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拔·伯恩斯

苏格兰诗人(1759—1796)

羅拔·伯恩斯(英語:Robert Burns,1759年1月25日—1796年7月21日)是一位蘇格蘭詩人

羅拔·伯恩斯
Robert Burns
羅拔·伯恩斯像,由亞歷山大·娜絲米特英語Alexander Nasmyth於1787年所繪
出生(1759-01-25)1759年1月25日
 英國蘇格蘭艾爾郡阿洛韋英語Alloway
逝世1796年7月21日(1796歲—07—21)(37歲)
 英國蘇格蘭鄧弗里斯
墓地鄧弗里斯伯恩斯陵墓
職業詩人作詞家佃農收稅人
語言低地蘇格蘭語
國籍蘇格蘭人
文學運動浪漫主義
代表作友誼萬歲
致老鼠英語To a Mouse
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尊嚴英語A Man's a Man for A' That
愛之吻英語Ae Fond Kiss
何謂蘇格蘭人英語Scots Wha Hae
蘇格蘭圓扁帽英語Tam o' Shanter (poem)
萬聖節英語Halloween (poem)
謝拉繆爾戰役英語The Battle of Sherramuir
配偶珍·阿爾默英語Jean Armour
父母威廉·伯恩斯
安尼斯·布隆英語Agnes Broun
子女12名

簽名

羅拔·伯恩斯從小熟悉蘇格蘭民謠和古老傳說,並曾搜集、整理民歌,主要用蘇格蘭語寫作,所作詩歌受民歌影響,通俗流暢,便於吟唱,在民間廣為流傳,被認為是蘇格蘭的民族詩人。

羅拔·伯恩斯被視為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在死後成為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的靈感來源,也是蘇格蘭和散居在世界各地蘇格蘭人的一個文化偶像。慶祝羅拔·伯恩斯的活動在19世紀和20世紀幾乎風靡全蘇格蘭,他對蘇格蘭文學影響深遠。2009年,羅拔·伯恩斯獲蘇格蘭電視台STV選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蘇格蘭人[1][2]

生平

編輯

早期

編輯
 
伯恩斯農舍博物館

羅拔·伯恩斯出生於蘇格蘭艾爾以南2英里(3公里)的艾爾郡,是威廉·伯恩斯的七個孩子中的長子,他是一位佃農,妻子則是艾格尼絲·布恩(1732年至1820年),為艾爾郡佃農的女兒[3][4]

他出生在父親所搭建的房子(現在為伯恩斯農舍博物館)直到1766年。他七歲時,威廉·伯恩斯賣掉房子,買下奧利芬特山農場70英畝(280,000平方公尺)土地,伯恩斯後來在這裏長大。

羅拔·伯恩斯獲得很少正規學校教育,他的父親教授孩子們的閱讀、寫作、算術地理歷史,還為他們寫一本基督教信仰手冊。羅拔和弟弟吉爾伯特(1760年至1827年)於1765年至1768年之間在一間學校,學習拉丁語法語數學。經過了幾年的家庭教育,羅拔·伯恩斯被送往達爾林普爾教區學校,直到1773年才回到家鄉。

羅拔·伯恩斯15歲時在奧利芬特山勞動。在1774年,莉基爾·柏德烈(1759年至1820年)啟發了他在詩歌上的興趣。

威廉·伯恩斯在1777年從奧利芬特山舉家搬到Lochlea農場,羅拔·伯恩斯居住在此直到威廉·伯恩斯在1784年去世為止。1781年12月,伯恩斯暫時搬到北艾爾郡爾灣,試圖成為亞麻工人,然而在1782年新年,亞麻工廠卻起火燒毀。羅拔·伯恩斯回到家鄉後,結識了李察·布朗船長,他鼓勵羅拔·伯恩斯成為一個詩人。

他繼續寫詩歌和歌曲,並在1783年開始寫,而當時他的父親與房東發生法律糾紛。案件後來進入蘇格蘭高等民事法院(Court of Session)審理。

羅拔·伯恩斯和弟弟羅拔·吉爾伯特後來搬到了莫赫林附近的Mossgiel。羅拔·伯恩斯在當地與珍·阿爾默英語Jean Armour發生親密關係。

戀愛

編輯
 
珍·阿爾默

伊麗莎白·佩頓·伯恩斯(1785年至1817年)是羅拔·伯恩斯的第一個孩子,母親是伊麗莎白·佩頓(1760年至約1799年),伊麗莎白·佩頓於1786年3月懷上了雙胞胎。伯恩斯簽署了一紙證明他與珍·阿爾默的婚姻關係,於是她的父母把伊麗莎白·伯恩斯送到住在佩斯利的叔叔家。雖然Armour的父親反對,他們最終還是在1788年結婚[5]。珍·阿爾默為他生了九個孩子,只有其中三名倖存下來。

