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课件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8

电力系统自动化

课程介绍
1.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的
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
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
课程介绍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等值网络


统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分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频率、无功功率
析 —电压的控制与调整
课程介绍
波过程—操作或雷击产生的过电压 ( 过程最

短) 高压课程 主讲

电磁暂态过程—与短路及励磁有关 ( 过程较
系 长) 涉及电压、电流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主
统 讲 短路计算
暂 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
态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

分 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系统有关 ( 过程最长 )
析 涉及功率、功角—导致系统振荡、稳定性破坏、异步运行
静稳
暂稳
课程介绍
2. 电力系统自动化
继保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学习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知识
第一章、概论

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
展历程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3.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调度控制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一、电力系统的特点
 结构复杂而庞大
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 过渡过程非常迅速( 30 万 km/
S)
 电力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密切
—— 特别重要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电力系统为什么要互联并网运行呢?
1. 采用高效率大容量机组—减少备用容

2. 合理利用动力资源—水、火电互补

3. 提高供电可靠性—系统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

4. 提高运行的经济性—装高效率大容量机组、
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合理分配负荷、削
峰填谷。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全国联网势在必行
原来: 7 个跨省电网, 5 个独立省网
以三峡电站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方向联网

2015 年全国联网: 东西以送电和联网效益并重


南北以获得联网效益为主,兼顾送电

首先建成三峡电网(华东、华中、四川、重庆)
中部电网:以三峡电站为中心沿长江展开
联网方 北部电网:以华北为中心,与东北、山东联网,开发
案:
黄河上游拉西瓦等水电站,实
现与西北联网
南部电网:红水河、澜沧江、乌江流域、贵州煤炭基地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全国联网势在必行
西线:西北与川渝以直流方式相联

北部和中部三纵: 中线:华北与华中以直流背靠背相联

东线:山东与华东以直流背靠背相联

提高水电利用容量,减少弃水

南部和中部: 湖南衡阳到广东韶关 500KV 交直流输



三峡到广东的远距离直流输电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
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截止 2002 年底装机总容量达 3.38 亿千瓦。
我国现有发电装机容量在 20000MW 以上的电力系统 11 个,其中东
北、华北、华东、华中电网装机容量均超 30000MW ,华东、华中电
网甚至超过 40000MW ,西北电网的装机容量也达到 20000MW 。南
方电力联营系统连结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电网,实现了西电
东送。其它几个独立省网,如四川、山东、福建等电网和装机容量也
超过或接近 10000MW 。
各电网中 500KV (包括 330KV )主网架逐步形成和壮大。 220KV 电
网不断完善和扩充。
从 1988 年起连续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超过 10000MW 。
1990 年我国第一条从葛洲坝水电站至上海南桥换流站的 ±500KV 直
流输电线路实现双极运行,使华中和华东两大区电网实现非同期联网。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1( 电监会 )+2( 电网公司 )+5( 发电集团 )+4( 辅业集团 )
两家电网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
责任公司;
5家发电集团公司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
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
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4家辅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和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安全 —— 保 证供电的连续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用
电需求
优质 —— 保证电能质量(电压、频率、波形)
经济 —— 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环保 —— 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由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要求可见
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一个大型电
力系统,使之安全、优质和经济的运
行是十分困难而艰巨的。仅靠值班人
员进行人工监视是无法实现的,必须
依靠自动装置和设备才能实现。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阶段
★ 单一功能自动化阶段
单一功能的自动装置有:故障自动切除
装置(即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切除出现故障
的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设备)、自
动操作和调节装置(如断路器自动操作、发
电机自动调压和自动调速装置等)、远距离
信息装置(即远动装置)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单一功能自动化的特点是:
1 、继电保护、远动、自动化三者自成体系,分别完成
各自功能
2 、对单个电力设备和单一过程用分立的自动装置来
完成自动化的单一功能
3 、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和变电站之间的自动装置
没有什么联系。
4 、电力系统的统一运行主要靠电力系统调度中心的
调度员根据遥信、遥测传来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知
识和经验通过电话或遥控和遥调来指挥。
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 综合自动化阶段
特点是用一套自动化系统或装置来完成以往两套或多
套分离的自动化系统或装置所完成的工作。
电力系统 调度计算机
YX,YC
电力系统 YX,YC 信息处理
信息 电力系统 确定数学
远动和 模型
电力系统
YK,YT 通信装置 YK,YT 做出控制
自动装置 决策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工作模式图
第二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电力系统由发、输、变、配、用电设备组成(生产、输送、分配、
消费)
第二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它是一个能量系统,也称为电工一次系统。电工一次系统
中的电力设备常被称为一次设备
在电力系统中还有对电工一次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保护、
调度所需的自动监控设备、继电保护装置、远动和通信设备
等组成辅助系统。这是一个信息系统,也称为电工二次系统
电工二次系统中的设备(或装置)被称为二次设备(装置)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工二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指对
电力设备及系统的自动监视、控制和调度。
第二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分类
发电和输电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按 配电网自动化

行 火电厂自动化

理 发电厂自动化
区 水电厂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
第二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分类(续)

按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
分自

控 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器的自动控制


角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调度控制
一、电力系统的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
正常时满足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

f min  f  f max
U imin  U i  U imax
PGimin  PGi  PGimax 不等式约束
QGimin  QGi  QGimax
Sij min  Sij  Sij max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调度控制

n m l

P
i=1
Gi   PLj   PSk
j=1 k=1
n m l
等式约束

Q
i=1
Gi   QLj   QSk
j=1 k=1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调度控制
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相应的调度控制
满足
满足所有约束条
增加机 正常状态 件,有一定的旋
组出力重 转备用
新并列

依然满足
恢复状态 警戒状态 束条件,
用减少很

只满足等式
系统崩溃 紧急状态
条件,如发
路或者大机
不满足所有约束 出
条件,系统解
列,切除负荷
第二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如何实现的

2. 远动和信息传输设备的配置和功能

3. 调度计算机系统及人机联系设备
4. 电力系统的分层调度控制

5.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第一节、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如何实现的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运行状态 调 通
电力设备
和参数 R 制

控制和 T

自动装置 设

调节命令U 器

调 远 调 人
发电厂 通 制 动 度 机
信 计 联

……
和终
设 解端 备系

运行状态 调 备 调 接 机 设
电力设备 通
和参数 R 制 信 器口
控制和 T
解 设
自动装置 调
调节命令U 器

变电站 上层调度中心
第一节、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如何实现的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有
★ 电力系统监视和控制
★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控制
★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 电力系统潮流优化
★ 电力系统实时负荷预测
★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
★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
★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控制
★ 电力系统负荷管理
第二节、远动和信息传输设备的配置和功能

参考《电力系统远动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第三节、调度计算机系统及人机联系设备
一、调度计算机系统:
完成信息处理和加工任务。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专用接

组成,由多台计算机组成调度自动化系统时,还有计算机硬
件系统的配置问题。

二、人机联系设备:
交互型的调度员控制台、远方控制台、调度员工作站、模拟
屏以及通用的打印机、程序员
端终 等。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分层调度控制

集中调度控制就是把电力系统内所有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信息
都集中在一个调度控制中心,由一个调度控制中心对整个电
力系统进行调度控制。

分层调度控制就是把全电力系统的监视控制任务分配给属于
不同层次的调度中心,下一层调度完成本层次的调度控制任
务外,还接受上一级调度组织的调度命令并向上层调度传递
所需信息。
分层调度与集中调度相比,它的优点是:便于协调控制;提
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响应
大区电网调度中心 国家调度中心 大区电网调度中心

大型火电厂、 主网枢纽变电所
大区电网调度中心
水电厂和核电厂 ( 500kv 以上)

省调度中心 省调度中心

中型火电厂、 省直接调度变电站
水电厂和核电厂
省调度中心
枢纽变电站
梯形水电站控制中心

地区调度所 地区调度所

地区调度所
地方火电和水电 一般变电站

县级调度所 县级调度所 县级调度所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分层调度控制
各级调度中心的控制和管理任务:

大区电网调度中心(网调):
1. 区网负荷预测、安排系统结构和发电计

2. 频率——有功功率控制、经济运行调度控制
3. 区主网枢纽点电压监视和无功功率控制
4. 区网安全监视、预防事故分析和校正控制
5. 区网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
6. 区网检修计

7. 调度记录、统计业务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分层调度控制

省调度中心(省调):
1. 省网负荷预测并
按 经济原则作出省网系统结构的调度及所
属发电厂发电计

2. 省主网和 110kv 系统枢纽点电压监视和无功控制
3. 省主网和 110kv 系统安全监视和控制
4. 不影响区网的局部性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
5. 管理范围内的网损计算和检修计

6. 水库调度、水电厂发电计

7. 调度记录报告(对上级)、统计业务
第四节、电力系统的分层调度控制

地区调度所(地调)或中间控制所(即某些厂、站承担对其
附近子厂、站得控制和信息传递):
1. 局部 110KV 系统枢纽点电压监视和控制
2. 局部 110KV 系统安全监视和控制
3. 局部 110KV 系统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
4. 管理范围内的网损计算和检修计

