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
韓戰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與大韓民國(南韓)之間的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出兵支持北韓,而16國組成的聯合國軍(主要為美國)出兵支持南韓。在北緯38度線發生衝突及南部發生四三事件等事態後,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6月25日跨越北緯38度線南下入侵南韓,戰爭開始[55][56][57],聯合國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參戰,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根據停戰時實際控制線建立南北韓非軍事區作為緩衝地帶。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仍有外交衝突和軍事對峙,持續至今[註 28]。
韓戰 6·25전쟁(六二五戰爭) 한국전쟁(韓國戰爭) 조국해방전쟁(祖國解放戰爭) 조선전쟁(朝鮮戰爭) 항미원조전쟁 抗美援朝戰爭[註 26] Korean War | |||||||||
---|---|---|---|---|---|---|---|---|---|
冷戰和朝鮮半島衝突的一部分 | |||||||||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為: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長津湖戰役中撤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原州戰役的美國第2步兵師;雙隧道戰役的法國營戰車;砥平里戰役的美軍士兵;三角高地戰役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士兵。 | |||||||||
| |||||||||
參戰方 | |||||||||
戰鬥援助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
| ||||||||
兵力 | |||||||||
巔峰兵力:
合計: 972,334 總計:1,780,000[20] |
合計: 1,642,000 / 1,742,000 總計:2,970,000[27] 72,000[26] | ||||||||
傷亡與損失 | |||||||||
死亡和失蹤總數:170,927人死亡,32,585人失蹤(南韓162,394人,美國36,574人,其他4,544人)
詳情
|
死亡和失蹤總數:490,598-592,177(北韓316,000-417,579人,中國174,598人,蘇聯299人)
| ||||||||
韓戰也影響中國地緣政治局勢,形成台海兩岸對峙格局。停戰逾25年、冷戰局勢開始緩和後,聯合國及大多數國家逐漸改變並同時承認北韓、南韓兩個政權,而不介入雙方的領土爭端。有鑑於此,聯合國於1991年同時接納南北雙方各自加入並成為聯合國會員國。韓戰死亡人數約為300萬,平民死亡比例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越南戰爭,幾乎摧毀了朝鮮半島所有主要城市,平壤直接被炸為平地,雙方進行了數千起大屠殺,南韓屠殺了數萬名疑似共產黨員,北韓也以酷刑及強行勞改虐待戰俘。
名稱
編輯這場戰爭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有著不同的名稱:北韓稱之為「祖國解放戰爭」(朝鮮語:조국해방전쟁/祖國解放戰爭)[58][59]:5210;南韓稱之為「六二五事變」(육이오 사변/六二五 事變)[60]、「六二五動亂」(육이오 동란/六二五 動亂)[61]或「韓國戰爭」(韓語:한국전쟁/韓國戰爭)[62];中國大陸和日本稱之為「朝鮮戰爭」(日語:朝鮮戦争)[63][64];台灣、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稱之為「韓戰」[65];而美國稱之為「朝鮮戰爭、韓戰」(Korean War),或者「朝鮮衝突」(Korean Conflict)[註 32]。
需要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學界語境中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指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後到《朝鮮停戰協定》生效期間的歷史時期[66][67]。而1950年6月25日至10月期間的朝鮮人民軍與南韓國軍之間的戰鬥,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之為「朝鮮內戰」[68]。
此外,由於韓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越南戰爭兩大戰爭之間發生而相對不被重視,在美國和英國亦以「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指代該戰爭[69][70]。威廉·埃夫里爾·哈瑞曼稱韓戰為「一場苦澀的小戰爭」;哈瑞·杜魯門則稱是一場「警察行動」[71]:引言第5頁。美國共和黨稱其為「本世紀外交政策的大錯」[72]。
背景
編輯近代以前,中國、日本、朝鮮王朝之間已經存在國家間之交往,同時民間領域之交流也在頻繁展開[73]:2。1873年,日本政府內「征韓論」呼聲高漲,然而由於主張先解決國內問題之人掌握主導權,「征韓論」沒有付諸行動[73]:24。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開始躋身列強行列;但由於加快對外侵略擴張,引起西方列強不安[73]:27。1896年俄羅斯帝國出兵入漢城,重創了朝鮮王朝親日派,次年親俄的大韓帝國成立,朝鮮改稱韓國;同年日俄兩國達成了羅伯特諾甫-山縣協議,以北緯38度線平分朝鮮半島。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大韓帝國宣佈局外中立,但戰爭爆發後不到15天,日本政府便迫使其允許日軍在北韓使用需要之地區[73]:58。通過慘絕人寰之軍事作戰鎮壓義兵運動後,日本於1910年8月22日將朝鮮強制合併[73]:59。1930年代末,蘇聯出於「安全原因」,把居住與中國東北地區接壤之沿海各省近15萬朝鮮族遷移到蘇聯內地[71]:11。1942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投票罷免李承晚的總統職務,選舉金九在中國政治避難接替[71]:13。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先在開羅會議提出朝鮮地區獨立的主張,羅斯福、丘吉爾和蔣介石發表公報:「軫念遭受奴役的朝鮮人民,前述的三大國(美國、英國和中國)決定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朝鮮自由和獨立。」[71]:14後來美國和蘇聯又在德黑蘭會議上同意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74]:第一章[75]。
1945年8月15日,杜魯門致電史達林,通報已由他批准給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有關日本武裝部隊投降細節「總命令第一號」,內容之一是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線,確定美蘇在朝鮮半島之受降區域[76]:37。裕仁天皇廣播宣布日本投降後提交蘇聯,16日得到蘇聯認可的回覆,即刻列入《一般命令第一號》,並於17日由杜魯門核准簽發。8月24日,滅了滿洲國的蘇軍占領朝鮮半島北部後在北緯38度線停止進軍[75]。9月8日,美軍第7步兵師在仁川登陸[71]:20,並成立駐韓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進行統治。北緯38度線以北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900萬,為工業區;南部占總面積的43%,人口2,100萬,為農業區[71]:20。美國一開始任用日本殖民時期的行政人員,激起當地人的不滿,之後駐韓美軍開始起用美國人替代日本人[74]:第一章。北部地區則以金日成為首成立朝鮮勞動黨(由朝鮮共產黨和新民黨合併而成)[77]。1946年2月8日,在蘇聯佔領當局主持下,召開北方各道、市、郡人民委員會代表及各政黨組織代表大會,成立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作為中央政權機關,金日成當選為委員長[76]:49。
1946年2月,美軍佔領當局成立「民主議院」作為臨時權力機構,李承晚為議長[76]:49。為平息民眾對託管和軍政府之不滿,美國軍政府於12月成立臨時立法議院[76]:54。
1947年10月,美國要求聯合國成立一個委員會,在朝鮮地區全境舉行選舉[71]:26。11月14日,美國將韓國問題提交聯合國,在蘇聯因中國代表權問題抵制聯合國的情況下,聯合國大會通過112號決議,決定由聯合國韓國臨時委員會(後改稱聯合國韓國問題委員會)監督,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當地人民自行管理自己的國家[78][79]。蘇聯代表宣布不承認臨時委員會,並拒絕參加該議案的表決[76]:55。
1948年4月,濟州約3萬人被南韓軍警殺害(濟州四·三事件)[80][81][82]。5月10日[71]:26,美軍占領的朝鮮半島南部在聯合國委員會的監督下選舉國會,在左派組織抵制下,選舉投票率是95.5%[83]。李承晚獲選為代表漢城的國民議會議員,5月31日國民議會公推李承晚擔任議長,7月17日頒佈憲法,7月20日當選總統[71]:26。8月15日,大韓民國政府宣布成立[76]:55。9月9日,蘇聯宣布成立金日成為總理的政府[71]:27。9月10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蘇聯立即承認[76]:55。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95號決議,承認大韓民國是「北韓境內唯一依法選舉之政府」[84][85]。蘇聯揚言打算在年底前將所有蘇軍撤離朝鮮半島北部,並建議美軍同時撤離南方;12月,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暫留1團美軍約7,500人,同時表明不會無限期駐扎[71]:27。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與史達林在莫斯科會談,討論中國對和平穩定時期的需求及國際和平的前景。毛澤東表示,中國急需三至五年的和平期,以恢復經濟、穩定局勢,並希望了解當前的國際和平形勢,以確保穩定的外部環境。史達林回應,蘇聯與中國同樣致力於維護和平,並對當時的國際形勢進行分析。史達林認為,日本尚未恢復實力,不具備威脅;美國雖然有戰爭言論,但避免真正捲入衝突;歐洲也因戰爭創傷深重,對再起戰火抱持恐懼。因此,他判斷中國面臨的直接外部威脅較小,並強調只要雙方共同努力,和平不僅能維持五至十年,甚至可能延續至二十年或更長時間。[76]:167-168
戰前南北對峙
編輯1948年2月,朝鮮北方正式宣告朝鮮人民軍建立,並在平壤舉行第一次閱兵式[76]:54。而南方的「大韓民國國軍」(韓國軍),其由美軍政時期的南朝鮮國防警備隊(陸軍前身)和海岸警備隊(海軍前身)合併而成,共8個師。1950年春時,兵力為9.8萬人。南韓國軍受舊日軍影響較大,核心將領除個別來自滿洲國軍以外,主要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大部分軍士曾在日軍中當兵,士兵除了曾在日軍中服役的以外,還有原日治時期的警察[86]:11。僅有少數官兵出身自韓國光復軍或是中國國民革命軍(包括改組後的中華民國國軍)。
1948年底,蘇占領軍撤離。1949年6月30日,最後一批美軍按期乘船撤離,只留下顧問團[71]:30。威廉·羅勃茲准將指揮的軍事顧問團共有官兵472人[71]:34。南北方圍繞統一的矛盾日益激化,互相以小分隊襲擊對方邊境,在分界線附近經常發生小規模戰鬥。此外,南韓還組建了虎林部隊到北朝鮮地區搞刺殺爆破挑起戰爭等行為。由於李承晚聲稱要北上統一朝鮮半島,美國嚴格限制對南韓的援助種類。南韓國軍中配有500名駐韓美軍顧問團,武器僅裝備輕武器和輕型火炮,沒有飛機和戰車等重型裝備。美國希望南韓國軍能夠抵禦北方的攻擊,但限制其主動對北攻擊的裝備能力[87]。南韓的軍事部隊建立於1946年,與此相比,自1946年起在蘇聯幫助下組建、1948年2月成立的朝鮮人民軍,有幾千名經蘇聯培訓的軍官、及蘇聯提供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每個師約配有15名蘇軍顧問。至1949年6月,朝鮮人民軍的步兵共有3個師和1個旅。1949年4月,蘇聯情報認為在5月美軍撤離後,南韓準備在6月北伐。史達林在給予北韓軍事援助的同時,建議北韓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尋求兵員上的支持[88]。北韓向中共中央請求讓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在中國大陸參加第二次國共內戰的朝鮮族回國,得到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同意。從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在解放軍中服役的朝鮮族部隊近5萬人先後返回朝鮮半島加入人民軍。[註 33]到戰爭前夕的1950年春,朝鮮人民軍規模約13.5萬人,裝有蘇制T34戰車和重型火炮[91]:26。到6月戰爭爆發前,朝鮮人民軍的總兵力擴充到10個師、1個戰車旅、1個摩托車團、1個炮兵團和1個高炮團,共17.5萬人[89][90]。人民軍的核心力量為從蘇聯和中國大陸返回的官兵,日本陸軍和滿洲國軍隊出身的極少[86]:10。
1949年,由於雙方衝突摩擦與日俱增,金日成開始奔走於莫斯科和北京間要求聯合發動戰爭武力統一朝鮮半島[92]。
1949年4月30日朝鮮人民軍總政治部主任金一訪問中國,索要中國人民解放軍編成內的朝鮮族部隊及裝備,毛澤東答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個北韓師可以全副武裝移交給北韓政府。1950年1月中旬,人民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金光俠到中國接收了被單獨抽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朝鮮族部隊(一個師又一個團)以及包括炮兵裝備在內的所有武器配備。這些兵員是抗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的朝鮮族;據1949年12月29日聶榮臻給正在外訪的毛澤東電文,四野司令員林彪反映有些在各部隊服役的朝鮮族官兵在部隊南下後出現思想波動,要求回國(北韓);林彪提出「為了北韓人民的利益,考慮把這些經過訓練的幹部送回北韓」。但實際組織朝鮮族官兵回國是在整個解放軍部隊展開,時間為1950年1月至6月。據沈志華所著《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說明,朝鮮族官兵回國與後來發生的韓戰並沒有直接關係。史達林與金日成確定採取武力行動解決朝鮮半島統一問題是4月中旬,1950年1月31日前一直反對;毛澤東同意金一的請求以及批准林彪關於送朝鮮族部隊回國的建議,均發生在1950年1月底之前。毛澤東當時要準備台海戰爭,不想插手北韓事務,只是安排了上述的三個師入朝,因此並不支持金日成發動戰爭。10月21日毛澤東曾給史達林發過一封電報,大意是說,北韓同志想透過武力解決南朝鮮問題,中國領導人勸阻他們不要這樣做[93]。
1949年12月30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第48/2號文件,採用「遏制」政策對付蘇聯在遠東的擴張,確定削弱蘇聯在遠東的力量,要運用非軍事手段,促進經濟和政治發展,及推進友好國家地區聯盟[71]:31。
1950年1月以來,在蘇聯和美國相繼撤出在朝鮮半島的駐軍後,北韓與蘇聯密切協商,並使史達林「同意北韓領導人對局勢的分析和準備以軍事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設想」[94][95]。1950年5月13日,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日成秘密訪問北京,向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通報越過北緯38度線開戰的意圖,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史達林14日復電毛澤東,證實同意北韓的作戰計劃,但此事一定要經過毛澤東同意。15日,毛澤東向金日成說,我最初的想法是,待台灣、西藏解放後,再把部隊調到北方,施以援助。既然你同史達林商量好了,你可以先打。[96][97][95]史達林隨後也給毛澤東電報,希望他調幾個師的兵力到東北,布防於安東-瀋陽一線。毛澤東則同樣要求蘇方提供幾個師的武器。史達林回覆稱,裝備問題可以幫助解決一些,但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儘早布置兵力。師哲稱戰爭爆發時,毛澤東並未事先得到消息[95]。何清漣等部分學者對美國和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解密的韓戰資料進行的解讀中認為,金日成先是1950年1月赴莫斯科,其戰爭計劃獲得史達林批准,然後於1950年5月再赴北京,一個多月後金日成按計劃在1950年6月25日發動了戰爭。但這些解讀並未證明北韓告知了北京進攻日期和詳細的進攻計劃。[98][99]
1950年5月,南韓進行新的一輪大選。李承晚的政黨只保住210個席位中的22席。1950年6月7日,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日成向朝鮮半島南北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鮮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市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北方的三名代表越過北緯38度線,打算向南韓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南韓政府逮捕。隨後三名代表因拒絕發表變節聲明而被處決[100]。6月15日,軍事顧問團警告美國國防部:南韓作戰部隊的可用補給僅在「勉強可以維持的水平……南韓正受到跟降臨在中國同樣的災難的威脅。」[71]:356月23日,軍事顧問團團長威廉·羅勃茲准將退休[71]:46。
戰爭爆發前,朝鮮半島北方和南方的軍事力量對比為:兵力2:1,火炮2:1,機槍7:1,半自動步槍13:1,戰車6.5:1,飛機6:1,朝鮮人民軍方面占據絕對優勢[94]。
前期經過(1950年6月–1951年5月)
編輯戰爭爆發
編輯朝鮮人民軍南攻
編輯1949年末,金日成拜訪史達林,告訴他「北朝鮮人想用刀尖捅一下南朝鮮」[71]:67。
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忙著結束國共內戰,毛澤東沒有興趣開戰,但蘇聯為了東北亞的地緣利益則是態度積極,1950年3月份金日成秘訪莫斯科達成協議後,5月13日,金日成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當晚,毛澤東才被告知蘇聯已經打算援助北韓,他對此突變十分驚訝,甚至還質疑金日成是否有此能力,雖然可能會打斷北京的規劃,但鑒於史達林本人親筆去信已經同意全力支持,毛之後表示理解,就沒有積極阻止[101][102]。6月18日,朝鮮人民軍命令:準備進攻南朝鮮[71]:44。
1950年6月25日早上四點整,朝鮮人民軍以反擊侵略為由[103],越過38度線全面侵略南韓[104],韓戰爆發[105]:6。北韓稱該行動為暴風行動(폭풍 작전),計劃在8月15日之前控制整個半島。四小時內,朝鮮人民軍使用蘇聯援助的T-34戰車和步兵在空砲部隊掩護下,突破南韓國軍防線,直趨漢城,之後分成50天,人民軍平均每天前進10公里[91]:27。該行動計畫多路步兵縱隊在戰車掩護下包夾,東面戰線朝鮮人民軍2個師又1個團共2.8萬人沿鐵原─議政府的路線攻佔漢城,而南韓軍隊1個師不足6千人;另外西部戰線2個師又1個團沿西海岸,由平壤南下攻打漢城,此方向韓1個師不滿員[71]:55。
金日成為掩飾戰爭是由朝鮮人民軍一方所發動,在廣播中聲稱是南韓侵略北韓:李承晚政府「在美國操縱下」突然向北緯38度線以北地區全面武裝侵犯,朝鮮人民軍是在反擊「強盜賣國賊李承晚」的挑釁[106][107][91]:26。約上午9時50分,駐漢城記者傑克·詹姆士向合眾國際社發〈緊急 新聞〉電報:「零散報告來自三十八度線指北朝鮮人星期日早晨沿全面邊界發動攻擊 當地時間九時三十分另有報告指漢城西北四十英里之開城與韓軍第一師總部陷落於上午九時 敵軍據報在邊界以南三至四公里瓮津半島 戰車據信使用在漢城東北五十英里之春川 來自海上報告東海岸之江臨以南二十艘小船登陸此地公路切斷 完畢 注 應強調此仍為零散且局勢不清 詹姆士」;電報經舊金山辦事處轉至紐約,1小時內改寫成新聞報道電返漢城,韓文報紙下午趕出特刊報道[71]:48-49。
反過來說,因根本沒有想過全面武力衝突,大韓民國國軍對備戰的忽視則是很明顯的,這導致南韓國軍在戰爭初期遭受重大死傷損失,南韓方面裝備貧弱,當下在北緯38度線的軍隊約二分之一甚至尚未進入戰備狀態(四個師中,每師只有1個團2個營進入戰備),也缺乏對爆發戰爭的準備,多個要地被佔領,至防守崩潰,戰線快速南移[108]:21。
聯合國軍與美軍參戰
編輯1950年6月,美國陸軍總兵力約59.1萬人,共10個作戰師,23.1萬人駐海外,其中10.85萬餘人駐遠東[71]:107。軍隊的規模受制於國會施加的財政限制,國會為適應民眾施加之政治限制而行,軍事力量之局限反過來決定外交活動之局限[71]:108。
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於1950年6月24日深夜收到美國駐韓大使館的報告[91]。從獲得消息時起,杜魯門明確表示,他擔心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71]:53。在東京,杜勒斯和美國國務院東北亞事務辦公室主任約翰·艾利森起草一份電報給迪安·艾奇遜:「南朝鮮人有可能運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並擊退進攻,如果這樣,是再好不過了。但是,如果他們無力做到,那麼我們相信應該動用美國部隊。……坐視南朝鮮無端遭受武裝進攻的蹂躪,將會產生一連串的災難,很可能最終導致世界大戰。」[71]:58[109][110]
美國發出通電給聯合國安理會的其他成員,正式要求召開特別會議:「美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已通知國務院,北朝鮮軍隊於(漢城時間)6月25日凌晨,在若干地點入侵了大韓民國領土。據報,北朝鮮控制下的平壤電台已經廣播一項針對大韓民國的戰爭宣言,自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時生效。北朝鮮政權軍隊在上述情況下發動攻擊,可視為對和平之破壞,是一次侵略行為。本人奉本國政府要求,謹要求閣下舉行一次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71]:54於6月25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82號決議[111][112],斷定北朝鮮部隊對大韓民國施行武裝攻擊,構成對和平之破壞,要求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促請北朝鮮當局即將軍隊撤至北緯三十八度」(從1950年1月到8月1日,蘇聯因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加入聯合國而聯合一些國家抵制安理會,缺席並棄權[91]:30。從21世紀俄國學者披露的政府檔案來看,史達林計劃利用中國軍隊把美軍拖在遠東以減輕蘇軍在歐洲的壓力,而有意缺席不作否決[113])。6月25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授權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南地區出動美國海軍、空軍部隊攻擊朝鮮人民軍,沃爾頓·沃克將軍奉令率美軍第八軍團阻擊[91]:31。
雖然杜魯門在1950年1月5日宣布美國不會防衛台灣[114][115][116][117],艾奇遜1月12日的演講也不把台灣和朝鮮半島列入美國防衛圈之內,即排除在「艾奇遜防線」之外。[118][119]。6月26日,艾奇遜建議增加美國駐菲律賓的軍事力量;派遣一個「強大軍事使團」,直接軍援2,000萬美元,支持法國人在印支半島作戰,美國無形中開始介入越南戰爭[71]:81。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出兵朝鮮半島和台海[105]:6:
對北韓的攻擊已無可懷疑地說明,共產主義已不限於使用顛覆手段來征服獨立國家,現在要使用武裝的侵犯與戰爭。……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部隊的佔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及在該地區執行合法與必要職務的美國部隊。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福爾摩沙的任何攻擊。作為這一行動的必然結果,我呼籲在福爾摩沙的中國政府停止所有針對大陸的空中和海上行動。第七艦隊將確保其得到執行。福爾摩沙未來地位的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與日本的和平解決或聯合國的審議。[120][121]:110-111
美國駐韓大使穆喬離開漢城,南韓第7師和第2師在漢城以北反攻失敗,潰不成軍[71]:88。美國決定派出海軍和空軍到朝鮮半島,準備進攻朝鮮人民軍[121]:110;同時杜魯門命令美第7艦隊開進台灣海峽[91]。
1950年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缺席下通過第83號決議,授權使用武力,「鑒悉聯合國南韓問題委員會報告書所稱北朝鮮當局既未停止敵對行動,且未將其軍隊撤至北緯三十八度,是以極需採取緊急軍事措施,以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傳悉大韓民國籲請聯合國立即採取有效步驟,以保持和平與安全,建議聯合國會員國給予大韓民國以擊退武裝攻擊及恢復該區內國際和平與安全所需之援助」[122]。
6月28日,美軍作戰飛機隨後進入朝鮮半島投入戰鬥[91]:1。該日凌晨,在未發布公告的情形下,漢江大橋即在南韓陸軍工兵隊爆破下摧毀,500至1000人遇害;上午,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漢城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內共700至900人遭到朝鮮人民軍虐殺。
6月29日,杜魯門授權部隊對北緯38度以北地區進行海空打擊[91]:34。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在華盛頓向美國總統杜魯門滙報,稱要是他的話,他會「立即把麥克阿瑟召回國」[71]:82。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飛臨水原機場視察戰場[71]:98。美國聯合戰略研究委員會建議:應該授權麥克阿瑟使用海上和空中力量向南韓陸軍「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支持」[71]:108。
6月30日,杜魯門總統命令美國陸軍參戰[105]:6。麥克阿瑟建議五角大樓,立即派遣1支大約2,200人的團戰鬥隊到朝鮮半島,希望「從在日本的部隊中抽調多至兩個師的兵力,供早期的反攻使用」[71]:110。
7月1日,美國派遣2個師去朝鮮半島[71]:116。上午11時,由駐日本九州的美軍第24步兵師第21步兵團第1營的兩個連組成的史密斯特遣隊經空運抵達釜山附近的機場[71]:120-123。這是戰時首支美軍地面部隊進入朝鮮半島[91]:6。
7月2日,美軍在釜山登陸[105]:6。7月5日晨,史密斯特遣隊在漢城以南爆發的烏山戰役中阻擊朝鮮人民軍主力第4師南下的戰車部隊。這是美軍地面部隊在韓戰中的首次作戰[91]:8。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於組織統一司令部之決議,時任美國駐遠東部隊總司令的麥克阿瑟被美國總統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105]:6。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缺席下通過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121]:111,根據安理會通過的第84號決議,「建議……會員國將此項部隊及其他援助置於美國主持之聯合司令部指揮之下」,「請美國指派此項部隊之司令」,「授權聯合司令部斟酌情形,於對北朝鮮人民軍作戰時,將聯合國旗幟與各參戰國旗幟同時使用」[123][124]。這是聯合國首次參與集體安全行動,也是聯合國首次軍事維和行動。[125][126]
7月8日,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121]:111。6天後,李承晚將南韓國軍指揮權交給麥克阿瑟[91]:32。
此後幾個月,來自18個國家的軍隊陸續到達朝鮮半島援助南韓[91]:33。其中英國首相艾德禮於7月24日派遣一個旅的英軍前往南韓,並於7月30日發表支持美國的聲明[127]。當時美國有9個師在朝鮮半島戰場,而歐洲只剩下6個師;英國首相邱吉爾在英國國會上說,他「特別擔心西歐常規防禦力量岌岌可危。俄國至少有80個步兵師,西歐只有12個,俄國有25個到30個裝甲師,我方只有兩個。」[105]:101
在朝鮮人民軍南下的混亂中,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都犯下嚴重的戰爭罪行,北韓的政治人員有系統地逮捕、處決南韓方的公務員、軍警及反共主義者,而南韓國軍也在潰敗中大規模屠殺被認為有通敵嫌疑的左派分子,其中最為嚴重的保導聯盟事件,其受害者據信在20萬人以上[128]。
中蘇雙方的回應
編輯蘇聯在1950年6月27日發表公報,表示蘇聯不會在朝鮮半島與美軍對抗[129]。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軍第7艦隊開進台灣海峽,認為這是「針對中國領土的武裝入侵……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130]。同日,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稱:「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121]:111還說:「杜魯門在今年一月五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台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並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於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121]:1117月,毛澤東調幾個軍到東北,擺在鴨綠江邊,加強東北邊防[121]:111。7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從中南軍區將兵團調鴨綠江邊,改編為東北邊防軍,以保衛東北地區安全[105]:6。7月7日和7月10日,中央軍委根據毛澤東提議,由周恩來主持召開兩次會議,研究保衛國防、組建東北邊防軍;7月13日,中央軍委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毛澤東當天批示:「同意,照此執行。」[121]:111
8月4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講話,對北韓不能不幫,必須幫助,用志願軍形式,時機要適當選擇,不能不準備;同日毛澤東審閱代總參謀長聶榮臻之報告,報告稱準備派出部分高炮部隊進入北韓方面一側,以確保鴨綠江大橋安全,毛澤東當即批示「同意」[121]:112。8月5日,毛澤東致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要求東北邊防軍在月內完成一切準備工作,準備9月上旬能作戰[121]:112-113。
9月25日,時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對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稱[131]:美軍過三八線中國決不會置之不理[132]:11。9月30日,周恩來在全國政協舉行建國一週年慶祝大會上報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21]:11410月3日,周恩來同潘尼迦談話:「美國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121]:115包括哈瑞·S·杜魯門在內的英美首腦與情報機構都不相信中國會大舉出兵[133],只有大英帝國參謀總長威廉·斯利姆元帥例外[134]。
聯合國軍進攻(1950年9月–10月)
編輯仁川登陸
編輯韓戰初期,南韓國軍節節敗退,朝鮮人民軍不到1個半月時間,就佔據朝鮮半島90%以上地區和92%以上人口[105]:6。1950年6至7月間,南韓國軍接連失守漢城、大田、木浦、晉州。南韓國軍及聯合國軍退到釜山附近洛東江一帶[135]。至此時北韓按照南攻計劃的所有行動基本還算順利,並挾連勝之餘威,揚言「要在8月15日的解放周年紀念日完成祖國統一」,於8月初對聯合國軍的釜山環形防禦圈發起8月攻勢。朝鮮人民軍至9月初把美軍及南韓國軍驅至釜山一隅[59]:5210。朝鮮人民軍此時已因連續作戰耗損嚴重,因此停止進攻。
為解釜山之圍,麥克阿瑟計劃在仁川登陸[136]。9月15日,美軍7萬餘人在仁川港[121]:113,發起鐵鉻行動,這就是著名的仁川登陸戰(인천상륙작전)。兩棲部隊向仁川進行攻擊,成功登陸[137]。9月17日,美軍登陸部隊已強渡漢江,漢城郊區激戰[76]:228。此時朝鮮人民軍主力幾乎全集結在釜山前線,對美軍的側面兩棲攻擊全無招架之力,轉瞬潰敗,9月25日,聯合國軍重奪漢城[138]。朝鮮人民軍主力退路被切斷,被迫戰略退卻[121]:113。美軍在麥克阿瑟指揮下,在仁川港大規模登陸,朝鮮人民軍大部被切斷在朝鮮半島南部,損失嚴重,被南北夾擊[105]:6。
聯合國軍越過北緯38度線
編輯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與總統杜魯門都同意麥克阿瑟越過北緯38度線入侵北韓的建議,但是總統要求麥克阿瑟:只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主要軍隊都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進行[139]。10月1日,南韓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北韓作戰[140]。同日,麥克阿瑟向北韓發出「最後通牒」,要朝鮮人民軍無條件「放下武器停止戰鬥」;聯合國軍在南韓已經集結33萬兵力[121]:114-115。10月3日下午,美國國務院稱:周恩來講話缺乏法律和道義根據;10月4日,美國國務院稱: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132]:11。10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376號決議案,呼籲朝鮮半島統一[141][142],授權聯合國軍越過北緯38度線統一北韓[143][144];10月9日,美軍第一騎兵師越過北緯38度線,向平壤推進[140]。10月19日,美韓聯軍進佔平壤,北韓政府遷往江界市[145]。
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1950年10月–12月)
編輯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局勢逆轉,朝鮮人民軍潰敗北退。北京警告美國,如果跨過北緯38度線,就會出兵。10月1日,金日成致信毛澤東:
「敬愛的毛澤東同志!
