的世界,三世重重無盡的時劫,都完全包括盡的。︶所以
不能夠單單說,在一世上的一切諸眾生,應該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
在六道輪迴裏頭的一切諸眾生,所有十方三世一切的眾生,有學無學的二
乘,一切諸佛菩薩,各有各的功德。雖然菩薩所修的功德,不及佛所修的
功德大;二乘所修的功德,不及菩薩所修的功德大;眾生所修的功德,不
及二乘所修的功德大;那怕眾生所修的,是極小極小的人天福報功德,我
也沒有不向他們深心切意的隨喜的。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 世間燈,是譬喻佛的。因為燈照了黑暗的地方,黑暗就會變成明亮,
這是譬喻佛把佛法來教化眾生,可以照破眾生心裏頭的種種黑暗︵心裏頭
的種種黑暗,就是種種迷惑煩惱,不明白正當的道理,一切違背佛法的事
情,都包括在裏頭的。︶,變成明白覺悟,所以稱世間燈。

 這一段是讚頌第六大願請轉法輪的。第一句,十方所有四個字,是把
十方世界的佛,都包括在裏頭的。第二句,是說現在剛剛修成的佛。第三
第四兩句,是說我向十方世界早先已經修成的佛,同了最近修成的佛,都
懇切的勸,至誠的請,求一切諸佛,到各處去說無上高妙的佛法。有人問,
為什麼不普徧勸請三世諸佛一同轉法輪︵轉法輪,就是說無上高妙的佛
法。︶,單單只勸現在剛剛修成的佛呢?要曉得十方重重無盡的微塵世界
裏頭,一念一念都有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微塵數的佛,出現在世界上,倘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7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0

然不是像普賢菩薩那樣的用廣大勝解心去請,怎麼能夠一切佛都勸請到,
沒有漏去呢?早先成道的佛,普賢菩薩大概都已經勸請過的了,所以現在
又勸請剛纔成道的佛。並且剛纔成道的佛,尚且都勸請,那末從前成道的
佛,更加一定都勸請的了,不必說得了。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 涅槃兩個字的解釋多得很的。有的說就是不生不滅,有的說就是滅度
︵滅,是說滅見思,無明,塵沙三種惑。度,是說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
○三種惑,兩種生死。在佛法大意裏頭都有詳細解釋的。因為同了這一句
偈沒有什麼大關係,所以不解釋了。︶,有的說就是圓寂。︵這是依照了
六祖壇經裏頭,六祖所說的圓明常寂照的意思。這一句,圓明常寂照,是
說心性本來是圓滿光明,真常不變的。雖然是寂然不動,却能夠徧照一切
法界,雖然是能夠徧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靜不動的,這是無上的涅
槃相,凡夫不懂得這種道理,就說是死了。○真字,是真實的意思。常字,
是常住的意思,就是常常是這個樣子的。︶

 這一段,是頌第七大願請佛住世的。這裏的諸佛兩個字,是把十方三
世一切的佛,都包括在裏頭的。佛成道後,就證到了兩種大果,一種叫無
上大菩提,一種叫無上大涅槃︵證到就是修滿了這種功夫,修到了這種地
位的意思。菩提涅槃上邊都加無上大三個字,是稱讚菩提同了涅槃的功德,
又大又高的意思。︶。證到了這種大果,纔能夠隨自己的意思,要現生相,
就現生相,要現滅相,就現滅相。講到實在,那是生也沒有生,滅也沒有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2

滅,總是圓明寂照的妙用。第一句,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到了化度眾
生的機緣盡了的時候,就要示現這種涅槃的相了。雖然曉得一切的佛,都
是常常住在眾生的世界上,沒有一尊佛入涅槃的,但是一現了這種涅槃的
相,就有一部份的眾生,看不見佛,聽不到佛說法了。像我們的本師釋迦
牟尼佛,明明的現在還是在七寶莊嚴的靈鷲山,同了諸大菩薩,說種種深
妙的佛法︵這是根據佛說的妙法蓮華經上的話。各位居士,萬萬不可以疑
惑的,我那裏敢隨便亂說,招受大罪業呢?︶,但是到印度去朝禮靈山的
男女居士們,只看見一座荒山,那裏還能夠看見佛的形相,聽到佛說法的
聲音呢?所以佛示現涅槃,總是眾生福薄業重的苦,普賢菩薩大慈大悲,
哀憐十方世界的苦惱眾生,所以至誠懇切的到十方世界去,周徧勸請一切
諸佛,不要示現涅槃的相。第三句,是表顯明白請願的意思。求佛長久住
在世界上,要同了十方一切世界微塵數那樣長久的時劫。為什麼要請佛住
在世界上這樣的長久呢?這都是因為要求佛永遠不停歇的說法,使得所有
的一切眾生,都聽到了佛法,下了成佛的種子,一天一天的修學上去,那
種子就可以像一株樹那樣的,一天一天大起來,就可以結成大果,了脫生
死,成就佛道的大利益。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 善根,就是指十大願。因為十大願,都是成佛的根,所以就叫做善根。

 這一段,是把第一大願至第七大願,合併起來總頌一遍。又把善根兩
個字來收束七種大願,一齊歸到回向上去。還有一種說法,是把這一段偈,
分做明頌暗頌兩種,明頌,是頌第十大願普皆回向。暗頌,是把第八大願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4

常隨佛學,第九大願恆順眾生,都包括在第十大願普皆迴向裏頭了。開頭
的所有兩個字,同了第三句末後諸善根三個字,是把上邊的七個大願,都
包括在裏頭的。第一句的禮,就是第一大願禮敬諸佛。讚,是第二大願稱
讚如來。供養佛,就是第三大願廣修供養。第二句,就是第七大願請佛住
世,同了第六大願請轉法輪。第三句隨喜,就是第五大願隨喜功德。懺悔,
就是第四大願懺悔業障。十種大願雖然只說了七種,但是每一種大願裏頭,
都還包括著別的種種善根的,所以說諸善根。現在把這種種的善根,一齊
拿來迴向一切眾生,使得一切眾生大家都種下善根,並且還把種種的善根,
一齊拿來迴向無上佛道,願意一切眾生早日成佛︵從偈的第一句,所有十
方世界中起,一直到第一段迴向眾生及佛道,總共四十八句。在朝暮課誦
白話解釋裏頭,也有詳細解釋的,可以請一本來,一同看看。︶。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 習字,同了學字一樣的意思。天人師,就是佛。因為佛是天道同了人
道的大導師︵導字,是指導的意思。︶,所以稱天人師。意樂兩個字併起
來︵意樂的意字,是意思同了心念。樂字,要在右邊下方加一圈,讀做洛
字音︶。是意思同了心念裏頭都很快樂,不是身體上快樂的意思。

