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一二.三事件」-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發表會上的發言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在亞洲思考

李孝智

《澳門「一二.三事件」─細說六○年代的
*
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

五十年前,港澳地區發生大規模的反殖鬥爭 暴動。適逢中國大陸文化大
革命剛剛展開,往後有關的書寫,把文化大革命的印象,直接跟當時港澳的
人和事掛勾,本地的社會土壤消失得無影無蹤。當年發生的種種,是現代香
港澳門的開端,事件的餘溫猶在,影響包括政治氣氛,包括意識形態及身分
認同。我們有需要重新檢視這一段歷史,打破對那些人那些事的刻板印象,
1
試試以同理心,以歷史的想像力 ,閱讀他們的口述歷史,感受彼此的氣息。

緣起

在本書編輯的過程中,編輯賴小姐轉述了台社的建議,說內文用直排
比較好,因為本書讀起來有點文學的味道。說是文學,最起碼讓讀者看得舒
服,也能與讀者產生一些同感,這樣的歷史書寫正合口味。既然是文學,我
們可以談得隨心一些。
澳門「一二.三事件」本來就是我父母的事,是他們年輕時的一段重要的
體驗。聽父母的往事,在飯桌上從小聽到大,聽的不只是白髮宮女細說當年,
更涉及情感的交流。澳門「一二.三事件」對我個人來說,是有情感的。也許

* 本文為紫藤廬、台社夏季思想沙龍《澳門「一二.三事件」─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
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活動時間:2017 年 8 月 5 日 15:00-17:00,地點:紫藤廬。
1 Collingwood, R. G. 1973. The Idea of Hist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在亞洲思考
《澳門「一二.三事件」─ 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
因為這樣,十八年前在我撰寫論文,即是本書初稿的過程中,丘老師看得實
在有點暈了,就非得提示說,這文章不是寫給自己一個人看的,要跟講故事
者保持距離。
我們的世界觀,對身邊事情的判斷,受到一些重要歷史事件所影響。我
們理解歷史事件的方式,可以是大眾的集體記憶與情感,也可以是家族的記
憶。跟父母、老師、鄰里、朋友口耳相傳,這個過程本身就涉及情感交流。
歷史在國族歷史約化成直線之前,人們對往事的記憶,本來就帶有情感。
就以香港來說,近一點是占領中環 雨傘運動,之前是 2003 年沙士、
七一大遊行與二十三條立法,再之前是六四事件,再之前是中英談判與移民
潮,再之前是六七暴動 反英抗暴,還有六○至七○年代的大逃港,再之前
是打日本仔及國共內戰。對這些歷史事件的記憶,如親歷其境,裡面會有故
人的面孔,也有嗅覺觸覺。如口耳相傳,最起碼會感受到一些情感反應。辛
亥革命已經在我的感覺以外了,因為能清楚說明當時所感的一代人,在我小
時候都已經老得不問世事,無法口耳相傳了。
這些歷史事件,帶有情感的記憶,往往影響到我們對現在一些事情的立
場,對一些事實的印象。六○年代港澳地區的大事,香港六七暴動,澳門一
二.三事件,我小時候會聽到有兩套版本,裡面有兩個立場,兩套語言。在
家裡聽到的,是殖民地貪汙腐敗,警察野蠻暴力,平民百姓生活艱難,暴動
或抗暴,都是出於日常生活不滿的反應。在學校聽到的是另一回事,說大陸
貧窮野蠻落後,大陸文革到處批鬥打死人,香港竟然有左仔學文革的一套搞
暴動了。暴動是危險的,左仔是危險的,共產黨是危險的。老師和父母是同
代人,對六七暴動的觀點與感覺兩極,他們對國共內戰的記憶,也不一樣。
本書尋找了不同的傳媒文字,歷史文獻為佐證,十六位不同位置,不同
立場的當事人親自講述。期望口述歷史能在面對面談話的距離,讓讀者能分
享當事人所感,感覺歷史的氣息。我會很單純地相信,通過口述歷史,類似
口耳相傳的方法,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免除一些猜忌和對立。
講故事給鄰里聽,以這距離寫故事,作者、讀者會有一些同感。這一部
口述歷史,就這樣寫成了,儘管效果未必盡如人意。