我們一定要決心克服一切困難,不讓敵人把朝鮮殖民地化!
我們一定要下決心不惜流盡最後一滴血,為爭取朝鮮人民的獨立解放民主而鬥爭到底!
我們正在集中全力編訓新的師團,集結在南部的十餘萬部隊於作戰上有利的地區,動員全體人民,準備長期作戰。
在目前敵人趁著我們嚴重的危急,不予我們時間,如果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則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特別的幫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76]:233-234
同日,史達林致羅申電:
「請立即轉告毛澤東或周恩來:
我正在遠離莫斯科的地方休假,對朝鮮局勢不甚瞭解。但是,從今天莫斯科給我的報告中,我得知朝鮮同志陷入了困境。
莫斯科在九月十六日就已提醒過朝鮮同志,美國人在仁川登陸的意義非同小可,其目的在於切斷北朝鮮第一和第二軍團與北部後方的聯繫。莫斯科曾提醒他們應迅速從南方至少撤出四個師,在漢城以北和以東建立防線,然後逐步將大部分的南方部隊撤到北方,並以此保住三八線。但第一和第二軍團司令部未能執行金日成關於將部隊撤往北方的命令,從而使美國人得以切斷部隊並把他們包圍起來。在漢城地區,朝鮮同志沒有任何可以進行抵抗的部隊。可以認為,通往三八線的道路是沒有設防的。
我考慮,根據目前的形勢,如果你們可以為朝鮮人提供援軍,哪怕五六個師也好,應即刻向三八線開進從而使朝鮮同志能在你們部隊的掩護下,在三八線以北組織後備力量。中國部隊可以以志願者身份出現,當然,由中國的指揮員統率。
我沒有向朝鮮同志談過這件事,而且也不打算談。但我並不懷疑,當他們得知此事後將會很高興。
等候你們的答覆。」[76]:233
10月2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局勢和中國出兵問題;毛澤東認為出兵朝鮮半島已是萬分火急;原擬派林彪率兵入朝,林彪託病推辭;毛澤東便決定派彭德懷掛帥出戰;會議決定10月4日召開擴大之中央政治局會議,正式討論志願軍入朝作戰問題[121]:117。雖然不少人認為國內百廢待興,無力參與大規模戰爭[146],但毛澤東支持介入,周恩來亦同意[147]。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出兵援朝[148][149]。同日,受毛澤東委託,鄧小平將彭德懷從北京飯店接到中南海毛澤東辦公室;毛澤東把掛帥出兵之重任交給彭德懷時,彭德懷說「我服從中央的決定」[121]:121。
10月8日,根據北韓政府要求,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出組織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之命令,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05]:6。同日,周恩來和林彪代表中共中央,秘密飛往蘇聯同史達林商談;10月11日周恩來林彪聯名致電毛澤東,蘇聯可以完全滿足中國提出飛機、戰車、大炮,但是蘇聯空軍在兩個月或兩個半月後才能出動[121]:123。毛澤東電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148]。中方資料稱,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飛機頻繁侵入中國領空[150],掃射、轟炸了位於丹東的文物市場、浪頭機場等地[151][152]。美國空軍不斷侵入領空,轟炸邊境城鎮[105]:6,加上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中共也提出了自己的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53]。
10月18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會議,在聽取周恩來和彭德懷彙報後,最後敲定志願軍入朝作戰時間,當晚9時電令鄧華等:「四個軍及三個炮師決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十九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四時即停止,五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121]:126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率先從輯安(今集安市)渡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作戰。抗美援朝戰爭開始。戰爭初期,這一名稱讓聯合國軍誤以為這不過是一支小規模的志願者隊伍[74]。後來聯合國軍弄清志願軍是建制的正規部隊,只是使用完全不同的番號後,也默認「志願軍」這一名稱,以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避免將戰爭升級。10月21日,毛澤東致彭德懷等電:「美偽均未料到我志願軍會參戰,故敢於分散為東西兩路,放膽前進……此次是殲滅偽軍三幾個師爭取出國第一個勝仗,開始轉變朝鮮戰局的極好機會」[121]:128。同日毛澤東致鄧華等電:「現在是爭取戰機問題,是在幾天之內完成戰役部署以便幾天之後開始作戰的問題,而不是先有一個時期部署防禦然後再談攻擊的問題。」[121]:12810月23日,毛澤東電令鄧華等第13兵團領導人迅速與彭德懷會合,在彭德懷領導下決定戰役計劃:「敵進甚急,捕捉戰機最關緊要。兩三天內敵即可能發覺是我軍而有所處置,此時如我尚無統一全軍動作的處置,即將喪失戰機。」[121]:129
美國一直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會出兵。10月15日杜魯門在威克島會見麥克阿瑟,麥克阿瑟向杜魯門說他希望能在聖誕節之前撤回第8軍團,並再次向其保證:「中國和蘇聯出兵干預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國在東北有30萬軍隊,只有五六萬人可以渡江作戰。如果中國人試圖推進到平壤,他們一定會遭到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傷亡。」,但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出兵就達到了30萬[154]。
第一次戰役
編輯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懷為司令,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安東(今丹東)、河口(即寬甸縣長甸鎮河口)、輯安(今集安)等多處地點秘密渡過界河鴨綠江。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當天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在北鎮對聯合國軍發起突襲,用了一個多小時奪回溫井。10月25日,志願軍1個團殲滅大韓民國國軍1個加強營大部(次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該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155]);11月1日至11月3日,志願軍圍殲美軍第1騎兵師第8騎兵團大部於雲山[121]:130[156]。
聯合國軍並未料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真的在38度線後就秘密出兵,也沒有收到任何中國士兵跨過鴨綠江的情報,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11月4日,彭德懷致電毛澤東,提出休整部隊,結束第一次戰役,準備再戰;11月5日,毛澤東覆電同意,並提出組織第二次戰役之指導思想[121]:131。11月5日,毛澤東致彭德懷、鄧華電:「江界、長津方面應確定由宋兵團全力擔任,以誘敵深入尋機各個殲敵為方針。爾後該兵團即由你處直接指揮,我們不遙制。」[121]:13111月6日起,聯合國軍開始進攻試探;彭德懷要各部隊從清川江邊節節後退,故意向敵示弱,丟棄破舊槍械;11月25日,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121]:132。
在撤退的過程中,由於李承晚政府與軍方將領的貪瀆侵吞物資,40萬以上的韓軍於缺乏給養的寒冬中撤退,演變成一場死亡行軍,導致9萬軍人於沿路上因飢寒而死[157]。
第二次戰役
編輯發生於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11月25日,在西面戰線,志願軍第13兵團於清川江戰役攻擊並擊退南韓國軍,然後擊退美軍第2師。[158]聯合國指揮部、美國第八軍團在土耳其旅掩護下成功撤退。11月27日,在東面戰線,志願軍第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突襲美國陸軍第7師第31團級作戰隊(3,000士兵)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12,000-15,000海軍陸戰隊員)並一度加以包圍;但美軍仍在空軍和第10軍掩護下成功突圍循海路撤退,此戰美軍戰死、失蹤、受傷及凍傷約15,000人並迫使其展開大規模撤退,但志願軍也未能達成殲滅美軍的目標,同時志願軍第9兵團20、27軍各師也在美軍優勢火力與後勤不繼之下遭到重創,死亡近五萬人,其中凍死凍傷減員高達9,000餘人(多數是因為缺乏禦寒裝備),20、27軍戰鬥力喪失,不得不回國休整,再也沒有回朝鮮半島參戰。對志願軍的後續攻勢有不利影響。麥克阿瑟命令東西兩線軍隊於12月3日開始向北緯38度線總退卻[121]:133-134。12月24日,全部從興南港以193艘軍艦裝載軍人、平民和大量武器裝備運達南部的釜山。
11月30日,美軍第八軍團被志願軍第13兵團驅離朝鮮半島西北部,至12月中旬,退回北緯38度線以南[159]。12月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收復平壤[121]:134。12月26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朴一禹並告金日成、高崗電:「戰爭仍然要做長期打算,要估計到今後許多困難情況。要懂得不經過嚴重的鬥爭,不殲滅偽軍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殲滅美英軍至少四五萬人,朝鮮問題是不能解決的,速勝的觀點是有害的。」[121]:134-135
12月23日,美軍第8軍團司令沃爾頓·沃克上將死於車禍[160],美國委派李奇威中將接替任第8軍團司令。
第三次戰役
編輯1950年12月31日,中朝軍隊全線進攻,突破聯合國軍防線,使其於1951年1月2日全線撤退;中朝軍隊1月4日進佔漢城,1月5日渡過漢江,1月8日占領仁川[121]:137。至1月2日,志願軍已突入聯合國軍防禦縱深15至20公里,打亂聯合國軍部署,聯合國軍被迫全線撤退。由於志願軍與人民軍的進攻,聯合國軍於1月3日15時開始撤離漢城。1月4日,第39、第50軍及人民軍第1軍團各一部進占漢城。至1月7日,聯合國軍已退至三七線南北之平澤、安城、堤川、寧越、三陟一線,作戰過程中大批韓軍和少量美軍因撤退不及被中朝軍隊殲滅,而聯合國軍的重兵集團卻並未遭殲滅;彭德懷認為聯合國軍是在有計劃地南撤,企圖誘敵深入,重演仁川登陸故伎,故命令志願軍停止追擊,戰役遂於1月8日結束。
1951年1月13日,聯合國提出停戰建議,但毛澤東認為志願軍有能力將聯合國軍逐出朝鮮半島,他在給彭德懷的指示中稱現在停火「將給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熱打鐵,統一朝鮮半島。但由於軍需緊缺,志願軍已難以即刻推進[161]。
聯合國第一委員會在討論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停戰建議的答覆後,有24國認為它等同於要求「聯合國放棄聯合國憲章,間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沒有侵略,聯合國安理會與大會決議防衛南韓是錯誤的」。委員會在1951年1月30日否決12個亞洲和阿拉伯國家提出的「關於在韓國停止敵對行動、和平解決韓國問題及其他遠東問題召開7國會議」和「包括志願軍在內所有外國軍隊退出朝鮮半島,公開選舉民族自決」的提案和蘇聯的修正案。
聯合國大會在1951年2月1日以44票贊成,7票反對,8票棄權,通過第一委員會草案,成為第498號決議[162],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介入北韓是侵略行為,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抗聯合國軍,退出朝鮮半島。
1951年2月2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指責美國操縱聯合國大會,在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代表參加,且在侵越安全理事會的權限的情形下,通過美國誣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該提案是「非法的」,「誹謗的」,「無效的」,並呼籲美軍停止侵略行為,聲稱要將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底。[163]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在戰場陷入大規模交火狀態。
第四次戰役
編輯李奇威中將接任美國第八軍團司令後,著力提高士氣,增強情報工作,採用陣地戰步步爲營,發揮空軍炮兵的裝備優勢,不以奪取領土為最終目標,而以消耗對方有生力量爲主[154]。他於1951年1月25日發動上任後首次攻勢「霹靂行動」,志願軍被迫撤退到漢江以北。1月25日起,聯合國軍乘志願軍和人民軍尚未得到充分休整之機,由西向東全線進攻;中朝軍隊開始第四次戰役,積極防禦[121]:147。1月28日,毛澤東致彭德懷電:「第四次戰役後敵人可能和我們進行解決朝鮮問題的和平談判,那時談判將於中朝兩國都有利。而敵人則想於現時恢復仁川及漢城兩岸橋頭堡壘,封鎖漢江使漢城處於敵人威脅之下,即和我們停戰議和,使中朝兩國處於不利地位。而這是我們決不允許的。」[121]:1472月,聯合國軍組織23萬人和大批飛機、戰車、火炮,向志願軍全線進攻[105]:12。2月1日,法美聯軍在雙子隧道戰役中戰勝了中國人民志願軍。2月11日晚,志願軍發起橫城反擊戰,牽制住砥平里的聯合國軍,計劃進攻橫城西北的南韓第八師,由此打開缺口,向原州的美軍防線進擊,志願軍取得勝利。志願軍利用橫城反擊戰迫使南韓第三、第五、第八師以及美軍第二師一部和空降一八七團開始後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志願軍在整個戰場上面臨的壓力。橫城反擊戰後,除了砥平里的聯合國軍,東線聯合國軍出現全線動搖的跡象,並開始不同程度的後退[164]。
2月13日,志願軍發起砥平里戰鬥。溫玉成將軍指揮志願軍第39、第40、第42軍五個師中的八個團約6,000人,向橫城以西砥平里美軍第二步兵師23團(弗里曼團)發動猛攻。弗里曼團有團屬戰車中隊、一個野炮營及法國步兵營[165],兵力約4,500人,擁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和裝備火力方面的優勢,志願軍的八個團遭受重大傷亡,至少是聯合國軍傷亡的兩倍多,進攻失敗[166]。美方資料美法聯軍傷亡301人,42人失蹤,美軍稱砥平里戰役為「韓戰的蓋茲堡戰役」「第二次仁川登陸」,對美軍士氣鼓舞極大[167]。
1951年3月7日-4月4日,美軍進行撕裂者行動。3月7日,聯合國軍集中20多萬兵力,幾百架飛機支援,全線進攻中朝軍隊;中朝軍隊3月13日主動撤離漢城,到3月底移到北緯38度線以北,4月21日第四次戰役結束[121]:150。在3月14日晚上至15日,南韓第1步兵師和美軍第3步兵師重佔漢城,標誌著1950年6月以來第4次,也是最後一次該首都易手。
由於缺乏現代化空軍編制,志願軍在戰場上沒有所謂前線與後勤的區別,整個戰線曝露於美軍的猛烈空襲之下,只能利用夜戰突擊,並在夜間以大量民工搶修道路與橋梁,隨炸隨修,修復後又再遭炸毀。嚴苛的環境逼得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曾在2月20日搭機返回北京,排闥直入毛澤東住處,進言前線之困難。毛澤東向彭德懷提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168]
第五次戰役
編輯1951年4月,聯合國軍開始掌握一定的優勢,中國軍隊國內增援兵團於4月16日陸續抵達後,朝鮮半島戰場上的志願軍總兵力首度超過聯合國軍,在數量上處於上風[169]。4月8日,志願軍位於三登的後勤倉庫被美機發現猛炸,大部被毀,共損失口糧300萬斤,豆油33萬斤,軍衣40多萬套等[170]:488-489。4月11日,麥克阿瑟被解職,由美軍第八軍團司令李奇威接任;4月22日,中朝軍隊以20萬兵力[171],發起第五次戰役[121]:151。5月16日黃昏,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以9個軍兵力突破聯合國軍防線,開始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經過5天激戰,擊潰南韓國軍第五師和第七師,殲敵1.7萬餘人;志願軍180師在這次作戰中擔負穿插任務,只帶7天乾糧和部分彈藥[105]:7。180師在後撤轉移中,因部隊疲勞等,在春川西北地區被敵軍割斷,傷亡較大[170]:499。志願軍1個軍只有198門火炮,不及美軍1個師(476門)一半;志願軍僅有800輛汽車,已被美軍飛機炸毀600輛[105]:8。5月20日,美軍和南韓國軍憑藉高度機械化,很快堵塞志願軍打開之缺口,5月21日彭德懷電告毛澤東並指示各部隊停止追擊;美軍待志願軍「禮拜進攻」(進攻一星期左右)後,就用「磁性戰術」大舉反撲[105]:8。在志願軍的全面攻勢結束後,聯合國軍開始發動攻勢,逼進鐵原、漣川,志願軍63軍奉命堅守鐵原,減緩了聯合國軍的進攻速度。最終,志願軍全線撤退約40公里後在鐵原一線拼死阻止住聯軍的進攻,聯合國軍第二次跨進北緯38度線,美軍的彈藥量是平常五倍密集砲擊,被稱為「范弗里特彈藥量」,單一砲兵營在24小時內就射擊12,000發以上進行無間歇砲幕,志願軍奉命孤軍斷後的第三兵團60軍180師陷入重圍,損傷過半,剩餘5,600餘人突圍至北緯38度線以北[172][與來源不符]。由於師黨委會通過全師分師分散突圍[105]:8-9,師大量官兵陣亡,數千人被俘,佔韓戰中全部志願軍被俘人數1/3以上[105]:11。6月10日,第五次戰役結束,中朝軍隊把戰線穩定在北緯38度線附近地區;從此,韓戰進入相持階段[121]:153。6月中旬,毛澤東告訴鄧華,要他負責傳達新指導方針:「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在軍事上概括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方針[121]:159。
聯軍方面的戰役結果統計是聯軍傷亡15,769人,中朝合計傷亡110,000-160,609人。[173][174]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戰役結果統計是聯軍傷亡8萬2千多人,為五次戰役中傷亡最多的一次。志願軍傷亡是8萬5千多人,尤其是後期的撤退行動中,傷亡達1萬6千人[175],其中第180師的損失最慘重,陣亡、負傷和失蹤總計7,644人,5000餘人被俘[176]。
麥克阿瑟被解職
編輯杜魯門政府與聯軍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的意見產生很多衝突。美國國務院起草杜魯門總統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舉行談判之建議聲明,開始同其他參戰國磋商,並於1951年3月20日通知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但是,麥克阿瑟在3月24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敵方現在一定痛苦地知道,聯合國軍如果決定放棄把戰爭局限於北韓境內容忍努力,而擴大我們的軍事行動到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地基地,這就使中國遭受軍事上即將崩潰的危險。」[105]:101-102。杜魯門希望避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蘇聯產生直接衝突,不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177]。中國抗美援朝總會發言人發言藐視麥克阿瑟,杜魯門得知麥克阿瑟聲明,認為:「這是對我作為總統和最高統帥而發布的命令的公然違抗。」、「實際上,麥克阿瑟的舉動等於用最後通牒來威脅敵人,等於說盟國的全部優勢力量可以用來攻擊赤色中國……在我們的盟友中果然馬上就發生了這樣的影響。世界各地的首都所發出的詢問函電紛至沓來。」[105]:102麥克阿瑟則以軍事上的勝利為優先,在朝鮮半島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華盛頓的決策[178]。4月10日,杜魯門總統責成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給麥克阿瑟發出照會:「我以總統和最高統帥官名義,非常遺憾地免去閣下的駐日聯合國軍司令官、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美遠東軍司令官、遠東地區美陸軍司令官職務。請閣下將指揮權立即移交給李奇威將軍。」[105]:1024月11日,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179][180]。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181][182],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在國會大廈發表題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講[183]。但是這股熱潮並未持續到1952年麥克阿瑟參與共和黨總統初選。
1951年5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美國提出的聯合國大會第500號決議,要求聯合國成員國對中國大陸與北韓實行禁運[184][185]。
中後期經過(1951年6月–1953年7月)
編輯第一次停戰談判
編輯經歷一年的大規模衝突後,美國國務卿艾奇遜通過顧問、前美國駐蘇聯大使喬治·凱南以私人身份單獨會見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105]:103,於1951年5月31日與6月5日兩次秘密會面,雙方都表示希望停火[186][187][188]。1951年6月23日,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建議和平解決朝鮮問題,主張交戰雙方談判停火與休戰,軍隊撤離北緯38度線[121]:160。6月23日,馬立克在聯合國新聞部舉辦之《和平的代價》廣播節目裡發表演說,建議韓戰交戰雙方停火談判,雙方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105]:103:「目前最尖銳的朝鮮武裝衝突問題,也是能夠解決的。……蘇聯人民認為,第一個步驟是交戰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雙方把軍隊撤離三八線。」
6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幾乎同時發表聲明表示贊同,當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表示「我們中國人民完全贊同這個建議」[189],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田納西州參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禮上發表演說表示美國「願意參加朝鮮半島和平解決的談判」。
美國官方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方面的反應相對謹慎但很迅速[190],在確認馬立克是代表蘇聯官方立場,並得知參加聯合國軍的各國大使均一致同意談判後,28日,召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CS)和國務院聯席會議,會上,助理國務卿迪安·魯斯克建議由李奇威通過廣播向對方發出派代表參加和談的邀請,除空軍參謀長霍伊特·范登堡上將表示反對外,這一提議得到JCS其他成員的支持,第二次JCS-國務院會議很快批准廣播稿並發給李奇威,29日,修改後的廣播稿被總統批准後,立即被發給李奇威。美國政府授權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威將軍在當邀請朝中代表磋商停戰談判之可能[105]:103。6月30日,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威奉美國政府之命發表聲明,表示願意同人民軍和志願軍舉行停戰談判;還提出在停泊元山港之一艘丹麥傷兵船上會談[121]:160。6月30日早8點整(東京時間),李奇威向志願軍與人民軍發表廣播聲明:「本人以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資格,奉命與貴軍談判下列事項:因為我得知貴方希望舉行停戰會議,以停止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及武裝行動,並願停戰協議的實施。我在獲得貴方願意的答覆後,將派出我方代表並提出會議的日期,以便與貴方代表會晤。我願提議此會議在元山港一隻丹麥醫療船上舉行。」[105]:103
7月1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聯名覆電李奇威,聲明同意舉行停戰談判,並建議談判地點為北緯38度線以南之開城[121]:160。朝、中部隊連續五次戰役,把敵軍從鴨綠江邊逐回北緯38度線附近,迫使美國於1951年7月接受停戰談判[59]:5210。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金日成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於7月1日通過電台答覆道[191]:「你在本年6月30日關於和平談判的聲明收到了。我們授權向你聲明:我們同意為舉行關於停止軍事行動和建立和平的談判而和你的代表會晤。會晤地點,我們建議在三八線上的開城地區。若你同意,我們的代表準備於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會晤。」[105]:103
美國政府授權李奇威,在停戰談判期間,可以陸地、兩棲、空中、空降和海上作戰,以支持談判[121]:160。毛澤東和周恩來準備談判,決定由鄧華、解方為彭德懷代表出席談判會議;同時決定派出由外交部副部長李克農率領、包括喬冠華等停戰談判工作組立即赴朝鮮半島[121]:160。7月2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等,對朝中軍隊在北緯38度線部署:一方面加強正面防禦陣地第一線兵力,防止敵軍大規模進攻;另一方面,加強側後方兵力,防止敵人從朝鮮半島蜂腰部東西兩岸突然登陸[121]:160。7月5日,李克農率領停戰談判工作組從北京前赴朝鮮半島,行前李、喬冠華與毛澤東長談;7月7日,朝中停戰談判代表團到達開城[121]:161。毛澤東幾乎投入全部精力指導談判準備工作,親自起草朝中方面致李奇威多次覆函,親自審閱修改準備談判接洽之新聞稿,草擬朝中方面關於停戰協定之草案,並徵詢金日成、彭德懷和史達林;並關照準備談判會議場所、雙方代表宿舍佈置、各種用具、設備和食品,中方代表團成員到達談判地點具體時間等[121]:161。
7月8日,雙方提出正式代表名單:南韓和美國方面為首席代表、美國遠東海軍司令官特納·喬伊中將(美),遠東空軍副司令官勞倫斯·卡迪·克雷吉空軍少將(美),第八軍團副參謀長霍迪斯(亨利·霍治)陸軍少將(美),參謀長阿利·伯克海軍少將(美)和南韓國軍第一軍軍長白善燁少將(南韓);朝中方面代表為首席代表、朝鮮人民軍第二軍團長南日大將(北韓),人民軍李相朝少將(北韓)、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中)、志願軍參謀長解方(中)和張平山(北韓)[105]:103-104。7月10日11時,在開城,停戰談判正式開始[105]:104。會議開始後,雙方就議題交換意見,朝中提出:一、以北緯38度線作為軍事分界線,在此線南北各十公里以內建立非軍事區;二、協商戰俘遣返問題;三、在短期內撤走朝鮮境內的全部外國軍隊[105]:104。南韓和美國並沒有接受這一建議,要求將停火分界線放置在朝中控制的地區,並要求其將軍隊撤至當時的實際控制線以北的金城、金化、市邊里、伊川、洗浦里、淮陽、通川一線,給予聯合國軍方面1.2萬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海空優勢補償」,遭朝中拒絕[192]。第一次談判破裂[191]。7月26日,雙方通過談判議程:一、通過議程;二、確定雙方軍事分界線,以建立非軍事地區;三、在朝鮮境內實現停火與休戰的具體安排;四、關於戰俘的安排問題;五、向雙方有關各國政府建議事項[121]:168。8月6日,彭德懷與金日成聯名覆電李奇威:我們已再度命令我方警衛部隊不進入開城會址區;望李奇威接到答覆後即令其代表團來開城復會[170]:512。
雙方再談判
編輯為獲得停戰談判的有利條件,聯合國軍和南韓國軍於1951年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別發動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分別進攻北韓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方西線和東線防線。8月27日,彭德懷與金日成聯名致函李奇威,反駁其8月25日拒絕承認美機轟炸中方開城代表團駐地的覆文[170]:516。在談判期間,美國先後發動多次攻勢,均被朝中擊退[59]:5210。朝中軍隊轉入防禦,同時還遭到洪水災害,很多防禦工事被毀。經過兩個月激戰,聯合國軍占領646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個月推進約2公里。10月25日,聯合國軍代表同朝中方面重開談判,地點改在位於開城東南8公里之板門店[121]:171。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間,志願軍發起局部反擊戰,占領280平方公里土地,並鞏固開城地區的防禦。11月27日,雙方就軍事分界線及非軍事區問題達成協議:「以雙方現有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自由此線後退兩公里以建立停戰期間的非軍事地區。如軍事停戰協議在本協議批准後30天之後簽字,則應按將來雙方實際接觸線的變化修正上述軍事分界線與非軍事區。」[191]12月11日,開始談判戰俘問題,朝中主張依照日內瓦公約規定遣返全部戰俘[註 34],美國則稱「自願遣返原則」,拒絕全部遣返[121]:173。12月12日朝中方面代表提出全部遣返雙方戰俘之方案,但聯合國軍方面3個星期不予答覆;1952年2月,朝中方面又建議全部戰俘被遣返後不再參加韓戰,以便讓他們回家過和平生活[105]:115。
喋血嶺與傷心嶺
