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可以預約的雪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172)(中六 / 程度:深)

甲部:指定閱讀篇章(30%)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1)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解釋】
(1) 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實:結出果實(2 分)
《逍遙遊》(節錄)
(2)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
招:招手(2 分) ____
學》(節錄)
評分原則:
‧ 每道分題答對給 2 分,概念及表達欠清晰的不完備答案給 1 分,錯誤答案不給
分。
‧ 答案多於一個,選取高分的答案;如混含與正確答案相矛盾的錯誤答案,給 0
分。
‧ 每個錯別字扣 1 分,每道分題最多只扣 1 分。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2)


2 試指出以下文句中粗體字的意思。(2 分)【解釋】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A 讚美
B 僅有
C 跟隨 A B C D
D 發揚 ○ ○ ○ ●
答案分析:
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一句中,「光」是動詞,意思是發揚。句譯:
(陛下)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意見,以發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3)


3 以下句子均摘錄自《岳陽樓記》,哪兩句是反問句?(2 分)【解釋】
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 微斯人,吾誰與歸?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答案分析:
 連繫上文,句子表示反問語氣。句譯:(他們)觀賞景物時的心情,能夠沒有
不同嗎?
 「何」解作「為甚麼」,句子表示疑問語氣,問句後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回答,屬設問。句譯: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和上
面兩種人的表現不同,為甚麼呢?
2
(172)(中六 / 程度:深)

 「何」解作「甚麼」,「耶」是疑問語氣詞,可譯作「嗎」、「呢」,句子表示疑問
語氣,問句後以「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作回
答,屬設問。句譯:這樣做官也憂慮,不做官也擔憂,那麼甚麼時候才快樂呢?
 連繫上文,句子表示反問語氣。句譯:沒有這樣的人,我還可以與誰一起呢?
選項、是反問句,因此答案是 B。

4 根據《念奴嬌‧赤壁懷古》,回答以下問題。
(參考 2022 年閱讀題 6(i))
(1) 《念奴嬌‧赤壁懷古》開首寫作者由眼前景色聯想到古時的英雄豪傑,試摘
錄有關句子。(2 分)【複述】

大 江 東 去 , 浪 淘 盡 , 千 古 風 流 人 物 。
評分原則:
 須摘錄原文作答,答對給 2 分。
 每處缺字、增字扣 1 分。
 錯別字最多扣 1 分。
 常見異體字和簡體字均可接受。

(參考 2022 年閱讀題 6(ii))


(2) 承上題,上述句子有何特色?(2 分)【引申】
 藉典故歌頌古代豪傑
 運用象徵手法抒懷
 文字含蓄婉約
 感歎悲壯深沉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答案分析:
 句子沒有運用典故,故選項不正確。
 作者以江水東流象徵時間流逝,又以「浪」象徵時間,感歎千古以來的英雄人
物都有如被江浪淘盡,一個個消失於歷史舞台,故選項正確。
 句子描寫氣勢磅礡的江水,風格豪放,故選項不正確。
 作者在句子中感歎時間無情,物是人非,情感悲壯深沉,故選項正確。
選項、正確,所以答案是 D。

3
(172)(中六 / 程度:深)

5 在《勸學》(節錄)一文中,作者以「騏驥」和「駑馬」作對比,論證甚麼道
理?試加以說明。(3 分)【引申】

作者以駿馬一躍,不能超過十步距離,對比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跑完千里
的路程,指出劣馬的成功在於不停步。(1 分)作者藉此論證成功的關鍵不在
於先天的條件,而在於「不舍」的學習態度,亦即後天能否持續不斷地努力。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原則:
‧ 能根據文本「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具體說明作者
如何以「騏驥」和「駑馬」作對比,給 1 分。
‧ 能說明作者所論證的道理,闡述清晰完備,最高給 2 分。
‧ 只引錄原文而未有加以解釋,不給分。

(參考 2021 年閱讀題 4)