5. 对所属供电局的业务联系
6. 统计业务
第五节、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参考电力系统分析,在此不再详述。
第三章、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
1.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2. 发电机组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3. 机械液压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4. 模拟电气液压调速器
5. 数字电液调速器
6.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7.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原理
8. 联合电力系统的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
9.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方法和自动发电控制
10.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第一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一、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
1 、频率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 电力系统频率变化会引起异步电动机转速变化,这会使得
电动机所驱动的加工工业产品的机械的转速发生变化。有些
产品 ( 如纺织和造纸行业的产品 ) 对加工机械的转速要求很
高,转速不稳定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会出现次品和废品。
▲ 系统频率波动会影响某些测量和控制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
性和性能,频率过低时有些设备甚至无法工作。这对一些重
要工业和国防是不能允许的。
▲ 电力系统频率降低将使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降低,导
致其所带动机械的转速和出力降低,影响电力用户设备的正
常运行。
第一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2 、频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频率下降时,汽轮机叶片的振动会变大,轻则影响使用寿
命,重则可能产生裂纹。对于额定频率为 50Hz 的电力系统,
当频率降低到 45Hz 附近时,某些汽轮机的叶片可能发生共振
而断裂,造成重大事故。
◆ 频率下降到 47 ~ 48Hz 时,由异步电动机驱动的送风机、
吸风机、给水泵、循环水泵和磨媒机等发电厂厂用机械的出
力随之下降,使火电厂锅炉和汽轮机的出力随之下降,从而
使火电厂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下降。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及
时制止,就会在短时间内使电力系统频率下降到不能允许的
程度,这种现象称为频率雪崩。出现频率雪崩会造成大面积
停电,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第一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 在核电厂中,反应堆冷却介质泵对供电频率有严格要求。
当频率降到一定数值时,冷却介质泵即自动跳开,使反应堆
停止运行。
◆ 电力系统频率下降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增
加,使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增加,引起系统电压
下降。频率下降还会引起励磁机出力下降,并使发电机电势
下降,导致全系统电压水平降低。如果电力系统原来的电压
水平偏低,在频率下降到一定值时,可能出现电压快速而不
断地下降,即所谓电压雪崩现象。出现电压雪崩会造成大面
积停电,甚至使系统瓦解。
第一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二、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1 、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之内
2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地经济性

3 、保证联合电力系统地协调运行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是密切相关和不可分割的,应
该统一考虑并协同控制。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发电机组单机运行时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发电机组是指发电机及其原动机组成的整体,也称为机组。
机组步并网而单独运行时,发电机
端 交流正弦电压的频率和
机组转速的关系为
Pn
f  ( 3—1 )
60
式中 f --发电机频率, HZ
P --发电机转子的极对数;
n --机组转速, r/min 。
由上式可知,要控制发电机频率就得控制机组转速。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同步发电机组转子运动方程
d
J  J  MT  MG (3-2)
dt
式中
J ——机组转子的转动惯量,kg m
 ——机组转子的机械角加速度,rad/s 2
 ——机组转子的机械角速度,rad/ s
t ——时间,s
M T ——原动机(汽轮机或水轮机)产生的机械转矩,Nm
M G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Nm
式(3-2)称为机组转子运动方程式,其中忽略了转子转动的风阻力和摩擦损耗。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当机组以额定转速 e 运行时,转子中贮存的动能为
1 2Wke
Wke  J e2 所以J = 2 代入(3-2),得
2 e
2Wke d
  MT  MG (3-3)
e
2
dt
取额定功率Pe为功率的基准值,额定转速e为转速的基准值
Pe
则转矩的基准值为M B 
e
将式(3-3)两边同时除以M B,得
2Wke d
  M T  M G  (3-4)
Pe e dt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由电机学可知,发电机的机械角速度、电角速度 和极对数P的关系为
 e
  ,e  代入式(3-4)可得
P P
 2Wke d d  
   T  M T  M G 

J
P 
 e e d t d t 
 2Wke 
T
 J = (3- 5)
 Pe e 
  
  
 e 
式中
TJ ——发电机组的惯性时间常数,s;
 ——发电机组角速度的标幺值。
所以要研究机组的调速控制问题,必须研究转矩M T和M G。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二)原动机的机械转矩 MT 和发电机的电磁转矩 M
水轮机的机械转矩由水流对叶片的作用形成,其大小决定于
G

水头 H 、导水叶开度 α 和机械转速 n 等。
汽轮机的机械转矩由高温、高压蒸汽对汽轮机叶片的作用力
形成,大小与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压力、调节气阀的开度和机
组转速有关。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是发电机定子对转子的作用力矩,方向与
转子转动方向相反,是阻力矩。发电机的电磁转矩与电磁功
率成正比,电磁功率等于发电机所带负荷的有功功率。当发
电机频率变化时,发电机所带负荷的有功功率也随着变化,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也变化。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根据发电机负荷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PL  a0 PLe  a1PLe f  a2 PLe f2   an PLe  f n (3-6)
考虑到机组转速的标幺值和频率的标幺值相等
PL  a0 PLe  a1PLen  a2 PLen2   an PLe nn ( 3-7)
又有
M M M e
M    (3- 8)
M B Pe e Pe
P M
P   (3-9)
Pe Pe
进一步考虑到机组的转速不会偏离额定转速太多,可认为M   P,代入(3-8)可得
M G  a0 PLe  a1PLen  a2 PLen2   an PLe nn (3-10)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三)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节原理

M
MG1
MT1 负荷减小时
MG2
a
MT2
b
c 改变原动机
的出力后

n
0 na nc nb
第二节、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
二、机组并网运行的转速调节
发电机并入电网运行时,如果这台机组的容量与电力系统的
容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 单机并入无穷大系统就属于这种情
况 ) ,那么系统的频率就不会因为这台机组的有功功率变化而
变化,这一特性可用下图曲线 1 表示。
MT , PG
1
MT2
MT1
增加原动机出力
PGb b
PGa
a

0 f1 f,n
第三节 机械液压调速器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模拟电气液压调速器

第五节 数字电气液压调速器
第六节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原动机的传递函数
(一)汽轮机的传递函数
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的传递函数为:
1 1 1 1 1 1
WT ( S )  K H  KI   KL  
TH S  1 TH S  1 TRH S  1 TH S  1 TRH S  1 TCD S  1
实际应用时常简化,可假定TH、TCD均等于零,则可得到中间再热式
汽轮机调速系统分析与设计时常用的汽轮机传递函数为:
K T S 1
WT ( S )  H RH
TRH S  1
对于凝汽式汽轮机,可以将其看成一阶惯性环节,产递函数为:
1
WT ( S ) 
TT S  1
TT为汽容时间常数,一般为02 0.3s
第六节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水轮机的传递函数
水轮调速系统常用的水轮机传递函数为:
PT ( S ) 1  q0TW S
GT ( S )  
Y (S ) 1+0.5q0TW S
q0为水轮机稳定运行时的相对流量;
TW为引水系统水流惯性时间常数。
 q0TW S 描述了引水系统的水锤影响。
在额定工况下运行的水轮机,q0  1
1  TW S
GT ( S ) 
1+0.5TW S
第六节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发电机和负荷的传递函数

经过一定的简化处理,发电机和负荷的传递函数可写为:
F ( S ) 1 Kp
WTL ( S )   
PT ( S )  PL ( S ) 2WKe S  K Tp S  1
L
Pe
2WKe
Tp  为时间常数
Pe
1
Kp  为放大系数
K L
第六节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三、调速器的传递函数
其传递函数框图为
PID调节器 机液随动系统
KI 1
KP   KDS 
S TS S  1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现代电力系统中并联运行的发电机组台数很多,负
荷的数量就更多,且分布在辽阔的地理区域之内。
不难想象,控制如此庞大的电力系统,使频率满足
要求、功率分布得经济合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得工
作。为了使问题简化并突出主要矛盾,在分析电力
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时 ,常将电力系统内
并联运行得所有机组用一台等效机组代替;将电力
系统内所有负荷用一个等效负荷代替;然后使用发
电机组单机带负荷运行时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得基
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电力系统负荷得静态频率特性
负荷的有功功率随着频率而变化得特性叫做负荷的静态频率
特性。电力系统负荷功率与频率的关系为
PL  a0 PLe  a1 PLe  f fe   a2 PLe  f fe     an PLe  f fe 
2 n

PL  a 0  a1 f  a 2 f    an f
2 n

  

PL  PL PLe ,f  f fe ,a 0  a1  a 2    an  1


a 0 —与频率无关的负荷功率所占的比例系数;
a1  a n —分别为与频率的1次方、次访和
2 n次方成
正比的负荷功率所占的比列系数。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
线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当频率下
降时负荷从系统取用的有功功率
将下;系统频率升高时负荷从系
统取用的有功功率将增加。这种
现象称为电力系统负荷的频率调
节效应,简称负荷调节效应,并
用负荷调节效应系数来衡量负荷
调节作用的大小。

K L  dPL df ;K L  a1  2a2 f   3a3 f    nan f 


2 n1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二、电力系统等效发电机组的静态调节特性
将电力系统内并联运行的所有机
f
组用一台等效发电机组代替,系
统等效发电机组也有如图所示的
调速系统的静态调节特性。 f 为
f a
系 a
b
统等效机组的频率,即电力系统 fb
的频率; PG 为系统等效机组发出 Δf
的有功功率,即电力系统内并联
ΔPG
运行的所有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
的总和。忽略机组的损耗,等效
发电机组发出的功率 PG 与等效原 0 PGa PGb P ,P
G T
动机发出的功率 PT 相等,
即 PG = PT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等效机组的调差系数 和 以及静态调节方程
式的
物理意义与单机调速系统一直。调差系数的倒数称
为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即
1 P G  MW / Hz 
KG 
  
f

  P G 
1
K G   f
三、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频率的一次调整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f PL  f 
PL '  f 
'
f
0

f0
fA A D
(二)频率的 fC
fC C PG '  f 
二次调整
f B
f1 P
PG L
'
PG  f 
fB PL
B
PG
0 PGA PGC PGD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 三 ) 、调频电厂的选择
电力系统中并联运行的发电机组都装有调速器。当系统负荷变
化时,有可调容量的机组均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而二次调整
只由部分发电厂承担。从是否承担频率的二次调整任务出发,
可将系统中所有发电厂分为调频厂和非调频厂两类。调频厂负
责全系统的频率调整任务;非调频厂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只
按 调度控制中心预先安排的负荷曲线运行,而不参加频率调
整。选择调频电厂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 具有足够大的容量和可调范围;