編輯在1951年8月18日-9月18日的夏季攻勢中,為了確保休戰後獲得更為有利的陣地線,自8月18日起,南韓國軍第1軍對丁字峰、美軍第10軍對喋血嶺和昭陽江東岸地區同時開始攻擊,這是夏季攻勢的前期作戰。進攻比雅里西南方的983高地和773高地的南韓國軍第1軍第5師第36團(臨時配屬美軍第10軍第2師指揮),遇到朝鮮人民軍將領方虎山的堅決抵抗。朝鮮人民軍與大韓民國國軍在983、773高地的反斜面上展開一場短兵相接的血戰,幾天下來,整個山頂都被鮮血染紅了,看到這種悽慘戰況的美軍記者,不由得喊出「Bloody Ridge」(喋血嶺)這個名字。到8月27日,韓軍被迫撤退,所奪取的各個山頂又被朝鮮人民軍占領。聯合國軍改由美軍第2師第9團接替南韓國軍第36團攻擊喋血嶺,該團於8月31日和9月1日從正面攻擊,仍然沒有成功。朝鮮人民軍躲在反斜面的坑道內,在美軍將要前進到山頂陣地時,突然猛烈射擊,因此每次美軍都遭到重大損失。9月5日喋血嶺終被美韓聯軍攻下,在從8月18日到9月5日攻擊喋血嶺的3周時間內,聯合國軍所受的損失是戰死326人、負傷2,032人、失蹤414人,共計2,772人。依美軍第二師估計,中國人民志願軍、北韓共傷亡15,000人[194]。
范弗里特上將在喋血嶺的攻擊開始陷於僵局之時,就設想在中、東部戰線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作戰,以求停火後有一條更加堅固的防線。但是喋血嶺的損失報告卻給了他很大震動,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實施,將會遭到的損失和物資消耗是無法承受的,於是美第10軍轉為奪取喋血嶺正北方的851—931—894高地群,此高地群從主脈向東西延伸出的無數支脈會使人想起魚的背骨而感到毛骨悚然。目擊這個山峰戰鬥的美軍記者喊出「Heartbreak Ridge」(傷心嶺)這個名字。美軍的攻擊從9月13日凌晨5時30分開始,先進行30分鐘的攻擊準備射擊,然後美軍第2師第23團開始前進。中午時分,美國人發現他們「闖進黃蜂的窩巢里」,朝鮮人民軍在之前一直靜靜的山背上同時噴射出交叉炮火,美軍第23團突擊連受到機槍交叉射擊和手榴彈攻擊,還受到火炮和迫擊炮的集中射擊。第23團兩個營除退到山谷間避開直射火力,挖戰壕防身外,別無他法。直到黃昏,第23團也沒有發現一個朝鮮人民軍士兵,只是被打的抬不起頭來,官兵們直言是「重蹈喋血嶺的覆轍」。9月16日,美軍第23團詹姆士·Y·亞當斯團長派出預備隊從兩翼同時攻擊,以減輕正面部隊的壓力,但這次攻擊也被朝鮮人民軍「像鐵桶那樣的火網」所阻,一步也未進展。9月20日新任第2師師長羅伯特·N·揚格少將下令參加過喋血嶺作戰的第9團奪取位於傷心嶺兩側的1024和867兩個高地。1024高地被奪下,但因其距離傷心嶺有7公里遠,因而對北韓人民軍反斜面的坑道戰術的壓制效果不大,而且新換上來的朝鮮人民軍第15團頑強守住867高地。揚格師長仔細地研究這次攻擊,作出結論報告說「這是一個大失敗」,並於9月27日決定中止這次攻擊,待10月初在新的構想之下再攻擊,自聯合國軍於1月轉入反攻以來,困難的攻擊是不少,可是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也沒能奪取陣地,以致停止攻擊,還是第一次。此時朝鮮人民軍也受損過度、疲累不堪,匆匆將陣地移交給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便撤走休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向採取靈活、多變的運動戰,反對死打硬拼,後來為了迂迴作戰,主動放棄這片高地。此役美軍第2師傷亡3,700多人,美方估計中國人民志願軍、北韓此役傷亡25,000人[195]。中方估計整個韓戰1951年夏秋季戰役作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與北韓共斃傷俘聯合國軍16.8萬餘人,自身則傷亡3.3萬餘人。這次作戰,迫使美方不得不恢復停戰談判,並放棄其原來的要求。志願軍戰士在戰鬥中創造的馬蹄形工事是坑道工事的雛形,為以後建成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體系提供了重要經驗[196]。
談判拖沓
編輯由於雙方的條件懸殊,停戰談判整整進行兩年。1952年5月7日,克拉克將軍在隨從參謀白納特中校陪同下,飛抵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準備接替李奇威將軍擔任美國遠東軍司令官、聯合國軍司令官[105]:138。5月12日,李奇威將指揮權移交給克拉克將軍[105]:149。王樹增提到:「在這兩年中,在雙方的防禦線上,密集地部署著200多萬人的大軍,構築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的、最複雜的、最堅固的防禦工事。聯合國軍的防線由部署嚴密的火炮陣地、戰車群以及步兵組成,數層陣地使其縱深達300公里,每一層防線都構築永久性的工事和塹壕,每一層防線都制定周密的空軍支援預案,形成一個火力強大的立體防禦網絡,這條防線被稱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防線上,數十萬官兵開始建設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禦工程,其土石方總量能開鑿數條蘇伊士運河、沿著對峙線自西向東,數百公里的防線上,深埋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網般四通八達,由於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聯合國軍擁有空中優勢及火炮優勢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採用廣泛的地下工事群保存了部隊,並有效的阻止了聯合國軍嘗試北進的企圖[197]。5月,停戰談判取得重要進展,實現停火與休戰的具體安排向雙方有關各國政府建議事項,雙方達成協定;至此,只剩下關於戰俘的安排問題沒有解決[121]:173。朝中方面為謀求戰俘問題解決,兩次提出折中調整方案,都遭聯合國軍代表拒絕;7月13日,聯合國軍代表提出一個遣返方案,其中遣返人民軍戰俘佔應被遣返總數80%左右,遣返志願軍戰俘只佔應被遣返總數32%[121]:174。10月8日,朝鮮停戰談判聯合國軍首席代表哈里遜單方面宣布無限期中斷板門店會談[105]:208。
三角高地戰役
編輯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聯合國軍第8軍團司令范弗里特發動金化郡以北的上甘嶺之戰。美國在上甘嶺地區發動空前激烈之「金化攻勢」;金化,位於北緯38度線中段,是從漢城地區進攻平康平原必經之鐵路樞紐,因而是攻勢中必爭之地[121]:175。雙方在陣地上進行拉鋸戰。多次反復爭奪的結果,雙方皆死傷慘重。前後歷時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區,共發射炮彈超過230萬發,嶺上泥土平均被炸翻出至少3公尺。中國人民志願軍軍隊傷亡情況遽增,不過仍倚靠有系統建設的坑道工事阻止美軍的攻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統計,志願軍陣亡4,838人,傷6,691人[198]。根據聯合國軍方面統計,聯合國軍陣亡1,461人,傷4,700餘人[199][200](另一說是傷亡9,000餘人)[201]。
夏季進攻戰役(1953年)
編輯1953年2月22日,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致信金日成與彭德懷,建議雙方交換傷病戰俘[105]:211。此外,在中研院近代研究所歷史研究中提及同年3月5日史達林去世等等因素,如提及朱平超所寫的《1950-1953年中的中美朝鮮停戰談判》。持續近兩年的談判終於變得現實起來[202]。3月22日,周恩來致毛澤東電:「蘇方提議的中心思想,即是準備在戰俘問題上求得妥協,以掌握和平的主動權。解決方案,是利用克拉克的文件,由金、彭出面答以同意根據日內瓦公約一〇九條,雙方先行交換重傷病戰俘,其不願回者暫交中立國,並恢復板門店談判解決具體問題。然後即由中朝雙方當局分別發表聲明,主張戰俘按分類辦法實行遣返,要求遣返者立即遣返,其餘則交由指定的中立國(如印度或其他國,視情況再定),保證其得到公正解決。蘇聯外長跟著發表贊助聲明,然後蘇聯在聯合國代表即作同樣活動。」[121]:1813月28日,金日成、彭德懷覆函克拉克,同意交換病傷戰俘,並建議立即恢復談判[121]:182。3月30日,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關於朝鮮停戰談判問題的聲明》,提出經朝中共同研究之建議:「談判雙方應保證在停戰後立即遣返其所收容的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而將其餘的戰俘轉交中立國,以保證對他們的遣返問題的公正解決。」[121]:182-1834月6日,朝中方面聯絡官朝鮮人民軍李相朝少將與聯合國軍方面聯絡官美國約翰·C·丹尼爾海軍少將就雙方遣返傷病戰俘問題舉行會談,4月7日雙方交換傷病戰俘估計人數,4月11日完全達成協議[105]:212[203]。
1953年4月中旬,毛澤東向鄧華提出:「爭取停、準備拖。而軍隊方面則應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談,不要鬆勁,一切仍按原計劃進行」[121]:183。4月23日,毛澤東對鄧華關於舉行夏季戰役反擊之幾點意見批語:「至於停戰得早,或不要打以利談判,則可於五月間適當時機再行決定。」[121]:1834月24日,李承晚轉告艾森豪,如果達成允許志願軍繼續留在鴨綠江以南之任何協議,他就決定將南韓軍隊退出聯合國軍,在必要時將繼續單方面作戰[121]:184。
最後的突破
編輯4月26日,朝鮮停戰談判恢復,南日將軍之提案遭到聯合國軍首席談判代表哈里遜拒絕;5月7日朝中方面再次提出解決遣俘問題之八項提案:一切堅持遣返之戰俘,予以直接遣返,其餘不直接遣返之戰俘,全部交給印度、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瑞典五國組成之中立國遣返委員會接管[105]:215。
5月13日,朝中發動夏季進攻戰役,目的是「消滅敵人,配合談判,吸取經驗,改善陣地。」[105]:216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動20兵團第19兵團和第9兵團在火炮掩護下從西線、中線、東線、三路出擊,從正面突破聯合國軍地下坑道防禦工事,經激戰,除個別支撐點內的聯合國軍守突圍外,其餘均為志願軍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聲稱先後斃傷俘聯合國軍4,133人,志願軍傷亡1,608人。志願軍提前發起夏季反擊作戰,迫使美國在5月25日基本接受朝中方面之提案,夏季反擊作戰第一階段結束[121]:184。5月27日起,志願軍發起夏季反擊作戰第二階段攻勢,原定打擊美軍為主,改為打擊南韓國軍為主[121]:184。志願軍第19兵團、第9兵團、第20兵團及朝鮮人民軍先後對南韓軍團以下兵力防守的51個支撐點進攻作戰65次,共殲滅聯合國軍41,203人,志願軍傷亡19,354人。志願軍突破聯軍陣地正面達12公里,縱深達6公里,為第三次進攻創造有利條件。至6月中旬志願軍共斃、傷、俘敵軍4.5萬多名,突破敵陣地正面達12公里,縱深達6公里[105]:216。
6月6日,艾森豪致信李承晚,敦促他接受停戰協議,並提醒他武力統一隻是一個「夢想」[121]:184。6月8日,美方接受朝中方面關於戰俘遣返問題之方案,朝鮮停戰談判之最後一項問題,終於達成協議,並公布於世[105]:216。6月15日,停戰談判各項議程全部達成協議,按照雙方實際控制線劃分軍事分界線工作即將完成[121]:184。志願軍和人民軍發佈命令:「從六月十六日起,各部隊一律停止主動向敵人攻擊,但對敵人向我發動的任何進攻,則應堅決地給以打擊。」[121]:1856月16日,李承晚覆函艾森豪,拒絕接受停戰協議[121]:185。6月19日,南韓扣留2.7萬名朝鮮人民軍戰俘[105]:216。
6月21日,毛澤東致彭德懷電:「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適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作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121]:1857月13日至27日展開第三次進攻,即金城戰役,這次進攻以打擊南韓國軍為主。志願軍和人民軍於7月13日發動金城戰役,幾天內殲敵5萬人[105]:216。志願軍在金城以南地區,對南韓國國軍防守的堅固陣地實施的進攻戰役。此役志願軍第9、第19、第20兵團及人民軍對南韓國軍作戰45次。在7月13日展開進攻至16日轉入防禦,僅3天時間便將戰線從正面向前推進192.6公里。聯合國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出動8個師兵力反擊1000餘次。中方宣稱志願軍在金城戰役中予韓軍漢城師以殲滅性打擊,重創聯合國軍3個師,共殲滅聯合國軍52,783人,志願軍傷亡2.3萬人。
1953年5月朝中軍隊發動夏季攻勢後,雙方於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定》[59]:5210。7月19日,美方發表聲明,保證實施停戰,並向南韓施壓;隨後南韓政府被迫發表聲明,接受停戰協議[121]:185。7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1953年7月25日祝賀志願軍夏季反擊作戰勝利電報稿上加寫:「希望全軍指戰員防止驕傲,在停戰協定簽字並生效以後,仍應提高警惕,一面自己嚴格遵守協定,一面防止敵人可能作出破壞的挑釁。」[121]:186
通過夏季戰役,向南擴展陣地240公里,將戰線拉直。整個夏季進攻戰役,中方稱志願軍傷亡5.3萬餘人,志願軍斃傷俘聯合國軍12.3萬餘人[204]。聯合國軍稱在七月聯合國軍傷亡29,629人,志願軍傷亡72,112人[205]。但按照美國1989年出版的研究統計,中方在最終攻勢中的死傷為七萬兩千人左右,其中包括兩萬五千人陣亡。聯軍方面大約陣亡一萬四千名,大部分為南韓士兵、但也有1,611名美軍陣亡。[206]
陸戰以外的經過
編輯空戰
編輯1950年韓戰初期,美國空軍動用遠東地區44個中隊共657架飛機參戰。朝鮮人民軍僅有20架戰機,很快就失去作戰能力[207]。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初創,無法與美軍抗衡,美軍完全控制制空權和制海權[105]:8。8月,史達林派遣蘇聯空軍138架飛機進駐瀋陽,如此可以迅速飛往北韓,出現失利也可以飛回中國大陸境內躲避追擊[208]。
蘇聯秘密介入
編輯1950年11月1日,先期進駐瀋陽的蘇聯空軍米格-15戰鬥機在鴨綠江上空北韓境內與美空軍首次交戰。蘇聯空軍殲擊航空兵獨立第64軍,轄2至3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2個高炮師、3個探照燈團以及1個航空工程兵師、其它保障部隊和分隊。每個部隊自抵達戰區後平均8至12個月換防一次。該軍的平均人數為26000人。有不少來自總參、各軍兵種機關的軍官因在此軍工作積累經驗。自1950年至1953年,第64軍總共輪換了空軍和蘇聯國土防空軍的12個殲擊機師(26個團)、2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4個高炮師(10個團)、2個航空工程兵師、3個高射探照燈團和2個海軍航空兵殲擊機團,以及部分保障部隊。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顧問斯捷潘·阿基莫維奇·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上將指揮,1952年7月。第64軍承擔保衛鴨綠江和邊境線以南75公里以內戰略目標和交通線的任務。在這一階段,美軍參戰的飛機(含作戰飛機及非作戰飛機如運輸機、聯絡機等)已經達到14個大隊、1100餘架飛機,機數雖多,但大部分為螺旋槳式飛機,噴氣式戰鬥機僅有平直翼的F-80,性能上遠遠不如蘇聯空軍的米格-15。11月8日,美國空軍司令范登堡下令派遣F-84E和F-86A各一聯隊至朝鮮半島參戰。第4戰鬥機聯隊的F-86經海上運輸,大部分進駐日本,僅以一中隊進駐漢城附近金浦機場,在12月15日第一次執行任務[210]:246-248。以雙方需要飛行的距離來看,美軍的F-86在米格走廊平均停留時間在20分鐘左右。12月,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進駐丹東,直到1951年1月首次參加空戰[211]。
在1950年末至1951年初,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從鴨綠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間的空域,蘇聯空軍的米格機對聯軍飛機造成相當威脅。美國飛行員開始以「Mig Alley」稱呼這個區域(此名為中文媒體翻譯成米格走廊),認為進入這個空域就要展開宛如後巷(英語:back alley)中的混戰[212]。米格走廊中最神秘的力量是蘇聯飛行員,史達林命令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派遣航空兵師,蘇軍參戰人員一律身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213] 。 儘管史達林要求嚴格保密,要求飛行員在無線電交談中避免使用俄語,但作戰時並不實際,聯軍其實自蘇聯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很快自監聽無線電通訊當中知道蘇聯的介入,不過整個韓戰期間聯軍方面也選擇緘默的態度,以免戰事擴大。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霍伊特·范登堡從遠東視察回國後公開宣稱:「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力量之一」,將空中對手名義限制在志願軍空軍內,以免暴露蘇聯飛行員大批參戰的真相[214]。
美空軍由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命令轟炸機不能飛入中國大陸境內以及攻擊來自中國大陸境內的防空砲火,造成執行任務的困擾。但在後來的持續轟炸中仍陸續炸毀大部分橋梁[210]:220-230,並對修復的橋梁重複轟炸。蘇聯空軍認為米格-15初戰對美軍轟炸機的威脅使1950年11月美空軍炸毀6座鴨綠江戰略橋梁和10座北韓城市的目標未能實現[207]。
中蘇空軍自1951年起配合作戰,最初由有經驗的蘇聯飛行員與美戰機纏鬥,掩護志願軍飛行員攻擊轟炸機和對地攻擊機。200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司令員王海在其自傳《我的戰鬥生涯》中寫道:「韓戰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215] 隨著經驗積累,志願軍空軍在朝鮮半島戰場有效發揮自己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統計,志願軍空軍在戰爭中共出動起飛2457批26491架次,有212名飛行員擊落擊傷過聯合國軍飛機。整個志願軍空軍宣稱共擊落聯合國軍飛機330架,志願軍空軍被擊落231架飛機,116名飛行員陣亡[216]。 據蘇軍總參謀部統計,第64航空兵軍戰鬥出動共64300架次,參加空戰1872次(有6462名飛行員對敵射擊),擊落飛機1106架,其中「佩刀」651架;另外還有153架飛機,其中40架「佩刀」被地面炮火擊落。蘇方軍官亡142人(其中飛行員126人)、士官和列兵亡133人,飛機被擊落335架,被擊毀火炮6門、探照燈1部,在韓戰中參與輪戰的蘇聯軍人為40,000人。 美國方面的資料宣稱一共部署647架F-86到朝鮮半島[217],總共損失231架,其中有飛行員本人或編隊其他成員證實於空戰中當場墜落的確定空戰損失73架,不明原因34架,以及其他包括故障等原因的損失。考慮在作戰中受損而未能回到基地的情況,如重傷後迫降損毀記作損失,重傷後於機場迫降損毀記作技術故障,因而空戰損失的數字必會高於73架[218]。 F-80美國流星式總共損失277架,占參戰總數的約1/3,其中確定空戰損失14架,確定空戰戰果17架。 F-84雷電戰鬥轟炸機亦承擔了戰術攻擊任務,總共損失335架,確定空戰戰果8架。
美方最初稱在朝鮮半島空戰中擊落484架MiG-15,被擊落48架F-86,近代重新統計後改為確認空戰被擊落103架F-86,其中92架是被MiG-15擊落,確認空戰擊落379架MiG-15;MiG-15:F-86空戰交換比在60年代媒體中一度宣稱為17:1,後改為10:1,再後修正為7:1。以國籍分,對中朝飛行員交換比為9:1,對參加過二戰的蘇聯飛行員為1.4:1。[219][220][221]因聯合國軍機群通常處於數量優勢,且MiG-15以攔截轟炸機為首要目標,主要戰術以較少的MiG-15沖入聯合國軍機群,擾亂其隊形,迫使其放棄轟炸任務。極少出現規模接近的MiG-15與F-86機群純粹消耗性空戰。
由於蘇聯空軍收到的命令是不可以南下遠離鴨綠江的地區作戰,因此蘇聯空軍絕少有戰術性對地任務。志願軍後來還是用剛剛創建不久的空軍和海軍掩護陸軍攻占朝鮮西海岸的大和島、小和島等10多個島嶼,並在這一過程中三次轟炸大和島,其中第二次是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次夜間轟炸。這是志願軍空軍規模較大的戰術性對地任務[222]。但在第三次轟炸時遇到美空軍第4戰鬥機聯隊F-86機群的伏擊,損失慘重,36名轟炸機員中15人陣亡,自此後至停火為止,未再出動轟炸機部隊。[223][224]
核武威脅
編輯1950年7月下旬,朝鮮半島戰局對美極為不利,美國為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派遣10架未帶核子武器的B-29轟炸機到關島,並將消息通過《紐約時報》廣泛傳播開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核威脅,但最後美國因國內外壓力將B-29轟炸機調回國[225][226]。
1950年10月19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建議著手研究對北韓鮮半島、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核打擊的目標問題。11月30日,杜魯門總統在記者會上答問,美國會採取一切步驟圍堵共産黨在朝鮮半島的擴張,包括使用原子彈[227][228]。12月初,美國飛機進行核襲擊平壤的演習。1951年4月,9架B-29轟炸機攜帶核彈頭派往關島,繼而飛至沖繩島,並舉行公開的核戰演習。6月初,美軍偵察機侵入中國東北和山東上空,收集關於空襲目標的情報[226]。
1952年12月2日至5日,剛當選美國總統之艾森豪到朝鮮半島前線視察,回國後稱,要以行動,而不是言語,來打破僵局[121]:176-177。12月,毛澤東對志願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鄧華1952年12月4日報送之關於朝鮮半島戰局形勢與明年之方針任務報告之批語:㈠「應肯定敵以五至七個師在漢川鴨綠江線大舉登陸,並在我後方空降,時間應準備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我應十分加強地堡和坑道,部署五個軍於這一線,其中要有四個有經驗的軍,劃定防區,堅決阻敵登陸,不可有誤。」㈡「第二個登陸危險區是通川元山線,第三個危險區是鎮南浦漢川線。」㈢「決不能許敵在西海岸登陸,尤其不能許其在漢川鴨綠江線登陸。」[121]:17712月20日,毛澤東任命鄧華兼任西海岸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梁興初為副司令員[121]:178。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又一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核威脅,聲稱為結束戰爭,不惜擴大戰爭和使用核子武器[226]。
1953年2月2日,艾森豪發表國情諮文,宣佈台灣海峽中立化,第二天同參加聯合國軍各國代表會談,說服他們支持封鎖中國;4月底,在毛澤東指導下,反登陸作戰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從北緯38度線到東西海岸,直到中國東北,構成縱深防禦[121]:179。2月11日,美國開始計劃對開城地區使用戰術核子武器。最終由於戰爭結束而未實施[226][229]。
停戰
編輯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105]:217,同日22時生效[59]:5210,其主要內容為:劃定軍事分界線,雙方各由此線後退2公里,以建立非軍事區;雙方停止一切敵對行為,並從規定地區撤出一切軍事力量;停止自朝鮮半島境外進入增援的軍事人員、武器和彈藥;協定生效60天內,雙方直接遣返堅決要求遣返的戰俘,其餘戰俘交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處理;向雙方有關各政府建議在協定生效後3個月內召開高一級的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半島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等事項[59]:5210。雙方簽署《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協議[230][231]。協定附有「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範圍」附件[59]:5210。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在北緯38度線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點整雙方實際控制線南北各2公里寬設立非軍事區,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從國際法上來講,當時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2009年5月27日朝鮮人民軍發表聲明,宣布北韓退出朝鮮停戰協定,將不再受軍事停戰協定約束[232]。2013年3月5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發言人於聲明中宣布,北韓將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233]。
2018年9月19日,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簽訂《平壤共同宣言》,事實上宣布戰爭狀態結束[234]。
2020年6月,北韓炸毀南北韓聯絡辦公室,原因是北韓不滿脫北者組織在南北韓非軍事區通過大型氣球向北韓發送傳單,認為是違反《板門店宣言》的敵對行為,隨後平壤宣布切斷和首爾的所有通信管道,並於幾個小時後派遣朝鮮人民軍炸毀辦公室建築,此舉被指造成朝鮮半島南北關係惡化[235]。
2021年12月13日,南韓總統文在寅在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的澳韓雙邊峰會會談後,與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美國、中國和北韓原則上同意正式宣告韓戰結束。」隨後文在寅補充道:「因北韓方面提出的一些要求,談判還尚未開始」[236]。
2023年12月,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正式宣布放棄統一,稱南北關係不再是「同族」的關係,而是處於「敵對」或「交戰」的兩個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故法理上存續至今的韓戰之內戰性質據北韓方面觀點已不復存在;北韓不再視大韓民國為「傀儡政權」並與之尋求和平統一。金正恩表示北韓不求戰但也不畏戰,必要時應該戰勝南韓。南韓統一部則譴責此行為,總統尹錫悅批評北韓的新政策是「反民族、反歷史」。[237][238][239]
傷亡情況
編輯韓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早期的統計53萬餘人次,陣亡、病故171,687人[240],2010年10月26日,中國抗美援朝紀念館經過10多年全國走訪查實,韓戰期間全國志願軍戰士陣亡共183,108人[241]。2010年6月26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在「韓戰六十年暨半島形勢研討會」上表示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戰場陣亡114,084人,負傷383,218人(因包含兩次以上負傷而存在重複統計);患病後送入院治療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樣存在重複統計);戰場失蹤25,621人。加上參戰人員中傷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國人民志願軍方面在戰爭中共死亡183,108人[242]。
美方估計數據,志願軍陣亡400,000人,負傷486,000人,被俘21,839人。(中國方估計數據,志願軍21,375人被俘)[243][44][51] 2014年10月29日,民政部、總政治部清查確認,將盡可能多的士兵列入,得到死亡人數為197,653名,包含戰爭期間陣亡和失蹤的志願軍官兵、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員,以及停戰後至志願軍回國前幫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生産建設死亡和因傷復發死亡的人員[49]。勤務保障戰線共救治傷病員838,417名,其中傷員383,218名,治癒歸隊217,149名。[50]
聯合國軍方面,美軍傷亡約142,091人,其中陣亡美軍33,629人,負傷103,284人,被俘或失蹤5,178人[71]:724。扣除多次負傷後的負傷人數不詳。在美國華盛頓「韓戰老兵紀念碑」上刻有聯合國軍總共死亡628,833人,受傷1,064,453人,失蹤470,267人。其中美軍死亡54,246人,受傷103,284人,失蹤8,177人。美軍54,246人死亡這個數字包括全球因車禍等非戰鬥原因而死的1萬餘人,現在這組數字依舊刻在紀念碑上。[244][註 35][註 36]。據1955年美國國防部報告,美軍7,190人被俘,其中93%(6,656人)是陸軍。[245]南韓國防部報告,韓軍陣亡約137,899人,受傷450,742人,被俘8,342人[246]。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數據,運動戰時期志願軍斃傷美軍91,503人,俘6,319人,降149人;其它聯合國軍6,136人,俘1,238人;南韓國軍50,654人,俘29,278人。陣地戰時期志願軍斃傷美軍198,352人,俘749人,降1人;其它聯合國軍20,343人,俘250人,降2人;南韓國軍304,966人,俘8,254人,降283人[247]。志願軍共擊毀擊傷戰車2,006輛,汽車3,165輛,裝甲車44輛,飛機10,629架,各種炮583門。繳獲戰車245輛,汽車5,256輛,裝甲車51輛,飛機11架,各種炮4,037門,各種槍73,262支(挺)[247]。
戰俘處理
編輯北韓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被俘人員
編輯至1951年6月,聯合國軍共俘虜北韓戰俘152,500人、志願軍戰俘21,300人(一說中國人民志願軍有21,400人被俘,被俘人員中連排級軍官有600人左右、營級30餘人、團級5人、師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243])。共產黨將戰俘仍然看作戰鬥人員,在戰俘營中成立了嚴密的組織,與聯合國軍進行鬥爭[248]。戰俘最初一起被送往釜山收容所混合關押,後來由於兩方之間發生矛盾,聯合國軍就將戰俘按照國籍分開[4]。釜山戰俘收容所是美軍1950年下半年動工修建,主要關押傷病戰俘,共有9個戰俘收容所和2個戰俘監獄及水牢,每個收容所可以關押1,500名左右戰俘;居住環境比1951年4月和1952年5月修建之巨濟島戰俘營和濟州島戰俘營好[105]:27。