6 根據《逍遙遊》(節錄)一文,在世俗的眼光中,以下何者「無用」?何者
「有用」?又或是無從判斷?(4 分)【整合】
無從
無用 有用
判斷

(1) 狸狌 ○ ● ○

(2) 斄牛 ● ○ ○
答案分析:
(1) 狸狌會低身埋伏,又會跳高躍下捕捉老鼠,故世俗認為牠們「有用」。
(2) 斄牛身軀龐大,卻不會捉老鼠,故世俗認為牠們「無用」。

7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自述身世及往事,用意是甚麼?試加以說明。
(3 分)【引申】

諸葛亮向後主自述身世及往事,旨在指出自己淡泊名利,只是感念先帝的知
遇之恩,才答應為他效力,以釋除後主的猜疑;(1 分)同時藉此表明自己忠
於國家,對先帝和後主忠心耿耿。(1 分)另外,諸葛亮提及先帝臨終前將國
家大事交託給他,目的是借助先帝的權威,強調自己父執的身份,以加強勸
諫後主的說服力。(1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原則:
‧ 指出諸葛亮向後主自述身世及往事的用意:
- 指自己淡泊名利,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才為他效力,以釋除後主疑
慮,給 1 分。
- 表明自己忠於國家,給 1 分。
- 借助先帝權威,強調自己父執的身份,以加強勸諫的說服力,給 1 分。
 只引錄原文而未有加以解釋,不給分。
4
(172)(中六 / 程度:深)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8)


8 有論者認為,如果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先自述身世,表明心志,會比放在
最後部分更有感染力。你同意嗎?試加以說明。(4 分)【評價】

我不同意這看法。如果諸葛亮一開始先自述身世,表明心志,會讓後主覺得諸
葛亮想突出自己的功勞和老臣地位,(1分)反而會引起後主猜疑及不滿,不
利下文勸諫後主。(1分)諸葛亮於文章開首先分析蜀漢形勢,可以引起後主
的警惕及關注,讓他更易接受諸葛亮的勸諫。(1分)提出治國建議後,諸葛
亮再表明自己效忠先帝和後主的心志,便能動之以情,加強文章的感染力,讓
後主更樂意聽從他的勸諫。(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原則:
‧ 指出諸葛亮先自述身世,表明心志的壞處:
- 會讓後主覺得諸葛亮想突出自己的功勞和地位,給 1 分。
- 會引起後主猜疑,不利下文勸諫後主,給 1 分。
‧ 指出原文鋪排順序的好處:
- 先分析蜀漢形勢,引起後主的警惕,讓他更易接受勸諫,給 1 分。
- 最後表明心志,動之以情,讓後主更樂意聽從勸諫,給 1 分。
 只表明立場而未有加以闡釋,不給分。
 如同意論者的見解,則未能掌握諸葛亮鋪排文章的用意,即使闡述完備,亦
不宜列為中上品或上品。

入品表:
品第 立場 諸葛亮先自述身世、表 原文鋪排的 闡述
明心志的壞處 好處
上品 明確 準確理解 準確理解 清晰
(4 分) 完備
中上品 明確 清楚理解 清楚理解 具體
(3 分)
中下品 明確 尚能理解 尚能理解 簡略
(2 分)
下品 尚算 尚能理解 缺乏理解 粗疏
(1 分) 明確 缺乏理解 尚能理解
不入品 含混
錯誤/欠缺
(0 分)

5
(172)(中六 / 程度:深)

乙部:閱讀能力考材(70%)
第一篇
(參考 2020 年閱讀題 8)
9 第一篇共有 23 個段落,如按內容大意可分成四個部分。試指出第一至第三部
分由哪些段落組成(3 分),然後概述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
填寫在下表內(6 分)。【整合】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記述作者的朋友邀請他秋天去看菅芒
第一 (1) 第 1 段至第 4 段
花,作者由此憶起兩年前也曾和朋友
部分 (1 分)
去看菅芒花,引起下文。

(4) 記述兩年來作者與一起看花的友人
第二 (2) 第 5 段至第 11 段
部分 (1 分) 各有不同的際遇,(1 分)感慨人
生變化無常,不可掌握。(2 分)