224
五十年前的一件事

1966 年 12 月 3 日 前 後 兩 個 半 月, 澳 門 發 生 過 一 次 反 殖 鬥 爭, 名 為「一
二.三事件」。事件起因是澳門一個窮困外島氹仔,街坊修建小學校舍,受
澳葡殖民政府阻撓。澳門左派團體連續一週到澳督府抗議,新任澳督嘉樂庇
(Jose Nobre de Carvalvo)一直拒見,直到 12 月 3 日警察到場驅趕示威者。澳門
居民在澳督府「扔細路落樓」的傳言下,澳門新馬路一帶發生暴亂,群眾沿途
破壞政府機關及銅像石像。傍晚澳葡政府宣布戒嚴,葡兵打死八人打傷二百
多人。在澳門居民曠日持久的抗爭下,在解放軍的包圍下,事件以澳督簽署
「認罪書 答覆書」,澳葡的殖民統治破產作結。
一二.三事件是澳門去殖民化的開始,是現代澳門的開端,事件塑造了
今天的澳門,對於澳門的政治、社會、民眾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響。事件
後,澳門南光公司、中華總商會、工聯會、街坊總會等等左派 親中社團,
對於澳葡政府的施政一直都有影響力,同時在民間提供醫療、教育、護老、
托兒等等社會服務,涵蓋了現代政府的部分功能。左派 親中社團已被視為
澳門的傳統勢力,至今仍然是澳門當地主要的政治力量。回歸後的兩任行政
長官,其父輩皆屬中華總商會,幾十年來報章上的十一國慶全版廣告,名字
都排在前列。
事件距今已五十年,澳門的生活處境有很大的變化。從事件中可提供的訊
息,對於文革輸入論,民族主義以及殖民統治這些大題目,都有一定的意義。
2
本書試圖以屬民研究的視野 ,口述歷史的方法,探索五十年前的這一件事。

新聞解毒:文革輸入論

20 世紀六○年代,澳門和香港先後發生了激烈的反殖鬥爭。坊間很多的

2 Amin, Shahid. 1996. Event, Metaphor, Memory: Chauri Chaura 1922-1992.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在亞洲思考
《澳門「一二.三事件」─ 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
討論,都會論及同時期發生的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有論者甚至把事件說
成為是文革輸入。文革輸入論的問題,是把港澳本土的具體因素忽略掉,把
原因錯配了,造成對事件的理解偏差,也造成了對本土左派的誤讀。
3
要處理文革輸入論,可以把舊報紙挖出來, 事發經過按時序排好,看看
報章怎樣描述事件以及各方的當事人。細心翻閱當時澳門的報章,可以看到
報章如何因應鬥爭的需要打造事件。從一二.三事件的事發經過與論述的流
變,我們可以驗證一下文革輸入論,也可以想像一下,那些手執毛語錄大喊
口號的人們,當時所做的一切,是否都沒頭沒腦的遵從毛主席的最高指示。
1966 年 11 月 15 日,氹仔坊眾小學校舍因裝修工事,左派及坊眾與澳葡
警方爆發衝突。11 月 25 日,毛主席語錄在港澳地區發行,當時報章並沒有
將事件與毛語錄掛勾。甚是湊巧,當天新任澳督嘉樂庇抵澳履新。事件過了
半個月,還沒有跟毛主席有太大關係。12 月 1 日,經新華社報導事件後,事
件開始每天登上澳門日報頭版,示威者手持毛語錄的畫面開始出現。在 12 月
3 日葡兵鎮壓後一週,葡人日常生活受抵制,葡兵營內傳槍聲,葡人移居香
港,這時候勝負已有分曉。
在鬥爭成功時,事件才變成毛主席的事。1967 年 1 月 31 日《澳門日報》轉
載新華社題為〈毛澤東思想的勝利─記澳門同胞的反帝愛國鬥爭〉的一二.
三事件大事記。文章把事件精心舖排在毛語錄的框框之內,澳門居民對殖民
地生活處境提出的訴求,面對血腥暴力的勇氣,都變成毛澤東思想教育下的
愛國行為。9 月 1 日《澳門日報》出版了《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暴行》特刊,
沿用了 1 月 31 日新華社的敘事方式,往後中文的歷史書寫及評論,從此跳不
出這個框框。
通過報章排序,就能看到事件的起因並非文革輸入,文革跟事件掛勾有
個過程。把一套既定的敘述套到歷史事件,或許是一個很簡便的歷史敘述方
式。新華社及《澳門日報》特刊高舉毛主席思想的民族主義,同一個敘述的反
面,就是文革輸入論。文革輸入論同樣把事件參與者,變成沒有思考沒有面