為了養家活口,羅拔·伯恩斯在牙買加工作,薪水每年30英鎊[6][7]。伯恩斯擔任奴隸種植園簿記員。在1786年,很少獲得公眾注意的廢奴運動大約在那個時候開始[8][9]

大約在同一時間,羅拔·伯恩斯與瑪麗·坎貝爾(1763年至1786年)陷入熱戀,他曾在教堂裏遇見她。1786年5月14日,他們交換了「聖經」、宣誓成為夫妻。此後不久,瑪麗·坎貝爾離開艾爾郡,從摩海港乘船返回了父母在坎貝爾鎮的家[6][7]

1786年10月,瑪麗·坎貝爾和她的父親從坎貝爾至格里諾克看望她的哥哥。她的哥哥罹患斑疹傷寒,她也因此被感染。1786年10月21日(或20日),她死於斑疹傷寒,埋葬於當地。

啟馬諾克

編輯
 
羅拔·伯恩斯的雕像,位於愛丁堡

因為羅拔·伯恩斯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旅費,前往西印度群島加文·咸美頓英語Gavin Hamilton (artist)認為羅拔·伯恩斯應該平均發表他的詩,可以從中獲得一點金錢,提供他更寬裕的生活。4月3日,羅拔·伯恩斯發送他的蘇格蘭詩歌給啟馬諾克一個本地出版商約翰·韋爾遜,建議在1786年4月發表,同一天,珍·阿爾默的父親撕毀伯恩斯的婚姻證書。7月22日,他轉移了在Mossgiel農場的份額給弟弟吉爾伯特。7月30日,羅拔·伯恩斯寫信告訴他的朋友約翰·里士滿說,「珍·阿爾默把我扔在監獄裏,直到我能獲得巨富。我從一個朋友家流浪到另一個朋友家。」

1786年7月31日,約翰·韋爾遜發表羅拔·伯恩斯的詩,主要使用蘇格蘭方言。詩集銷售情形很好,羅拔·伯恩斯很快就舉國聞名。

9月1日,羅拔·伯恩斯推遲了他的牙買加移民計劃,兩天後他得知珍·阿爾默生下雙胞胎。蘇格蘭詩人托馬斯·布萊克洛克英語Thomas Blacklock於9月4日寫了一封信,表示欽佩羅拔·伯恩斯的詩歌,並建議擴充第二版[10]

愛丁堡

編輯

1786年11月27日,羅拔·伯恩斯租借了小馬,前往愛丁堡。12月14日,威廉·克里奇買下《Poems, Chiefly in the Scottish dialect》詩集版權,該詩集主要刊登於1787年4月17日,獲得100基尼.[10]。在愛丁堡,他受到許多人邀請,也參加貴族聚會。他在這裏遇到16歲的華特·司各特,並留下深刻印象。

羅拔·伯恩斯留在這個城市,發展出一些終身友誼,其中包含格倫·凱恩勳爵弗朗西絲·安娜·鄧洛普(1730年至1815年),弗朗西絲·安娜·鄧洛普成為他的贊助商多年。他與Agnes Maclehose(1758年至1841年)、蘭茜的僕人珍納·克洛(1766至1792年)等人發展出親密關係,珍納·克洛在1788年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羅拔·伯恩斯·克洛。他也與女僕瑪嘉烈·卡梅隆有染。

1787年初,羅拔·伯恩斯在愛丁堡會見了占士·約翰遜,他是一個喜愛老蘇格蘭人歌曲的銷售員。羅拔·伯恩斯完成的作品是《蘇格蘭音樂博物館》。《蘇格蘭音樂博物館》第一冊於1787年出版,包括三首羅拔·伯恩斯歌曲。第二冊他貢獻了40首歌曲,最終冊於1803年出版。

鄧弗里斯

編輯
 
羅拔·伯恩斯位於鄧弗里斯的房子
 
艾利斯蘭農場(Ellisland Farm)