(5) 記述作者對生命中「常」和「變」
第三 (3) 第 12 段第至 19 段 的感悟,(1 分)表達他對「常」
部分 (1 分)
的嚮往,以及對「變」的畏懼和
茫然。(2 分)________

第四 點明主旨,指出我們在面對「變」時
第 20 段至第 23 段
部分 的應有心態。

評分原則:
題(4)
‧ 能準確概括內容:記述兩年來作者與一起看花的友人各有不同的際遇,給 1
分。
‧ 能指出所表達的主題:感慨人生變化無常,不可掌握,給 2 分。
題(5)
‧ 能準確概括內容:記述作者對生命中「常」和「變」的感悟,給 1 分。
‧ 能指出所表達的主題:表達他對「常」的嚮往,以及對「變」的畏懼和茫
然,給 2 分。

10 第 5 段在文章結構上起了甚麼作用?(2 分)【引申】
A 過渡
B 設置懸念
C 深化主題 A B C D
D 點明題旨 ● ○ ○ ○

6
(172)(中六 / 程度:深)

答案分析:
作者在第 1 至 4 段記述友人邀他去看菅芒花,第 5 段就承接上文,由菅芒花聯想到
兩年前與他一起去看芒花的人,以及他們各自的際遇,從而引起下文對生命中
「常」和「變」的思考,因此第 5 段在結構上起了過渡作用。

(參考 2022 年閱讀題 12)


11 在第 14 段,作者以大自然的事物比喻人生。試指出以下各項比喻甚麼。(4 分)
【引申】
喻體 本體
(1):人對生命中「常」的嚮往(2 分)
浮木

(2):生命中的「變」(2 分)
巨浪

評分原則:
‧ 答案準確,表達清晰,每個答案給 2 分。
‧ 答案欠準確,如尚可從文本推敲出來,每個答案給 1 分。
‧ 答案錯誤,或未能從文本推敲出來,不給分。
‧ 答案如多於一個,選取高分的答案;如混含與正確答案相矛盾的錯誤答案,
給 0 分。
‧ 正確答案必須為名詞,如答案不是名詞,最高只給 1 分。
‧ 答案的文字表述不清,如嚴重影響概念的準確度,可扣 1 分。
‧ 錯別字不扣分。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13)


12 試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4 分)【整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認為「變」才是生命的本質。 ● ○ ○
作者認為若能回到三十年前,生活會更
(2) ○ ● ○
美好。
答案分析:
(1) 正確。作者在第 14 段提到:「但是在歲月的拖磨,我們逐漸地看見隱藏在
『常』的面具中,那閃爍不定的『變』的眼睛。」可見作者認為「常」只
是表面,「變」才是生命的本質。
(2) 錯誤。根據第 18 和第 19 段,作者本來想如能回到三十年前,生活就沒有
考驗和苦難,但他隨即想到要重新走過三十年,仍需經歷一樣的變化和苦
難,避免不了「變」。

7
(172)(中六 / 程度:深)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19)


13 作者以「芒花與從前的記憶美麗相疊,我的心也隨着山路而蜿蜒了」一句收
結,有何巧妙之處?試加以說明。(4 分)【引申】

結尾一句有呼應文首的作用,而且引人深思。(1 分)作者在文章開首寫朋友
邀請他去看菅芒花,繼而引發他對菅芒花可以預約,但人生卻不如預期的感
慨。(1 分)其後作者明白如何面對人生的「變」,因而釋懷,並在文末通過想
像自己乘車去看菅芒花,指出從過去的記憶中可預想景色之美,人生即使會
「變」,只要保存預約的希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不必為人生的「變」而
悵惘,心就能「隨着山路而蜿蜒」。結尾不但與文首看菅芒花一事相呼應,亦
耐人尋味,發人深省。(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原則:
‧ 指出結尾一句的巧妙之處為首尾呼應、引人深思/耐人尋味/發人深省/意
境深遠,給 1 分。
‧ 指出文章開首如何引發作者對人生的「變」的感慨,給 1 分。
‧ 指出文章結尾如何回應文首,以及作者的心境有何轉變。闡述清晰完備,最
高給 2 分。