(2) 允许的出力调整速度满足系统负荷变化速度的要求;
(3) 符合经济运行原则;

(4) 联络线上交换功率的变化不致影响系统安全运行。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四、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
(一)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平衡

(二)并联运行机组间的有功功率分配
f 1
PGi   f PGie
f1  i
f2 PG2(f) PGi ——第i台机组增加的功率;
 i ——用标幺值表示的第i台机组的调差系数;
△PG1 △PG2 PG1(f) PGie ——第i台机组的额定有功功率;
f ——一次调频结束时产生的系统频率
0 PG1 PG1’ PG2 PG2’ PG 调节偏差。
第七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f的求取方法:
m
PGie m

1

i 1
K P
Gi  Gie
K GD   i*
 i 1

 D m m

P
i 1
Gie P i 1
Gie

PL P
KS    K GD K r  K L  f   L
f KS
K Gi ——第i台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
K GD ——等效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
 D ——等效机组的调差系数;
KS ——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
K r ——系统的热备用,K r  PGDe PLe 。
第八节 联合电力系统的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
第九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方法和自动发电控制
一、电力系统的自动调频方法
有主导发电机法、虚有差法、积差调节法等

二、自动发电控制( AGC )
四个基本目标:
① 使电力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
② 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③ 空盒子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
划 值相等,实现各区
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
④ 在区域内各发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第十节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主要内容有:
◆ 各类发电厂的运行特点及其合理组合;
◆ 发电设备的经济特性;
◆ 经济调度控制的主要算法;(等微增率算法、梯
度法、线性规
划 和动态规
划 法)
◆ 火电厂之间的负荷经济分配;
◆ 水、火电厂之间的负荷经济分配;
◆ 电力系统网损及网损微增率。
第四章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控

1.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2.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3.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对它的基本要求

4.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5. 比例式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6.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

7.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8. 同步发电机微机励磁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一、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必要性
( 一 ) 、电压偏移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负荷—用电设备在某时刻从系统中取用的功率
异步电动机
负 同步电动机
各类电炉
型荷
整流设备
类 电子仪器
电灯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负荷变化是随机的—规律性用负荷曲线表示

电力负荷中比重最大的是异步电动机,它的转矩与 端 电压的平
方成正比。如果额定电压时最大转矩为 100 %,当电压下降到
90 %时,它的最大转矩将下降到额定电压转矩的 81 %。因此,
当电压过低时可使电动机拖动能力下降;使绕组温度上升,加
速绝缘老化,严重情况下,甚至使电动机烧毁。电压下降时会
使电动机的转速下降,将影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电炉的用功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炼钢厂中的电炉会
因电压降低而增加冶炼时间,从而影响产量。
电压过低时,照明设备的发光频率和亮度会大幅度下降。
电压过高将使所有电气设备绝缘受损;使变压器、电动机
等的铁心饱和程度加深,铁心损耗增大,温升增加,寿命
缩短。
照明负荷,尤其是白炽灯,对电压变化很敏感。电压过高
会使白炽灯的寿命大大缩短,电压高于额定值 10 %,寿命
将缩短一半。电压偏离额定值时,日光灯的寿命也会缩
短。
冲击负荷(如轧钢机等)会引起电压突然下降和恢复,产
生电压闪变。电压闪变对冲击负荷附近的用户产生不良影
响,如灯光闪烁。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二)电压偏移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电厂中的厂用机械(如给水泵、循环水泵、送风机、吸风机、
磨媒机等)是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压下降会使电动机转速下
降、出力减少,并影响厂用机械的出力。这将直接影响锅炉和
汽轮机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电厂出力下降,危机电力系统的安
全运行。
如果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严重短缺,电压水平过于低下,使某
些枢纽变电站的母线电压运行在临界值之下时,母线电压有一
微小下降就会发生负荷消耗的无功功率增加量大于系统向该点
提供的无功功率增加量,使无功缺额进一步增大,电压进一步
下降。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会使该枢纽变电站的母线电压下
降到很低的水平。这种现象即所谓“电压崩溃”。电压崩溃后,
大量电动机自动切除,某些发电机组失步,导致系统解列或大
面积停电。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二、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维持电力系统电压在允许范围之内
电力系统的电压是靠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维持的。
要控制电力系统在额定电压运行,就要控制电力系统中无
功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等于电力系统负荷在额定电压时所
需消耗的无功功率。如果这个“等于”关系不能满足,电
力系统就会偏离额定电压运行。可见,维持电力系统电压
在允许范围之内是靠控制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出力实现的。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同步发电机外,还有并联电容
器同步调相机、同步电动机、静止补偿器等。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相当于在线路上并联了电
容器,因此高压输电线路也可以看成无功电源。选用哪
种无功电源,将他们配置在何处,如何控制系统中无功
电源的出力,是很重要的。这些工作做得好,不仅可以
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而且还会减少无功功率传输
过程中造成的无功和有功功率损耗,而且可以提高系统
运行的经济性。例如,对于远离负荷中心的电厂,就不
要它发复哦多的无功功率送往负荷。这是因为远距离地
从电源经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向负荷输送无功功率,要
产生电压损耗(高压线路和变压器上的电压损耗主要由
无功功率造成的)和有功功率损耗,而且输送距离越远,
经过的环节越多,电压损耗和有功功率损耗就越大。因
此,无功功率一般都尽可能就地、就近平衡
第一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维持电力系统稳定
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无功电源,而控制发电机
输出无功功率的是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在电力系统静
态稳定方面,合理地选用自动励磁调节器,可以使发电机
口 某一电抗后面地电压维持不变。这相当于将发电机电

抗和发电机后地电抗减少至零,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地静态
稳定性。在暂态稳定方面,采用高励磁顶值、快速响应的
励磁系统,会使发电机在加速过程中迅速增大励磁电流,
从而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地暂态稳定性。在现代大型发电
机上采用高性能的励磁调节器提高励磁顶值电压和励磁电
压上升速度,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有明显的效果。
第二节、电路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一、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电力系统中各种无功功率
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等于负荷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无功功率的
总合,维持电力系统电压的总体水平在额定值附近;其次是控
制电力系统各结点电压在允许范围之内。
电力系统的电压监视和控制是通过监视和控制电压中枢点的电
压实现的。所谓电压中枢点是指反映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
厂和枢纽变电站的母线电压。
第二节、电路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二、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控制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电力系统中各种无功
功率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等于负荷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无功功
率的总合,维持电力系统电压的总体水平在额定值附近;其次
是保证上述“等于”成立的前提下,优化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

的分布,即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优化控制。优化的内容有:①
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让哪些无功电源提供最好,即无功电源的
最优分布;②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是让已投入运行的无功电源
供给好,还是装设新的无功电源更好,即无功功率的优化补偿
第三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
主要任务和对它的基本要求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构成如图 1 所示。它由

步发电机及其电压互感器( YH )、电流互感器
( LH )和励磁系统组成的一个反馈自动控制系统。
励磁系统是向发电机供给励磁电流的系统,包括生
产发电机励磁电流的励磁功率单元、自动励磁调节
器、手动调节部分以及灭磁、保护、监视装置和仪
表等。自动励磁调节器是根据发电机电压和电流的
变化以及其它输入信号, 事
按 先确定的调节准则控
制励磁功率单元输出(励磁)电流的自动装置。
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构成示意图

励磁系统

励磁功 UL
UG
手动 率单元 IL
IG CT
调节
UG 发电机 PT

励磁
给定电压
调节器 辅助控制信号

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构成示意图
一、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一) 控制发电机的
端 电 Eq

UG 负 jIGXd jIPXd

IL IG 载 φ UG jIqXd
Iq
Xd IG

Eq
IG
UG
Eq cosδ=UG + Iq Xd
U G ≈ Eq – I q X d
Eq 是励磁电流的函数,故 调节励磁电流可以调节发电机电

(二)合理分配并联运行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 1

每台发电机发出的无功功率数量要合理
合理 系统电压变化时,每台发电机 发出的无功功率增量
也要合理
Eq
发电机无功功率控制的原理
jIGXd

以单机对无穷大系统为例 φ UG
Iq jIqXd
IG
无穷大系统:电压恒定

EqU
频率恒定
发电机与无穷大系统并列运 P sin 
Xd
行时,调节励磁不能改变发电机电压,
只能改变输出的无功电流(无功功 P = UG IG cos φ
率)。
(二)合理分配并联运行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 2

1. 单机与无穷大系统并联运行的无功功率控制
机组的外特性V

与母线电压 VI 的相交点,
无穷大系统电压
决定了机组所带的无功负 V I

荷电流 IQ 。假如要改变 机组
机组的无功负荷,则可将
机组的外特性位置上下平
移,这时所带无功负荷电 0 IQ
IQ’
流将变为 IQ’ 或 IQ’’ 。 IQ” IQ

Q = U IQ
(二)合理分配并联运行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 3
2. 有限台机组并联运行的无功功率分配 1
( 1 )外特性倾斜程度(调差系 V
数)
V
—— 决定无功功率增量
现假设母线上并联运行着两台发电机,
的分配
均具有有差特性。两机组的电压必然相
1# 2#
等,各负担着一定的无功电流,其关系 V' V
如图所示,开始时电压为V ', 两机组共
V '' 2#
同负担的无功电流为:

 Q Q1 Q2 ;
I  I '
I ' I Q1 1#
当无功负荷增加时,其增量为:
I Q2
I Q  I Q1  I Q2
这时,母线电压下降到V '' ,两台机组按 0 I Q1
'
I Q2
'
I Q1
''
I Q2
''
IQ
各自的调差特性承担不同的无功电流。
(二)合理分配并联运行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 3