1788年2月18日,羅拔·伯恩斯返回艾爾郡,恢復他與珍·阿爾默的關係,並租下鄧弗里斯附近的艾利斯蘭農場(定居於6月11日)。他在1789年被任命為海關人員,並在1791年放棄經營農場。同時在1790年11月,他拒絕擔任倫敦《星報》的工作人員,並拒絕成為愛丁堡大學農業教授[11]

羅拔·伯恩斯放棄他的農場後,搬到鄧弗里斯。正是在這個時候,羅拔·伯恩斯被要求撰寫蘇格蘭歌詞,之後貢獻了超過100首歌曲。他對喬治·湯遜英語George Thomson (musician)撰寫的蘇格蘭歌曲合集作出了重大貢獻。

羅拔·伯恩斯還致力於收集和保存蘇格蘭民歌,有時也加以修改內容。

逝世

編輯
 
羅拔·伯恩斯於該房間內去世

羅拔·伯恩斯於1795年3月加入了皇家鄧弗里斯志願軍[12]。由於他的健康狀況不佳,他開始過早衰老,心情因此沮喪。放縱的生活習慣加劇了他的風濕性心臟病情[13]。他在1795年冬天拔牙後去世。

1796年7月21日上午,37歲的羅拔·伯恩斯於鄧弗里斯逝世。葬禮於1796年7月25日舉行,他的兒子麥克斯韋出生於當天。他首先葬於鄧弗里斯偏僻角落的聖米高墓地,他的墓碑為簡單的砂石板[14]。他的屍體在1815年9月最終被轉移到伯恩斯墓地。他的遺孀珍·阿爾默在1834年葬在此地.[13]

珍·阿爾默採取步驟,以確保他的個人財產,金額為15英鎊.[15] 。他的家人於1798年出版他的全集[16]。1787年6月4日,他死亡9年前,羅拔·伯恩斯被追授為鄧弗里斯鎮榮譽市民[17]

羅拔·伯恩斯育有十二個孩子,擁有超過600名後裔[18]。其於紐西蘭大城達尼丁八角廣場亦有一座紀念雕像。

作品

編輯

羅拔·伯恩斯創作的著名詩篇包含《自由樹》歌頌法國大革命;《蘇格蘭人》歌頌反抗英國侵略的民族英雄,號召人民爭取自由;《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羊肚膾頌》(Address To a Haggis)等。

羅拔·伯恩斯創作的著名抒情詩有《一朵朵紅紅的玫瑰》、《高原瑪麗》、《往昔時光》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obert Burns voted Greatest Sc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3年10月25日查閱
  2. ^ The Greatest Sc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3年10月25日查閱
  3. ^ Burnes, William. The Burns Encyclopedia. [201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4. ^ Robert Burns 1759 – 1796. The Robert Burns World Federation. [201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5. ^ Mauchline kirk session records,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The Legacy of Robert Burns's feature 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website.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1 July 2009 [200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8). 
  6. ^ 6.0 6.1 Burns 1993,第19頁
  7. ^ 7.0 7.1 Highland Mary (Mary Campbell). Famous Sons and Daughters of Greenock. Nostalgic Greenock. [17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8月21日). 
  8. ^ Feature on The Poet Robert Burns. Robert Burns History. Scotland.org. 13 January 2004 [200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2月27日). 
  9. ^ Folkin' For Jamaica: Sly, Robbie and Robert Burns. The Play Ethic. 1 January 2009 [200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10. ^ 10.0 10.1 Burns 1993,第20頁
  11. ^ Robert Burns: "Poetry – Poems – Poe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3年10月25日查閱
  12. ^ Robert Burns Birthplace Museum - MS: 'The Dumfries Volunteers'. [201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6). 
  13. ^ 13.0 13.1 Hogg, PS (2008). Robert Burns. The Patriot Bard. Edinburgh : Mainstream Publishing. ISBN 978-1-84596-412-2. p. 321.
  14. ^ 存档副本. [201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15. ^ Testament Dative and Inventory of Robert Burns, 1796, Dumfries Commissary Court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CC5/6/18, pp. 74–75). ScotlandsPeople website.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2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 
  16. ^ Appointment of judicial factor for Robert Burns's children, Court of Session records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CS97/101/15), 1798–1801. 'The Legacy of Robert Burns' feature 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website. National Archives of Scotland. 1 July 2009 [200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8). 
  17. ^ Hogg, PS (2008). Robert Burns. The Patriot Bard. Edinburgh : Mainstream Publishing. ISBN 978-1-84596-412-2. p. 154.
  18. ^ George Burns descendents family tree, living descendents, et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