不完備答案:
結尾一句有首尾呼應的作用。作者在文章開首記述朋友邀請他去看菅芒花,在文
末則想像自己乘車去看如期而至的菅芒花,以呼應文首。(1 分)

入品表:
品第 結尾一句的 文首寫菅芒花和作 文末寫菅芒花和 闡釋
作用 者的感慨 作者的心態轉變
上品 準確 準確理解 準確理解 清晰完備
(4 分)
中上品 大致準確 清楚理解 清楚理解 具體
(3 分)
中下品 尚算準確 尚能理解 尚能理解 簡略
(2 分)
下品 粗略 尚能理解 缺乏理解 粗疏
(1 分) 缺乏理解 尚能理解
不入品 含混
錯誤/欠缺
(0 分)

8
(172)(中六 / 程度:深)

14 本篇題為「可以預約的雪」,有人認為若將篇名改為「不可預約的人生」,會
更貼合文章內容,你同意嗎?試根據本文加以說明。(4 分)【評價】

我不同意這看法。「可以預約的雪」是指菅芒花,因其具有季節性,跟北國的
雪景一樣可以「預約」;作者由花及人,帶出下文對人生不可預約的討論,因
此篇名能緊扣文章內容。(1 分)此外,作者雖然對人生的「變」感到畏懼和
茫然,但結尾強調應以積極樂觀的心境面對人生,並永遠保持預約的希望,
(1 分)所以「可以預約的雪」其實是作者心中希望的象徵,暗示了主旨。
(1 分)若以「不可預約的人生」為篇名,給人的感覺就會較為負面,亦與作
者在結尾所表達的積極心境不符。(1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原則:
‧ 指出「可以預約的雪」能緊扣文章內容,給 1 分。
‧ 指出「可以預約的雪」與文章主旨相符:
- 作者強調應以積極樂觀的心境面對人生,並永遠保持預約的希望,給 1
分。
- 「可以預約的雪」是作者心中希望的象徵,與作者心境相符,給 1 分。
‧ 指出「不可預約的人生」與作者的積極心境不符,給 1 分。
‧ 如同意「不可預約的人生」較佳,則未能掌握作者的心境及文章主旨,即使
闡述完備,亦不宜列為中上品或上品。

不完備答案:
我不同意這看法。作者指菅芒花可以預約,並由此帶出下文對人生的看法,因此
「可以預約的雪」有點題作用。(1 分)此外,作者在文末帶出要永遠保持預約的
希望,所以「可以預約的雪」比「不可預約的人生」更符合作者的積極心境。(1
分)
入品表:
品第 「可以預約的雪」較 「不可預約的人生」 文本 闡釋
合適的原因 不適合的原因 依據
上品 準確理解 準確理解 準確 清晰完
(4 分) 備
中上品 清楚理解 清楚理解 大致 具體
(3 分) 準確
中下品 尚能理解 尚能理解 尚算 簡略
(2 分) 準確
下品 尚能理解 缺乏理解 粗略 粗疏
(1 分) 缺乏理解 尚能理解
不入品 含混
錯誤/欠缺
(0 分)

9
(172)(中六 / 程度:深)

第二篇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16)
15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手法?試分別指出。(6 分)【整合】
(1) 一轉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見攢動的人頭,波動的各色衣服……
(第 3 段)
(2) 我恍然已走入那「拈花微笑」的仙境……(第 4 段)
(3) 西伯利亞寒流遠道而來,遭遇襲擊的當然是窮人,最可憐的是乞
丐。(第 5 段)

以上
借喻 借代 擬人 用典
皆非
(1) ○ ○ ○ ○ ●
(2) ○ ○ ○ ● ○
(3) ○ ○ ● ○ ○
答案分析:
(1) 作者在這裏描寫了羣眾聚集的景象,但沒有運用任何修辭手法,因此
答案是「以上皆非」。
(2) 「拈花微笑」引用了佛教典故:釋迦牟尼說法時手持鮮花示眾,只有
迦葉領悟而露出微笑,因此屬用典。
(3) 這裏寫寒流會「遠道而來」和「襲擊」人,因此屬擬人。