 這一段是頌第八大願常隨佛學的。所說跟隨佛學,並不是跟隨一尊二
尊佛,是所有十方一切的佛,我都跟隨了學的,我願意跟隨了學習普賢菩
薩種種圓滿的行願,還要供養已經過去世的十方許多佛,同了現在世的十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6

方許多佛,未來世的十方許多佛,凡是出現到世界上來的佛,我都要誠心
供養的。佛本來是為了要教化天道、人道等各道的眾生,纔修成佛的,所
以稱天人師。眾生都能夠發願,常常跟隨了佛,修學普賢菩薩的行願,還
要發願供養十方三世的一切佛,他們的意思裏頭,都非常的快樂,並且這
種快樂,是快樂到不可以拿說話來形容的,所以叫圓滿。我願意普徧跟隨
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學習修行佛道,很快的能夠成佛。︵成就
大菩提,就是成佛。︶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 獲得兩字,是得著的意思。正法利,是正法的利益︵正法,就是佛法。︶

不是邪法的利益。無餘,是說煩惱完全淨盡,沒有一些些的餘存。

 這一段是頌第八大願恆順眾生的。所有十方的一切佛剎,又廣大,又
清淨,又莊嚴。莊嚴上邊加一個妙字,就是莊嚴裏頭,還帶有奇異巧妙的
意思。在許多很大的菩提樹王下面,有諸佛在那裏用修佛道的功夫,諸佛
的四周圍,還有許多法會圍繞著。十方所有的一切眾生,都願意修普賢菩
薩離開種種憂愁患難,常常得到安逸快樂的行願。還要得到又深又正的一
切佛法的利益。種種煩惱滅除淨盡,安住在沒有餘存一些煩惱的境界裏頭。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8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 宿命的宿字,本來是老,舊,同了已經過去的意思。宿命,是六通裏
頭的一種通︵六通,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其土眾生常以清旦一節底
下,有詳細解釋的。︶,不論是自己的,或是旁人的事情,不論是這一世
的,前一世,前十世,前十百千萬世前的事情,都會曉得,就叫宿命通。

 有一部佛經,叫十地經。裏頭也說到十大願的:一供養,二受持,三
轉法輪,四修行二利,五成熟眾生,六承事,七淨土,八不離,九利益,
十成正覺。從這一段偈起,一直到下邊第十段偈,都像頌讚十地經裏頭的
十大願的。這個第一段偈,同了十大願裏頭第二大願受持相合的。普賢菩
薩說道,我為了願意修行佛道,一世一世在六道裏頭轉的時候,都能夠記
得隔世的事情,所以一經轉到了人道裏頭,常常出家修持清淨的戒法。無
垢,就是無垢戒︵守戒守得清淨得很,一些沒有染污。︶。無破,就是不
破梵行戒︵梵行,是修行修得非常的清淨,一些不犯戒法,就叫不破。︶。
無穿漏,就是不缺漏戒︵不缺漏,是守戒守得很周密,沒有一些些違犯戒
法,像一件東西,一些不缺少,一些不破漏。︶。修戒能夠修到無垢,無
破,無穿漏,那纔可以稱做淨戒了。天、人、夜叉、鳩槃荼,一直到人同
了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的言語,都是各種音聲的,你聽不懂我的話,我
聽不懂你的話。我在修行的時候,要用佛法來救度眾生,當然所講佛法的
話一定要使得大家都懂得,那就不能夠不依照了眾生各別的音聲,講給大
家聽,使得大家都可以聽得明白。

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8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0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 波羅蜜,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波羅,是彼岸,就是那邊的世界。蜜,
是到。就是從這邊苦惱的世界,到那邊快樂的世界去。也可以翻譯做度眾
生的度字的,所以六波羅蜜,也可以說六度的。

 這一段,同了十大願裏頭的第四大願修行二利相合的︵惑業同了魔
境,是二害,現在修到了二害都得著解脫,就二害變成二利了。︶。第一
句說到勤修,是常常不停歇的修,修到功夫深了,各種波羅蜜︵波羅蜜,
還有十種的說法:一施波羅蜜,二戒波羅蜜,三忍波羅蜜,四精進波羅蜜,
五靜慮波羅蜜,六般若波羅蜜,七方便善巧波羅蜜,八願波羅蜜,九力波
羅蜜,十智波羅蜜。從第一施波羅蜜,至第六般若波羅蜜,就是六波羅蜜。
從第七方便善巧波羅蜜,至第十智波羅蜜,因為解釋起來太煩了,並且同
了這一段偈,沒有多大關係,所以不再解釋了。○六度,在朝暮課誦卷首
佛法大意裏頭,有詳細註解的。︶,自然很精進了,不會夾雜別的亂念頭
了,所以叫清淨波羅蜜。修波羅蜜,是修脫離有生死的世界,到涅槃的世
界去,所以一邊修,一邊還要常常記牢發修成佛道的願心,不可以有一剎
那的時間忘掉的。凡有可以障礙我修行心的妄想,或是可以染污我清淨心
的事情,都完全要滅除淨盡,不可以放他留存一些,那末一切神妙的修行
功夫,修行功德,都可以成功了。如果修行的時候,忘掉了發這個修成佛
道的願心,那末隨便你修什麼功夫,都要變成種種迷惑,同了魔鬼的境界
了。那末要滅除障礙垢污,用什麼方法可以滅除清淨呢?這就要對什麼病
發什麼藥了。修波羅蜜的人,所以忘失菩提心,發生障礙垢污,都為了有
種種不正的見解,遮蔽了他的清淨心的緣故︵蔽字,也是遮蓋的意思。︶。
所說不正的見解,大略說起來叫六蔽。因為不正的見解,把修行人本來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2

