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台韓的國家認同之間擺盪? 韓國華僑身分認同的社會學考察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8

科技部補助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計 畫
在中/台/韓的國家認同之間擺盪?? 韓國華僑身分認

同的社會學考察
名 稱

執行計畫學生: 王瑜
學生計畫編號: MOST 107-2813-C-305-034-H
研 究 期 間 : 107年07月01日至108年02月28日止,計8個月
指 導 教 授 : 葉欣怡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中 華 民 國 108年03月31日
在中/台/韓的國家認同之間擺盪??

韓國華僑身分認同的社會學考察

學生;王瑜

指導教授:葉欣怡

摘要

由於特殊的政治發展脈絡,諸多學者普遍對於華僑議題懷抱濃厚旨趣。雖然

國內關於華僑的研究頗豐,但細究其中針對韓國華僑的研究卻較為匱乏。研究者

的母親和許多親戚皆為韓國華僑,透過與他們長期的實際接觸,從而發覺韓國華

僑極為特殊的處境。本研究針對韓國華僑的國家認同以兩大方向進行研究:(一)

韓國華僑生長在韓國,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下,這些因素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國家

認同?而他們又是如何去調適這些可能存在衝突的認同拉扯呢?(二)韓國華僑

視中華民國為其「祖國」(motherland),對於台灣有種熟悉與親近感,但其實許

多韓國華僑根本從未到過台灣,而這種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和情感是從何而來、如

何而來?隨著時代與環境脈絡的遷移又經歷哪些改變?

以文本分析、實際觀察及深入訪談的方式,同時帶入記憶研究取徑的理論觀

點梳理出幾點研究發現:在韓華僑學校中的「小台灣」、選擇華僑學校背後之因

素、身處在韓國社會中所碰撞出的火花、在國家間認同的擺盪及其發展出的一套

策略。本研究有別於以往針對老一代韓國華僑的認同研究,以新一代韓國華僑為

中心,除補足現有的研究資料外,也能讓大眾對於韓國華僑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並開始重視同樣身為我們國民的這群人其所面臨左右為難的困境。

關鍵字:韓國華僑、國家認同、族群認同、記憶研究、在韓華僑學校

1
在中/台/韓的國家認同之間擺盪?1

韓國華僑身分認同的社會學考察

研究動機

韓國華僑,是持有中華民國國籍以及護照、僑居於韓國的我國國民。而中華

民國普遍所使用的「華僑」定義非常廣泛,其中包含了華僑、華人、華裔2,倘

若從嚴定義,則可以說如同韓國華僑的狀況才算是真正的華僑。研究者的母親及

親戚皆為韓國華僑(以下簡稱為韓華),每當表明身分時常被誤會是韓國人,受

到不少「韓華和韓國人有什麼差別?」這類的關心和詢問;更有甚者,台灣人民

對於這群人其實很陌生,韓華更經常被「自家人」誤認為「外國人」,從日常的

生活經驗中我甚至發現身為「自家人」的台灣人民對於韓華們的瞭解甚至不及韓

國人。

前陣子,因為時代力量的立委林昶佐認定傳統意義上的華僑應被視為台灣的

負擔,於是華僑議題再度搬上檯面,許多關於華僑到底作為台灣的負擔抑或是資

產的討論紛紛湧出。針對上述爭論,包正豪以馬來西亞的華僑為例企圖提出反駁,

他提到許多當地華僑會選擇來到台灣留學,這些來台受高等教育後返國的學生,

紛紛成立校際性或區域性的同學會,每年都舉辦台灣高等教育展,竭盡所能地替

1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遷移,台灣本地居民許多已轉為抱持台灣認同、甚至中華民國與台灣
混雜的國家認同、又或者是「維持現狀」的曖昧國家認同等。因此,當我們論及韓華所抱持的認
同時,究竟是抱持著過去嚮往恢復中國河山的大中國民族主義(Great Chinese Nationalism);抑或
是轉變後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認同(Taiwanese nationalism);或者是傾向經濟掛帥、應和崛起
的中國密切交往的務實國家認同(practical nationalism);或其實傾向韓國認同等,仍有諸多可能性。
因此,本研究計畫的標題上,置入中、台、韓三者可能,而其中又因為台灣政治與歷史發展的特
殊性,有諸多的變化和可能性。這些都待本研究後續實際執行蒐集資料時,才能予以釐清。
2
相關研究的學者們認為,1949 後撤退來台的國民黨政府普遍對於何謂本國人(包括華僑)有著寬
鬆與廣泛的定義,這是因為面對正當性與合法性危機的政權,多半會希望透過定義將「本國人」、
「自己人」 、或「我們」(us)的數字加以提升擴充,故偏好採取廣泛與寬鬆定義。
2
台灣高校招生3。即便大陸政府開始大力拉攏,捐贈大批書籍時,也因為他們對

台灣的認同,選擇與台灣親近。而「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能夠影響經

濟,甚至能替政策發聲的能力,也使得台灣在對馬來西亞的外交上有較大的揮灑

空間,甚至可以說,假若沒有這些馬來西亞留台學生的幫助,台灣在馬來西亞的

外交上可說是寸步難行、更形艱困的處境。這派觀點認為,華僑對於國家並非所

謂的負債,甚至爭取海外華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得以更進一步地打進多數族群所

宰制的政治領域,透過華僑將國家的影響力推及海外。在此我無意加入華僑負債

論或者資產論的論戰,而是期望藉上述例子指出,海外華僑自 1940 年代起,便

被定義為對我國發展舉足輕重的存在,更是可溯源為具有相同祖先與承繼相同血

脈的「炎黃子孫」;然近期隨著國內政治與社會脈絡的變遷,華僑的存在與所扮

演的功能於是引發爭議。

透過平時與韓華家人的密切接觸4,我發現韓華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華僑處境

非常特殊。韓華在韓國已存在了超過百年,現多已為第三、四代,但他們時至今

日仍然持有中華民國國籍。既有研究的確指出,不同於僑居其他國家擁有雙重國

籍的華僑,以及因為長期生活海外已經取得居住地的國籍,而選擇不取得中華民

國護照的華僑,韓華往往僅擁有單一中華民國國籍(龔尤倩,2017)。他們持續

以「外國人」的身分居住在韓國,並且對中華民國/台灣有著向心力與認同感,

大部分也不願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去加入韓國籍,歸化為韓國國籍者或轉入中華人

民共和國國籍者更是少數(蔡芊千,2016),這與其他地區的華僑大部分會取得

居住國該國國籍的狀況存在顯著差異。從身邊親戚的例子能夠發現到身處在韓國

社會中的韓華凝聚力極高,在韓的華社、華僑協會組織完善,同一地區的韓華通

常都相互認識,且華僑的社交圈大部分也都為華僑。並且老一輩的韓華大多堅持

保有中華文化傳統,從如食衣住行、婚喪喜慶、風俗習慣等,日常生活中的諸多

3
觀策站「華僑,是台灣的負擔,還是資產?」,引自網路資料:
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columnist/。
4
筆者的母親與諸多親戚皆為韓國華僑,因此有機會進行許多互動和觀察。
3
面向可窺知,如在家中一律用中文溝通,會認為後代具備中文能力是重要的面

向,故韓華從小在家中都是以習得中文為優先,韓文則是直接透過與韓國社會的

接觸習得。另外,根據我的觀察,韓華親戚雖生活在韓國、但也不會跟隨韓國社

會去過「他們」的節日;曾聽母親提過家中長輩會要求子女不得和韓國人結婚,

若和韓國人結婚,可能光是在傳統習俗上就會產生衝突,且下一代的語言及價值

觀可能都會受到影響。但我也從家庭中觀察到不同世代韓華間的差異,老一輩強

調中華傳統、與韓國社會極力劃清界線;對比年輕一代則開始與韓國社會逐漸融

合、親近。

在教育的層面上,韓華將中國民國視為其「祖國」(motherland)5,從小就讀

韓國各地的華僑學校,接受中華民國/台灣式的正規教育,仔細觀察韓國華僑學

校中的教育內容與中華民國台灣現行的狀態並無太大差異,他們學習注音符號,

教科書也都採用台灣的版本,甚至連學校應應節日所舉辦的活動也都隨著台灣的
6
模式,學校中儼然像是個隔絕於韓國脈絡的「台灣小社會」 ,也因此就算大部

份的韓國華僑從沒來過台灣,他們對於中華民國卻有著特殊的情感與想像,不少

人也會選擇在高中畢業後到台灣讀大學。

不過,他們在政治上的處境卻極為尷尬,儘管「名義上」作為中國民國國民
7
,他們卻無法擁有和台灣人民一樣的權利,種種政策常令韓華有股「次等公民」

之感。在台灣受到差別待遇,而另一方面也不被韓國政府所承認,在韓國的政策、

5
由於 1949 年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這造成了中華民國政權進入到特殊時期,儘管中華民國認
同下界定中國大陸(mainland)才是真正的祖國、鄉愁的對象,但因為緊急狀況,只能將台灣定義
為「替代」的祖國、錯位的鄉愁對象。這對於散居於世界各地的華僑亦是如此。後來又因為中華
民國政權歷經數十載未能「收復失土」 ,而逐漸產生另一層的轉化:一方面是轉而定義中華民國
在台灣;另一方面則是台灣本土意識崛起、認定應建立台灣為國家。這些特殊與複雜的歷史沿革,
均影響著本文對於韓華認同的分析。
6
韓華究竟懷抱的是對於中華民國、台灣、抑或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認同將待後續實際執行研究
時加以討論。這兒我將中華民國與台灣交替使用,但前者多半為國家與國家認同;後者多半為「地
方」之稱。
7
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三條第一項之定義,國民指居住台灣地區設有戶籍或僑居國外之具
有中華民國國籍者。
4
社會之中被視為「外人」,這種國家認同上作為「邊緣人」甚至「陌生人」的處