2. 有限台机组并联运行的无功功率分配 2
( 2 )外特性平移 —— 转移 V

无功负荷、调节母线
'
电压 V V
在运行中,假如需'' 2#
要重新分配发电厂中各机组 V
的无功负荷,可以调整某台自 I Q1
1#
动励磁调节器装置的给定电位器,
使该机组的特性曲线上下移动。 I Q2
如果母线电压偏差超过要求,希
望只改变母线电压,而不影响 0 I Q1
'
I Q2
'
I Q1
''
I Q2
'' IQ
发电厂内各机组间的无功分配时,
则需要对各台机组作同样的调整。
一、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续)
(三)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在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能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及
动态稳定性。当发电机装有无失灵区的自动调节励磁装置时,电机与
系统间的功率角度可大于 90o ,即进入人工稳定区运行,输送的极限
功率可以提高。在系统事故情况下,可以实行强励,从而大大提高系
统的动态稳定性

(四)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
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启动、发电机失磁故障等,通过强
行励磁可改善运行条件。
此外由于水轮机的调速装置不够灵敏和迅速,所以水轮机
的励磁装置应能强行减磁,以免发电机甩负荷时因超速而产生危险的
过电压。汽轮机因调速器比较灵敏,不易超速,可不作此项要求。
二、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
UG
1. 可靠性高
UGN
2. 足够的励磁容 ΔU
量基本励磁容量 : 1.1 ΔU ×1.1 IQ
N
3. 足够的强励能力 IQ
0 IQN
强励顶值 : 励磁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
通常用强励倍数衡量 (1.6 —— 2.0 ) UE
响应速度 : 单位时间内 ( 0.5 s 或 0.1 s ) UEM
励磁电压上升的平均速率
UEN
强励允许持续的时间 通常不小于 10

4. 保证发电机电压有足够的调节范 t
围 0 0.5 s
额定电压的 80% —— 120%
二、对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对同步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基本要求
1 、励磁系统应能保证发电机所要求的励磁容量,并适当留有裕度
(电流、电压各约 10 %)。
2 、应具有足够大的强励顶值电压倍数及电压上升速度。这是励磁装
置两项主要的技术指标,根据我国技术标准规定,应满足表 1 所
示的要求。
3 、根据运行的需要,应有足够的电压调节范围,装置的电压调差率
亦应能随系统要求而改变。
4 、系统应没有失灵区,以保证电机能在人工稳定区工作,所以装置
只有采用电磁式或电子式才能达到此要求。
5 、装置本身应简单可靠,动作迅速,调节过程稳定。如果系统调节
不够稳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
第四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同步发电机 励磁系统

励磁功率单元 自动励磁调节器

交流电源励磁 直流电源励磁 机 半 计
器电
式 器导
体 器 算

励磁电源 整流电路 它 自 励 励 励
磁 磁 磁
励 励 调 调 调
它 自 自 静 旋

止 转 节 节 节
励 励 励
第四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1 、基本结构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励磁调节器经历了机电式、
电磁式、模拟半导体式和数字式等几个发展阶段。
目前,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励磁调节器种类很多、
类型各异,但就控制规律而言,绝大多数属于比
例式调节器,而且各种不同类型的比例式调节器
的基本构成也基本相同。图中的辅助控制不是励
磁调节器的必备单元,只有大容量发电机的励磁
调节器才配备。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 、工作原理
正常状态下系统工作 ILL( IL )
在某个稳定的工作点。当 UG 升高
时,经过调差、测量环节的输出 U
C
升高,测量比较单元输出一个负
的偏差电压,将使 ILL 变小从而使
IL 变小,这样可以降低 UG ;当
UG 降低时,经过调差、测量环节 UG
的输出 UC 降低,测量比较单元输
出一个正的偏差电压,将使 ILL 励磁调节器的工作特性
变大从而使 IL 变大,这样可以升
高 UG ;达到维持机
端 电压基本不
变的目的。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励磁功 可控 UL UG
率单元 整流 IL IG CT

PT
同步 α
调差
信号 U’G
移相 U k 综合 Ub 测量 给定
触发 放大 比较 电压
辅助控
手动
制信号
调节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1 电压测量比较单元
电压测量比较单元的基本作用是把发电机电压变换为与其成
正比的直流电压,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得到两者的偏差。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正序电压滤 A B C
过器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的 Ca Cb Cc
三相电压不平衡时,输出一
个对称的反映电压水平的正
Ra1 Ra2 Rb1 Rb2 Rc1 Rc2
序电压,以提高测量单元的
灵敏度。它并不是测量比较
单元必须设置的环节。测量
变压器的作用是将从电压互
感器二次侧来的电压降低为 A’ B’ C’
适合于整流电路所需要的值。
整流滤波的作用是将测量变
压器的副边输出的电压变换
成平稳的直流电压。 UC 与 Ra2 : Rb1 : Xc = 2:1:√3
U’g 成正比。
正序电压滤过器相量图

Ra2 : Rb1 : Xc = 2:1:√3


A A
I Ra2
A’ B’I Rb1 I Ra2
C’
I A’
-j I Xc
B’ I Rb1
C B B
-j I Xc
C
C’
正序电压 负序电压
UAB’≈UAB UAB’ =UBC’= UCA’ ≈0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1.2 比较整定电路
比较整定电路的作用:( 1 )把测量输出的电压 UC 与给定
电压 Ugd 相比较,输出一个表征发电机电压与其给定值
偏差的直流电压 Ub ;( 2 )通过调节发电机电压的给定
值 Ugd 去调节 Ub 的大小,进而调节发电机
端 电压或无
功功率,可以就地手动调节,也可以远方手动调节或通
过自动装置调节。
下图是半导体励磁调节器中常用的一种比较整定电路,其中
稳压管和电阻组成比较电路,电位器的作用是整定发电
机机
端 电压。电路中 R1 = R2 ,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相等。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RW a U b , U1 , U 2
·
R2
WY1 U1
·
UC U ab Ub
0
R1 · U2 UW U ab
WY2
·
b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1.3 发电机电压整定的原理
发电机电压整定是通过调整电位器 W 阻值 RW 实现的。设发

机运行在电压 UG 。与之对应,比较电路输出电压 Ub = 0 。

果这时调整 W ,使其阻值 RW 增加,则 RW 上的电压降就会

加。由于改变 W 的阻值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在调整 W
的阻值时发电机电压是不变的, UC 不会变化。这样, RW

加的结果会使 Uab↓→Ub↓ 。 Ub 下降会引起励磁调节器各单
元的动作,从而使发电机电压 UG 上升
→UC↑→Uab↑→Ub↑ 。当上升到 Ub≈0 时,调节过程停
止,发电机进入新的稳定点运行。可见,当增加 W 的电阻值
的结果使发电机电压升高。当减少 W 的阻值时,调节过程与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综合放大单元
2.2.1 综合放大单元的作用
大各种励磁控制信号。这些信号包括发 电机电压偏差信号、电力系统稳
定信号以及低励限制和过励限制信号等。
改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
输出移相单元所需的输入电压。
2.2.2 对综合放大单元的基本要求
要求能线性无关地综合、放大各输入信号。
有足够地运算精度和放大系数,放大系数可调。
响应速度快,即时间常数要小
工作稳定、输出阻抗低。
输出电压范围满足移相触发单元地要求。
第五节、比例式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3 可控硅整流电路
2.3.1 可控硅整流电路的作用
可控硅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向发电
机励磁绕组或励磁机励磁绕组供给可控制的励磁电流。励
磁调节器中使用的可控硅整流电路有三相半控式整流电路
和三相全控式整流电路两种。励磁系统中还使用三相不可
控整流电路,这种电路通常用于供给大型发电机励磁电流。
第六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一、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工作特性是指在没有人工参
与调节的情况下,发电机机 端 电压与发电机电流的无功分
量之间的静态特性。此特性通常称为发电机外特性或电压
调节特性,也称为电压调差特性。发电机机 端 电压调差率
的定义:在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调差单元投入、电压给定值
固定、发电机功率因数为零的情况下,发电机无功负荷从
零变化到额定值时,用发电机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的发
电机机 端 电压变化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UG1—— 发电机空载电压, V ;
U G1  U G 2 UG2—— 发电机带额定无功负荷
T   100%
U Ge 时的电压, V ; UGe—— 发电机
额定电压, V 。
第六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其中 δT(%) 称为发电机
端 电压调差率或者调差系数,同步
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静态工作特性的三种类型:
调差系数大于零称为正调差,表示发电机机
端 电压随无功电
流的增大而下降;
调差系数小于零称为负调差,表示发电机机
端 电压随无功电
流的增大而上升;
调差系数等于零是称为无差特性,表示发电机机
端 电压不随
无功电流变化,而保持恒定值。
第六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励磁调节器的调差单元
调差单元的接线可分为单相、两相和三相三种方式。下图所
示为两相式调差单元,以其为例分析调差单元的基本工作
原理。由图可得下式:
* * *
U a'  U a  I c Ra
* *
U '
b  Ub
* * *
U '
c  U c  I a Rc
第六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二、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在外界
干扰信号作用下,该系统从一个稳定工作状态变化到另一
个稳定状态的时间响应特性。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反馈自动控制系统。
一个自动控制系统首先应该是稳定的,这是该系统能够运
行的前提;其次应该既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同
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应求出描述
系统运动特性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对
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下面就以某励磁系统为例利用 MATL
AB 对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第六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经过分
析,将各个单元的传递函数联接起来,就得出 300MW 水
轮发电机自并励可控硅励磁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
第六节、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对上述传递函数框图模型可以应用 MATLAB 进行仿


真分析,可以考察各个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将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简化后可以写出其整个控制系
统的简化传递函数,以课本内容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其
分析方法如下:
在 MATLAB 环境下建立 m 文件,利用 sys=tf(num,de
n) 可以得到其传递函数, num 为传递函数分子各阶系数,
den 为分母各阶系数;利用 rlocus(sys) 函数可以得到其
根轨迹图, pzmap(sys) 可以得到其零极点图, Step(sys)
可以得到其阶跃响应, impulse(sys) 可以得到其冲击响应;
此外还可以计算绘制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白噪声激励下
系统输出和状态协方差等等。
第五章、电力系统安全控制

