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舞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舞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類傳統舞蹈
序號107
編號項目III-4
登錄2006年
龍頭
夜間舞龍

舞龍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是古時一年中的大型節慶節目之一。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風格

[編輯]

南龍

[編輯]
舞龍陣
西雅圖的新年舞龍

南龍,顧名思義,在江南一帶發展出來的舞龍形式。

南龍的龍身比較重,龍頭在整條龍最重的部份。南龍的風格在有氣勢。因為它的重量關係,所以動作上說,沒有像北龍般注重花巧,而在注重體力上。

引南龍的在一顆龍珠一個人,而加上龍身,通常就要有十個人左右,龍身大約長九米。由於南龍不追求靈活,所以,龍身可以在二十米、百米,甚至有千米長龍。龍頭大而細,亦因應龍身長短而改變。

在製作上,南龍比較傳統,龍頭用竹紙紮。傳統的龍身花紋是用布縫上去,而比賽龍的龍身花紋,為求輕巧,也是在布上畫出來的。現在大部份都在採用畫上去的方法,甚至在電腦配合縫出來。

南龍的動作:盤圈、S彎、龍頭越過龍身、雙龍搶珠等等。

北龍

[編輯]
馬來西亞砂拉越石隆門黃老仙師宮元宵節游神的舞龍隊伍。

北龍在江北一帶發展出的風格。

以龍身來說,北龍龍頭比較細小和輕巧,用料可以在傳統的紙紮,或者比較新穎的用輕身的膠質,以便作出多花款的動作,譬如:左右翻騰等等。有別於南龍,北龍的動作範圍細多,故而所要求的體力亦相對降低。

北龍的動作,通常都適宜在漆黑環境中進行。所以,製作北龍的物料都是螢光

目前,北龍在世界上比較流行。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方,都經常舉辦舞龍的龍藝賽事和表演。

影響

[編輯]

奧地利維也納的少林文化節有舞龍表演,旨在介紹中國傳統文化[1]

參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维也纳举办少林文化节. 人民網. 2022-06-13 [2022-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中文(中國大陸)).