3 主要是《澳門日報》。

226
孔沒有聲音。沒有面孔沒有聲音就無從抗辯,沒有思考就變成被操弄,事件
就變成非理性,從而全盤否定整個事件。

民族主義落地生根

國族歷史與文革輸入論彷彿是銅板的兩面。相同的邏輯,相同的敘事方
式,產生距離與誤解。同樣的畫面,同樣的情節,只要填上不同的註腳,就
可以變成其中一方的敘述。國族歷史與文革輸入論,兩者的分別是相反的立
場,預設立場然後自行做既定的敘述。要避免墮入兩者之一,我們可放下對
事件的印象與成見,聽聽那個時空的故事,重回了解之途。在那些故事中,
我們不難感受到,民族主義的感覺,在民間的層面離不開生活體驗。
在那遙遠的時空,政府跟現在很不一樣。市民的日常生活,醫療教育自
己搞定,房屋自己搞定,生存也自己搞定。政府不找麻煩就已經很感謝,不
會期望找政府會得到些什麼。在物質缺乏的年代,市民要解決生活問題,找
政府沒用,需要找一些團體。補充營養要到教堂排隊拿奶粉,讀書到教會學
校或者工會社團辦的學校,哪裡補助多點學費便宜點就到哪裡讀書。給老闆
剋扣找工會幫忙,日常聯繫或排解糾紛找街坊會。這些是一九五○至六○年
代平民百姓的生活體驗。
當時中國存在兩個政權兩面旗幟,身分認同分兩邊,這些民間團體也分
兩邊。如要想像澳門在事件前意識形態真空,是不切實際的。在那時空,團
結互助是克服困難的一種方式,團結起來辦學校,團結起來抗議政府阻撓。
在團結互助的氣氛下,拿著剛買好的毛語錄到澳督府抗議,顯得那麼自然。
文革輸入,輸入了表現的形式和內容。
細心聽聽五十年前的殖民地生活經驗,很容易會了解,在殖民地長大
的市井小民,尤其是街市小販或者司機等小人物,對貪汙舞弊,專橫跋扈的
警察深痛惡絕。討厭殖民統治,同時又對這麼近又那麼遠的新中國有憧憬。
新中國近在眼前,同時又從未受其管治。一二.三事件的一些故事正好反映
了這個心態,拿想像中強大的祖國,跟橫暴的殖民統治對抗。當時的澳門護

在亞洲思考
《澳門「一二.三事件」─ 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
督,陸軍司令司維納(Mota Cerveira)在澳督會見華人代表時,在解放軍圍
城下,曾經提出過要血腥鎮壓。共產黨實質的支持,左派 進步青年沒齒難
忘,使民族主義落地生根。
一二.三事件後,在平靜的生活中,在窮困的處境下,左派 進步青
年,以熱情盡其所能,餘時搞工會,搞街坊會,投入澳門的社會服務。從醫
療教育託兒養老,以至排解糾紛維持治安都有。殖民政府沒有為居民做些什
麼,自己動手好了。他們熱愛生活,奉獻青春與心力,至今年紀老邁,仍可
以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生命的熱情。這不是政治立場的問題,是生命感染
生命。政治立場對於那些人那些事,是否要占一個多大的重量,不是想當然
而然的事。
拆解文革輸入論及國族歷史,以《澳門日報》及其他報章佐證,爬報章爬
了兩週就弄出來,功夫倒算簡單。找答案可以很簡單,破除成見倒是很複雜
的事情。很多人幾十年來對事件的理解與想像,就是文革輸入,就是共產黨
搞出來,這印象世代相傳,習慣了幾十年。誰一下子要捅出來,就好像要捅
馬蜂窩一樣,無事找事。可是破除成見,也是對我們同住的一大群人破除成
見,希望大家多點理解,好好相處。做法可以很簡單,用開放的態度,大家
放低固有想法一陣子,以同理心,聽一些陌生的故事。刺激新奇,是我當時
做訪談常常有的感覺。