1. 概述

2.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分析

3.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安全控制

4. 电力系统紧急状态的控制

5. 电力系统恢复状态的控制
第一节、概述

一、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的概念
(一)电力系统安全性
电力系统安全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 电力系统突然发生扰动(例如突然短路或非计
划 失去电
力系统元件)时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 电力系统的整体性,即电力系统维持联合运行的能力。
从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的角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对
已形成的电力系统加强运行监视、做好调度控制、优化系统
的运行结构和参数以及做好安全分析和安全控制等
第一节、概述
(二)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
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可以理解为该系统承受偶发性事
故冲击而不致破坏的能力。在实际运行中,一般安全储备
系数和干扰出现的概率确定一个电力系统当前的安全水平。
二、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调度要实行“事故预想”制度。一般安全控制包
括:
★ 安全监视:利用信息收集、实时测量数据和信息,识别电
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 安全分析:对预想事故进行估算。包括静态安全分析和动
态安全分析。
★ 安全控制: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所进行的各种调节、校正
和控制
第二节、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分析
一、安全分析的功能及内容
1 、故障定义:由软件根据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等定义的
事故集合。
2 、故障筛选:对故障定义中定义的事故

按 故发生概率及对
电力系统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形成事故顺序表。
3 、故障分析:将事故顺序表中的事故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构
成的威胁逐一进行仿真计算分析。
二、静态安全分析
(一)静态安全分析的内容
1 、计算电力系统中由于有功不平衡而引起的频率变化
第二节、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分析
2 、校核在断开线路或发电机时电力系统元件是否过负荷、母
线电压是否越限
(二)直流潮流法
(三) P-Q 分解法 参考电力系统分析或稳态
(四)等值网络法

三、动态安全分析
(一)模式识别法
(二)李雅普诺夫方法
第三节、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是电力系统处于警戒状态时的控制。电力系统警戒
状态的特点是:系统虽然处于正常状态,但它的安全水平已
经下降到不能承受干扰的程度,在出现干扰时可能会出现不
正常状态。
第四节、电力系统紧急状态的控制

电力系统的紧急状态的控制是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出现的
异常运行状态
紧急控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故发生后快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使电力系
统处于无故障运行。
第二阶段 : 故障切除后的紧急控制。控制的目标是防止事故扩
大和保持系统稳定,使系统恢复到警戒状态或正常状态。
包括:电力系统频率的紧急控制、电力系统电压的紧急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
第五节、电力系统恢复状态的控制

首先将已分开运行的各小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恢复正常,消除各
元件的过负荷状态。然后再将已解列的系统重新并列,重新投
入被解列的发电机组并增加机组出力,重新投入被切断的输变
电设备,重新恢复对用户的供电。
第六章、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控制

1. 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3. 模拟式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

4. 微机自动同期装置

5. 自动低频减负荷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

本节学习 1 、理解电力系统并列操作的方法
2 、掌握并列操作的基本概念
要 求 3 、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分析的方法

本节内容: 一、并列操作
二、准同期并列 详
见下页
三、自同期并列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2
一、并列操作 1 . 什么叫并列操作
2 . 对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
3 . 并列操作方法

二、准同期并列 ( 一 ) 准同期并列方法
( 二 ) 准同期并列等值电路图、旋转矢量图

滑差电压
1. 电压差的影响
瞬时波形图、性质
2. 相角差的影响

( 三 )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3. 频率差的影响

( 四 ) 准同期并列条件分析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3
1 、什么叫并列操作 ? 把两个电源并联起来的操作叫做并列操
作。
发电机并列 : 将待并发电机与系统连接的断路器闭合 ,
使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
运行的操作。
系 统 并 列 : 将连接两个系统的断路器闭合,使两个分

的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操作。
DL DL

发电机并列示意图 系统并列示意图
返回
发电机并列和系统并列统称为电力系统的并列操作。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4 返回

2 、对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
•冲击电流不超过允许值,尽可能小 为 简 冲击电流小

•并列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 拉入同步快
一般来讲 , 并列之前待并断路器两侧电压是不同步的,并列时会
产生冲击电流。发电机的冲击电流会在定子绕组中产生电动力,其值的大
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如果操作不当或失误,冲击电流太大,过大的电
动力会损坏发电机。
由于并列前待并断路器两侧电压不同步,所以并列后必然要经
历一个振荡过程。若并列条件掌握的好,则振荡轻微,很快拉入同步。否
则振荡剧烈,造成并列失败,严重时会引起系统振荡。

并列操作是电力系统经常的、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操作不当
或失误会造成事故。所以只有经验丰富的运行人员才被允许进行手动并列
操作。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5
3 . 并列操作方法
按 照并列方法的原理
划 分,有两种方法:

准同期并列 这两种方法各有不同特点,
自同期并列 应用的场合也不相同。
按 照自动化程度
划 分, 组合起来有 :
• 手动准同期并列
有三种方法: • 半自动准同期并列
手动并 • 自动准同期并列
列 • 手动自同期并列
半自动 • 半自动自同期并列
• 自动自同期并列 返回
并列
自动并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6
二、准同期并列

( 一 ) 准同期并列方法
名词解释∶ 准 —— 近似、接近于之意。 同期 —— 同
步。
准同期并列 —— 在接近于同步的条件下并列操作
方法 : 先将待并列双方的电压加在待并断路器两侧,
然后使两侧的电压满足准同期并列条件时闭合
断路器。
适用范围 : 准同期并列 可用于发电机并列
返回
也可用于两个系统之间并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7 返回
( 二 ) 准同期并列等值电路图、旋转矢量图
ΔŮ s   g  
ΔŮ Ů  2 ( f  f )
ωs Δδ
g
Ůg
Ůg Ů E  2f  2f s
ωs —— 滑差角频率
旋转矢量图
准同期并列等值电路图 ( Ůg 相对于 ωs > 0, 逆时针旋转
U  U g  U Ů ) ωs < 0, 顺时针旋转
旋转一周的时间叫滑差周期 Ts
ΔŮ 是矢量。
2 1
与 ΔŮ 对应的瞬时电压称为 “滑差 Ts  
s fs
电压 ”,亦称“正弦脉动电压”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8
滑差电压(正弦脉动电压)瞬时波形图 ( ωs≠ 0 )

幅值差为 幅值差不
0 为
Ts 0 Ts
2 1
Ts  
s f s
相角差为 0 滑差电压演示
相角差为 π 返回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9
滑差电压(正弦脉动电压)的性质:
滑差电压是一个频率接近工频、振幅作正弦脉动变化的电压。

•滑差电压幅值最小处反映了电压幅值差的大小

•滑差电压的脉动周期反映了频差的大小 ( fS=1 / Ts)

•滑差电压的幅值反映了相角差的变化

因此,滑差电压中包含了准同期并列所需的三种信息
返回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
( 三 0) 准同期并列理想条件:
如果 : 并列时冲击电流为 0 这是准同期并列
并列后立即进入同步状态 最理想的状况
满足上面理想状况的条件是 矢量 ΔŮ = 0 , 其等价条件为:

• 电压差 ΔU = 0 这三条称之为
• 频率差 Δf = 0 准同期并列 手动准同期
并列演示
理想条件
• 相角差 Δδ = 0
但是理想条件在实际中是难以实现的。 原因 ?
返回
理想 —— 美好的愿望。通常不容易实现。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1
( 四 ) 准同期并列并列条件分析

1. ΔU ≠ 0 对并列的影响( Δf = 0 , Δδ = 0 )
ΔU= Ug - U
Ůg ΔŮ
冲击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Ů
Ich = ΔU /( Xd” +
I 在 d 轴方向,故用 X
X) ch

d ” 冲击电流瞬时最大
Φ İch 值:
ch i  1.8 2 I ch
İch 无功冲击电流
返回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2
1. ΔU ≠ 0 对并列的影响(续)
冲击电流 ich 瞬时值波形图

瞬时最大值 非周期分量对冲击
电流的影响用冲击
系数 Kch 表示。
非周期分量
Kch≈ 1 . 8—1 .

返回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3
2. Δδ ≠ 0 对并列的影响( ΔU = 0 , Δf = 0 )
ΔŮ 
U  2U g sin
Ůg 2
Ů
Δδ 冲击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
İch Ich = ΔU /( Xq” +
X冲击电流瞬时最大值
) :
Φ
Δδ 较小时 ,I
ch
主 ich  1.8 2 I ch


要是有功冲击电流
若    则 I ch  2 I ( 3)
k 返回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4

3. Δf ≠ 0 对并列的影响( ΔU = 0 )
Ůg ΔŮ
Ů P
电动机
ωs Δδ
0 发电机 δ

并列前 ωs
δ
0

并列后 返回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5
3. Δf ≠ 0 对并列的影响( 续)
设机组机械角速度为 Ωg ,系统同步转速为 Ω
发电机并网前,转子中存储的动能为:
发电机并网后,若能拉入同步运行,
则转子中存储的动能为:
两者之差 :
这就是说,在机组被拉入同步的过程中把一部分动能( ΔW )送到电力系
统中。由于机组有惯性,这个能量交换过程将伴随着机组转速摇摆(振
荡)进行
如果机组并网前频差太大,就有可能出现在功角 δ 达到 180o
时, ωs 还没有降到零,机组会运行到 δ 大于 180o 的区域, 返回
从系统吸取有功功率而加速,于是机组就失去了稳定。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 结束 返回
6
三、自同期并列
方法 :将未经励磁的发电机升速到接近同步转速,
先 把发电机并入系统,然后立即将励磁电流加到转子中去。
在同步力矩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即可自行拉入同步。