1951年5月30日,大批朝中戰俘開始被移往巨濟島戰俘營[4]。在韓戰中,志願軍2萬多人被俘,有1.4萬多人到台灣,6,673人返回中國大陸[105]:3。1952年4月8日,美軍對戰俘的去向進行「甄別」。在甄別前夜,反共的戰俘首領以挖心等方式殘暴殺害多名傾向於遣返的戰俘,大多數戰俘在暴力威脅下沒有在甄別時選擇遣返[249][250]。1952年5月7日[105]:139,親共戰俘發動巨濟島事件,綁架戰俘營長官杜德並迫使他承認虐待戰俘後加以釋放。美軍戰鬥部隊隨即鎮壓這些營地[251],整起事件中,共造成31名俘虜死亡,1名美軍死亡[252]。1953年4月20日,韓戰交戰雙方開始交換傷病戰俘,至4月27日美方共遣返人民軍傷病戰俘5,640人,志願軍傷病戰俘1,030人;朝、中方面共遣返美軍、英軍和南韓國軍等傷病戰俘684人[105]:213。除了戰俘之間的血腥鬥爭,另有數千名朝中戰俘死於傳染病。從1953年8月5日至9月6日,聯合國軍共遣返志願軍戰俘5,640名[105]:225。
1998年美國政府美國國防部研究,在韓戰期間,北韓與中國俘虜死亡人數為7,614人,其中5,013人(65.8%)死於傳染病,817人(10.7%)死於外傷,肺結核和痢疾/腹瀉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韓戰期間,因急慢性感染或外部原因導致的死亡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不同的增減模式[253]。
聯合國軍與南韓的被俘人員
編輯1950年底,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半島北部靠近邊境的碧潼選址建立戰俘營。碧潼戰俘營位於位於鴨綠江和支流形成的一個半島上,三面環水。開始只收容管理南韓國軍以外的聯合國軍戰俘,1951年3月之後,鑑於北韓人力物力的困難,南韓國軍戰俘也由志願軍管理。4月,志願軍政治部成立志願軍戰俘管理處,下設4個俘管團和2個俘管大隊,其中2個俘管團收容管理南韓國軍戰俘,另2個俘管團和2個俘管大隊收容管理美、英、法、土耳其、菲律賓等10個國家的聯合國軍戰俘[254]。至1951年6月,碧潼戰俘營共有美軍戰俘2000餘人,英軍戰俘800餘人,土耳其戰俘200餘人[255]。由於嚴寒、極度的物質匱乏以及美軍戰俘中普遍的心理崩潰,在1950年至1951年的冬季和春季,戰俘營內的美軍戰俘死亡一千餘人,而其他國家戰俘則少有死亡[255]。隨著志願軍空軍開始保衛後方交通以及停戰談判的開始,戰俘營的物質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志願軍紀錄大規模的戰俘死亡在1951年夏得到遏制。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碧潼戰俘營舉辦了一場模擬奧運會,參賽運動員皆為聯合國軍戰俘,之後對此進行了宣傳。
戰俘遣返
編輯1953年8月5日,交戰雙方開始交換戰俘[105]:217。至1953年9月,人民軍和志願軍方面向聯合國軍交還重傷病戰俘684人、直接遣返的戰俘12,773人(其中南韓戰俘7,862人、美英法等國戰俘4,911人);聯合國軍向人民軍和志願軍方面交還重傷病戰俘6,670人(其中北韓戰俘5,640人、志願軍戰俘1,030人)、直接遣返的戰俘75,823人(其中北韓戰俘70,183人、志願軍戰俘5,640人)。9月9日,由印度、捷克斯洛伐克、瑞典、波蘭、瑞士五國組成的中立國遣返委員會正式成立,印度蒂邁雅中將當天到達朝鮮半島任主席[105]:225-226。按照朝鮮停戰協定,在停戰協定生效後60天內交給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在朝鮮半島設立之「中立區」中看守,在90天內由戰俘所屬國家派人向戰俘進行解釋工作[256][105]:226。餘下的不直接遣返的22,604名北韓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其中志願軍戰俘14,704人、北韓戰俘7,900人)與359名聯合國軍及南韓戰俘(其中南韓戰俘335人、美軍戰俘23人、英軍戰俘1人)被轉交給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看管,在中立國監督下,戰爭雙方派出代表對戰俘解釋,由戰俘自己選擇去向[257]。
解釋期間,北韓、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被送往北營。在戰俘轉移到中立區的第一天,反共戰俘就當著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印軍主席蒂邁雅的面,幾乎把兩名向印軍尋求遣返的戰俘活活打死。被徹底震驚的蒂邁雅意識到,這些戰俘首領將以無情的手段阻止任何人在解釋期間被遣返[258]:122。北韓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方面直到10月10日才正式開始對戰俘之解釋工作[105]:229。到90天期限的1953年12月23日,僅有10天時間被用於解釋。22,000餘名北韓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中經過解釋的只有3,166人,這3,166人中僅136人要求遣返,同期有數百名戰俘冒著生命危險逃出營地要求遣返,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因此認為,「戰俘在表達願望時所必須採取的這種不正常方式,讓人們很自然而然地懷疑到全體戰俘都不是自由的個人。」[259][258]:199反共的戰俘首領們從南韓和中華民國政府獲得指令,設法「肅清潛伏匪諜,提防分化陰謀」[260]。在印度軍隊看管期間共有38名戰俘死亡,其中多數因被懷疑有遣返傾向而被反共戰俘殺害,其中最著名的是謀殺張子龍案。據遣返的戰俘控訴,反共戰俘挖出張子龍的心臟以恐嚇希望回國的戰俘[261]。美國記者極力否認此事,稱其為共產黨的污衊[262]。在解釋期滿後,中立國委員會又為戰俘提供了兩次擺脫反共戰俘首領控制的機會:1953年12月31日,印軍對戰俘「點名」,131名戰俘趁機提出遣返;1954年1月20日至21日,在印軍向美軍移交戰俘時,又有104名戰俘抓住最後的機會逃脫戰俘首領的控制。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在其提交的報告中認為,未尋求遣返的戰俘並不都是出於自願,而是因為他們被在戰俘營內長期灌輸的恐懼所控制。蒂邁雅說,如果有機會的話,毫無疑問將會有更多的戰俘要求遣返[258]:205。而那些要求遣返的戰俘,毫不意外地被美、台的宣傳機構貼上「共諜」的標籤[263][262]。
中立國委員會於1953年9月23日接管戰俘,聯合國軍稱解釋設備未準備好致使中北韓方面的解釋工作推遲到10月15日才開始,且國民黨、李承晚的特務於戰俘營進行控制,最終中朝只進行了10天的解釋工作、有85%以上的未被直接遣返的中朝被俘人員沒有聽到解釋。[264]90天後的1953年12月23日,聯合國軍看守聯合國軍司令赫爾發布聲明終止對戰俘的解釋。北韓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強烈要求延長解釋期限,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印度主席也認為延長解釋期限是合法和必要的,並承認絕大多數戰俘尚未經過解釋程序,但由於聯合國軍拒絕,中立國遣返委員會投票決定對戰俘的解釋工作結束,並將剩餘戰俘移交給聯合國軍[265][266]。聯合國軍方面戰俘經過解釋後,有224人拒絕遣返[254]。1954年初雙方不直接遣返的戰俘的命運分別為:志願軍戰俘14,235人前往台灣,440人返回中國大陸,12人前往印度;北韓戰俘7,604人前往南韓,188人返回北韓,74人前往印度;美軍戰俘21人前往中國大陸,2人返回美國;英國戰俘1人前往中國大陸;南韓戰俘325人前往北韓,8人返回南韓,2人前往印度[267]。
返回中國大陸的7,000多名志願軍戰俘中有6,064人被集中到位於昌圖縣金家鎮的歸國者管理處。在高崗饒漱石事件發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待戰俘的原有方針發生了大幅轉變。截至1954年3月,回國戰俘中有91.8%被開除黨籍,6,064人中約700人被開除軍籍,4,600餘人僅承認被俘前軍籍,除此以外僅有30多名連以上幹部和少數人因傷殘得到轉業安排工作,其餘人一律復員。此外大部分戰俘被遣返回鄉並在檔案中註明「控制使用」,有一些還因為「特務」罪名被判刑[268]。 1980年,在返回中國大陸的志願軍戰俘向全國人大申訴後,中共中央下發「中發(1980)74號」文件即《關於志願軍被俘歸來人員問題的複查處理意見》,中國大陸官方開始對志願軍戰俘重新審查處理,如戰俘張澤石得以平反、恢復黨籍軍籍,還成為2011年感動中國候選人[269][270]。
抵達台灣的志願軍戰俘在台灣被稱為「反共義士」受到隆重的歡迎[271],中華民國政府專門劃出「義士村」供他們居住,政府還將1月23日定為「自由日」進行紀念。歡迎之後,由蔣經國主持、谷正綱辦理,對來台戰俘進行審查和思想改造。其中包括自我清查反省,刺血字、寫血書、舉行向蔣中正宣誓效忠儀式等。[272][需要較佳來源]被清查及自首的4,410名曾加入中共黨團的戰俘被註記檔案後交接編單位,其中被認為情節嚴重的15人被移送「感訓」。[4]在戰俘營時,台北方面曾向戰俘承諾去台後可以自由選擇職業,不肯去台灣的則可以選擇前往中立國,但這一承諾並未兌現。據曾經的抵台志願軍戰俘冉宏圖回憶,其實許多人內心並不願意去台灣,有戰友不想去台灣覺得被刺了字也不能回中國大陸而在從南韓到台灣途中跳海自殺。[273][需要較佳來源]戰俘們被逐個審查後,補入國軍基層。據去台戰俘趙英魁回憶,到台灣之初,有的戰俘因不願意當兵而遭到幹部的不斷糾纏而自殺,還有的戰俘抱怨「國民黨不守信用」,遭「政治戰士」檢舉,被捕後以「從事非法組織意圖叛亂」的罪名被判死刑或徒刑[274]。[需要較佳來源]1958年8月28日,金門炮戰爆發,有前志願軍戰俘帶槍浮水游到廈門。冉宏圖也想逃跑,但由於企圖早被發現而未果。頻繁出現的逃跑事件,使中華民國政府針對戰俘開始了新的政治攻勢。冉宏圖就曾被要求參加國民黨,但他拒絕了。[273]
除去返回大陸和前往台灣的志願軍戰俘以外,在中立區解釋結束後,有12名志願軍戰俘選擇前往中立國印度,其中2人後來返回中國大陸。[275]
戰爭罪行
編輯對當地平民的屠殺
編輯金榮范根據屠殺者的身份,把對平民的屠殺分為三類:右翼(南韓國軍、警察、右翼團體)對平民的屠殺、左翼(朝鮮人民軍、游擊隊及左翼團體)對平民的屠殺,以及美軍對北韓半島平民的屠殺。金榮范稱中國志願軍是唯一沒有屠殺平民的軍隊,而韓戰中其他參戰方,北韓、南韓和美國都有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屠殺行為。[276]
中國人民志願軍
編輯1950年11月長津湖戰役前,美軍第7師抵達豐山郡,一名北韓老婦通過南韓聯絡官要求美軍轟炸她住的村莊,據其所稱志願軍在感恩節前一晚佔領該村,射殺所有成年男性與孩子,帶走年輕女性,其餘人逃走。[277][來源可靠?][註 37][註 38]劉家駒稱他在第五次戰役志願軍撤退時聽見二支隊二營參謀下令將一些餓得不願連夜趕路的前國民黨士兵就地槍決[有關嗎?][283],下令槍殺爲其帶路的南韓平民,以免敵軍追上來[284][來源可靠?][註 3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南北被美蘇分別占領。南方在處於美國軍政的時期,出於政治對立原因的大規模屠殺已經開始。如美軍犯下的南原屠殺,1946年10月數千民眾遭到屠殺。1948年4月,南朝鮮勞動黨在濟州島發起的暴動遭到南方軍警鎮壓(濟州四·三事件),南韓國軍在全島的大屠殺一直持續到韓戰結束,美軍也捲入其中,至少3萬無辜平民遭殺害。南韓國軍以「討伐共匪」的名義,對勞動黨的支持者和被懷疑為「通匪分子」的平民展開屠殺,而被左翼游擊隊認為反共的平民也會受到報復。雙方的對立在戰爭爆發後進一步升級[276]。
戰爭初期,南韓在戰場上節節失利的情況下,對被認為「通匪」的人士展開屠殺,對象主要是保導聯盟成員和政治犯,目的是預防他們加入北韓。南韓國軍在保導聯盟事件中屠殺10萬人以上,其中絕大多數實際與共產黨關係極淺甚至毫無關係,該事件是南韓當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事件[276][287]。
仁川登陸後,南韓國軍在收復的38度綫以南地區以及隨後佔領的北韓城鄉組織「治安隊」、「滅共團」等組織,對朝鮮勞動黨黨員和被懷疑為親共人士的平民進行大規模的清查和處決。在智異山一帶,人民軍殘留部隊與南韓國軍之間作戰時,很多居民被雙方以「反動份子」或「通匪份子」的名義殺死。尤其是南韓國軍在「堅壁清野」計劃下的「敵性部落」焦土化計劃,為屠殺平民提供藉口[276]。
戰後南韓政府一直試圖掩蓋其屠殺行為,直到1980年代及90年代其政府結束軍事統治,才開始承認在戰爭犯下屠殺平民的暴行[288]。
朝鮮人民軍在戰爭初期的兩三個月占領朝鮮半島南部大部分地區期間,在各地甄別,對南韓國政府官員、軍官、警察、憲兵、資本家、商人及相關人士偵察和審判,屠殺了12萬9千名右翼人士、軍警家屬、公務員等。被屠殺者中很多人是被認為是右翼人士而被殺害[276]。朝鮮人民軍在1950年6月28日攻陷漢城(中文今譯作首爾)當日,即發生了平民、傷兵及醫生遭到人民軍部隊集體虐殺的漢城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屠殺事件,700至900人遇害[289][290]。
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在撤離的過程中也多次犯下集體屠殺的罪行。例如,朝鮮人民軍撤離大田時,曾大肆屠殺平民[註 40][291]。
朝鮮人民軍還綁架了43,000名南韓平民,其中大部分受過良好教育,其目的是利用他們在戰後從事建設以及消除反共份子[292]。
美軍
編輯韓國學者金榮范將美軍在朝鮮半島內的屠殺事件分為三類:在交戰地區對平民槍殺、炮擊;將正有平民通行的橋梁炸毀或放毒;對平民的轟炸和掃射;交戰中的機槍亂掃[276]。
美軍屠殺行為中最為人知的是老斤里事件,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部隊在老斤里屠殺近300名難民(南韓政府在2005年發表的數字是163人),其中大部份是婦女和兒童,不久後又在倭館和馬山真北面先後殺害數十名難民。美軍的解釋是,為了防止難民群中可能混有人民軍,上級下達「無條件射殺可疑的難民」的命令。美軍為了防止人民軍戰車部隊跨渡洛東江,炸毀倭館橋,當時橋上的數百名難民大部分被炸死或被淹死,倖存的難民在游向河岸時遭岸上美軍機槍掃射,很多人喪生。美軍炸毀慶尚北道高靈郡的德勝橋後,軍機立刻對洛東江邊和村莊裡的避難人群展開轟炸和掃射。美軍步兵和戰機多次掃射平民,造成無辜的死亡。例如在昌寧郡的草幕村,馬山的一個村莊的珍北面梨木里,有大量平民被殺。[276]
2001年南韓有議員展示40年前國會調查報告顯示,美軍曾在韓戰初期屠殺大批無辜平民。[293]美軍在朝鮮半島盲目空中轟炸與機槍掃射,造成平民大規模死亡。金榮范認為,雖然有的轟炸可能屬於誤判,但根據後來公開的資料,有些轟炸是因為發現有人民軍潛伏在百姓當中而進行的。北韓政府指控僅1950年7月,美軍在朝鮮半島的13個市、道共屠殺42,008人。[276]2008年,南韓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經過兩年的初步調查,要求對美軍1950年至1951年期間在朝鮮半島製造的超過200起屠殺平民事件展開調查。[294]「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成員說,委員會成立2年多來,已收到數百人提供的線索,要求對美軍1950年至1951年期間製造的超過200起屠殺平民事件展開調查。南韓「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又譯「追求真相和解歷史整理委員會」)歷時2年半,根據解密檔案文件資料和目擊者講述,完成針對美軍在韓戰初期多次屠殺無辜平民的首輪調查,揭開歷史真相。美國軍方在壓力之下對此展開16個月的調查。五角大廈最終承認大屠殺事件,稱「老斤里事件」是「一樁悲劇」美聯社3日公布部分調查結果。「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成員說,委員會將敦促南韓政府代表受害者向美國索賠。[295]
1950年9月10日,美軍仁川前向月尾島用凝固汽油彈轟炸。[296]
北韓方面報道,美軍在1950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的「北進期」,共屠殺17萬多名平民。[276]例如黃海道信川郡的屠殺。北韓指控這個郡里美軍屠殺三萬五千餘人並說美第八軍司令向士兵號召「北韓人,哪怕是個幼兒,老人,你們的手也不要打顫,殺呀!」。[297][298][299]
1949年的《日內瓦第四公約》[300][301]規定:處於衝突一方權力下的敵方平民應受到保護和人道待遇,禁止破壞城鎮、鄉村(第五十三條指出:但為軍事行動所絕對必要者則為例外)、殺戮、脅迫、虐待和驅逐平民[301]。戰後1977年《日內瓦公約》的《附加議定書》[302],首次明確禁止大規模轟炸平民[303]。美軍在朝鮮半島大規模空軍轟炸和海軍炮擊[276]。據北韓的不完全統計,截止1952年5月,有1,8000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於聯合國軍的轟炸[304]。1952年夏,為了迫使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屈服,美軍從7月11日起發動韓戰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除了軍事設施,城市和鄉村也成為轟炸目標[254]:250。7月11日,聯合國軍出動戰鬥轟炸機1,200架次、B-29轟炸機52架次轟炸平壤,平壤電台稱轟炸造成1,500座建築被毀、6,000餘居民死傷[305]。到8月中旬,持續的轟炸已造成1萬多平壤平民死傷[304][來源可靠?]。8月29日,聯合國軍又對平壤發動更大規模的轟炸,出動飛機1,403架次[305]。除了平壤,其他77座北韓城市也遭到轟炸。北韓方面說:「從平壤到農村,所有的城鎮都變成廢墟」,「任何還能被破壞的東西都沒有了」,「每天傷亡的人數比爭議中的遣返人數還要大」[306]。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等國政府多次譴責美軍對北韓無辜平民的轟炸,稱其為「違反國際法與人類道德常規的罪行」[307]。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方面指責美軍在兩國邊境地區進行細菌戰,說細菌戰致使大量的平民死亡。[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中外歷史學者對細菌戰是否屬實,看法並不一致[317][318][319][320][321][322]。美國則全盤否認細菌戰的指控。蘇聯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多次否決由國際紅十字會或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提案[323],而蘇聯資助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及受到中朝邀請的六位六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學委員會」進入北朝鮮和中國大陸調查,則認定美軍在北韓使用細菌武器[324][325]。
對戰俘的罪行
編輯美軍
編輯中國人民志願軍、北韓戰俘指控美軍拿戰俘進行化學毒氣和細菌原子武器試驗,後來爆發著名的「巨濟島事件」。[326][來源可靠?][327][328][329]。聯合國軍聲稱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軍官控制了部分戰俘營,製造暴動,據聯合國軍稱僅使用催淚氣體。[252][330][331]。
中方聲稱的美方罪行還包括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方面紅十字會代表的人身安全,如用槍撞擊和毆打他們。最終國際紅十字會代表奈德林宣布解散聯合紅十字會小組協調組,終止聯合訪問[332][頁碼請求][333][334]。
美國是1941年《日內瓦公約》的簽字國,但美國國會直到韓戰結束後才批准此公約,因此戰爭期間公約對美國並沒有法律約束力[335][336]。北韓聲稱美軍在朝鮮半島戰場上從未履行過日內瓦公約。
中方聲稱美軍曾對女性志願軍戰俘強迫脫光檢查、脫光衣服電刑、性騷擾。[337]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歸國戰俘還描述美軍派出國民黨特務潛入戰俘營,在戰俘營內成立准武裝性質的「戰俘警備隊」。據稱對戰俘刺字,用罰爬、罰跪、吊打等方式虐待不願接受「轉化」的志願軍戰俘。在甄別前夜,72號戰俘營的戰俘林學逋號召回國並高呼「毛主席萬歲」,被李大安割下刺字處的皮肉後又被剖心而死。第71號戰俘營在巨濟島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遭到美軍開槍。美方禁止志願軍戰俘在1952年8月1日解放軍建軍節和8月15日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升旗儀式,還槍決不服從管理的部分戰俘。10月1日清晨6時,巨濟島戰俘營中同時升起10面五星紅旗。美軍用包括戰車在內的武器向戰俘營進攻。最終志願軍戰俘死亡56人,負傷109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一致譴責美軍虐待戰俘[326][338][339][頁碼請求]。美國記者引用國際紅十字會報告,宣稱:國際紅十字會的代表費德瑞克·貝里(Frederick Bieri)在戰爭期間多次訪問聯合國軍戰俘營,有時沒有事先宣佈,以監察聯合國軍是否遵守日內瓦公約。他詢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戰俘對戰俘營待遇是否滿意,並察看戰俘飲食與在醫院接受的醫療。國際紅十字會將他的報告送往北韓政府,聲明沒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戰俘抱怨受到任何虐待[340]。國際紅十字會表示:從1950年7月到1953年8月,國際紅十字會共訪問南韓的聯合國軍戰俘營160餘次;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宣稱會遵守日內瓦公約,而國際紅十字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多次請求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仍然拒絕依日內瓦公約,讓國際紅十字會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的戰俘營[341][342]。
1950年絞殺戰期間,美軍飛機曾多次轟炸戰俘營補給車,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報道造成80%以上的補給毀於聯軍轟炸,或直接空襲戰俘營,造成傷亡。中方聲稱美軍將防護薄弱的戰俘營當作軍事打擊目標[343][344],美方指出這是由於北韓拒絕明顯標識戰俘營,或是給出戰俘營的準確經緯度,所以無法避免[345]。
北韓與中國人民志願軍
編輯聯軍戰俘被遣返後報告大量虐俘案例。聯合國大會於1953年12月3日通過804號決議,稱對於朝鮮人民軍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多次使用非人道手段對待聯合國軍及朝鮮半島平民之行為之報告與消息深表關切,對於謀殺、殘害及虐待戰俘與平民或犯其他暴行之政府當局一律予以譴責,因此種行為破壞國際法之原則,違反人類品德之基本標準,有損人權及人格尊嚴與價值。[346][347]
朝鮮人民軍有屠殺美軍戰俘的記錄。包括1950年7月的斗滿屠殺事件和8月17日的303高地屠殺,45名美軍戰俘雙手被反綁後,被朝鮮人民軍用機槍射殺[348]。1950年的順天隧道屠殺是在平壤將失守前,朝鮮人民軍將180名美軍戰俘用火車向北運送,其中68人於10月30日在順天隧道被朝鮮人民軍分批射殺,其餘戰俘則死於疾病與營養不良[349]。
1950年冬至1951年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營中43%的美軍士兵死於饑荒和疾病[350],有聯合國軍戰俘則認為,「戰俘營都在鴨綠江旁,很易取得補給,管理方是故意少發糧食造成饑荒以為共產主義宣傳作準備」[350]。麥克勞林少校第一個冬天在戰俘營體重減了66磅,他估計那一年有1700名戰俘死亡[351]。有英國戰俘指其煮食野草,全身浮腫得「站起來時臉是瘦的,手和下身都肥腫起來」[352]。《南韓暴行!:被遺忘的戰爭罪行1950-1953》(Korean Atrocity!: Forgotten War Crimes 1950-1953)一書則指控美軍戰俘在戰俘營中被餓飯和毆打的事例。美方《敵軍工作史料》中指出,美軍戰俘「在碧潼每天死亡三人」、「晚上沒有被子蓋」。據費席爾的回憶,他被人夜以繼日地拷打,以強迫獲得細菌戰的供詞[353]。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對韓戰中美國戰俘遭遇到的暴行舉行聽證會,美國戰爭罪行調查組長陶德中校作證稱,在1953年11月底之前,依保守計算,美軍戰俘因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韓戰罪行而死亡的人數是5639人。美方埃伯特(Abbott)中校作證稱,「軍醫將美軍戰俘受傷的手臂縫入雞肝,再縫合傷口,聲稱這會幫助傷口癒合。而他看到的是多數戰俘因此傷口潰爛,痛苦不堪」。聽證會的報告,列舉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犯下的戰爭罪行與危害人類罪,指出對於美國戰俘遭遇到的暴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北韓政府同樣有罪,應該負責[354]。英國戰俘德里克·肯聲稱因在戰俘營多次越獄逃跑,被捕獲他的志願軍軍官毆打,單獨禁閉,威脅要殺他。直到停戰協定簽訂前一天,因為他要求與訪問戰俘營的國際紅十字代表見面,被威脅不遣返他回國。英國女王因為他對敵人堅決不屈而授勳給他[355][356]。到1953年時,7,190名美軍戰俘中有70%批評美國參戰,而不合作的戰俘則遭到毆打、被迫跑步、跪在雪地裡被潑冷水等懲罰,有西方學者認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戰俘進行洗腦」[292]。
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威的回憶錄《朝鮮戰爭》在評價中國人民志願軍對待俘虜與朝鮮人民軍完全不同,其稱「有很多次,他們(中國人民志願軍)同俘虜分享僅有的一點食物,對俘虜採取友善的態度。這樣做,很可能是想讓俘虜深深感到,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下要比資本主義制度下好得多」[357]。停戰後的1953年8月,雙方互訪戰俘營,據中國大陸報導,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軍代表參觀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營後表示:「超乎預想,提不出太多的疑問」[358][35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認為在志願軍戰俘營中的美軍戰俘死亡是因為美軍在北韓與中國大陸邊境進行細菌戰,致使戰俘營瘟疫爆發;空襲戰俘營,導致物資短缺造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認為美國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指責,是試圖將美軍襲擊戰俘營和細菌戰造成的後果,栽贓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頭上[360][361]。此外,美國檢察總長小赫伯特·布勞內爾曾經公開說過:「美國戰俘在北韓囚禁期間,如與共產黨合作,將面臨可能執行死刑的叛國罪的指控。」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資深參議員小理察·羅素寫了一份聲明稱:「那些與共產分子合作的、在假口供上面簽字的人,應該迅速被清除出軍隊,而不是給他們以榮譽。」除了美國政府和軍方製造的威脅與壓力外,戰俘還要承受使其家人蒙羞的巨大心理壓力。這被認為是許多美國戰俘指控「中國虐待戰俘」,或者回國後推翻其此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利說法的原因。[362][363]
影響與紀念
編輯朝鮮半島
編輯南韓
編輯南韓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李承晚在戰後仍然以統一為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不斷計劃隨時再和北韓方面開戰。四一九革命後,李承晚總統下臺,局勢依然並沒有緩和。美國官方稱李承晚「勇敢無畏」,1953年7月美國總統特使沃爾特·羅伯遜私下稱他是「一個失去理性、缺乏邏輯思維的狂熱分子」[71]:本書緣起第2頁。
南韓在開戰後的1950年7月8日起實施全國宵禁令。該宵禁令直至1982年第五共和國政權時期才基本解除[364][365]。
此後朴正熙總統執政期間更出現「實尾島事件」,雙方敵對的氣氛並沒有因領導人轉換而改變。朝鮮半島南北領導人進行過幾次會面談話,但礙於雙方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方面的根本差異,並沒有產生什麼實際的進展。
南韓在1994年於漢城(現已改稱首爾)開放韓國戰爭紀念館,展出包括韓戰在內的歷次韓國戰爭史料。2009年的韓戰紀念日,首爾清溪川廣場懸掛聯合國以及世界各個出兵參戰國的國旗以感謝其在韓戰時期對南韓的大力援助,其中包括中華民國國旗,以感謝中華民國當時的援助(中華民國國軍當時願意派兵參戰,被美拒絕[366],轉以非戰鬥方式援助)[367]。
2020年10月,南韓國防部長官徐旭表示「韓國戰爭分明是南侵戰爭」,「是(北韓)受到了史達林和毛澤東的唆使後侵略南方的戰爭」、「聯合國軍在危急關頭拯救了我國」。[368][369][370]《朝鮮日報》稱這是南韓現任高官就其認為的中國大陸歪曲韓戰歷史首次作出公開反對。[371]南韓外交部則提及聯合國安理會曾發佈要求北韓立即將軍隊撤回38線以北的決議[372]。JTBC記者走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紀念韓戰爆發70週年展覽時,注意並提出展覽未提及金日成發動戰爭之事[373][來源可靠?]。
北韓
編輯在這場戰爭中金日成得到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巨大幫助[215],雖然北韓在戰前希望達到的統一祖國和其他的目標並沒有實現[374],但正是由於這場戰爭,金日成得以繼續統治北韓。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北韓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結盟,經濟發展創造「千里馬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優於南韓。但由於北韓經濟是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結構單一,缺乏可持續性,故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冷戰宣告結束之後日益艱難,人民生活質量不升反降。1990年代北韓經濟崩潰。在金日成死後,他的兒子金正日權力鞏固。北韓人民的生活條件依然十分艱苦。國際社會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南韓不斷對北韓提供經濟援助。
過去60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雙邊關係雖然曾經出現過多次矛盾與糾紛,例如金日成在1956年同時肅清朝鮮勞動黨內親華的延安派與親蘇聯的蘇聯派,而在1960年代,北韓在中蘇交惡後在敵對的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左右逢源,來回搖擺,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375],但總體上雙方關係仍然是較為穩定的友好關係[376]。同時儘管北韓與前蘇聯也有過多次矛盾,但雙方關係總體上也較為穩定[377],直到蘇聯解體前夕蘇聯與南韓建交導致蘇朝斷交[378]。