清淨心,遮蔽覆蓋住了,所以叫六蔽。這六種蔽,第一是慳貪。慳,是氣
量小。貪,是貪得貪多的意思。有了慳貪的心,就可遮蔽第一波羅蜜布施,
使得這個布施的事情,不肯做了。第二是破戒。有了破戒的心,就可以遮
蔽第二波羅蜜持戒,使得這個戒,守不住了。第三是瞋恚。瞋恚兩個字,
都是發火的意思。有了發火的心,就可以遮蔽第三波羅蜜忍辱︵忍字,是
忍耐的意思。辱字,是蹧蹋的意思。忍辱是凡有人向我說蹧蹋我的話,或
是向我做蹧蹋我的事情,我都能夠忍耐,不同他計較。︶,使得這個忍耐
的心,不生出來。第四是憐念。憐念是用私情用得太多了,用了私情,就
不論碰到什麼事情,都要生退縮的心了,就可以遮蔽第四波羅蜜精進,使
得不生勇猛向前的心了。第五是散亂。有了散亂的心,就可以遮蔽第五波
羅蜜禪定,使得不能夠修習定功了。第六是愚癡。有了愚癡的妄念,就可
以遮蔽第六波羅蜜智慧,使得不明白正法,不了解真理了。所以修十大願
的人,最要緊是心意清淨,那怕一剎那的短時間,也不可以忘失修佛道的
正念。能夠像這一段偈的前四句所說的那樣修,那怕造了迷惑的業,或是
發現了魔鬼境界,也都仍舊可以得到解脫,不受束縛的。末二句,是譬喻
蓮華,雖然生在水裏頭,但是不著水的。日同了月,雖然看起來像是停住
在空裏頭的,但是日月實在並不停住在空裏頭的。這種譬喻,都是說惑業
魔境,雖然在人世間出現,但是人能夠修普賢行願,可以不染著他們的迷
惑,在人世間得到解脫,不受束縛的。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恆無盡。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4

 等字,是一樣的意思。群生,就是眾生。

 這一段同了十經裏頭的第五大願成熟眾生相合的。成熟眾生,就是教
化一切眾生,使得一切眾生,都能夠修成佛道︵成熟,就是成功,譬如樹
上生的果子熟了,就算種成功了。︶。一切眾生,所受的一切惡道的苦惱,
完全要除滅,不但是除滅一切的苦惱,還要把一切的快樂,都施給眾生。
並且除苦給樂,不是短時間的,也不是一處地方的事情。照時間的長久講,
直要經過剎塵劫的時劫;照地方的廣大講,直要周徧到十方世界,所有給
眾生的種種利益,是永遠沒有窮盡的。我常常依順了一切眾生的願心,一
直到未來的一切時劫窮盡的時候︵說到未來的時劫,那裏會有窮盡呢?這
兩句的意思,就是說時劫,永遠沒有窮盡。︶,常常不斷的修學,普賢菩
薩那樣廣大的願,就能夠修到圓滿無上的佛道了。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 同行者的行字,是動作的意思,也可以說就是修行的意思。同行是一
同修行,加一個者字,就是一同修行的人。集字,是聚集攏來的意思。集
會,就是大家聚集在一個會裏頭。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裏頭的第八大願不離相合的。不離,就是不離開佛
和菩薩。所有同了我一樣修十大願的人,不論在什麼世界,什麼地方,我
常常同了他們聚集在一處法會裏頭,大家一同修學這十大願。大家在法會
裏頭修學的時候,各人的身業、口業、意業,都是一樣的很至誠恭敬,沒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6

有一些些差別的。所有普賢菩薩十種的行願,不論是修福報的、或是修智
慧的,或是修成佛的,種種的修法,都完全修學,絕不會漏去一願不修的。
所有教化我,使得我得到利益的善知識,把普賢菩薩種種的修行方法,明
明白白的教我。並且願意常常同了我,聚集在一處地方的法會裏頭,我就
常常生出喜歡快樂的心來了。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 佛子有三種說法:一,眾生受過佛所說的戒,將來總有一天成佛的。
二,凡是菩薩都可以稱佛子。因為菩薩能夠繼續佛的種子,使得佛法不斷
絕。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的。因為有這三種緣故,所以都可以稱佛子。
菩提兩個字,是覺悟的意思。加一個行字︵行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
讀做恨字音。︶,是修成佛的意思。普賢道,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裏頭的第一願供養相合的。是說修大願的人,願
意常常見到諸佛,同了許多佛子,圍繞了諸佛,發供養大願心的人,都用
很多很廣大的供養品,來供養諸佛,同了諸佛子。說到廣大的供養,有六
種:第一,是心大。能夠供養諸佛的人,他所發供養諸佛的願心,是很大
的,常常不間斷的供養,永遠沒有疲倦厭煩的心。第二,是供養的物品大。
財供養,法供養,一切都很完備的。第三,是福田大︵福田是所修的一切
福報,就是供養佛的功德。譬如下福報的種子,在田裏頭慢慢的會生長起
來,種子下得多,譬如種的田大。︶。第四,是收攝普賢菩薩十大願的殊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8

勝功德大︵收攝,是完全依了十大願的修法,修學成功了,像把十大願都
收受去了一樣。殊勝兩個字的意思,是特別的大,不是尋常的大。︶。第
五,是因大。就是第七句普賢菩薩所修的佛道,非常的清淨。所修的菩薩
因清淨,所以結的菩提果也非常的清淨。第六,是時大。常常不停歇的供
養,一直供養到未來的時劫完盡。未來的時劫是沒有完盡的,說供養到時
劫完盡,就是永遠供養,永遠沒有停止的時期,還是誠誠懇懇,一些沒有
疲勞厭倦的態度。並且還願意常常修持諸佛種種的妙法,巴望一切菩薩,
譬如都從光明裏頭,顯現出他們修道的功行來。歸根結底,普賢菩薩的十
大願,都要常常修習,一直要修到未來劫窮盡,纔可以停止。試問未來劫
有窮盡的時期麼?未來劫沒有窮盡的時期,那就修習也永遠沒有窮盡了。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 諸有的有字,是有生死有因果報應的意思。有三有,四有,七有,九
有,二十五有等各種。在佛經裏頭,說到有字,大概都是說九有的,所以
把九有來講講。別的各種有,不常見到的,所以不講了。九有,是欲界,
色界,無色界三界裏頭的九種地,是世界眾生的依報︵依報,是身體外所
享用的種種,像衣食住一切東西,都是人所依靠了生活的,所以叫依報。︶。
從阿鼻地獄起,一直到第六層的他化自在天,都是欲界,叫五趣雜居地。
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五道眾生,夾雜住在裏頭的,所
以叫五趣雜居。色界的十八層天,分做四種地。初禪的三天,叫離生喜樂
地,因為離開了欲界去受生,覺得心裏頭歡喜快樂得很;二禪的三天,叫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19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0