澳葡殖民統治:一個異數

葡萄牙在澳門的殖民統治是個異數。殖民統治在地球上無遠弗屆,殖
民者的統治機關,如何有效地宰制當地人的生活;殖民地的種族層級,如何
在受殖者之間有效複製及維持;殖民者的語言如何通過教育以及意識形態,
宰制當地人的思想;殖民開化大業,如何無色無味無臭地,留下殖民地的優
良遺產,影響力延伸至民族解放及國家獨立後多年。殖民研究遍地開花,告
訴我們殖民 後殖民的生活處境是怎樣的塑造出來。可是殖民開化、有效管
治、語言或者意識形態,至少從 20 世紀生活在澳葡殖民地的當地華人口中,

228
卻不見得有什麼影響力。從不一樣恰恰可以對比出,要形成有效的殖民統治
有什麼因素。
從澳葡殖民地的歷史背景,可以找到部分答案。澳葡四百五十年歷史,
4
可分為兩個時期。前三百年明清皇朝沿用了唐朝商港蕃坊 的方式管治澳門,
當葡萄牙人 1557 年在澳門落腳,明皇朝仍然是世界上最繁榮,科技最進步的
5
地方 ,還未有所謂澳門殖民地的概念。1849 年葡萄牙王朝在鴉片戰爭後,跟
著英國成立殖民地,一百五十年殖民地時期,澳門貿易早已衰落。到了 19 世
6
紀只能經營豬仔館販運奴隸, 20 世紀經營賭業以及黃色事業。兩個時期,都
看不出葡萄牙人在澳門,形成有效殖民統治的條件。
殖民統治無力,澳門華人作為受殖者充滿抗辯。葡兵叫做牛叔,取其
7
長肉不長腦之意。牛叔的華人妻子很自然地叫作牛婆,其土生 孩子叫作牛
仔。失學失業的土生阿飛,等待公務員空缺好幾年,讀書不多只會野蠻及無
聊生事。葡兵的印象更為不堪,當葡兵初到澳門,到鏡湖醫院賣血,他們都
衣衫襤褸。這些葡兵很多是文盲的漁民,不懂簽名只好按指紋,又文盲又窮
得難看,醫護人員有時叫他們做蛋家佬或者鹹蝦燦。經過幾次賣血,他們開
始買新衣服,戴太陽眼鏡,價錢牌久久也不捨得摘掉。抗日戰爭期間,葡萄
牙是中立國。當時澳門停泊兩艘戰艦,澳葡殖民者可能想耀武揚威一下,光
放著又不管用,一些澳門華人乾脆稱之為「搣得爛」及「撕得開」。
殖民統治只能體現在警察和市政廳查牌(尤其是土生葡人)當街打人,以
維持種族優勢。當地商業都以華人為主導,葡語只侷限在政府機構以及法律
文件。澳門的經濟發展,處於省港澳當中最次要最邊陲。華人要找工作要改
善生活,二戰前跑去廣州,二戰後跑去香港就好了,殖民者的東西學了也無
用,殖民開化大業都免了。葡萄牙國防國際警察(俗稱秘密警察)在一二.三
事件後撰寫的報告,形容澳葡政府道德極為淪喪,警察和公共部門腐敗,軍

4 《萍洲可談》,北京:中華書局,頁 19。
(宋)朱彧(1985)
5 黃仁宇(2002)
《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
6 《澳門史綱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頁 131-156。
黃鴻釗(1991)
7 土生葡人,即在澳門出生的中葡混血兒,有時指融入土生圈子的華人。

在亞洲思考
《澳門「一二.三事件」─ 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
8
隊得過且過,無所事事。 面對脆弱又厭惡的殖民統治,最終因氹仔建校這
樣的一件小事,逐步升級至爆發全面鬥爭。
看殖民統治,不光是看殖民者如何行使權力,通過什麼手段統治當地受
殖者,對受殖者有何影響。同時我們也需要問一些根本的問題,殖民統治為
什麼會有優勢,為什麼當地受殖者會跟隨?殖民者提供了一定的利益,受殖
者得不到也要看得到。日常生活碰到的殖民者,以及接近殖民者的,最起碼
生活要過得去,讓人有羨慕和追求的理由。當利益足夠大,起碼可以照顧一
小撮受殖者,殖民開化大業才有條件執行,殖民者的語言文化價值觀,方可
在民間複製。
殖民統治之所以有效,其原因每個地方都不一樣,都要提出疑問。這在
殖民研究領域算是一個創新,也是筆者自己及家族三代人,在港澳的殖民地
生活經驗,跟大家分享。