16 作者在第 5 段記述了一件和乞丐有關的往事,除了表達他對「轉身」的感悟
外,還抒發了甚麼感歎?(2 分)【整合】
A 世風日下,不少人埋沒良心。
B 自然環境嚴苛,不少人飽受煎熬。
C 世道艱難,人生需面對重重險阻和無奈。 A B C D
D 文明雖然進步,貧苦之人卻未有受到關顧。 ○ ○ ○ ●
答案分析:
作者提到自己因趕回家拿防寒服,再回來就找不到中年乞丐,但卻遇到另一個老
年乞丐。人雖不同,但苦難相同,於是感歎「一轉身,苦難交換了方向,交換了
背影」。接着他又說:「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輕輕拉起那襤褸的衣襟,或者握
着那空空的手,仔細看看他們的眼睛?」反映文明雖然進步,但也和部分不幸的
人擦身而過,沒有關顧他們,故答案是 D。

17 試根據第 6 和第 7 段,回答以下問題。
(1) 在第 6 段,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來概括人生中的變化?(1 分)
【整合】

排 比

10
(172)(中六 / 程度:深)

評分原則:
‧ 答案準確,給 1 分。
‧ 答案多於兩個字,不給分。
‧ 答案須為修辭手法,如非修辭手法,不給分。

(2) 作者在第 6 和第 7 段流露了甚麼感情?試加以說明。(3 分)【引申】

作者通過一連串排比句,指出世間很多美好事物都會在轉身的瞬間悄然消
逝,(1 分)當中包括他已離世的父親,作者對此感到無奈和悵惘,(1 分)
最後以問句「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轉回來?」表達了他對這些美好事
物的留戀和不捨。(1 分)
評分原則:
‧ 概括第 6 第 7 段的內容:世間很多美好事物都會在轉身的瞬間悄然消逝,給 1
分。
‧ 說明作者所流露的感情:
- 對美好事物的消逝感到無奈和悵惘,給 1 分。
- 對這些已消逝的美好事物感到留戀和不捨,給 1 分。

(參考 2022 年閱讀題 15)


18 綜合全文,為甚麼作者在第 2 段說「轉身,就是永別」?(2 分)【引申】
 人生苦短,難以與他人深入交往。
 與人的邂逅十分短暫,時機稍縱即逝。
 人海茫茫,擦身而過後往往難以重逢。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答案分析:
 作者沒提及人生苦短的問題,所以不正確。
 作者在第 3 段寫自己錯過了向年輕人道謝的機會;在第 4 段寫錯過了看清楚小
女孩的機會;在第 5 段寫自己回家拿防寒服後便再找不到中年乞丐,所以正
確。
 作者在第 1 段說:「在人海裏,想再次打撈到她,再次與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
都是不可能了,不可以了。」可見要在人海裏與人重逢十分不易,所以正確。
選項、正確,故答案是 C。

11
(172)(中六 / 程度:深)

(參考 2022 年閱讀題 17)


19 第二篇作者在第 6 和第 7 段點出「轉身」瞬間所發生的變化,並抒發了深沉的
感慨。試根據第一篇作者對生命中「常」和「變」的感悟,說明應如何面對
這些變化。(4 分)【引申】