境,也因此使得他們常被稱為「沒有國家的人」(nation-less people)。此番尷尬的

處境也讓他們往往對於自身的國家認同必須持續進行反思,並擺盪在中、台、韓

的選項之間。

目前既有與華僑相關的研究頗豐,但細究其中針對韓華的研究卻較為不足,

韓文的相關研究反而還較為豐富。根據台灣國家圖書館的資料庫來看,截至 2016

年,「華僑」相關的學位論文共有 1,925 件,再加上期刊論文以及圖書報刊等資

料,共達 5,178 件。由此可見,學界對於「華僑」這個主題抱有濃厚的興趣。然

而,關於「韓國華僑」的論文數量卻寥寥可數,總共也僅 24 件。且韓國最大的

文獻搜尋網站「國會圖書館」的資料中顯示,有關「韓國華僑」的學位論文加上

期刊、書籍總共有 126 件(蔡芊千,2016),韓文的相關研究反而中文豐富。而

韓國學界認為韓華及其他東南亞新娘的研究,將有助於韓國對其理解、並促進社

會整合(于德豪、張次正,2012),因此韓國已有相關研究。循此,我也認為對

於台灣而言,針對韓國華僑國家認同之研究也有其關鍵性與必要性。故透過本研

究去更深入了解韓華的國家認同,探討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韓華的身分認同是

如何形成與建構;何種因素會影響到他們身分認同;而其國家認同是否遭遇困境

與轉變。這樣的研究同時也能讓台灣人民能對韓華更加熟悉,而不再只是「被遺

忘的手足」8。

研究問題

韓華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居住在韓國,其生長過程會受到諸多不同力量的影響

-包括韓國社會之文化、法律、制度、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韓華的家庭、甚

8
按照記憶研究學者的論點,要建構為同樣國家的人民,其中一個記憶技術便是追溯至相同的祖
先、號稱彼此具有一定程度的血緣關係(Yeh,2017;沈松橋,1997)。華僑於是與本國人民也是
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連帶。值得一提的是,加上雙引號表示本文並無意本質化(essentialize)這樣
的手足關係,而認為國家認同必須被予以學術檢視。
5
至因為其國家認同所選擇的韓華學校,都可能扮演著建構其中華民國認同

(Chinese Nationalism)的主力,甚至是作為抵抗韓國主流文化的「緩衝區」(buffer

zone);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時間愈久對此國家認同所產生的正當性挑戰或變

遷、以及實際身處與長年居住於韓國社會等因素所構成的「推力」在在都使得韓

華的國家認同成為更加曖昧複雜的議題。

在如此複雜交錯的情況下,哪些因素會影響到他們的國家認同;他們又是如

何去調適這當中可能存在的衝突;並且,儘管韓華視中華民國為「祖國」,一心

向著台灣,但許多韓華其實根本從未到過台灣,這種對中華民國特殊的情感是從

何而來、如何被建構、又隨著環境變遷面對哪些挑戰,都成為值得貼近探究的議

題。

由於上述研究問題較為廣泛,故本研究決定以在韓華僑學校為研究案例。並

以受到多方力量拉扯影響的韓華高中生作為觀察與訪談對象,藉以探討在社會、

家庭及學校這些層面是如何去影響韓華高中生的國家認同。其中尤其是家庭互動

和學校教育是如何建構他們的國家認同與想像,以及哪些因素會構成上述國家認

同與想像的挑戰與轉變。

文獻回顧

本研究以記憶研究的取徑(memory-study approach)作為主要的研究觀點來觀

察韓華國家認同的建構、挑戰與轉變。接下來我將扼要回顧與本研究相關之既有

研究與文獻。由於本研究所涉及多個層面,因此將其區分為國家認同;記憶與國

家認同;在韓華僑學校;韓華的歷史沿革與國家認同等數個段落加以說明之。

一、國家認同

6
(一)國家認同的重要性(significance)與建構性(constructive-ness)

