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丟番圖隕石坑

座標27°36′N 34°18′W / 27.6°N 34.3°W / 27.6; -34.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丟番圖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坐標27°36′N 34°18′W / 27.6°N 34.3°W / 27.6; -34.3
直徑17.57公里
深度3.02公里
余經日出時34°
命名來源丟番圖

丟番圖隕石坑(Diophantus)是月球正面位於雨海西側的一座年輕小撞擊坑,約形成於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丟番圖(公元3世紀),1935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編輯]
LAC-54 月圖
阿波羅17號太陽低照時拍攝的丟番圖斜視照,左邊是更小的丟番圖 C。
阿波羅15號拍攝的德利爾環形山(上)和丟番圖隕石坑(下),德利爾山位於德利爾環形山的左邊,丟番圖月溪位於德利爾環形山和丟番圖隕石坑之間。注意從薩米爾隕石坑延伸出的明亮射紋線。

該隕坑西鄰阿齊莫維奇隕石坑費多羅夫隕石坑、北望德利爾環形山卡本托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東南是歐拉環形山;往北距隕坑不遠是一群小月隕坑薩米爾路易絲伊莎貝爾沃爾特,蜿蜒的丟番圖月溪川流在其中,更遠處橫亙着被小月坑鮑里斯加斯頓琳達環繞的鮑里斯斷崖;隕坑的東面是阿齊莫維奇月溪;西北坐落着德利爾山哈賓傑山脈也位於該隕坑的西側[2]。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27°36′N 34°18′W / 27.6°N 34.3°W / 27.6; -34.3,直徑17.57公里[3], 深度3.02公里[4]

丟番圖隕石坑內側北坡上的暗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分辯率56厘米/像素。

該隕坑呈圓杯狀,有一個較小的平坦坑底且幾乎未受侵蝕;坑沿邊緣尖峭、內側壁平整,北側坑壁上有一處小裂峪,而西南側坑壁上坐落着一座醒目的小隕坑。坑壁高出周邊地形730米,內部容積約400公里³。坑底表面平坦,中部有一群小山丘。

丟番圖隕石坑擁有射紋系統並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

丟番圖月溪

[編輯]

該道溝壑大致呈東西走向穿過雨海,其中心月面坐標為北緯31°、西經32°,最大長度150公里,該月溪附近有數座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的小月坑,詳見下表:

隕石坑 月面坐標 直徑 名稱來源
伊莎貝爾 28°12′N 34°06′W / 28.2°N 34.1°W / 28.2; -34.1 1 公里 西班牙女性名
路易絲 28°30′N 34°12′W / 28.5°N 34.2°W / 28.5; -34.2 0.8 公里 法國女性名
薩米爾 28°30′N 34°18′W / 28.5°N 34.3°W / 28.5; -34.3 2 公里 阿拉伯男性名
沃爾特1 28°00′N 33°48′W / 28.0°N 33.8°W / 28.0; -33.8 1 公里 德國男性名
1 為避免與位於月球南半部的大撞擊坑-」沃爾瑟環形山(Walther)相混淆,在一些刊物中它被稱為沃爾特(Walter)。

薩米爾隕石坑擁有延伸距離超過70公里的射紋線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照慣例,最靠近丟番圖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LAC-54 月圖
丟番圖 緯度 經度 直徑
B 29.1° N 32.5° W 6 公里
C 27.3° N 34.7° W 5 公里
D 26.9° N 36.3° W 4 公里
  • 衛星坑丟番圖 A在1973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更名為阿齊莫維奇隕石坑
  • 衛星坑丟番圖 B在月食期間有熱異常現象。其原因為隕坑地質齡較短,表面缺少能提供隔熱作用的表岩屑所致,這是大部分年輕撞擊坑的典型現象。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escription Crater online The Moon-Wiki.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1). 
  2. ^ Diophantus crater on LAC-39 map (PDF). [2016-06-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4.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