特点 : 自同期并列对于相角及电压条件没有要求,而转速条件亦可以
放得很宽。 通常的允许滑差在正常时为 2 ~ 3 %,事故情况下可达 10 %。
自同期并列的优点是并列过程迅速,操作简单。它
的缺点是 冲击电流较大,拉入同步的过程较长。
适用范围 :自同期并列对于系统事故情况下加速事故处理有着重要
的意义。自动自同期并列的方式多用于系统事故情况下水轮发电机快
速并网,正常情况下一般不用;汽轮发电机一般也不宜采用。
自同期并列 不能用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并列操作。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1

本节学习 1 、掌握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要 求 2 、掌握准同期并列的整定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 一、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二、准同期并列的整定计算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2
一、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恒定越前时间准同期并列
目标:在相角差为0时,使断路器主触头闭合。
断路器合闸时间:断路器从接到合闸信号
Ů ωs
到主触头闭合的延迟时间。 ΔŮ
Ůg
为此,需要一个提前量
Ůg
ωs
—— 恒定越前时间。 Δδ
恒定:不受频率差、电压差的
影响,只取决于设定值。
越前:在相角差为0之前。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3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结构

DL

合闸控制 合闸
Ůx 动
a 单元

Ůb 均频控制 增速

期 单元 减速
Ůg
a 装 均压控制 升压

置 单元 降压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4

合闸控制单元:在电压差、频率差都合格时,
按 恒定越前时
间发出合闸命令。
有一个不合格,
则闭锁合闸。
均频控制单元:频差不合格时自动发出调速命令。
(作用于调速
器)
均压控制单元:压差不合格时自动发出调压命令。
(作用于励磁调节
器)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5
二、准同期并列的整定计算
1. 恒定越前时间的整定计算: t yq = t DL + t c
t DL :断路器合闸时间。 t c :并列装置动作的延时时间
允许电压差和允许滑差(频差) 是根据允许的冲击电流

Ich y 决定的。

2. 允许电压差 由: Ich = ΔU /( Xd” +


X)
的整定计
算: 可得 : ΔUy = Ich y * ( Xd” +
通常
X) ΔUy≈ (5—15)% U
ge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6

3. 允许滑差(频差) ωs y 的整定计算
t DL 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得到的。 因此存在 Ů
断路器合闸误差时间 ± Δt DL 。 ωs

由此引起的合闸误差角为:
为限制 Δδ Δδ
Ůg
Δδ= ± ωs * ΔtDL 必须限制 ωs
考虑到并列装置的误差时间 ΔtC ,在计算出或
得到允许的合闸误差角 Δδ y 后,可得:

ωs y = Δδ y /( |ΔtDL | + |Δtc | )

Δδ y 根据允许冲击电流,由式( 6-6 )反解得到。 P238 ( 6——1


4)
§ 6 - 3 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 1
一、线性整步电压
1 .整步电压:用来检测同期条件的电压称为整步电压。

通常: uzb =f ( δ )

正弦整步电压: uzb ~δ 为正弦关系。


线性整步电压: uzb ~δ 为线性关系。
§ 6 - 3 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 2
Uzb Uzb
Ug+U |Ug-Ux| A
x
δ,ωst δ,ωst
0 π 2π -π 0 π

正弦整步电压 线性整步电压(三角波)

Uzb=
A
(  )(   s t),(0    )

§ 6 - 3 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 3

2.线性整步电压(三角波)发生器

ug 正弦波/方波
相敏电路 三角波
变换 低通

正弦波/方波 滤波器
ux (异或非门)
变换
§ 6 - 2 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3
1 、什么叫并列操作 ?
把两个电源并联起来的操作叫做并列操作。

发电机并列 : 将待并发电机与系统连接的断路器闭合 ,
使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运行
的操作。
系 统 并 列 : 将连接两个系统的断路器闭合,使两个分
开的
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操作。

发电机并列和系统并列统称为电力系统的并列操作。
§ 6 -1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1 、什么叫并列操作 ?
把两个电源并联起来的操作叫做并列操作。

发电机并列 : 将待并发电机与系统连接的断路器闭合 ,
使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运行
的操作。
系 统 并 列 : 将连接两个系统的断路器闭合,使两个分
开的
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操作。

发电机并列和系统并列统称为电力系统的并列操作。
第一节、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组都是并联运行的,不论是在正常或事故
的情况下,经常需要使某些发电机组通过一定的手续参加
并联运行(包括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或电力系统的两
个部分进行并联的操作)。我们把这种不同系统参加并联
运行的操作,统称为电力系统的并列操作。
并列操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经常、很重要的一项操作,必须认
真对待,以便在并列操作以后,能很快达到同步运行的目
的。假如操作情况不良或发生误操作,将会对电力系统带
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可能发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甚至比机
端 短路电流还要大很多;会引起系统电压严重下降;使电
力系统发生振荡以至使系统瓦解;冲击电流所产生的强大
电动力还可能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以致在短时期
内难以恢复等。
第一节、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为了使并列操作后电机迅速拉入同步,在操作之前一般都应该
根据不同的并列方法使待并电机满足一定的条件。不论采
取哪一种操作方法,应该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是:
1 、并列操作时,冲击电流不应超过允许值;
2 、发电机投入系统后,应能迅速拉入同步。
目前电力系统中采用的并列方法可以分为:准同期并列、自同
期并列和非同期并列三种。它们的使用条件与使用情况均
不相同,现分述如下:
一、准同期并列
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调节待并机组或待并系统,同时满足
如下三个条件:
1 、频率条件 应使待并电机的频率接近系统频率,一般频
率差应不超过 0.2 %~ 0.5 %。
第一节、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2 、电压条件 应使待并电机与系统的电压接近相等,一般电压差
应不超过 5 %~ 10 %。
3 、相角条件 当上述两个条件已被调节得符合要求时,就应在断
路器两侧得电压相角重合前,稍为提早一些时间给断路器发出合闸脉
冲,以便在合闸瞬间,断路器两侧得电压相角的相角差恰好趋于零,
这时的冲击电流最小。通常此相角差不宜超过 100 左右 。

假如待并电机与电力系统的频率、电压和相角完全相同,则并列操作所引
起的冲击电流为零,但实际上差别总是存在的。如果两者间频率差别
较大,即发电机在并列前的转速太慢或太快,则并列后很快地带上过
多的负或正的有功负荷,甚至可能失去同步。如果两者间电压差别较
大,则在合闸时会出现无功性质的冲击平衡电流。如果合闸时的相角
差较大,则会出现有功性质的冲击平衡电流。
准同期并列合闸后冲击电流很小,能马上拉入同步,对系统的扰动也很小。
因此,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
第一节、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二、自同期并列
自同期并列只适用于把电机并入系统,对于系统两个部分间
的并列不能采用。其操作过程是将未经励磁的电机升速到
接近同步转速,在不超过允许滑差的条件下,先把电机投
入系统,随即将励磁电流加到转子中去。在正常情况下,
经过 1 ~ 2 秒后,即可拉入同步。自同期并列对于相角及
电压条件没有要求,而转速条件亦可以放得很宽。通常的
允许滑差,在正常时为 2 ~ 3 %,事故情况下可达 10 %。
自同期并列的最大特点是并列过程迅速,操作简单,实际上
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性,而且宜于实现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自同期并列对于加速事故处理有着重
大的意义。自动自同期并列的方式多用于水轮发电机。对
于汽轮发电机,目前多采用半自动自同期方式。
第一节、电力系统并列概述
三、非同期并列
不检查上述的三个并列条件,而直接将电机投入系统的方法
称为非同期并列。这种并列方法可能带来较大的冲击电流。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当两者之间的电压相角差达到 180 度
时,冲击电流可以比发电机的出
口 短路电流大一倍,同时
带来巨大的电动力效应。
由于这种并列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导致系统电压下
降,并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在我
国,这种并列操作主要用于自动重合闸中。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准同期并列的优点是并列时冲击电流小,对系统不会产生较大
的扰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它将作为主要的并列方式使
用。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各种并列条件的变化对并列过程的
影响,下面将着重分析并列时断路器两侧触头间的电压差,
即滑差电压。
( 一)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设发电机 A 相瞬时电压为: ug=Ugsin(ωgt+δg)
电网 A 相瞬时电冶为: u=Usin(ωt+δ)
则瞬时滑差电压为: us=Ugsin(ωgt+δg)﹣Usin(ωt+δ)
式中: Ug 和 U 为发电机电压的幅值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ωg
和 ω 为发电机频率和电网频率; δg 和 δ 为发电机电压相
角和电网电压相角; ug 、 u 和 us 为发电机、电网和滑差
电压的瞬时值。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的数学表达式是:
Ug=U , △ U= Ug - U=0
ωg=ω , ωs=ωg - ω=0
δg=δ , △ δ= δg - δ=0
(二)准同期并列误差对并列的影响
1 、合闸电压幅值差对并列的影响
此时的相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并列时产生的冲击
电流的有效值为
Ug U
I ''
ch  式中 Xq’’ 为发电机交轴次暂态
X X
''
q 电抗; X 为电力系统等值电抗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在忽略待并发电机电子电阻和系统等值电阻的情况下,冲击
电流之后电压差 90 度。所以在只存在电压差的情况下并
列机组会产生无功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2 、合闸相角差对并列的影响
此时的相量关系如下图,这种情况下
并列发电机产生的冲击电流的有效值
i  1.8 2 I
''
ch
''
ch

U g U U
I 
''
ch 
j ( X q  X ) j ( X q''  X )
''


U  2U g  sin
2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由于并列时△ δ 一般很小,所以在只有相角差时并列所产生
的冲击电流主要是有功分量。这就意味着在发电机并列后与
系统之间有能量交换。冲击电流的最大瞬时值为
''
ich  1.8 2 I ch
''