在現代社會中,國家認同已成為人們最重要的認同之一(Calhoun,2004

,甚至可說是當代社會中的世俗宗教(Hobsbawm,2009 [1990])
[1997]) 。Stuart Hall

(1996)認為,「認同」是一個縫合點,他將個體的自我心靈與社會實體連結起

來,而「認同」所隱含的力量遠大於單純將其視為「攔截個體」的理解。細究國

家認同,學者們更發現國家認同是集體的文化現象(Smith,1993)
,左右著人們

談話、思考與行動的方式。

Baumeister(1986)進一步指出國家認同對於個人能產生三種主要功能:1. 國

家認同有助於個人做選擇,此一國家認同必須在國民能夠享有決定國家大政權利

的情況之下,才能夠充分地被表達與發展;2. 透過國家認同有助於個人得以釐

清與他者間的關係,因為國民賦予國家一個特定的意義,並且成為一個統一的集

合體,這使得民族國家在全球系統內被賦予行為者的身份;3. 國家認同能給予

成員力量和彈性,國家認同可以賦予國民生存的指引,因為透過國家認同,個人

可以感受到國家命運與其本身結合在一起,而因為有了國家認同,個人的所作所

為就變得有意義了(蕭揚基,2002)。

然而,單純只有國家的存在並不能讓人們就此沉浸於國家的集體意識當中,

還需透過額外的認同建構手段才能讓大眾體認到彼此之間同是身為某個國家成

員之共通性(Anderson,2006 [1983])。如同民族主義的學者認為民族主義是社

會建構的產物(Hobsbawm,2009 [1990])
,國家認同這看似與生俱來集體意識,

其實是透過持續不斷的建構過程才產生並維繫下去。

(二)國家認同與記憶

根據 Stuart Hall 的詮釋,「認同」是關於一個全體在過去的轉變過程中,對

歷史、語言和文化資源運用過程的種種問題,一個群體藉著對過去共同的歷史、
7
語言、祖先等等文化要素的運作,組成一套認同的論述,而個人和群體的認同就

在這套論述中被建構起來。

作為記憶研究鼻祖的 Maurice Halbwachs 指出記憶的集體性和社會性

(1992[1925])。對這類的研究者來說,集體記憶具備建構性,且往往是透過諸多

記憶技術被製造和複製。舉例而言,所謂「被發明的傳統」就是藉由連結過去的

歷史來製造連續感,透過集體的、儀式性的共同參與,可以將過去的歷史重新顯

現,有時也會透過人們的親身反覆參與這些傳統的實作來造成身體的熟悉感。於

是,在經歷重大社會變遷之際,我們通常能觀察到大量的傳統被發明出來以提升

人們的國家意識(Hobsbawm,2008 [1983])。透過傳統,甚至像是國家歷史、故

事、英雄、重要節日等記憶場址(mnemonic sites),人們得以「記憶」自己和其他

國家成員之間的共通性,因此國家認同和集體記憶密不可分(Yeh,2017)。記憶

研究的觀點因此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從未踏足台灣的華僑得以在不同記憶技

術的輔助之下,「記住」自己是中華民國的一份子。

(三)韓國社會中的「小台灣」:在韓華僑學校

夏誠華(2011)提到華僑教育是華僑為了對自己子女實施中華民族語言文字

和科學知識的學習,而在僑居地興辦的教育,其主要對象是華僑子女。華僑學校

之於華僑學生的角色,並不單單僅止於華文教育,還包括文化和思想層面。如同

前面曾經提及,韓華歸化為韓國籍的比例極小,同時也非常重視其子女的中文教

育,早期韓華為了使其子女接受傳統中國教育,因此設立了華僑學校(洪佳音,

2013),1902 年第一所在韓華僑學校「仁川華僑小學」成立,解決當時韓華的

子女教育問題,也因此使得韓華的異地生活產生了歸屬感。再加上中華民國政府

為強化對華僑的向心力,積極推展對海外華僑政策與支援,而韓華為鞏固華僑社

會的穩定發展,亦積極吸收政府的海外華僑政策與支援,使得在韓華僑學校曾達

到五十所以上的盛況(蔡芊千,2016)。朴銀瓊(1981)就指出因韓國政府的排
8
斥與放任,使得韓華越能在僑社裏團結並且接受正規的華文教育維持自己的華

性,而蔡芊千(2016)更具體提到韓國政府對外國人的政策中,對於韓華的歸化

和經濟皆採取抑制的態度,但是對於教育政策卻毫無限制,因此在韓華僑學校能

夠自由地辦學。

總結諸多對於在韓華僑學校的既有研究,可以從許多方面能夠看出韓國華僑

對於中華民國的一片丹心,在課程方面,校內的課程都是以繁體中文教授,所使

用的教科書與台灣同步,而課程及課外活動的設計都與台灣大同小異;師資方

面,定期會從台灣招募教師;而日常生活方面,在校園內可見孫中山、 蔣中正的

銅像,升旗典禮時升的是中華民國國旗、撥放的是國華民國國歌,另外,在學校

也是慶祝台灣的節慶,在雙十國慶時還會有學生的表演活動。而這種校園儼如「小

台灣」的狀況,使得韓華學生就算從未到過台灣,卻對於中華民國/台灣有股親

近感。而結合記憶研究的觀點觀之,則是透過諸多方式來建立韓華對於中華民國

的國家認同,使其即使並未身處台灣,卻能「同步記憶」相關的國家歷史、慶祝

相同的節日等。

二、韓華的歷史沿革及其認同

(一)韓華這群人

現今的韓華大多都是於清朝末年、中華民國時期,山東、東北和沿海地區等

前往朝鮮半島遷移、定居的。韓華迄今約已有一百三十年的歷史,而朝鮮半島華

僑社會形成於 1882 年(蔡芊千,2016)。但自 1992 年中韓建交後,開始陸續又

中國人為了工作、經商、留學等目的移居韓國,都稱之為「新僑」,而 1882 年

至 1949 年新中國成立之間前到韓國定居的華人則稱之為「老僑」,也就是我們

所稱的「韓華」(于德豪、張次正,2012),本研究便將集中探討「老僑」的國

家認同。

9
(二)韓華族群認同的沿革

一般研究者對於族群所下的定義:「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

是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或語言,而自認為、或者是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

個獨特社群的一群人。」王甫昌(2003)提到人們在以「族群」的概念進行人群

分類時,強調的會是跟自身有共同來源的人同屬一個族群,如共同的文化、祖先,

因此常會訴諸歷史與文化來說明自己族群的起源,他們會說明自己族群的祖先是

在什麼歷史時期、在什麼地方,開始形成一個獨特的群體,並透過各個身分團體

長期且持續的社會互動建構出不同的族群類屬,而一個族群分類的產生,通常是

有明確的對比類屬,藉此界定出我群和他群,進而定義出彼此的差別和意義。 而

族群認同是指一個人由於客觀的血緣連帶、或主觀認定的族裔身分,而對特定族

群產生的一體感。例如,我國僑民也有許多人仍自命為中國人,或甚至要求下一

代不能數典忘祖,其主要的根據大多也是族群認同(蕭揚基,2002)。

雖然很多人認為族群想像會帶來衝突和災難,但也有些人認為,族群想像其

實是一種團結弱勢團體的重要力量,它使個能夠確保弱勢團體凝聚起來對抗不公

義、取得正義的唯一管道與途徑(王甫昌,2003)。早期韓華凝聚意識強烈,有

明顯的韓華社區,大多會聚集而居,而社區中有自己的華僑學校,基本的生活機

能也都很完備,而因為在生活上自成一格,鮮少與韓國人接觸,當時與韓國社會

的融合度不高,所受到同化的影響還不大,並會透過「指認」自身與韓國社會的

差異,清楚地與韓國人劃分界線9。

由歷史的脈絡來看,先是在 1931 年時因「萬寶山事件」引發一連串朝鮮半

島的仇華、排華之效應。在日本殖民時期,總督府透過當時的朝鮮日報來煽動族

9
韓華初寶棣大哥在訪談中就說到: 「其實最早一代或在韓國第二代的華僑,像是我們的父母們,
就算在那裡待了一輩子,都不可能會認為自己是韓國人。尤其早期常受韓國政府欺負,所以都會
認為留在那裡只是暫時的。甚至如果我們當時想跟韓國異性交往或結婚,還很有可能會鬧家庭革
命。老一輩的韓華其實很反韓,他們都希望搬到台灣,落葉歸根回到自己的國家,不想留在那裡
受外國政府欺負。」 (轉引自楊智強(2016)
,<韓國華僑(二)
:且戰且走的韓國華僑學校>)
10
群間的對立,以達到其欲所見的發展情況,因此朝鮮半島的居民發動了「排華運

動」
。到了 1950 年韓戰爆發前夕,韓國第一任總統李承晚以「韓華會壟斷韓國經

濟」的理由編織罪名,將華商定罪,並查封韓華的貿易商行,甚至將擁有存貨的

韓華逮捕入獄,在其執政期間立下了許多壓制外國人的法案(蔡芊千,2016)。

即便是韓戰結束後,因中國為韓戰期間韓國的敵人,韓國人民普遍還是對中國人

抱持著濃厚的敵視的情緒,而生活在朝鮮半島的韓華也同樣受到歧視與不公平,

許多韓華因此無法與韓國人有公平競爭的機會,也無法進入公部門或從事較高階

的職位。

而歷屆總統中,尤其以朴正熙所施行的「不歡迎華僑政策」最為明顯且徹底,

其中嚴格限制韓華擁有房產土地,在銀行開戶及貸款上更是難上加難,為的是不

希望韓華像其他地區的華僑一樣掌控國家的經濟,而在經濟方面對韓華重重設限,

因為承受不住政策的打壓,許多韓華在當時選擇移居到美國或台灣,造成韓華人

數下滑伴隨著在韓華僑聚居社區的瓦解,位於仁川的中國城就是一例,現今的韓

華散落在各個城市居住,因此從早期韓華與韓國人民界線的壁壘分明到近代漸漸

融入韓國社會中,其身分認同也經歷了很大的轉變。

三、擺盪在中、台、韓之間的韓華

韓華「名義上」雖為中國民國國民,卻常被稱為「沒有國家的人」,在中台

韓間的擺盪使得他們陷入尷尬又複雜的處境,並且後代韓華對於自己究竟屬於哪

個國家的人民也常感困惑。

(一)韓國方面

由於韓國政府政策的緣故,若韓華欲歸化為韓國籍也是困難重重(于德豪、

11
張次正,2012),韓國的「國籍法」中所規定的條件其中幾項過於模糊10,並且

是由法務部長官來決定是否准許,因「人口抑制政策」不接受外國人的歸化,因

此蔡芊千(2016)提到若韓華希望歸化為韓國籍,除了透過婚姻外別無他法。

韓國政府自創立以來便對外國人的經濟活動採取限制政策,對韓華則採取「不

歡迎華僑政策」,這是因為韓國政府認為韓華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的國家去,試

圖阻止他們累積財富。這些歧視華橋的政策,致使韓華權益嚴重受損,如韓國第

一任總統李承晚以「韓華會壟斷韓國經濟」的理由編織罪名,將華商定罪,並查

封韓華的貿易商行,甚至將擁有存貨的韓華逮捕入獄,以及後來朴正熙所實行的

「不歡迎華僑政策」
(蔡芊千,2016)
。直到後來才慢慢開始消除種種不利華僑的

政策,以及給予部分的權利11,如韓國學者李鍾雨(2008)就曾提及目前生活在

韓國的第三、四代華僑是定居型移民,不是過去韓國人所認為的賺了錢就回去的

過客型或回流遷移型移民,並主張韓國政府應該活用華僑人才,降低歸化的門檻,

甚至應該給予參政的機會,讓華僑更能地域化,韓華的處境才開始有了改善。

(二)台灣方面

西元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從那時刻起,韓華

與中國大陸方面便切斷了聯繫,而韓華所持有的為中華民國無戶籍護照12,護照

裡沒有台灣身份證字號,出國旅遊、經商受到很大的限制(于德豪、張次正,

2012),也無法如台灣人民一樣享受許多國免簽證的優待。自從 1991 年修法之

後13,針對擁有中華民國護照但並無設籍之國民,規定必須至駐外館申請形同簽

10
蔡芊千(2016)
《韓國華僑在韓地位的變遷》中整理出韓國「國籍法」關於外國人歸化之法條,
須符合以下條件:第一項、在韓國居住五年以上;第二項、必須為 20 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
之人;第三項、無不良紀錄等行為之人;第四項、擁有一技之長或相應之人才;第五項、無國籍
者、取得韓國國籍者必須要在 6 個月內放棄原國籍。其中第三和第四項的要求極為含糊。
11
韓國政府於 2005 年 6 月賦予在韓取得「永住權」3 年以上 19 歲之外國人地方選舉之投票權。
12
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三條第五項之定義:台灣地區無戶籍國民指具有我國國籍,現僑居
國外國民及取得、回復我國國籍未曾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之國民。
13
1991 年以前,海外華僑只要來到台灣並有本地人擔保,便可註冊戶籍,取得身分證。
12
證的「入出國許可」,並且限制單次僅能最多停留六個月(龔尤倩,2017),反