回歸前夕的文化政治:打小人 vs. 裝置藝術

香港灣仔的鵝頸橋亞婆,初一十五打小人火燒紙老虎,一邊手起拖鞋落
一邊絮絮唸,仍然是隨時隨地打得身水身汗不亦樂乎。傳媒文字直線敘述,
國族歷史再以其敘述記事的方式,寫成簡單直線的版本。然後不斷重複,不
斷的碎碎唸,把一二.三事件當作一塊部件,構成民族主義的故事,達致政
權管治的目的。
葡萄牙方面則躲過事件,以浪漫化印象尋找下台階:默默地在市中心舖
設葡式鵝卵石路,建設兩個主要的博物館。博物館內的陳設大都強調中葡友
好文化融和,陳列葡萄牙人引以為豪的航海史。澳門居民看在眼裡,大家心
中有數,期待將無能的澳葡政府送走。葡萄牙政府能做的是默默地搞文化政
治,提供後人瞻仰一個浪漫化的葡萄牙印象。

8 《澳門政治發展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 235-236。
吳志良(1999)

230
你有你講 我有我講

筆者小時候跟父母重回舊地,長輩們在茶餘飯後,最經常談論的是少年
時澳門窮困的生活。一九五○至六○年代澳門跟東亞各地一樣,戰後工商業
仍未算繁榮,普羅大眾生活甚為艱苦。在窮困的生活下,華人不期望殖民政
府做些什麼。掛著殖民政府徽號的警察查牌以及街頭惡霸落井下石,種種矛
盾以及不滿情緒不斷累積,衝突一觸即發。事隔多年,窮困是少年回憶的主
線,一二.三事件、國共矛盾或者殖民統治,都是茶餘飯後想當年的一些小
故事。
口述故事,可以來自家族長輩,可以來自鄉梓鄰里。如果一些很具體的
故事,與親歷其境的感覺,都沒有交代過,事件的印象就不會有血有肉。你
有你講我有我講,國族歷史只是眾多故事版本的其中一個,越是簡單直線的
版本,距事件越來越遠。

小結

筆者 1980 年初次跟父母重回舊地,賣雪糕的,賣小吃的,賣涼茶的,賣
架啡奶茶的,賣字花的,賣西藥的,父母少年時已存在的很多小店,一直都
在。街頭上節奏緩慢而慵懶,時光就好像時鐘上的秒針,緩緩地走過,伴著
日落日出。小即是美,這就是澳門。
一二.三事件把橫暴的殖民統治趕跑了,鬥爭歷時兩個半月,往後澳門
居民可以安心的平靜的生活。平靜是生活的主線,那個時空的反殖鬥爭、國
共對壘,時至今日,皆盡付茶餘飯後笑談中,大家好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善。
口述歷史的重要作用,在於把一些具體過程與細節找回來,把讀者與當
事人的距離拉近。當讀者以歷史想像與同理心閱讀,感受歷史的氣息,或許
會感到,國族歷史及文革輸入論的事件版本不合常理。距離產生誤解,通過
口述歷史拉近距離,有望消除對過去,對現在種種人和事的誤解。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第二故鄉澳門。

在亞洲思考
《澳門「一二.三事件」─ 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新書座談會 發表會上的發言
參考書目
(宋)朱彧(1985)
《萍洲可談》,北京:中華書局。
《澳門日報》1966 年 10 月至 1967 年 5 月。
《澳門日報》
(1967)
《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暴行》特刊。
吳志良(1999)
《澳門政治發展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仁宇(2002)
《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
黃鴻釗(1991)
《澳門史綱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Ashis Nandy(2012) (丘延亮譯),台北:唐
《貼身的損友─有關多重自身的一些故事》
山出版社。
Amin, Shahid. 1996. Event, Metaphor, Memory: Chauri Chaura 1922-1992.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lingwood, R. G. 1973. The Idea of Hist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maroff, John & Jean. 1991. Of Revelation and Revol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maroff, John & Jean. 1992.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San Francisco:
Westview Press.

2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