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鼠
褐家鼠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啮齿目 Rodentia |
科: | 鼠科 Muridae |
属: | 大鼠属 Rattus |
种: | 褐家鼠 R. norvegicus
|
二名法 | |
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 1769)[2]
| |
沟鼠的分布 |
褐家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又名褐鼠、大鼠、挪威鼠、大家鼠、白尾吊、耗子、粪鼠、沟鼠,为鼠科家鼠属的动物,是有名及常见的老鼠之一,也是之中最大的物种,一般生活于田野、家舍广泛栖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2]。
褐家鼠最早源自中国北方,且目前已经散布到南极以外所有大陆上,在欧洲成为优势鼠类物种,于北美洲有也不少数量。生活于人类居住地,尤其是都会区。褐家鼠也被驯化成宠物花枝鼠以及实验大鼠,是重要的模式生物。
人们不知为何将其命名为挪威鼠,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来自挪威,1769年的书《Outlin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作者约翰·贝克恩霍特(John Berkenhout)被认为可能是这误称的来源。贝克恩霍特给此物种的学名为Rattus norvegicus,因为他相信此物种是在1728年经由挪威船只迁移到英国,不过事实上此物种是来自丹麦。
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
[编辑]沟鼠长年躲藏于水沟、排水口、下水道、和废水厂、甚至垃圾桶厨馀桶都能看见。也因此所带病菌多。比如汉他病毒。但不代表所有沟鼠都有带原。
特征
[编辑]褐家鼠的皮毛粗糙,一般呈棕色或深灰色,而身体下半部分则呈现较浅的棕色或灰色。其身长可达25公分,而其尾巴自己就已长达25公分(相等于其身长)。雄成体平均重350克,而雌成体则为250克,但一只褐家鼠其实最多可重达500克。甚少有过一公斤者,在故事中所述大得像猫的褐家鼠或麝鼠纯属夸大。褐家鼠听觉敏锐,对超声波极为敏感,其嗅觉亦极为发达。其平均心率约为每分钟300至400次,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约为100次。其视觉极差,不能分辨颜色,且接收不到长波的光线。
食物、栖息地及行为
[编辑]褐家鼠是杂食性动物,它饥不择食,差不多所有可吃的均为其食物,但还是以谷类为主。动物行为学会(Animal Behavior Society)的创办人马丁·雪恩(Martin Schein)曾于1964年对褐家鼠的进食习性作了相关的研究,并最后撰了《对褐家鼠进食习性的初步分析──以垃圾为食》("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Garbage as Food for the Norway Rat")一文作研究总结,表示褐家鼠最爱吃的食物是(已循其先后次序排列)炒蛋、通心粉、干酪和烹熟了的谷粒仁。它们最不喜欢的食物是生甜菜、桃子和生芹菜。它们通常都是在夜间才活跃起来的,且都是游泳好手,不论是在水面或水底游泳都极为擅长,但不善攀爬。它们善于挖洞,常会挖出大规模而复杂的地洞系统作藏身之所。一个在2007年作的研究指出,褐家鼠拥有后设认知。在这次研究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及部分灵长类动物才拥有此一认知能力。[3] 另外,从实验室对实验用的白老鼠的研究显示:褐家鼠亦会作梦。实验把他们的脑直接连接到电脑,以监察他们在学习走迷宫时脑内电波的变化。实验人员发现,在他们在当天学习完结后,当他们睡觉时,脑内会把学习时脑内电波的变化走向以加快的速度倒转重播一次,之后白老鼠就会学会怎样走迷宫。[4]
繁殖
[编辑]若条件许可的话,褐家鼠全年任何时间均可进行繁殖的行为,而一只雌褐家鼠每年最多可生产5次。妊娠期只长约1至2个月,而每次生产的小褐家鼠数量最多可达14只,但一般只有7只。其最高寿限是3岁,但一般褐家鼠的寿命仅有1岁。
褐家鼠居住在人类所居住的地方。
疾病
[编辑]褐家鼠会带有一些疾病,包括钩端螺旋体病、隐孢子虫症、病毒出血热(VHF)、Q热和汉塔病毒侵肺型征候群。不像黑鼠那般,褐家鼠鲜少带有腺鼠疫。
天敌
[编辑]在自然界,鼠的天敌极多,当中包括很多猛禽如鹰、隼、猫头鹰、伯劳、大部份蛇类、大型蛙类(如牛蛙)、家猫、狐狸、猪。当中以蛇类对鼠类威胁最大,因蛇能够进入鼠的巢穴里,而且部份蛇拥有热能感测的特殊器官,让鼠类难以逃离蛇的追捕。
因为鼠的繁殖很快,因此它们亦成为其他动物活生生的食物,通常是大型的爬虫类如蛇等。
亚种
[编辑]- 褐家鼠东北亚种(学名:Rattus norvegicus caraco),Pallas于1779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吉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西伯利亚。[5]
- 褐家鼠华北亚种(学名:Rattus norvegicus humiliatus),Milne-Edwards于1868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江苏(北部)、河北、山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附近。[6]
- 褐家鼠指名亚种(学名:Rattus norvegicus norvegicus),Berkenhout于1769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7]
- 褐家鼠甘肃亚种(学名:Rattus norvegicus socer),Miller于1914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西、广西、陕西、青海、安徽、内蒙古、甘肃、湖北、江苏(南部)、宁夏、贵州、山西、浙江、湖南、四川、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临潭。[8]
参考资料
[编辑]- ^ Amori. Rattus norveg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1996. [2006-05-12].
-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家鼠.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Rats Capable Of Reflecting On Mental Processes. 科技日报(Science Daily)──资料来自乔治亚大学. 2007年3月9日 [2007年8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8日).
- ^ The dream life of rats. 明珠台. 2008-11-23 [200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英语).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家鼠东北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家鼠华北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家鼠指名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家鼠甘肃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Amori. Rattus norveg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1996. [2006年5月12日].
- Rattus norvegicus. ITIS. 2006 [3月18日, 2006].
外部链接
[编辑]- Rat Behaviour and Bi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ature: Rat Geno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at Genome Databa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aarneming.nl Pictures, sightings and distribution maps of brown rats in the Netherlands.
- Rats, by Robert Sulliv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Holy temple of Rats in Rajasth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hotographs of 维利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