而是持韓國護照的韓國人能夠免簽證直接入境,一直到 2014 年才放寬規定14,

這讓韓華有種入自家門還處處受限,甚至不如實際上才是「外國人」的韓國人。

在 1992 年台韓斷交以前,大韓民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雖維持著友好的關係,

在華僑教育方面也有著完善的系統,不過在韓國歧視韓華政策方面卻無法有較大

的作為(王恩美,2012)。

總結以上各面向的討論,韓華的國家認同的建立、挑戰與轉變雖然具備社會

學的顯著性,卻是過去較少被有系統討論的主題,尤其是欠缺對於實際韓國華僑

進行質性的資料蒐集。本研究將以此為主題,透過記憶研究的觀點,試圖彌補相

關討論之不足。

研究方法

本研究欲再現與理解的是身處於複雜環境中並受到多方因素影響的韓華高

中生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身分?在研究資料的蒐集上,首先透過文本分析的方式去

進一步掌握與了解韓華發展的歷史與現況,以及研讀不同國家對於韓華的相關政

策,以對於韓華群體的背景有基本的了解。接著,透過實際田野觀察及深度訪談

的方式蒐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研究者在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1 月的一年間赴

韓國首爾的世宗大學作為交換學生,利用此期間實際進入在韓的華僑學校,觀察

學校內部成員的組成、運作模式、課程內容的安排及校園生活。相關資訊的蒐集

能得到豐富的資料判定哪些記憶技術在學校教育中被採行、其所欲引領學生記憶

的國家認同為何。此外,更與華僑高中的學生進行深度訪談,試圖從訪談中梳理

不同因素對於其自身國家認同之影響。

14
2014 年 8 月公布修正「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申請入國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 6 條,放寬無戶
籍國民申請與護照效期相同臨人字號入國許可之規定。
13
之所以選擇以華僑中學的高中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係考量到高中生相較於國

中、國小學生更具有自我意識與選擇的能力,為研究多元複雜因素影響下的國家

認同更為合適的對象。高中生所受的華僑教育時間較長,且浸淫和接觸韓國當地

社會的機會也較多,比較可能觀察到多重因素拉扯下的國家認同選擇,選擇位於

首爾的漢城華僑中學的高中部學生作為訪談對象,該校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在韓華

僑學校。

總計訪談 14 名學生,其中高一生為 4 名。而考量就讀不同班別的韓華高中

生會有差異的情況,在二年級及三年級則再另外區分「回國班」與「韓國大學班」

(以下簡稱為韓大班)兩種班別抽選受訪者進行訪談15,高二回國班 4 名,高二

韓大班 2 名,高三回國班 2 名,高三韓大班 2 名。在家庭組成部分,14 名學生

中只有 4 名學生其父母皆為華僑,其他的為父母其中一方為華僑,另一方有的為

韓國人、台灣人16,亦或者是中國人,而這些學生的共通點為皆至少持有華僑身

分17,有些則是中華民國國籍與韓國國籍同時擁有。平均訪談約 30 至 40 分鐘。

編號 性別 年級 班別 (父,母)國籍 代稱

01 女 一 (華僑,中國) 寶英

02 女 一 (華僑,韓國) 恩熙

03 女 一 (華僑,韓國) 孝珠

04 女 一 (韓國,華僑) 秀智

05 女 二 回國班 (華僑,台灣) 娜恩

06 女 二 回國班 (韓國,華僑) 海英

15
韓華高中生的未來升學規畫會是判定其國家認同的其中一個指標。因此本研究在深度訪談時,
將特別詢問其升學規畫及背後原因。
16
這裡所指的台灣人為從台灣搬移到韓國,具有完全台灣身分的對象,與韓國華僑不同。
17
所謂「華僑身分」指的是不完全的中華民國籍身分,意即雖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但因為不具
有台灣身分證,與台灣人在享有的權力上還是有差異。
14
07 女 二 回國班 (華僑,華僑) 恩菲

08 男 二 回國班 (華僑,華僑) 鍾碩

09 女 二 韓大班 (華僑,韓國) 智媛

10 男 二 韓大班 (華僑,韓國) 宰燦

11 男 三 回國班 (華僑,華僑) 寶劍

12 男 三 回國班 (華僑,中國) 書俊

13 男 三 韓大班 (華僑,華僑) 海寅

14 女 三 韓大班 (韓國,華僑) 秀晶

研究發現

一、打造一個「小台灣」

在王恩美的<華僑學校在韓國的法律地位變化與生存策略>研究中提到

1970 年代末期,韓國政府開始將華僑學校納入韓國法律之內,背後目的在於希

望阻絕韓國國民進入華僑學校就讀。韓國政府限制韓國學生進入外國人學校的最

主要原因為,韓國人應該按照本國的「教育課程」,接受適合「我國國民」之教

育, 確保對國家的認同。另外,韓國政府也擔心,若允許韓國人就讀外國人學

校,許多韓國父母將子女送至有利於外國語教育之外國人學校,將威脅韓國教育

基礎以及為負擔高額的外國人學校學費,必須支出高額之教育費用,有可能成為

社會問題。

不過,韓國政府在 2009 年後開始放寬韓國人入學資格,由於韓國政府對韓

國華僑學校沒有任何支援,本國政府對華僑學校的支援也非常有限,因此華僑也

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維持學校教育。也因此尋求新的學生來源,即增收韓國學生成

為學校繼續生存的關鍵條件。也因此就讀華僑學校的華僑學生身邊共同求學的同

儕從單純只有同為華僑族群轉變為除了華僑外同時也與韓國同儕共同求學的狀

15
況,學校學生的組成越趨多元。然而從訪談學生的回答中可發現,現在雖然開放

能夠收韓國籍學生,確實各個班上皆有韓國人就讀,但比例並不如該研究所提及

的高,韓籍學生的人數相較來說還不至於成為學校存續的關鍵要因。

(一)透過校園布置

進入華僑學校後,從觀察中不難發現,漢城華僑中學裡處處充滿著台灣式的

痕跡。從環境的布置上,例如,運動場上豎立的蔣公銅像、教室黑板上方懸掛的

孫中山照片、禮堂內的中華民國國旗,到辦學方式,如全中文的課表和佈告欄,

國文和書法的成果展示,甚至是熟悉的台灣籍教師的廣播聲音,都讓人有種置身

於台灣校園的錯覺。曾經在台灣小學就讀過,國中時進入華僑學校就讀的娜恩就

提到:

「學校布置上,像禮堂和有的教室黑板上面會有孫中山的照片,可能

是在模仿台灣的學校,就這學校的感覺跟台灣滿像的。」

(二)透過慶典活動

透過學生的訪談內容可得知,學校所舉辦的活動大致可分二類:一是學校的

慶祝活動,如校慶、運動會;而另一則是國家的節日,不過在此值得注意的是,

漢城華僑中學雖然會將台灣和韓國兩邊的國定假日皆排入校內行程內,如雙十國
18
慶、端午節、中秋節,以及韓國的父母節、兒童節 …等等。不過細究其中會發

現,學校中所謂的「國定假日」是以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為主。

「學校通常會台灣的假日和韓國的假日都放假。不過韓國的節日只是

放假,不會慶祝。」(秀晶)

18
韓國兒童節訂在 5 月 5 日,與台灣不同 ,父母節則在 5 月 8 日。
16
雖然兩邊的國定假日皆會排入學校的行程中,但其中只有屬於中華民國的國

定假日會有慶祝活動,像是雙十國慶時會邀請嘉賓,並舉辦一些慶祝表演活動,

如舞龍舞獅和擊大鼓,這些帶有中華文化色彩的項目。

「運動會時,每次學校請舞龍舞獅社團來表演的時候,我都覺得表演

得很厲害,也有因此覺得比較了解台灣的文化那類的。」 (鍾碩)