定生喜樂地,因為是從禪定裏頭生出來的,所以有一種特別的歡喜快樂;
三禪的三天,叫離喜妙樂地,因為離開了那種麤相的歡喜心,得到一種微
妙的樂處;四禪的九天,叫捨念清淨地,是說捨去三禪的快樂,心念裏頭
清淨了。無色界的四天,分做四種地。空無邊處天,就叫空無邊處地;識
無邊處天,就叫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天,就叫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
天,就叫非想非非想地。功德藏,是藏放功德的寶藏︵這個藏字,是譬喻
的意思,不是真的把功德藏放在什麼器具裏頭。︶。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裏頭的第九願利益相合的。就是說我生在眾生所住
的各種地中間,所修的福德智慧的事業,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修到定力,
慧力,種種方便,斷盡煩惱,能夠自由解脫的時候,就可以得到藥樹王同
了如意珠那樣的解脫身相了︵藥王樹,是一種最上等的藥樹,樹根生在地
土裏頭,很深很深的;樹枝樹葉,四面散布開來很茂盛的;根幹枝葉都可
以拿來醫治各種病症的,嗅到這種樹的一些香味,或是觸著到身體上,都
是很有益處的;菩薩要救眾生的種種苦難,就在六道中間,現這種身相,
用大悲心來薰身,救眾生苦難,所以叫藥樹王身。又像如意寶珠,能夠隨
意散落無窮無盡的苦難珍寶,要什麼就有什麼,譬如菩薩用大慈心來薰身,
給眾生種種的快樂,所以又叫如意藥王身。︶。像上邊所說的種種福報,
因為修了無窮無盡的功德,纔能夠得到的。並且不論時期多麼的長久,所
得到的利益,都能夠周徧到各處地方。一微塵中間,有像微塵那樣多的佛
剎。一個一個佛剎中間,又有心思想不到那麼多的佛。一尊一尊的佛,都
住在各處的一切法會裏頭。我看見無窮無盡的佛,常常在演講成佛道的方
法,使得一切眾生,都得到成佛的無上大利益。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2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修行經劫海,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三世一切諸如來,
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 毛端的端字,本來是毛的尖頭,很細小的意思。這裏的毛端,也是說
一種極細小的東西,同了微塵差不多的意思。六個海字,都是形容又大又
多的意思。意樂,是眾生意想裏頭,覺得快樂。辯才,是話說得巧妙,旁
人說不過他,也辯不過他的意思。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頭的第三大願轉法輪相合的。所有十方世界的許多
佛剎︵上邊加一個普字,是說所有十方世界的許多佛剎,都普徧的包括在
裏頭,沒有遺漏一個佛剎的。︶,多到像毫毛那樣的多,一根一根的毛尖,
都還要經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長久。所有一切佛世界,同了人世間
的國土,我都要周徧的去修行,一直經過許多許多的時劫,都是為了要請
諸佛轉法輪、勸化眾生,救度眾生的緣故。一切諸佛說起法來,所講的話,
都是非常的清淨︵語清淨,是佛所說的話,都是清清楚楚,講修成佛的道
理,修成佛的方法,不夾雜別種話的。︶。佛說話的聲音、各處地方的聲
音,完全有的,所以各種人聽了,都像他們自己說的話一樣的聲音,隨順
聽的人說慣怎樣的話,就聽到是怎樣的聲音。譬如人世間的人聽了,就覺
得是人世間的話;天上的人聽了,就覺得是天上人的話;我們中國人聽了,
就像中國話;外國人聽了,就像外國話。所以不論那一道的眾生,聽佛的
話,沒有聽不懂的。並且還能夠使得眾生聽了,各各的意思裏頭,都覺得
非常的快樂。佛的口才非常的好,佛說起法來,沒有人能夠同了佛辯論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4

也沒有人能夠辯論來勝過佛的。三世一切諸佛︵上邊說十方的佛,這裏說

三世的佛,實在說三世,就包括十方在裏頭,說十方,就包括三世在裏頭。︶
在十方諸佛剎,同了人世間各國的國土裏頭,說無窮無盡高妙的話,都是
為了講演佛法精深的道理,高妙的旨趣,我都用很深切的智慧力,周徧的
深入了解。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 深入,是一路修上去,修進去,修到很高很深的意思。如幻的幻字,
有變化的意思,也有虛假的意思。能夠做幻術的人︵幻術,是一種虛假的
法術,就是出戲法。︶,就會從沒有變出有來,或是拿一種不論什麼東西,
變出人或是變出畜生來,像真的人或是真的畜生一樣。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裏頭的第七大願淨土相合的。偈文雖然沒有說明白
是讚頌淨土,但是這八句文字,卻包含著七種淨土的意義在裏頭,所以知
道是淨土願。第一句到第四句,是說第一種同體淨︵同體,是體性相同的
意思。像水裏頭波的體性,不是同了水一樣的麼?又像人身上四肢的體,
不是同了身體一樣的麼?所以叫同體淨。○四肢,就是兩手兩足。︶。第
五第六兩句,是說第二種自在義淨︵自在義,是說心已經離開了煩惱的束
縛,可以自由自在的意思。︶。第七句,是說第三種因淨。因又有二種:
一叫生因︵生因,是生果的因,像草木的種子,就是草木的生因。︶,像
維摩經上說,布施是菩薩淨土,就是說布施可以莊嚴淨土的意思,那末布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6