第二篇作者在文中感歎很多美好的人、事、物都會在「一轉身」悄然消逝,人
力難以干預,並對此感到無奈和不捨;(1 分)但第一篇作者卻指出,生命中
的「變」不一定全是壞事,關鍵在於我們能否以祝福、寬容、美好和欣賞的心
去面對人生的變化。(1 分)例如第二篇作者在第 6、7 段提及的河流流逝、鳥
兒離開、魚兒游走,其實都只是自然現象,只要我們懂得欣賞這些美景,並保
持預約的希望,便不會為此嗟歎;(1 分)至於父親離世固然傷感,但與父親
的美好回憶仍然存在,並不是「一轉身」就只有失去。(1 分)_____________
評分原則:
‧ 指出第二篇作者的感歎:很多美好的人、事、物都會在「一轉身」悄然消逝,
給 1 分。
‧ 指出第一篇作者對「常」和「變」的感悟:以祝福、寬容、美好和欣賞的心
去面對「變」,給 1 分。
‧ 舉例說明如何根據第一篇作者的感悟去面對生命中的變化:
- 面對自然景象的變化,應維持欣賞的心,給 1 分。
- 面對父親離世,應珍惜與父親的美好回憶,給 1 分。
不完備答案:
第二篇作者說很多人、事、物都會在「一轉身」失去,覺得變化都是壞事,(1 分)
第一篇作者則認為「變」不全是壞的,只要用祝福、寬容、美好和欣賞的心去面
對就可以了。(1 分)

入品表:
如何以第一篇的感悟
品第 兩篇作者的看法 文本依據 闡釋
去面對第二篇的慨歎
上品 準確理解 準確理解 準確 清晰
(4 分) 完備
中上品 清楚理解 清楚理解 大致準確 具體
(3 分)
中下品 尚能理解 尚能理解 尚算準確 簡略
(2 分)
下品 尚能理解 缺乏理解 粗略 粗疏
(1 分) 缺乏理解 尚能理解
不入品 含混
錯誤/欠缺
(0 分)

12
(172)(中六 / 程度:深)

第三篇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20)


20 試指出「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一句中,「度」字的意思。(2 分)【解釋】
A 測量
B 猜想
C 誘使 A B C D
D 打算 ○ ● ○ ○
答案分析:
句中的「度」是動詞,意思是估計、猜想。句譯:(狸)又猜想雄鴿知道自己必
死,一定會竭力抵抗。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22)


21 下列句子中,哪些粗體字是代詞?(2 分)【解釋】
 葉侯之家獲二鴿……
 縛其翅而畜之野……
 狸至而又食之……
 以見獲於人而遂不能飛……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答案分析:
 「葉侯之家獲二鴿」中,「之」字的意思是「的」,屬助詞。
 「縛其翅而畜之野」中,「其」字的意思是「牠們(二鴿)的」,屬代詞。
 「狸至而又食之」中,「之」字指雌鴿,屬代詞。
 「以見獲於人而遂不能飛」中,「以」字的意思是「因為」,屬連詞。
選項、均為代詞,所以答案是 C。

22 作者認為狸為了吃掉鴿子而採取的策略與兵法有相合之處。試根據文意,以
自己的文句完成下表。(4 分)
【整合】
兵法 狸的策略

(1)狸抓住雌鴿後已十分疲憊,且曾被雄鴿啄過,知
窮寇勿追、強
而避之 道雄鴿必拚死反抗,於是沒有過分追迫雄鴿,而是暫
且吼叫着離去,不與牠硬碰。(2 分)_____________

(2)狸先吃掉沒有防備的雌鴿,以此向雄鴿表示牠只
誘之、驕之 會吃雌鴿,誘使雄鴿放下戒心,並令雄鴿以為狸害怕
牠而驕傲。(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72)(中六 / 程度:深)

兵法 狸的策略

攻其無備、出
待雄鴿開始懈怠,狸乘機突襲,終把雄鴿吃掉。
其不意

評分原則:
‧ 題(1)
- 具體指出狸如何「窮寇勿追、強而避之」,給 2 分:狸本已疲憊,又知雄
鴿會反抗,於是暫且離開,避免與牠交戰。
- 文本依據:然而力疲於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則權嗥而去。(第 2
段)
‧ 題(2)
- 具體指出狸如何「誘之、驕之」,給 2 分:只吃掉雌鴿,假意表示不會吃
雄鴿,誘使雄鴿大意,令牠驕傲。
- 文本依據:且示雄以若獨食雌者,而使之不忌。(第 2 段)
‧ 只引錄原文而未有加以解釋,不給分。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23)