3 、合闸频率差对并列的影响
如果机组并网前频差太大,就有可能出现在功角达到 180o 时,
滑差频率还没有降到零,机组会运行到功角大于 180o 的区域,
从系统吸取有功功率而加速,于是机组就失去了稳定。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三)滑差电压的性质
如果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则滑差电压为零。但是,实际情况
并不是这么理想,三个条件都不会完全满足,因此允许一定
的偏差。这时, us≠0 。为了简化起见,假设 Ug = U ,此时,
滑差电压为
us= 2Ucos[(ωg+ω)t+(δg+δ)]×sin[(ωg-ω)t+(δg-δ)]

滑差电压是一个频率接近公频、振幅作脉动变化的电压。下
面就画出在各种条件下滑差(脉动)电压的波形
频差为 0.5HZ 时的滑差波 频差为 0.25HZ 相位差为
形 10o 度时的滑差波形

压差为 10V 频差为 0.5HZ 时的


滑差波形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由上述图形可见滑差电压由一个高频余弦波分量和一个低频正弦波
分量调制而成。它的包络线决定于低频正弦分量的特点。可见当压
差为零时当低频正弦波的相位 δl=[(ωg+ω)/2+(δg+δ)/2]=0 时,滑差电
压 us =0 ,此时并网将不会产生冲击电流。当存在电压差时,滑差
只有最小值而没有过零点,所以无论何时合闸都存在冲击电流。
脉动周期和滑差频率的关系为
Ts  1 f s  2  s

因此,通过分析脉动电压幅值的变化规律,就可以了解全部同期条
件是否均已满足。这可通过检查脉动电压的下列两个参数来判断:
1 、脉动周期 Ts 脉动周期足够大表示滑差角频率 足够小。
如要求频差不超过一定的允许值 ,则只需检查是否满足
Ts  2  s
第二节、自动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2 、脉动电压幅值 Vsm 只有当断路器两侧的电压差及相角差同时为
零,才能使脉动电压 Vsm = 0 ,如果在这一瞬间断路器触头闭合,
冲击电流为零。如果任一条件不满足,则不会出现脉动电压 为零。
但只要 Vsm 的数值不超过允许范围,则合闸冲击电流也不会大于允
许值。因此,有时可以用脉动电压的最小幅值足够小这一条件代替
电压差及相角差这两个同期条件。这时应满足
Vmin  Vy , Vy为允许电压
所以应该在 Vsm 趋于零是合闸。因为断路器具有一定的合闸时间,
所以在这一瞬间稍为提前一段时间发出合闸脉冲。这个提前量取决
于断路器的固有合闸时间。 由发出合闸脉冲起到发电
机与系统电压相角重合为止,这段时间称为越前时间,用 tyq 来表示。
对应于发出合闸脉冲瞬间的电压相角差称为越前相角,可用 δyq 表
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 yq   s t yq  2 f s t yq
一、冲击电流的计算
当发电机并入系统的瞬间,如果断路器触头两侧的电压瞬时
值不相等,则必然会产生一冲击电流,在简化后,冲击电流
周期分量的幅值可用下式表示

2Vm sin
Vsm 2
I chm  
 xc x c

可见冲击电流幅值的大小与合闸瞬间的相角差 δ 有关,在最
严重的情况下,即当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位相反 (δ = 18
0o) 时 , 冲击电流有最大值。在进行准同期并列时,先取 δ 的
最大值,以计算出对应的冲击电流,也可以根据允许的冲击
电流,反推出允许的相角差。
冲击电流一般不应超过非同期并列时允许值的一半,通常可取
为额定电流的一到两倍,即 I  2 1 ~ 2  I
chm e

式中 Ie --发电机的额定电流
二、允许合闸误差角的计算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最大冲击电流与合闸时的相角差有直接
的关系。因此,按照冲击电流不超过允许值的条件,可以确定
chmI  2 1 ~ 2  I
e

最大的允许相角差,这称为合闸误差角 δy 。由下式确定
(0.5 ~ 1) I ( x ''
 x  x ''
d2)
 y  2sin 1 e d1 l

1.8 Ed''
式中 xd’’ --发电机次暂态电抗; xl --线路电抗;
Ed’’ --发电机次暂态电势。
只要合闸时相角差不超过 δy ,合闸冲击电流便不会超过允
许值。
三、允许滑差角频率的计算
在恒定越前时间同期装置中,其越前时间可整定为断路器合闸
时间 thz 。由于电子式同期装置的动作时延很小,可以忽略
不计,所以在理想的情况下,从发出合闸脉冲起,经过越前时
间 tyq=thz 之后 , 刚好在 δ = 0 瞬间合上断路器,因此冲击电
流为零。因此,如果仅从冲击电流的大小考虑,对滑差频率似
乎可以不加限制。但在实际中,一方面由于存在合闸时间的误
差,另一方面,装置的越前时间整定值与实际动作时间也会有
误差。所以,必须使滑差角频率不超过某一允许值 ωs·y ,以
免在误差时间内使 δ 超过允许合闸误差角 δy 。即要求
y
 s y t   y 或 s y 
t
t  thz  t zz
式中 △ thz -合闸时间误差;
△tzz -同期装置动作时间误差。
即误差时间为两部分误差之和,其中合闸时间相对误差约为 1
5 ~ 20 %,装置动作时间相对误差约为 10 %左右。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电力系统中某些机组故障切除时,由于出现有功功率缺额,
系统频率会急剧下降。采用自动低频减载装置,可以制止事
故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这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一、使用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在正常情况下,需要调节频率,使系统
维持在额定频率下稳定运行。这时发电机组所发出的有功功
率与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在该频率下达到平衡。但是,功
率平衡关系随时可能遭到破坏,这时,系统中将出现有功功
率差额:

P  PG  PL 式中 PG -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
PL -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频率在额定值附近时,如果功率平衡,即 (△P=
0) ,则电机转速将保持不变。如果发电功率大于消耗功率,即 (△P
>0) ,出现功率余额时,电机将加速,使频率上升。反之,当 (△P<
0) ,出现功率缺额时,电机将减速,使频率下降。
特别是当系统发生事故时,例如有一台机组或一个发电厂被断开,
系统频率将急剧下降。假如此时系统中全部备用容量均已动用,还
是应付不了,则应及时采取其它对策,否则将会导致事故扩大,甚
至整个系统瓦解,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这种频率的过度降
低,不仅影响电能质量,而且会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如下一些严
重的危害:
1 、危害汽轮机
汽轮机在结构上是如此设计的:在额定频率下运行时,叶片振动很
小;当频率下降时,叶片振动变大甚至产生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共振现象。运行经验表明,某些型式的汽轮机长时期在频率低于 4
9 ~ 49.5 赫以下运行时,叶片容易产生裂纹,当频率低到 45 赫附近
时,个别级的叶片可能发生共振而引起断裂事故。

2 、产生频率崩溃现象
当频率下降到 47 ~ 48 赫时,火电厂
的厂用机械(例如风机、水泵及磨煤机等)的出力将显著下降,几
分钟内将使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受到破坏,致使功率缺额更为严重,
频率进一步下降,从而造成所谓“频率崩溃”现象。
3 、产生电压崩溃现象
当频率下降到 46 ~ 45 赫时,
全系统发电机转子及励磁机的转速显著下降,致使发电机电势下降,
全系统的电压水平大为降低。即使有较完善的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也难以恢复。当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负荷不仅不减少吸收无功
功率,反而吸收更多的的无功功率,使系统无功功率严重不足,引
起电压的进一步下降。这就出现所谓“电压崩溃”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如果发生这种恶性事故,将会引起大面积停电,使系统陷于瘫痪状
态,往往要数小时才能恢复正常。装设自动低频减载装置,就是应
付这种事故的重要对策之一。它在系统发生事故,频率急剧下降时,
通过切除部分负荷的方法,来制止频率的下降,并使它逐步恢复正
常。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系统频率应保持应有的水平。在
正常运行情况下,系统中经常性的频率波动不应超过 0.2 赫,同时
根据规定也不允许长期低于 49.5 赫运行。在事故情况下,通过自动
低频减载装置的作用,应能保证:频率低于 47 赫的时间不超过 2
0 ~ 30 秒;低于 45 赫的时间,不能大于 0.5 ~ 1 秒。
在系统内旋转备用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自动低频减载装置具有更大
的重要性,否则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事故扩大,甚至导致系统瓦解。
在容量较小的系统及发电厂数量不多的系统,这种自动装置的作用
特别突出。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二、自动低频减负荷的基本原理
自动低频减负荷 (ZDPJ) 的基本原理是分级切除,逐次逼近。当系
统因故障出现功率缺额时,如果缺额较小,且系统内有足够的旋转
备用,在系统频率经过一个短时间下降之后,随着系统旋转备用容
量作用的发挥,会重新恢复到故障前的水平,这种情况下, ZDPJ
不动作。如果有功缺额较大,而且系统中备有容量又比较少或没有
时,系统频率就会比较快地下降,当下降到 ZDPJ 的第一级动作频
率时, ZDPJ 自动切除一部分不重要的负荷,以使频率恢复到允许
频率。如果频率接着下降,则 ZDPJ 继续自动切除一部分负荷,来
抑制频率的下降。如此动作直到频率不再下降为止。但是有时会出
现这种情况,在 ZDPJ 的某一级动作后,频率不再继续下降,不能
使 ZDPJ 继续切除负荷,而频率又恢复不到允许值。出现这种情况
是系统运行不允许的。为此 ZDPJ 装置中设有特殊级,出现上述情
况时特殊级动作,使频率恢复到允许值。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下图中左侧曲线表示的是出现有功缺额时低频减载装置动作下
的系统频率变化过程,曲线 1 表示没有低频减载装置时频率的
变化,曲线 2 表示只切除第一级后频率的变化,曲线 3 表示第
二级也切除后频率的变化,曲线 4 表示切除了所需负荷后的频
率变化。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三、自动低频减负荷的整定计算
(一)确定最大功率缺额 Pqe