為了紀念這場戰爭中來自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幫助,北韓政府於1953年8月建立的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原在平壤市中心區解放山洞,後遷至西城區和普通江區交界的普通江畔,再遷至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塔園區。該館有80多個陳列室,展示自抗日時期至韓戰的有關文物及史料,1959年10月25日志願軍赴朝參戰9周年紀念日北韓政府建成友誼塔。該塔坐落在平壤市區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上。1984年10月25日擴建。塔高30公尺,占地面積12萬平方公尺。塔身由1025塊花崗岩和大理石砌成,象徵著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紀念日。塔身正面嵌有「友誼塔」三個朝文鎦金大字,每字重40公斤。塔頂有一銅坯鍍金五角星,重500公斤。塔正面鐫刻著紀念碑文,兩側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韓軍民並肩戰鬥的石雕。
2013年7月25日,朝鮮勞動黨中央軍委委員長兼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為建於平壤荷花池洞的參戰烈士墓剪彩。27日,北韓政府在平壤金日成廣場組織閱兵式和群眾遊行紀念停戰6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為首的幾名政府官員陪同北韓領導人觀看,雙方還各自安排一些戰爭老兵參加。閱兵式上出現一些身穿韓戰時期軍裝的方陣和戰爭老兵車隊,後面的群眾遊行隊伍還舉出志願軍參戰時的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在2018年7月27日,根據北韓央行相關消息,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發布政令,宣布發行《北韓祖國解放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幣。《北韓祖國解放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幣分為金銀銅鎳幣。紀念幣正面是北韓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及紀念塔圖案,外環鄭重的刻著「1953-2018偉大的祖國解放戰爭勝利65周年1953-2018」字樣,以及防偽珠點等。背面中央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徽,上方寫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銀行」,下方寫有「主體107(2018)年」字樣,金銀幣左右兩邊和中間分別標有紀念幣純度、重量和面額。金幣為999純金製造,發行量65枚;銀幣質地為999純銀,發行量650枚。銅幣發行量1000枚。鎳幣發行量1250枚。
逃亡者
編輯自1950年代初韓戰結束以來,北韓人民中不斷有越境逃至南韓的難民。1990年代以來,由於北韓經濟困難及迫害,形成北方逃南者的趨勢。從北韓逃亡至南韓或其他地方的人又稱為「脫北者」。自從1950年代初韓戰結束以來,超過九千名北韓民眾逃到南韓。2007年初,這個數字突破一萬。南韓統一部的發言人表示,從1990年代以來,逃亡難民大批增加。僅2002年到2006年,就有七千名北韓民眾逃到南韓。很多北韓人先是偷渡到中國或俄羅斯(少部分為蒙古),然後轉到南韓或其他國家(少部分為日本)。
美國
編輯美方紀錄稱美軍在韓戰中陣亡34,686人、受傷103,284人和被俘4,714人,共約14萬人[379]。中國大陸方面聲稱美軍在韓戰中陣亡、受傷和被俘共397,543人[28]。美國沒有達成朝鮮半島統一的目標。韓戰鼓勵美國採取冷戰圍堵政策,為美國進一步擴大亞洲防衛圈鋪路。這些冷戰政策最終導致美國企圖阻止越南邁向共產主義。戰爭也使改進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變得複雜,雙方相互隔絕長達25年,直到1972年尼克森訪華才得以改善[380][381]。
韓戰期間擔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五星上將奧馬爾·布雷德利說,假如按照麥克阿瑟的戰略計劃,把在朝鮮半島的戰爭延伸到轟炸中國東北和封鎖中國海岸:「紅色中國不是尋求稱霸世界的強國。老實説,這戰略會使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382][383]直至21世紀,中國大陸仍有出版物認為布萊德利說的三錯誤戰爭是韓戰[384][71]:引言第5頁。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在其回憶錄里稱「除了國內戰爭及兩次世界大戰以外,這是美國歷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戰爭。」
美國著名的韓戰史專家布魯斯·卡明斯以「鮮為人知的戰爭」作為著作的標題。[385]
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廉·埃夫里爾·哈瑞曼談到韓戰時,曾稱韓戰是「一場苦澀的小戰」[386],「一個超級大國,又是打著聯合國的旗號,死傷了那麼多人,損耗了巨額物資,花費了巨額的戰費,竟然戰勝不了一個弱國,顏面丟盡」。[387]
美國學者約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響的著作《韓戰———未透露的內情》一書中說:「在美國不愉快的經歷中,韓戰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把它從記憶的罅隙中輕輕抹掉。出於某一原因,韓戰是美國第一次沒有凱旋國歸來,而中國則以人海戰術和對國際政治巧妙的縱橫捭闔,制服了美國的現代化軍事力量。」[388]
美國學者羅斯托認為,每一個美國人都認為韓戰是一次不愉快的經驗。韓戰中美國「傷亡重大,而且在拖延整整兩年的往往令人感到屈辱的談判的時期里,傷亡有增無減」。「不管對國家政策進行怎樣更加成熟的考察,一個簡單的、眾所周知的真理就是,美國下了賭注,也說了大話,但卻沒有用行動來兌現。」[389]
紐約時報稱美國在朝鮮半島打了兩場戰爭,贏了北朝鮮,卻輸給了紅色中國。[390]《韓戰,我們第一次失敗》一書的作者對美國之音解釋,對美國而言是兩場戰爭。美國贏的是,阻止了南韓被吞併以及在東亞範圍內遏制了共產主義的擴張。但是,美國輸了另一場,因為美國沒能將共產主義從半島趕出去。同時也有一些美國編輯不這麼認爲,中國表面上說勝利,但卻承受了長達20多年的孤立,即使得到蘇聯的援助也作用不大,還在中蘇交惡中半途而廢,直到改革開放重新融入世界才真正復興。喬治亞大學歷史學教授斯圖克表示,美軍本來在東亞無處駐軍,藉由此戰的名義,可以一直駐紮在朝鮮半島,而且有可能無限期地存在下來。美國至今仍在南韓駐有兩萬八千人的駐韓美軍(以聯合國名義),這對中國不算有利。[391]有超過10萬名美國黑人士兵加入軍隊至朝鮮半島作戰,此外,戰爭中種族隔離政策之弊端,也促進美內部的民族融合,這是美軍首次大規模地將黑人與白人士兵混編於同一單位。
1995年華盛頓特區建立韓戰紀念碑。經歷越南戰爭洗禮之後的美國人,幾乎已將這場戰爭遺忘,故此韓戰又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
2013年7月27日,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韓戰結束60周年之時發表演講,他認為這場戰爭的最後贏家是聯合國軍:「那場戰爭並非平手,而是南韓贏了。當5000萬南韓人生活在自由、強勁和民主與世界最蓬勃的經濟體之一時,北韓的落後、鎮壓與貧窮與其形成鮮明而且強烈的對比。」[392]這就是勝利,這就是前人留下的遺澤。[393][394]
蘇聯
編輯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十分複雜,一般認為蘇聯是最大贏家,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史達林操作下,當美國糾集聯合國部隊準備軍事干預時(聯合國安理會84號決議),蘇聯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完全可以一票否決支持北韓,可是就在投票關鍵時刻,蘇聯代表卻因故缺席,聯合國部隊進軍半島,使韓戰初期的局勢逆轉,成功逼迫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對抗美國等盟軍,藉此勢力範圍進入中國東北,而且戰爭隨後擴大化,並也趁機出售大量二戰剩餘軍事設備給中朝賺取資金物資,中華人民共和國舉全國五分之一的財力參戰,直到1965年才清償完所有欠款[395],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戰後又「用英語抱怨」蘇聯是「死亡販售商」(merchants of death),在韓戰期間出售大量劣質槍炮彈藥給中華人民共和國[396]。 而對於整個冷戰格局而言,蘇聯成功地將美國的注意力一定地吸引至遠東地區,從而使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相對下降;同時也造成美國深陷戰爭泥潭,經濟實力有所降低,為蘇聯實現兩國之間的「平起平坐」提供契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中方稱有183,108名中國人民志願軍軍人陣亡於朝鮮半島[397](西方估計陣亡人數為400,000人左右)。[398]
蘇聯通過韓戰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資本主義陣營、尤其是美國戰鬥到底的決心[399],打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400][401],同時也重新審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實力,從1952年起開始大規模提供援助,以圖建設全面倒向蘇聯的工業基礎,這些援建項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幾十個工業項目被合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助的156項重點工程,打下冶金、石油、礦山採掘、煤炭、發電、電力裝備、機械製造、紡織、造紙、製糖、航空、航天、交通鐵路、國防兵器製造等全面的科研生產基礎,從此開始獨立自主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建設道路,並最終自主研發核子武器。1954年,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雪夫來華談到關於史達林遲遲未與談判的旅順港交還中國事項,據赫魯雪夫本人的回憶,毛澤東雖想拿回,但正因剛剛停戰,最初曾對蘇軍在當時要撤走表示猶豫,擔心美國人可能會利用蘇軍撤出之際發動進攻。後得到赫魯雪夫的若發生敵對性進攻行動,蘇聯會提供幫助的承諾後同意蘇方撤軍。同時在談判後蘇軍對中方人員進行了大量培訓並移交了大量海陸空三軍設備。[402]
韓戰也大大改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形象。英國的大衛·史考特教授在其著作《中國站起來了:中國與國際體系》中援引眾多發表於1950年代的評價。其中提到,約翰·G·斯托辛格稱,「1950年以後,中國在美國的形象變成敵對的,威脅性的,始自韓戰」;肯尼斯·楊格稱,「幾乎沒有疑問的是,韓戰提升了紅色中國在整個東南亞的聲望」;美國托洛斯基主義者伊羅生總結道,韓戰使人「震驚」,「帶來中國作為戰士與敵人的新形象」。理察·L·沃克稱,「韓戰的重要結果之一,是紅色中國作為一個軍事強國的聲望就此建立起來」。[403][404][405][406][407]同時,韓戰期間,美軍一線作戰部隊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鬥意志亦曾賦予高度的評價。[408][頁碼請求]
參加韓戰對於北韓的意義,在中國大陸包括志願軍老兵及其後代中在停戰幾十年後開始出現激烈爭論。戰後初期,北韓由於蘇東陣營援助及千里馬運動,經濟發展與生活條件比南韓更為優越。20世紀80年代起,北韓經濟開始陷入滯脹,同期南韓經濟全面反超北韓。蘇聯解體後,北韓的經濟環境每況愈下,最終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嚴重經濟危機。加上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與北韓雙方關係的不穩定不時逐漸顯現,朝中雙方對待此次戰爭認知方面的分歧在擴大。2000年(正值北韓苦難行軍剛結束時),一批志願軍老兵參訪北韓,回來後表示看到「他們仍然在水深火熱中,很痛心。」[409]曾經參加過韓戰,經歷過第五次戰役的志願軍老兵、軍事史作家劉家駒在結合自身經歷和研究後認為韓戰是「在史達林的指導下,毛澤東的參與下,滿足金日成吞併南韓的野心發動的戰爭」,是「一場為了金日成『火中取栗』的『侵略戰爭』」,「我們中國人給他挽救了半壁河山,也留下了禍根。」[410]2017年5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絡媒體俠客島表示,因為金日成要統一半島,朝鮮半島才爆發戰爭。中國捲入付出幾十萬生命,引發中美長期對抗,中國承擔了北韓「任性與妄動」的大部分成本。[411]
由於2018年起中美關係的惡化、薩德系統對中韓關係的造成負面影響持續,中朝關係同期回溫,中方對韓戰再度回到了反美國介入內政的立場。新華社網站2020年10月刊登的署名文章陳述:「韓戰」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有聯繫卻有區別的概念;韓戰是世界上對北韓半島上發生的那場國際局部戰爭的稱呼,抗美援朝戰爭則是中國對自身參加韓戰的定義。對於中國來說,韓戰本不應該打(這卻不在中國控制能力之內),抗美援朝戰爭卻不能不打;根據戰爭爆發前和戰時蘇、中、朝三方往來電報和一些內部文件,「深刻地說明了新中國入朝參戰是反侵略和保家衛國的正義一方」(此與朝開戰無關,中國是指越過38線一事)。[412]
2020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銀紀念幣1套,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413]。同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仍健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414]。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講話,[415]表示「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了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擴張」。中國共青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表示韓戰是內戰,是因為「美國的介入」而演變成國際戰爭。[416]
中華民國
編輯在韓戰爆發之初,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曾於6月29日致電給麥克阿瑟,表示願意出兵三萬三千人和三十架戰鬥機支援,但受到麥克阿瑟的拒絕,時任中央日報董事長董顯光表示麥克阿瑟也曾有意接受提議,但是因為英國及大英國協軍隊不願與中華民國國軍合作而被參謀部拒絕(英國已於更早之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而在《麥帥回憶錄》和《藍欽使華回憶錄》裡則透露,麥克阿瑟於7月31日曾訪台兩天,並且發現中華民國軍隊多素質不高:陸軍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多用一次大戰時期的武器、且大多是文盲,難以熟悉新裝備的使用;空軍有一半左右的飛機必須待料檢修,油料和彈藥大約也只夠戰時的一兩個星期使用;海軍艦艇有半數失去作用,基隆的碼頭甚至有一艦艇改為「水上招待所」對外營業。認為中華民國政府自顧不暇,遂打消此念頭。[417]
對於當時遷移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韓戰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以防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進攻台灣,或是中華民國國軍反攻中國大陸,這也致使台海兩岸分治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關係破裂,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西方世界長期孤立;美國同時認識到當時仍在聯合國並代表「中國」保有安理會席位的中華民國對牽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重要性,因此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日後美國主張協防台灣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55年台灣決議案》即是基於韓戰的影響。美國也因此改變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態度,繼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以及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直到七十年代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升溫後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通過、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為止。但美國依舊與中華民國維持半官方關係,持續支持中華民國統治台灣至今。[418]
韓戰期間,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曾多次提議派中華民國國軍前往朝鮮半島參戰,亦曾獲得麥克阿瑟的支持,但遭到聯合國、美國和南韓李承晚反對,然而中華民國仍有進行物資援助[419][420],且因韓戰的緣故獲得美援。部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俘被遣返台灣,客觀上鼓舞了國軍作戰精神,他們抵達台灣的日期被稱為一二三自由日[421]。
後來韓戰被一些史學家稱為「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意思是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韓戰救了國民黨[422]:770[423]:263。
日本
編輯日本應美軍要求,秘密派遣掃雷艦組成的「日本特別掃海隊」參與了韓戰[424][425]。
美國為了對抗共產主義的擴張,對日政策轉變為將日本變成美國的強大盟友[426][427],促成了日本再武裝化的自衛隊。駐日盟軍總司令減低了財閥解體政策的強度,事實上停止了將日本財閥完全解體的計劃[426][428][429]。同時,由於美國對日本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的依賴,以及抗衡蘇聯及共產主義運動的需求,戰前日本國內各行業的領導者被重新任用。隨著逆進程政策的實施,公職追放被廢除,很多二戰期間的較輕戰犯,服刑期縮短或假釋後都相繼復出,並重返日本政商各界[430]。而日本與韓戰最明顯的關係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產生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奠定日本之後成為經濟強國的基礎[431]。
英國
編輯1950年7月,英軍進入朝鮮半島,此後赴朝鮮半島服役的英國軍人共計超過9萬[432]。
10月之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介入韓戰,這種政策受到挑戰。對外,倫敦擔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敵對會危及英國在華利益,甚至使共產陣營對香港等遠東殖民地構成威脅;對內,二戰後元氣大傷的英國因為武裝政策及軍費開銷而使國庫吃緊,衝擊民生及社會福利預算。而在南韓總統李承晚公開指責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及澳大利亞等大英國協派兵國「影響麥克阿瑟遭到撤職」[433],之後英國民眾對李承晚及南韓第一共和政權的腐敗、專制產生極大反感,輿論立場也逐漸轉向反戰。
工黨及艾德禮內閣的韓戰政策失去民心,黨內也因為輿論壓力及預算問題爆發分裂,這些因素使得工黨在1951年的國會大選中落敗。而選前抨擊工黨將英國拖入韓戰泥淖的保守黨,則在邱吉爾的帶領下取得執政權。邱吉爾重新上台後,迅速改變立場,推動停戰政策,使英國得以從朝鮮半島的難題抽身而出,同時在韓戰問題上不再支持美國[434]。
戰後的英國是聯合國軍組成諸國中最後一個於首都立碑紀念者,倫敦韓戰紀念碑在2013年11月奠基,2014年12月3日進行揭幕典禮[435]。
土耳其
編輯韓戰促成了土耳其於1952年加入北約[436]並對其之後與南韓的雙邊外交和貿易關係奠定了基礎[437]
撤軍問題
編輯撤軍問題其實從1951年7月雙方開始談判之前就提出。本來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想將撤軍問題也納入談判議程,但是美國方面堅決反對。為了儘快停戰,毛澤東經徵求史達林的意見後,同意將撤軍問題留待停戰實現後再談判解決,而不將其作為停戰的前提條件。但是1953年7月停戰後,原定應在三個月內召開的高一級政治會議(解決撤軍問題、統一問題、和平協議等重大問題)卻未能召開。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朝鮮問題也是無果而終。1958年2月2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決定於當年年底前分批全部撤出北韓。3月15日,撤軍開始。10月22日,司令員楊勇、政委王平率領志願軍總部官兵撤軍回國。10月26日,志願軍已全部撤離北韓[438]。
美國對南韓國的經濟援助
編輯從1945年到1961年間,美國與聯合國向南韓提供了31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在為南韓經濟提供投資融資,保持國際收支逆差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向世界各國提供了大量援助,以重建世界經濟和防止共產主義擴張。美國對大韓民國的經濟援助,最初是由北韓政府成立後不久於1948年12月10日簽署的一項條約發起。
韓戰爆發時,聯合國於1950年12月1日成立了一個名為聯合國南韓重建局(UNKRA)的新組織,並通過美軍採購食品,向南韓平民提供了大量援助。到了1954年,援助金額已達到4.5億美元。援助的物資和細節各不相同,包括舊衣服、麵粉、毯子、床、米、鹽、蕎麥、衛生盒、橡膠鞋和焦糖。在美國的援助物資中的玉米麵袋,背面都用韓文寫著「美國人民捐贈」。這些援助由美國國防部於1953年7月1日至1955年6月30日成立的對外活動辦公室(FOA)和1955年下半年接管的國務院國際合作辦公室(ICA)監督。從1953年到1961年,該援助總額為17.4億美元,占所有援助的最大份額。在首爾成立了由南韓和美國政府的一位代表組成的聯合經濟委員會後,該委員會就整個經濟問題與南韓政府進行了磋商,而南韓政府有義務接受委員會的建議。
南韓經濟得以在戰爭結束後很快復甦,主要得益於美國和聯合國的免費援助。1953年,經濟援助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達到10%。在1956年,這一比例上升到最高13%。當時,有90%的投資資金來自外國援助。戰後至1960年代,南韓經濟實現了4-5%的快速增長,主要是依靠援助力量,而南韓獲得的援助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多[439]。
其他
編輯南韓歸還中國人民志願軍軍人遺骸
編輯相關文藝作品
編輯有許多影視作品都以韓戰為題材或與韓戰有關。
電影
編輯- 中國電影《上甘嶺》1956、《奇襲》1960、《英雄兒女》1964、《奇襲白虎團》(京劇)1974、《北緯38度線》[440][441]2000、《集結號》2007、《我的戰爭》2016、《金剛川》2020、《長津湖》2021、《水門橋》2022、《志願軍:雄兵出擊》2023等;
- 南韓電影《稗牙谷》1955、《一去不回的海兵》1963、《紅巾特攻隊》1964、《平壤爆擊隊》1972、《證言》1974、《南部軍》1990、《太極旗-生死兄弟》2004、《歡迎來到東莫村》2005、《向著砲火》2010、《高地戰》2011、《國際市場》2014、《西部戰線》2015、《代號:鐵鉻行動》2016、《長沙里之戰:被遺忘的英雄》2019等。
- 美國電影《獨孤里橋之役》1954、《豬排山》1959、《外科醫生》1970
電視劇
編輯中國大陸的題材限制
編輯值得注意的是,自911事件後,韓戰題材的作品在中國大陸被視為禁區。八一電影製片廠和中國中央電視台在2000年分別拍攝電影《北緯38度線》和電視劇《抗美援朝》,兩部作品都未能獲准播出[440]。此後,中國大陸影視劇的製作和播出在此題材上形成禁忌。有人認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避免刺激美國而作出的決定[442]。根據前中國中央電視台台長楊偉光透露,電視劇《抗美援朝》未有播出是因為當時恰逢911事件發生[441]。之後有部分解放軍將領上書,希望中共中央能允許公映《抗美援朝》,但未獲得批准。[443]
直至2016年,電視劇《三八線》打破這種政治禁忌。曾任彭德懷韓語翻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趙南起推動此劇的播出[444]。同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亦有趙南起的推動,但僅因涉及韓戰,尚需最高層批准[441]。隨著中美貿易戰及之後中美之間的一系列摩擦,中國大陸宣傳部門對北韓戰爭主題文藝作品的態度愈加開放,2020年有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獻禮片電影《金剛川》、40集的電視連續劇《跨過鴨綠江》。
注釋
編輯- ^ 於6月25日開戰,聯合國軍稱南韓為「東道國」(Host Nation)。[1]
- ^ 聯合國軍依據聯合國安理會84號決議授權於1950年7月7日成立,由16個聯合國會員國組成
- ^ 以軍事顧問名義未隨此前的美國占領軍撤軍完全撤出,6月25日海空軍參戰、7月5日陸軍參戰,7月7日後以聯合國軍身份參戰
- ^ 1950年7月7日入朝[2]。
- ^ 1950年7月7日入朝[2]。
- ^ 1951年1月31日入朝[2]。
- ^ 1950年7月28日入朝[2]。
- ^ 1950年7月29日入朝[2]。
- ^ 1950年9月19日入朝[2]。
- ^ 1952年4月30日入朝[2]。
- ^ 1951年5月5日入朝[2]。
- ^ 1950年11月25日入朝[2]。
- ^ 1951年1月31日入朝[2]。
- ^ 1950年7月15日入朝[2]。
- ^ 1950年7月15日入朝[2]。
- ^ 1950年10月4日入朝[2]。
- ^ 1950年11月7日入朝[2]。
- ^ 1950年10月17日入朝[2]。
- ^ 瑞典、丹麥各派一艘醫療船,印度、挪威、義大利各派一醫院救護[2]
- ^ 掃雷艦隊,1951年1月31日入朝[2]。
- ^ 援助37.8萬美元和成噸小麥[6]
- ^ 援助價值約10萬美元的醫療用品和食品[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蘇聯軍人均曾使用「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參戰,兩國均未以國家名義正式宣戰。
- ^ 1950年10月25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參戰軍人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成建制參戰,志願軍建制部隊於1958年撤離北韓。
- ^ 蘇聯空軍同樣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秘密參戰,蘇軍參戰軍人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
- ^ 「抗美援朝戰爭」是指1950年10月25日—1953年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戰爭的歷史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以前的戰爭階段(1950年6月—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之為「朝鮮內戰」。詳見#名稱。
- ^ 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但因雙方至今尚未簽署和平協議,所以在法理上戰爭仍然持續。本條目戰爭數據均為停戰協定之前的數據。
- ^ 28.0 28.1 由於李承晚反對,大韓民國國軍並未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在法律上未承認聯合國軍簽署的停戰協定,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將大韓民國國軍指揮權交給聯合國軍為由,在金城戰役後於行動上遵守朝鮮停戰協定;實際大韓民國有越過聯合國軍指揮權大規模調動軍隊作戰。因南北韓之間未直接簽署停戰協定或和平協議,南韓名義上自1953年後軍隊指揮權仍歸聯合國軍而停止作戰,所以法律上南北韓雙方仍然處於戰爭狀態,戰爭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兼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與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簽署《板門店宣言》,其中提出將在2018年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但隨後無進展,朝鮮半島南北在法律上仍為戰爭狀態,仍存在局部衝突,只是沒有實際交火。
- ^ 中國大陸、北韓方數據[28]:陣亡、受傷和被俘共1,093,839人
- ^ 由於前中期南韓國軍「極其糟糕且接近不存在」的指揮與管理體系,導致韓軍並沒有關於自己在1952年3月結束之前的傷亡數據,「甚至現役士兵的名單」[30][31]。同時,戰爭中韓軍逃兵數量極高,許多韓軍被美軍攔截後編入美國陸軍附編韓軍(英語:KATUSA)[32]。該情況在戰爭初期尤甚[33]。但美韓雙方的統計數字中均不包括KATUSA[33]
- ^ 各方統計:
- ^ 關於美國官方所使用的中文稱謂,請參見:谷歌搜索 朝鲜战争.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谷歌搜索 韓戰.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7).、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 Chinese News Home Page. [200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中文(簡體)).