施就是淨土的生因了。二叫依因︵依字,是依靠的意思。︶,依因又有二
種:一種叫鏡智淨識,是自受用土所依靠的因︵鏡智,是說智慧光明得很,
像明亮的鏡一樣清淨。就是佛四智裏頭的第一種大圓鏡智。淨識,是識見
清淨得很。實在鏡智同了淨識,意思差不多的。○四智,在朝暮課誦白話
解釋暮時課誦末後,有詳細註解的。︶。一種叫後智通慧,是他受用土所
依靠的因︵後 智,也叫後得智,同了根本智,恰巧相反的。根本智,是離
開了沒有分別的念頭,只有這個自然有的智慧,所以也叫無分別智。後得
智,是有了根本智的後來纔得到的,所以稱後得智。通慧的通字,就是神
通。慧字,就是智慧。種種神通,都是依了智慧做實在的體性的,所以叫
通慧。實在通就是慧,意義是差不多的。受用土,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
二種分別。自受用土,是報身受用的國土。他受用土,是初地以上的菩薩
所變現的淨土。○初地菩薩,在佛法大意裏頭,有詳細的解釋的。︶。自
受用土,同了他受用土,都是一切諸佛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相淨︵相淨,
是相清淨,也就是諸佛境界清淨。︶。第八句,包括三種淨在裏頭的。如
幻,是說第四種果淨。果又有二種:一所生果,就是相淨。二示現果,是
碰到什麼機緣,就現什麼奇妙的相。解脫及威力,是說第五受用淨,也就
是受用淨土。要得到受用淨土,一定要修到所有的過失完全離去,所有的
功德完全成就。現在說解脫,是解脫煩惱,煩惱能夠解脫,就是離過。所
說威力,是有威勢的能力,就是成德。照十地經,原來的文句,這一句有
眷屬兩個字,沒有威力兩個字。有眷屬,就是第六住處眾生淨。第七相淨,
就是諸佛的境界淨,已經包括在第四果淨裏頭了。這一段裏頭的各種名詞,
已經都解釋清楚了,現在再把文句解釋一遍,更加可以明白了。我能深入
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的兩句,是說我能夠一直進到未來的許多時劫,
所有一切未來的時劫,都在我一念裏頭。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8

入的兩句,是說不但是未來的時劫,那怕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一切的
時劫,因為也都在我一念裏頭,所以我也能夠推進到無窮無盡的時劫裏頭
去。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的兩句,是說我在一個念頭裏邊,
見到三世所有的佛。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的兩句,是說我也
常常到佛的境界裏頭去,覺得佛的境界,有無窮的變化,竟然像幻術的變
化,一樣非常的解脫,沒有一些些的煩惱,所以一切的過,都能夠離開,
並且還有很大的威嚴,很大的能力,所以一切的德,都能夠成就。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
我皆深入而嚴淨。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 塵剎,是說像微塵那麼多的佛剎。照世燈,是說佛的光像燈那樣的照
在黑暗的地方,黑暗就可以明亮,譬喻佛教化了愚癡的眾生,愚癡眾生就
可以覺悟。群有,同了前邊有過的諸有一樣的意思。詣字,是去同了到兩
種意思。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裏頭的第六願承事相合的︵承事,是奉承服侍的意
思,就是承事一切諸佛。︶。第一句,說於一毛端極微中,是一根毫毛的
尖頭極微細的,像微塵差不多的。第二句,出現三世莊嚴剎,是說在一根
毫毛尖上邊,出現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很莊嚴的佛剎,那是淨土的一切
相,都包括在裏頭了。第三句,十方塵剎諸毛端,是說毫毛的多,竟然像
十方塵剎一樣的多︵佛剎像微塵那麼的多,所以叫塵剎,並且還不是一處
地方的塵剎,還是十方世界所有的塵剎。︶,這一句說的相,竟然是無量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0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0

數的相了。第四句,是說這樣多的佛剎,我都要深深地了解,都要到那裏
去,並且還要修到很深的地位︵深入,有兩種。一是智深入,那是用智慧
來明白了解諸佛的道理;一是身深入,那是這個報身,修到極莊嚴的佛剎
那裏去。︶。到那裏去做什麼呢?是要使得這些佛剎,更加莊嚴,更加清
淨,像所有未來的諸佛,成佛道、轉法輪、覺悟世界上一切的眾生。第七
第八兩句,是說等到佛所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就示現涅槃相了。佛有八
種相,涅槃相是最後示現的相︵第一相,降兜率。住在兜率天四千歲,見
得到娑婆世界去度眾生的時機已經熟了,就從兜率天乘了白象降世。第二
相,入胎。從摩耶夫人的左脇進到胎裏頭去。第三相,住胎。在摩耶夫人
胎裏頭,行住坐臥,一天六個時辰,向諸天說佛法。第四相,出胎。四月
八日,在藍毗尼園裏頭,從摩耶夫人右脇生下地來。第五相,出家。十九
歲出家,佛看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忽生忽滅,沒有一剎那的時間定住的,
所以就從王宮裏頭出來,到山裏頭去出家學佛法了。第六相,成道。佛經
過了六年的苦行,在菩提樹下,就得道成佛了。第七相,轉法輪。成道後,
或是在天道,或是在人道,說佛法度眾生,一直經過五十年。第八相,入
滅。佛到八十歲的時候,在娑羅雙樹底下,示現涅槃的相。︶。像佛有這
樣種種的現相,我都要到佛那裏去,同了佛時時親近,修學佛法。

速疾周神通力,普門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清淨一切善業力,
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 疾字,同了速字一樣的,都是快的意思。普字,本來是周徧的意思,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2

也可以說用這一門,普徧深入一切法門中去,所以叫普門,也可以叫普法。
覆字,本來是蓋在上面的意思也有保護的意思在裏頭。勝福的勝字,是說
這種福特別的大,特別的好的意思。摧字,是毀掉的意思。集字,是聚集
攏來的意思。