而學生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對於中華傳統文化不至於陌生外,部分甚至會對

此產生熟悉親切感。甚至學校還會慶祝某些台灣不會特別去慶祝的節日,例如蔣

公紀念日,當天學生們會在廣場集合並向蔣公銅像獻花。

(三)透過課程安排

漢城華僑學校跨足幼稚園到高中,從幼稚園開始在學校的教學內容就是以

「台灣教育」以及「中文」為主,如同王恩美(2012)所提到韓國華僑小學與中

學本是依照中華民國國內的「課程標準」編輯課程,教科書也使用「南一出版」

的教科書與教材、教具,甚至在早期中華民國政府還會免費提供給所有華僑學校。

現今雖然已取消這項這政策了,華僑學校還是依然繼續使用台灣南一版的教材教

學,並且也定期會從招募台灣教師過去任教,校內從台灣過去任教的老師也佔將

近半數的比例。

研究課表的安排,基本上與台灣的教授科目無異,比較特別的是在和台灣一

樣的科目之外,還另外加入了一週兩次的韓國語課程以及一週一次的韓國社會課

程,呈現以台灣課程為主,韓國相關課程為輔的課程安排狀態。而在高二之後開

始分成「韓國大學班」與「回國班」上課,在韓國大學班中會增加「韓國史」等

韓國相關科目,並且改以韓文授課;另一邊,高二回國班仍保留每週的韓國語課
17
程,而到了高三的回國班則不包括任何與韓國相關的科目,高三的韓國大學班則

會進一步增設「韓國地理」科目,數學、化學、生物等科目也改為使用韓文上課,

以利日後為韓國大學做銜接。而有趣的是,學校所劃分的這兩種班別中,所謂的

「回國班」指的是回台灣,而不是朔源歷史韓華的原居地「中國」
,亦不是韓國,

根據學生的描述,回國班的人數比起韓大班的較多,回國班一個年級分為文、理

二班,而韓大班則是文、理合併為一班。

曾在小學時短暫轉到台灣的學校就讀的恩熙,對於當時的狀況她表示道:

「去台灣學校讀書的時候不會感覺到陌生,因為這邊學校的教育是按

照台灣的方式。像是學校教授的歷史,就我所知也都跟台灣一樣,初

一是台灣史,初二中國史,然後初三世界史,高一又講台灣史。」

因為這種「以台灣式教育為主體」的方式,等於在幫助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

「真正的」台灣教育環境,不過也會因此發生學生進入韓大班後不適應的狀況:

「以前我媽媽有給我買韓國歷史漫畫書的關係,我從小看那個長大,

所以對於韓國的歷史不是那麼陌生。進入韓大班之後開始要學習韓國

的歷史,身邊就有同學因為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對於這方面不太了解,

所以讀的很辛苦。」(秀晶)

這是由於大部分學生都是從幼稚園就開始進入華僑學校就讀,在正規教育體

系中並不會接觸到韓國的學科,對於相關知識較為陌生。像這部分就需要以其他

方面去補足。

二、華僑學校作為一種「選擇」
18
對於韓華來說,華僑學校並非唯一選擇,韓國政府並沒有限制他們入學韓國

當地的學校,甚至因為華僑學校沒有政府援助的緣故,韓國學校在學費上相較起

來更有優勢,有些受訪學生也有提到學校收費較韓國學校高的這項事實。既然如

此,是有何種背後因素使得韓華會選擇去就讀華僑學校呢?探究其背後的選校動

機,大致可分為兩部分:

(一)中文訓練所

訪談的學生中,不少是透過學校去學習中文的,大部分的家庭在家中是以韓

文溝通為主,有些是因為父母其中一方為韓國人,並不嫻熟中文,因此只能以韓

文作為共通語言;又或者是父母雙方皆為華僑,但因世代定居在韓國,語言使用

上漸漸偏向韓文,在陳圓環(2018)的研究中就指出在韓第三代和朋友間溝通的
19
語言多是以「山東語」 ,而到了第四代則是大多使用「韓文」
,明顯看得出世代

間的變化。這些學生從小在家庭中最先接觸的語言是韓文,家中主要使用的語言

也為韓文,而父母並不會特別教導中文,他們在進入華僑學校體系就讀後,才開

始學習中文,也因此學校就扮演了「中文訓練」的角色。

「我如果去讀韓國學校的話我在家裡也念韓文,就不太有機會學到中

文,所以我覺得我讀這個學校比較好。而且爸爸有說因為爸爸是華僑,

然後我也是華僑所以我要念華僑學校。」(孝珠)

再者,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之下,全球也早已掀起了一股「中文熱」。海

外學習中文人口,從以往大多數為華僑子弟的情況,漸漸地非華僑後裔的學習者

急遽上升,中文被認為是僅次於英文第二大的語言,也日漸受到重視。而在韓國

社會中也觀察的到這項趨勢,韓國和中國在商貿來往上增加,韓國人學習中文的

19
由於歷史的緣故,韓華所使用的中文實為中國山東的方言。
19
人口明顯上升,在這方面本身較具優勢的韓華們也因應社會而開始重視去培養中

文能力。

「應該是好的方面的影響,因為現在除了韓文、英文以外,大部分的

人都開始學中文,它在國際市場佔的比例比較大。然後還有,我出去

說我是華僑,他們就會覺得說喔~你會中文,太厲害了。」(海英)

因著世代變遷,如同上述所提及的,韓華在語言方面漸漸融入韓國社會,就

如同夏誠華(2011)所說到的,「華語熱」在全球各地不斷升溫,海外華文教育

也因此得到蓬勃發展,而僑教是一個很大的橋樑,可以促進海外主流社會的華語

文學習。韓華子弟的父母們因考量到近來中文的優勢性,在華僑學校中能獲得的

「中文訓練」也成為選擇就華僑學校的一大動機。

(二)因為是華僑

而除了「中文學習」這項因素外,探究其背後的原因還可發現與文化認知層

面有關聯。華僑教育的初衷就是華僑為了對自己子女實施中華民族語言文字和科

學知識的學習,而在僑居地興辦的教育,因此在學校教育中不只有語言方面的傳

授,同時也包含文化思想的層面。夏誠華(2011)就整理出僑教的四大功能:

1. 僑民教育是華僑華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基礎性工作。

2. 僑民教育是華僑華人同祖籍國保持聯繫、開展中外合作交流的橋樑。

3. 僑民教育是促進華僑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增進團結、凝聚僑心的關鍵。

4. 僑民教育是涵養僑務資源的重要途徑。

「我幼稚園是比較喜歡韓國的,是因為讀的學校是韓國學校,不過因

為我在家裡比較喜歡講中文,我是想學習中文的,所以就轉到華僑學

20
校。後來受到我現在就讀的學校是台灣管理的影響,所以漸漸的會變

成喜歡台灣,至於家裡不會特別針對這部分去教導。」(鍾碩)

可以發現希望學習中華文化,受台灣式教育也是其中一項選擇華僑學校的動

機,不只是父母希望子女能夠了解學習「自己民族」的相關事物,也有的情況是

學生自己本身有興趣想要學習而主動向父母提出。並且在受到學校的影響之下,

自身對於該文化的熟悉和親近感也會相應增加,甚至進而去影響到其身分認同。

「會讀華僑學校是因為爸爸媽媽直接把我送去的關係,不過之前有想

過去讀韓國學校,因為在韓大班的華僑去了韓國大學以後,有百分之

七十的人畢不了業,就是進大學容易,可是畢業的時候,因為韓國學

校的學生功課壓力太大,但華僑學校比較輕的關係,去大學後競爭的

話,韓國人知道的多,成績也高,華僑就比不上。有跟父母提過,他

們說從幼稚園到現在繳的學費很多的關係,叫我繼續上,然後說因為

是華僑所以要上華僑學校,觀念...,也有考量到學習中文的原因。」

(海寅)

而就讀華僑學校,
「華僑學校出身」似乎也可以視為韓華間的一種身分象徵,

為了符合韓華這個身分,必須進入華僑學校就讀,有些學生就表示父母說因為是

華僑所以要讀華僑學校,並且其父母本身也是畢業於華僑學校,
「就讀華僑學校」

也就成為了一項身分傳承的指標。

三、與韓國社會的火花

(一)走入韓國社會
華僑學校作為傳遞中華文化,教導中文的一個媒介,學校內本身就自成了一
21
個「華僑聚集所」,就讀這所學校的學生,就如同上述提及的,還是以華僑占大
多數。在較早期,華僑大多聚集而居,一個村落可能都是華僑,對外接觸韓國社
20
會以及韓國人的機會少,從文獻資料韓華初寶棣大哥的訪談中 就可窺知一二,
韓華第一、二代時,除了與韓國社會接觸的機會不多之外,當時的韓華因為排擠
等種種原因,甚至對韓國社會是抱有排斥的心理,將自身視為過客,並不認為自
己會在當地長待,所以不需要去積極融入當地社會,也因此當時華僑間對於維護
保存自身的族群、文化更顯重視。