发生严重事故时,为了保证系统 ZDPJ 装置动作切除负荷后能使系统


频率恢复到允许值,在计算接入 ZDPJ 装置的负荷功率之前,必须先
确定系统发生故障时,功率缺额的最大值。确定最大功率缺额应考
虑系统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出现最严重故障时的情况。例如, 按 系统
断开最大容量的机组或某一发电厂考虑;如果系统有可能解列成几
个子系统时,还应考虑各子系统因联络线断开而出现的功率缺额。
(二)确定接入 ZDPJ 装置的负荷总功率 PJH
设允许频率为
P K fP
qef ,由负荷功率与频率的关系。可得
L Le e f  fy
P 
JH
y , f 

1  K L f  fe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三)确定各级的动作频率
自动低频减负荷是在系统故障情况下强行使部分用户
停电来换取系统安全的方法。这无疑会给被停电用户造成一定困难
甚至损失,因此应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少地断开负荷。接
入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地总负荷功率是 按 系统最严重的情况考虑的。
然而每次故障时,由于系统的运行方式不同,故障的严重程度也有
很大差别,因此需由 ZDPJ 装置切除的负荷也有很大的差别。为了适
应上述要求,采用将接入 ZDPJ 装置的总负荷分批分期切除的办法,
以求做到切除的负荷功率既不过多,又不过少。目前自动低频减负
荷均采用
按 系统频率由高到低顺序切除地办法。根据动作频率地不
同,将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地动作分为若干级,也称为若干轮。
1 、确定第一级动作频率 f
第一级动作频率取得高一
些,自动低频减负荷的效果会好一些,但这样有可能在系统频率暂
时下降而备用容量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尚未来得及发挥作用之前就把一部分负荷切掉了。一般第一级动作频
率确定在 48.5Hz ~ 49.0Hz 。
2 、确定末级动作频率 fn
对于高温高压火电厂,在频率低于 46Hz~46.5Hz 时,电厂已不能正常
工作。因此末级动作频率以不低于 46.5Hz 为宜。一般选择 47.5Hz 。

3 、确定频率级差△ f
( 1 )按选择性确定 这种方法要求在前一级动作之后不能制止频率
下降时,下一级才动作。

式中 △ f WC -频率继电器动作频率的最大误差 ;
△ft -在延时△ f 内系统频率下降值,一般可取 0.15Hz ;
△f y -频率裕度,一般可取 0.05Hz 。

( 2 )不强调选择性 这种方法将接入 ZDPJ 装置的负荷总功率分成


若干级切除,而不注重每级之间是否有选择性。它的原则是缩小级差、
增加级数、减少每级切除负荷。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四)确定动作级数 N
在确定首、末级动作频率 f1 、 fn 和频率级差△ f 之后,
动作级数 N 由下式确定
f  fn
N  1 1
f
(五)确定每级切除的负荷功率△ Pi
当确定了希望的恢复频率 fh 和各级的动作频率 fi 之后,
就可以根据下式救出每级需要切除的负荷功率△
i 1 K ( f  f
Pi 。
Pi  (1   Pk  )
L i h )

k 1 1  K L   f h 
f i  ( f e  f i ) f e
f h  ( f e  f h ) f e
第五节、自动低频减负荷
(六)确定延时△ t
为了尽快制止频率下降,在系统频率下降到 Z
DPJ 装置的动作值时应尽快切除负荷。但考虑到电力系统电压急剧
下降期间有可能引起频率继电器的误动,造成误切负荷,所以增加
一个延时△ t ,以躲过暂态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动作。 △ t 一般取
05s 以上。 (七)
确定特殊级的有关参数
特殊级的动作频率通常只有一个,其整定值 ft 应大于或等于基本
级第一级的动作频率。特殊级是通过动作延时实现与基本级间动作
的选择性的。在基本级的第一级的频率继电器尚未动作之前,特殊
级的频率继电器就全部动作了,但是由于延时继电器的延时△ tt 很
大,只有在基本级动作不能使系统频率恢复到希望的频率时,特殊
级的执行继电器才能动作。一般△ tt 取电力系统时间常数 2 ~ 3 倍,
最小动作时间约为 10 ~ 15s 。特殊级中的各级的选择性是通过不同
的延时实现的,相邻两级间的延时差不小于 5s 。
第七章、变电站和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1. 变电站自动化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3. 配电网的构成
4. 配电网自动化
5. 负荷控制
6. 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第一节、变电站自动化
一、变电站的二次回路
(一)变电站常规二次回路的主要内容
1. 控制系统:主要完成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
2. 信号系统:包括事故警报信号、预告信号、事故分析信号
和位置指示信号等
3. 测量系统:测量电气设备的参数
4. 同期系统
5. 二次回路电源系统:有蓄电池、交流电源、复式整流电源和
电容储能电源等。
6. 继电保护
第一节、变电站自动化
(二)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地特点

1. 功能分别设置:测量、控制、保护等功能各自配置
2. 设备和元、器件类别庞杂:
3. 没有自检功能:
4. 工作量大
二、变电站自动化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电站采用微处理机进行
监控和完成部分管理任务之后,将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提高到了
一个新的水平 ,出现了变电站自动化。
第一节、变电站自动化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将微机监控、微机继电保护和微机远动
功能统一进行考虑,充分发挥微机作用、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
平、提高变电站自动装置的可靠性、减少变电站二次系统连接
线等。
我国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起步于 80 年代末,目前已进入实用

段。
第二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 BZZX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上级调
度中心
磁盘
彩显及
绘图机 主
打印机 专用键盘 驱动器


主单元 分
1 …… n
保 控 开 开 控 保
关 关
串行 护 制 元闭 元闭 制 护 现
单 单 锁 锁 单 单 场
元 元 单 单 元 元 部
并行 分

一次系统
第二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二、 BZZX 的功能
BZZX 具有下述功能:
1. 常规的四遥功能;
2. 变电站所需的全部保护功能,线路保护和元件保护的配置可
根据变电站主结线由用户自行选定,很方便;
3. 故障录波和故障点测距定位功能,并能给出断路器的事故遮
断电流值;
4. 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5. 变电站所需的全部控制功能;
6. 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角,计算有功和无功功率、电度值
第二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7.1ms 分辨率的事故顺序记录功能;
8. 变电站运行的监视功能;
9. 可与任何厂家生产控制中心的设备以任何通信规约接


10. 带有开关操作闭锁,可防止误操作;
11. 可以代替变电站中传统的集中控制太;
12. 可采用无线电对时同步或与高一级控制站软件对时同步;
13. 具有 8 个功能键显示 8 个菜单区和 4 个光标控制键供人机

话,具有显示、事件报警、打印制表输出;
14. 自身的软、硬件在线监视。
第二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点
☆ 大大地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硬件配置,避免了重复。
☆ 大大地简化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之间的连线
☆ 大大减轻了安装施工和维护工作量,降低了总造价。
☆ 为运行管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第三节、配电网的构成
一、配电网
配电网就是从输电网接受电源,再分配给各用户的电力网。
我国规定输(送)电电压为 220KV 及以上为输电网;配电网
电压等级分为三类,即高压配电电压( 110KV 、 60KV 、
35KV )、中压配电电压( 10KV )和低压配电电压 (380/220
V)
相应的
按 电压等级,配电网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
和低压配电网。
二、配电变电站
第三节、配电网的构成

三、配电线路

四、配电网的特点
1. 点多、面广、分散
2. 配电线路、开关电器和变压器结合在一起
第四节、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通常称为配电自动化,是指以实时方式就地或
远方对配电网进行数据收集、控制、调节和事故处理。其目
的在于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压损
耗、快速处理事故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包括配电网调度自动
化、配电网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线自动化和用户自动化等。
一、配电网调度运行和调度自动化
主要有以下内容:
1. 配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2. 安排和实现配电网的最佳运行方式
第四节、配电网自动化
3. 制订设备停开计

4. 配电网操作管理
5. 配电网事故处理
6. 继电保护管理
二、配电变电站自动化
同前“变电站自动化”
三、配电线自动化
指配电线故障时配电线上的自动装置代替运行人员完成各种操
作。
第四节、配电网自动化
四、用户自动化
包括自动读表和负荷控制
五、配电网的信息传输
有以下方式:
1. 电力载波
2. 电话线
3. 无线电
第五节、负荷控制
一、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
二、音频负荷控制系统
三、工频负荷控制
四、电力线载波负荷控制系统
第六节、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基本特点是综合考虑配电网的监控、保护、远动和管理工作
构成一个综合系统来完成传统方式中由分立的监控、保护、
远动和管理装置来完成的工作。
一、系统结构
(一)总体构成
参考教材 P295 图 7-20
(二)计算机通信网络
由一系列主机、用户
端终 、具有交换和处理功能的节点以及
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等组成的。
第六节、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二、系统功能
(一)配电网自动化
实现以下功能
1. 遥控柱上开关跳闸和合闸
2. 遥信和遥测
3. 故障区段隔离
4. 继电保护和合闸监护
5. 单相接地区段判断
6. 越限报警
第六节、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7. 事故报警
8. 操作记录
9. 事故记录
10. 配电网电压监控
11. 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
12. 负荷控制
(二)在线配电管理
1. 配电变压器远方数据采集
2. 网损分析统计
第六节、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3. 在线地理信息系统
4. 在线进行系统变动设计
(三)远程自动抄表和用电监测
1. 远程自动抄表:经 380/220V 低压载波数据通信网从用户电

探头处获得各用户电度表上的用电量。
2. 用电监测:对用户偷电、漏电进行监控
Thank you!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