- ^ 自1945年起,數萬名族居中國東北地區的朝鮮人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第二次國共內戰。1950年起,這批朝鮮人部隊陸續回朝加入朝鮮人民軍。1949年7月,解放軍第164師共10821人入朝改編為人民軍第5師,解放軍第166師共10320人入朝改編為人民軍第6師。1950年1月,解放軍第4野戰軍暨中南軍區集中所屬朝鮮人部隊及所有朝鮮人官兵共22191人,整編後4月入朝,編為人民軍第7師及第4師第18團。6月,解放軍鐵道兵團中的朝鮮人部隊和官兵3200餘人編為1個團,22日入朝。8月,解放軍東北軍區的3100餘名朝鮮人官兵入朝,和其他從中國大陸零散回朝的官兵作為基幹編為人民軍第10師。[89][90]
- ^ 《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第118條:實際戰事停止後,戰俘應即予釋放並遣返,不得遲延。衝突各方為停戰而締結之協定中,如無關於上述事項之規定,或不能成立此項協定者,各拘留國應即依照前款所定之原則,自行制定並執行遣返計劃,不得遲延。[193]
- ^ 南韓方面數字並未有結論,許多早前公開數字包括平民傷亡。
- ^ 美國國防部從1954年到1960年代的統計數字是陣亡33,629人。在1970年代初期,歷年各官兵詳細個人檔案儲存處所失火,許多資料焚毀損失。後來重新根據不同資料庫統計時,誤把從1950年至1954年的全球美軍其他原因死亡人數也計入,得到總死亡54,260人的數字。由於早先數字僅為陣亡數字,這個新數字是「總死亡數」,所以沒有引起懷疑,也被刻在美國「韓戰老兵紀念碑」上。但是後來發現錯誤重新修訂。根據2018年的最新統計數字,美軍死亡人數為36,574人[34]。
- ^ 根據中國官方記錄,中國人民志願軍原先計劃由42軍(1950年10月19日晚跨界入朝)至社倉里、五老里展開防禦,後由於聯合國軍推進迅速(1950年10月20日「南首都師」已進占五老里、洪源等地)調整為42軍固守長津湖地區。1950年10月24、25日42軍(除125師,125師在西線配合38軍)搶占黃草嶺、赴戰嶺兩地並於25日接敵(「南首都師」)。至1950年11月6日朝鮮人民軍始終阻美軍第七師於豐山地區。1950年11月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42軍兩個師完成阻敵任務、美第七師由豐山開始向長津湖、鴨綠江推進意圖斷該兩師後路遂主動由赴戰嶺、黃草嶺後撤誘敵至長津湖。[278]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11月1日開始北上,三個軍於7、12、19日由輯安、臨江入朝。[279]20軍11月15日到達戰役集結地域,27軍17日到達戰役集結地域,26軍則遲至22日23時,才到達指定位置。[280]因等待部分兵力進入攻擊位置推遲東線作戰至27日。[281]
- ^ 根據美國的記錄,美軍第七師於1950年11月到達豐山郡附近。至11月11日,美國第八軍團已抓捕到52名來自中國的俘虜。一名在第八軍團右翼被俘者稱自己隸屬於42軍125師(此前該師被美認為只在咸興北部地區作戰),另一名中國被俘軍官稱第38軍正在北韓。1950年11月14日,美軍遠東司令部相信中共軍隊在北韓的軍事力量達到59196人,並與聯合國軍於長津湖一線交戰[282]。
- ^ 第五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地面參戰序列:炮兵第1師、2師、7師、8師、21師、31師、32師;高炮第61師、62師、63師、64師;戰車第1團、2團、3團,獨立第6團;工兵第3團、7團、10團、14團、15團、16團、17團、18團、22團;鐵道兵第1師、2師、3師及兩個直屬團;後勤1分部、2分部、3分部、4分部、5分部、7分部;第38軍(第112師、113師、114師)、第39軍(第115師、116師、117師)、第40軍(118師、119師、120師)、第42軍(第124師、125師、126師)、第47軍(第139師、140師、141師)、第12軍(第31師、34師、35師)、第15軍(第29師、44師、45師)、第60軍(轄第179師、180師、181師)、第20軍(第58師、59師、60師)、第26軍(第76師、77師、78師)、第27軍(第79師、80師、81師)、第63軍(第187師、188師、189師)、第64軍(第190師、191師、192師)、第65軍(第193師、194師、195師)[285][286]
- ^ 曾任南韓總統的金大中在木浦被朝鮮人民軍攻占時是《木浦日報》的記者,也被逮捕並關押於木浦中學操場,等待處決。美軍仁川登陸後,駐木浦的朝鮮人民軍奉命匆忙北撤,金大中方得以倖免(《從死囚到總統:金大中的傳奇故事》,現代出版社,ISBN 978-7-80127-888-3)。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United Nations Command > Organization > Contributors. [2020-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Host Nation - Republic of Korea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國防大學戰史簡編編寫組. 〈敵我雙方資料表〉.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簡編》. 解放軍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65-1931-1.
- ^ 독일, 62년만에 6.25 전쟁 의료지원국에 포함…총 6개국으로 늘어. 해럴드 경제. 2018-06-22 [202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4) (韓語).
- ^ 4.0 4.1 4.2 4.3 周琇環. 接運韓戰反共義士來臺之研究(1950-1954) (PDF). 國史館館刊. 2011年6月, (28期): 115–15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3).
- ^ Laura Desfor Edles. Symbol and Ritual in the New Spa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fter Franc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05-28: 32. ISBN 0521628857 (英語).
- ^ Whan-woo, Yi. Pakistan's Defense Day rekindles Korean War relief aid. 韓國時報. 2019-09-16 [2021-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英語).
"Relations between Pakist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ROK) started during the Korean war, when Pakistan, being a very new country on the map of the Earth, assisted ROK with $378,000 and tons of wheat," Defense Attache Col. Naveed Ahmed Abbassi at the Embassy of Pakistan in Seoul said during a reception last week to celebrate the 54th Defense Day.
- ^ Young, Sam Ma. Israel's Role in the UN during the Korean War (PDF). Israel Journal of Foreign Affairs. 2010, 4 (3): 81–89. ISSN 2373-9789. S2CID 219293462. doi:10.1080/23739770.2010.114466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8-24) (英語).
Instead, the Israeli government ultimately decided to send medical supplies and food items worth some $100,000.
- ^ Cinnost CSLA za valky v Koreji... | Ross Hedvicek ... Nastenka AgitProp. Hedvicek.blog.cz. 1953-07-27 [201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8) (捷克語).
- ^ Romania's "Fraternal Support" to North Korea during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2013-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6) (英語).
- ^ Felician, Stefano. North and South Korea: A Frozen Conflict on the Verge of Unfreezing? (報告). Istituto Affari Internazionali. 2011-08. JSTOR resrep09797.
- ^ Birtle, Andrew J. The Korean War: Years of Stalemate. U.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00: 34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4) (英語).
- ^ Millett, Allan Reed (編). The Korean War, Volume 3. Korea Institute of Military History. U of Nebraska Press. 2001: 692 [2013-02-16]. ISBN 978-08032779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Total Strength 602,902 troops
- ^ Tim Kane. Global U.S. Troop Deployment, 1950–2003. Report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04-10-27 [201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9).
Ashley Rowland. U.S. to keep troop levels the same in South Korea. Stars and Stripes. 2008-10-22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Colonel Tommy R. Mize, United States Army. U.S. Troops Stationed in South Korea, Anachronistic?. 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2012-03-12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3).
Louis H. Zanardi; Barbara A. Schmitt; Peter Konjevich; M. Elizabeth Guran; Susan E. Cohen; Judith A. McCloskey. Military Presence: U.S. Personnel in the Pacific Theater : Report to Congressional Requestors.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August 1991: 70 [2020-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KOREAN WAR - CASUALTY SUMMARY (PDF). Defense Manpower Data Center. Korean War Veterans Association, Inc. [2017-10-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1).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USFK Public Affairs Office. United Nations Command. United States Forces Kore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2).
Republic of Korea – 590,911
Colombia – 1,068
United States – 302,483
Belgium – 900
United Kingdom – 14,198
South Africa – 826
Canada – 6,146
The Netherlands – 819
Turkey – 5,453
Luxembourg – 44
Australia – 2,282
Philippines – 1,496
New Zealand – 1,385
Thailand – 1,204
Ethiopia – 1,271
Greece – 1,263
France – 1,119 - ^ Rottman, Gordon L. Korean War Order of Battle: United States, United Nations, and Communist Ground, Naval, and Air Forces, 1950–1953.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126 [2013-02-16]. ISBN 97802759783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A peak strength of 14,198 British troops was reached in 1952, with over 40 total serving in Korea.
UK-Korea Relations. British Embassy Pyongyang.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2012-02-09 [2013-02-16].When war came to Korea in June 1950, Britain was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ntribution it made to the UN effort in Korea. 87,000 British troops took part in the Korean conflict, and over 1,000 British servicemen lost their lives
[失效連結]
Jack D. Walker. A Brief Account of the Korean War. Information. Korean War Veterans Association. [201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Other countries to furnish combat units, with their peak strength, were: Australia (2,282), Belgium/Luxembourg (944), Canada (6,146), Colombia (1,068), Ethiopia (1,271), France (1,119), Greece (1,263), Netherlands (819), New Zealand (1,389), Philippines (1,496),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826), Thailand (1,294), Turkey (5,455), and the United Kingdom (Great Britain 14,198).
- ^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 Canadians in Korea 1950 – 1953. Veterans Affairs Canada. Government of Canada. 2013-01-07 [201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2).
Peak Canadian Army strength in Korea was 8,123 all ranks.
- ^ 17.0 17.1 17.2 Edwards, Paul M. Korean War Almanac. Almanacs of American wars. Infobase Publishing. 2006: 517 [2013-02-22]. ISBN 97808160746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9).
-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Casualties of Korean War.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of Republic of Korea. [200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韓語).
- ^ Post-War Warriors: Japanese Combatants in the Korean War−− |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Japan Focus. apjjf.org. [2020-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8).
- ^ Fact Sheet: America's Wa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Department of Veteran Affairs, Washington D.C., May 2017.
- ^ 齊德學. 巨人的較量:抗美援朝高層決策. 遼寧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5088507.
- ^ 方士華. 兄弟同心:用血凝成的中朝友. 藍天出版社. ISBN 7509411017.
- ^ Zhang, Shu Guang. Mao's Military Romanticism: China and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5: 257. ISBN 978-0700607235.
- ^ Xiaobing, Li (2009).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Army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p. 105: "By December 1952, the Chinese forces in Korea had reached a record high of 1.45 million men, including fifty-nine infantry divisions, ten artillery divisions, five antiaircraft divisions, and seven tank regiments. CPVF numbers remained stable until the armistice agreement was signed in July 1953."
- ^ Shrader, Charles R. Communist Logistics in the Korean War. Issue 160 of Contributions in Military Studie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5: 90 [2013-02-17]. ISBN 978-03132950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NKPA strength peaked in October 1952 at 266,600 men in eighteen divisions and six independent brigades.
- ^ 26.0 26.1 Kolb, Richard K. In Korea we whipped the Russian Air Force. VFW Magazine (Veterans of Foreign Wars). 1999, 86 (11) [201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Soviet involvement in the Korean War was on a large scale. During the war, 72,000 Soviet troops (among them 5,000 pilots) served along the Yalu River in Manchuria. At least 12 air divisions rotated through. A peak strength of 26,000 men was reached in 1952. .,
- ^ Xu, Yan. Korean War: In the View of Cost-effectiveness.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New York. 2003-07-29 [2007-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5).
- ^ 28.0 28.1 28.2 〈朝中人民部隊聯合發布戰績公報 三年來殲滅敵軍一百餘萬 擊落擊傷敵機一萬二千二百多架〉. 《人民日報》. 1953-08-15: 第1版 [2023-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1953年8月14日,〈朝鮮人民軍司令部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聯合發布戰績公報〉,《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
- ^ 6·25전쟁통계. 大韓民國國防部. [2021-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韓文)
- ^ Appleman 1989,第403頁.
- ^ Paik 1992,第111頁
- ^ Appleman 1989,第244頁.
- ^ 33.0 33.1 Appleman 1989,第40頁.
- ^ 34.0 34.1 34.2 34.3 U.S. Military Casualties - Korean War Casualty Summary. Defense Casualty Analysis System. 美國國防部. [2018-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6) (英語).(英文)
- ^ Records of American Prisoners of War During the Korean War, created, 1950–1953, documenting the period 1950–1953. Access to Archival Database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2013-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This series has records for 4,714 U.S. military officers and soldiers who were prisoners of war (POWs) during the Korean War and therefore considered casualties.
- ^ Korean war. 英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7) (英語).
- ^ The Turks in the Korean War.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英語).
- ^ Monument to Canadian Fallen. Veterans Affairs Canada. [2015-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 ^ Korean War 1950–53.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200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7) (英語).
- ^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Korea MIA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3-28. Retrieved 17 March 2012
- ^ 41.0 41.1 Sandler, Stanley (編). Ground Warfare: H–Q. Volume 2 of Ground Warfare: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2: 160 [2013-03-19]. ISBN 978-15760734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4).
Philippines: KIA 92; WIA 299; MIA/POW 97
New Zealand: KIA 34; WIA 299; MIA/POW 1 - ^ Post-War Warriors: Japanese Combatants in the Korean War−− |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Japan Focus. apjjf.org. [2020-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8).
- ^ Two War Reporters Killed. The Times (London). 1950-08-14. ISSN 0140-0460.
- ^ 44.0 44.1 44.2 Michael Hickey. The Korean War: An Overview. BBC. 2001-08-01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英語).
- ^ Rummel, Rudolph J. Chapter 10, Statistics of North Korean Democide Estimates, Calculations, And Sources. Statistics of Democide: Genocide and Murder Since 1900. 1997. ISBN 978-38258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2).
- ^ Andrew C. Nahm; James Hoare (2004).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Scarecrow Press, pp. 129–130.
- ^ Bethany Lacina and Nils Petter Gleditsch, 2005. ―Monitoring Trends in Global Combat: A New Dataset of Battle Deaths.‖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1(2–3): 145–166. Korean data available at "The PRIO Battle Deaths Dataset, 1946–2008, Version 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 359–362
- ^ 48.0 48.1 徐焰. 解放軍少將稱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爭中犧牲18萬名志願軍. 人民網. 2010-06-27 [2015-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中文).
徐焰介紹說,根據衛生勤務部門準確的陣亡統計和醫院接收傷病員統計,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總損失數是:戰鬥和事故亡114084人;負傷383218人(因包含兩次以上負傷而存在重複統計);患病後送入院治療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樣存在重複統計);戰場失蹤25621人。此外,戰爭期間根據解放軍後方衛生部門的統計,醫院中的負傷人員有21679人不治身亡,還有13214人病死。
- ^ 49.0 49.1 徐揚. 抗美援朝烈士新確認為197653人 副軍長兒子到場. 人民網. 2014-10-30 [202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3).
- ^ 50.0 50.1 袁永林少將. 抗美援朝戰爭中衛生勤務保障的戰績與反思. 抗美援朝紀念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 ^ 51.0 51.1 POWs in Korean War. 美國國防部韓戰50周年紀念網站. [2009年3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8月1日) (英語).
- ^ Krivošeev, Grigorij F. 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Greenhill. 1997. ISBN 1-85367-280-7.
- ^ Cumings, Bruce. The Korean War: A History. Modern Library. 2011: 35. ISBN 9780812978964.
Various encyclopedias state that the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three-year conflict suffered a total of more than 4 million casualties, of which at least 2 million were civilians—a higher percentage than in World War II or Vietnam. A total of 36,940 Americans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Korean theater; of these, 33,665 were killed in action, while 3,275 died there of non-hostile causes. Some 92,134 Americans were wounded in action, and decades later, 8,176 were still reported as missing. South Korea sustained 1,312,836 casualties, including 415,004 dead. Casualties among other UN allies totaled 16,532, including 3,094 dead. Estimated North Korean casualties numbered 2 million, including about one million civilians and 520,000 soldiers. An estimated 900,000 Chinese soldiers lost their lives in combat.
- ^ Lewy, Guenter. America in Vietn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450–453. ISBN 9780199874231.
For the Korean War the only hard statistic is that of American military deaths, which included 33,629 battle deaths and 20,617 who died of other causes. The North Korean and Chinese Communists never published statistics of their casualties. The number of South Korean military deaths has been given as in excess of 400,000; the South Korean Ministry of Defense puts the number of killed and missing at 281,257. Estimates of communist troops killed are about one-half million. The total number of Korean civilians who died in the fighting, which left almost every major city in North and South Korea in ruins, has been estimated at between 2 and 3 million. This adds up to almost 1 million military deaths and a possible 2.5 million civilians who were killed or died as a result of this extremely destructive conflict. The proportion of civilians killed in the major wars of this century (and not only in the major ones) has thus risen steadily. It reached about 42 percent in World War II and may have gone as high as 70 percent in the Korean War. ... we find that the ratio of civilian to military deaths [in Vietnam] is not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orld War II and is well below that of the Korean War.
- ^ Millett (PHD), Allan. Korean War. britannica.com. [2016-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 ^ Cumings 2005,第247–53頁.
- ^ Stueck 2002,第71頁.
- ^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외무성.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務省.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ISBN 7532600831.
- ^ 6.25 전쟁. 大韓民國歷史博物館.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韓語).
- ^ 기념일과 기록 > 6월 25일 6ㆍ25 사변일. 韓國國家記錄院.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 ^ 한국전쟁 70주년 기념. 美國駐韓國大使館和領事館. 2020-06-25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韓語).
- ^ 朝鮮戰爭中美國操縱的特殊聯合國軍揭秘.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 ^ 朝鮮戦爭と日本 (PDF). 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15) (日語).
-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韓戰 - 榮民文化網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中文(臺灣)).
- ^ 抗美援朝紀念館_官網. 抗美援朝紀念館.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啟示錄|用兵在智勝戰在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中新網. www.chinanews.com.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 ^ Remembering the "Forgotten War". 內華達州退伍軍人服務部. 2017-07-31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美國英語).
- ^ Memorial to the Korean War unveiled in London. 英國政府網.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7) (英國英語).
- ^ 71.00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美]Joseph C. Goulden. Kore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ar [《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由於濱、談鋒、蔣偉明翻譯. 北京: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 ISBN 978-7-5596-0447-7.
- ^ Goulden(2020年),第xv頁
- ^ 73.0 73.1 73.2 73.3 73.4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 (編).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 2005. ISBN 962-04-2496-4.
- ^ 74.0 74.1 74.2 李奇微 著,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 譯:《朝鮮戰爭》(The Korean War). 1983年10月.
- ^ 75.0 75.1 王樹增,第一章
- ^ 76.00 76.01 76.02 76.03 76.04 76.05 76.06 76.07 76.08 76.09 76.10 76.11 沈志華. 《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 第三版(修訂). Portico Publishing Company. 2017. ISBN 978-1-60633-247-4.
- ^ 解力夫,第二章
- ^ 大會第二屆會議通過的決議. 聯合國. A/RES/112(II) 朝鮮獨立問題. 1947-11-14 [2013-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2).
- ^ 一一二(二).朝鮮獨立問題. 聯合國. 1947-11-14 [2013-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2).
- ^ Ghosts Of Cheju. 新聞周刊. [201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英文)
- ^ 告慰亡靈-濟州島四•三事件第64周年紀念在4•3和平公園舉行. 濟州周刊. 2012-04-20 [2013-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李圭倍. 濟州4·3事件的歷史真相及研究課題. 南京國際和平研究. [2013-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 ^ Nohlen, D, Grotz, F & Hartmann, C (2001) Elections in Asia: A data handbook, Volume II, p428 ISBN 978-0-19-924959-6
- ^ 大會第三屆會議通過的決議. 聯合國. A/RES/195(III) 朝鮮獨立問題. 1948-12-12 [202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 ^ Resolution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at its 3rd session [大會第三屆會議通過的決議]. 聯合國. 195 (III)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1948-12-12.(英文)
- ^ 86.0 86.1 日本陸戰研究會編.朝鮮戰爭(上)
- ^ Course of the Cold War (1950–1991). ABC-CLIO. [201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Fearful that South Korean leader Syngman Rhee might unleash hostilities in an attempt to reunify Korea, the United States had provided only defensive weapons to South Korea, and very few at that. The North had fighter and bomber aircraft, tanks, and heavy artillery. The South had none of these.