 這一段同了十地經裏頭的第十大願成佛相合的。願意同了法界眾生,
大家都能夠得到正等正覺,意思就是願意大家都成佛。第一句,是說神通
力又快又周徧。第二句,是說大乘力能夠周徧的,深入一切法門裏頭去︵大
乘力,就是大乘佛法的大力量,不是小乘佛法的小力量。佛菩薩是大乘,
緣覺聲聞是小乘。︶,將來都可以成佛。第三第四第五三句都是說的實諦
︵所見到的理,真誠切實,叫實諦,所以可叫真法。但是法如果不真,就
不可以叫實諦。︶。說實諦,可以使得聽的人容易覺悟。第三句是說普徧
修學智慧同了行為的功德,這種功德的力量,都是很大的。第四句,是說
威德,同了神通,普覆覆護一切眾生的大慈力。第五句是說又周徧,又清
淨,又莊嚴,特別好的大福報力。︵就是成佛的福。︶第六句是說沒有執
著,沒有依傍的大智慧力。因為有所執著,有所依傍,便不是大智慧了。
第七句是說定力,慧力,方便力,威神力,完全都有,就可以說種種的佛
法了。第八句是說能夠普徧積集佛道的力,就可以接續佛種,不致於斷絕
佛種了。第九句是說依靠了大的智慧,來清淨一切善業的力量。第十第十
一兩句是說能夠把在心念裏頭的一切煩惱完全摧滅,在身外邊的一切邪魔
完全降伏的力量。第十二句是說上邊所說的十一種力,都能夠修到了,那
是普賢菩薩所修的種種功德的力,也就是都圓滿了,這便是圓滿普賢行願
的力量。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4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三世一切諸如來,
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 海,又深又大,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沒有比海更大的了,拿海來比願
的大這種大願,還了得麼!並且不是一種二種願像海那麼大,是所發的一
切願都像海那麼大,海水那麼多哩!

 這一段是像總結前邊十地經裏頭的十大願。有海字的八句,是結前邊
的九大願。第一句,普能嚴淨諸剎海,是結第七淨土願。能夠普徧的莊嚴
清淨一切的佛剎,就是使得所有的國土,都變成淨土。第二句解脫一切眾
生海,是結第五成熟眾生願。能夠使得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就是眾生
都成了佛了,所以說是成熟。第三句善能分別諸法海,是結第三轉法輪願。
分別,是明白透澈的意思。能夠明白透澈一切諸法,都是佛宣講出來的佛
法,眾生聽了佛的宣講,纔能夠明白佛道。能字上邊加一個善字,是說佛
說法教化眾生,很柔順巧妙明顯的意思。第四句能甚深入智慧海,是結第
二受持願。受持的受字,是受佛的教化,持字,是自己用修行的功夫,深
入兩個字,照俗語說起來,就是進去的意思。深入上邊加一個甚字,是進
去得極深的意思。在修行的時期,能夠把自己的心思,完全用到智慧裏頭
去,那就沒有修不成的。第五句普能清淨諸行海,是結第四修行二利願。
二利,是解脫惑業同了魔境二種害的。除害,就是得利益,所以叫修行二
利。惑業魔境,都能夠解脫,那是所修的一切行,自然都清淨了。第六句
圓滿一切諸願海,是結第九利益願。所說的利益,是求眾生的利益,不是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6

求自己的利益,求利益的時間,是沒有窮盡的;求利益的地方,又是很周
徧的。願發得大、發得多,利益自然能夠圓滿了。第七句,親近供養諸佛
海,是結第六承事,第二供養二願。親近,就是承事。要親近諸佛,就應
該要奉承服侍諸佛了。要奉承服侍諸佛,也自然應該要親近佛了。所以文
字雖然只說親近供養。實在是承事也包含在裏頭了。第八句修行無倦經劫
海,是結第八不離願。意思是說我不論生在什麼地方,不論是諸佛菩薩,
或是善知識,或是同修學的人,我永遠同他們在一處修行,我永遠不離開
他們,並且同他們很親近、很和氣,儘管時間很長久了,經過了像海水那
樣多的時劫,我也沒有一些些厭倦的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四句,是
結第十成正覺願。所有三世一切諸佛,所修最高最上成佛的各種行願,我
都誠誠懇懇的去供養,圓圓滿滿的去修持,學普賢菩薩一樣的行願,一直
修到覺悟成佛。前三句,是說修行的因,非常的圓滿。末一句,是說究竟
學了普賢菩薩的修行方法,能夠修到了成佛的果。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
願諸智行悉同彼。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 長字,要在左邊上角加一圈,讀做掌字音。長子,是年歲最大,道德
最高的兒子。︵雖然說長子,但是不像俗家那樣自己生的兒子,纔能夠接
續。傳佛法的人,就稱他做佛的長子,這是傳法的子,不是傳宗接代的子。︶
智行,是智慧同了修行的功夫。復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負字
音。︶同了亦字差不多的。亦復然,是也是這個樣子的意思。同等,是一
樣的,沒有高下的意思。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8

 一切諸佛,都有道德高尚,修行功夫很圓滿的長子。這一位佛的長子,
他的名號叫普賢。加一個尊字,是尊重恭敬的意思。我現在把所修的功德
善根,完全迴向於普賢菩薩︵諸善根,就是一切功德善行。︶。願意把我
的智慧,功德︵行,就是修的功德。︶,完全都像普賢菩薩一樣,這就是
回因向果。還願意身口意三業,常常清清淨淨,沒有一些些染污。一切諸
行,一切佛國,也都清清淨淨,沒有一些些染污。像上邊所說那樣的智慧,
纔可以號稱普賢。我願意同了普賢菩薩一樣,沒有高下。這偈文本來是普
賢菩薩說的,但是又說願意和一切如來的長子普賢菩薩,智慧功德一樣平
等,這裏就證明,佛佛道同的道理。

我為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
未來際劫恆無倦。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 文殊師利,就是文殊菩薩。了達,是明白的意思。

 我為了要把普賢菩薩所修的種種功行,同了文殊師利菩薩所發的種種
大願,完全學習得非常的清淨。︵學習得非常的清淨,就是學習到程度很
高的意思。︶兩尊菩薩所有的事業,我也要學習到圓滿的地步,沒有一些
些不學到的。並且要一直學習到未來的時劫,沒有一些些厭倦的心。我所
修行的佛法,一切都要完全修到沒有限量的。所以能夠得到沒有限量的種
種功德,安安穩穩的留住在所修的一切行業裏頭。︵行業,是修行的事業。︶
所有一切的神通力,都能夠明白曉得。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非常的勇猛
有力;普賢菩薩的智慧行業,也同了文殊師利菩薩一樣的。我現在把我所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1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0

修的一切功德善根,都回向於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常常跟隨了他們,修
學他們所修學的一切。這一段是讚頌普賢菩薩的行,同了文殊師利菩薩的
願的。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 殊字,本來是不相同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特別的意思。殊勝,是比了
特別的還要勝過。