然而到了近代,這種聚落模式式微,韓華搬出村落散落在各個城市居住,沒

有了華僑村落這層「保護網」,代表他們勢必得走出去與韓國社會交流,因此漸

漸地受到韓國社會的影響,與其磨合。本研究訪談的學生中,大部分皆為在韓的

第四代,從訪談內容中能看得出歷經世代的轉變,韓華後代與韓國社會互動模式

的變化,並針對其中細節加以探究。

(二)在韓國社會中的「台灣人」

經過一代一代的融入,現今的韓華表面上看來與韓國人幾乎是無異,與韓國

社會的互動明顯相較以前更頻繁緊密,但細究其中的互動,實際上他們還是會感

受到一些差別。這部分可分為兩個面向去做討論:

第一為語言方面,韓華因為身分特殊性的緣故,通常中文和韓文兩種語言皆

能掌握,不過並非兩種語言都完全如母語者般熟悉並運用自如,依照個人情況,

通常家庭占了很大一部份的因素,對於其一的掌握度會較高,也因為此種特殊狀
21
況,使他們發展出發展出「華僑語」 的語言型態。而在走入韓國社會與韓國人

20
訪談內容:「其實最早一代或在韓國第二代的華僑,像是我們的父母們,就算在那裡待了一輩
子,都不可能會認為自己是韓國人。尤其早期常受韓國政府欺負,所以都會認為留在那裡只是暫
時的。甚至如果我們當時想跟韓國異性交往或結婚,還很有可能會鬧家庭革命。老一輩的韓華其
實很反韓,他們都希望搬到台灣,落葉歸根回到自己的國家,不想留在那裡受外國政府欺負。」
21
陳圓環(2018)。
〈中、韓雙語併用之研究 -韓國華僑為例-〉
22
打交道時,會開始感受到自身和韓國人的差異,如訪談中許多學生就有提到自認

為韓文不好,不如韓國人;又或者是因為會中文的關係在韓國社會中顯得突出,

會被特別受到矚目。

「與韓國人的差別,最大的是語言上,我學了韓國話和中國話的關係,

有時候會不知道某個韓文的意思,所以溝通上會有點困難。」(秀晶)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讀的是韓國幼稚園,那時候班上只有我一個是華

僑,所以韓國老師就對我很好奇,想跟我學中文,然後我那時候還有

在幼稚園紀念典禮上演講,用中文。」(鍾碩)

第二為文化思想方面,當深入詢問到受訪學生的交友狀況時,可以很明顯的

發現到,華僑之間的連結非常緊密,因為華僑學校的環境讓韓華們很容易產生連

結,學校也就扮演了華僑間凝聚力的媒介,可以將其視為現今的「華僑聚落」,

大部分學生平時所接觸的同樣皆為華僑。

「我是跟華僑比較要好,因為我覺得華僑生活的環境比較相似,討論

的話題也是,像是討論大學要去哪讀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遇到韓國人

的時候,如果我說我是華僑的話,他們就會叫我說任何一句中文看看,

我太常聽那一句話所以有點反感。」(孝珠)

另外也提到因為華僑間的一些共享文化和價值觀,讓他們在交友上,除了環

境使然的因素外,本身也較容易及願意和華僑做朋友。受訪學生有不少提到自認

為跟韓國人在文化思想部分會有感受到差異。這些部分是需要透過較多的互動,

較深的交流才比較能體會到的。

23
「過年的時候,過的方式不一樣。還有食物方面,韓國人有的不能吃

台灣的食物,因為他們不能接受那個香料。」(恩熙)

「跟韓國朋友在相處的時候會感受到文化差異,就像中秋節,我們是

吃月餅,然後韓國同學都會吃年糕。」(鍾碩)

「在傳統那方面,像我們家有祭祀的概念,韓國的話比華僑少,我聽

說有的家裡完全沒有祭祀,所以我講關於祭祀的話題,他們會有不能

理解的地方。」(秀晶)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大部分學生都提到因為語言因素較容易跟同為華僑的人

親近,雖然他們都會表示是由於都會中文,能以中文交流的原因,但實際上他們

所使用的為中韓文結合的「華僑語」,因此與其社會中的中國人又有些區別,與

中國人雖看似語言互通溝通無礙,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學校裡會有華僑比較常聚在一群,然後中國人一起這樣的狀況,因

為中國人講話太快了,跟華僑朋友一起的時候是會中韓文夾雜。」

(恩熙)

語言因素,如和韓國人交流的所使用的韓文,以及和同為中文使用者交流時

韓華所使用的「華僑語」,另外還有文化思想方面細節的差異,使得共享這些部

分的韓華容易彼此相互親近形成一群,而非韓華族群的群體要打進韓華的圈子更

加困難,也因此同時間接加固了其族群間的連結。

(三)社會的制度再再提醒不同

在韓國社會中,擁有華僑的身分讓他們被歸類為「外國人」。即便是從出生
24
開始就居住在當地,且基本上未來也將會長待,但是礙於身分的問題,在社會中

就是會受到差別待遇。受訪者因為皆為學生,部分有鑑於先前的某些經驗對這方

面有所感受,其他的由於年紀因素,尚未需要親自辦理相關事務,並未親身經歷

過,不過也皆曾從父母那邊得到相關資訊。

「我去買電話的時候,會不知道要填韓國還是台灣國籍的資料,寫不

同的國籍會不一樣,填台灣的話會很複雜。還有去看表演要訂票的時

候,我已經習慣了我的韓文名字,可是護照上是英文的關係,不能用

韓文的名字預約。」(恩熙)

「外國人身分當然跟韓國人不會一樣,像是福利那種有差。具體什麼

福利不太清楚,是有聽媽媽講過,像是貸款就會比較不好貸。」

(娜恩)

另外,不單單只是在韓國社會,在台灣社會中他們也是會有感受到差別的部

分。如同文獻中提到的,韓華雖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但因沒有台灣身分證,屬於

無戶籍護照,其所擁有的公民權利並不完全與台灣人一致,因此在前往給予我國

免簽證待遇國家時,他們並無法享有同樣的待遇,仍然需透過繁複的手續申請該

國家簽證。

「想去外國的時候,就算有錢,因為我沒有台灣身分證的關係,會需

要辦簽證,那個很複雜。」(海寅)

「我在這裡去外國的時候要拿簽證,但韓國人不用的關係,我跟家人

一起去的話,要幾個月前先去申請,會有點複雜。菲律賓、日本、台

灣,台灣好像也要。」(秀晶)
25
他們在生活中不論大小事皆有可能會感受到差別,大的如與國家層面

相關的簽證、身分申請等問題,小至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小事都可能

會經歷到。雖然外國人因其身分緣故在社會中本來就容易遇到差別待遇,

不過韓華不論是在僑居地亦或是「自己國家」皆會面臨到如此尷尬的處境。

四、徘徊在「我是誰?」的問題中

(一)國家認同的混淆

韓華因身處在複雜的情況中,難免會有對自身身分認同混淆的時候,本研究

試圖透過訪談的學生的敘述去窺探了解。大部分的學生表示平常不會去思考到這

類問題,平時在學校所接觸的同學大多皆同為韓華,並且雖然班上除了華僑外,

還有少部分的中國人及韓國人,但同學間並不會特別去在意對方的國籍,甚至在

詢問班上同學國籍組成的狀況時,沒有一位能夠確切回答。由於平常生活圈大多

與自己群體內的人互動,因此大多數並不會特別去思考國家認同的相關問題。

「初三的時候有在想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是很混亂。我的母語是韓語,

然後我從韓國出生,雖然我的國籍是台灣,但我的語言、生活習慣比

較靠近韓國,然後對台灣呢沒有特別的想法。」(孝珠)

不過可以發現到當受到「外在因素」影響時,會刺激他們開始意識到相關問

題。一般韓華高中生與韓國人認識、接觸的管道大多是透過補習班、教會或是課

外活動等等,當他們走出去與韓國人接觸,非常容易會面對到諸如國籍的提問,

而韓國人普遍對於「華僑」這個身分是不了解的,當他們在回答或是解釋這些問

題時,同時自身也在審視這個問題,這時候混淆矛盾的情緒很容易就會湧現。

26
「有想過自己到底是屬於哪裡,大概在初二初三的時候,因為一直在

長大嘛,所以我也不太確定我到底是哪個國籍的人,會這樣想。後來

就跟媽媽講過,媽媽就說我們華僑就是中間的人嘛,叫我先到台灣這

樣,所以目前的想法就打算先去台灣讀兩年,等到出來身分證之後再

跟媽媽討論,不過到現在是還有點混淆。」(恩菲)