23 試根據第三篇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4 分)【整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認為雄鴿已盡力反抗狸,雖敗猶榮。 ○ ● ○
(2) 作者認為狸其實並不害怕雄鴿。 ○ ● ○
答案分析:
(1) 錯誤。作者慨歎雄鴿自恃強大,沒有和雌鴿合作,才會被狸吃掉,可見他並
不覺得雄鴿雖敗猶榮。
(2) 錯誤。作者在第 3 段指出「然雄啄狸,狸始未嘗不畏」,可見狸並非毫不害
怕雄鴿。

(參考 2019 年閱讀題 21)


24 作者敍述狸與鴿的故事,有何寓意?試以自己的文句略加說明。(3 分)【引
申】
作者指出鴿子遭人捕獲,被綁住翅膀而無法飛翔;雄鴿又自恃強大,沒有與雌鴿
合力抗敵,最終被狸吃掉。(1 分)作者以鴿喻人,指出失去自由、受制於人是一
件可悲的事,(1 分)同時說明不能團結抗敵,便會被敵人有機可乘。(1 分)____
評分原則:
‧ 概括狸與鴿的故事內容:鴿子被綁住翅膀而無法飛翔,雄鴿又沒有與雌鴿合力抗
敵,最終被狸吃掉,給 1 分。
‧ 說明故事的寓意:
- 指出失去自由的可悲,給 1 分。
- 指出不能團結抗敵的危險,給 1 分。

14
(172)(中六 / 程度:深)

‧ 只引錄原文而未有加以解釋,不給分。

(參考 2023 年閱讀題 25)


25 試根據第三篇和以下引文回答問題。

獸有猱,小而善緣,利爪。虎首癢,輒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
覺也。猱徐取其腦啖之,而汰其餘以奉虎曰:「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
左右。」虎曰:「忠哉猱也!愛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覺也。久而虎腦
空,痛發,蹤猱。猱則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注:猱,即獼猴。)
劉元卿《賢奕編‧警喻》(節錄)

第三篇中的雄鴿和引文中的虎最終都被殺,牠們被殺的原因有何共通之處?
試加以說明。(3 分)【引申】
雄鴿和虎都是因為缺乏防備,沒有看清對方的本質,最終掉進陷阱而不自知,
結果被殺。(1 分)第三篇的雄鴿沒有看穿狸的企圖,看見狸兩次都只吃掉雌
鴿,就以為狸害怕牠,不會吃自己,於是放下戒心,最終被狸吃掉。(1 分)
引文中的虎要猱為自己搔癢,對猱毫無戒心,還以為猱對自己忠心,沒有看
穿猱的狡詐本質,最終腦袋被吃光而死。(1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文語譯:
有一種叫猱的野獸,體形小而善於爬樹,爪子鋒利。老虎的頭很癢,就讓猱爬
到牠的頭上搔個不停,搔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覺得腦袋被抓破了。猱
慢慢地取牠的腦髓來吃,並把剩下來的餘渣獻給老虎說:「我偶然得到美食,
不敢私自享用,用來獻給您。」老虎說:「忠心的猱啊!愛我而忘了自己的口
腹之欲。」吃完後,還沒有察覺。時間久了,老虎的腦袋空了,疼痛發作,尋
找猱的蹤影。猱卻已經跑到高樹上躲避。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評分原則:
‧ 準確說明二者的共通之處:缺乏防備,沒有看清對方的本質,給 1 分。
‧ 清楚指出第三篇中的雄鴿被狸吃掉的原因:沒有看穿狸的企圖,以為狸害怕
牠,就放下戒心,給 1 分。
‧ 清楚指出引文中的虎死去的原因:沒有看穿猱的狡詐本質,以為猱對自己忠
心,對牠毫無戒心,給 1 分。

不完備答案:
第三篇中的雄鴿和引文中的虎都缺乏戒心,以為對方不會傷害自己,最終掉進對
方的陷阱,自食苦果。(1 分)

15
(172)(中六 / 程度:深)

第三篇

1 葉侯之家獲二鴿,縛其翅而畜之野。狸者知其不能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
奮其喙啄狸,狸嗥而去。不數日,(葉侯)復獲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
啄故,若憚雄不敢近。雄因自恃其強,不為備,居無何,竟為狸所食。