 三世諸佛所稱讚的,這樣最尊最妙的許多大願心。我現在把所修的許
多功德善根完全迴向,這種迴向,為的是得到普賢菩薩那樣特別高妙的功
德。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淨,
我時於勝蓮華生,親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 有惡業的人,到臨死的時候,無論這一世或是前一世、十世、百世,
所造的惡業,都在這個人的眼面前,現出種種可怕的形狀來,這個人看見
了,就驚嚇到了不得,那裏還有投生到安樂世界去的心念,更不必說往生
西方了!這種可怕的形狀,都可以阻礙他投生到善道去的,所以叫障礙。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2

︵障字,就是阻礙的意思。︶可以阻礙的形狀多得很,說也說不完的,所
以叫一切諸障礙。安樂剎,是安樂的佛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利樂兩個
字是利益同了安樂的意思。咸字,同了皆字一樣的意思。覩字是看見的意
思。菩提記是佛為了這個往生的人,記將來成佛的名號。俱胝,是一個很
大的數目。一個俱胝,已經算不清是多少了,何況百俱胝,何況還不是一
個百俱胝,是無數的百俱胝,那裏還可以計算呢?

 願意我到了壽命完盡的時候,所有可以障礙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
切惡魔境界完全除滅。當面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我,我即刻就可以往生西
方極樂世界。我已經生到了極樂世界,這上邊所說的種種大願,都可以完
全修學圓滿,決沒有留剩一些些不圓滿的。我的大願,既然都修成了,我
就要巴望一切眾生界的眾生,都可以通通得到利益同了安樂。西方極樂世
界的一切法會,都是很清淨的。我在那個時候,就在很奇妙的蓮華裏頭生
出來了,親眼見到佛的無量數的光。我就在佛的面前,承蒙佛的大恩,授
記我成佛的名號。我受記了成佛的名號,我就化了無數目可以計算的身相。
智慧力量也都廣大到了不得,周徧到十方世界去,勸化救度一切的眾生,
使得一切眾生界都得到很大的利益。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 世界,就是世間。

 上邊所發的種種願。一直要到虛空世界,完全沒有,眾生同了惑業煩
惱,也完全沒有。像這樣一切的一切,都沒有窮盡的時候,我的願心,也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4

是沒有窮盡的時候。要曉得虛空世界、眾生惑業,煩惱等一切,那裏會有
窮盡的時期!若是一切都沒有窮盡的時期,我的願心,也就常常不會窮盡
了。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 勝字,是一個好字眼,看用在什麼地方,就解釋做什麼意思。願王,
是願心大到了不得,所以稱做王。仰字,是仰起了頭盼望的意思。加一個
渴字,是形容盼望的心非常的深切,像口渴極了,急急要喝水一樣的意思。
彼字,是指前四句經文所說的功德。
 十方所有多到無邊無際的佛剎,拿了許多許多很莊嚴的寶貝,來供養
一切的佛。再拿最好最妙的安樂,來布施給天道人道的眾生。把所有一切
的佛剎,都化成了像微塵那樣的細小,要經過這樣多的時劫。若是有人對
這樣深切的大願,一聽到耳朵裏邊,能夠生出信心來,要求得最高妙的佛
道,像口渴的人,盼望有水可以喝到一樣的急,這個人一定會得到最高最
大的功德。比了上邊所說,拿許多許多珍寶,來供養十方無量無邊佛剎裏
頭的佛還要勝過。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 惡知識同了善知識,恰巧相反的。善知識,是勸化人信佛做好人的;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6

惡知識,是勸人謗佛做壞人的。︵謗字,是說壞話的意思。︶具字,是有
的意思。

 假使有人聽了這十種大願,生起信心,一心求菩提道,這樣就叫永遠
遠離惡知識。不薰染著他們的惡習氣,惡知識遠遠的離開了,那就所見到
的人,都是善知識了。大家往來的人都是善知識,那就不會薰染著惡知識
的惡習氣了,祇有一天一天的薰染善知識的善行了。善行薰染得多,那就
只會積善業,不會積惡業了。不積惡業,就可以永遠離開一切的惡道了。
見到的善知識多了,就一定有佛弟子在裏頭,能夠來勸導學習佛道,那就
可以見到諸佛無量無邊的光明了。自己的智慧也就可以開發了,有了智慧,
那末像普賢菩薩那樣最高最妙的大願,就完全都會發生出來了。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 勝壽命,是很長很長的壽命,很長很長的壽命,是不容易得的,所以
叫善得。

 這個人得到很長很長的壽命,不受到病痛,是常常很安樂的,所以叫
善得。這個人生到人世界裏頭來,不受苦惱,是常常得到樂報的,所以叫
善來。這個人不長久就會修佛道,發大願,成功像普賢菩薩那樣深切的修
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 往昔,是從前的意思。這裏的一個由字,是因為的意思。五無間,是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8

五種永遠受苦沒有間斷的地獄。︵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裏頭,有詳細解釋
的。︶

 從前因為沒有智慧的力量,所以造了極惡的五種永遠受苦,沒有間斷
的惡業。雖然已經造了這五種極惡的業,應該要永遠受苦,沒有停歇的報
應,但是只要能夠念這個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只要轉一個念頭的短時間,
就會極快極快的把這種應該要墮落五無間地獄的極重的惡業,極苦的惡
報,完全消滅淨盡了。

族性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 族,是一族一族的人。姓,是一姓的人。種,是一種一種的人。類是
一類的人。容,是面貌。色,是皮色。摧,是毀壞消滅的意思。堪,是可
以擔當的意思。

 他的宗族,他的姓,他的種類,他的容貌,他的顏色,他的形相,他
的智慧,都是極為圓滿。天魔外道,不能夠摧害他。這種人實在夠得上受
三界眾生的供養。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 菩提樹,是一種很大的樹,出在中印度的摩伽陀國。魔眾,是說許多
魔鬼。含識,就是有情的,︵有情,是有情感的意思。︶所以六道眾生,
都稱含識。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2 9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0