而其實不只是韓國人,連台灣人也不一定知道華僑是指什麼,不少台灣人因

為他們是在韓國出生,並且來自韓國,便會將他們視為韓國人,造成他們在台灣

也成為了「外國人」的窘境。

「就是感覺華僑好像沒有自己的國家,在韓國的話不能算韓國人,在

台灣的話也不能算完全的台灣人,所以就感覺沒有自己的國家。因為

我在台灣住過,知道跟真的台灣人就是不一樣。在台灣的時候,同學

知道我是在韓國生的話,他們就會說我是韓國人,在這邊的時候他們

就說我是台灣人,所以就會感覺不知道我是哪裡人。」(娜恩)

(二)國籍選擇

按照韓國法令規定,成年後不得擁有雙重國籍,因此擁有雙重國籍的韓華都

會面臨到選擇國籍的問題,而非雙重國籍的學生也有辦法申請更換國籍。通常大

部分的學生到了面臨升大學的時候,會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選擇就讀台灣或

韓國的學校,根據所持有國籍不同,也連帶會影響到入學的方式。

「因為如果有韓國國籍的話,去韓國大學會需要跟韓國人考一樣的考

試,考慮到大學所以選了中華民國國籍。不過之後會想拿回韓國國籍,

因為去公司的話,韓國國籍會比較有利。」(孝珠)

27
「目前也還沒辦法釐清出自己比較偏向哪一邊,會想以大學要去哪裡

去選擇國籍,就會選對升學比較有利的,而且我認為大學生活也會對

國家認同感有影響。」(智媛)

韓國的情況是針對外國人入學會給予優惠政策,可以不必和韓國人一樣考試

入學,另也有專設給外國人的獎學金;而台灣則是針對華僑有另外設置一套入學

流程,可以選擇應試華僑的分發考試,或者是直接根據華僑學校的在校成績去分

發。而根據學生們的說法可以發現到學生本身在在作國籍選擇時,比起一般所認

為的,會依照歸屬親近感和國家認同,即自己想當哪一國人的情感因素去選擇,

實際上他們更偏向於考量現實條件而去抉擇。

(三)華僑眼中的華僑

訪談的學生中對於自身國家認同產生疑惑時,大部分會尋求家中長輩或者是

學校師長,雖然因為關於認同的問題牽涉較多面向,較複雜,許多學生到目前仍

然很混淆。不過有趣的是,他們通常會接受「權威性」的回答,如父母和長輩的

說法或者是某樣具效力的正式文件所標註的身分,並以其作為自身對於該問題的

解答。

「因為學校會分台灣人、中國人嘛,寫那些資料的時候,在學校寫資

料的時候都會寫台灣,所以現在就會講台灣,因為寫的就是那樣。」

(寶英)

「有的時候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哪,會有點混淆。這個問題我也有問過

我爸,如果有人問我國籍是哪裡,我爸就說,你就說你是華僑那就可

以。然後有時候學校會有些資料要填國籍,我就會拿回家問我父母,

他們就告訴我填華僑。」(書俊)
28
在韓華間創造出對應身分問題的一套回答,對外他們習慣向他人介紹自己為

「華僑」,他們認為自己的國籍為台灣,但因為從出生開始便居住於韓國,自身

的文化、思想皆有受到韓國的影響,因此會將自己認定為一半一半,即一半台灣

一半韓國,而對此相互有共識,認為「華僑」就是最符合他們身分的解釋。

「我會說我的國籍是台灣,我可能是屬於華僑吧... 」(書俊)

「台灣人就是從小生在台灣,只是一個台灣人,然後華僑就是有兩個

文化混在一起,所以有點差異,我覺得我是華僑,就是一半(在中間)。

因為有很多韓國人會不知道華僑是什麼,我就會解釋說,韓國和台灣

那兩個國籍的一半,在中間,但大部分都不能理解啦~ 所以如果他們

還是不懂的話我就會直接說我是台灣人。」(海英)

對應不同的狀況下,所應用的身分解釋也會跟著彈性變化。如同上述所提到

的,在日常的微觀互動中,會以華僑去跟他人介紹,且有許多人並不了解何為華

僑,此時他們也會向對方解釋為一半一半。不過在當需要填寫正式的文件資料時,

就會轉變成是中華民國或台灣身分,因為法律的定義上「華僑」並不能算是一個

正式身分,因此這時會需要以法律所認定且明確的身分去對應。

(四)在台、韓之間擺盪

本研究原先欲針對韓華在中、台、韓三者國家認同游移擺盪的狀況去作探討,

係由於以台灣的立場去思考,在台灣的狀況會面臨中、台兩種國家認同的爭論,

而韓華同為我國國民,並且以歷史脈絡來看,韓華的起源為中國山東省的移民,

再加上近來中國對於韓華也有採取一些拉攏政策,因此有了此假設。

29
然而實際研究發現到韓華所面臨的國家認同混淆並未包含「中國」的部分,

在談論關於這項問題時,他們僅在台灣和韓國之間猶豫不決,可說是完全將中國

摒棄在外。他們會很清楚去劃分,祖先雖然是從中國移民到韓國的,不過因為當

時的政府是中華民國,並且所持有的身分也為中華民國,因此他們能很明確地認

知到自己與現今的中國在身分上是完全無關係的。家庭及學校在這方面占了很大

的因素,在家庭中父母教導韓華子弟的觀念就是如此,而華僑學校亦然,學校在

各方面皆能看出其立場的鮮明。而細究其中會發現,韓華對於中國的態度基本上

不是無感就是反感,甚至媽媽為中國人的寶英就有表示到自己對中國的反感:

「雖然我媽媽是中國人,但我不太喜歡中國,而且媽媽也知道,她也

會試圖告訴我中國的好之類的,想要說服我,但我就還是一樣的想法。

原因大概就是在這看的一些新聞,初中的時候就開始比較不喜歡。」

可以發現韓華雖為我國國民,但實際上他們在認同的疑惑上與居住在台灣本

地民眾的情形是有明顯不同的,並不如原先所預想的為台灣的中、台認同擺盪再

外加上韓國這項,而是很特別地不會在對中國的認同上有所混淆,僅聚焦於台、

韓兩國之間。另外,除了家庭與學校的因素外,韓國社會的氛圍也可視作是一項

潛在的影響因素。

結論

華僑,即僑居於國外之我國國民,對於國家間的交流促進扮演了舉足輕重的

角色,也因為其特殊性,諸多學者普遍對於華僑議題懷抱濃厚旨趣。其中韓華相

較於其他國家的華僑處境非常特殊,而雖然國內關於華僑的研究頗豐,但細究其

中針對韓國華僑的研究卻較為匱乏。故期望本研究能讓大眾對於韓華有更進一步

的了解外,也能開始重視這群同樣身為我們國民的韓華左右為難的認同困境。

30
在教育的方面,韓華從小進入就讀華僑學校就讀,他們在校內接受中華民國

/台灣式的正規教育,而學校透過校園布置、慶祝活動、課程安排等面向打造了

一個「小台灣」社會,並且在校內制度上也能窺知學校將中國民國視為其「祖國」

(motherland),就如同記憶研究所提及的,韓華學生們在華僑學校中,除了被動

地吸收台灣的教育知識外,學校所營造的環境和舉辦的活動也讓學生親身參與

「記憶工程」,因此對於台灣會有熟悉及親近感,有些學生就算從沒到過台灣,

對於中華民國卻有著特殊的情感與想像。不過也發現到近來的趨勢有所改變,雖

然選擇來台就讀大學的學生還是佔有一定比例,校內的「回國班」人數也相對較

多,但在這部分可看到世代的變化。隨著與韓國社會漸漸融入,考慮進入韓國就

讀大學學生增加,甚至回國班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到最後是選擇留在當地升學,

而非回國,與過去不少人也會選擇在高中畢業後到台灣讀大學的狀況有些差異。

對於韓華來說,華僑學校並不是唯一選擇,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進入華僑學校

就讀,背後影響的因素我們能夠發現和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大致分為兩

部分原因,一為中文學習,大部分學生因為家中是以韓文為主要溝通語言,考量

到後代語言傳承以及近來中文的優勢性,進入華僑學校體系學習中文,也因此學

校就扮演了「中文訓練」的角色。二為文化認知學習,希望學習中華文化,受台

灣式教育也是其中一項選擇華僑學校的動機。「華僑學校出身」似乎也可以視為

韓華間的一種身分象徵,,「就讀華僑學校」就成為了一項身分傳承的指標。

從早期韓華與韓國社會接觸的機會不多,也不積極去融入當地社會,到近代
因華僑村落這層「保護網」的消失,轉變成與韓國社會交流愈加頻繁,並受其所
影響。現今的韓華表面上雖看來與韓國人無異,但細究其中的互動,還是會有些
差別。主要可分為兩個方面,一為語言方面,韓華通常中文和韓文兩種語言皆能
掌握,不過並非兩種語言都完全如母語者般熟悉並能運用自如,因此身處在韓國