2 管子曰:吾觀狸、鴿之事,有深感焉。當夫狸之始至也,蓋欲攫鴿雌雄而並食
之矣。然而力疲於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則權嗥而去,以避其鋒,兵法所謂
窮寇勿追、強而避之之說也。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備而雌無備,
故先易而後其難,且示雄以若獨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謂誘之、驕之者也。
至是而雄固已怠矣,(狸)乘其怠而突取之,則計無不得,兵法所謂攻其無備、出
其不意者也。
3 吁!狸所為悉合於兵法,鴿乃遊其術中而不悟也。吾思鴿之與狸,誠為非敵,
然雄啄狸,狸始未嘗不畏。使彼雌雄者並力相扶,以與狸為難,狸雖強,何至並為
所食哉!恃一己之強,而不知援其儕類,儕類亡而己亦隨之,可慨也夫!
4 抑吾又思之,夫鴿雖小鳥,然健而善飛,當其懸哨薄雲,雖鷙若鷹鸇莫能害,
而何懼一狸乎?以見獲於人而遂不能飛,以不能飛而遂為狸所食。然則世之見獲於
人者,其亦可為深慮也已!

管同《記鴿》

補充注釋:
‧ 攫:鳥獸用爪捕取獵物。攫 jué,粵音霍。
‧ 嗥:吼叫。嗥 háo,粵音毫。
‧ 居無何:過了不久。居,這裏表示經過的時間,相當於「過了」;無何,沒有
多久。
‧ 權:暫且。
‧ 鸇:一種猛禽。鸇 zhān,粵音煎。

16
(172)(中六 / 程度:深)

語譯:管同《記鴿》
1 葉侯的家得到兩隻鴿子,綁着牠們的翅膀,飼養在郊野。狸知道牠們不能
(反抗),抓住雌鴿把牠吃掉。雄鴿十分憤怒,奮起用嘴去啄狸,狸吼叫着離去。
沒幾天,(葉侯)又得到一隻雌鴿,狸來到又把牠吃掉,但因為以前曾被啄的緣
故,好像忌憚雄鴿不敢接近。雄鴿因此自以為強大,不作防備,過了不久,終於
被狸吃掉。
2 管子說:我觀看狸與鴿子的故事,有很深的感受。當狸剛剛來到時,大概想
抓住雌雄兩鴿,把牠們一併吃掉。可是抓雌鴿後已筋疲力盡,又猜想雄鴿知道自
己必死,一定會竭力抵抗,就暫且吼叫着離去,以避開雄鴿的鋒芒,(這是)兵法
所說的「窮寇勿追」、「強而避之」的道理。等到狸再到來時,(牠)並非不想先吃
雄鴿,但是知道雄鴿必定已有所防備,而雌鴿卻沒有,所以先由容易的開始,然
後才向困難的着手,並以此向雄鴿表示(牠)只吃雌鴿,令雄鴿不再畏懼,(這是)
兵法所說的誘惑牠、使牠驕傲的道理。到了這時,雄鴿確實已經懈怠了,(狸)乘
着牠懈怠之時而突襲牠,就萬無一失,(這是)兵法上所講的「攻其無備」、「出其
不意」的道理。
3 啊!狸的做法完全合乎兵法,鴿子落入牠的圈套而不醒悟。我想鴿子並非敵
不過狸,雄鴿啄狸,狸最初不是沒有畏懼的。假如那雌雄(兩鴿)互相扶持,與
狸相抗,狸雖強悍,何至於都被牠吃掉呢!恃着自己強大,而不知道援助同伴,
同伴死亡後,自己也隨之而亡,真是可歎啊!
4 然而我又想,鴿子雖然是小鳥,但是身體強健而善於飛行,當牠高飛呼叫着
接近雲層時,即使是兇猛如鷹鸇也不能傷害牠,牠又怎會懼怕一隻狸呢?因為被
人所擒而不能飛,因為不能飛而被狸吃掉。那麼世上受制於人的人,他們也要慎
重思考啊!

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