(英文) - ^ 開戰前的國家較量和秘密共謀. 文史參考第12期 (人民網). 2010-08-02 [2014-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9).
1949年4月中旬,莫斯科方面從情報中得知,美國準備在5月從朝鮮半島撤軍,而南朝鮮李承晚政權打算在6月對北韓發動大規模進攻,斯大林認為這時不幫助金日成以致丟掉北朝鮮,那麼蘇聯在亞洲將遭受巨大損失。斯大林在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的同時明確建議金日成向中共尋求兵員上的支持。
- ^ 89.0 89.1 金東吉.中國人民解放軍朝鮮師歸國問題新探.「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 2006.
- ^ 90.0 90.1 曲愛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朝鮮人部隊返回朝鮮始末. 軍事歷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2012年, (1期). ISSN 1002-4883.
- ^ 91.00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91.10 91.11 91.12 Maurice Isserman. 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由陳昱澍翻譯.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6. ISBN 7-80170-437-1.
- ^ 沈志華. 《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3: 215,62. ISBN 957-671-990-9.
- ^ 沈志華. 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 (PDF) 增訂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7年: 195.
- ^ 94.0 94.1 楊奎松.評《抗美援朝戰爭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95.0 95.1 95.2 《毛澤東的翻譯師哲眼中的高層人物》決定抗美援朝段落,人民出版社,2005年
- ^ 沈志華. 斯大林、毛澤東與朝鮮戰爭的起源.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 ^ Goulden(2020年),第vi頁
- ^ 何清漣. 還未真正落幕的戰爭——幾個有關韓戰的問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沈志華. 面臨危機的抉擇:關於朝鮮戰爭之中國決策述評. 《歷史教學問題》. 2019年, (4期) [2022-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9) –透過愛思想.
- ^ 劉浩一《現代朝鮮的歷史》(京都三一書房,1953年),第170—171頁
- ^ 朝鮮戰爭70週年:鮮為人知的八個歷史細節和現實意義.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 ^ 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是如何拉開的.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韓戰七十年:中國欲高調紀念一場虛假的戰爭. Radio Free Asia. [2024-03-15] (中文(中國大陸)).
- ^ 光復70年 未來30年. world.kbs.co.kr.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 ^ 105.00 105.01 105.02 105.03 105.04 105.05 105.06 105.07 105.08 105.09 105.10 105.11 105.12 105.13 105.14 105.15 105.16 105.17 105.18 105.19 105.20 105.21 105.22 105.23 105.24 105.25 105.26 105.27 105.28 105.29 105.30 105.31 105.32 105.33 105.34 105.35 105.36 105.37 105.38 105.39 105.40 105.41 105.42 105.43 105.44 105.45 105.46 105.47 105.48 105.49 105.50 大鷹. 張鷹 , 編. 《志願軍戰俘紀事》 第2版.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997. ISBN 978-7-5033-2199-3.
- ^ Sergeĭ Nikolaevich Goncharov. Uncertain Partners: Stalin, Mao, and the Korean Wa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年: 150頁 [2014-09-22]. ISBN 978-0-8047-211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英文)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外國文出版社,1958年
- ^ Roy Edgar Appleman.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7年 [2014-04-28]. ISBN 978-0-16-08729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 The Acting Political Adviser in Japan (Sebald)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Korea, Volume VII.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 ^ Memorandum by the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Northeast Asian Affairs ( Allison ) to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 Affairs ( Rusk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Korea, Volume VII.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 ^ 聯合國安理會82號決議:大韓民國遭受侵略之控訴. 聯合國安理會.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 ^ 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安全理事會82號決議案. 聯合國. [2013-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 ^ 沈志華:斯大林、毛澤東與朝鮮戰爭再議——根據俄國檔案文獻的最新證據. 胡耀邦史料信息網. [2022-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 ^ Harry S. Truman. Truman Library - The President's News Conference. The Harry S. Truman Library and Museum. 1950-01-05 [201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英文)
- ^ James Marlow. U.S. Formosa Policy Like Hop-Scotch. Saratosa Journal. 1955-04-29 [201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英文)
- ^ John Pike. First Taiwan Strait Crisis Quemoy and Matsu Islands. GlobalSecurity.org. [201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英文)
- ^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48/2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Respect to Asia (PDF). 1949-12-30.[失效連結](英文)
- ^ James L. Stokesbury. A Short History of the Korean War. HarperCollins. 2009-10-27: 35 [201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英文)
- ^ The Korean War - Holding the Line: July 29-August 2, 1950. The Harry S. Truman Library and Museum. [201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英文)
- ^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Harry S. Truman Library and Museum. [201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英文)
- ^ 121.00 121.01 121.02 121.03 121.04 121.05 121.06 121.07 121.08 121.09 121.10 121.11 121.12 121.13 121.14 121.15 121.16 121.17 121.18 121.19 121.20 121.21 121.22 121.23 121.24 121.25 121.26 121.27 121.28 121.29 121.30 121.31 121.32 121.33 121.34 121.35 121.36 121.37 121.38 121.39 121.40 121.41 121.42 121.43 121.44 121.45 121.46 121.47 121.48 121.49 121.50 121.51 121.52 121.53 121.54 121.55 121.56 121.57 121.58 121.59 121.60 121.61 121.62 121.63 121.64 121.65 121.66 121.67 121.6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編). 《毛澤東傳(第三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ISBN 978-988-15116-8-3.
- ^ 一九五〇年六月27日安全理事會83號決議案. 聯合國.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 ^ 一九五〇年7月7日安全理事會84號決議案. 聯合國.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 ^ 聯合國軍對聯合國的報告在此
- ^ Five Korean War 'Firsts' Had Lasting Impacts.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 The 「Greater」 UN Coalition during the Korean War. Wilson Center.
- ^ 賈健. 英國的朝鮮戰爭政策.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年, (第4期).
- ^ Korea bloodbath probe ends; US escapes much blam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美國聯合通訊社. 2010-07-10 [202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 ^ David Rees. Korea: The Limited Wa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4: 26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大事記(1950年). 央視網.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1).
- ^ 陳岩. 朝鮮戰爭70週年:鮮為人知的八個歷史細節和現實意義. BBC News 中文. 2020-06-25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 ^ 132.0 132.1 金一南. 《走向輝煌》 初版.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 2014. ISBN 978-988-8263-68-4.
- ^ The Korean War - How Far to Go: October 1-7, 1950. The Harry S. Truman Library and Museum. [201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2).
We thought that Pannikar was not a good reporter... That was a cryptic statement made by him. He said that this action would not be taken if only South Korean troops crossed the parallel. That was a matter which had to be given very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nd information to that effect was given to General MacArthur...whether this was supposed to affect the vote on the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
(英文) - ^ Bruce Riedel. Catastrophe on the Yalu: America’s intelligence failure in Korea. 布魯金斯研究所. 2017-09-13 [202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5).
- ^ 兄弟. 東方早報(上海). [201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 ^ Stokesbury 1990,第67頁.
- ^ Stokesbury 1990,第70頁.
- ^ Barnouin & Yu(2006年),第143頁
- ^ Stanley Weintraub. MacArthur's War: Korea and the Undoing of an American Hero.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0: 157–158. ISBN 0-684-83419-7.(英文)
- ^ 140.0 140.1 The Korean War: the UN Offensive.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201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3).
- ^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its Fifth Session: resolution 376,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United Nations. [201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 ^ James F. Schnabel. CHAPTER XI The Invasion of North Korea.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 POLICY AND DIRECTION: THE FIRST YEAR.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7).
On 7 October the General Assembly passed the resolution. It did not clearly call for the conquest and occupation of North Korea but gave implicit assent.
(英文) - ^ Frauke Lachenmann; Rüdiger Wolfrum, The Law of Armed Conflict and the Use of Force: The Max Planck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23, 2017 [2020-03-11], ISBN 978-0-19-8784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UN forces were given the green light to cross the 38th degree parallel into North Korea backed up by UNGA Res 376(V) of 7 October 1950
- ^ Rüdiger Frank; James E. Hoare; Patrick Köllner; Susan Pares, Korea 2011: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BRILL: 123, 2011-08-25 [2020-03-11], ISBN 90-04-2181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India thus abstained from voting for UNGA Resolution 376 (V), which authorized the UN force to cross the 38th parallel
- ^ Stokesbury 1990,第90頁.
- ^ Halberstam 2007,第355-356頁.
- ^ Halberstam 2007,第355頁.
- ^ 148.0 148.1 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1950年10月4-5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7).
- ^ 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 ^ 祖國·正義·和平——抗美援朝紀念館巡禮. 新華社. 2020-10-04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 ^ 楚天都市報. 走進遼寧丹東重訪英雄出徵地 鴨綠江畔尋訪英雄往事. 荊楚網. 2020-10-19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 ^ 李宏. 中外戰爭的導火索(世界軍事之旅).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3-12-24.
-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People.com.cn.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154.0 154.1 大衛·哈伯斯塔姆.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臺海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16814345.
- ^ 《解放軍報》. 把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的來歷_國際新聞_新聞中心_新浪網. news.sina.com.cn. 新浪公司. 2000-10-19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Gammons, Stephen L. Y. The Korean War: The UN Offensive.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 27–28 [2013-02-02]. CMH Pub 1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2).
- ^ Prosecution of Former Military Leaders in Newly Democratic Nations: The Cases of Argentina, Greece, and South Kor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erence Roehrig
- ^ Stokesbury 1990,第98–99頁.
- ^ Mossman 1990,第160頁.
- ^ Stokesbury 1990,第111頁.
- ^ 沈志華. 中國出兵朝鮮政策的是非成敗 (PDF).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87.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 ^ 聯合國大會第498號決議. 聯合國.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周恩來部長關於聯合國大會非法通過誣衊我國的決議的聲明. 人民日報. 1951-02-03 [2021-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7) –透過cn.govopendata.com.
- ^ 王樹增(2000年),第506頁
- ^ Robert Timmons. Allies mark 60th anniversary of Chipyong-ni victory. US Eighth Army. [2012-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英文)
- ^ 王洪光. 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砥平里戰鬥的得與失--文史--人民網. web.archive.org. 人民網. 2015-11-25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 ^ Korean War's 'Gettysburg' remembered. U.S. Army. 2009-02-27 [201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英語).
- ^ 姜廷玉. 毛岸英犧牲前後考証(組圖). 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2010-11-01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中國軍隊實戰揭秘及公開系列圖書 《中美戰爭 決戰朝鮮》第七章:誰能在戰爭中取勝?第一節:范佛里特將軍:歡迎共軍進攻 624—625頁 王樹增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 170.0 170.1 170.2 170.3 王焰主編 (編). 《彭德懷年譜》.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 ^ 王樹增(2000年),第639-640頁
- ^ 軍事頻道_更多軍迷關注的軍事門戶_新浪網. mil.news.sina.com.cn. [2019-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 ^ Clodfelter, M.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Statistical Encyclopedia of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492-2015 4th.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2017: 659 [2023-04-29]. ISBN 97814766258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 ^ Millett, Allan R. The War for Korea, 1950–1951: They Came From the North.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0: 441, 452 [2023-04-29]. ISBN 978-0-7006-170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9).
- ^ 王樹增(2000年),第655頁
- ^ 王樹增(2000年),第646頁
- ^ Harry S. Truman. Radio Report to the American People on Korea and on U.S. Policy in the Far East. The Harry S. Truman Library and Museum. 1951-04-11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8).(英文)
- ^ FAQ: Why did President Truman dismiss General MacArthur?. The Harry S. Truman Library and Museum.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2).(英文)
- ^ James F Schnabel. Policy and Direction: the First Year.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376–377 [201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3).(英文)
- ^ Dorris Clayton James. The Years of Macarthur: Triumph and Disaster 1945-1964. Houghton Mifflin. April 1985: 596–597 [2014-05-02]. ISBN 978-0-395-3600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6).
- ^ John Eisenhower. General Ike: A Personal Reminiscence. Simon and Schuster. 2004-06-03: 33 [2014-05-02]. ISBN 978-0-7432-56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6).
- ^ Truman relieves MacArthur of duties in Korea. History.com .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 ^ Torricelli, Robert G.; Carroll, Andrew; Goodwin, Doris Kearns. In Our Own Words:Extraordinary Speeches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Paw Prints. 2008: 185–188. ISBN 1-4395-6895-2.(英文)
- ^ 聯合國大會第500號決議. 聯合國.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 ^ Shu Guang Zhang. Economic Cold War: 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1949-196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39. ISBN 978-0-8047-3930-6 (英語).
- ^ Wada Haruki. The Korean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3-11-21: 179. ISBN 978-1-4422-2330-1.
- ^ Bruce Elleman; Stephen Kotkin. Manchurian Railway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Routledge. 2015-01-28: 186. ISBN 978-1-317-46547-8.
- ^ Zhihua Shen. Mao, Stalin and the Korean War: Trilateral Communist Relations in the 1950s. Routledge. 2012: 200. ISBN 978-0-415-51645-7.
- ^ (一)朝鮮戰爭的一年. 人民日報. 1951-06-25 [202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 ^ James F. Schnabel, Robert J. Watson. History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and National Policy 1951-1953, The Korean War Part Two.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Joint History Office of th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1998:2-3.
- ^ 191.0 191.1 191.2 解力夫. 《戰後四大戰爭-朝鮮戰爭》.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3. ISBN 9787501205523.
- ^ 江韻中 等:《「三八線」上的交鋒-抗美援朝戰爭紀實》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年 第九章 384頁
- ^ 《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 聯合國-公約與宣言. [202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 ^ The New War. Truce Tent and Fighting Front.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6).
According to 2d Division estimates, the defense of Bloody Ridge had cost the enemy over 15,000 casualties.
(英文) - ^ Battle of Heartbreak Ridge: Korean War. History and the Headlines.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英文)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37-315-1,卷「抗美援朝戰史」章節「粉碎敵人1951年夏秋局部攻勢」、附件「抗美援朝戰爭重要戰役戰鬥一覽表」
- ^ 王樹增(2000年),第677頁
- ^ 《朝鮮戰爭備忘錄》胡海波 編著,黃河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五章「中美鏖戰上甘嶺」
- ^ Ecker, Richard. Showdown on Triangle Hill: twelve days of intense combat in October 1952 cost the U.S. 7th Infantry Division 365 KIA for a piece of turf that ultimately remained in enemy hands. VFW Magazine. 2002-09 [2014-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1).(英文)
- ^ Allan R. Millett. The Korean Wa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1-09-01: 472頁 [2014-06-23]. ISBN 978-0-8032-779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英文)
- ^ Hermes 1992,第318頁.
- ^ 趙學功. 朝鮮停戰談判的新研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13–218.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 ^ Pace, Eric. John C. Daniel, 93; Admiral Had a Role In '53 Korean Truce. New York Times. 1992-11-29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解讀抗美援朝戰爭》:重要戰役戰鬥解讀 作者 姜廷玉 解放軍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 ^ The Last Offensive, Truce Tent and Fighting Front.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6).
- ^ Clodfelter, Micheal (1989). A Statistical History of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Bennington, Vermont: Merriam Press. 第24頁
- ^ 207.0 207.1 (俄語)奧爾洛夫. Советская Авиация В Корейской Войне 1950-1953г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50-1953年朝鮮戰爭中的蘇聯空軍].(俄)《近現代史》,1998年(4),第130頁.
- ^ 張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前夕「突然暫停」的經過.《黨史研究資料》.1993年第1期,第3頁
- ^ Learn about all kinds of airplanes and era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izona Commemorative Air Force Museum
- ^ 210.0 210.1 Futrel, Robert 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ISBN 978-0-16-048879-5, Office of USAF History.
- ^ 鍾兆雲.朝鮮空戰中的志願軍空軍.百年潮,2000年第10期,14-32頁
- ^ THE AIR WAR: Brawl in the Alley. 《時代》雜誌. 1951-02-05 [2014-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英文)
- ^ 蘇聯空軍參加朝鮮戰爭揭秘. 中青網. [2009-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8).
- ^ Goulden, Joseph C. How the Great Powers Flew over Korea. 《華盛頓時報》. 2003-06-07 [2014-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5).(英文)
- ^ 215.0 215.1 米格走廊:蘇聯空軍秘密參加朝鮮戰爭. Huaxia.com. 2010-07-08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0).
- ^ 胡海波 編著《朝鮮戰爭備忘錄 1950-1953》黃河出版社,2009年出版,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二章「陸地」到「天空」的較量
- ^ Thompson, Warren E., and McLaren, David R., MiG Alley: Sabres vs. MiGs Over Korea, ISBN 978-1-58007-058-4, Speciality Press: North Branch, MN, 2002
- ^ 張貼者: Light. 碧血長空──朝鮮空戰探析完整版. Lightmaha.blogspot.com.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5).
- ^ Chris Klimek. The F-86 Sabre, Hero of the Early Jet Age. Air & Space Magazine. October 2020 [202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2).
- ^ Stephen Joiner. The Jet that Shocked the West: How the MiG-15 grounded the U.S. bomber fleet in Korea. Air & Space Magazine. December 2013 [202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 ^ Wolfgang W. E. Samuel. In Defense of Freedom: Stories of Courage and Sacrifice of World War II Army Air Forces Flyer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15-04-30: 405 [2020-02-26]. ISBN 978-1-62674-59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 ^ 胡海波 編著《朝鮮戰爭備忘錄 1950-1953》黃河出版社,2009年出版,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三章 不可逾越的防線
- ^ 唐磊. 親歷者回憶中國轟炸機第一仗:5分鐘犧牲15人. 《中國新聞周刊》. 2010-01-13 [2022-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6).
- ^ Kenneth P. Werrell. Sabres Over MiG Alley: The F-86 and the Battle for Air Superiority in Korea.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3-06-11: 107–109 [2022-11-03]. ISBN 97816125134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英語).
- ^ Leffler, Melvyn P; Westad, Odd Arn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03-25: 381 [201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英文)
- ^ 226.0 226.1 226.2 226.3 美國要往中國扔原子彈 毛澤東不吃這一套. [201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9).
- ^ Truman refuses to rule out atomic weapons.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2).
Truman responded that the U.S. would take "whatever steps were necessary" to contain communist expansion in Korea. A reporter asked "Will that include the atomic bomb?" to which Truman replied, "That includes every weapon that we have."
(英文) - ^ American Experience. Race for the Superbomb. Timeline. 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9).
President Truman confirms during press conference that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Korea had been under consideration
(英文) - ^ James, D. Clayton. Refighting the Last War. Simon and Schuster. 2010-06-15: 117 [201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英文)
- ^ 朝鮮停戰協定及其附件和臨時補充協議. 人民網. 2000-12-29 [2007-04-13] (中文(簡體)).
- ^ Text of the Korean War Armistice Agreement. 美國國務院. 2004年 [2008-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8) (英語).
- ^ 朝鮮宣布退出朝鮮戰爭停戰協議. 新浪網. 2009-05-27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4).
- ^ 朝鮮宣布將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 鳳凰網. 2013-03-05 [2013-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8).
- ^ 詳訊:韓青瓦台稱韓朝事實上宣布戰爭狀態結束. 韓聯社. 2018-09-19 [201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0).
- ^ 朝鮮炸毀開城的朝韓聯絡辦公室 金與正曾威脅抹平該樓. BBC News. 2020-06-16 [2021-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 (中文).
- ^ 韓國總統文在寅:美國、中國、朝鮮原則同意正式宣告朝鮮戰爭結束. BBC News.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中文).
- ^ 我的國家 (網站). 關於朝鮮勞動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擴大會議的報道. 2023-12-30.
我認為,把宣布我們為「主敵」並勾結外部勢力窺視着「政權崩潰」和「吸收統一」機會的敗類看成和解與統一的對象,這是我們不該再犯的錯誤。因為同族這一修辭學上的術語,我們與只不過是一個美國殖民地走狗的怪族討論統一問題,這同我們的國格和地位毫不相稱。說起現在的南朝鮮,它只不過是政治完全失蹤,整個社會被美國式文化所渾濁,國防和安保完全依靠美國的半身不遂的畸形體、殖民地附屬國。北南關係再也不是同族關係、同質關係,而且完全固定為敵對的兩個國家關係、戰爭中的兩個交戰國關係。這就是反映當前北南關係的現地。
- ^ 南韓譴責北韓推進核計劃 若對南韓用核武金正恩政權將面臨滅亡 - RTHK. 香港電台. [2023-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4) (中文(臺灣)).
- ^ 朝鮮宣布放棄與韓國和平統一,改稱對方為「最敵對國家」. [2024-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7).
- ^ 劉升瑜.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統計》. 解放軍報. 2000-10-16: 第11版 [2023-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 ^ 183108:抗美援朝紀念館公布朝鮮戰爭志願軍犧牲人數. 新華網新聞.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6).
- ^ 徐焰少將:中國抗美援朝犧牲18萬人. 人民網. 2010-06-26 [2010-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中文(簡體)).
- ^ 243.0 243.1 張澤石. 美軍集中營親歷記. 中國文史出版社. : 1-2 [2021-06-24]. ISBN 978-7-5034-0730-7. OCLC 352349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 朝鮮戰爭老兵紀念碑在水池旁的紀念碑旁刻着傷亡數字。死亡 — 美國:54,246,聯合國:628,833;負傷 — 美國:103,284,聯合國:1,064,453;被俘 — 美國:7,140,聯合國:92,970;失蹤 — 美國:8,177,聯合國:470,267。
- ^ Defense Advisory Committee on Prisoners of War. POW: the fight continues after the battle... The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s Advisory Committee on Prisoners of War (PDF). August 1955: 8 [2021-04-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20) –透過美國國會圖書館.
- ^ 6·25전쟁통계. 大韓民國國防部. [2021-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 ^ 247.0 247.1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 卷「抗美援朝戰史」尾頁「表」. 軍事歷史研究部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ISBN 7-80137-315-4.
- ^ 李奇微. 第八章 最後幾個月 戰俘騷亂事件 克拉克接替我 停戰協定簽字. 《朝鮮戰爭》.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 1983年10月.
- ^ 於勁. 厄運.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92: 387–413 [2021-06-25]. ISBN 9622575390.[失效連結]
- ^ 揭秘:1954年14000名志願軍戰俘去台灣真相(圖). 搜狐新聞. 人民網. 2013-11-20 [2021-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7).
- ^ 於勁. 厄運.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92: 351–354 [2021-06-25]. ISBN 9622575390.[失效連結]
- ^ 252.0 252.1 Hermes 1992,Chapter XI Koje-do.
- ^ Myoung-Soon Lee; Min-Jung Kang; Sun Huh. Causes of Death of Prisoners of War during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Yonsei Medical Journal. 2013-03. PMC 3575971 . PMID 23364985. doi:10.3349/ymj.2013.54.2.480.
- ^ 254.0 254.1 254.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三卷)》. 軍事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9月.ISBN 978-7-80137-394-6
- ^ 255.0 255.1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編.敵軍工作史料·第6冊(1949年-1955年). 1989
- ^ 朝鮮停戰協定·附件·第三條·解釋
- ^ Hermes 1992,第514頁.
- ^ 258.0 258.1 258.2 Kodendera Subayya Thimayya. Experiment in Neutrality. New Delhi: Vision Books. 1981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 ^ 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臨時報告
- ^ 王東原. 《反共義士爭奪戰紀實:為紀念一二三自由日第三十六週年而寫》 (PDF). 《傳記文學》. Vol. 52 no. 1, 總308. 1988年1月 [2020-1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0-10).
- ^ 對美方破壞「職權範圍」阻撓戰俘遣返的行為我方向美方提出嚴重抗議. 人民日報. 1953年10月16日 [2021年4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17日).
- ^ 262.0 262.1 William Lindsay White. The Captives of Korea: An Unofficial White Paper on the Treatment of War Prisoners: Our Treatment of Theirs, Their Treatment of Ours. Scribner. 1957 [2021-04-09]. ISBN 978-0-313-206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反共義士奮鬥史.第219頁.
- ^ 王玉強. 周恩來與朝鮮戰爭戰俘遣返問題.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2014-04-23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 ^ 根據朝鮮停戰協定附件對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職權範圍的規定,解釋「在自中立國遣返委員會接管之日起的九十天內」進行(第三條·解釋·第八款),「戰俘的看管移交中立國遣返委員會九十天期滿後,上述第八款中所規定的代表們對戰俘的接觸應即終止」(第四條·戰俘的處理·第十一款)
- ^ 波、捷委員就戰俘問題發表聲明 指出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多數決定拒絕延長解釋期限,完全違反朝鮮停戰協定和「職權範圍」. 人民日報. 1953-12-26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Hermes 1992,Appendix B Prisoners of War.
- ^ 抗美援朝志願軍戰俘歸國後 政策一夜之間翻了臉(2). 中華網. [2005-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 ^ 陳章. 張澤石:因抗美援朝避免了又一次骨肉相殘內戰. 中華網. 2016-07-06 [202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感動中國2010候選人物:張澤石 新聞中心. 新浪網. 2010-11-26 [202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1).
- ^ 沈幸儀. 《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8年1月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4). 書籍:沈幸儀. 《一萬四千個證人: 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 國史館. 2013年 [2021-08-12]. ISBN 978-986-03-785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 ^ 志願軍戰俘為何去台灣. [2012-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1).
- ^ 273.0 273.1 毛劍傑. 棋子、棄子:志願軍戰俘爭奪暗戰. 看歷史. 2010, (8) [2020-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透過愛思想網站.
- ^ 王豐. 趙英魁:戰俘營青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看歷史, 2010(04).
- ^ Chanwahn Kim. The role of India on the prisoners of the Korean War.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cide, Truth and Justice. 2009
- ^ 276.00 276.01 276.02 276.03 276.04 276.05 276.06 276.07 276.08 276.09 金榮范. 《朝鮮戰爭與平民屠殺》.
- ^ 31st Infantry Regiment Association. The 31st Infantry Regiment: A History of "America's Foreign Legion" in Peace and War. McFarland. 2019年2月11日: 164 [2023年6月12日]. ISBN 97814766327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6月12日).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軍事歷史硏究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06卷:抗美援朝戰史》.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14-36 [2023-06-12]. ISBN 9787801373151.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軍事歷史硏究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06卷:抗美援朝戰史》.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33 [2023-06-12]. ISBN 9787801373151.
- ^ 責編:羅甜. 長津湖戰役背後:志願軍第九兵團本屬攻台部隊,未等棉衣到位便緊急入朝作戰. 環球網. 2020-11-19 [2023-06-12].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軍事歷史硏究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06卷:抗美援朝戰史》.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43 [2023-06-12]. ISBN 97878013731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 ^ Korean War Cia Foia Releases (PDF). ibiblio –透過ibiblio (英語).