31
社會中會感受到自身韓文不如人的矛盾情緒,同時也因為會中文的關係在韓國社
會中容易顯得突出。二為文化思想層面,華僑間的一些共享文化和價值觀,讓他
們在交友上較容易及願意和華僑做朋友,而透過與韓國人較多的接觸、互動,也
會感受到文化思想部分的差異。華僑學校的環境讓韓華們很容易有連結,大部分
學生平時所接觸的也同樣皆為華僑,學校扮演了華僑間凝聚力的媒介,可以將其
視為現今的「華僑聚落」。

不單單只在與韓國社會的互動上,社會中的制度也再再提醒著他們的不同。

在韓國社會中被歸類為「外人」,即便是從出生開始就居住當地,但是礙於身分

問題,不被韓國政府所承認,就是會遭受差別待遇。在台灣社會也亦然,儘管「名

義上」作為中國民國國民,但因為韓華沒有完全的台灣身分,其所擁有的公民權

利不完全等同於台灣人民,種種政策常令韓華有股「次等公民」之感。因此韓華

常被稱為「沒有國家的人」,就是由於在政治上此番尷尬的處境,大部分韓華最

有感受的就是在簽證的部分,幾乎都有經歷過這項不便。

韓華因身處在複雜的情況之中,在國家認同上作為「邊緣人」甚至「陌生人」

的處境,而此番尷尬的處境讓他們往往對於自身的國家認同必須持續進行反思,

諸多韓華皆曾面臨自身身分認同混淆的時候。可以發現到當受到「外在因素」影

響時,便會刺激他們開始意識到相關問題。例如他們在與韓國人接觸時,非常容

易會面對到國籍的提問,加上韓國人普遍對於「華僑」這個身分不甚了解,他們

在回答或是解釋這些問題時,同時也是自身在審視這個問題,混淆矛盾的情緒很

容易就會在這時湧現。而這時,大部分會尋求家中長輩或者是學校師長,他們通

常會接受「權威性」的回答,並作為自身對於該問題的解答。

另外,在韓華間創造出了「華僑」身分的回答,而他們互相有共識將華僑定

義一半台灣一半韓國,在日常非正式的互動場合就會以這個身分介紹自己;而當

32
需填寫正式的文件資料時,因為法律的定義上「華僑」並不能算是一個正式身分,

因此會需要以法律所認定且明確的身分去對應,此時就會轉成以中華民國或台灣

回答。在這邊可以發現到韓華所面臨的國家認同混淆並未包含「中國」,他們僅

擺盪於台、韓的選項之間,會在台灣和韓國的認同中猶豫不決,而普遍韓華對於

中國的態度基本上不是無感就是反感,與台灣在中、台認同間常有爭議的情況明

顯有差異。

現有的文章資料中多少有關注到老一輩韓華的認同問題,但因整體政治與社

會環境和互動關係的變化,新一代的韓華其認同勢必有產生變化,本研究以新一

代韓華為中心,透過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和實際觀察去釐清他們認同的情形,並

以「記憶認同」的觀點去探究分析,整理出背後所影響的因素,補足在這方面現

有研究的不足。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韓華學生所使用的中文與台灣式中文是有差異的,雖然透過平常與華僑親戚

的接觸下,對於其說話腔調及部分特殊用語算是熟悉,不過在某些部分可能還是

未達到完全的理解。再者,部分學生的中文能力非如同母語般流利,因此有些想

法容易表達得不甚完整,欲表達的內容會受到語言的原因有所限制。

另外,受訪學生的家庭組成多元,有的父母雙方皆為華僑,有的是一方為華

僑一方為韓國人,另外還有一方為華僑一方為中國人的情況。因為家庭組成並無

一致,整體條件較為複雜,家庭因素對於學生認同的影響力較難去探究。

本研究選定華僑學校之韓華高中生為研究對象,透過文獻回顧、實地觀察、

深度訪談,對於新一代年輕韓華的認同狀況有所了解,不過並未訪談到就讀於韓

33
國學校的韓華高中生,因此未來若有機會希望能擴大研究對象,去比較就讀於不

同學校的學生兩者之間的差異部分,如學校造成的影響因素,以及就讀韓國學校

之韓華學生的認同態度與選校動機等。

並且將地區的差異因素也加入考量,如韓國現存的華僑高中共有三所,分別

為位於首爾(此次選定的學校)、仁川、釜山三個城市,學校所位於的地區,在

人口組成、生活型態以及當地華僑本身的狀況明顯會有區別,其次,校內的情形

也可能因辦學風格、師資而造成校際間的差異。期望未來的研究方向能朝這些方

面進行,將研究範圍更加擴大。

參考資料

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Verso Books.

Baumeister, R. F. (1986). Identity: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struggle for sel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houn, C. (1997). Nationalism. buckingham. Halbwachs, M. (1992[1925]). On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bsbawm, E. J. (2009[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eh, Hsin-Yi. (2017). Telling a Shared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o Invent Nationality:

The Commemorative Narrative of Chinese-ness from 1949 through 1987 in Taiwan.

Memory Studies. DOI: 10.1177/1750698016679219

Smith, A.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tuart, H. (1996). Who Needs ‘Identity’?. Hall, Stuart and Paul du Gay (eds).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34
沈松僑 (1997)。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 (28):1-77。

蕭揚基 (2002)。
〈台灣地區高中學生國家認同及其相關因素〉
。《公民訓育學報》,

(11):67-107。

藍佩嘉 & 吳伊凡 (2011)。


〈在 [祖國] 與 [外國] 之間: 旅中台生的認同與畫界〉。

《台灣社會學刊》, 22:1-57。

陳春霓 (2017)。
〈淺談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與馬來西亞華人的自我認同〉
。《國教新

知》, 64(1):67-81。

陳祈雯(2016)。
《馬來西亞, 印尼僑外生的自我認同形構與變遷》
。 暨南大學東南

亞研究所學位論文。

蔡芊千(2016)。《韓國華僑在韓社會地位的變遷》,博士論文。

于德豪, & 張次正 (2012)。


〈近代韓華移民史初探-從歷史進程及經濟活動著眼〉

《嶺東學報》,(31):93-130。

楊智強(2016)。《沒有國家的人:韓國華僑(一)》。

楊智強(2016) 。《韓國華僑(二):且戰且走的韓國華僑學校》。

譚道經(2014)。
〈韓國華僑的地位與人權〉
,收錄於陳鴻瑜主編《海外華人之公民

地位與人權》:81-98。獨立作家出版社。

夏誠華 (2011)。〈從僑民教育走向華文教育〉。《中原華語文學報》 (8): 1-18。

洪佳音 (2013)。〈從華僑教育走向華文教育-以韓國大邱華僑小學為例〉。中原大

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學位論文。

王恩美(2012)。〈華僑學校在韓國的法律地位變化與生存策略(1978-2010)〉。

《思與言》。50(1)

朴銀瓊(1981)。《華僑의 定著과 移動:韓國의 境遇》。梨花女子大學博士論

文。

李鍾雨(2007)。《韓國 華僑의 現地化에 관한 研究- 釜山 居住 華僑를

中心으 로 》。東亞大學東北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35
陳圓環(2018)。
〈中、韓雙語併用之研究 -韓國華僑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

文研究所學位論文。

附錄 訪談大綱

主要以四大面向的問題進行深度訪談:

(一)家庭環境

1. 從哪一代開始移居到韓國?當時的背景為何?本身為在韓的第幾代?

2. 家中有哪些成員?在家溝通的語言?通常會慶祝什麼節日?有什麼其

他傳統習俗?

3. 是否有過因國家認同的立場不同而與家中長輩發生衝突的經驗?

(二)學校教育

1. 目前就讀的年級與班別(針對高二和高三)?從何時開始進入華僑學校

就讀?

2. 如何在韓國在地學校與華僑學校之間做選擇?考量了哪些因素?

3. 學校慶祝哪些節日?對於相關節日慶祝活動的看法?

4. 學校課程中所教授的國家歷史為何?韓華的定位為何?請簡略描述。

(三)韓國社會

1. 平時與韓國人的互動情形如何?(會刻意與他們劃清界線嗎?)

2. 覺得自己與韓國人有差別嗎?(若有,是在哪些方面?)

3. 韓華的身分有造成你生活中什麼影響嗎?

4. 有考慮過未來歸化為韓國籍嗎?為什麼?

(四)國家認同

1. 你覺得自己是中華民國人、台灣人還是韓國人呢?為什麼這麼認為?

2. 是否曾經去過台灣?印象為何?台灣在記憶中的角色為何?會考慮畢

業後到台灣升學嗎?

36
3. 有過國家認同混淆或者轉變的時候嗎?在何種情況下發生的?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