 菩提樹所以稱大樹王,不但是因為這種樹特別的大,還因為釋迦牟尼
佛在沒有成佛的前,苦修了六年,忽然覺悟,想到過去的一切諸佛,都到
菩提樹下去降伏許多魔鬼,修成佛道的,所以就到尼連河去,削髮沐浴,
坐在菩提樹下成佛。這四句偈就是讚歎聽到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生起
信心來,求菩提道的人,他能夠很快在菩提樹下,降伏種種的魔鬼。魔鬼
既然降伏了,就很清淨了,就可以一心修道成佛了。成了佛,就可以轉法
輪,勸化眾生,使得一切的六道眾生,都普徧的得到無窮的利益。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惟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 讀誦受持,都是自己修行,不過受持還包括用功學習的意思在裏頭。
演說,是宣講給大眾人聽。

 若是有人把這種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自己念誦學習,還要向眾生演講
勸化。修了這種功德,就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果報;這種果報,只有佛能夠
證明白,決定能夠得到極尊極高的佛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 少分的分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份字音。少分,就是全部份
裏頭的一小部份。

 若是有人念誦這種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我只說一小部份的善根︵就
是說一小部份的願心。善根就是大願。︶,只要一念之間,就可以圓滿一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1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2

切的功德︵所說的一切,就是眾生大家都有的各種願心。︶,圓滿成就眾
生的清淨願心。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 溺字,是沉在水裏頭的意思。無量光佛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因為
阿彌陀經上,有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的一句經,所以可以說就是西方極樂世
界。

 普賢菩薩這種非常深妙的修行功德,當然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特別的福
報,我都拿來代一切眾生回向。我願意把沉溺在苦海裏頭的一切眾生,希
望他們普徧的趕快到西方淨土去。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
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
 菩薩摩訶薩,是梵語,翻譯中國文,就是大菩薩。這裏的清淨兩個字,
是沒有一些些別的念頭,夾雜在裏頭的意思。清淨偈,是完全讚頌十大願
王的,不夾雜一些些別種意思在裏頭的。已字,是完了,停歇了的意思。
踴躍,是高興得了不得,竟然蹤跳起來了。

 在那個時候,普賢大菩薩在佛的面前,把這種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說
完了︵大字上,加一個廣字,是又大又多的意思。︶。善財童子聽了,歡
喜到了不得,不知不覺的蹤跳起來了。所有各處來到法會裏頭聽普賢大菩
薩說十大願王的一切菩薩,無量無邊的多,也都是大大的歡喜。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3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4

如來讚言:善哉善哉!
 佛菩薩不論稱讚什麼人,或是什麼事,總是說善哉善哉的,實在是同
了在家人,說妙極妙極一樣的意思。

 這一品經文,所說的是行願。能說的是普賢菩薩。所引導眾生的,是
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能夠引導眾生的,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佛聽了普
賢菩薩再三再四的勸化眾生,也覺得歡喜得很,稱讚普賢菩薩演講得好,
所以說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
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 諸聖者,是許多聖人。在佛法裏頭,凡是阿羅漢,緣覺,菩薩,都可
以稱聖人的。法門,同了單用一個法字,意思是一樣的。

 佛在那個時候,就向許多聽法的聖人,同了許多大菩薩,演說如是不
可思議,解脫境界的勝法門的時候︵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在解釋經題裏頭,
已經詳細講過的。︶。

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
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
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
眾。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5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6

 在一個法會裏頭,無數的聽眾中間,分開菩薩歸菩薩的座位,比丘歸
比丘的座位,金剛歸金剛的座位。每一類的聽眾,就在他們一類裏頭,推
舉一位,或是數位,數十位做領眾,這領眾的人,就稱上首。賢劫,是一
個中劫︵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一句底下解釋劫字,很
詳細的。︶。中劫,有成,住,壞,空四種。已經過去的住劫叫莊嚴劫;
未來的住劫叫星宿劫;現在的住劫就叫賢劫。在這個賢劫裏頭,有一千尊
佛出世,所以稱讚這一劫叫賢劫,也叫善劫。一生補處,大略講講,是就
在這一生可以補到佛位︵倘然要明白詳細,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其中多
有一生補處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灌頂,是印度的天竺國王,接
王位的時候,用東南西北四大海的水,灌在王子的頭頂上,就叫灌頂。密
宗的禮節裏頭︵佛教分別好多宗派的,有密宗,相宗,禪宗,律宗,淨宗
等種種名目。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的,就叫淨宗。︶,也有灌頂的。灌頂
的名目很多的,有傳教灌頂,受教灌頂,滅罪灌頂,成就灌頂,求果灌頂
等,大略說說,曉得些名目罷了,不能夠詳細解釋了。

 這一段經文,是結束聽法的人,總共分做四起,文殊師利菩薩做上首
的一起,有許多大菩薩,同了修行已經成熟的比丘六千人︵成熟,同了成
就差不多的,就是已經快要修成功的意思。︶。彌勒菩薩做上首的一起,
有賢劫時代的一切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做上首的一起,有許多一生就可
以補到佛位的菩薩,同了許多安住在灌頂位的菩薩︵安住灌頂位,是指有
受灌頂資格的大菩薩。︶。還有十方種種世界的菩薩,都普徧的來集會,
像海水那麼多的一切佛剎,化成了微塵那麼多的大菩薩,又是一起。

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並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7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8

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
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
 世主,是世界上的主,像天上的天帝,人世界的帝王都是的。

 舍利弗聽到佛弟子馬勝說的一個偈,就證得了須陀洹果。智慧是很了
不得的,所以稱他大智。目犍連的神足,最了不得︵神足,在阿彌陀經白
話解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句底下。講得很明白的。︶,能夠飛行到十
方世界去的。在他們兩位大菩薩做上首的一起裏頭,有許多的大聲聞,同
了天道人道的一切世界上的帝王,又有天上的人、龍、夜叉、乾闥婆、阿
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生。從夜叉到人非人,
都是生在世界上的時候,造業太重,所以墮落到那些道裏頭去的。諸佛大
發慈悲,哀憐他們受苦沒有出頭的日子,早就叫他們種了許多善根的,所
以能夠來到法會裏頭,做外場的護法︵外場,是會場的外面。︶。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信,是沒有一些些疑惑。受,是完全領受,不漏掉一句。奉字,是依
照佛菩薩的所說。行字,是修行學習。

 從前邊文殊師利菩薩起,一直到人非人等,凡是在法會裏頭聽到佛說
法的一切大眾,都是大大的歡喜,都是深信領受,依了佛所教的各種法門,
誠心誠意的修學。

大方 廣 佛華 嚴 經普 賢 菩薩 行願 品 白話 解 釋 23 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