- ^ Huang, Yufan; Perlez, Jane. 中國老兵憶朝戰:救了金家,留下禍根.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8年7月25日 [2020年7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21日).
- ^ 劉家駒:我經歷的朝鮮戰爭.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4).
- ^ 張明金. 《中國人民志願軍歷史上的27個軍》. 解放軍出版社. 2012 [2023-06-18]. ISBN 9787506563093.
- ^ 胡光正. 胡光正、馬善營 , 編. 《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 1950.10-1953.7》. 解放軍出版社. 1987 [2023-06-18].
- ^ 董傑.被遺忘的大屠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時代教育(先鋒國家歷史), 2009(01).
- ^ 檔案顯示朝鮮戰爭美默許韓屠殺10萬政治犯. 環球時報. 2008-07-08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3).
- ^ 서울대병원, 6.25전쟁 참전 용사들을 위한 추모제 가져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2010-06-04 [2013-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韓文)
- ^ Rhee Gwi-jeon. 이름모를 자유전사의 비' 서울대 현충탑을 아시나요 한국전쟁때 죽은 군인과 민간인 위해 1963년 세워져"민족상잔의 아픔을 담은 장소로 계속 보존할 것. SEGYE. 2006-08-03 [2020-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韓文)
- ^ 朝鮮軍撤離大田時對平民的屠殺的圖片. [2005年10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11月22日).
- ^ 292.0 292.1 David M. Crowe. War Crimes, Genocide, and Justice: A Global History. Palgrave Macmillan. 2014-01-15: 320–321. ISBN 978-1-137-03701-5.
- ^ 8715名平民慘遭屠殺 韓公布美軍在朝鮮戰爭初期暴行材料. 人民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韓國公布美軍屠殺平民調查結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華網,2008-08-05.
- ^ 韓調查公布朝鮮戰爭美軍暴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8年08月05日03:56 天津日報
- ^ 美軍在朝鮮大屠殺真相:村民睡夢中被汽油彈燒死. 人民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8) –透過環球網.
- ^ 《朝鮮人民正義的祖國解放戰爭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朝鮮外國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61-06 P120
- ^ 《美軍被指朝鮮戰爭至少200次屠殺平民 手段殘忍》 解放網-新聞晨報 2008年08月05日 05:35
-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戰爭軍史(第5季)三、我軍突破敵『三八線』既設陣地,解放漢城,將敵驅逐至三十七度線南北地區 第三段 朝鮮戰爭中,韓國國軍方面,僅在1950年『保導聯盟事件』全國級別的屠殺中,至少屠殺20萬至100萬平民。(其中絕大多數實際與共黨關係極淺甚至毫無關係);1948年4月,濟州人民6萬人被韓國軍人殺害(濟州四•三事件)。80至90年代後,結束軍事統治的韓國,也開始承認在本身在戰爭中肅清平民的暴行。韓國國軍在收復的本國領土以及隨後占領的朝鮮城市及鄉村中組織「治安隊」、「滅共團」等組織,大規模的清查和處決朝鮮勞動黨黨員和被懷疑為親共人士的平民。在所有四方軍隊中(美軍及『聯合國軍』、韓國國軍、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唯一的只有志願軍沒有任何被指責有屠殺平民的殺戮行為,我志願軍2個師部隊進入漢城後,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我志願軍進退漢城均無任何擾民)。迅即將漢城守備任務,交給人民軍第1軍團部隊;遂越過漢城,繼續追擊敵人。我志願軍其他部隊第38軍、40軍以及第50軍、第39軍主力,部隊均都並未進入城區,繞道漢城郊區,繼續追擊敵人;彰顯我志願軍『仁義之師』形象。
- ^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2013-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4).
- ^ 301.0 301.1 1949年8月12日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_中國人大網. www.npc.gov.cn. [2013年5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 ^ 《日內瓦公約》《附加議定書》.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2013-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4).
- ^ Horst Fischer. Carpet or Area Bombing. Crimes of War Education Project. [2013-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2).(英文)
- ^ 304.0 304.1 我方人士揭穿美方叫囂轟炸朝鮮城市的陰謀·指出美方破產的「軍事壓力」所剩內容僅是屠殺朝鮮婦孺. 人民日報. 1952-08-18 [2023-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9).
- ^ 305.0 305.1 W Thompson, B C Nalty. Within Limits: The U.S. Air Force and the Korean War. Air Force History and Museums Program, 1996 : 45.
- ^ 林曉光.朝鮮停戰談判:蘇聯的作用、朝鮮的因素與中國的政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2003(12)
- ^ 新華社.周外長電馬立克和賴伊 支持蘇聯和平調處朝鮮問題提案 堅決反對美空軍對朝鮮野蠻轟炸.人民日報,1950-08-21; 新華社. 安理會二十六日會上馬立克斥美機轟炸朝鮮並反對未將朝鮮問題案列入議程.人民日報,1950-09-30; 新華社. 朝鮮中央通訊社和「民主朝鮮」報發表評論譴責美國轟炸朝鮮後方和拖延停戰談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人民日報,1953-05-17
- ^ 《對朝鮮戰爭期間中朝開展反細菌戰的歷史考察》本文原載於2008年第2期《軍事歷史》 來源:人民網 2012-02-20 10:26
-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國防大學戰史簡編編寫組,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08月,第三章節「反『絞殺戰』和反細菌戰的鬥爭」。
- ^ 《抗美援朝戰爭》來源:新華網 2010年10月25日 責任編輯:谷月
- ^ 《抗美援朝戰爭史》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軍事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9月,第十三章「粉碎美國的細菌戰」。
- ^ 《美國和細菌戰:來自冷戰早期和朝鮮的秘密》作者:史蒂芬·艾迪科特和愛德華·海哲曼 1998年
- ^ 《美在朝鮮戰爭中對朝中進行細菌戰 》 編輯:張家琳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0年10月25日
- ^ 《對於美帝國主義進行細菌戰的抗議書》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共產黨和十二個民主黨派、團體聯合發表 1952年 北京
- ^ 《民主律師國際協會委派的委員會的調查報告》1952年4月2日 發表於北京
- ^ 《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報告書》國際科學委員會1952年發表於北京 載於《人民日報》1952年09月17日
- ^ Weathersby, Kathryn; Leitenberg, Milton. New Evidence on the Korean War (pdf). 冷戰國際史項目. 1998 [2013-0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22).(英文)
- ^ 沈志華 (主講). 沈志華2013年第二場新書發佈會講座之朝鮮戰爭 (Motion picture). 29:50. 2013-01-13 [2013-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 ^ Bruce B. Auster. Unmasking an Old Lie.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1998-11-16 [201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4) (英語).
- ^ Eitzen, Edward M.; Takafuji, Ernest T. Medical Aspects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PDF).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419. [2013-05-03]. ISBN 99973209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3).(英文)
- ^ 楊念群. 《再造病人》.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1月1日: 323. ISBN 730007118X.
- ^ Simon Winchester.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The Fantastic Story of the Eccentric Scientist who Unlocked the Mysteries of the Middle Kingdo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8: 199–200.
- ^ The Question of Impartial Investigation of Charges of Use by United Nations Forces of Bacterial Warfare. (PDF). 1953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152–162. [2013-02-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03).(英文)
- ^ Peter A. Toma. The World Peace Council: a case study of a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front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英文)
- ^ Günter Wernicke. The Communist-Led World Peace Council and the Western Peace Movements: The Fetters of Bipolarity and Some Attempts to Break Them in the Fifties and Early Sixties. Peace & Change (John Wiley & Sons). July 1998, 23 (3): 265–311 [201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5).(英文)
- ^ 326.0 326.1 《我從美軍集中營歸來》 1988年7月 中國文史出版社 作者 張澤石
- ^ 「杜德事件」後巨濟島戰俘營.//老照片(第72輯).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0 [201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5).
- ^ 第七章 強迫扣留戰俘. 《美軍虐殺戰俘暴行調查報告書》. 人民網. 2000-12-19 [201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大鷹:《志願軍戰俘真實紀事》.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9
- ^ Robert C. Doyle. The Enemy in Our Hands: America's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War on Terro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0-05-14: 261 [2020-10-28]. ISBN 0-8131-39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英文)
- ^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52 (PDF). United Nations. [2013-0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03).:159-161
- ^ 《我在朝鮮停戰雙方「聯合紅十字會」小組的工作經歷》來源:《縱橫》2000年第10期 作者:閻稚新
-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大事記(1953年9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3-07-25 23:08:15 解放軍報南方網
- ^ 朝中方面和對方八月八日繼續遣返戰俘·美方送來我被俘人員死亡名單怵目驚心. 人民日報. 1953-08-09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 ^ 國際紅十字會 Geneva Conventions of 12 August 1949.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ignature 12.08.1949. Ratification 02.08.1955
- ^ Hermes 1992,Chapter VII Prisoners of War.
- ^ 於勁. 厄運.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92: 316–318. ISBN 9622575390.
- ^ 實拍1952年美軍戰俘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0-05-31 09:01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沈則
- ^ 《志願軍戰俘紀事》 作者:靳大鷹著 叢 書 名:紀實文學精選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03321993 出版時間:2009-04-01
- ^ William Lindsay White. The Captives of Korea an Unofficial White Paper on the Treatment of War Prisoners. Scribner. 1957.(英文)
- ^ 1950-1953: The Korean War. 國際紅十字會.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Between July 1950 and August 1953 the ICRC carried out more than 160 visits to prisoner-of-war camps in South Korea.
(英文) - ^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 Third 1949 Geneva Convention [國際人道法 - 1949年日內瓦第三公約]. 國際紅十字會.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6).(英文)
- ^ 憶在朝鮮志願軍「聯合國軍戰俘營」應對美軍空襲. 人民政協報. 2011-12-15 [201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6).
- ^ 上海電視台《往事》欄目 一起回憶管訓聯合國軍5000餘名戰俘的日子 碧潼戰俘營科長王奈慶
- ^ Stanley Sandler (編). The Korean War: an encyclopedia.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95年: 291頁 [2013-05-30]. ISBN 97808240444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英文)
- ^ 聯合國大會804號決議 (PDF). 聯合國. 1953年12月3日 [2014年8月17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12月10日).(英文)
- ^ Resolution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its Eighth Session. 聯合國. [2014-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1-10).(英文)
- ^ US Senate Report, 2nd Session. No. 848. Korean War Atrocities.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4年 [201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6). (英文)
- ^ Avery, Pat McGrath; Faulkner, Joyce. Sunchon Tunnel Massacre Survivors [順天隧道屠殺倖存者]. Red Engine Press. 2008年3月30日. ISBN 0978515811. (英文)
- ^ 350.0 350.1 Lech, Raymond B. Broken Soldi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2, 73. ISBN 0-252-02541-5.(英文)
- ^ The forgotten warriors. 薩凡納早報. 2000-06-25 [2013-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5).(英文)
- ^ Ted Beckerley POW Camp 5.. Korean War Online.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 ^ Dennis Hevesi. Harold E. Fischer Jr., an American Flier Tortured in a Chinese Prison, Dies at 83 . New York Times. 2009-05-08 [201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US Senate Report, 2nd Session. No. 848. Korean War Atrocities.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4年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2). (英文)
- ^ Central Chancery of the Orders of Knighthood (pdf). The London Gazette. 1954年4月9日. George Cross 22105517 Fusilier Derek Godfrey Kinne.(英文)
- ^ The Korean War Victoria Cross and George Cross Citations. North East Medals. 1998年 [201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 ^ 李奇微. 第四章「中國人參戰──第1陸戰師且戰且退」. 《朝鮮戰爭》. 由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翻譯. Da Capo. 1986年. (英文)
- ^ 《憶志願軍對美軍戰俘工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作者:蔣愷本 原文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3-04-28 00:12
- ^ 《聯合國軍在朝鮮》 作者:郭維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5004-8869-9
- ^ 《1951年為掩蓋慘敗真相 美國污衊志願軍屠殺俘虜》本文摘自《朝鮮戰爭中的美英戰俘紀事》,作者:邊震遐,出版: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2年11月09日 08:31
- ^ 《美軍虐俘由來已久 欠中朝人民人權債誰來償還》. 人民網. 2004年5月27日 [2013年5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14日).
- ^ Stephen L·Endicott,Germ Warfare and「Plausible Denial」:the Korean War,1952~1953,Modern China,Vol.5,No.1,Jan.1979,P87~89
- ^ New York Times,Aug.15,1953;Canadian Far Eastern Newsletter,Nov.1953
- ^ S. Koreans Enjoy Nights Without Curfew. Washington Post. 1982-01-17.
- ^ Enjoying 'open and liberalized way of life' as nighttime curfew lifts in 1982. The Korea Times. 2022-02-22 [2024-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9).
- ^ 劉維開. 摩拳擦掌 蔣介石想打韓戰. 世界新聞網. 2011年5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28日).
- ^ 韓國首爾在朝鮮戰爭紀念日懸掛青天白日旗. News.ifeng.com.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5).
- ^ 一個朝鮮戰爭,各自表述 :在韓引爭議. 聯合早報. 2020-10-28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 뉴시스. 서욱 「中 시진핑 6·25 항미원조 발언에 동의할 수 없어」. 동아일보. 2020-10-26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서욱 국방장관 "시진핑 '6·25 승리' 발언 동의하지 않는다". 서울. 뉴스핌. 2020-10-26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양승식. 서욱, 이제야 「6·25 전쟁은 마오쩌둥·스탈린 사주받은 남침」. 조선일보. 2020-10-26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韓外交部就韓國戰爭史實與中方保持溝通. 韓聯社.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 ^ 韓戰誰先動手?美國給習上課 韓國人更較真. rfi. [2020-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 ^ 美國解密檔案:1951年中蘇朝三國曾計劃派200萬大軍解放日本. [2013-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鳳凰網:中朝關係60年來多次面臨重大考驗. News.ifeng.com.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新浪網:中朝關係六十年梳理. News.sina.com.cn.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 ^ 日本NHK電視台紀錄片《北朝鮮》. Video.sina.com.cn.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朝鮮人民軍史上最大的叛徒——李相朝大將. Junshi.xilu.com.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 ^ U.S. MILITARY KOREAN WAR STATISTICS. AII POW-MIA. [200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6) (英語).
- ^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 1945–1952 - Milestones. 美國國務院. [2014-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英文)
- ^ NATO declassified - 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r. 北約. [2014-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英文)
- ^ Military Situation in the Far East. : hearings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 and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Eighty-Second Congress, first session, part 2. Washington: U.S. G.P.O. 1951: 732頁 [202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英語).
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 ^ National Affairs:Bradley's Case. TIME. 1951-05-28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英語).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Bradley told the Senate committee,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 ^ 李峰《決戰朝鮮》P1
- ^ 抗美援朝才是立國之戰,而不是解放戰爭!. www.mzfxw.com.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 'A SOUR LITTLE WAR'. 《紐約時報》. 1982年4月11日 [2023年1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1月9日).
- ^ 發掘那段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創作體會文/沈芳_新影集團_央視網(cctv.com). www.cndfilm.com.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2).
- ^ 池昕鴻主編 (編). 艾森豪威爾.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3-12-21 (中文).
- ^ 美國真的好好反思那場戰爭了嗎?-新民周刊. m.xinminweekly.com.cn.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 七十年回頭看:朝鮮戰爭 誰贏誰輸?. Yahoo News. 2023-07-26 [202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中文(臺灣)).
- ^ 70年了 中共繼續對民眾重複著「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的謊言. 美國之音. 2020-10-25 [202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8).
- ^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Korean War Armistice. whitehouse.gov. 2013-07-27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2).
- ^ Associated Press in Washington. Korean War veterans 'deserve better', says Obama on armistice anniversary | US news. The Guardian.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 ^ YouTube上的President Obama Honor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Korean War Armistice
- ^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 ^ 只爭朝夕,當尼克森遇上毛澤東,Margaret MacMillan,溫洽溢譯,時報出版,2011年3月7日,144頁
- ^ 陳輝. 浩氣長存:18萬餘志願軍烈士尋蹤(上). 《黨史博覽》. 2012年, (第8期) [202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
- ^ The Korean War: An Overview. 200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1).
- ^ 裴毅然. 艱難評林彪:一飛留亮色. 開放雜誌. [2014-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3).
- ^ 王學亮. 揭秘:毛澤東四次"批判"鐵托 究竟為啥? (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03-03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吳光祥. 毛澤東為何四次公開「批判」社會主義老戰友鐵托?(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03-04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沈志華. 揭秘蘇聯歸還旅順海軍基地內幕. 《百年潮》. 2003年, (第2期) [201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透過搜狐網.
- ^ David Scott. China Stands Up: The PRC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Routledge. 2007-05-21: 31. ISBN 978-1-134-14284-2.
- ^ John G. Stoessinger. Nations in Darkness: China, Russia, and America. Random House. 1971年: 45 [2020-07-30]. ISBN 978-0-394-4714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Kenneth Younger. A British View of the Far East. 太平洋事務 (Pacif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June 1954, 27 (2): 102. JSTOR 2753620. doi:10.2307/2753620.
- ^ Harold R.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Taylor & Francis. 2015-02-12: 251 [1958年] [2020-07-30]. ISBN 978-1-317-4600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Richard Louis Walker. China Under Communism: The First Five Yea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5年: 253 [2020-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David Halberstam . 《The Coldest Winter: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Hyperion. 2007年. (英文)
- ^ 志願軍老兵重返朝鮮談感受:他們水深火熱 很痛心_歷史頻道_鳳凰網. News.ifeng.com.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1).
- ^ YUFAN HUANG; JANE PERLEZ. 中國老兵憶朝戰:救了金家,留下禍根. 紐約時報中文版. 2018-07-25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
- ^ 財經頭條. 朝中社,你批評中國的言論很無理. cj.sina.com.cn. [2021-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 徐焰.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什麼. 新華網.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銀紀念幣22日發行. [2020-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 ^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23日上午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 ^ (現場實錄)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華網. [2020-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本刊專欄組,1985,蔣經國「真」傳--太子監國一九五○年六月,《自由時代雜誌社》〈民主天地週刊〉第81期,p55~56
- ^ 外媒:美支持台灣「事實獨立」 日阻礙中台統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
- ^ 67國打韓戰 被列入世界金氏紀錄. Dailynews.sina.com. 2010-09-17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 ^ 中華民國國旗飄揚首爾街頭.
- ^ Commanding Heights : Taiwan Economic. 公共電視網. [2013-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1).(英文)
- ^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6. ISBN 962-201-353-8.
台灣某要人私下語人,謂韓戰是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意思是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韓戰救了國民黨。
- ^ 梁敬錞. 《中美關係論文集》. 臺北: 聯經出版. 1982.
- ^ 能勢省吾, 朝鮮海域に出動した日本特別掃海隊 (PDF), 海上自衛隊, 1978 [2021-1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07)
- ^ 鈴木英隆, 朝鮮海域に出撃した日本特別掃海隊--その光と影, 戦史研究年報 (防衛研究所), 2005-03, (8): 26–46
- ^ 426.0 426.1 Korean War and Japan's Recovery. 美國國務院. [2014-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9).(英文)
- ^ Stephen S. Large. Shōwa Japan: 1941-1952. Taylor & Francis. 1998年: 193,199 [2014-09-21]. ISBN 978-0-415-143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英文)
- ^ Jennifer Robertson. A Compan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Japan. John Wiley & Sons. 2008-04-15: 148 [2014-10-22]. ISBN 978-1-4051-414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英文)
- ^ Gary G. Hamilton. Asian Business Networks. Walter de Gruyter. 1996: 181 [2014-10-22]. ISBN 978-3-11-01315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英文)
- ^ Frederick Betz. Executive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hn Wiley & Sons. 2002-04-24: 171–172 [2014-10-22]. ISBN 978-0-471-2112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英文)
- ^ 徐焰. 朝鮮戰爭對中國及其他各方的影響. 文史參考第12期. 2010年8月2日 [2014年10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4日).
- ^ Britain's forgotten w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國廣播公司(BBC),2001年4月20日(英文)
- ^ (圖)英國外交部報告引用李承晚的批評內容. [201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英國的朝鮮戰爭政策(賈健)[永久失效連結]
- ^ (繁體中文)孟航. 朝鮮戰爭紀念碑在倫敦市中心揭幕. BBC中文網. 2014-12-04 [2014-12-20].
- ^ Turkey. State.gov.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1-12-09 [2011-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Revue de la presse turque 26.06.2010. turquie-news.fr. 2010-06-26 [2011-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法語).。
- ^ 1958年2月20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決定全部撤出朝鮮. 人民網. [2018-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0).
- ^ [새로 쓰는 대한민국 70년(1945~2015)] "한국 1곳에 아프리카 대륙보다 더 많이 원조" 美, 31억 달러 쏟아부어. www.google.com. 朝鮮日報. [2020-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 440.0 440.1 韋廉、石偉. 電視劇:北緯三十八度線、抗美援朝(2000)(未公映). 華夏網,來源:八一電影製片廠. 2015-01-08 [2016-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6) (簡體中文).
- ^ 441.0 441.1 441.2 441.3 首部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解禁播出. 大公網——大公資訊. 2016-06-02 [2016-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簡體中文).
- ^ 韓媒:中國首播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引熱議. 責任編輯:張程. 參考消息網. 2016-06-06 [2016-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7) (簡體中文).
- ^ 中央曾憂損中美關係 禁播「抗美援朝」片. 明報. 2020-08-01.
- ^ 彭德懷翻譯推動首部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播出. 鳳凰網,來源:鳳凰衛視. 2016-06-02 [2016-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 (簡體中文).
來源
編輯- 中國軍事科學院. 抗美援朝战争史 一卷. 北京: 中國軍事科學院出版社. 2000年9月: 160. ISBN 978-7801373908 (中文(中國大陸)).
- 丁亮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稱由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光明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56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 王樹增, 《远东朝鲜战争》,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0年5月25日, ISBN 9787503312298
- 李奇威:《朝鮮戰爭》(The Korean War),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1983年10月。
- 解力夫:《戰後四大戰爭-朝鮮戰爭》,1993年。
- 楊奎松;《評〈抗美援朝戰爭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唐德剛:《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第一章。
- 協議中文版全文:《朝鮮停戰協定及其附件和臨時補充協議》,人民網,2000年12月29日公布
-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六卷)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 2000-01. ISBN 7-80137-315-4.
- Barnouin, Barbara; Yu, Changgeng, Zhou Enlai: A Political Lif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9629962807
- Brune, Lester and Robin Higham, eds., The Korean War: Handbook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Greenwood Press, 1994)
- Edwards, Paul M. Korean War Almanac (2006)
- Foot, Rosemary, Making Known the Unknown War: Policy Analysis of the Korean Conflict in the Last Decade, Diplomatic History 15 (Summer 1991): 411-31, in JSTOR
- Goulden, Joseph C., Kore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ar,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20年9月16日, ISBN 9780486842349
- Hermes, Walter G, Truce Tent and Fighting Front,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1992, ISBN 1410224848
- Kaufman, Burton I. The Korean Conflict (Greenwood Press, 1999).
- Korea Institute of Military History, The Korean War (1998) (English edition 2001), 3 vol, 2600 pp; highly detailed history from South Korean perspective, U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0-8032-7802-8
- Leitich, Keith. Shapers of the Great Debate on the Korean War: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ISBN 9780313328084. 韓戰辯論的美國參與者
- Matray, James Irvin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Korean War. Greenwood Press. 1991. ISBN 978-0-313-25924-1.
- Millett, Allan R. A Reader's Guide to the Korean War .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1997, 61 (3): 583–597. JSTOR 2954036. doi:10.2307/2954036. 原載A Reader's Guide to the Korean War (PDF). Joint Force Quarterly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9–126 [Spring 1995]. ISSN 1070-0692. 網上修訂版
- Millett, Allan R. The Korean War: A 50-Year Critical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001, 24 (1): 188–224. doi:10.1080/01402390108437827. 綜述中美英蘇朝的相關著作
- Summers, Harry G. Korean War Almanac (1990)
- Sandler, Stanley ed., The Korean War: An Encyclopedia (Garland, 1995)
- Werrell, Kenneth P., Sabers over MiG All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ISBN 978-1-59114-933-0
- Paik, Sun Yup, From Pusan to Panmunjom, Riverside, NJ: Brassey Inc, 1992, ISBN 0-02-881002-3
- Appleman, Roy, Disaster in Korea: The Chinese Confront MacArthur,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11, College Station, TX: Texas A and M University, 1989, ISBN 9781603441285
- Cumings, Bruce, Korea's Place in the Sun : A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5, ISBN 978-0393327021
- Stueck, William W., Rethinking the Korean War: A New Diplomatic and Strategic Hist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691118475
外部連結
編輯史料
編輯- 聯合國南韓統一復興委員會(UNCURK)(1950-1973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記錄,存於聯合國檔案館
- FEAF/UN Aircraft Used in Korea and Losses by Type(韓戰中雙方損失飛機統計)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8-18(英文)
- 评说朝鲜战争. 中朝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31).,摘自約翰·托蘭著,孟慶龍等譯. 漫長的戰鬥—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原作John Toland; Carolyn Blakemore. In Mortal Combat: Korea, 1950-1953. HarperCollins. 1993-06-29. ISBN 978-0-688-12579-0.
- A Historic Memo: Harry Truman Salutes Dean Acheson's Crucial Role in Going to War With Kor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沙佩爾手稿基金會(Shapell Manuscript Foundation)
- 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Projec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大峽谷州立大學退伍軍人歷史項目數字收藏(英文)
- 被遺忘的戰爭,銘記在心(The Forgotten War, Remember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四名老兵的回憶,出自《紐約時報》
- 關於韓戰的書籍和研究資料的收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美國陸軍軍事歷史中心的一個在線收藏品
- Korean War, US Army Signal Corps Photograph Collection,美國陸軍遺產和教育中心,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
- The Korean War at History.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Koreanwar-educator.o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短片 Film No. 927 可在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下載
媒體
編輯- 西點軍校的韓戰地圖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軍北韓媒體中心官方韓戰在線圖片檔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提供的韓戰珍稀圖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 Canadians in Korea –包括老兵訪談的多媒體項目
- Path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線新聞片檔案,介紹有關戰爭的影片
- CBC Digital Archives – Forgotten Heroes: Canada and the Korean War
組織
編輯- 美國南韓國防退伍軍人(Korea Defense Veterans of America)(英文)
- 韓戰前戰俘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韓戰老兵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韓戰研究中心(英文)
- YouTube上的The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 Canadians in Korea 1950-1953(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